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2018届高三语文7月调研考试试题
河南省XX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XX市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人格,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被历代中国人广泛接受并尊崇。
“君子”一词在西周时早已流行,主要指称贵族和执政者。
春秋末期,孔子赋予“君子”概念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
冯友兰说,孔子一生思考的问题很广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如何做人的反思。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崇德向善的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可学可做、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创立了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有一种观点回答得很干脆: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具体来说,在修己和治人两方面,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枢纽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从这一角度说,儒学事实上便是“君子之学”。
这种观点从儒学的目标追求和功能作用上说明儒学的特点,无疑抓住了本质,对于我们理解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在今天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西方文化热衷于构造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等。
中华传统文化虽然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
这种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知行合一”的理念,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中的这些论述,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答案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模拟调研卷语文(三)参考答案1. C(鉴赏诗歌还需要联想和想象。
)2. C(是艺术作品与鉴赏者生活经历的交互对话,而不仅是单方面的回忆过去。
)3. D(不是诗歌鉴赏要求诗歌具有含蓄性。
)4. EA(选E得3分,选A得2分。
选C得1分“对领导的抱怨”不能完全确定;C“处处控制”之说没有依据;D“对卞君在平时工作中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的不满”不准确。
)5.①卞君管理手机不当;②卞君心里惧怕得罪领导,处处谨小慎微;③领导不怒而威的做派给卞君心里压力;④社会中人们小题大做的风气使得小事成大事;⑤手机深度介入人们生活的现实。
(每点1分,最多4分)6.(5分)含义:①领导认为手机与人身体的器官一样重要,需要好好管理;②手机已经成为了体现人们价值和品性的载体;③手机已经成为人际交往的工具。
(3分)看法:赞成。
①手机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能体现的是个人的品性;②手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手机。
(2分)不赞成。
①手机只是为人服务,不能等同于人体的器官,强调手机是人的器官会使人异化;②人们应该摆脱被手机控制的现状。
(2分)7. B(材料中并没有表现出来有“超越经典文学的受众数量”。
)8.①网络文学的文学价值低下;②网络文学是物质时代的产物;③网络文学对阅读者精神滋养有负面影响;④网络文学对经典文学有冲击。
(每点1分,共4分)9.①坚持文学的底线,让文学符合时代并为时代服务;②为提升人们的精神服务;③引导人们阅读经典,在经典中提升修养;④引导人们思考而不是走向慵懒和消沉;⑤坚守民族信念。
(每点1分,共5分)10.C19.C20.①它是一种知己知彼②而是用别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别人我的不一样③“国际化”是手段,不是目的(5分)21.对寄宿生学习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中,学习态度的作用远远超过学习环境。
而影响学习态度的最关键因素是课程爱好,其次是学习动机;学习环境的构成因素中,学校的整体状况又远远超过宿舍和教师的影响。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语文考试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2018年高三语文调研试卷含答案
2 0 1 8年高三年级调考试题语文本试卷分四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 5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测试号用黑色字迹的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雾霾(mái)的出现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过度开发、超标排放,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天空成为了垃圾桶;雾霾的加重,说明空气承载(zài)力已到了零界点。
B晚秋澄(dèng)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的棵棵高粱时时摇曳(yè)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树叶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C《我爱我家》的一张旧剧照,葛优在沙发上那副慵懒的躺姿,走红网络,被网友戏称为“葛优躺”,其背后所深藏着的某种职业倦怠(dài)和精神困顿,藉(jiè)一张图片淋漓尽致地发泄了出来。
