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讲教育学概述 (3)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3)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3)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二讲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8)

一、教育的概念 (8)

二、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9)

三、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 (10)

四、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11)

五、教育的发展 (11)

第三讲教育与社会发展 (12)

一、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12)

二、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14)

三、教育的社会功能 (14)

四、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16)

第四讲教育与人的发展 (18)

一、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18)

二、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18)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9)

第五讲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9)

一、教育目的 (19)

二、培养目标 (25)

第六讲教育制度 (26)

一、教育制度的概念 (26)

二、学校教育制度 (26)

三、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29)

第七讲课程 (31)

一、课程与课程理论 (31)

二、课程类型 (31)

三、课程编制 (33)

四、课程改革 (39)

第八讲教学 (43)

一、教学概述 (43)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44)

三、教学过程 (47)

四、教学模式 (50)

五、教学原则 (52)

六、教学组织形式 (53)

七、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54)

八、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56)

九、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57)

第九讲德育 (59)

一、德育概述 (59)

二、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59)

三、德育过程 (61)

四、德育原则 (62)

五、德育方法 (64)

六、德育途径 (64)

七、德育模式 (65)

第十讲教师与学生 (67)

一、教师 (67)

二、学生 (69)

三、师生关系 (70)

第一讲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规范和艺术的科学。

1.教育现象:以培养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

2.教育问题: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地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这种教育现象便成了教育问题。

3.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4.教育学≠ 教育方针、政策的解释;教育学≠ 教育经验汇编。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

(一)认识教育规律,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二)揭示教育规律,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三)运用教育规律,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17世纪以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1.孔子:首创私学(春秋时期),其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1)人性观:“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教育对象:“有教无类”;(3)教育目的:“贤人”(“君子”);(4)教育

内容:“文、行、忠、信”(基本科目“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5)教学原则: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诽不发”——“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2.《学记》(《礼记》之一篇):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与政治的关系;(2)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学学半”)、藏息相辅(讲授正课+课外活动、自修自习)、预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预”;“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善喻(即启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3.苏格拉底:(1)“美德即知识”;(2)“产婆术”(讽刺——定义——助产术)。

4.柏拉图:(1)理想国:塔尖:哲学家—金子—理性—智慧—执政;塔身:卫国者—银子—意志—勇敢—卫国;塔底:工农商—铜铁—情感—节制—生产;(2)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3)

重视学前教育,甚至提出了胎教问题;(4)主张女子应与男子一样接受平等教育。

5.亚里士多德:以灵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即植物灵魂——

体育——学龄前教育阶段(0—7岁);非理性灵魂(动物灵魂)——德育——初等教育阶段(7—14岁);理性灵魂(理智灵魂)——智育——高年级阶段(14—21岁)。

6.昆体良:第一位教学理论家和教学法专家,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主要阐述了分班教学、因材施教,教学适度、反对体罚的思想。

萌芽时期特点:(1)还没有将教育现象作为独立的现象来加以研究;(2)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经验和习俗的水平;(3)还没有形成专门反映教育规律的教育概念体系。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19世纪)

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

英国学者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年),在此文中,“教育学”首次被作为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1.【捷克】夸美纽斯:“近代教育之父”,《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1)普及初等教育的思想;(2)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3)教育体系的指导原则——适应自然和“泛智”思想;(4)论证了班级授课制;(5)提出了便利性、彻底性、简明性、迅捷性等教学原则;(6)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洛克:《教育漫话》。(1)提出“白板”说;(2)构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3)肯定但夸大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卢梭:“教育学史上的哥白尼”,《爱弥儿——论教育》。他反对经院主义教育,倡导自然教育,形成了其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体系。

4.【德】康德:《康德论教育》(《论教育学》)。(1)曾于1776—1787年间先后4次在哥

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这是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的开端;(2)“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

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一切教育都是艺术。”“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

5.裴斯泰洛齐:(1)提出“要素和谐发展教育”(体育、智育、德育、劳动教育)思想;(2)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6.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现代教育学之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已经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2)从伦理学出发,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3)以心理学为基础,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4)强调教学的教育性;(5)强调儿童管理;(6)传统教育理论的重要代表,“三中心”,即教师、教材(书本)、课堂。

7.斯宾塞:“科学教育的倡导者”,代表作《教育论》。(1)教育目的:“完满生活预备说”;(2)研究方法:反对思辨,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知识的价值问题;(3)教学方法:启发;(4)重视实科教育,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

独立形态时期的特点:(1)教育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领域;(2)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规律的概念体系;(3)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4)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5)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