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PPT课件
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3.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 4.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5.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25
校园中最反感的不文明现象:
打饭、取钱时不排队、插队 不爱护公共卫生 不尊重他人,特别是老师不尊重学生、学生不尊 重老师 随地吐痰、不讲个人卫生 在自习室大声说话、吃东西等 上公共厕所不冲水 情侣公共场合过度亲密
4
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大多数 网民不同情被打的一方呢?这个 案例说明了什么?
5
一、公共生活 二、公共秩序 三、公共道德
6
一、公共生活
7
1、公共生活含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 们在公共领域中的活动 和生活,它是相对于私 人生活而言的。公共生 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 透明性。
8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6
(3)在实践中增强公共道德意识, 践行公共道德规范 A.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 中培养自己的公共道德意识和责任 意识。 B.从小事做起,从小节改起,带头 践行公共道德规范。
27
四、网络虚拟世界中的道德要求
28
1、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主要影响 (A)积极影响:
拓宽知识来源,促进专业学习;信息内 容丰富,开阔学生视野;方便信息交流, 增强思想沟通。
29
(B)消极影响:
伦理规范滞后,道德建设迫切;信息污染 严重,优化环境迫切;价值多元选择,思想 引导迫切。网络不良信息泛滥,严重危害青 少年的身心健康;随意侵犯知识产权;电子 商务欺诈与失信现象时有发生;黑客和病毒 散播攻击网络等等。
30
网络是双刃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3、理智地对待恋爱挫折
(一) 婚姻与 家庭的 概念及 其区别
二、婚姻与家庭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 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 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 社会生活单位。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 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婚姻家 庭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遵纪守法, 保护环境
1、文明礼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战国 ·荀况
礼即理也。
—宋 ·朱熹
下列现象说明什么?
2、助人为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春秋·孟子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春秋·孟子
善人者,人亦善之。 —— 春秋·管仲
第四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一、爱情与人生
人在年轻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 需要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桩婚 姻。等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 会明白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 干了许多悔恨得让你感到锥心的蠢事。
全面小康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宗旨,其衡量指标不仅包括经 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体现为人们精神生活 更加丰富,居住和工作环境日益改善,人际关系更为和谐, 生活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链接案例: 1995年,江苏县级城市张家港成为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道德规范:“应当或不应当怎样”; 说服、教育、劝诫、示范;信念、舆论、习惯。 法律规范:“必须或不准许怎样”; 保护、确认、引导、维护;警戒、预防、制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民商法部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民商法部分

3
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民事主体制度 民事权利制度
民事行为制度
民事责任制度 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4
(一)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1、民法的概念
民法
是调整平等的民 事主体之间的财 产关系和人身关 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5
2、民法的调整对象
财产关系
的未成年人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 行为的精神病人
18
• 万雄是某市有名的服装大王。万雄夫妇有一个女儿,名叫 万琪。在万琪12岁生日时,万雄花3000元买了一串宝石 项链,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女儿。万琪在学校里有一个非常 要好的朋友,名叫刘凤,万琪为了表示对刘凤的友谊,擅 自做主,将宝石项链送给了刘凤。事隔几天,万雄夫妇得 知女儿将宝石项链送给了刘凤,大为恼火,立即找到刘凤 及其家长,要求返还宝石项链。刘凤的母亲不同意,并说: "项链是万琪自愿送给我女儿的,而不是借给我女儿的, 所以不能再要回去。"万雄夫妇见无法索回宝石项链,便 只好向法院起诉,要求返还宝石项链,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益。请问:如果你是法官,会如何判决?
10
3、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 她诚重如山,一诺千 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
金,诠释着这个流金溢彩 的法律人格。在具体的民 的时代最赞赏的诚信。人 民事主体进行民事 二是自愿原则 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 活动时,有权按照 世沧桑,含泪坚强,最真 民事活动应当尊 互不隶属,各自能独立地 自己内心的真实意 重社会公德,不 最诚武秀君! 表达自己的意志,其合法
45
3、知识产权
• 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业 标志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权利的总称。 • 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 路布图设计权等。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试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试题及答案思想道德修养部分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答: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具体表现在:首先,一个人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同时并存,不成偏废,不成能只有自我价值而没有社会价值,也不成能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其次,人生的自我价值必需与社会价值相统一,并通过社会价值表示出来。

个人只有把本身同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积极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追求自我需要满足的时候,如果同时也满足了社会的需要,这时便将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了起来。

2、实现人生价值的主不雅条件有哪些?答:实现人生价值的主不雅条件主要包罗两个方面:首先,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这是人们追求人生价值的精神支柱。

其次,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本质,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

因此,包罗思想道德本质、文化本质、身体心理本质等,增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主不雅条件。