D.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zá)驿马,朗读,已经不再仅仅是朗读,它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bó)纱,提醒我儿思念那回不去的过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诗人固穷’’和“诗人高贵”这两种观念都在唐宋时期绵延..甚久、影响甚广。
[乙]到底谁是“诗人’’呢?穷愁的寒士,还是高贵的艺术家?这个问题本无答案。
对它的追问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唐宋士大夫精神生活史。
[丙]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固穷”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永恒依赖:“诗人高贵”的观念,体现了士大夫对政治的自觉疏离。
纯粹艺术气质的“诗人”形象在南宋诗歌中的普遍流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南宋士大夫精神生活的新动向一一他们不只..追求官僚、学者、文人三位一体的综合型士大夫气象,而是安然并合理地追求某一种身份,自觉地塑造某一类人格。
河南省2018届高三年级7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河南省2018届高三年级7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高考模拟】2018届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七次高三质量考评语文试题(word版有答案)
2018河南省中原名校第七次高三质量考评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中国诗词大会》到《中国成语大会》,从《唐诗风云会》到《最爱是中华》,近来,多档主打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热播,引发社会关注。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中国诗词大会》,点燃了人们心中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之情,更让舆论惊呼传统文化正在勃兴。
为什么似乎在一夜之间,传统文化节目就火起来了?其实,这些节目并不是最近开播的,不少都播出一些年头了。
传统文化节目的产品供给,可以说一直都在持续。
这些年,播放平台的一些文化内容输出,极大拉低了社会需求的下限。
电视剧里,抗战雷剧、谈情说爱的戏码、婆媳育儿剧、古装玄幻剧,已经开始让大家厌倦了,大家希望看到有文化积累和沉淀的精品剧目。
综艺节目要么音乐选秀扎堆,要么明星真人秀扎堆,真正有文化内涵的节目也是少之又少。
被乌七八糟的事物包围太久,观众势必会自发地生出一种反动。
套用文青的话就是,谁的内心没有诗和远方?这种需求没有被满足,成为一种强制储蓄,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年来,我国重视并大力推广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宣布将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幼课堂和教材更是其中重点。
在看惯了网红脸、听多了鸡汤话的当下,与其让播放平台被烂节目占据,不如用充满诗香的节目占据。
这些传统文化节目的坚持,终于等来了社会需求的转向,终于等来了更多人的关注。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语文考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
(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高三调研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卷高三调研卷(四)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哲学犹如连接此岸和彼岸的桥,哲学家们站在桥上看自然和社会,有的站在靠近自然一端,有的站在靠近人类社会一端,有的站在中间段。
于是,依在桥上的站位不同,可能就有了不同的哲学思想。
从《尚书》中的“允执厥中”、《周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以及《礼记》中“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等可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倾向于中间段。
但在皇权的裹挟下,其又倾斜于社会伦理一端,突出纲常伦理,从“四书五经”的主体内容足可以看到这一点。
直到近代,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中国文化思维向自然一端漂移。
尽管如此,至今我们仍习惯于把哲学侧重归属于社会科学。
因为中国思维方式的根在中间,这决定了它看待事物须整体关联,统筹自然和社会,突出系统性和整体性。
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解剖学的中医学;也因此,中国有了有别于西方油画的国画。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这一整体关联的系统思维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但是这种系统性又是不完全、不稳定的,因为它高悬天地概念代替真实自然,虚置了自然界。
同时,也因其倾斜于社会一端,虽形成了视天地人为一体的系统思想,但它不究天地存在之理,从而形成了不拜物、不重商的伦理思想,使中国文化单向发展。
在西方,虽然也有不少关注社会伦理的著作,但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大多是从几何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等角度探究自然界,其哲学思想的主体是倾向于自然。
这种思维方式因其站位在自然一端,强化了一种不断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形成了一个以不断分解细化为特征的实证科学体系。
