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在高考物理力学这一部分中,有一些知识点是考生容易犯错的。
下面总结了一些常见的易错知识点:1. 质点的运动和位移:考生容易概念混淆,将位移与位移矢量、位矢等概念混为一谈。
需要特别注意质点位移的概念及其计算方式。
2.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中,需要注意水平方向的速度是恒定的,只有垂直方向的速度因受重力影响而变化。
考生容易忽略这一点,从而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3. 牛顿运动定律:考生容易混淆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含义。
需要明确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的关系。
4. 力的合成和分解:考生容易在力的合成和分解问题中出错,尤其是对力的分解方向和大小的计算。
需要注意分解方向要与合力方向相同或相反,分解大小要保持力的平行关系。
5. 重力和重心:重力和重心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其作用方向垂直向下;重心是整个物体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其位置通常与物体的形状和密度分布有关。
6. 弹性力和弹性势能:弹性力是指物体在受力使其变形后产生的恢复力,其大小与变形量成正比;弹性势能是物体由于弹性变形而具有的势能。
考生容易混淆或忽略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导致计算错误。
7.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描述物体动能与作功的关系,是力学中的重要定理。
考生需要注意动能定理的表达形式和适用条件,并能正确应用动能定理进行问题的求解。
8.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合力为零的情况下,系统动量守恒。
考生容易在考虑系统的内力与外力、动量守恒与动量守恒定律之间的关系时出错。
9. 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物体的动能守恒,而非弹性碰撞是指碰撞后物体的动能发生改变。
考生容易在判断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计算碰撞后速度、动能等方面出现错误。
10.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的定律。
考生容易在计算万有引力大小和方向、万有引力与其他力的合成等问题上出错。
高中物理30个易错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物理30个易错知识点整理归纳以下是高中物理30个易错知识点的整理归纳:1. 力的合成:要注意不同方向的力如何合成。
2. 刚体平衡:了解力矩的概念和平衡条件。
3. 牛顿第一、二、三定律:理解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力的特性。
4.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了解引力的计算和性质。
5. 受力分析:注意各个方向的力平衡和不平衡情况。
6. 运动的规律:记住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特点。
7. 功、功率和机械能:理解功的定义和功率的计算,了解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8. 抛体运动:记住抛体运动的公式和特点,包括水平抛体和斜抛体。
9. 简谐振动:理解简谐振动的特点和公式。
10. 波的性质:记住波的传播速度、频率、波长和振幅的关系。
11. 光的折射定律:了解光线在介质界面上的折射规律。
12. 光的反射定律:记住光在镜面上的反射规律。
13. 光的微粒性和波动性:了解光既可以看作是粒子也可以看作是波动。
14. 干涉和衍射:了解干涉和衍射现象的产生和特点。
15. 电场和电势:理解电场的定义和电势的计算,了解电势能的转化和守恒。
16. 电流和电阻:记住电流的定义和计算,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17. 电阻和电压:了解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阻的计算。
18. 电路分析:能够分析简单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和各元件的功率。
19. 电磁感应: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和电磁感应定律。
20. 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记住感应电流和感应磁场的产生规律和特点。
21. 电磁波: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22. 光谱和光的色散:了解光的谱线和色散现象的产生和特点。
23. 核反应和放射性:了解核反应和放射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4. 碰撞和动量守恒:理解碰撞中动量守恒原理和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25. 能量和动能:记住能量和动能的定义和计算,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26. 热力学循环和效率:了解热力学循环和效率的计算。
27. 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力学知识归纳总结物理力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涉及到力、运动、动量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力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力和牛顿三定律1. 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用牛顿(N)作为单位。
2.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成正比,可以表示为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4.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
二、运动学1. 位移和位移矢量:位移是从起始点到终点的直线距离,位移矢量除了大小,还具有方向。
2. 速度和速度矢量:速度是位移的变化率,速度矢量除了大小,还具有方向。
3. 加速度和加速度矢量: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加速度矢量除了大小,还具有方向。
4. 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位移的方向相同;当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位移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5. 自由落体运动:无论质量大小,所有物体在真空中均以相同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记作g,约为9.8 m/s^2。
