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货物列车制动时纵向动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初探

合集下载

大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大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

大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随着高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交通运输已经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速列车更是人们出行的首选,方便快捷。

在高速列车的研发和设计中,车辆动力学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

一、车辆动力学模型概述车辆动力学模型是描述车辆运动特性的一种数学模型,旨在研究车辆的稳定性、行驶性能、操纵性和行驶安全性能等问题。

车辆动力学模型包括复杂的数学模型和仿真模拟模型,建立这些模型需要考虑车辆的质量、空气阻力、车轮与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总成、悬挂系统等多种因素。

二、大型高速列车车辆动力学模型研究现状1. 列车动态仿真模型研究列车动态仿真模型是现代列车研究中的一项基本工作。

根据车内外环境所处的不同条件,可以将列车的研究究分为几个方面,如:在直线轨道上的运动、在部分曲线轨道上的运动、在完整曲线轨道上的运动、到达平面道岔位置的运动、通过平面道岔时的运动、在过渡曲线上的运动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运动,需要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

2. 高速列车悬挂系统研究高速列车的悬挂系统对于列车运行的安全与平稳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于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使得高速列车在曲线轨道上存在进路不稳定现象,对悬挂系统的研究成为了重中之重。

现有的列车悬挂系统多采用一些被动式悬挂系统,这些系统只能随动于曲线,无法实现主动控制作用。

近年来,各类主动式悬挂系统在高速列车的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列车的稳定性和舒适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研究制动系统是保障列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高速列车的制动系统主要分为摩擦制动、空气制动和电磁制动等。

在制动系统的研究中,除了需要研究制动时的刹车距离、刹车力等物理量外,更要考虑列车在行驶中所处的不同状态(如在直线前进、曲线进路时,或者是制动管路压力的变化等)。

三、结论车辆动力学模型的研究是高速列车设计和制造的重要一环。

铁路货运车辆动力学研究

铁路货运车辆动力学研究

铁路货运车辆动力学研究一、前言:铁路货运车辆作为国家重要的物流设施,在快速发展的经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货运车辆的研制中,动力学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

动力学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改进铁路货运车辆的设计、优化及维护。

二、背景介绍:铁路货运车辆的动力学研究,是为了提高运输安全性以及物流效率,因此也涉及到很多相关的学科,如力学、机械、电气等学科的知识。

动力学是关于机械运动的科学,它主要关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学特征。

三、动力学理论在货运车辆中的运用:在铁路货运车辆的研发过程中,动力学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车辆运行中,常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非正常情况。

例如,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稳定性差、整体控制难度大等问题。

这时候,动力学理论则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增加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同时动力学理论还可以进行模拟分析,预先检测车辆的稳定性、整体控制角度等因素,并通过调整设计、优化物理构造等方法提前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这就是动力学在物流运输中的运用价值所在。

四、铁路货运车辆的动力学研究方法:铁路货运车辆动力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实际的物理试验,收集数据、观察现象,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数值模拟研究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以人为控制的方式,分析车辆的运行特性,模拟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如弯道、坡度、不良天气等情况下的运行特性。

不同的研究会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两者各有优势,但共同的目标都是在提高铁路货运车辆性能的同时,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五、动力学对铁路货运车辆的影响:货运车辆动力学的研究对铁路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对国内外货运车辆动力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铁路货运车辆的运动规律和特性,深入挖掘车辆性能的潜力,优化各种机械性能,进而实现车辆的高效安全运输。

同时,尝试运用新型技术、制造工艺和材料,推动铁路货运车辆的不断创新,提高货运车辆的质量和效益。

浅谈货物列车纵向冲动问题分析研究

浅谈货物列车纵向冲动问题分析研究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允许 的数值 。然 后,使制动缸压力上升的速度变慢 ,即进入缓升 阶 段 ,直至列 车达 到完全压缩状态,即冲击的危险过去之后 ,再让制 动缸压力第 2次跃升 ,直到制动缸压 力达 到最高 允气斥力为止 。这 时产生 的压缩是静力压缩 ,其值稍大 些也没有 危险 。 2 . 2 车 钩 间 隙 对纵 向冲 动 的影 响 我国的主 型车钩为 1 3 号车钩 , 其纵 向间隙为 1 9 . 5 唧, 对于 5 o o o t 以上 的重载列车来 说,加上缓冲器的变形,可造 成 5 m以上的累计 间 隙 ,从 而 使 列车 在 冲 动 过 程 中 车 辆 问隙 产 生 很 大 的相 对 加 速 度 。 l 3 号车钩 的纵 向间隙虽为 1 9 .5 m ,只 占整个车辆 的纵 向间隙的较 小 部分 ,但是 ,其 危害性却是很大的 。由于很大 的相对加速度 ,导致 列车产生 2 ~3 倍 的纵向冲 击力, 这种 纵向冲击力 是影 响重载列 车运 行安全和车 辆零 部件损坏的重要原 因之一 。因此 ,通过缩 小车辆 的 纵 向问隙来 降低 列车的纵向冲 击力是 非常必 要的。 由不 同重载列车因车钩 间隙不 同引起纵 向力变 化的实验 结果可 以看 出,车辆 的纵向间隙越大 ,受拉列车的制动冲击 力越大 。因此 , 车 辆的 纵 向间隙是造 成重载 列车 的制动纵 向冲击 力过大 的重要 原
科技 论 坛
浅谈货物列车纵向冲动问题分析研究
李晓民
( 郑州铁 路局焦作车辆段 )
【 摘 要】 总结 了货物 列车纵 向冲动的基 本 因素 ,从货物 列车
静缩力之和为总压缩 力。总压缩力使车钩缓冲器弹簧 的压缩量达到 最大 ,总压缩力 大到一定值时 ,使车钩缓冲器变成刚体失去缓冲作 用 ,造成列 车更 大的制动冲击 。如何兼顾减轻冲击和不延长制动距 离这 2个方面 的要求 ,解 决的办法是制动缸变速充气 。 列车制 动过程 中形成的冲击力大小 ,与牵 引缓冲装置 的特性有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程序综述和研制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程序综述和研制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计算程序综述和研制张志超;李谷;储高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计算程序的发展概况,对空气制动系统模拟、车钩缓冲装置模拟以及数值积分方法等三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认识和见解,为今后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其中包括改进的缓冲器迟滞特性数学模型,并编制了它的计算程序,介绍了该程序的基本要素和总体构成.【期刊名称】《铁道机车车辆》【年(卷),期】2014(034)006【总页数】7页(P1-7)【关键词】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缓冲器;仿真计算;空气制动【作者】张志超;李谷;储高峰【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0.13;U292.921重载运输是铁路现代化的一个标志。

