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中历史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国古代部分)
河南中考历史说明及检查中国古代史部分
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与检测〔2017〕历史上册第一局部考试围与要求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根底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中考改革的指导思想,历史学科2015年的中招考试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开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指导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及实践活动,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考试采取学生可自带参考资料答题的开卷考试形式〔开放式命题、开放式答题、开放式评价〕,使学生更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学生的个性,使初中历史教与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
考试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一、中国古代史〔局部容〕二、中国近代史三、中国现代史四、世界古代史〔局部容〕五、世界近代史六、世界现代史考试容与要求一、中国古代史〔局部容〕〔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了解兼并六国和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公元前221年,王嬴政先后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朝,定都。
始皇稳固统一的措施有: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修筑长城;兴修灵渠,开发东南、岭南等地区。
这些措施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朝疆域广阔,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雄才大概,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他削弱封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我国历史2000多年。
此外,在军事上还击匈奴,文化教育上建立太学,对外交流上开拓丝绸之路等,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稳固和开展。
〔3〕讲述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中考历史考试要求及内容
中考历史考试要求及内容2012年广东省揭阳市中考考试要求及内容:历史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的兴亡2、商鞅变法3、秦朝的统一4、汉通西域丝绸之路5、北魏孝帝改革6、隋唐科举制度7、“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8、“和同为一家”9、唐代中外化交流10、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1、元朝的统一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2、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13、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4、明清“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历史影响15、古代科学技术16、古代思想化二、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2、太平天国运动3、甲午中日战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洋务运动6、戊戌变法7、辛亥革命8、新化运动9、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0、黄埔军校和北伐战争11、广州起义12、红军不怕远征难13、难忘九一八14、南京大屠杀1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16、中共七大17、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18、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19、张謇兴办实业20、近代技术与思想化21、中国人民站起了22、194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3、三大改造24、“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25、十一届三中全会26、邓小平理论27、“一国两制”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9、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30、现代科技、教育与化三、世界历史1、金字塔2、雅典的民主政治3、马可•波罗华4、哥伦布华盛顿5、第一次工业革命6、美国内战7、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8、第二次工业革命9、第一次世界大战10、罗斯福新政11、第二次世界大战12、欧洲联盟13、中东战争14、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15、世界经济的全球化16、第三次科技革命。
历史中考必考的古代中国历史要点回顾
历史中考必考的古代中国历史要点回顾古代中国历史是中考历史考试中必考的内容之一,涵盖了众多历史要点。
本文将回顾古代中国历史中考必考的要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夏、商、周三代史夏、商、周三代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三个朝代,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
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王朝,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
夏代的历史地位:夏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文明古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商代的历史地位: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资料记载的王朝,被视为中国古代势力分布中的崛起与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关口。
周代的历史地位:周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周天子确定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的重要政策,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春秋战国时期春秋和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也是考试中重点关注的时期。
春秋时期的历史意义: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交往、统一和国家格局产生的重要时期,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城邦国家起源发展和国家意识觉醒的重要时期。
战国时期的历史意义:战国时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后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思想解放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三、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时期,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之一。
秦朝的历史地位: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中央集权政权建立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汉朝的历史地位: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封建王朝,其建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也是中考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唐朝的历史地位: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强盛、经济繁荣的一个时期,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峰之一。
宋朝的历史地位: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商业化城市经济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同时,宋朝的科技、文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初三年级中考历史备考要点
初三年级中考历史备考要点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中考历史,我们梳理了初三年级中考历史备考的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考试大纲要求1. 掌握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规律。
2. 学会分析历史现象,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3.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备考要点1. 重点内容梳理1.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了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灭亡及其主要历史事件。
-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历史概念,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 秦汉时期:了解秦朝的统一、灭亡及其主要政策,掌握汉朝的兴衰过程。
1.2 中国近现代史- 晚清时期: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事件。
- 民国时期:掌握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了解北洋军阀、国民党等政治势力。
- 抗日战争时期: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 解放战争时期:掌握解放战争的过程,了解新中国的成立。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 掌握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邓小平南巡等。
2. 历史现象分析2.1 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如封建社会的兴衰、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2.2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2.3 能够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如秦始皇、诸葛亮、孙中山等。