三、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推导出摩擦力、弹力等的计算公式,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2. 重力和重力加速度: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记为Fg,大小为mg,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3. 垂直抛体运动: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当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然后继续下落,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4. 斜抛运动:物体同时具有水平初速度和竖直初速度,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四、动量守恒和碰撞1. 动量的概念:动量是物体运动的一种量度,定义为动量等于质量乘以速度,记作p=mv。
2. 动量定理:根据动量定理,力的改变将导致物体动量的改变,也就是F=Δp/Δt。
高考物理易混易错知识点
高考物理易混易错知识点高考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科目,常常让学生们感到头疼。
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一些易混易错的知识点。
下面我来介绍一些常见的易混易错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与加速度在高考物理中,力与加速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但是很多同学容易混淆力与加速度的关系。
力是指物体受到的作用,而加速度是物体在一定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
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牛顿第二定律来表示:F=ma。
其中F表示力的大小,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
所以在计算问题时,一定要区分开力与加速度的概念,不要混淆。
二、动量与冲量动量与冲量也是高考物理中的易混易错知识点之一。
动量是指物体运动的特征,冲量是指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推动物体改变速度的大小。
动量的大小可以表示为:p=mv。
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而冲量的大小可以用J=FΔt来表示。
其中J表示冲量,F表示作用力的大小,Δt表示作用时间的大小。
所以在计算问题时,要区分开动量与冲量的概念,不要混淆。
三、功与能量功与能量是高考物理中的另一个易混易错知识点。
功是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而能量是物体因为位置和状态而具有的做功能力。
功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W=Fs。
其中W表示功,F表示力的大小,s表示力作用的位移。
能量则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动能和势能。
动能可以表示为:E=1/2mv^2。
其中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势能可以表示为:E=mgh。
其中E表示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所以在计算问题时,要区分开功与能量的概念,不要混淆。
四、电流与电压在高考物理中,电流与电压是一个很常见的知识点。
但是很多同学容易混淆电流与电压的概念。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的电荷的数量,电压是指单位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能量。
电流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I=Q/t。
其中I表示电流,Q表示通过导体的电荷数量,t表示通过导体所需要的时间。
高考物理常见易错点
高考物理常见易错点近些年来,高考物理试题中的易错点一直是考生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帮助考生避免这些常见易错点,本文将结合高考物理试题中的经典题目,分析一些常见易错点,并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力学中的易错点1. 力的分解与合成在高考物理试题中,力的分解与合成是一个常见的易错点。
考生往往会把对角线和两个重力分力之间的关系搞混。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应该确定受力方向,然后利用三角函数将力的大小和方向分解成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分量。
最后再根据平衡条件或者运动条件得出结论。
2.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力和加速度的关系也是一个易错点。
根据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质量不变,力的大小和加速度成正比。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先画出势力图,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并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3. 平抛运动与斜抛运动在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中,考生往往会混淆两者的区别。
平抛运动是指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的影响而做匀加速运动。
斜抛运动是指物体在一定的角度上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都受重力的影响而做匀加速运动。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要明确平抛和斜抛的运动特点,画出合适的坐标系,并根据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进行分析和求解。
二、热学中的易错点1. 热容和温度变化的关系热容是物体吸收或释放的热量与温度变化之间的比例关系。
考生在解答热容问题时,往往会忽略温度变化对热容的影响。
根据热容的定义公式,考生可以得出,热容是物体质量和比热容的乘积。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应先计算温度变化量,再根据公式求解。
2. 相变和热力学定律相变是物质在温度发生变化时,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
在解答相变问题时,考生应了解物质的相变条件和相变过程。
根据热力学定律,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或者释放的热量等于物质的质量乘以物质的热潜能。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应先确定物质的相变状态,然后根据热力学定律计算所需的热量。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在高考物理考试中,由于知识点繁多、题目形式多样,导致有些题目易错。
本文对高考物理中常见的易错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部分1. 合成力问题易错点:在求合成力时,容易忽略力的方向以及力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注意画力的示意图,并标注力的方向,根据叠加原理来求解合成力。
2. 牛顿第一定律问题易错点:对于惯性现象的判断不准确,以及对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的判断不清楚。