2006年3月28日我国大秦线成功开行了2万t级重载组合列车,大幅度提高了大秦铁路的运输能力,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高的重载铁路,为实现国家铁路货运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2014年4月铁路总公司组织太原铁路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成功完成了大秦线3万t级的重载组合列车综合试验,为3万t重载列车的成功开行提供了技术储备。

发展重载运输是铁路扩能提效的一个有效途径,已成为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

然而,随着重载列车轴重和编组长度的增大以及列车速度的提高,在变化工况时各机车车辆不能同步操纵,前部车辆和后部车辆之间的速度差增大,这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纵向冲动,产生很大的纵向车钩力。

另外,列车长度的增加还会使得列车所占的线路纵横断面复杂不一,整个列车的受力情况要比一般列车复杂得多。

这些因素都使得重载列车发生脱轨、断钩、脱钩等重大事故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一般列车。

改进长大货车纵向动力学的新型制动系统

改进长大货车纵向动力学的新型制动系统

2 l 5 2 0 mm 轨 距 货 车 制 动 系统 研 发 以 及 许 可
条 件
此轨 距运 行 的货 车数 量 超 过 了 1 0 0万 辆 , 路 网 的 范 围非 常广 阔 , 因此 . 新 的研 究 必须确 保 利 现有 的设
从开 始就特 别 注重 加强 同俄 罗斯 铁路公 司技术 中 心进行 合 作 。通 过 合 作制 定 了相 关 的 技 术 规 范 , 作 为 认 证的基 础资料 。在俄 罗斯 铁路 以及 权威 的试 验机 构
括 现场 运 行 试验 。 在 使 用 控 制 阀 KAB 6 0时 , 对 试 制 的 1 5 0 0件 进行 鉴 定 。其 巾超 过 3 0 0件 在 可控 运 行状
态 下T 作超 过 1 8个 月 ( 2个 冬 季 阶 段 ) 。
特殊 , 明显 不 同于 世 界其 他 困家 的情 况 。该 制 动 系 统
的研发 者 是 马特罗佐 夫 ( 1 8 8 6年 】 9 6 5年 ) , 此 系 统 的
( 2 )根 据俄 罗斯 当前 有效 标 准进行 认证 。 ( 3 )供货 商 的检验 许可 。
( 4 )轨 距 1 5 2 0 mm 国 际 运 输 货 车 用 设 备 的 许 可
( 登记 ) 。
关键词 : 货 车 ;制 动 系 统 ; 结 构
中 图 分 类 号 :U2 7 0 . 3 5 文 献 标 志 码 :B
The Ne w Br a ki ng S y s t e m wi t h I m pr o v e d Lo n g i t u d i na l Dy n a mi c s f o r Lo n g a n d He a v y Ha u l Fr e i g h t Ca r s

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分析与纵向动力学的研究一、研究背景随着铁路货运的不断发展,重载列车的运行量不断增加。

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制动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

因此,研究和改进列车的制动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

空气制动系统是目前列车广泛使用的制动系统之一,其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列车的制动、牵引、运行质量等方面的性能。

此外,重载列车在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其纵向动力学特性,因为重载列车的自重增加,会对列车的制动、加速、牵引等产生影响。

因此,对于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的研究需要结合纵向动力学的研究,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更合理的推理。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课题旨在对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进行研究与分析,并结合纵向动力学的研究,对列车的制动和加速性能进行评估与优化。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重载列车的空气制动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

2.研究空气制动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变化,优化控制策略,提高制动稳定性和效率。

3.研究重载列车在各种工况下的纵向动力学特性,建立合理的动态模型,分析列车的制动、加速性能及其与制动系统的关系。

4.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验证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通过研究并优化重载列车的制动系统,可以提高列车的制动、加速性能及运行质量,从而提高铁路货运效率, 减少事故率和维护成本。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和数据, 研究国内外关于重载列车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成果,熟悉制动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重载列车的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

3.进行空气制动系统性能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确定该制动系统的工作性能与参数。

4.研究不同工况下重载列车的行驶特性,分析制动、加速性能变化规律。

5.优化控制策略,设计合理的制动控制算法,提高制动性能稳定性和效率。

四、预期研究结果1.对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和纵向动力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掌握其结构和性能特点。