应该说,这种思维方式对人类认识、利用自然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但这种思维方式往往需要设定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然后解剖分析。
因缺乏一种整体关联的系统存在思想,实践中难以解释“南橘北枳、形同味异”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现象。
美国粒子物理学家卡普拉也表示,科学发展越现代,越返墣归真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源泉处。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届高三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字是世界上起源最早的文字之一,传承数千年,从未中断,为世界各国文化源流所仅见,见证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
以汉字的独特性为基础,在儒释道思想的浸润下,中国书法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含量的独特艺术形式。
与中国画相比,书法以汉字为基础,其思想性、抽象性都让它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直接的关系。
哲学家、艺术家熊秉明认为,实际上中国书法处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因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在于哲学,而要使哲学精神的抽象落到现实生活,书法正起了桥梁的作用。
书法家沈鹏则强调书法的艺术性,他认为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本质上不给人输送知识,因此它在文化中无法担当核心的重负。
书法是纯形式的艺术,形式即其内容。
历史地看,书法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书法风格的发展史。
近代以来,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进入,挤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
汉字、书法中的文化精神不断消减,很多书法工作者丧失了对文化传承的兴趣和能力,这是书法传承和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
书法既是艺术,更是文化,它是一种真正地对人、社会、国家、民族和整个人类有滋养作用的艺术。
这滋养的力量正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共同涵养。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源流的儒释道思想给书法的传承与发展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儒家给了书法中正平和,道家则让书法飘逸超迈,佛家赋予它空灵玄远。
无论是书写工具,还是艺术形式,抑或是文化内涵,书法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要健康有序地发展,继承和创新之间的关系是它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需要处理好的问题。
传承至极是经典,经典至极才是创新。
失去传统的参照,创新只能是造作概念,闭门造车。
针对文化传统缺失和盲目创新之风盛行的现实状况,书法当下最切实的做法应该而且必然是回归传统——回归它文化的传统,艺术的传统。
书法回归文化传统,回到儒释道的文化根源是要获得思想的滋养。
如果书法本身没有文化精神的内蕴,书法工作者不了解它的文化传统,它就会丧失文化上的独特性。
2018最新试题资料-2019高三语文7月调研考试试卷(林州市附答案)
2019高三语文7月调研考试试卷(林州市附答案)
5 c 河南省林州市2019届高三7月调研考试
语试题
第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字,完成1~3题。
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化软实力”的说法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化力。
基于此,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化要素。
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化,而这种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化资。
这些资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化软实力。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12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墨、法三家在大致相同的时代,从不同的社会地基上破土而出,均成长为体系宏大、影响深远的理论学说,其各自的理论本位是不同的。
脱胎于殷周家族血缘社会的儒家,因为要守护当时主流社会贵族阶层世代传承的家族利益,所以需要倡导以血亲关系为根据的差等有别的仁爱观,需要尊崇祖宗制定、世代承袭的礼仪制度;也需要提倡祖宗崇拜、先圣崇拜;在社会治理上坚持德主刑辅,用人上主张亲亲尊尊;儒家认可有条件的天命观,对鬼神的存在未置可否,也无非是要表明家族传承的天意神圣,并使人们对先祖的灵魂保持某种敬畏。
其所有观念无不反映着儒家从社稷本位出发,在时代变革中有所损益的家族传承意念。
墨家以下层民众为本位,因为小生产者没有稍微雄厚的物质财富可供享用,也没有世袭的利益需要守护,更多关注的是现实社会的生存与交往,因而要反对奢靡、节用节葬,意在保障人们最基本的生存生活;社会交往活动中,小生产者只能在对他人利益的维护中才能避免伤害,最终保护自身的利益,所以要破除等级,无差别地兼爱,利人利他;频繁战争的最终受害者都是普通民众,只有反对战争才能维护下层民众的利益,所以要倡导“非攻”;墨家宣扬鬼神的存在,认为天的意志不可违逆,是要用某种方式保证人们对兼爱原则的信奉和实行;社会治理上主张崇尚教化,尚贤使能,则反映着下层民众对家族出身的漠视,表达着他们对素质提升的关注和对个人能力的看重;墨家把大禹打扮成摩顶放踵、苦行救世的圣人,要人们崇奉效法,正表达了对兼爱精神的打造和推崇。
法家代表正在成长的权势阶层的利益追求,韩非构建了以君主个人权势为本位的“法、势、术”相结合的政治学说。