3、抱负的作用是什么?答:抱负的作用有:第一,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第二,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第四,是防腐拒变的思想兵器。

4、抱负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不雅标准是什么?答:抱负是否合理、进步与科学的客不雅标准,一般可依据三方面标准:一是这种抱负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不雅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发展标的目的;二是这种抱负是不是与当时的社会条件相脱离,是不是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三是这种抱负是不是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5、为什么说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答:社会实践是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根本途径,其原因是:第一,社会实践是检验信念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的惟一标准。

第二,社会实践是科学知识产生的源泉,知识的发展和人们对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实践。

第三,社会实践是真理性认识上升社会主义信念的关键环节。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处罚方式中,属于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A.罚款B.罚金C.拘役D.剥夺政治权利2.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订相应方案。

这在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制度方面称为()。

A.环境监测制度B.限期治理制度C.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环境保护责任制度3.在公共场所,人人都有可能遇到一些突发性灾祸,如车祸、火灾、溺水、急病等。

这就需要人们见义勇为,临危不惧,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甚至不怕牺牲生命。

这是社会生活中()。

A.社会公德的要求B.职业道德的要求C.家庭美德的要求D.环境道德的要求4.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道德D.政治道德5.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

这是社会公德中( )。

A.遵纪守法的要求B.保护环境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文明礼貌的要求6.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人际交往中互助原则的是( )。

A.“我今天帮助你,你明天必须报答我”B.“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C.一人有难,众人相帮;一方有难,八方支援D.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自尊自爱,不卑不亢7.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是()。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美德D.个人品德8.个人的言行合乎社会的要求和礼节的规定,尊老爱幼,孝亲敬长,说话和气,以礼待人,服饰朴素大方,举止端庄文雅。

这是良好道德品质中( )。

A.文明礼貌的体现B.正直无私的体现C.谦虚谨慎的体现D.敬业好学的体现9.游行、示威、集会是宪法赋予革命的权利,因此,公民可以()。

A.没有任何限制的行使B.必须依法行使C.其中没有任何义务D.活动中和平、暴力的手段都可以使用10.道路交通安全法是调整()的法律规范。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第一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2.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3.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4.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5.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为公、服务社会。

二、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意义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对公民道德要求的高度概括。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

第二节遵守社会公德一、公共生活的含义及四个特点公共生活是与私人生活相对而言的,它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多样性和相关性的特点。

特点: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4、活动结果的相关性。

二、公共秩序的含义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秩序、网络秩序等。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1、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2、道德与法律互为补充、互为条件。

五、社会公德的含义和三个特点(一)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

1、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

2、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来维系的人们公 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主要包括工作秩 序、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娱乐 秩序、网络秩序等。 •如果没有血液的流通、呼吸的延续,人身上 的每一块肌肉就不会有生命。社会的集体也 是这样,每一个专业都不能独自存在。公共 事务,社会公德,是社会的血液和呼吸。 ---------余秋雨
案例:
• 终极对话——两个青年因上网导致抢 劫犯罪……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准则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大 学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请比较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
公共生活 (1)范围 (2)性质 (3)作用
社会生活 开放性、透明性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封闭性、隐秘性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
(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90年代及其以后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的创建文明城市、 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以及社会各界组织的‚希望工程‛、 ‚送温暖‛、‚志愿保护母亲河‛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3、 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 (1)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社会 责任感 (2)少数大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 行为
第三、广泛性。
社会公德是维系社会共同生活正常进行 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适用于 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任何人都应当把社 会公德作为其行为的最低标准,所以,社 会公德从其适用对象上看具有广泛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教学提纲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教学提纲

道德 调整
法律 约束
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两种基本手段
自律
他律
新加坡: 文明和美丽
把公德同法律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接
• 上公共厕所不冲水罚1000新
如元何(改相善当社于会一般公人德的状月况收?入)。
•• 乱道扔德垃教圾育罚1—00—0新倡元人;向
• 过善街,不让走人人不行想横道…罚…500新元;
•••

开在随法恶车公地律,超共吐惩令速场口治 人罚合香—不跳糖50—敢舞罚00罚1止…新050元人…000;新作0元新;元;
• 地铁内吃东西罚1000新元。
新加坡的鞭刑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社会公德:人们在公共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该遵循的道 德规范,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 系。
➢ 文明礼貌 ➢ 助人为乐 ➢ 爱护公物 ➢ 保护环境
➢ 遵纪守法
文明礼貌
处世做人最起码的要求
要求人们讲究公共 卫生、保护自然环境 和人文环境。
视频--保护环境关爱生命善待地球
遵纪守法
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要求人们在 公共生活中自觉 遵守法律、法规、 纪律。
二、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第一,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第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 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第三,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 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 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 第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第五,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 视。
活动。 与私人生活相对。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传统领域——虚拟世界

