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教案第二章
高二物理教案安培力的应用
高二物理教案安培力的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物理》教材第二章第4节,详细内容为安培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重点学习安培力在电流载流子上的作用,以及安培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安培力的定义,掌握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2. 能够运用安培力解决实际问题,分析安培力在电路中的作用。
3. 了解安培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安培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安培力方向的理解,安培力与电流、磁场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流表、磁场演示器、安培力演示仪。
2. 学具:电流表、导线、磁铁、滑动变阻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电流表,引导学生观察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思考电流与力的关系。
(2)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安培力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讲解安培力的定义,推导安培力的计算公式。
(2)通过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安培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计算给定电流、磁场条件下安培力的大小。
(2)分析安培力在电路中的应用实例。
4. 讨论与分享(1)引导学生讨论安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享安培力相关的故事和趣事。
(2)评价学生对安培力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安培力的定义2. 安培力的计算公式3. 安培力的应用实例4. 生活中的安培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给定电流、磁场条件下安培力的大小。
(2)分析安培力在电路中的应用。
2. 答案:(1)安培力大小:F = BILsinθ(2)安培力在电路中的应用:电动机、发电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安培力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安培力计算公式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1)研究安培力在磁场中的分布规律。
(2)探讨安培力在新型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安培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2. 安培力的方向理解3. 安培力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一、安培力的定义及计算公式安培力的定义为:当电流通过导线时,若该导线处于磁场中,导线将受到一个垂直于电流方向和磁场方向的力,称为安培力。
高二物理教案 第二章 恒定电流教案
选修 3-1 科目◆物理 编制人:
复核人:
授课时间:
月
号
编号:
3、电阻 (1)定义式: 导体的电阻 R 与 U 和 I ,只由 的性质决定 (2)决定式: 导体的电阻 R 跟长度 L 成正比,跟横截面积 S 成反比 二、基本规律 1、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跟导体的电阻成 (2)表达式: (3)适用范围: 电路 (4)伏安特性曲线:I—U 图线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1)内容:闭合电路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路的电阻之和成反比 (2)表达式: (3)适用范围:纯电阻电路 (4)路端电压 U 随电流 I 变化的图象 ①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 . 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 ③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 , 内阻越大, 图线 倾斜得越厉害. 3.电阻定律 (1)内容:导体的电阻 R 跟长度 l 成正比,跟横截面积 S 成反比 (2)表达式: (3)电阻率ρ: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 (1)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 (2)材料的电阻率与温度有关系: ①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 ②有些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③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焦耳定律 (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 时间成正比 (2)表达式: (3)电功:W= (4)电热:Q= (5)纯电阻电路:电功 电热 非纯电阻电路:电功 电热:W>Q 电功只能用 W= 计算,电热只能用 Q= 计算,两式不能通用. 三、应用 1. 串联与并联电路
态度决定高度,落实产生差距 2
选修 3-1 科目◆物理 编制人:
复核人:Βιβλιοθήκη 授课时间:月号
高二物理教案(通用8篇)
高二物理教案(通用8篇)高二物理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含义。
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2.了解提出摩尔这一概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概念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胶片、一杯水[复习提问]1.1mol物质所含粒子的个数是以什么为标准得出来的?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总个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新课引入]教师取一杯水,(教案)对同学说:“老师这儿有一杯水,老师想知道这杯水里有多少个水分子,现在让你们来数,能数得清吗?”回忆初中有关水分子的知识:10亿人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清。
很显然,靠我们在座的大家一个一个来数,在我们的有生之年,是完不成任务的。
那么,能否有其他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只要称一下这杯水的质量,就可以很轻易地知道!连接水分子这种粒子与水的质量之间的桥梁,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的——物质的量。
“下面,就让我们来导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推导并板书][板书]微观一个C原子一个O原子一个Fe原子↓扩大6.02×1023↓扩大6.02×102↓扩大6.02×10231molC原子1molO原子1molFe原子↓↓↓质量0.012kg=12gxgyg相对原子质量121656[讲解]因为任何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若以12C的1/12为标准所得的比值。
所以,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比,就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比。
由此我们可求出x值和y值。
[学生计算]得出x=16y=56[问]要是1molNa原子或1molH原子的质量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若以克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
高二物理教案优秀6篇
