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下24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24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附答案

24唐诗二首同步练习附答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三重.茅(chóng) 挂罥.(juàn) 塘坳.(ào)大bì(庇)天下寒士突wù(兀)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高者挂罥长林梢罥:挂结长:高..对面为盗贼忍:狠心能:如此、这样(2)忍能..(3)俄顷风定云墨色俄顷:一会儿..(4)秋天漠漠向昏黑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接近...(5)长夜沾湿何由彻何由:怎能、如何彻:到,这里是“彻晓”(到天亮)的意思...俱欢颜庇:遮盖,覆盖寒士:贫寒的士人(6)大庇.天下寒士..见此屋突兀:高耸的样子(7)何时眼前突兀..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B)A.俄顷/风定/云墨色B.下者/飘/转沉塘坳C.八月秋高/风怒号D.风雨不动/安如山(解析:B.“偏转”不能断开读,朗读停顿应划为:下者/飘转/沉塘坳。

)4.填空。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安史之乱还未平定之时。

作者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多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所以被称为“诗史”。

共有约1 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一首歌行体(体裁)的古诗。

诗中的“茅屋”指的是成都近郊的草堂。

诗中表现群童顽皮的句子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渲染出阴沉黑暗的雨前景象,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的句子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表现作者崇高理想和美好心愿以及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5.观察图片,仿照示例介绍这位“文学大师”。

示例:屈原——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创造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审美意象。

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政治抒情诗。

【示例】杜甫——唐朝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诗因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6题;共25分)1. (5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重茅挂罥塘坳大庇突兀2. (8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何所营________ ②黄衣使者________③驱将________ ④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⑤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__ ⑥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__ ⑧归来倚杖自叹息________3. (3分)本文是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国)________ 家4. (2分)文学常识填空。

①《马说》的作者是________,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愤懑。

②《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________》。

5. (1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

6.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________诗。

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________,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________。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___。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__。

二、理解问题 (共8题;共40分)7. (5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③ 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④安得广厦千万间,。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B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6题;共30分)1. (6分)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___ ②秋天漠漠向昏黑________③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___ ④卖炭得钱何所营________⑤回车叱牛牵向北________ ⑥系向牛头充炭直________2. (8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怒号高者挂罥沉塘坳倚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俄顷布衾大庇突兀3. (1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他擅长五律、五绝及七言歌行,对五律的建设和歌行的提高尤有贡献,有《王子安集》,《全唐诗》存诗二卷。

4. (1分)请根据下列主人公生活的社会背景,结合历史知识,将他们按所处时代先后排序________。

(只填写序号)①米开朗琪罗②阿廖沙③保尔•柯察金5. (8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描写风的威势的动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________诗。

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________,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________。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___。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__。

二、理解问题 (共8题;共40分)7. (5分)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①,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②采菊东篱下,。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A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 (共6题;共29分)1. (5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重茅挂罥塘坳大庇突兀2. (8分)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怒号高者挂罥沉塘坳倚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俄顷布衾大庇突兀3. (4分)杜甫,字________,别号少陵,尝自称少陵野老,生活在________(朝代),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________诗人。

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因其诗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故被后人誉为“________”。

4. (5分)名著阅读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这本书又译为《________》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________”。

我们学过其中的一篇课文叫做《________》。

5. (1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________。

6. (6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________诗。

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________,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________。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___。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__。

二、理解问题 (共8题;共40分)7. (5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2020春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4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风怒号.()(2)高者挂罥.()(3)沉塘坳.()(4)倚.杖()(5)俄顷.()(6)布衾.()(7)大庇.()(8)突兀.()答案:(1)háo(2)juàn(3)ào(4)yǐ(5)qǐng(6)qīn(7)bì(8)wù二、解释加点的词(1)八月秋高..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3)忍能..自叹息()..对面为盗贼()(4)归来倚杖(5)俄顷..风定云墨色()(6)秋天漠漠向.昏黑()(7)布衾.多年冷似铁()(8)长夜沾湿何由..彻()(9)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0)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答案:(1)秋深(2)几层茅草(3)狠心如此(4)拄着拐杖(5)一会儿(6)接近(7)被子(8)怎能、如何(9)庇护,保护(10)高耸的样子三、默写填空1. 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________________诗。

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________________,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___________。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__________主义诗人,当时人称______________。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