重载列车纵向冲动动力学研究

重载列车纵向冲动动力学研究
技术 问题 。主要研 究 内容 和结 论 如下 。
过 参数 的组合 可 以成功模 拟不 同特 性 的制动充 气 曲 线 ;紧急制 动及常 用制 动工况 的数值 仿真 结果 与试 验 结果较 为吻合 。
( 3 )通过建立多组冲击模型、车体刚度串联模 型 以及 车体一 钩缓 一车 体 串联 模 型等 ,系统研 究不 同工况 下 的车辆纵 向冲击 特性 。结 果表 明 :不 同编
制动力越大,其纵 向冲动也越大 ;当车体刚度较小
而 冲击 速度 较高 时 ,车 体刚度 会对 车钩力 产 生较大
的影响;不同阻抗特性的缓冲器组合冲击时 ,最大
车钩力 和缓 冲器行 程 明显不 同 。 ( 4 )基 于缓 冲器 动力学 理论 、接触算 法及 车辆 系统 动力学 理论 ,采用 车辆 冲击三 维动 力学数 值模 拟 的方 法对 C 8 。 型 重 载货 车 冲击 进 行 仿 真 ;利 用 车 辆 冲击 试 验 ,研 究 冲击 过程 中的纵 向冲动及 摇枕横 向载荷 ,并 与计 算结果 进行 对 比 。结果 表 明 :采用 双 向接触算 法 的车钩 动力学 计算模 型较 好地模 拟 了 货车 冲击 中车钩 的连挂 过程 ,且 车钩力存 在 高频小 幅振 荡 ;车辆 冲击三 维动力 学模 型有效 地模 拟 了车 辆 冲击 中的载荷 变化 过程 和规律 ,计算 结果 与车辆 冲击试 验结 果较 为 吻合 ;在 调车 过程 中 ,严 格控 制 重车 与空 车编组 时 的连 挂速 度 ,以 防止 车 辆脱 轨 、 爬 车等事 故并确 保摇 枕等结 构 的安全 。 ( 5 )依 据列 车纵 向动力 学理论 ,对 不 同工况 下 重载列 车 的纵 向冲动 动力学 特性进 行计 算 ,并与 大 秦线 2万 t 重 载组合 列车试 验结 果 进行 对 比;采用 联合模 型法 和混 合模 型法建 立列 车动力 学模 型 ,研

(整理)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

(整理)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

第一部分开行重载列车,就机车车辆本身来讲,重载列车技术涵盖牵引性能、制动系统性能、列车纵向动力学性能、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机车车辆及其零部件强度以及合理操纵方法等众多方面。

而重载列车的通信、纵向冲击力和长大下坡道的循环制动问题是开行重载列车的三大关键技术。

而这三大技术其实就是制动系统的三大难题。

下面就以制动系统来分析。

1.重载列车制动系统的关键技术制动系统对列车运行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随着铁道技术的不断进步,已出现了多种制动方式,但对货物列车而言,空气制动仍是最基本的制动作用方式。

众所周知,货物列车空气制动作用的制约因素甚多,列车长度就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我国重载列车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列车编组重量已由5 000t级提高到2万t以上,编组辆数从62辆增加到210辆之多,列车最大长度已达2·6 km以上,导致空气制动作用条件严重恶化。

1.1制动空走时间和制动距离影响货物列车紧急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除制动初速、线路条件(坡道)、列车制动率(每百吨重量换算闸压瓦力)和闸瓦性能以外,还有影响空走距离的空走时间,后者主要与列车长度或编组辆数有关。

笔者在根据上述因素编制我国《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的制动限速表时,对货物列车考虑的列车编组条件为5000t级以下,由于重载列车编组辆数的增加,必然导致制动空走时间和距离相应增加,加上长大列车压力梯度对后部车辆制动力的影响,因此该限速表不适用于重载列车。

对于重载列车,其制动力应比普通列车高,以保持和普通列车同等的制动距离。

1.2充气作用和长大下坡道的运行安全列车空气制动后的再充气时间随编组辆数的增加而呈非线性的增加。

重载列车需要有比普通列车长得多的再充气时间,因此,在长大下坡道多次循环制动作用时对司机操纵方法特别是再充气时间的要求更高。

1.3减轻列车纵向动力作用货物列车在纵向非稳态运动过程中产生的纵向动力作用不仅是导致断钩、脱轨等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破坏货物完整性和加速机车车辆装置疲劳破坏的重要因素。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分析