高二物理教案优秀6篇篇一:高二物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电流的产生原因和条件.2、理解电流的概念和定义式,并能进行有关的计算3、理解电阻的定义式,掌握并能熟练地用来解决有关的电路问题.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二)能力目标1、通过电流与水流的类比,培养学生知识自我更新的能力.2、掌握科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方法,培养学生依据实验,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电流产生的历史材料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知识规律的形成要经过漫长曲折的过程,培养他们学习上持之以恒的思想品质.教学建议1、关于电流的知识,与初中比较有所充实和提高:从场的观点说明电流形成的条件,即导体两端与电源两极接通时,导体中有了电场,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知道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电势高处向电势低处运动,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电势高的一端流向电势低的一端,即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2、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变量,通过计算法和图象法来出来处理数据,加强学生对图象的认识,进一步学会如何运用图象来解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分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思路以加强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本节重点——的理解3、的讲法与初中不同,是用比值定义电阻的,这种讲法更科学,适合高中学生的特点.电阻的定义式变形后有些学生会产生歧义,认为电阻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要注意引导解释.5、对于导体的伏安特性是本节的难点,应该结合数学知识进行,并尽可能的多举实例以加强对知识的深化.篇二:高二物理教案篇二定义: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
高二物理选修3-1第二章第3节欧姆定律教案
第二章第3节欧姆定律一、教学目标根据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物理观念:深化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认识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2.科学思维:能正确运用“先大胆提出猜想,再用实验验证的”的科学思维方法研究科学问题3.实验探究:具有实验探究意识,能提出问题,提出合理猜想与假设,正确实施实验探究方案,具有对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热爱科学、具有学习物理的求知欲;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完成科学探究成果,形成肩负起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责任感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2)会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会用实验方法测绘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教学难点:(1)理解分压和限流电路的区别,会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能分析和处理数据(2)理解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三、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法、演示实验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四、教具PPT、视频、实物投影、电学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引入】雷电天气时,高压线附近容易出现电路故障。
先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
(播放)我们看到,事故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危害的发生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欧姆定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请大家看一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欧姆定律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了欧姆定律。
通过大家的自主学习,先思考一下这几个问题,一会请同学来说一下。
1、欧姆定律的公式表达2、欧姆定律的图像表达(导体的I-U图像是什么形状?)3、欧姆定律对哪些导体适用,对哪些导体不适用?【演示实验】由欧姆定律知道,电学元件的电流会随着电压发生变化。
这里有一个电路板。
这是定值电阻,它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这是小灯泡,里面是什么导体在发光啊?(学生回答:钨丝)钨丝也是金属材料;这是二极管,它是一种半导体元件。
他们三个并联在电路中。
现在我闭合开关,调节位于干路上的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一下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亮了)而且是越来越亮。
学年高二物理教科版选修3-5教案:第二章第1节 电子 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原子结构一、电子的发现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物质组成的一个重要历史过程——电子的发现2、知道如何确定阴极射线粒子流的电荷的性质,知道如何确定电子的电荷量和质量,知道电子质量和电荷量的大小重点难点重点:阴极射线的研究、电子发现过程蕴含的科学方法难点:汤姆孙发现电子的理论推导设计思想本节由阴极射线和电子的发现两部分内容。
重点是电子的发现过程蕴含的科学方法。
首先通过实验说明阴极射线的存在,然后介绍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孙的两个实验来确定射线的带电性质,最后通过比荷的测定确认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原子并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设计时注重物理史实的介绍和研究,突出前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几乎不可能在课堂上还原相关的实验。
但教师应当通过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和方法,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课堂引入】很早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一种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这种认识一直统治了人类思想近两千年。
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对实验中的阴极射线深入研究时,发现了电子,使人类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电子的发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三大发现之一。
【课堂学习】学习活动一:阴极射线的研究问题一:射线从何而来的?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可以发生电离,使本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成具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成导体。
史料: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较早发现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辉光放电现象时认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起的。
所以他把这种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
问题二:射线是粒子还是电磁波?带电吗?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作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
(1)电磁波说:代表人物,赫兹。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过程。