解决方法:要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即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对惯性现象要进行充分的思考和辨别。
二、电学部分1. 电流方向问题易错点:容易弄混电流方向和电子流方向,并且未标注电流的正负性。
解决方法:要清楚电流的方向是正向流动的,即从正极到负极。
同时,标注电流的正负性,有助于计算电路中的各种参数。
2. 法拉第电磁感应问题易错点:忘记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漏掉或错误编写磁感应强度公式。
解决方法:熟记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表达式,理解其物理意义,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问题易错点:不清楚折射定律的表达形式,无法正确应用折射定律。
解决方法:记住折射定律的表达式,并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合理应用折射定律进行计算。
2. 凸透镜成像问题易错点:在凸透镜成像问题中,容易忽略光线的传播方向,得到错误的成像结果。
解决方法:要标注出光线的传播方向,遵循光学成像的规律,正确推导出凸透镜的成像结果。
四、热学部分1. 熵增原理问题易错点:容易将熵增原理与能量守恒定律混淆,以及未能正确应用熵增原理解题。
解决方法:理解熵增原理的物理含义,与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区分,并能够巧妙应用熵增原理解决热力学问题。
2. 热传导问题易错点:在热传导问题中,容易忽略或错误使用热传导公式,导致计算错误。
解决方法:熟记热传导的基本公式,并能够正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通过对高考物理中易错题的归纳总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
高考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易错点汇总高中物理的学习对于许多同学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其中易错点更是让大家在考试中容易丢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提高成绩,下面为大家汇总了高中物理常见的易错点。
一、运动学部分1、对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理解不清位移是矢量,有大小和方向,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很多同学在计算时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
例如: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1,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 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不是(v1 + v2) / 2 ,而是2v1v2 /(v1 + v2) 。
2、加速度的理解错误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速度变化的大小。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比如:一个物体做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但加速度大小不一定减小。
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应用错误在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时,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和各物理量的正负号。
像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 0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但在计算时,要注意高度的正负。
二、力学部分1、受力分析漏力或添力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先重力,再弹力,然后摩擦力,不能凭空添加力,也不能漏掉实际存在的力。
例如:在分析斜面上的物体受力时,容易漏掉摩擦力或者错误地添加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
2、摩擦力的方向判断错误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而不是与运动方向相反。
比如:人走路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前的,而不是向后。
3、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问题牛顿第二定律F =ma 中,F 是合力,不是某个力。
在解决问题时,要先求出合力,再列式计算。
当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要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正交分解法求合力。
4、超重和失重问题超重不是重力增加,失重不是重力减小。
超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重力;失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重力。
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
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总结高中物理力学易错点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 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 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 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 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但它们做功却不一定成对出现。
其中一个最大的误区是,摩擦力就是阻力,摩擦力做功总是负的。
物理高考易错知识点
物理高考易错知识点物理是一门非常重要且综合性强的科学学科,而在高考物理考试中,有一些知识点常常成为考生易错的焦点。
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易错知识点,将对我们的高考成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易错知识点,并对其进行详细解析。
1.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力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高考物理中的必考内容。
考生在解答合力、分力问题时常常出现困惑,容易出错。
要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合力的定义,即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合力是使物体产生相同效果的单个力。
在解题时,可以根据几何图形的法则将多个力进行合成或分解。
2. 功与机械能许多考生对功与机械能的概念容易混淆。
功是力对物体作用时所做的功,而机械能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所具有的能量。