【精华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第五章

【精华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讲稿-第五章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一)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学生充分认识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特点,明确维护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即道德和法律;教育学生认真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积极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教学重点和难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教学方法和手段:多媒体演示,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这一章讲的核心内容就是了解、理解公共秩序的特点,维护公共秩序的必要性以及如何用法律和道德的手段来维护公共秩序。

本章内容如果定位请看,社会生活分三个部分:公共生活、私人生活、职业生活,每一部分有不同的道德来规范。

这种从宏观上的定位,就可以明白公共生活、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处在社会生活的什么位置。

它是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有自己的特点和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地位日益变得重要,因此,公德建设的任务也日益突出。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第一节是全章的基础,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公共生活的特点是什么?比较一下和私人生活的差别。

这两者是相互对应的两个方面。

私人生活的领域主要是家庭和个人活动,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家庭内部的事,是个人活动,隐私方面的活动,和社会生活没有关联的活动都是,封闭性和隐秘性是其特点,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不对别人产生直接影响和关系,是小范围的私事。

它和公共场所不同。

私人生活中的是非判断讲究个人私德,现在主要是家庭方面,称为家庭美德。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的界限,具有社会性、公开性和透明性的特点,这方面的道德建设叫社会公德,是在社会公共场所起作用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具有社会性、公共性,和影响他人的关联性。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往,公共生活的领域更为广阔,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现代交通工具的便捷快速,使以前难以想象的洲际交往成为普通的事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课件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公共生活的有序状态。 机关、团体、企业、事 业单位的秩序。 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 市场、商场、公园、影剧院 娱乐场、运动场、展览馆或 其他公共场所的秩序。 交通道路(设施)、交 通工具上的秩序。
社会秩序
公共秩序
公共场所 秩序
交通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维 的护 基公 本共 手秩 段序
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我国当今社会公德的现状
部 分 大 学 生 社 会 公 德 存 在 的 问 题
认为社会公德是无 关大局的小节、小德
对自己应负的责任 和义务考虑较少 个体文明举止较差、 公德水平偏低
特征
轻视社会公德
培养公德意 识和责任意 识 措施
知行脱节
对传统观念的认同 有所降低 缺乏自律意识和能力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从2006年3月1日起,宠物扰民、在集贸市场强买强卖、 强行乞讨、发黄色短信干扰他人生活等行为将被视为违法 行为,公安机关将按照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论处。


执法手段更加细化 处罚范围更加具体 新增部分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1.适用范围: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扰乱公 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 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 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 安管理处罚。
对危害公共利益、 影响社会公德的言 行熟视无睹
从小事做起, 从小节改起, 带头践行社 会公德规范
十大不文明行为 1.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 2.乱扔垃圾、废弃物、乱倒污水 3.在禁烟场所吸烟 4.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吵架、斗殴 5.随地大小便 6.破坏公物,损坏公共设施,侵占公共活动场所 7.排队加塞、挤车抢座、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 8.语言不文明,说脏话、粗话,不懂得尊重他人 9.浪费水电、粮食、纸张 10.乱闯红灯、横穿马路、不遵章守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课件(遵守社会道德、锤炼高尚品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课件(遵守社会道德、锤炼高尚品格)
• 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 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比较
公共生活 (1)范围 (2)性质 (3)作用 社会生活 开放性、透明性 影响到他人和社会 私人生活 家庭或个人 封闭性、隐秘性 影响到自身与家庭
结论: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明的开放 性和透明性,对他人和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爱岗 指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 敬业 敬重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道德操守 体现:工作热情、工作作风、工作方法 关系:依存关系、互承关系、共荣关系
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孔子
雷锋
各行各业敬岗爱业模范
诚实守信就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 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2010年2月9日,在京津承包建筑工 程施工的武汉东方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经理孙水林为抢在大雪封路前赶 回武汉黄陂给先期返乡的农民工发放 工钱,不顾路途遥远,天气恶劣,日 夜兼程,千里送薪。不料在2月10日 凌晨遭车祸一家五口不幸遇难。弟弟 孙东林为完成哥哥孙水林“新年不欠 旧年薪”的遗愿,赶在除夕夜的前一 天将33.6万元钱,全部发放到农民工 手中,完成了感天动地的生死接力送 薪义举。
(6)遭遇挫折,怨天尤人
当前大学生对职业前景 普遍缺乏清晰的认识:
33% 的大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职业前景如何 43% 的大学生对此甚至没有思考过 24% 的学生对自己职业前景“略知一二” 67% 的大学生没能掌握职业发展信息 30% 的人甚至没有注意过 3% 的人了解职业发展信息
• • • •
查数据,看大势,分析供求关系 审条件,析结构,关注市场预期 溯历史,观动向,预测单位走势 查校友,探人气,谋析就业环境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件
考研政治基础课程 --思修法基
基础班(思修法基)
思想修养 道德修养 法律基础
思想修养:人生价值
人生目的
人生观
人生态度
人生价值
思想修养:理想信念
现实
理想
信念个人 社会 理想 理想 Nhomakorabea信仰
科学 非科学
思想修养: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
中国精神
时代精神
道德修养
性质和功能
道德
社会 公德
职业 道德
家庭 美德
个人 品德
传统 美德
革命 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
法律基础
法律 义务
法律的 基本问题
法律 运行
法律 权利
法律 体系
法治 权威
法治 思维
法治 体系
THANKS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PPT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PPT