(2)粒子说:代表人物,汤姆孙。
认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高二物理 2.3 欧姆定律教案
高二物理第二单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电阻及电阻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电路的问题。
3、知道导体的伏安特性,知道什么是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探究电流大小的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2、运用数学图象法处理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欧姆的研究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建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的坚强性格。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适用条件及利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伏安特性曲线的物理意义。
教学方法:探究、讲授、讨论、练习教学用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体A、B(参考教材图2.3-1)、晶体二极管、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过了欧姆定律的一些基础知识,今天我们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欧姆定律的有关知识。
(二)进行新课1、欧姆定律教师:既然在导体的两端加上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那么,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演示实验:投影教材图2.3-1(如图所示)教师:请一位同学简述如何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研究导体A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学生:合上电键S,改变滑动变阻器上滑片P的位置,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分别为0、2.0 V、4.0 V、6.0 V、8.0 V,记下不同电压下电流表的读数,然后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
教师:选出学生代表,到讲台上读取实验数据。
将得到的实验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换用另一导体B,重复实验。
[投影]实验数据如下教师:同学们如何分析在这次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学生:用图象法。
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轴表示电压U,用横轴表示电流I,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出相应的点。
根据这些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优质教案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二章《固体》,内容包括:2.1固体的基本概念,2.2固体的微观结构,2.3固体的物理性质。
重点讲解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的特点,以及固体的弹性、塑性和脆性等物理性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固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固体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固体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固体的微观结构,固体的物理性质。
难点:晶体、非晶体和准晶体的区别,弹性、塑性和脆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晶体模型、非晶体样品、弹性球、塑料尺、玻璃棒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晶体模型、非晶体样品,每人一把塑料尺、一块弹性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晶体和非晶体样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固体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固体的分类。
3. 新课讲解:(1)晶体:介绍晶体的特点,展示晶体模型,让学生观察晶体的微观结构。
(2)非晶体:介绍非晶体的特点,展示非晶体样品,让学生了解非晶体的微观结构。
(3)准晶体:简要介绍准晶体的概念。
(4)固体的物理性质:讲解弹性、塑性和脆性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感受固体的物理性质。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例题,讲解固体的相关计算。
5. 随堂练习: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固体2. 板书内容:(1)固体的基本概念(2)固体的微观结构1)晶体2)非晶体3)准晶体(3)固体的物理性质1)弹性2)塑性3)脆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2)简述固体的弹性、塑性和脆性。
(3)教材课后习题2、3、4。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的基本概念、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区分晶体和非晶体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高中物理-高二第二节发电机教案
高中物理-高二第二节发电机教案课程名称:高二物理第二节发电机教学目标:1. 知道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学会计算电功率和电量的大小以及电动势的大小。
3. 掌握变换电路与发电机的联系。
4. 了解发电机相关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发电机的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1. 发电机的构造与基本原理。
2.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3. 发电机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和效率等。
第二部分:发电机的具体应用。
1. 电力生产系统中的应用。
2. 其他领域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实物展示,让学生快速认识到发电机的样子,介绍一下发电机的作用。
第二步:知识点讲解1. 发电机的构造与基本原理。
(1)发电机的结构和组成。
(2)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原理。
(3)发电机的发电机构原理。
2. 交流电的产生原理。
(1)交变磁通量的产生。
(2)磁通量的大小。
3. 发电机的主要参数。
(1)电压。
(2)电流。
(3)功率。
(4)效率。
第三步:算术练习计算一下一个特定的发电机的总功率、电流和电动势。
第四步:案例分析以电力生产系统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应用发电机。
第五步: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熟练掌握电功率和电量的计算方法。
并完成一组家庭发电机的设计。
教学建议:1. 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参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讲解的同时,要多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参与其中。
3. 可以引导学生到实际环境中去观察发电机的使用及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发电机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高二物理第二章教案:磁场导学案
高二物理第二章教案:磁场导学案
【摘要】鉴于大家对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二物理第二章教案:磁场导学案”,供大家参考!
