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教学设计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能够熟练应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理解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
3.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2.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3.探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板书。
2.教师准备好的问题题目和答案。
3.学生练习册和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在学生已掌握基本加减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送给了2个朋友每人2个苹果,剩下多少苹果?请同学们思考并给出答案。
2. 学习2.1 学习加减法的应用通过实际例子给学生演示如何应用加减法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让学生们自己计算一些简单问题,并互相讨论答案。
2.2 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解决途径。
例如,一步法、逆向思维等方法。
3. 练习让学生们通过练习册上的题目,独立解决一些问题。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指导和辅导。
4. 拓展提出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并结合不同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究。
鼓励学生之间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路和答案。
5.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对加减法的运用,并鼓励学生主动解决周围的问题。
六、课堂作业布置几道问题题目,要求学生课后完成并写出解题思路。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收获和不足之处,检讨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提供更好的教学。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相信学生会更加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希望本节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问题,确定问题的目的和意义;2.能够利用图形、模型、计算机等工具,描述问题;3.能够运用逆推法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4.能够检查和评价解决方法的正确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利用图形、模型、计算机等工具,描述问题;2.掌握使用逆推法等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在实际问题中掌握逆推法的运用;2.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主要讲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包括:1.问题的定义和分类;2.问题的解法;3.逆推法的应用。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导入-讲解-练习-总结”循环的教学方法。
1.导入:通过师生互动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程的开展做好铺垫。
2.讲解:利用演示、板书和图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讲解。
3.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分析实际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
4.总结:通过学生发言和教师点拨,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明确下一步的学习任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玩一个与今天课程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体验“问题”带来的思考和乐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游戏的规则,并定义“问题”的概念。
2. 讲解(25分钟)1.教师通过讲述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问题的分类和定义,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类型和解决方法。
2.教师通过教材中的图形、计算机和三维模型等多种方式,给学生展示问题的描述方法。
3.教师通过举例,讲解逆推法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掌握逆推法的运用和实际应用。
3. 练习(3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在组内合作分析已知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2.学生开始分析问题,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3.学生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记录下自己的解决方案;4.部分学生在黑板上汇报自己的想法,并与其他组分享;4. 总结(5分钟)1.教师请学生发言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2.教师点评学生的解决方案,指出其中的正确之处,同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年级:三年级教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中第五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相关知识点。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画图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用图示表达问题的方法,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难点: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学具:练习本、铅笔、尺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明买水果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提出问题。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如何用图示的方式表达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规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互相学习和借鉴。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画图、找规律)、重点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答案:每个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
答案:长方形的面积是50平方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在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中,学生掌握了用图示表达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了规律。
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学会了合作交流,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多变量问题、比例问题等,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解决涉及加法、减法的简单问题;•能够用适当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勇于面对困难,敢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学生从小事做起,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算术题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教师备课教案、学生课本、黑板、粉笔等;2.教具准备:计算器、小玩具、水果等生活实物;3.教学环境准备:保持教室整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教具或实物引入课题,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提出生活中常见的小问题。
第二步:讲解与演示(10分钟)•通过几个示例板书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如何根据题目要求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问,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整合合作(15分钟)•小组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讨论出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让同学互相学习借鉴。
第四步: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引导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学生进行互相分享,总结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五步:拓展应用(10分钟)•引导学生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中,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尝试,发现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鼓励学生写下解题过程,并在下节课分享。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五章,名为“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章节主要围绕着“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话题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