要正确理解和辨析功与机械能的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功是力与位移的乘积;其次,功既可以改变物体的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最后,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动能与速度成正比,势能与位置成正比。
3. 电路中的电阻电路中的电阻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考点,而关于电阻的理解和计算也是考生容易出错的地方。
要正确理解和掌握电阻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用符号R表示;其次,电阻与电流成反比,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R=U/I;最后,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4.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中的重要概念,也是高考物理中常见的易错知识点。
要正确理解和解答关于光的反射与折射的问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光线在反射过程中遵循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规律;其次,光线在折射过程中遵循斯涅尔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在两种介质中保持不变;最后,光在垂直入射时不会发生折射。
5.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力学中的核心内容。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常常出现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问题。
要正确理解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需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即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其次,牛顿第二定律给出了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F=ma;最后,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高考物理作为理科必修科目,难度较大,且易错知识点较多,对于考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在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中,我们总结出以下易错知识点以供参考。
一、力学部分易错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常见错误是认为物体一定要处于静止时才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实际上,物体也可以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常见错误是忘记加入质量的影响因素。
3. 牛顿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常见错误是只考虑一个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大小而忽略了另一个物体的作用力。
4. 动能定理:物体动能变化量与所受合外力做功相等。
常见错误是使用初始速度和末速度求解动能变化量。
5. 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常见错误是使用与冲量方向相反的动量变化量求解冲量。
二、热学部分易错知识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传递产生的功和内能变化之和等于热量。
常见错误是只考虑系统内能变化而忽略功的影响。
2. 热力学第二定律:一个孤立系统的热量不会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常见错误是认为热量自动流向高温物体。
3. 容器等压过程中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与气体的温度变化有关。
常见错误是忽略了内能变化的因素。
三、电学部分易错知识点1. 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各电器件电流相等。
常见错误是认为电流随电器件变化而改变。
2. 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在并联电路中,各电器件电压相等。
常见错误是认为电压随电器件变化而改变。
3. 电容量计算:电容的大小与极板面积成正比、与极板间距成反比。
常见错误是不乘以介电常数。
4. 磁感应强度公式:磁感应强度与磁场产生的磁通量和磁场中的物质有关。
常见错误是忽略了物质的影响。
以上为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期望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充分掌握和注意易错知识点,取得一个令人满意的成绩。
2017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小结
2017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大板块,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力学知识的考核对学生在力学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核也更严格些,所以记好力学知识,警惕易错点就尤为重要。
易错点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易错分析: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②斜率的意义;③截距的意义;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
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
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点归纳总结
4.临界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关键词 :恰好 、至少 、最大(最小 )、范围 、分离 、
④近地卫星四个参 量 :公转半径 约等于地球半径 6.4x10 km
相对 滑动 ② 临界 条件 :A.恰好 分离时 :^r_0,且 口相 同;B.刚好相 (轨道半径 最小 ),运行 速度约为 7.9km/s(最 大,约等 于第一 宇 宙
关键词 :符 号;力 ;临界 ;问题 ;关 系
一 、 直 线 运 动
等大.(注意将合运 动沿绳和垂直 于绳分解 ,不要画力的分解 图).
1.减速 问题 :一定注 意是否反 向(刹 车问题一 定要 先求停 止 ’ 2.平抛运动 :临界问题 ,类平抛运动 (坐标 系的灵 活选择 );分
时 间 ).
6.黄金代换式 GM=gR 要注意 : 为星球半径 ,g为 星球表
5.平衡问题 :三角函数要 看准 ;临界 问题 ,要抓住 “刚好”“恰 面 的 重 力 加 速 度 .
好 ”等关键词 ,找准 临界条件 . 三 、牛 顿 运 动 定 律
7.记 住 常 用 数 据
1.瞬时加 速度 :区别 轻弹簧 与轻绳 (杆 ),变化瞬 间弹簧弹 力
1.做 功正负的判断 :任何性 质的力既可做正功 ,也可做 负功 ,
形 变 量 与 位 移 的关 系 .(注 意 轻 弹 簧 无 论 处 于 什 么 状 态弹 力 处 处 还 可 不 做 功 .