3. 历史思维能力培养3.1 学会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2 培养时空观念,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3.3 提高史料实证能力,学会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三、备考策略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掌握。
2. 注重历史知识的巩固,加强对重点内容的记忆。
3. 多做历史试题,提高应试能力。
4. 关注历史热点问题,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希望这份备考要点能帮助同学们在备战中考历史的过程中找到方向,取得好成绩。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4年全国中考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目标中考历史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其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考查初中毕业生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本次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通过考试,引导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汲取历史智慧,增强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
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等六个板块。
(一)中国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到清朝的灭亡,包括政治制度的演变、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民族关系与对外交流等方面的重要史实。
(二)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夕,重点考查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近代化的进程等内容。
(三)中国现代史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涵盖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四)世界古代史主要包括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罗马等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五)世界近代史自文艺复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涉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殖民扩张与民族解放运动等。
(六)世界现代史从俄国十月革命至今,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经济全球化、国际格局的演变等重要内容。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够阅读和理解简单的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纳。
3、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和解释,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历史,掌握探究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史料分析、比较研究、综合归纳等。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历史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历史知识是学生认识历史和社会的基础,也是中考必考的重点内容。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个中考必考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是根据地主阶级占据的土地和财富,对农民实行剥削和统治的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社会分为若干个等级,顶层是皇帝统治的朝廷,下面是地位不同的贵族,最底层则是普通百姓。
而皇帝和地主阶级通过对下级贵族和百姓的封赏和加官晋爵,以此来维护他们的地位和统治。
二、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指通过考试选拔朝廷官员的制度。
这个制度最早可追溯到汉朝,经过多次改革和完善,一直沿用到清朝被废止。
科举的试题内容主要涉及经史子集、政治思想、文学等方面,考生的能力和素质也受到了考验。
通过科举获得功名,成为朝廷的官员,可以拥有许多特权和福利,逐渐走向成功和上升。
三、中国古代的三纵九横土地制度三纵九横土地制度是指基于对土地的开垦和分配,惠及百姓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
它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成为唐代时期的最盛时期。
三纵指的是大都督、都督、州刺史,九横则是黄、白、青、黑、赤等五色经的制度。
这种制度通过对土地的活跃管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使得当时的社会逐渐走向和谐和秩序。
以上几个中考必考知识点只是冰山一角,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接触到许多有趣的内容。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珍视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既要传承古代的智慧和别样风情,又不能忽视当今的现实需要。
只有满怀热情和好奇心,接受历史知识的挑战和启示,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戰和机遇,成为有爱有道有责的新时代的有用之才。
初中历史考试讲评教案
初中历史考试讲评教案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1. 考试内容:
本次历史考试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部分知识点。
2. 要求:
考生应熟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和思想,能够简明扼要地描述和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二、试卷设置
1. 本次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问答题。
2. 试卷设置比例为:
选择题占总分的30%;
填空题占总分的20%;
判断题占总分的20%;
问答题占总分的30%。
三、试卷评分标准
1. 选择题:每题2分,答错扣1分,未作答不计分;
2. 填空题:每空2分,答错扣1分,未作答不计分;
3. 判断题:每题2分,答错扣1分,未作答不计分;
4. 问答题:根据答案的完整性、详细程度和条理性进行评分。
四、评分要点
1. 答案应简洁清晰、逻辑连贯;
2. 答案应准确无误,不能出现明显错误;
3. 答案应包含必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影响等要素;
4. 表述应准确用词、不涉及现代史观念的解释。
五、考试讲评及教学建议
1. 考试讲评:
在批改试卷时,要认真查阅参考答案,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订正错误。
2. 教学建议:
针对本次考试情况,可进一步总结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和常见问题,结合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复习,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知识的讨论和思考,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分析能力。
中考历史古代史重点内容梳理
中考历史古代史重点内容梳理古代史是中考历史科目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备考期间,掌握古代史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考历史古代史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备考。
一、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阶段。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夏商周时期,重点内容包括:1. 夏朝:了解夏朝的建立和衰落,以及夏朝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2. 商朝:了解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了解商朝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了解商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3. 周朝:了解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了解周朝的政治和军事制度,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考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而汉朝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封建王朝。
在秦汉时期,重点内容包括:1. 秦朝:了解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实行的政治制度,了解秦朝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秦末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2. 汉朝:了解汉朝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汉朝的文化艺术和对外交往,了解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和三国鼎立的局势。
三、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也是中考历史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这个时期包括唐朝、宋朝、元朝、明朝和清朝。
在唐宋元明清时期,重点内容包括:1. 唐朝:了解唐朝的政治制度和对外交往,了解唐朝的科技发展和文化繁荣,了解安史之乱的影响。
2. 宋朝:了解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了解宋朝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了解南宋的抗金斗争。
3. 元朝:了解元朝的政治制度和对外交往,了解元朝的社会状况和对元朝的评价,了解元朝的灭亡。
4. 明朝: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了解明朝的文化艺术和海外贸易,了解明末农民起义和明朝的灭亡。
5. 清朝:了解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了解清朝的对外关系和对民族地区的统治,了解清末的民族抗争和清朝的灭亡。
七年级历史考试范围