本章共分为四个小节,分别为“利用猜测和检查的方法解决问题”、“利用逆向思维解决问题”、“找规律”和“选用适当的计算方法”。
通过开展本节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猜测和检查的方法正确解决问题。
2.能够运用逆向思维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
3.能够找到一些基本的代数模式,并能运用他们找到规律。
4.能够正确地选择工具和策略计算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教会学生如何利用猜测和检查的方法解决问题。
3.教会学生如何运用逆向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计算策略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经典案例,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2.课堂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培养学生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3.观看教学视频: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实施方案1.知识导入通过讲解并举例说明“利用猜测和检查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在讲解的同时,要求学生的课前预习。
例子:观察园中三个花圃里的花坛中各有多少只鸟?利用猜测和检查的方法一、猜测:1、第一个花坛里有8只;2、第二个花坛里有12只;3、第三个花坛里有14只。
二、检查:1、第一个花坛里有8只,第二个花坛里有12只,第三个花坛里有14只。
2.教学重点重点教学“利用猜测和检查的方法”和“利用逆向思维”两个重要方法,并通过案例和小组讨论的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小明有27元钱,他买了几桶饮料,每桶饮料7元,剩下的钱还有多少?3.教学示范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和小组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规律和特点,掌握运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章节的第五课时。
学生将在前几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围绕日常生活情境,教授学生如何识别问题、提取关键信息、运用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解决问题,并掌握检查答案的方法。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并提取实际问题中的关键信息,运用加减乘除基本运算解决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求解的态度。
教学难点1. 问题识别:学生需学会从复杂的情境中识别出数学问题。
2. 信息提取:训练学生从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忽略无关信息。
3. 运算运用:引导学生根据问题类型选择合适的运算方法。
4. 答案检查:教授学生检查答案的方法,确保解答的正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2. 新授: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包括问题识别、信息提取、运算运用和答案检查。
3.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子,演示解题过程,强调每一步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反馈:每组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板书设计板书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设计:-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 5、解决问题- 重点内容:问题识别、信息提取、运算运用、答案检查- 实例:具体问题及解题步骤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解题能力的提升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情况。
同时,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复习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信心,提高他们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1.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模拟、列表、图形、折线图等。
2.给出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策略解决问题。
2.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思考,把解决问题的策略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学流程1. 导入新课(5分钟)这一环节可以设置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带领学生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 复习策略 (20分钟)这一环节可以使用教师讲解和学生思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举例子、引导思考等方式复习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可以让学生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找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5分钟)这一环节可以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要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同时需要给予学生较多的实践机会。
4. 总结课程内容(5分钟)可以启发学生对刚才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归纳,巩固学生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方法1.设计一些题目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知识。
2.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六、拓展延伸本节课可以延伸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让学生找到身边实际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加深学生的认识。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策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
七、板书设计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模拟列表图形折线图八、教具准备1.课件2.标记笔/黑白板笔等。
九、教师反思本次课堂教学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通过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 | 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画图策略2. 列表策略3. 猜想与尝试策略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演示法3. 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画图、列表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画图策略教师通过具体的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明白,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列表策略教师提出另一个问题,如“小芳有2个铅笔,小刚有3个铅笔,小丽有4个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个铅笔?”引导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将每个人的铅笔数量列出来,然后相加得到总数。
让学生明白,列表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避免遗漏。
3. 猜想与尝试策略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一个数加上4等于9,这个数是多少?”引导学生通过猜想与尝试的方法,找到这个数。
让学生明白,猜想与尝试可以帮助我们在不知道答案的情况下,逐步接近正确答案。
三、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策略进行解决。
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解答进行指导。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重要性。
同时,提出一些拓展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练习。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情况。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价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和测试进行认真批改,及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提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5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5.5间隔排列苏教版教学目标1. 理解间隔排列的概念,掌握其数学模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识别间隔排列中的规律,并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间隔排列”展开,具体包括:1. 间隔排列的定义:介绍间隔排列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间隔排列。
2. 间隔排列的数学模型: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间隔排列的数学模型。
3. 间隔排列的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间隔排列。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间隔排列的概念及其数学模型的理解。
2. 间隔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间隔排列数学模型的抽象和建立。