相 等 )
2.注意理解瞬 时功 率 尸=,· 和平均功率P_F· P=F· ,切 忌
6.滑板滑 块问题 :① 滑板滑块 达到共速 时摩擦力 (大 小和 方 乱套公式.
析计算时画平 抛的运 动示意 图辅助分析.
2.追 及 相 遇 问 题 :注 意 临 界 情 况 分 析 (找 速 度 关 系和 位 移
物理知识点之力学综合易错点总结
物理知识点之力学综合易错点总结
1.弦乐器:弦长越短,越易振动,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管乐器:空气柱越短,越易振动,振动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波形越密集,那么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物体的高度”是指重心的高度。
3.机械效率问题:从额外功的角度考虑会更容易解决。
机械效率与功率无任何关系。
4.遇到摩擦力问题:
先分清是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
假设为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求得。
假设为滑动摩擦力:取决于正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此二因素不变那么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与任何因素无关。
5.只要看到船,想到漂浮,那么F浮=G船
6.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及其推导公式:F浮=G排=m排g=ρgv排
7.“运动状态”:就是“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8.初中只有刻度尺测量长度需要估读,其他不用。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30条)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30条)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30条)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
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 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017高考高中物理易错易忘知识点
高中物理易错易忘知识点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 、“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 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 ,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高三党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 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3)摩擦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高考物理易错知识清单
笔记一 质点的直线运动易错知识清单1.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2t v .2.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之差Δx 为恒量,且Δx =a 2T 或m x -n x =(m -n )a 2T .连续相等的时间Tx 1:x 2:x 3:…:n x =1:3:5:…:(2n -1)t 1:t 2:t 3:…:n t =1:(2-1):(3-2):…:(n -1-n )1.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与瞬时速度的联系和区别,加速度和速度的概念等理解不深刻;对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变化量的大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之间常混淆不清;在位移、速度、加速度这些矢量的运算过程中正、负号的使用出现混乱.2.涉及运动学公式的五个物理量(0v ,t v ,a ,t ,x ),只要知道其中三个物理量,就能求出来另外两个,不少同学对此不理解,常常出现错误.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为矢量式.一般以0v 的方向为正方向,把公式中的矢量运算转换成代数运算,不少同学没有注意到这一点造成错解.4.应用结论不注意其适用条件造成错解.5.对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分不清是属于“先减速,终停止”还是“先减速,终返回”.6.在分析图像问题时,不注意数与形的结合,不注意与实际运动情境相结合,盲目套公式造成错解.7.对于追及相遇问题,不注意审题,弄不清位移关系及临界条件造成错解.笔记二易错知识清单1.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理解,对公式F =k Δx 、f F =μN F 的意义和应用.2.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3.共点力平衡的分析方法: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整体法、隔离法等.4.(1)如果三个力使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必能构成一个首尾相接的封闭三角形;(2)如果三个力使一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则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4)(5)三力汇交原理: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非平行力的作用而平衡,那么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在同一平面内,交于一点.二、本部分常见的易错点1.对弹力方向的判断模糊不清.2.不能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认为静止的物体只能受到静摩擦力,运动的物体只能受到滑动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公式f F= N F应用错误.4.不能正确理解合力的概念.5.缺乏正确的多角度的思维,对物体受力分析时,不少同学仅以某一角度去分析,缺乏整体全面的思维,造成错判.笔记三一、本部分研究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主要涉及牛顿运动的三个定律.经常考查的知识、方1.对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含义的理解.3.(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如果再知道物体的初始运动状态,应用运动学公式就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情况——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以及运动的轨迹.(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推断或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的力.3.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解决牵连体问题.4.传送带问题和“板块模型”的处理方法.1.不能准确地把握运动和力的关系.2.在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问题时,常用错正、负号,其本质原因就是对运动和力的关系没能正确掌握,误以为物体受到什么方向的合外力,物体就向那个方向运动.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理解不清.4.不能灵活运用整体法或隔离法解决牵连体问题.5.对传送带问题和“块板模型”不会分析或不会处理.6.