112大连交通大学学报第40卷接影响着钢弹簧接触线长度,为使钢弹簧过渡区有良好的受力状态,支撑圈数不宜过少;但过多的支撑圈导致端部刚度降低,较大横向位移载荷作用下易产生横向失稳;(2)对机车车辆转向架轴箱钢弹簧进行校核分析时,应考虑其端部工作状态,确认是否存在失稳现象,必要时可通过软件仿真分析或试验台验证;(3)对于机车车辆转向架轴箱钢弹簧疲劳试验,建议同时考虑轴向及横向载荷,尽可能按照实际工况进行试验,尤其横向位移载荷较大的结构中,更应考虑横向载荷的影响;(4)机车车辆转向架轴箱钢弹簧组成结构设计尤为重要,合理的结构不但能够实现其基本功能,还能够改善钢弹簧受力状态,提高钢弹簧可靠性.参考文献:[1]严隽耄.车辆工程[M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2]张英会.弹簧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肖绯雄,樊光建.机车车辆中螺旋弹簧刚度计算[J ].内燃机车,2006(4):10-11,14.[4]BSI.EN 13906-1:2002Cylindrical helical springs madefrom round wire and bar-Calculation and design -Part 1:Compression springs [S ].British :BSI Standards Limited ,2002.[5]BS EN 13298:2003Railway applications-Suspensioncomponents-Helical suspension springs ,steel [S ].British :BSI Standards Limited ,2003.[6]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 /T 2211-2010机车车辆悬挂装置钢制螺旋弹簧[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Influence of Steel Spring End Structure on Performance of Bogie AxleboxWANG Anguo 1,CHEN Weijing 1,ZHANG Yingchun 1,TIAN Jingang 2(1.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Ltd ,Changchun 130062,China ;2.China Railway Harbin Bureau Group Co.,Ltd ,Harbin 150006,China )Abstract :Steel spring end structure used in bogie axlebox affects the length of contact lin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transition area of the spring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spring work status.In this paper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axlebox spring crack on an EMU bogie is taken as an example ,simulation and bench test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load condition ,adopting the rolling tip manufacturing process ,decreasing the num-ber of supporting rings and optimizing the stiffness of the nether insulated pad of the steel spring group can im-prove the stress state of the steel spring greatly and reduce the stress level of the steel spring effectively.The article also gives the proposal in design and fatigue test phase of the axlebox spring.Keywords :axlebox steel spring ;end structure ;performance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檲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殏殏殏殏下期待发表文章摘要预报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宋健,魏伟(大连交通大学机车车辆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摘要:针对重载列车纵向冲动问题,根据气体流动理论和机车动力制动特性,开发并完善了重载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与纵向动力学联合同步仿真系统.对制动系统传动效率与机车电制动系统模型进行修正,细化了模型,提高了仿真系统精度.根据神华线路机车操纵控制指令,仿真机车编组为2+1时的停车与运行制动工况,将仿真结果与神华线路运行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空气制动停车与运行工况时,各车位列车管和制动缸压强曲线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在停车与运行制动工况且施加机车制动电流的情况下,车钩力变化试验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车钩力试验与仿真误差在0.7% 14.2%之间,吻合程度较高.。

列车纵向冲动仿真建模的研究

列车纵向冲动仿真建模的研究

作 者 简 介 : 文 飞 ( 9 2一) 男 , 徽 合 肥 人 , 陆 18 , 安 主要 从 事 化 工 机 械 方 面 的 研 究 。
维普资讯
第 3期
陆 文 飞 , : 车 纵 向 冲动 仿 真 建 模 的研 究 等 列
坡道 阻力 ; Q 第 i 车 的曲线 阻力 ; 一 第 i FI 一 辆 辆车 的空气 阻力 。
1 2 运 动 微 分 方 程 .
列 车 的运 动 可 用二 阶 非线 性 微分 方 程 组描 述 , 如式 ( ) 示 : 3 所
r X M。 0= 一F [ X ( 。一X ] ,X ) ( 。一X ) 1 ]一

B ( , )一W (。/ 。P 。 , )
O 前 言
随着我 国现代 化 工农 业 的发展 , 路 运输 任 务 铁 越来 越 繁重 , 大宗货 物 的运 输 比重也 越来越 大 , 以大 秦线为 例, 目前 的 年 运 量 约 为 1 5亿 吨 , 计 到 . 预
20 0 8年 , 达到 2亿 吨 。 因此 重 载 货物 列 车 的开 行 将
图 1 单 节 车 体 受 力 分 析
其力 的平衡 方程 式为 :
X =F 一F + 一B 一W i= 1 2 … , ) ( ) ( , , n 1
式 中 F一 第 i 辆 车和第 i 车之 间连接 装置 的 一1 辆 作 用力 ; 一 第 i 车和第 i 辆 车之间 连接装 置 F 辆 +1 的作 用力 , 机车 的前 部 和最 后 1辆 车 的 后部 均 无 车 钩力 , F 故 。= F =0 M ; 一 第 i 车 的惯性 力 ; 节
收 稿 日期 :0 6—0 0 20 9— 1
B一 第 i 车 的制动力 ; 第 i 辆 W一 辆车 的阻力 ( 包括

长大货物列车制动时纵向动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初探

长大货物列车制动时纵向动力学模型及求解方法初探

力学性能的指标。 ( 2) 在 SS80001 号电力机车上, 还安装了测试机
车牵引、制动、阻力等特性的仪表, 以便记录、采集、处 理、计算出该机车的牵引、制动、阻力等特性参数及图 表。 4. 6. 2 环行线运行试验
通过上述充分准备以后, 就可以上环行线进行试 验了。 环行线运行试验是上正线运行试验前的最后一 个重要程序, 是保证正线运行试验安全、可靠的一个重 要环节。环行线运行试验主要目的有: 一是全面检验前 期准备情况, 包括机车车辆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技术 状态是否良好; 二是全面检验测试技术, 包括信息传递 是否正常、仪器仪表状态是否正常、电源系统是否正常 等; 三是上正线运行试验前的一次演习, 包括安全措施 是否得力等; 四是机车车辆上正线运行试验前的最后
度矢量, 分别与列车运动方程
组 的 q、q’、q" 相对应;
〔M 〕、〔C 〕、〔K 〕—— 依次为列车动力学系统的
质量、阻尼与刚度矩阵;
{P }——代表广义载荷矢量。
3 求解方法
列车纵向动力学方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
程, 包含许多非线性因素, 其中比较典型的如: 缓冲器 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制动的非线性工作特性等。 目前, 求解非线性动力学方程只能采用直接积分法, 但有关 非线性数值积分迄今在数学、力学界尚无成熟的理论, 列车纵向动力学问题也不例外, 一般只能将线性结果 外推到非线性分析中去。由此产生了许多方法, 如四阶 龙格2库塔法、N ewm a rk2Β 法等, 但是这些方法用于分 析纵向动力学这样的大型工程问题, 计算时需要较大 内存, 且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时间, 下面介绍一种实用的 数值积分方法——N ewm a rk 显式积分法。
现取第 i 辆车为分离体, 其受力分析见图 2。 图中: F i——作用在第 i- 1 辆与第 i 辆车之间的连接