2. 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4)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威力的诗句4.诗人运用“邻人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慨叹世风之薄的句子5.运用景物描写,用饱蘸浓黑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作者愁惨暗淡的心境的句子6.最能体现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的诗句7.表现作者无私奉献精神的诗句8. 包含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诗句是9. 诗人由己及人的感情推去,靠哪句完成?10. 诗中表现诗人无奈之举的句子是答案:1、古体诗;少陵野老;杜工部;现实;诗圣;诗史2.(1)对偶(2)夸张(3)比喻(4)对比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读准字音】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三重.茅( ) 挂罥.( ) 塘坳.( ) 布衾.( ) 庇.护( ) 突兀.( ) 倚.杖( ) 俄顷.( ) 广厦.( ) 口燥.( ) 2.【把握节奏】 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八 月 秋 高 风 怒 号(2)公 然 抱 茅 入 竹 去(3)秋 天 漠 漠 向 昏 黑(4)安 得 广 厦 千 万 间一词多义(1)安⎩⎪⎨⎪⎧安.得广厦千万间(哪里)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 (2)向⎩⎪⎨⎪⎧秋天漠漠向.昏黑(接近)便扶向.路(旧的,原来的) 古今异义(1)秋天..漠漠向昏黑(古义:秋季的天空。

今义:秋季) (2)卷我屋上三.重茅(古义:表示多数。

今义:二加一后所得的数目) 词类活用风雨..不动安如山(名词用作动词,被风吹,被雨淋) 特殊句式(1)倒装句安得广厦千万间。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安得千万间广厦”)(2)被动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被动句,“为……所”表被动)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由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居无定所的穷苦百姓,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美好愿望。

B .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 .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条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D .这首诗属于古诗中的近体诗。

5.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6.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7.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回答问题。

语文 八年级下 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

语文 八年级下 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

第24课《唐诗二首》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主学习】1、检查预习,给下列加字的读音。

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2、解释加点词语:挂罥..()向.()昏黑..()沉塘坳.()秋天漠漠自经丧乱..()少睡眠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3、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逐渐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合作探究】一、文本探究1、第一节诗中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呢?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3、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4、讨论:“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中的“长夜”如何理解?二、综合探究5、结合全文,请说说前三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最后一节诗人集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6、揣摩这首诗的语言:如第一节中的“怒”,第三节中的“铁”“雨脚如麻”等如何理解?【导航】杜甫曾言:“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充分体现出杜甫对诗句的苦心斟酌。

结合文本,具体谈谈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妙处。

【拓展提升】一、文本阅读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

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①_______,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境。

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

2、“多病所需惟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2019最新编辑)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2019最新编辑)

24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垂头丧气 B.颓丧 C.丧失 D.丧事2.选出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诗属于近体诗,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4.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A.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对偶)B.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夸张)C.床头屋漏屋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比喻)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夸张)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正确读法是()A.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C.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下列括号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全校学生排列在操场上,人很多,却很整齐,可说是(鳞次栉比)了。

B.(巧夺天工)的大自然刺激了她的感官,也抚慰了她的心灵。

C.这地方一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非凡。

D.李明和张伟从小就是好朋友,无论做什么事,他们总是(沆瀣一气),共同进退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生活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8.下面一段话被打乱了语序,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不仅动物有这种本事,许多植物也能准确报时。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0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02

《草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课前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挂罥()沉塘坳()布衾()俄顷()2.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自号“”。

3.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

他的作品好像安史之乱前后唐朝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以为“”,明清文人尊崇他为“”。

4.查阅资料,认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后练习草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响马。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回来倚杖自痛惜。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季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针,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隔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永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若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用原诗语句回答。

⑴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威力的诗句⑵诗人运用“街坊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叹息世风之薄。

⑶运用光景描述,用饱蘸浓黑的大笔衬着出黯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作者愁惨黯淡的心境。

⑷最能表现杜甫关怀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2.诗人看到草屋被吹破,茅草飘飞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是什么心情?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假如拾起来,还可以维修草屋。

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人焦虑,他:“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只有49 ,什么用一个“老”字,能否用得不正确?4.“ 来倚杖自息”,他息什么?5.第三段中,哪些用得好,找出来析一下。

6.合全内容,在“ 人”一前加一个或短,以构成“杜甫是一个的人”的构,并明原由。

7.翼《瓯北》在到杜:“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到七八分者,少陵必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

其笔力之豪,又足以副其才情之所至,故深入无浅。

” 同学首“思力沉厚”的特色。

外官滕子京四年春,滕子京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俱,乃重建岳阳楼⋯⋯重建岳阳楼的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4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4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 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读准字音)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三重茅挂罥塘坳布衾庇护突兀倚杖俄顷广厦口燥(把握节奏)给以下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八月秋高风怒号(2)公然抱茅入竹去(3)秋天漠漠向昏黑(4)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由这件事,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居无定所的穷苦百姓,表现了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