不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笔记四 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1.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2.(1)平抛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s 可推得s =224042t g v t +(2)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由tan α=x y =202v gt(3)平抛物体经时间t 时的瞬时速度t v 可推得t v =220)(gt v +(4)速度t v 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可由tan β=v gt决定. 3.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向心力可能是物体受到的某一个力,也可能是物体受到几个力的合力,也可能是某一个力的分力.(2)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合外力一定是向心力,指向圆心,只改变速度的方向.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如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合外力沿半径方向的分力充当向心力,改变速度的方向;合外力沿轨道切线方向的分力,则会改变速度大小. 4.在重力场中沿竖直轨道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最易脱离圆轨道.对于沿轨道内侧和以细绳相连而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轨道压力或细绳张力恰为零——即只有重力充当向心力时的速度,为完成圆周运动在最高点的临界速度,其大小满足方程:mg =mRv 临2,所以临v =gR .对于沿轨道外侧或以硬杆支持的物体,在最高点的最小速度可以为零.因竖直面上物体的圆周运动一般为变速的圆周运动,在中学阶段只讨论物体在圆周上特殊点——最“高”点或最“低”点的运动情况. 5. 思路(1)利用在中心天体表面或附近,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02mg RMmG =(0g 表示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思路(2)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由此得到一个基本方程:ma r MmG=2式中的a 表示向心加速度,而向心加速度又有r v a 2=、r a 2ω=、224T r a π=、g a =这样的几种表达形式,要根据具体问题,把这几种表达式代入方程,讨论相关问题.1.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理解不透合运动和分运动关系理不清.2.对抛体运动处理方法不能灵活运用.3.对物体做圆周运动时的受力情况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特别是物体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静摩擦力参与提供向心力的情况.4.5.对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的规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知识内容不能综合地灵活应用,如对于被绳(或杆、轨道)束缚的物体在竖直面的圆周运动问题,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表现出解答问题时顾此失彼.6.搞不清研究对象,混淆描述天体运动的物理量等笔记五1.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是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关于功,我们不仅要从定义式Fs W =cos θ来理解和计算,还应理解它的物理含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的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2.功率的定义式:tWP =,所求出的功率是时间t 内的平均功率. 3.功率的导出式:Fv P =cos θ,其中θ是力与速度的夹角.该公式有两种用法:(1)求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这时F 是该时刻的作用力大小,v 取瞬时值,对应的P 为F 在该时刻的瞬时功率;(2)当v 为某段位移(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时,则要求这段位移(时间)内F 必须为恒力,对应的P 为F 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4.重力的功率可表示为y G mgv P =,即重力的瞬时功率等于重力与物体在该时刻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之积.5.机车的启动问题:当机车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时,有两种不同的加速过程,但分析时采用的基本公式都是Fv P =和ma f F =-.不论恒定功率的加速还是恒定牵引力的加速,机车v 达到最大值时,均满足m v =fP F P mm =.但要注意恒定牵引力加速时,当匀加速运动结束时其最大速度为m mm m v fP F P v =〈='. 6.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合外力所做的功可理解为合力对物体做的功,可先将物体的外力合成,求出合外力合F 后,再用公式l F W 合总=cos θ进行计算,也可理解为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即++=21W W W 总……(代数和).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l 的参考系是地面.7.机械能(1)①物体或系统初态总机械能1E 等于末态的总机械能2E ,此时应选定零势能面.②系统减少的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此时,不必规定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因为重力势能的改变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没有关系.③系统内只有A 、B 两物体时,则A 减少的机械能等于B 增加的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①只有重力和弹力作用,没有其他力作用.②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作用,但这些力不做功.③有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但这些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1.对功的概念理解出现错误,混淆“相对位移”与“绝对位移”,在计算功的问题中,一看到要计算功,就只想到Fl W =cos θ,而不能将思路打开,从Pt W =等多条思路进行考虑;不会求解变力做功问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做功特点搞不清.2.对摩擦力做功的特点把握不准.3.机车启动问题思维混乱,匀加速启动时,弄不清匀加速过程中的最大速度和最终的最大速度之间的关系.4.不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导致乱套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式.5.功能关系理解模糊.6.不能熟练应用动能定理求解多过程问题.7.过程分析不透,把握不准过程转换瞬间的能量变化.笔记六一、易错知识清单1.两物体发生弹性碰撞时,动量、机械能都守恒,有'22'112211v m v m v m v m +=+,2'222'1122221121212121v m v m v m v m +=+,联立解得221212121'12v m m m v m m m m v +++-=,121222112'22v m m m v m m m m v +++-=。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23个