在韩非看来,人的本性都是利己的,君主就要利用人们的利己之心,以物质利益为诱饵,以隐秘的权术为手段,监督臣属和天下人遵照所颁布的法规行事;他反对先圣崇拜,不信鬼神,推崇权势与暴力,就是为了保证君主个人权势意志的伸张。
河南省林州市2019届高三7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河南省林州市2019 届高三 7 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共7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此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域鉴于文化而拥有的凝集力、生命力、创新力、流传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包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中心,其余三个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说成文化力。
鉴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因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一定依靠先进的文化,而这类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使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表现出强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表此刻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经过文化建设不停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可感,抵抗外国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公众的凝集力。
经过汲取外国先进文化元素和不停改造本国文化中落伍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为适应目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烈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裕活力的本国文化势必为外国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推行的理念获取流传,从而大大提高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必定的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含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崇奉、道德规范,还包含民俗习惯、民族精神、公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家产的发展水平亲密有关。
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中心价值系统的认可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对比,非强迫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常常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它表此刻国家综合实力的建设上,就是重视提高硬实力而不重视提高文化软实力。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语文考试卷(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2018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殷.勤/殷.红咀嚼./咬文嚼.字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儒.雅/懦.弱侍.奉/恃.才傲物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卡.片/关卡屏..障/屏.气凝神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譬.如/偏僻.栅.栏/姗.姗来迟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松驰慰藉天然气崭露头角记忆犹新B.馈赠涣散座谈会食不果腹源远流长C.精湛遨游俯卧撑谈笑风声通宵达旦D.彰显闲暇水笼头耳熟能详真知灼见3。
古诗文默写(8分)(1)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2)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释了自己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3)天南地北,别时容易见时难。
所以,困于战火的杜甫只能空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慨;归期不定的李商隐只能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的幸福;兄弟分离的苏轼只能遥寄“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祝愿。
4。
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
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分)丁香花香得浓烈,桂花香得甜润,兰花香得清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花朵中有一种油细胞,里面藏着芳香油,①_________,所以香味也不同。
芳香油挥发的香味会吸引昆虫前来传授花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级高三下学期7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是民族交流融合的舞台“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