2. 间隔排列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包括间隔排列的实例和问题。
2. 学具:学生自备纸笔,用于记录和计算。
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新课1. 利用PPT展示间隔排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吗?第二阶段:探究新知1. 讲解间隔排列的定义和数学模型。
2.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间隔排列的数学模型。
第三阶段:应用实践1. 利用PPT展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间隔排列进行解决。
2. 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间隔排列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的策略5.5间隔排列2. 间隔排列的定义和数学模型3. 间隔排列的应用实例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间隔排列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请同学们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用间隔排列来描述,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间隔排列的概念和数学模型,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运用间隔排列。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概念和方法。
2. 技能目标:通过多种情境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耐心,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得到快乐。
二、教学重点1. 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包括寻找规律、分类讨论、逆向思维、猜想验证等。
2. 能够熟练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能力。
2. 帮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讨论法3. 比较分析法五、教学内容及流程1. 寻找规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问题:(1)1、4、7、10、13……这组数的规律是什么?(2)3、6、9、12、15……这组数的规律是什么?让学生尝试着寻找其中的规律,然后把自己的思路以及答案表述出来。
最后与其他同学分享答案,并讨论哪一组数真正符合规律。
2. 分类讨论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问题:(1)小明和小亮收集了102个石头和纸片,他们都是从地上拣起来的。
小明拣了46个石头和38个纸片,而小亮拣了56个石头和34个纸片。
请问他们两人拣起了多少个石头和纸片?(2)在一个果汁吧中,小明花了10元买了3杯果汁,小小花了16元买了5杯果汁,那么每杯果汁的价钱是多少?让学生分别利用分组分析,取整估算,剩余量计算等方法解决问题。
最后让学生讲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小组内进行比较和分析。
3. 逆向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组数字1、10、21、34、49,让学生想办法计算出这组数字中缺少的数字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着逆推数字的关系,找出规律,最后得出答案。
4. 猜想验证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以下问题:(1)小明每天走路上学用时20分钟,而跑步用时10分钟。
那么小明如果今天跑回家会比走回家先到吗?(2)有20条彩带,有红的、黄的、绿的三种。
如果其中有红色和黄色两条彩带,那么剩下的彩带上至少有多少条绿色的?让学生尝试猜想答案,并且想办法验证猜想的合理性。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问题的条件和目标。
2. 设计方案:根据问题的条件,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3. 执行方案: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际的操作。
4. 检验结果:对执行方案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能够准确地表达问题。
2. 能够根据问题的条件,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 能够按照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际的操作,并得到结果。
4. 能够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问题的要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
难点:设计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结果进行准确的检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纸、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概念:讲解问题的条件、目标,方案的设计,结果的检验等概念。
3. 例题讲解: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理解问题,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进行讲解。
5. 板书设计:将问题的条件和目标,方案的设计,结果的检验等关键信息进行板书。
6. 作业设计:布置一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家解决。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问题的条件:问题的目标:方案的设计:结果的检验: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和小红一共有8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问题的条件和目标,设计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难点方面,我特别关注学生能否设计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对结果进行准确的检验。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2.增加学生对数学解题能力的信心和热情;3.提高学生的合作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方法1.问答法;2.情景模拟法;3.组内合作法;4.课堂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几个小学数学竞赛的题目,让学生思考、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2. 问题展示和解决(15分钟)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找规律”、“逆向思维”等,让学生思考、理解和掌握这些策略。
3. 情景模拟(20分钟)教师为学生找几个场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习知识,运用刚才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
学生先自己思考,再组合起来小组讨论。
4. 互动交流(1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学习知识,从自己的角度去回答这些问题,并互相交流、补充和讨论自己的答案。
5. 课堂展示(15分钟)教师让不同的小组展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其他小组进行观察和评价。
6. 总结(5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策略和经验,以便于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突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热情。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与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不够强。
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妈妈给了他2个苹果,现在小明一共有几个苹果?”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发学生对加减法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系列实际问题,如购物、分物品等,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指导学生用加减法进行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物品等,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进行演示,让大家一起判断答案是否正确。
同时,教师给出一些变式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还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举例说明,并互相交流分享。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我今天要分享的教案是我为三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准备的,课题是“解决问题”,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我在这一节课中,主要讲解了教材第三单元的第71页的内容。
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利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利用加减法进行求解。
二、教学目标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加减法进行求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在这一节课中,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够运用加减法进行求解。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转化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我准备了PPT和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又买了一些苹果,现在他有5个苹果,请问他买了几个苹果?”然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引导学生使用加法进行求解。