本文题目:高二物理第二章教案:磁场导学案
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学习目标
1、了解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作用,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磁学基础知识。
2、知道磁感线,知道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了解磁感线描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
4、了解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反向并且不重合,知道磁偏角。
自主学习
1.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导航时兼用_______和
_______,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修正。
用罗盘指引航向,探索航道,将船只航。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教案
高二物理课《固体》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第二章《固体》,内容包括:2.1固体的基本概念;2.2固体的微观结构;2.3固体的物理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固体的基本特点,掌握固体的微观结构和物理性质,为后续学习固体物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固体的基本概念,掌握晶体的微观结构及其对固体性质的影响,理解固体的物理性质。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固体物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固体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固体的微观结构,晶体的物理性质。
教学重点:固体的基本概念,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固体的物理性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晶体模型,非晶体样品。
2. 学具:笔记本,教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晶体和非晶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固体的基本概念,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引导学生了解固体的微观结构。
3. 知识讲解:a. 固体的基本概念:固体是物质的一种状态,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b.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晶体具有有序的微观结构,非晶体无序。
c. 固体的物理性质:晶体具有各向异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
4.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晶体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等,让学生了解固体物理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例题讲解:讲解晶体物理性质的相关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固体的基本概念2.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3. 固体的物理性质4. 晶体物理性质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解释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b. 列举三种固体的物理性质,并说明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固体的基本概念和物理性质掌握较好,但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时,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第2节 电势与等势面教案 必修第三册高二第三册物理教案
第2节 电势与等势面[观图助学]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2.公式:φ=E p q。
3.单位:伏特,符号是V 。
4.特点(1)相对性:电场中各点电势的高低,与所选取的零电势点的位置有关。
(2)标量性: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
5.与电场线的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思考判断](1)电场线密集处场强大,电势高。
(×)(2)某点的电势为零,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3)某一点的电势为零,其场强一定为零。
(×)知识点二 等势面[观图助学]类比左右两图共同点有哪些?1.定义: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
2.等势面的特点(1)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选填“做功”或“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
(3)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4)两不同等势面不相交。
[思考判断](1)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由于不受电场力的作用,所以电场力不做功。
(×)(2)点电荷的电场中,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3)等势面是实际存在的面。
(×)(4)电场线一定垂直于等势面。
(√)比较高低要选择一个参考,即高低有相对性。
“无穷远”在静电问题中,如果离场源电荷已经很远,以至于试探电荷已不能探测到电场了,这点就可以看作“无穷远”电势沿电场线方向降低最快如下图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如图为平面图。
等势面也是描述电场的工具,与电场线一样,均是假想出来的。
核心要点电势[观察探究]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 ,取O 点为零势能点,A 点距O 点为L ,AO 连线与电场强度反方向的夹角为θ。
(1)电荷量分别为q 和2q 的试探电荷在A 点的电势能为多少?(2)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是否相同?(3)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是否有关系?[探究归纳]1.电势和电势能具有相对性,与零电势点的选择有关。
高中物理 第2章 电势能与电势差 拓展课 电场能的性质教案 必修第三册高二第三册物理教案
拓展课 电场能的性质核心要点 电场中的能量关系[要点归纳]1.静电力做功的计算方法(1)功的定义法:W =qEd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2)电势差法:W AB =qU AB(3)电势能变化法:W AB =-ΔE p =E p A -E p B(4)动能定理法:W 静电力+W 其他=ΔE k2.常用功能关系(1)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荷的电势能变化量的负值:W 电场力=-ΔE p 。
(2)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W 合=ΔE k 。
(3)若只有电场力做功,则有-ΔE p =ΔE k 。
[试题案例][例1] 如图所示,空间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
一电荷量为-q 的质点(重力不计)在恒定拉力F 的作用下沿虚线由M 点匀速运动到N 点。