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23个)2017高考物理易错知识点整理(23个)1受力分析,容易漏“力”百出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
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仑兹力(安培力)等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在受力分析过程中,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一定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还要说明的是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要单调变化情形)。
2要对摩擦力认识清楚。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的存在,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立即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这里难就难在相对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
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2)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永远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显然,最难认识的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的判断。
可以利用假设法判断,即:假如没有摩擦,那么物体将向哪运动,这个假设下的运动方向就是相对运动趋势方向;还得说明一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变的,可以通过物体平衡条件来求解。
力学物理易错知识点
力学物理易错知识点学好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也许多,我在这里整理了力学物理易错学问点,盼望能关心到大家。
力学物理易错学问点65.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66.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
67.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讨论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68.通常状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69.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凹凸)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70.防治噪声三个环节:①声源处②传输路径中③人耳处。
7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7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转变。
73.推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转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转变,或都转变,运动状态转变②假如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转变。
74.弹簧测力计是依据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量就越大这一原理制成的。
75.弹簧测力计不能倒着使用。
76.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77.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78.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79.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80.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81.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2.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83.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
84.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
85.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物理力学知识易错知识点总结力学作为物理学的一大板块,高中物理的学习对力学知识的考核对学生在力学方方面面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考核也更严格些,所以记好力学知识,警惕易错点就尤为重要。
易错点1
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准确
易错分析:
要准确理解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这是学好运动学乃至整个动力学的基础。
可在对比三组概念中掌握:
①位移和路程:位移是由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是标量,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
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前者对应一段时间,后者对应某一时刻,这里特别注意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③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平均速度=位移/时间,平均速率=路程/时间。
易错点2
不能把图像的物理意义与实际情况对应
易错分析:理解运动图像首先要认清v-t和x-t图像的意义,其次要重点理解图像的几个关键点:
①坐标轴代表的物理量,如有必要首先要写出两轴物理量关系的表达式;
②斜率的意义;
③截距的意义;
④“面积”的意义,注意有些面积有意义,如v-t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有些没有意义,如x-t图像的面积无意义。
易错点3
分不清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而出现错误
易错分析:分析追及问题的方法技巧:
①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通过画草图找两物体的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
②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经停止运动。
③应用图像v-t分析往往直观明了。
易错点4
对摩擦力的认识不够深刻导致错误
易错分析:摩擦力是被动力,它以其他力的存在为前提,并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情况有关。
它会随其他外力或者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分析时,要谨防摩擦力随着外力或者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突变。
要分清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只有滑动摩擦力才可以根据来计算Fμ=μFN,而FN并不总等于物体的重力。
易错点5