以下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全诗通过对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美好愿望。

B、语言朴实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将记叙、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条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D、这首诗属于古诗中的近体诗。

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结合全诗内容,说说杜甫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

诗人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怎样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答复以下问题。

1.“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这几句诗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句中“飞”“渡”“洒”“挂罥”“飘转”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狂风对茅屋的。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除了这首诗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留下了“忧国忧民”的名句?试写出两句。

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怒号(háo)、挂罥(juàn)、塘坳(ào)B、布衾(qīn)、庇护(bì)、突兀(wù)C、恶卧(è)、倚杖(yǐ)、俄顷(é)D、断绝(jué)、茅屋(máo)、三重茅(zhònɡ)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初中八年级下册(初二第二学期)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含答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初二第二学期)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含答案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理解巩固积累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2.三重()茅3.挂罥()4.塘坳()5.布衾()6.广厦()7.大庇()8.突兀()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__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____7.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二1.秋深2.几层3.挂,缠绕4.一会儿5.布被子6.睡相不好7.彻夜,通宵8.遮蔽,保护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用“//”为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下面加点,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5.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结合此诗,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个三1.……沉塘坳。

(秋风破屋)/……自叹息。

(群童抱茅)/……未断绝。

最新24.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试题练习题(八年级下册)

最新24.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试题练习题(八年级下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及答案理解巩固积累一、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 2.三重()茅 3.挂罥() 4.塘坳()5.布衾() 6.广厦()7.大庇() 8.突兀()二、解释下面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八月秋高风怒号______ 2.卷我屋上三重茅___ 3.高者挂罥长林梢_____ 4.俄倾风定云墨色__ __5.布衾多年冷似铁____ 6.骄儿恶卧踏里裂___ __7.长夜沾湿何由彻_____ 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二 1.秋深 2.几层 3.挂,缠绕 4.一会儿 5.布被子 6.睡相不好 7.彻夜,通宵 8.遮蔽,保护三、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回答问题。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用“//”为全诗划分为四个层次,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描写“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动词下面加点,说说这些词语运用效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此诗时,诗人只有49岁,但他却用“老无力”形容自己,你怎么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较为客观的记叙、描写过渡到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诗句是哪一句?_______________5.杜甫的诗歌被后人称为“诗史”,他本人被尊称为“诗圣”,结合此诗,说说你怎样理解这两个三 1.……沉塘坳。

(秋风破屋)/……自叹息。

最新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最新语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题学生________(60分钟完卷,总分80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①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②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③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解词:(12分)①见:②庇:③丧乱:④安得:⑤突兀:⑥何由彻:____________2.根据要求用原文填空:(12分)①体现作者崇高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表现杜甫为理想而献身的伟大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写风声宏大,读者如闻秋风咆哮的短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写诗人无可奈何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倚杖”与“_____________”相照应.3.此诗选自《》,题目中的“____”字代表了诗的体裁,诗中流露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6分)4.群童抱茅单是“欺我老无力”吗?这一情节对后文有何作用?(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一开始就单刀直入地具体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状,既显示_______之大,又描绘出茅飞之状,更见诗人的______________之情。

结尾诗人由自己的困苦推及“_______________”,表示宁愿“__________”受冻至死,也要使天下人得到安乐,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练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

(练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二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24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4题;共24分)1. (10分)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谦逊________ 钳________ 投掷________ 俘虏________ 趋之若鹜________虱子________ 端倪________ 拯救________ 简陋________ 陡然而升________2. (3分)《江雪》前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后两句则体现了诗人________的情调。

诗中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________的人格化身3. (9分)默写古诗文及对联名句。

①________,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②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

(杜牧《赤壁》)③________,松间沙路净无泥,________ 。

(苏轼《浣溪沙》)④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王建《十五夜望月》)⑤但愿人长久,________ 。

(苏轼《水调歌头》)⑥青山有幸埋忠骨,________ 。

(《杭州岳墓对联》)⑦舟已行矣,而剑不行,________ ?(《刻舟求剑》)⑧安不忘危,________ 。

(《汉书·陈汤传》)4.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 本诗是陆游被黜官退居山乡所写,诗中赞美了山西村山好、水好、人也好的动人情景。

B . 颔联写出山西村优美的环境,突出曲折幽深的特点,后成为充满生活哲理的千古名句。

C . 颈联写乡俗民事,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佛求神保佑的陋习。

D . 全诗写景、叙事、抒情有机结合,充满生活气息,语言自然质朴,意境清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步练习2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挂罥()沉塘坳()布衾()俄顷()2.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诗人自号“ ”。