已知力F 和MN 间的夹角为θ,M 、N 两点间的距离为d ,则( )A.M 、N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Fd cos θqB.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F cos θqC.带电质点由M 运动到N 的过程中,电势能减少了Fd cos θD.若要使带电质点由N 向M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F 必须反向解析 由于重力不计,质点做匀速运动,所受拉力F 与静电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从M 到N 过程中,静电力做功W 电=-Fd cos θ,M 、N 两点的电势差U MN =W 电-q =Fd cos θq,A 正确;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E =F q,B 错误;此过程中,静电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C 错误;若要使带电质点由N 向M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所受合力一定为0,因此F 必须沿原方向,D 错误。
答案 A[针对训练1] 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虚线是一带负电的粒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设M 点和N 点的电势分别为φM 、φN ,粒子在M 点和N 点时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M 、a N ,速度大小分别为v M 、v N ,电势能分别为E p M 、E p N 。
高中物理第二章教案新人教必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用。
2、技能目标:通过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决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解题能力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感受物理的规律性和可塑性,激发物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会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重要推论,并会进行简单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旧知识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以增强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记忆。
速度规律:at v v +=0 位移规律:2021at t v X += aX v v 2202=- 平均速度:20v v v +=2、新课引入:教师:以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固然重要,但由以上规律而得到的一些潜在的规律也很重要,而且在运用它解题时常常会轻松快捷得多,比如我们要学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
(二)新课教学:1、推论内容及其推导过程推论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202v v t Xv v t +===推导:设时间为t ,初速0v ,末速为v ,加速度为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atv v +=0得: ⎪⎪⎩⎪⎪⎨⎧⨯+=+=∆∆=⨯+=2t a t at 21t t 202002V V X V t a v v t⇒ tXv vv v t ∆∆==+=202即22v v t Xv v t+=∆∆==推论二: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任意两个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恒量, 即2at s =∆ 推导:设开始的速度是0v 经过第一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01 这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121at t v X += 经过第二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202+=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122321at t v at t v X +=+= 经过第三个时间t 后的速度为at v v 303+= 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202232521at t v at t v X +=+= 则22312at X X X X X =-=-=∆根据以上方法,可以得到=-=-=∆2312X X X X X……21at X X n n =-=-教师点拨:只要是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相邻的连续的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与加速度a 与时间“有关的恒量”.这也提供了一种加速度的测量的方法:即2tXa ∆=,只要测出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 ∆和t ,就容易测出加速度a 。
高二物理:第二章复习教案新人教版选修.doc
第二章恒定电流复习课一、复习回顾基础知识(投影复习提纲,可以印发提纲,要求学生课下预习完成)(一)基本概念: 1、电流:(1)电荷的 定向 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规定为 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
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 相反(2)定义: 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量q 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的时间t 的比值称为电流。
(3)公式: I=q/t 单位有: A ,mA ,μA 换算关系是: 1A=103mA=106μA 2、电动势(E ):(1)物理意义: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
(2)定义:将电荷量为q 的电荷从电源的一极移动到另一极,非静电力所作的功W 与电荷量q 的比值,叫做电源的电动势。
(3)公式:qWE =,单位:V (4)电源的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 电源两极间的电压 3、电阻:(1)定义: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公式:R= U/I (3)单位: 欧姆 符号表示: Ω4、电阻率ρ反映材料的性能物理量,国际单位:欧姆米 符号: Ω5、电功:(1)定义:在电路中,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而形成电流,此过程中电场力对自由电荷所做的功叫电功。
(2)公式:W= UIt 单位: 焦耳 符号: J .6、电功率:(1)定义:电流所做的功跟完成这些功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做电功率。
(2)公式:P= UI 单位: 瓦特 符号: W7、电源的功率和效率:(1)功率:①电源的功率(电源的总功率)P E = EI ②电源的输出功率P 出= UI ③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P r = I 2r(2)电源的效率:r R R E U EI UI P P E +====η(最后一个等号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二)基本规律:8、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I 跟导体两端电压U 成 正 比,跟它的电阻成 反 比。
(2)公式:I= U/R (3)适用范围: 金属导体,电解液溶液 9、电阻定律:(1)内容: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成 正 比,跟它的横截面积成 反 比。
高二物理第二章电路教学设计说课稿
高二物理第二章电路教学设计说课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物理第二章电路教学设计说课稿》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复习本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定义式与决定式的区分;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如正确区分各种功率(电功率、热功率、机械功率等)之间的相互关系、计算公式,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区别;对本章的考查,多以选择题和实验题的形式出现,特别是实验的考查灵活多变,包括仪器的选取、读数,器材的连接,数据处理,误差分析等,因此,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还要加深和巩固对基本知识的理解,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总是的方法和思路,提高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新课的学习,已经对本章内容有一定的掌握,但是对基本概念及基本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比较弱,对实验题中器材以及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选取、电路故障的分析等都比较薄弱。