接着,我又给出了另一个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一些苹果,现在他剩下3个苹果,请问他吃掉了几个苹果?”我引导学生使用减法进行求解。
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解决方法后,我给出了一些变式问题,让学生们进行练习,巩固他们所学的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了一个问题:“小明有5个苹果,他给了小红一些苹果,现在他剩下3个苹果,请问他给了小红几个苹果?”然后,我在黑板上进行了逐步的解答,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解题的过程。
七、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小明有8个苹果,他给了小红一些苹果,现在他剩下5个苹果,请问他给了小红几个苹果?”并提供了答案:“小明给了小红3个苹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课后,我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辅导。
同时,我也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引入一些更复杂的问题,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2024秋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案苏教版
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页第25~28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熟识运用“从条件动身思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培育解决问题的意识,熬炼学生的思维实力。
【教学重、难点】娴熟运用“从条件动身思索”的策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1.完成教科书第102页“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了解题意,指名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完成教科书第102页“期末复习”第26题。
提示:要求出松树苗的棵数应先求什么?用哪种运算来计算?3.完成教科书第102页“期末复习”第27题。
(1)提问:怎样计算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周长?指名回答。
(2)追问:本题中的三角形周长该怎样计算?小组内相互探讨并汇报。
4.完成教科书第102页“期末复习”第28题。
(1)课件出示表格,指名回答:说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小组探讨,完成表格后汇报,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完成教科书第102页“期末复习”“思索题”。
(1)全班齐读题目,理解题意。
(2)小组探讨,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完成。
(3)全班汇报。
二、课堂小结今日我们复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回顾本学期的学习状况,你觉得自己能得几个★?【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42+18=60(本)60×3=180(本)答:购进《童话故事》180本。
【教学反思】我们老师对于教科书的运用,应当更多地强调把教科书作为课程资源来运用,依据课堂和学生实际创建性地运用教科书,体现特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运用教科书。
对于同一题目的不同处理方法,有利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和学问阅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探究热忱,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
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教案第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回顾策略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三、回顾过程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四、应用策略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做期末复习第26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五、总结评价总结全课。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学期评价。
本学期结束了,你是怎样评价自己的?布置作业。
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优质课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第 5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优良课教课设计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 5 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教课目的: 1. 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娴熟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质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质问题的剖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依据条件剖析、推理的思想能力,进一步累积解决实质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领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育剖析、推理和试试反省的意识。
教课要点: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质问题教课难点:进一步发展依据条件剖析、推理的思想能力教课准备:课件教课过程:一、揭露课题讲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二、回首策略依据条件提出不一样的问题。
果园库房里本来寄存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均匀栽在4个苗圃里。
三、回首过程发问:回首一下方才提出问题的思虑过程,你有哪些领会?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能够求的问题四、应用策略做期末复习第 25 题。
让学生读题,谈谈条件和问题。
沟通:你是如何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做期末复习第26 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做期末复习第 28 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沟通: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达成思虑题。
指名学生读题,互相沟通是如何思虑的。
让学生有错的校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五、总结评论总结全课。
你能谈谈经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学期评论。
本学期结束了,你是如何评论自己的?部署作业。
做期末复习第27题。
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根源自小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计划一、复习目的 :1.复习汉语拼音 , 正确地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正确地拼读音节 . 学会标调的方法 , 掌握ü与 jqx 相拼的规律 . 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 .2.全面复习本册书要求会认的255 个生字 , 要求会写的 129 个生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常用的偏旁部首 , 能按笔顺规则写字 , 注意间架构造 , 初步感觉汉字的形体美 .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优秀的写字习惯 , 书写规范、正直、整齐 .3.学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 养成在生活中认字的好习惯 . 能鉴别平翘舌音的字 , 能区分同音字和形近字 .4.学过的汉字大多数能口头组词 , 要求会写的汉字能书面组词 . 能适合地搭配词语, 掌握一些常用词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 正确使用量词, 还可以依据语言环境读准多音字 .5.能正确 , 流畅地读课文 , 背诵指定的课文 , 能用不一样语气读准疑问句、比喻句、陈说句 , 认识逗号、句号、问号和叹息号 .二.复习重难点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 , 能读准声母、韵母、腔调解整体认读音节.(1)正确认读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 能差别形近的声母和韵母 .(3) 能正确区分平翘舌音、鼻边音、前后鼻音 .2.能正确地拼读音节 ,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3.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 能在四线三格里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 会正确标调 .1.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认识常用汉字 400 个.2.认识汉字常用的偏旁部首. 初步感觉汉字的特点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划和笔顺规则 , 注意汉字的间架构造 , 初步感觉汉字的形体美 .(1)能正确书写基本笔划 , 能数清汉字的笔划数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顺 .(3)初步感觉汉字的间架构造 , 学习察看田字格的范字并模拟书写.1.能正确读写本册要求掌握的词语(1)正确认读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能正确书写由本册 100 个生字构成的词语 .2.学习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 能初步联系上下文、联合生活实质 , 或借助实物、图片、动作等直观手段认识课文中的词语 .3.学习几组常用的反义词.4.学习运用词语 . 知道几种词语的搭配 , 如量词与名词、形容词与名词阅读和朗诵1.