3.杜甫创作的诗很多,流传下来有一千四百多首。

他的作品犹如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被公认为“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

4.查阅资料,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课后练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针,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用原诗语句回答。

⑴以写实的手法写出了秋风的威力的诗句⑵诗人运用“邻人相暴,对门相盗”这个成语,慨叹世风之薄。

⑶运用景物描写,用饱蘸浓黑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作者愁惨暗淡的心境。

⑷最能体现杜甫关心社会,兼济天下的情怀。

2.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是什么心情?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

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

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4.“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5.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6.结合全诗内容,在“诗人”一词前加一个词语或短语,以构成“杜甫是一个的诗人”的结构,并说明理由。

7.赵翼《瓯北诗话》在谈到杜诗时说:“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

其笔力之豪劲,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入无浅语。

”请同学谈谈这首诗“思力沉厚”的特点。

课外检测贬官滕子京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重修岳阳楼的这一年是公元一千零四十五年。

岳阳楼地处江南水乡,洞庭之滨。

而三年前,滕子京还在西北的甘肃泾州当他的知州。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那是个天高皇帝远,边关阻隔,动乱无常的荒蛮之地。

这年九月,西夏大举攻宋,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知镇戎军曹英会合各路兵马迎击。

宁夏定川寨一仗,直杀得昏天黑地,血肉横飞。

可怜葛怀敏、曹英等16员战将人掀马翻,肝脑涂地,血洒沙场,三军伤亡惨重。

滕子京镇守城池,手中兵卒无几,“乃集农民数千戎服乘城”,又“会范仲淹引番汉兵来援。

时天阴晦十余日,人情忧沮,宗谅乃大设牛酒迎犒士卒,又籍定川战殁者于佛寺祭酹之,厚抚其孥,使各得其所,于是边民稍安。

”滕子京因守土有功,得以迁任庆州职。

这是《宋史•滕宗谅传》,及《续资治通鉴•宋纪》上的记载。

滕子京动用公款犒劳边关将士,祭奠英烈,抚恤遗属,应当说是于情于理的吧?这提着脑袋干的苦差,却给他落下了个“贪官”罪名。

事隔一年,便有郑戬、燕度人等人弹劾滕子京滥用公款,“其间数万贯不明”。

于是“泾州过用公款案”闹得沸沸扬扬,轰动一时,囚系满狱,连累者众。

幸得欧阳修、范仲淹从中解释,方未处刑,仅贬官凤翔府,继而贬至虢州,接着就有了“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岳阳这地方山重水阔,文渊灵毓,怎么就成了贬官们的钟爱之地?上自屈原数起,涉足岳阳的各朝名家大都是仕途坎坷,累有贬迹。

无论去国怀乡,忧馋畏讥也好;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也好,只要贬官们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

是洞庭山水抚慰了落魄的人生,还是人生的苦难打磨了岳阳的灵魂?这一拨拨朝迁的弃儿,将一串热泪抛洒在岳阳楼头的时候,巴陵的山捧着它,洞庭的波含着它,分明就铸成了岳阳城头一块块苦涩的砖石,从屈夫子一直叠砌到今天。

那么,滕子京为岳阳留下了什么呢?他留下了一座岳阳楼。

那古楼上写着“不以物喜”。

他是不以物喜。

他在岳阳的三年,做了些什么呢?承前制,重修岳阳楼;崇教化,兴建岳州学宫;治水患,拟筑偃虹堤。

三年治政,成就三件大事,此君足矣!同朝史学家司马光赞其在岳州“治为天下第一”。

滕子京是完全有资本以物喜的,他却不能喜,“负大才,为众所嫉”,他如何喜得!古楼上还写着“不以己悲”。

他又何尝以已悲之?一个负罪的贬官,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要消沉当可消沉,论哀怨也亦可悲之,而这位滕公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是不喜不悲,不艾不怨,上任一年便“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于治政是如此的投入,于黎民是如此的体恤!此种襟怀,问谁领会得来!当岳阳楼重修落成之日,滕子京也只是“痛饮一场,凭拦恸十数声而已”,可见其忍辱负重仍然勤于政绩的惨淡心境。

男儿有泪不轻弹哪,这“凭栏大恸十数声”是何等的悲怆,何等的壮烈!岳阳楼是重新耸立起来了。

登楼一览,洞庭一湖,“衔远山,吐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然而,设若没有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何来此大观?没有滕子京修书求记范仲淹,又何来“先忧后乐”的《岳阳楼记》传诸后世?范仲淹是“先忧后乐”精神的宣扬者,滕子京何以不是这精神的践行者?滕子京谪守岳州三年,于庆历七年初调任苏州,离开岳阳三个多月后不幸病逝于苏州任所,时年56岁。