因此在复习时,要加强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及运用能力,并特别加强对实验部分的复习。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并会运用电阻定律及串、并联电路的规律2.知道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3.掌握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焦耳定律及其运用4.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电学实验另设专题复习)(二)过程与方法1、列表疏理重要的知识点2、利用学案导学,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讲解各实验的操作规程、注意事项及数据分析等,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严谨性,培养认真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通过电路故障的分析、电路典型计算题及相应实验的计算与分析,让学生体会电路规律的实用性与利用学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成就感,从而加深对学科的兴趣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电功率、热功率及机械功率的区别与计算3)本章四个实验的原理、操作步骤、器材选择、接法选取等;电路故障的分析五、教学策略:对重要知识点建立框图,力求简明扼要;对电学中实验的复习,要抓住伏安法测电阻的两种接法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与限流接法的选取以及电路故障分析等重点;利用学案导学,在复习中注意讲练结合。
高二物理第二章磁场优质教案
高二物理第二章磁场优质教案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学习目标1、了解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作用,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了解磁学基础知识。
2、知道磁感线,知道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了解磁感线描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
4、了解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反向并且不重合,知道磁偏角。
自主学习1.我国是最早在航海上使用指南针的国家,导航时兼用_______和_______,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修正。
用罗盘指引航向,探索航道,将船只航向的变动与_________的变动的关系总结出来,画出的航线在古代称为________或________。
2.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用了三年时间完成了环球航行,通过这次航行,人类更加认识到地球是______。
3.磁体是通过______对铁一类物质发生作用的,磁场和电场一样,是______存在的另一种形式,是客观存在.4.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 ______,同名磁极______,异名磁极_______。
5.规定:在磁场中的任意一点,小磁针____________ 方向就是那一点的磁场方向。
6.磁感线: 是在磁场中画出一些有方向的曲线,在这些曲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亦即该点的____________方向,。
磁感线的________表示磁场强弱。
7.地球在周围空间会产生磁场,叫________。
地磁场的分布大致上就像一个________磁体。
8.地球具有磁场,宇宙中的许多__ ___都具有磁场。
月球也有______。
火星不象地球那样有一个_______的磁场,因此______ 不能在火星上工作。
9.分别用字母在图中空白处标出磁体的南北极合作探究【问题1】如何确定磁场方向?【问题2】放在地面上的小磁针静止时为什么指南指北?【问题3】磁感线与电场线的联系与区别:电场线磁感线1. 电场线从_________出发,终止于_____. 1.在磁体内部,磁感线是从______极指向极,外部是从______出发从______进去.2.____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的_____方向一致,也与该点所在电场线的____ __方向一致. 2.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_________极的受力方向与该点的______方向一致,也与该点所在磁感线的_______方向一致.3.电场中任何两条电场线都_____相交. 3.磁场中任何两条磁感线都______相交.4.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________. 4.磁场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__________.【问题4】磁偏角指什么?地面附近的地磁场磁性强吗?课堂检测A组1.关于磁感线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真实存在于磁场中的有方向的曲线B.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都跟该点磁场的方向相同C.磁铁的磁感线从磁铁的北极出发,终止于磁铁的南极D .磁感线有可能出现相交的情况2.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 )A.该点磁场的方向B.小磁针在该点的.受力方向C.小磁针静止时N极在该点的指向D.小磁针静止时S极在该点的指向3.对磁感线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北极出发,终止于磁体的南极B.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小磁针南极的受力方向相同C.磁感线的疏密可以反映磁场的强弱D.磁感线是磁场中客观存在的线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B.磁场和电场一样不是客观存在的C.磁感线是实际存在的线,可由实验得到D.磁感线类似于电场线,它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5.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感应强度表示磁场的强弱B.磁感线密的地方,磁感应强度大C. 空间某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D.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B组6.某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如图21-1所示,则a、 b两点磁场强弱是( )A.a点强B. b点强C. a.b点一样强D. 无法确定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B.磁场和电场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的物质C.磁感线是实际存在的线,可由实验得到D.磁感线类似于电场线,它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终止于S极8.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且互不相交B.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C.磁感线不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D.磁感线是小磁针受磁场力后运动的轨迹学有所得【自主学习】:1、罗盘、观星,指南针指向,针路、针径。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章 2.4互感和自感-教学设计
8分钟环节一:互感现象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同时也了解了一些生活中的电磁感应现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研究生活中两个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互感和自感。