《纵向动力学》课件

《纵向动力学》课件

纵向动力学的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
研究飞行器的起飞、降 落、机动飞行等过程中
的纵向动力学行为。
建筑
分析高层建筑的振动、 稳定性及抗震性能。
机械工程
研究各种机械设备的振 动、平衡及稳定性问题

交通运输
研究车辆、船舶、轨道 车辆等的纵向动力学性
能及安全稳定性。
纵向动力学的发展历程
基础理论建立
纵向动力学的基础理论在19世纪开始 建立,包括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详细描述
边界元法在处理复杂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时具有高效性和精度,适用于求解偏微分方程和积分方程。然而,对于 大规模问题,边界元法可能存在计算效率和精度方面的挑战。
离散单元法
总结词
离散单元法是一种基于离散化模型的数 值分析方法,通过将连续体离散化为一 系列相互连接的单元,来模拟物体的运 动和相互作用。
复杂结构系统的纵向动力学研究
总结词
复杂结构系统的纵向动力学研究将更加受到关注。
详细描述
复杂结构系统如航空航天器、大型机械等具有多自由度 、多因素耦合的特点,其纵向动力学行为非常复杂。未 来研究将进一步探索复杂结构系统的纵向动力学特性, 包括稳定性、控制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智能材料的纵向动力学研究
总结词
发展与应用
现代研究
现代纵向动力学研究涉及到非线性、 复杂系统、智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 基础。
随着科技的发展,纵向动力学在各个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航空航天、建 筑、机械工程等。
02
纵向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作用力之间 的关系。
详细描述
纵向动力学

改进长大货车纵向动力学的新型制动系统

改进长大货车纵向动力学的新型制动系统

改进长大货车纵向动力学的新型制动系统
J(o)rg Wach;李德领
【期刊名称】《国外铁道车辆》
【年(卷),期】2017(054)001
【摘要】介绍了1 520 mm轨距货车用新型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
【总页数】6页(P18-23)
【作者】J(o)rg Wach;李德领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35
【相关文献】
1.俄罗斯货车制动系统的改进[J], А.М.БАБАЕВ;郗扬
2.70 t级新型通用货车制动系统方案探讨 [J], 谢磊;孙加明;安鸿;喻淳
3.货车制动系统事故分析及改进建议 [J], 赵庆宣
4.新型重载专用货车制动系统研究 [J], 谢磊;蒋勇
5.铁路货车空气制动系统故障分析与改进 [J], 吴小军;方昌锋;宋学军;龚加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载组合货运列车纵向力的分析以及操作控制策略

重载组合货运列车纵向力的分析以及操作控制策略

检测到自动过分相系统的过分相预告信号后,由原来保
持的牵引力卸载到零,此时只有中部机车(机车 3)发挥
牵引力,前部机车(机车 1+机车 2)和前部车辆受列车阻
力的作用,使中部机车(机车 3)的前部车钩由拉钩状态
转到压钩状态,中部机车(机车 3)的后部车钩仍然处于
拉钩状态。下面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1) 机车牵引力根据速度和机车司控器牵引 / 制动手
控器牵引 /制动手柄的级位(当前速度下的可发挥牵引力
的百分数)有关,如式(1)所示。
假设每节车辆的车钩由原来的压钩状态转换到拉伸
状态需要的时间为 t0,则 105 节车辆的车钩由压钩状态 转换到拉伸状态的总时间为 105t0。
在中部机车(机车 3)前车钩开始从压钩状态转到拉
钩状态的瞬间,前部机车(机车 1+机车 2)和前部车辆的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187(2009)03- 0004- 04
Heavy-duty combination freight train longitudinal force analysis and operational control strategy
FU Cheng- jun
下面对目前运用最广泛的编组方式(方式四)在最易 于出现纵向冲击力的运行工况(列车在 10‰左右的下坡 线路上运行,机车处于再生制动,同时机车减压 50 kPa 调 速)下、在中部机车(机车 3)的后车钩上纵向冲击力产生 的机理及大小进行分析。
在方式四编组模式下,列车采用空气制动时,中部机 车(机车 3)后面的车辆由于制动机连续动作,纵向制动 力反作用会从中部机车(机车 3)开始到列车尾部结束。 由于列车一直在下坡,机车一直处于电制动状态,所以车 钩一直处于压钩状态;在追加空气制动后,制动作用的扩 散会致使列车压缩,结果造成自动车钩装置的车厢间反 作用,这一反作用在列车曲线运行时会朝向外轨的方向。 在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时,根据列车的长度以及制动缸 压缩空气充气的曲线图(如图 6 所示),制动力的发展过 程可以分为 4 个阶段。