”古代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对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往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前,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续写古代丝绸之路的传奇,不仅要看到其对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还要看到其在民族交流融合方面的纽带作用。
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
除了汉族,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开拓者,他们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他们的迁徙浪潮、相互交往以及游牧经济特点,使其自然而然地成为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
早期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古道、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继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之后,鲜卑、柔然、吐谷浑、突厥、吐蕃、回纥、契丹、党项、蒙古等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不解之缘,有的一度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公元439年,鲜卑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使丝绸之路自汉代以来再度繁荣起来。
北魏、西夏占据河西走廊后,吐谷浑控制的“青海道”和吐蕃控制的“青唐道”成为中原和南方通往西域的通道。
因此,“青海道”又称“吐谷浑道”,“青唐道”又称“吐蕃道”。
再看回纥,其与唐朝绢马贸易换回的绸绢,除了供汗国贵族享用,还通过“草原道”大量转输到西方。
“安史之乱”后,吐蕃完全占据了河西走廊及陇右地区,传统的丝绸之路东段受到阻遏,唐朝和西域各国的交往一度绕道回纥居住地。
因此,这一时期的草原丝路有“回纥道”之称。
“吐谷浑道”“吐蕃道”“回纥道”……丝绸之路上民族交流融合绵延不断,开遍了民族交流融合之花。
在肯定我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游牧民族为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更要充分认识中原王朝的主体作用。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唐、元、明各朝代为了经营西域,保障丝绸之路畅通,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以提供食宿,建立都护府、都督府、州、县等以加强治理。
这些措施对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和安全具有决定性作用。
丝绸之路密切了我国古代民族关系,也密切了东西方关系。
中原、江南以及巴蜀的名茶不仅输入西方,也输入西域、青藏高原与漠北,饮茶逐渐成为北方与西部民族的习俗。
在西夏与宋朝的贸易中,“惟茶最为所欲之物”。
同时,西域和中亚、欧洲的物产和文化也传入内地,今天内地随处可见的石榴、葡萄、胡葱、胡萝卜、大蒜、菠菜、芫荽、苜蓿,都是汉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的。
到了唐朝,丝绸之路的东端终点长安、洛阳成为西域文化的荟萃之地,上至宫廷、下至百姓无不受西域文化的影响,穿胡服、习胡俗、食胡饼、听胡音成为时尚。
在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中,西域音乐就占五部。
到了宋朝,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被大量贩运到西方,西方的乳香、硇砂、玉石、珊瑚、玛瑙、琥珀、琉璃等被大量转售到中国。
元朝时,中西交通空前畅通,中国的雕版与活字印刷术、火药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欧洲和阿拉伯的天文、数学、医药、建筑等科学技术也传入中国。
中华民族是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
毫无疑问,在这个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丝绸之路是重要的沟通渠道与交流舞台。
丝绸之路像一条纽带,联结着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联结着内地汉族人民与边疆少数民族人民。
未来,“一带一路”延伸之处必将是人文交流活跃之地,它不仅会继续描绘我国各民族交流融合五彩斑斓的画卷,还会进一步架起东西方各民族交流交往的桥梁。
(节选自2017年3月8日人民网)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丝绸之路大体有草原道、绿洲道、茶马道、以及海上道四条,是东西方之间的一座交流物产、连通人心的桥梁。
B.古代丝绸之路不仅对沿路各民族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在各民族交流融合方面也起到了联结纽带作用。
C.游牧民族和汉族共同开拓了丝绸之路,无数的马队和骆驼队踏出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草原丝路。
D.为了推动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早起月氏、乌孙、匈奴等民族在开通草原丝路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许多游牧民族都曾和丝绸之路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因为控制了草原道和绿洲道,成为经营东西方贸易的主角。
B.控制了草原道的游牧民族,在与中原王朝交易时换回绸绢,除了供本国贵族享用外,还将其大量传输到西方。
C.汉代开启的丝绸之路在后世并非总是畅通无阻,它既遇到过衰败和阻遏,也曾经经历过再度的繁荣和兴盛。