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实验:环节一:互感现象【演示实验1】这是两个大小不同的线圈A和B,两个线圈A、B之间并没有导线相连,小线圈可以套入大线圈。
现在让小线圈A与手机的音频输出端连接,大线圈B与扩音器的输入端连接,如图所示。
实验时,先打开手机的音乐,再把A线圈插入B线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能听到音乐。
【教师】同学们都听到了音乐,声音来自于扩音器。
两组线圈之间没有导线直接连接,却能在扩音器上听到手机播放的音乐。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①什么是音频信号?②为什么能在扩音器上听见由手机输出的音乐?【学生】①手机输出的音频信号,是一种电流信号,它的强度和频率都在变化。
可以认为是一种变化的电流。
【学生】②所以当音频信号流经A线圈时,A线圈中就产生了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使B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在B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这个电流让扩音器发出音乐。
【教师】最后再补充一个问题:感应电流的频率,与原电流的频率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二者频率相同,才能输出不变的音乐。
【教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A线圈中变化的电流,会使得B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那么反过来,B线圈中变化的电流,是否也会使A线圈中再次产生感应电流呢?同学们先猜想,再说明理由。
【学生】根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应该会产生。
【教师】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A、B两组线圈将会发生互相感应的现象。
在物理学中,把这个现象叫作互感,即: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所产生的变化的磁场会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感应电动势叫作互感电动势。
6分钟环节二:通电自感现象实验【教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个实验。
【演示实验3】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电路由两个支路组成,上面支路:是灯泡A1串联一个带铁芯的线圈,下面支路:是一个相同的灯泡A2串联一个可变电阻(预先调节阻值,使其等于线圈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1-1.2.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教案教学过程:1.指南针的发明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指南针和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磁铁指极性的国家,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的国家。
很早的时候,我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长期斗争的结果,是我们祖先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晶。
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
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
公元前600多年管仲的著作《管中》中就记载着:“上有磁石者。
下有铜金”。
意思说,如果山上有磁石时,山里就藏有铁矿。
我国古地理名著《山海经》中,也曾记载“题灌山中多磁石”。
《水经注》里记载了秦国阿房宫前面,用磁石制成大门,防避有人进宫谋刺暗杀,如坏人暗披盔甲、暗藏兵器入宫,就会被门吸住而被发现,这说明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磁石的吸铁性,并加以利用了。
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我国劳动人民进一步利用磁体的指极性,制成指示方向的机械,这就是指南针。
早在战国时期,就利用磁铁的指极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
《韩非子·有度篇》里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的话,“端朝夕”就是正四方的意思。
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琢磨成的,样子象勺,圆底,置于平滑的刻有24个方位的“地盘”上,其勺柄能指南。
不过,天然磁石在琢制成司南的过程中,容易因打击、受热而失磁,故司南磁性较弱,加之它与地盘接触转动磨擦的阻力比较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指南效果,所以未能得到广泛使用。
但司南毕竟是最早的磁性指南仪器,被视为指南针的祖先。
在《鬼谷子》中记载说,郑国人到深山密林中去采集玉石时,为了不迷失方向,带着“司南”。
这“司南”就是指南针这种机械。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描述过“司南”,它象只水勺,用天然磁石磨制面成,勺底为球面体,勺呈椭圆状,勺柄通体渐渐缩成柱状。
为了确定方向,还配有一个“地盘”,它是铜质或涂漆木制盘,中央是平滑圆槽,形状可能是内圆外方,框上刻划出定向的刻度,用“干”、“支”(即甲、乙、丙、丁……和子、丑、寅、卯……)以及八卦等表明二十四方位。
将会投于地盘中央时,它的柄部就会大体停止在指南的方位上。
以上可知司南是现代指南针(磁罗盘)的体型。
“指南”是张衡在《东京赋》中第一次提出来的,以后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直到宋代经过一千多年才逐渐发展起来了。
宋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指南针发展的当时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
当时在生产和科学实验发展的推动下,特别是航海事业和外贸的兴起扩大下,指南针逐步发展起来。
沈括总结了劳动人民在实践在创造的四种指南针的装置方法。
第一种是水浮法,将磁针浮于水面进行指南,虽然比较平稳,但容易动荡不定;第二种是指甲旋定法,将磁针置于指甲上,转动灵活,也容易滑落;第三种是碗唇旋定法,将磁针置于碗口边上,转动较灵活,但易滑落;第四种是缕旋法,用蚕丝将磁针悬挂起来,可达到转动灵活而又稳定。
他还记载了人工授磁方法即“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
这种用人工制成磁体,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此外,还曾制出过“指南鱼”、“旱针”、“水针”。
旱针、水针这两种指南针,成为近代指南针(罗盘针)的基本结构原理奠定了基础。
沈括在研究指南针的过程中,还总结和发现了地磁有偏角存在。
也就是说,指南针指示的方向,“常微偏东,不全南也”。
这是我国对地磁学作出的伟大贡献。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航海事业的发展,需要有较好的指向仪器。
经过长期实践和反复试验,北宋时人们发现了人工磁化的方法,并以此制成指南鱼和指南针。
指南鱼是用薄铁片裁成鱼形,然后用地磁场磁化法,使它带有磁性。
指南鱼浮在水面时,鱼头指向南方。
但指南鱼磁性较弱,实用价值不大。
指南针的制作则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使钢针磁化,产生指南的性能。
和司南、指南鱼相比,指南针简便而又实用,以后的各种磁性指向仪器,都是以这种磁针为主体,只是磁针的形状和装置方法不同而已。
北宋的《梦溪笔谈》讲述了几种磁针装置法的试验:把磁针横贯灯芯浮在水上,架在碗沿或者指甲上,用缕丝悬挂起来等。
从该书的记载来看,使用指南针指向还没有固定的方位盘。
但不久,即发展成磁针和方位盘联成一体的罗经盘,或称罗盘。
其方位盘为圆形,也有24个方位。
罗经盘的出现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只要一看磁针在方位盘上的位置,就能定出方位来。
有关罗经盘的记载,在南宋的《因话录》中即已出现。
不过,此时的罗盘,还是一种水罗盘,磁针是横贯着灯芯浮在水面上的。
明代嘉靖年间,又出现了旱罗盘。
旱罗盘的磁针是以钉子支在磁针的重心处,支点的摩擦阻力很小,磁针可以自由转动。
旱罗盘比水罗盘的性能优越,更适用于航海,因为它的磁针有固定的支点,不致在水面上游荡。
指南针的发明,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