**考试范围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下册)(一)统一国家的建立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大一统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内容标准】(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3)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江南地区的开发【内容标准】(1)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实。
(2)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3)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三)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科举制度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内容标准】(1)了解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3)知道“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4)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四)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社会生活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内容标准】(1)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2)了解宋代的社会生活。
(3),说明民族关系的发展。
(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时期君主集权的加强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清朝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闭关锁国”政策【内容标准】(1)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3)讲述戚继光抗倭、(4)了解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5)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六)科学技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中国古代名医名著“四大发明”及其传播、影响【内容标准】(1)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2)知道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等名医名著。
(3)了解"四大发明",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七)思想文化孔子和“百家争鸣”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课标要求【内容标准】(1)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初中历史考试大纲
中考历史备考资料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部分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2、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形特征,已经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的生活。
(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P22(七上)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其子启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举首领的制度,开始于尧首领时。
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世袭王位(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是一种“家天下”的制度。
2、为了巩固对周边地区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1)周王的分封。
周王对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授民授疆土”,分封他们为诸侯;(2)诸侯的义务。
诸侯必须接受周王的领导,要承担拱卫王室、朝觐、纳贡、服役等各种义务。
P283、知道商鞅变法的主要史实(识记)P42-44(七上)(1)目的:战国时期,地主阶级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在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
秦国的商鞅变法是其中比较彻底的。
(2)主要内容:(时间: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实行变法)①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② 奖励生产。
③ 奖励军功。
④承认土地私有。
⑤推行县制。
⑥统一度量衡。
(3)历史作用:(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军队战斗力加强,一跃而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各国通过变法,逐步确立起封建生产关系,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识记,理解,运用)P64-72(七上)⑴秦兼并六国实现统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建立。
①核心人物:秦王赢政②完成统一的时间:公元前221年③统一的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赢政自称始皇帝。
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大纲详解
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大纲详解一、考试范围1、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2、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3、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4、世界古代史古代埃及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古代罗马5、世界近代史文艺复兴运动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6、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二、考试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概念等基础知识。
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
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具备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历史学习,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史料分析、比较研究、综合归纳等。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
能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X分钟。
2、试卷结构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约占总分的X%,非选择题约占总分的X%。
试题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较难题,比例约为X:X:X。
四、考试内容详解1、中国古代史史前时期了解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的基本情况。
初中历史中考考纲要求
初中历史中考考纲要求一、知识要求:1.了解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变,并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事件和人物。
2.熟悉古代中国的历史,包括夏、商、周、秦、汉、唐、宋、明、清等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内容,包括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欧洲等的基本知识。
4.掌握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思想、制度和文化,如儒家思想、法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科学技术等。
5.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战争、革命、探险等。
二、能力要求:1.能够掌握历史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要点,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结果。
2.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历史问题,了解历史事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3.能够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如对比、归纳、演绎等,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特点,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4.能够熟练运用历史的相关辅助工具和资源,如地图、图表、文献、资料等,获取历史信息。
5.能够进行合作学习和团体讨论,通过互相交流和合作,提高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三、情感态度要求:1.了解历史的发展过程,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历史的综合素养。
2.培养正确的历史观,了解历史上的成功和失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塑造自己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理解。
4.培养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历史研究的意识,通过实践和研究,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研究能力。
四、评价要求:1.综合评价学生对历史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能否准确理解和运用历史知识。
2.评价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能力,能否准确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特点。
3.评价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解决能力,能否准确分析历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4.评价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态度,能否正确对待历史,认识到历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总之,初中历史中考考纲要求主要包括知识要求、能力要求、情感态度要求和评价要求。
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大纲详解
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大纲详解初中历史结业考试是对学生初中阶段历史学习成果的一次重要检验。