列车纵向-垂向碰撞动力学耦合模型建模与研究

列车纵向-垂向碰撞动力学耦合模型建模与研究

列车纵向-垂向碰撞动力学耦合模型建模与研究卢毓江;肖守讷;朱涛;阳光武;杨超【期刊名称】《铁道学报》【年(卷),期】2014(036)012【摘要】为研究列车碰撞响应机理,基于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包括轨道子系统、轮轨关系子系统、车钩缓冲器-防爬器子系统以及车辆子系统的列车纵向-垂向平面碰撞动力学模型.轨道子系统中将钢轨假设为离散点支撑的Timoshenko梁;轮轨关系子系统考虑了大蠕滑情况下轮轨切向力的计算;钩缓-防爬器子系统中考虑了车钩和防爬器转动以及动态因素对吸能特性的影响;车辆子系统中考虑了车端点头运动和吸能变形模式以及悬挂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影响.采用显示数值积分方法,编制了该耦合系统的动力学仿真程序,并进行时域求解.将数值求解结果与有限元仿真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列车纵向-垂向碰撞动力学耦合模型的正确性.论文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车辆主要结构参数对碰撞性能的影响规律、改善列车碰撞动力学行为以及新型耐撞性车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仿真手段.【总页数】8页(P6-13)【作者】卢毓江;肖守讷;朱涛;阳光武;杨超【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60.11【相关文献】1.Spar平台主体垂荡-月池流体耦合动力学建模及耦合效应分析 [J], 刘利琴;周斌;黄磊;唐友刚2.EMS磁浮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研究 [J], 曾佑文;王少华;张昆仑3.高速列车-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的研究 [J], 翟婉明4.基于碰撞振动的货运列车垂向动力学分析 [J], 董世昌; 宋彩云5.履带车辆纵向与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及功率特性 [J], 李春明;吴维;郭智蔷;苑士华;陈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3万t重载列车制动工况纵向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万t重载列车制动工况纵向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3万t重载列车制动工况纵向力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何闻;常崇义;王俊彪;郭刚
【期刊名称】《铁道学报》
【年(卷),期】2024(46)1
【摘要】为保证3万t重载列车的常态化安全运行,建立长大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模型,使用瓦日线重载列车试验数据对其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分析3万t重载列车的ECP制动系统、同步操控性、变坡点坡度差和车辆轴重等关键因素对制动工况下列车纵向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25 t轴重的3万t重载列车在紧急制动下使用ECP制动系统比使用LOCOTROL无线同步操控技术的组合列车编组各车位最大压钩力下降25%~55%;若组合列车发生无线通信故障,在8‰坡度差的“V”形坡道上所允许使用的最大减压量不超过50 kPa;组合列车在“A”形变坡区段上的安全坡度差不超过13‰,“V”形变坡区段不超过10‰。

30 t轴重的3万t组合列车在常用全制动和紧急制动下比25 t轴重可降低车钩力约40%。

【总页数】7页(P53-59)
【作者】何闻;常崇义;王俊彪;郭刚
【作者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70.1
【相关文献】
1.重载列车牵引,调速及紧急制动的纵向力—大秦线万吨列车试验研究
2.重载列车制动对轨道纵向力影响的研究
3.重载组合列车纵向力优化的联合制动分析及研究
4.ECP信号传播方式对3万t重载列车制动工况纵向冲动影响仿真研究
5.重载组合列车制动工况下列车纵向力影响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制动系统仿真的两万吨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制动系统仿真的两万吨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制动系统仿真的两万吨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高铁网络的不断发展,列车的速度不断提升,纵向动力学问题随之出现,特别是在制动过程中,车辆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冲击力会逐渐增大,严重影响乘客的安全和舒适性。

因此,对于高速列车纵向动力学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以制动系统仿真为基础,探究两万吨列车在制动过程中纵向动力学的规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选题意义1. 分析列车制动过程中的纵向动力学规律,对于提升列车的制动安全性、保障列车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 通过仿真研究,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的研究结果,为实际制动系统的优化提供有力支持;3.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铁及其他列车制动系统的设计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以两万吨列车的制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结合列车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列车制动过程中的纵向动力学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 制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包括制动盘、制动鞋、气缸等关键部件的模型建立;2. 利用列车动力学理论,建立纵向动力学模型,并分析列车的制动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力等;3. 根据仿真结果,分析列车在制动过程中的纵向振动规律,以及车辆间的冲击力和应力分布等。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计可以得到以下成果:1. 两万吨列车的制动系统仿真模型建立和仿真结果;2. 对列车制动系统纵向动力学的分析结果,包括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制动力等参数,可以为制动系统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3. 纵向振动规律分析结果和冲击力的分布,有助于评估列车制动系统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稳定性;4. 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速列车制动安全的提升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五、研究计划(1)制备阶段(1-2周)研究相关文献,了解列车制动系统的发展和制动过程的基本原理,确定研究目标和方法。

(2)建模仿真阶段(3-4周)根据制备阶段的研究结果,建立两万吨列车的制动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

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方法与评定指标

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方法与评定指标

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方法与评定指标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方法与评定指标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是指列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列车自身重量、牵引力、制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列车前后车厢之间产生的相对运动。

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需要对列车的纵向动力学进行试验和评定。

试验方法:1. 列车加速试验:在平坦的轨道上,通过改变牵引力的大小,使列车加速到一定速度,记录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

2. 列车制动试验:在平坦的轨道上,通过改变制动力的大小,使列车减速到一定速度,记录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

3. 列车过曲线试验:在曲线轨道上,通过改变列车速度和曲线半径,记录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

4. 列车通过道岔试验:在道岔处,通过改变列车速度和道岔的位置,记录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

评定指标:1. 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移: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位移越小,说明列车的稳定性越好,乘客的舒适性越高。

2. 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速度: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速度越小,说明列车的稳定性越好,乘客的舒适性越高。

3. 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加速度:列车前后车厢之间的相对加速度越小,说明列车的稳定性越好,乘客的舒适性越高。

4. 列车制动距离:列车制动距离越短,说明列车的制动性能越好,乘客的安全性越高。

5. 列车通过曲线和道岔时的侧向加速度:列车通过曲线和道岔时的侧向加速度越小,说明列车的稳定性越好,乘客的舒适性越高。

铁路旅客列车纵向动力学试验和评定是保证列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试验方法和评定指标,可以有效地提高列车的运行质量,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体验。