D.丝绸之路的开拓以及之后的繁荣,离不开沿途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但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还是中原王朝。
3.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中原王朝在丝绸之路沿途设置馆舍提供食宿,建立州府等加强治理,就是为了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
B.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甚至东西方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不局限于物质方面,还有文化和思想。
C.丝绸之路是民族沟通的渠道与交流的舞台,它使诸多民族相互接触、融合,并进而形成了多元统一体的中华民族。
D.“一带一路”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延续,它不但描绘出各民族交流融合的画卷,还将架起东西方交流交往的桥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14分)救命恩人江岸正是下班高峰。
侯一凡挺起胸膛,绷紧双腿,笔直地站在工厂门口。
他目送着下班的人群潮水一般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后来,只有零星的工人一个个往外走的时候,他才稍微放松下来。
虽说只是一名工厂的保安,但是,侯一凡毕竟刚从武警部队退役半年,他站岗的姿势还是完全保留了真正的军人风范。
他晃晃微微发酸的脖子,扭动了一下腰肢,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突然想起,怎么没看见吕晓红大姐走出来呢?侯一凡楞了一下,勾头往厂区方向看去。
他拥有一双视力在2.0以上的眼睛,一眼看去,能看得很远。
他发现,正在往外走的工人,包括厂区纵深处三三两两的人影,都不是吕晓红。
吕晓红平时上下班都很准时,今天怎么了?侯一凡决定在门口再站一会儿,等等吕晓红。
侯一凡在这个肉联厂虽然已经工作了半年时间,但是,认识的工人并不多,多数人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在他值班的时候,才在他面前晃一下。
他一个从山区农村黄泥湾出来到城市打工的小保安,没有几个工人主动跟他搭讪,并告知他自己的名字。
吕晓红这个名字也是他听别人喊的,可能听的次数稍微多了一些,他便牢牢记住了。
大概等了十多分钟,厂里没有一个人往厂门口走了,当然,吕晓红依然没有出来。
侯一凡感觉有些不对劲,到底哪里不对劲,他一下子也想不起来。
他只好给保卫科长打电话。
科长,你认识吕晓红吗?她是哪个车间的?我不太清楚,怎么啦?我没看见她下班出来,有些不放心。
下班的时候,工人一窝蜂地出来,你一个个都看清楚了?你点名了?你怎么知道她没有出来?吕晓红和别人不一样,我知道的。
你别管闲事了,你又不是人事部的,考勤不归你管。
看好你的门吧。
科长没好气地挂了电话。
科长说到人事部,提醒了侯一凡。
他查了一下人事部的电话,把电话打了过去。
请帮忙查一下,吕晓红是哪个车间的?冷冻车间。
还没有等侯一凡再说点什么,人事部那个人已经火急火燎地挂了电话。
他把电话打到冷冻车间,可是,没有人接电话。
他只好硬着头皮把电话打到厂办公室。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没有出来。
怎么了?我怀疑她会不会被关在冷库里了。
不会吧?厂办公室的那个人漫不经心地挂了电话。
该打的电话都打了,侯一凡没辙了。
他在值班室坐了两分钟,椅子上好象放着一盆火,烧得他坐不住。
终于,他站了起来,咬咬牙,拨通了厂长的电话。
厂长您好。
我是保卫科小侯,向您报告一件事。
哦?说吧。
冷冻车间的吕晓红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我怀疑她被关进了冷库里。
请您赶紧派人到冷库去看看吧。
有这样的事?我马上让冷冻车间主任去看看。
放下了电话,侯一凡惴惴不安地站在值班室门口,眼睛盯着大街。
大约二十分钟左右,冷冻车间赵主任骑着摩托车,箭一般射过来。
到了厂门口,他猛地刹车,停了下来。
赵主任指着侯一凡的鼻子,喝道,就是你打电话给厂长,说冷库里面有人?是我。
侯一凡挺了挺身子。
老子喝个酒都喝不安生。
如果我去看了,冷库里没有人,出来我揭了你的皮……说着,赵主任一加油门,摩托车嘶吼着冲进了大门。
后面的事情就不必细说了。
医院救护车开进厂区的时候,几滴泪水猛地涌出了侯一凡的眼眶,挂在了他的睫毛上。
吕晓红出院以后,买了一大兜水果,到厂门卫值班室感谢侯一凡。
她紧紧握住侯一凡的手,说,大兄弟,如果不是你救了我,大姐就冻成死猪了。
大姐,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
为什么这样说?侯一凡说,每天你上班,总是问候一声:你好;每天你下班,总是说一声:再见。
我那天没有听到你说再见,所以知道你没有出来。
否则,全厂五六百个工人,我怎么可能单单记得你呢?(选自《洛神》2016年第6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篇写侯一凡值班站岗的情景,寥寥几笔就刻画出一个严肃认真,而又拘谨刻板的工厂保安形象,这种形象与下文他救人的执着是一脉相承的。
B.侯一凡在目送下班的人群陆续涌出工厂大门,准备回值班室的时候,想起没看见吕晓红走出来,然后觉得不大对劲,这说明他是一个细心留意的人。
C.多数职工只是在上下班的时候进出工厂,门卫侯一凡值班的时候只见他们一晃而过,这导致他不认识大多数中,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人际关系的单薄。
D.小说明写侯一凡疑心吕晓红留在冷库里,求人救出她,暗写吕晓红被关在冷库里,被救出,两条线索在救护车进厂时交会,这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5.小说详细地叙述侯一凡打电话救人的过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6.“其实不是我救了你,是你自己救了你”这句话,对理解小说情节、主人公和主旨都很重要,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
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
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
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
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
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