了解考试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对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对初中历史结业考试大纲进行详细解读。
一、考试范围初中历史结业考试通常涵盖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史部分,包括从原始社会到清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重点考察重要朝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民族关系等方面。
例如,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明清时期的文化传承等。
中国近现代史则侧重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如鸦片战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内容。
世界古代史主要涉及古代埃及、古代希腊、古代罗马等文明的发展历程,包括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文化特色等方面。
世界近现代史涵盖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重要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以及现代国际格局的演变。
二、考试目标1、知识掌握要求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有清晰的了解和记忆,能够准确说出重要历史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要素。
2、理解分析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分析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3、综合运用能够将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对历史材料进行解读和评价。
4、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考试形式1、题型常见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等。
选择题通常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判断。
填空题主要考查重要的历史概念和时间、人物等具体知识点。
简答题要求学生简要回答历史事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材料分析题会给出相关的历史材料,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读。
论述题则需要学生对某一历史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和论证。
初中历史考试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考试知识点汇总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帮助我们了解过去,指导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我们的未来。
初中阶段是历史学科的基础阶段,学生在这个时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历史考试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同学们全面复习。
1. 中国古代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 从夏朝到西周的各个朝代的基本情况,如夏朝的可考史料、西周的分封制等;-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的兴衰变迁,如齐桓公的政策、战国七雄的背景等;- 秦朝的统一中国、始皇帝的改革措施和秦朝的特点;- 西汉、东汉的基本情况,如刘邦的功绩、武帝的开放政策等。
2. 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中国近代史是指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 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了解英法等国强迫中国签订的条约内容;- 辛亥革命和建立中华民国的过程,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和黄兴等人的贡献;- 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了解国共两党的合作以及北伐的战略意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了解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和解放中国的历史进程。
3. 世界古代史知识点除了中国古代史,了解一些世界古代史也是必要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 古埃及文明的兴盛和法老王的统治;- 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包括希腊城邦的形成和罗马帝国的兴衰;- 印度古代文明的特点,如印度教和佛教的兴起;-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和意义,了解中国和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
4. 世界现代史知识点除了中国近代史,了解一些世界现代史的知识也是必要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 巴黎和会和联合国的成立,了解国际组织的作用;- 冷战的背景和特点,了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峙;-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全球化的进程,了解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含义及其意义。
5. 历史思维和方法除了掌握具体的历史知识,还应该学习历史思维和方法,包括:- 历史思维的培养,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培养历史分析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来获取历史知识;- 历史研究的方法,了解历史文献的利用、考古学的应用等;- 培养历史意识,了解历史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一部分。
中国历史(中国历史七8年级中国历史部分考题要求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企业
√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作用
√
√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
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及其人物像
√
1911年武昌起义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陈独秀、胡适
√
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作用
√
清朝前期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
√
清朝前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
郑成功收复台湾
√
雅克萨之战
√
清朝疆域图
√
√
“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司母戊鼎图
√
东汉的《九章算术》
√
南朝祖冲之推算圆周率
√
华佗、张仲景、李时珍所处朝代及主要医学成就
√
《水经注》、《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的作者及著作类别
林则徐虎门销烟及图
√
√
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和《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
√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及圆明园残迹图
√
俄国侵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
左宗棠收复新疆
√
√
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
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
√
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
√
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
√
中考历史之中国古代历史考什么
中考历史之中国古代历史考什么初中历史中的中国古代史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阶段(距今约170万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阶段(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5年)和封建社会阶段。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历史之中国古代历史,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历史知识点之隋唐更替1、统一条件: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的建立和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
3、科举制:隋文帝首创,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1905年被废除。
目的:选拔人才,巩固统治。
作用: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4、大运河的开凿: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
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4、隋的覆灭: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
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5、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6、隋唐政治新格局: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楚汉灭秦秦统一背景:⑴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势所趋。
⑵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⑶秦采用了有效的军事策略--连横破了六国的合纵。
长平之战后六国再无力抵御秦的攻势。
⑷秦始皇的雄才大略。
秦的统一:公元前230-221年,嬴政先后兼并韩赵魏楚燕齐。
中国古代史历史考点考什么
中国古代史历史考点考什么考生要在复习重点知识上狠下功夫,要掌握好古代、近代、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历史线索、历史特征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古代史历史考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历史复习知识点-秦汉时期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始皇帝)灭亡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割据局面。
(书P44秦始皇像)。
2、秦朝规定全国规范的文字是小篆,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钱。