快捷与普通货车混编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分析

快捷与普通货车混编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分析

快捷与普通货车混编列车纵向动力学仿真分析陈海啸;魏伟【摘要】快捷货车与普通货车在制动特性上存在较为明显差异,在混编列车制动过程中,由于不同车辆制动缸充气时间的差异,会导致车辆间制动效果的不同步性加剧,可能会出现车辆加速度、纵向冲击力过大等问题,影响列车运行平稳性,进而危害货物运输安全.由于在实际运用中,一般不进行快速列车解列,因此,在混合编组时将整列快捷货车分别编组在列车前、中、后部.使用列车空气制动和纵向动力学联合仿真系统对3种编组方式列车在紧急制动工况下的纵向动力学性能进行仿真计算及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当快捷货车编组在列车前、后部时,车辆间分别会产生较大的压钩力和拉钩力,当快捷货车编组在列车中部时,列车车辆间纵向冲动较小,编组方式较为合理;列车制动力分布不均是影响列车纵向冲动的重要因素,当制动力较强车辆编组在列车前部和中部时,最大纵向力表现为压钩力,当编组在列车后部时,最大纵向力表现为拉钩力;3种编组方式下,列车最大纵向力出现车位均在快捷货车与普通货车连接位置.【期刊名称】《铁道机车车辆》【年(卷),期】2017(037)004【总页数】6页(P60-65)【关键词】快捷货车;混编列车;制动缸充气特性;紧急制动;纵向动力学【作者】陈海啸;魏伟【作者单位】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大连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72.11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煤炭、钢铁等传统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量相对减小,以时效性强、多样化、高附加值等为特征的货物运输需求急剧增长。

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经济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对货物运输的便捷性、经济性、时效性、安全性等要求越来越高。