有阅读的兴趣和喜爱阅读的习惯.2.能借助汉语拼音、图画等阅读意思浅易的课外读物 . 并用必定的方法读懂文本的意思 .3.能用一般话正确、流畅朗诵课文. 背诵指定的问段 .(1)能联系上下文、动作或实物理解词和句的意思.(2)认识自然段和句子 .(3)借助文本进行语文基础训练 .(4)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拓展想象 .(5)在规定的时间内能正确流畅朗诵文本 .三、复习形式 :以归类复习为主 , 单元复习为辅 , 浸透学生的思想训练 . 不让学僵硬性抄录和机械记忆 , 培育学生复习的兴趣 , 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四、复习种类 :1.看拼音写词语或许简单的句子.2.差别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 并能用其组词 .3.联合课后练习和与日俱增的内容, 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习 .4.要点课文的理解和课外阅读练习.5.看图 , 写几句话 .五、复习举措 :1.紧扣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 ,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 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依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 部署自主性作业 , 知足不一样学生的复习需要 . 复习内容要有阶段性 , 表现顺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 , 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观点 , 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 .5.增强提优补差 , 家校联系 .六、详细时间安排复习内容详细题型课时安排汉语拼音1. 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2 课时2. 音节的分类;标调规则3.音节的分与合;拼写规则4.看图写音节;增补音节1.看拼音写词语 4 课时2.生字扩词3.差别形近字、音近字、同音字4.多音字组词1.乱词成句 2 课时2.把句子增补完好;仿写句子3.简单的写话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 2 课时2.课外短文阅读训练单元练习联合单元练习中的有关题型进行复习 3 课时综合综合测试、总结、反省、补漏、增强 4 课时根源自苏教版初一世物上册复习纲要1.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2.细胞分裂的过程: (1) 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 (2) 染色体摆列于细胞中央 (3) 每条染色体从着丝粒一分为二,并向细胞两头挪动(4) 细胞两头的两组染色体分别结旋松懈成染色质,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5)在细胞中部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均匀分红两等份,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问题的提出: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 问题的分析: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验证解题结果。
4. 问题的拓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问题提出: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3. 问题分析: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信息,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4. 问题解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验证解题结果。
5. 问题拓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测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策略1. 创设情境:通过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
2. 启发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评价激励: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七单元《 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14年新编)第七单元《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维逻辑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信与勇气,发现问题并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2. 难点•能够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并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小明有5个苹果,如果每人分1个苹果,问班上共有多少人?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引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思路。
2.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讲授与实践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教师提供的几个数学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思考不同问题可能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4. 拓展延伸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实践活动,教师可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也可通过课后布置的作业或测试来检验学生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观察、分析、归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与交流,我发现他们在解决问题上的思维方式各有不同,这也提醒我在教学中应多样化授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和启发。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3.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识别问题:能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理解问题的意义。
2. 寻找信息:能够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筛选出有用信息。
3. 设计方案:根据问题特点,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设计解决方案。
4. 执行方案: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计算或操作,解决问题。
5. 检验结果: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检验,确保正确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寻找有用信息,设计合适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寻找信息、设计方案、执行方案、检验结果。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尝试从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第5课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0-10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加深理解解决问题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能比较熟练地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使学生能从条件想起说明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推理过程,进一步发展根据条件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方法、策略的价值;培养分析、推理和尝试反思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复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
二、回顾策略
1、根据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果园仓库里原来存放了200箱苹果,又运来8车,每车75箱。
林场要栽800棵树,先栽了200棵,其余的要平均栽在4个苗圃里。
2、回顾过程。
提问:回顾一下刚才提出问题的思考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板书:从条件想起→找有联系的条件→提出可以求的问题
三、应用策略
1、做期末复习第25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
交流:你是怎样想的?(指名几人说思路)
2、做期末复习第27题。
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
教师板书算式和得数。
3、做期末复习第28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让学生读题并说明知道了什么,表格里填写什么内容。
交流:二、三、四年级展出的作品个有多少幅?
完成思考题。
指名学生读题,相互交流是如何思考的。
让学生有错的订正,没有解答的列式解答。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25. (42+18)×3=180(本)
27. (56-8)÷3=16(米)
28. 45幅61幅86幅
思考题
(200-1)×5=995(米)
教学反思:
在复习课内容设计上要有层次性,并且没有进行分组对比,从而导致题型过于多和乱,必须把题型更加有整体性与系统性,而在共同体中没有让学生过多的参与进来,自始至终我一直灌输的太多,使那些会的学生还是会,不会的学生还是不会,这样就失去复习课的查漏补缺的目的和真正意义,经过大家的研讨课我也有了对复习课的重新认识,比如1.复习课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的网。
教师要对学生整理知识进行必要指导,让学生感觉整理的知识是有系统的,不能简单地对知识进行“梳理”,“梳理”不是“整理”,要从知识的“面”的角度整理,整理知识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