对杆的弹力方向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要搞清楚杆的弹力和绳的弹力方向特点不同,绳的拉力一定沿绳,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分析杆对物体的弹力方向一般要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
易错点6不善于利用矢量三角形分析问题
易错分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定则是力的运算的常用工具,所以无论是分析受力情况、力的可能方向、力的最小值等,都可以通过画受力分析图或者力的矢量三角形。
许多看似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图示找到突破口,变得简明直观。
易错点7
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认识错误
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合外力决定加速度而不是速度,力和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加速度与合外力存在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的方向始终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随合外力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加速度和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反向时做减速运动。
力和速度只有通过加速度这个桥梁才能实现“对话”,如果让力和速度直接对话,就是死抱亚里干多德的观点永不悔改的“顽固派”。
易错点8
不会处理瞬时问题
易错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与合外力的瞬时对应关系。
所谓瞬时对应关系是指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后立即产生加速度,外力恒定,加速度也恒定,外力变化,加速度立即发生变化,外力消失,加速度立即消失,在分析瞬时对应关系时应注意两个基本模型特点的区别:
(1)轻绳模型:
①轻绳不能伸长,②轻绳的拉力可突变;(2)轻弹簧模型:
①弹力的大小为F=kx,其中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的形变量,②弹力突变的特点:若释放未连接物体,则轻弹簧的弹力可突变为零;若释放端仍连重物,则轻弹簧的弹力不发生突变,释放的瞬间仍为原值。
易错点9
不理解超、失重的实质
易错分析:要头透彻理解对超重和失重的实质,超失重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取决于加速度情况。
物体具有竖直向上的加速度或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失重时,物体具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或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
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的物体仍受重力,只是视重(支持力或拉力)大于或小于重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视重为零。
易错点10
找不到两物体间的运动联系而出错
易错分析:动力学的中心问题是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除了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外,还必须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当所给的情境中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运动时,找出这两物体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尤其重要,特别注意物体的位移都是相对地的位移,故物块的位移并不等于木板的长度。
一般地,若两物体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木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木板长。
易错点11
找不准合运动、分运动,造成速度分解的错误
易错分析:相互牵连的两物体的速度往往不相等,一般需根据速度分解确定两物体速度关系。
在分解速度时,要注意两点:
①只有物体的实际运动才是合运动,如物体A向右运动,所以物体A向右的速度是合速度,也就是说供分解的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两物体沿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或分速度)相等。
易错点12
不能建立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
易错分析:圆周运动分析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进一步延伸,在分析时也要做好两个分析:
①分析受力情况,选择指向圆心方向为正方向,在指向圆心方向上求合外力;
②分析运动情况,看物体做哪种性质的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确定圆心和半径,③将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相结合列方程求解。
易错点13
混淆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地球赤道上物体运动的特点
易错分析:对卫星是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而赤道上的物体,除受万有引力外,还受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即是引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所以GMm/r2=ma对同步卫星和近地卫星是适用的,但对赤道上的物体并不适用。
此外明确题目中涉及的物体,两两找出它们的相同点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14
弄不清变轨问题中的各量的变化
易错分析:首先要理解变轨的实质:卫星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不等于万有引力。
要想使卫星的轨道半径增大做离心运动,必须增大卫星的速度,使万有引力小于所需的向心力,反之减小卫星的速度,万有引力大于所需向心力,卫星则做向心运动。
卫星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决定,所以不同的轨道上的同一点卫星的加速度相同。
此部分公式较多,要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要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不能生搬硬套。
易错点15
不能正确求解变力做的功
易错分析:求功问题首先从做功的条件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及做功的正负,一般可以从力和位移的方向关系(恒力做功情况)或力和速度的方向关系(变力做功情况)入手分析。
求解变力做功,动能定理是最常用的方法。
易错点16不能正确理解各种功能关系
易错分析:应用功能关系解题时,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力做功与相应能变化的关系,重要的功能关系有:
①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变化的负值,即WG=-△Ep;
②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即动能定理W合
=△Ek;
③除重力(或弹簧弹力)以外的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即W'其它=△E机;
④当W其它=0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⑤系统克服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等于机械能转化的内能,即
f·d=Q(d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