《宋史》对他有这样的评价:“宗谅尚气,倜傥自任,好施与,及卒,无余财。

”无余财呀!这便是一个受诬贬官的悲剧结局。

更为可悲的是,当年弹劾滕子京的那个燕度,受命“勘鞠”此案,他的调查结果却是“滕子京所用钱数分明,并无侵欺入己”(《续资治通鉴•宋纪》)。

内查外调,竟是儿戏一场,可怜滕子京们已是遍体鳞伤,欲哭无泪,小人却在一旁暗自窃笑。

滕子京的悲剧已经过去了近千年,办大事大错,办小事小错,不办事不错,不做事的整做事的,做实事者反遭诬,古今同理:“负大才,为众所嫉”还很盛行,我们能够指望新的悲剧不会发生吗?范相滕公今安在?于是,让我想起了刻在岳阳楼上的那半副楹联:范秀才,亦多事,数十年光景,甚么先甚么后,万家忧乐独关心!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体恤()(2)倜傥()(3)弹劾()(4)楹联()2.文中开篇处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的开头部分,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3.第四段说“滕子京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来到巴陵岳阳的”。

那么你想想看,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同他一样也有此种遭遇,却为民做出大贡献的人,举出两例。

4.“踏上岳阳这块土地,总是文思泉涌,佳作叠出”,你能默写出先贤吟咏岳阳楼的一二句优秀诗句吗?滕子京“负大才,为众所嫉”,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他的“大才”?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欲与滕子京共勉,而本文引用、阐发这两句话的意图与范仲淹有哪些不同?6.作者是怎样评价滕子京的?作者将千年公案重翻,你认为有哪些现实意义?答案课前预习1.略。

2.现实主义少陵野老3.诗史诗圣4.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

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

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

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课后练习1.⑴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⑶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⑷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3.准确,这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4.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5.“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陈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如果洗得干干净净就不硬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

杜甫曾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些字看来很平常,揣摩起来则含义丰富,由此可见杜甫锤炼语言的功夫。

6.“忧国忧民”一词最好。

因为诗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能体现出诗人的这种品质。

杜甫自己受冻还为别人考虑,这正是诗人的伟大之处。

他不仅只是写自己的不幸,而是推己及人,想到在这风雨之夜,普天之下还有更多像他这样处于困苦(或者更糟糕)的境地。

7.这首诗从眼前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处境扩展到了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的茅屋扩展到战乱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从个人生活困顿带来的痛苦体验,到天下“寒士”的痛苦,从而反映了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诗人深沉广大的忧思,强烈要求变革的激情和崇高理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外检测1.略2.引文的作用使本文开篇就进入到写滕子京的氛围之中,也可以说,没有《岳阳楼记》,楼虽在,但名气和影响不比现在的影响之大;滕子京的政绩虽在,但知其者远不会如此之众,是一文使一楼声名远播,是一种思想使一记,入人心,这样将《岳阳楼记》与滕子京与本文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如林则徐、柳宗元、苏轼等。

4.(1)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2)守住城池,表现了他的军事才能;承前制,祟教化,治水患,这是修岳阳楼的政治、经济基础。

“政通人和”足以既括。

5.本文用这两句话来歌颂滕子京的非凡政绩与非凡的能力,也用此来为文章的主旨蓄势。

是在为滕子京及滕子京式的人物鸣不平!6.(1)“负大才”三事的治理足以体现他的才能;“为众所嫉”主要是被小人所嫉,当然也包括同僚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完全是“秀”使之然也;受不白之冤,仍勤政为民,足见其忍辱负重;“痛饮一场,大恸悲声”,足见其心境悲怆、壮烈。

(2)围绕“古今同理”来答即可。

【初中语文】初中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指导语文的学习,很多人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认为高中之前,其实也是有捷径可走。

那就是把语文的知识点细化,各个击破。

中考语文的考点分析下来可以看到有几块:一、字词部分(包括成语)大概是6分左右。

二、古诗文默写部分,大纲要求初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

三、名著阅读部分,十部名著。

四、新闻部分,一般是要求给新闻拟标题。

五、修改病句部分,我总结的有八种病句类型。

六、句子排序部分,只要注意上下文衔接,其实也挺简单的。

七、现代文阅读部分,总结了历年的中考题,也就十种题型,把这十种题型练熟了,知道怎么去下手做题,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八、说明文或议论文阅读,掌握题型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