如宋、元、明时期,航海事业迅速发展,明初有郑和七下西洋,经历了30余国,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教圣地麦加。
沿途航线均用罗盘针指明方向,而不用星辰定向了,可见我国明初指南针就广泛应用了。
公元12世纪以后,指南针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又大大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交流。
大约在公元1200年,才在外国文献里见到有关指南针的记载。
指南针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项伟大贡献。
马克思曾把指南针和印刷术、火药的发明称作“是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
指南针的发明,对以后创制定向装置和推进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出现,起了先导作用。
2.郑和下西洋与欧洲人的远洋航海郑和:世界大航海时代的第一人600年前,即从公元1405年(明永乐三年)起,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舰队,先后七下西洋,历时28年,航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
两个突出特点:代表了一种和平交往的航海模式中国与有关各国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郑和下西洋四大使命与功绩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郑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绩概括起来,主要包括4个方面: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3、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4、开拓海洋事业,铺平亚非航路郑和下西洋的特殊之处1435年,英宗登基,下令停止造船。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1498年,达-伽玛率葡萄牙船队绕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抵达古里1500年,孝宗皇帝下令:军民人等擅造二帆以上违式大船,将带违禁货物下海入番国买卖者,正犯处以极刑1522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1525年,朝廷又下一道圣旨,“将沿海军民私造双桅大船尽行拆卸,如有仍前撑驾者即使擒拿”1551年,连当年郑和船队宝船的数据都不存在了……选修1-1.2.1电流的磁场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2.知道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
3.会用安培定则判定相应磁体的磁极和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
(二)教具一根硬直导线,干电池2~4节,小磁针,铁屑,螺线管,开关,导线若干。
(三)教学过程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重做第二节课本上的图11-7的演示实验,提问:当把小磁针放在条形磁体的周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观察到小磁针发生偏转。
因为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小磁针受到磁场的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
)进一步提问引入新课小磁针只有放在磁体周围才会受到磁力作用而发生偏转吗?也就是说,只有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吗?其他物质能不能产生磁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索的内容。
2.进行新课(1)演示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演示实验:将一根与电源、开关相连接的直导线用架子架高,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
将小磁针平行地放在直导线的上方和下方,请同学们观察直导线通、断电时小磁针的偏转情况。
提问: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到通电时小磁针发生偏转,断电时小磁针又回到原来的位置。
)进一步提问:通过这个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师生讨论:通电后导体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后导体周围的空间对小磁针产生磁力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也存在着磁场。
教师指出:以上实验是丹麦的科学家奥斯特首先发现的,此实验又叫做奥斯特实验。
这个实验表明,除了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外,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即电流的磁场,本节课我们就主要研究电流的磁场。
板书:第四节电流的磁场一、奥斯特实验1.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
提问:我们知道,磁场是有方向的,那么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是怎样的呢?它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重做上面的实验,请同学们观察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小磁针N极的偏转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什么?(观察到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小磁针N极偏转方向也发生变化,说明电流的磁场方向也发生变化。
)板书:2.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磁场的方向也发生变化。
提问:奥斯特实验在我们现在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当时这一重大发现却轰动了科学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看书讨论后回答:因为它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从而说明表面上互不相关的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一发现,有力推动了电磁学的研究和发展。
(2)研究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奥斯特实验用的是一根直导线,后来科学家们又把导线弯成各种形状,通电后研究电流的磁场,其中有一种在后来的生产实际中用途最大,那就是将导线弯成螺线管再通电。
那么,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按课本图11-13那样在纸板上均匀地撒些铁屑,给螺线管通电,轻敲纸板,请同学们观察铁屑的分布情况,并与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分布情况对比。
提问: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提问:怎样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呢?它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没有关系呢?演示实验: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请同学们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从而引导学生判别出通电螺线管的N、S极。
再改变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N极指向有没有变化,从而说明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引导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
当电流的方向变化时,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也发生改变。
提问:采用什么办法可以很简便地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呢?同学们看书、讨论,弄清安培定则的作用和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