维护公共秩序意义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 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 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 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遵守以文明礼 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 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自 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树立正确的 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 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 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 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 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职业道 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内容。
爱岗敬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一 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它体现的 是从业者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对工作极端负 责、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操守,是从 业者对工作勤奋努力、恪尽职守的行为表现
(一)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的能力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 5、监督权和获取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权利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3、体现内在结构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 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 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自 身内在统一而有多层次的结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 由法律规范、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 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



其次,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哪 部分统治阶级的意志。 第三,法律还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中的国 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阶级 的言论等形式中。 4、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法律的本质、内 容和发展方向。



法律是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 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 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 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 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运行的行为规范体系。

2、民商法 (1)民商法的涵义 民商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 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 (2)《民法通则》 (3)《合同法》、《物权法》、《农村土 地承包法》、



(4)《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 (5)《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 人独资企业法》、《商业银行法》、《证 券投资基金法》 (6)《证券法》、《海商法》、《票据 法》、《保险法》 (7)《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 法》、《计算机保护条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 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 不可不学也。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 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 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 则志不慑。
2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讨论:
大学生理直气壮不让座,尊重公德需要理由?
“上车我是投了币的,就算有老人有孕 妇站我旁边,我也可以选择不让座,这 跟学识、素质无关。”
3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都是塑造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法律人格的最
重要、最实际的途径,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
要的精神保障。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 教学重点:
•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要求及 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 教学难点:
• 社会公德和国民公德或公民道德两个概念的区别 问题。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 等手段,规范人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 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 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知荣明耻的良好社 会风气。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道德强调自律,通过道德教育、道 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观念意识,作用
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如何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答: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②(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适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要求,适应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2、理想、信念的含义及重要意义答:①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②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③理想信念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3、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答: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③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4、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答:①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总结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通过这三方面的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知法守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述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的全部内容和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主要讲述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第七章和第八章的全部内容,主要讲述当今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法律素质。

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本部分有三个内容: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包括大纲规定的第一章到第三章。

本部分的知识框架:本部分的重要内容:一、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2.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1)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2)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3)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1)共同理想: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意义: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3)内容: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二)理想信念的实现1.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3)立志须躬行。

2.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3.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坚定的信念。

(3)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勇于实践、艰苦奋斗。

二、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1)含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2)基本要求: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④爱自己的国家。

2.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④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1)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这就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

(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1)内涵: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2)内容:爱国主义(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3)举措: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

4.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1)内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3)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

(4)核心:改革创新。

①表现: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②必要性: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③举措: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2)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增强国防观念。

(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1.世界观与人生观世界观: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①世界观决定人生观;②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1)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

(2)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3)人生目的的作用: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3.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1)人生态度与人生观人生态度: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2)端正人生态度第一,人生须认真。

第二,人生当务实。

第三,人生应乐观。

第四,人生要进取。

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1)反对拜金主义人生观。

(2)反对享乐主义人生观。

(3)反对个人主义人生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价值观: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样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根本观点。

人生价值: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1)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两者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

(2)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3)人生价值评价的方法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

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

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

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社会条件:①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

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个人条件:①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②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

③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

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

(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合理调控情绪。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1)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应坚持的原则:①平等原则;②诚信原则;③宽容原则;④互助原则。

(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①正确认识竞争;②正确认识合作;③正确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1)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人以个体的形式存在,同时又以社会的形式存在。

(2)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个人需要受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全体成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需要的反映。

(3)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离不开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也离不开社会利益。

(4)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享受个人的权利与承担社会的责任是统一的。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1)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2)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①并不是消极地依赖自然界生活,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着自然;②对自然的改造也存在着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

(3)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

Ⅱ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本部分包括大纲规定的第四章的全部内容和第五章、第六章的部分内容。

其中第四章是从总体上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教育,后面的部分是讲述公共生活领域、职业领域和婚姻家庭生活领域的道德素质。

本部分的知识框架:本部分的重要内容:一、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1)起源客观条件:社会关系的形成;主观条件: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2)本质道德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道德的功能与社会作用(1)功能: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

(2)道德的社会作用: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1.意义:(1)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2)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3)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6)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3.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面抛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