而我国传统货运列车具有载重量大、编组长、运行速度慢的特点,且不能够有效保证日常用品运输的安全性,为适应当今国内货物运输需求的变化,提升铁路运输竞争力,提高铁路运输经济效益,开行160 km/h速度等级快捷货物运输势在必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弹簧式缓冲器仅有弹性而无减振作用, 故在 我国铁路上已被淘汰。 我国有部分车辆采用M X —1 型摩擦橡胶式缓冲器, 仅有少量车辆安装液压式缓冲 器。
我国车辆上使用最为普遍的是摩擦式缓冲器, 如 1 号、2 号、3 号缓冲器, 它们既起弹性作用, 又有减振 作用。所以在考虑建立列车的纵向动力学模型时, 将列
通过上述的环行线运行试验, 比较全面地检验了 试验列车的技术状态, 所有测试设备基本处于正常技 术状态, 达到开赴郑武线进行 200 km h 正线综合性 能试验的技术要求。 试验列车专列于 1998 年 6 月 13 日 20∶00 从星火站发, 于次日 9∶30 到达郑州。
(待续)
·10·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W 0 (Ξ0)
M
1X
" 1
=
F 1〔(X 0 -
X 1 ) , (X ’0 -
X ’1 ) 〕-
F 2〔(X 1 -
X 2) , (X ’1- X ’2) 〕- B 1 ( t1) - W 1 (Ξ1)
……
,
iX
" i
=
F i〔(X i-
1-
X
i) ,
(X
- ’
i- 1
X ’i ) 〕-
F i+ 1〔(X i
图 2 第 i 辆车受力分析图
图 1 列车纵向动力学分析模型
2. 3 运动微分方程 用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 描述列车的运动:
以线路上一点O 作固定纵向坐标系 O Z , 设在初
始条件下, 当 t≤0 时, 列车为稳态运行; 当 t> 0 时, 列 车的制动力、坡道阻力和曲线阻力出现变化, 并激扰列
车的纵向运动。
1 引言
高速重载是我国铁路发展的基本方向。 增加货物 列车的重量和提高其运行速度, 能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降低运输成本。但随着列车重量的增加, 车辆连接装置 承受的纵向力也随之增大, 当列车处于过渡工况 (不稳 定工况) , 即在较短的时间内列车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 一种状态时, 纵向力增到最大。 属于过渡工况的有: 调 车作业的碰撞、列车起动、急剧增加或卸除牵引力、制 动力、以及列车通过坡度起伏的线路纵断面时的运动。 而制动是列车运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其作用 过程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如果 制动时所产生的纵向力超过了列车所能承受的极限, 将会导致一系列事故产生。 本文着重讨论长大货物列
N ewm a rk2Β 法是结构动力分析中广泛采用的一 种精度较高的数值积分算法, 但它是隐式的, 积分时需 要求解高阶线性代数方程组, 因此, 计算时间长。为此, 下面采用 N ewm a rk 显式积分法, 该方法以 N ewm a rk 隐式法为基础。
N ewm a rk 法假定
{qi+ 1}= {qi}+ {q’i }∃ t+
W i ( ΞΙ )、M Wi i+ 1 ( Ξi+ 1 )、M nB n- 1 ( tn )、M n- 1 B n ( tn )、 M nW n- 1 (Ξn- 1)、M n- 1W n (Ξn) 等各项均与 q 或者 q 的各 阶导数无关, 所以可把它们看作广义载荷。 其中, 对于
列车运行阻力M Wi i (Ξi) 各项, 因各车辆的绝对速度差 别不大, 且制动时各车辆所受的外加阻力也相差无几,
B i ——第 i 辆车的制动力;
W i ——第 i 辆车的运行阻力,
W i= M iΞi
(2)
式中: Ξi——第 i 辆车的单位质量阻力,
Ξi= Ξoi+ Ξsi+ Ξri
(3)
式中: Ξoi ——第 i 辆车的单位基本阻力,
Ξsi ——第 i 辆车的单位坡道阻力,
Ξri ——第 i 辆车的单位曲线阻力。
一次磨合试验。
试验列车的牵引重量为 34215 t、换长为 1314, 试 验于 6 月 8 日、9 日适当进行了 120 km h、130 km h、 140 km h 速度试运行试验。 正式试验于 6 月 12 日进 行, 上午试验了 100 km h、120 km h、130 km h、140 km h 四 个 速 度 级, 下 午 又 试 验 了 120 km h、130 km h、140 km h、150 km h、160 km h、170 km h 六 个速度级的运行试验, 最高运行试验速度达到 170 km h。
-
X i+ 1) , (X ’i -
X
’ i+
1)
〕-
B
i
( ti)
-
W i (Ξi)
……
M
nX
" n
=
F n〔(X
n-
1-
X
n) ,
(X
’ n-
1-
X n’) 〕- B n ( tn ) -
W n (Ξn) 2. 4 数学方程
在以上各方程中, 分别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M 0, M 1,M i, ……M n, 然后用第一个方程减去第二个方程。 又因为制动时, 车辆连接装置中所产生的纵向力的大
因此对任意两个相邻的车辆外力之差有时可略去不
计。则上述列车的数学方程组可以写成如下通用形式:
〔M 〕{q" }+ 〔C 〕{q’}+ 〔K 〕{q}= {P }
(4)
或者 〔M 〕{A }+ 〔C 〕{V }+ 〔K 〕{X }= {P }
(5)
式 中: {q}、{q’}{q" }—— 分别是广义位移、速度、加速
现取第 i 辆车为分离体, 其受力分析见图 2。 图中: F i——作用在第 i- 1 辆与第 i 辆车之间的连接
则可得方程组 : M 0M 1q"0= - (M 0 + M 1 ) F 1 (q0, q’0 ) + M 0F 2 (q1, q’1 )
装置的作用力 (一般而言, 该力是两车的
- M 1B 0 ( t0) + M 0B 1 ( t1) - M 1W 0 (Ξ0)
M nW n- 1 (Ξn- 1) + M n- 1W n (Ξn ) 在 上 述 微 分 方 程 组 中, 因 M 1B 0 ( t0 )、M 0B 1 ( t1 )、 M 1W 0 (Ξ0)、M 0W 1 (Ξ1)、M i+ 1B i ( ti)、M iB i+ 1 ( ti+ 1)、M i+ 1Fra bibliotek(1)
式中: L i——序号为 i 的车辆 ( i= 0 表示机车, 以下同)
在制动开始的瞬时 (t= 0) , 在固定坐标系
中其质心的坐标;
X i—— 序号为 i 的车辆质心相对于其静平衡状
态的位移量。
M
0X
" 0
=
-
F 1〔(X 0 -
X 1 ) , (X ’0 -
X ’1 ) 〕- B 0 ( t0 ) -
试验研究
铁道车辆 第 36 卷第 11 期 1998 年 11 月
长大货物列车制动时纵向动力学模型 及求解方法初探
程海涛 钱立新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 100081 北京)
摘 要 针对制动情况下长大货物列车的纵向动力学问题, 建立了纵向动力学模型, 介绍了求解该 模型的方法。
关键词 模型 纵向动力学 缓冲器 N ewm a rk 显性积分法
收稿日期: 1998202205。 程海涛: 男, 1968 年生, 博士研究生。
车制动时纵向动力学问题, 求解纵向动力学方程的方 法。
2 列车纵向动力学的力学和数学模型
由于机车车辆本身的结构刚度比连接装置大得 多, 可以把机车车辆的车体看作刚体, 而车体结构的弹 性可以归入车钩的弹性中。所以, 缓冲器的特点对建立 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就显得非常关键。 我国车辆上采 用的缓冲器种类很多, 有弹簧式、摩擦式、橡胶式及液 压式等。
力学性能的指标。 ( 2) 在 SS80001 号电力机车上, 还安装了测试机
车牵引、制动、阻力等特性的仪表, 以便记录、采集、处 理、计算出该机车的牵引、制动、阻力等特性参数及图 表。 4. 6. 2 环行线运行试验
通过上述充分准备以后, 就可以上环行线进行试 验了。 环行线运行试验是上正线运行试验前的最后一 个重要程序, 是保证正线运行试验安全、可靠的一个重 要环节。环行线运行试验主要目的有: 一是全面检验前 期准备情况, 包括机车车辆的各个部分是否正常、技术 状态是否良好; 二是全面检验测试技术, 包括信息传递 是否正常、仪器仪表状态是否正常、电源系统是否正常 等; 三是上正线运行试验前的一次演习, 包括安全措施 是否得力等; 四是机车车辆上正线运行试验前的最后
铁道车辆 第 36 卷第 11 期 1998 年 11 月
……
M n- 1M nqn"- 1 = M nF n- 1 ( qn- 2, qn’- 2 ) - M nF n ( qn- 1, qn’- 1 ) - M n- 1 F n ( qn- 1, qn’- 1 ) -
M nB n- 1 ( tn ) + M n- 1 B n ( tn ) -
设在 t= 0 时, 机车、车辆质心在 Z 轴上的初始位
置分别为L 0, L 1, ……L n。若在 t= ti 时, 机车、车辆的质
心相对其初始位置分别为 X 0, X 1, ……X n。 于是在 ti
时列车中第 i 辆在 Z 坐标系中瞬时坐标位置为:
Z i= L i+ X i ( i= 0, 1, ……n)
(
1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