秦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宁。
3、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在大泽乡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
4、公元前202年,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5、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6、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7、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著名学者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
8、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于洛阳。
刘秀在位时,政局渐趋稳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国力日益强盛,史称为“光武中兴”。
9、西汉时的播种工具是耧车;东汉时出现了新型灌溉工具是翻车;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内冶铁,比欧洲早1000多年。
10、秦朝末年,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在蒙古草原建立统一的奴隶制军事政权,第一次实现了对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大统一。
11、公元前119年,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12、西汉时期汉元帝把王嫱(王昭君)出塞嫁给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从而密切了汉匈关系。
13、西汉武帝时期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成为当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
中考历史科目的形式和要求
中考历史科目的形式和要求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作为中考的一部分,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本文将探讨中考历史科目的形式和要求,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一、形式中考历史科目一般采取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一定的时长。
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选择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通常包括单选和多选题,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准确掌握和分析能力。
填空题则要求学生填写正确的历史术语或具体事件的相关信息。
解答题是历史考试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和论述。
二、要求1. 掌握基础知识中考历史科目的要求是学生必须掌握历史的基础知识。
学生应深入学习历史课本,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熟悉历史上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
2. 理解历史要点历史科目要求学生理解历史要点,抓住重点和关键。
学生需要能够准确解读历史文献和资料,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和深层次的影响。
在解答题中,能够针对问题准确地提供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分析。
3. 运用历史知识中考历史科目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和分析历史事件。
学生需要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述。
解答题要求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展开论述,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论证准确。
4. 思考历史意义历史科目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历史,还要思考历史意义。
学生应该能够认识到历史对现实的影响,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辨和评价。
学生需要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的特点。
总结:中考历史科目的形式是以笔试为主,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历史科目的要求是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历史要点,运用历史知识并思考历史意义。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中考历史科目,取得优异的成绩。
了解初中历史考试形式与要求
了解初中历史考试形式与要求初中历史考试形式与要求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既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的培养。
因此,考试作为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评价方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初中历史考试的形式与要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历史考试。
一、形式1.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可以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
通常,选择题会以“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的形式出现。
在回答选择题时,学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准确把握题意,选择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2.主观题主观题在历史考试中也是常见的题型。
它可以测试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主观题通常包括解析题、论述题、分析题和应用题等。
在回答主观题时,学生需要熟练运用历史知识,结合题目要求进行综合性思考和回答。
3.简答题简答题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一种主观题型,通常要求学生以简洁的语言回答问题。
在回答简答题时,学生需要明确问题要求,并用简练的表达方式作出准确的回答,同时注重逻辑性和完整性。
4.分析题分析题是历史考试中较难的一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对一定范围内的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回答分析题时,学生需要条理清晰地陈述观点,并结合相关历史事实和分析方法进行论述。
同时,学生需要运用归纳、分析、推理等思维方式,表达自己深入的历史理解和思考。
二、要求1.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点了解初中历史的考试形式与要求,首要的要求是准确掌握历史知识点。
学生应该熟悉历史教材内容,掌握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了解历史的单线和多线发展,积累丰富的历史素材。
2.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历史考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学生应该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运用历史思维方式,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公元前 2070 年,禹建夏,启继承禹王位,王位世袭代替禅让制,早期国家产生。统治中心地区在 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都城阳城。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桀,实行暴政,引起平民反抗。 1、了解夏、商、西周三代 2、 公元前 1600 年,黄河下游商的国君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都殷,商朝又称殷朝。商朝最 的更替。 后一个国王纣,是个有名的暴君。 3、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在牧野大败商军,商灭亡,周朝建立,定都镐京。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 封制。西周末年,发生国人暴动事件,公元前 771 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2、 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 大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 制的演变。 变成了“家天下”,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 3、说出西周分封制的目 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1、目的:西周的分封制是周天子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而采取重要制度。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和先代贵族,封他们为诸侯,诸侯的义务有:服从周天 子的命令,定期朝贡,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1、沟通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政权的友好关系。 2、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既丰富了内地人民的生活,也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7、 张骞通西域的历史意义 3、为设臵西域都护、管辖西域奠定了基础。 4、为开辟东西交流的商道——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 5、张骞身上所体现出的报国思想、开拓精神、坚强意志激励着我们蓬勃向上、积极进取。 开辟了中西交流的历史,它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一条世界文化交流的主通道,它沟通了东西方文明,促 8、 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 成两个文明的互相渗透。最显著的例子便是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都是经此路传入西亚,再 流中的作用。 传到欧洲。世界三大宗教也是由此路首先传到中国的。因此,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起了 桥梁纽带作用。 1、三国鼎立的背景:公元 200 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战胜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208 年的赤壁之战 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重要战役。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刘备在荆州站住了脚,向益州地区进军。孙 权在江东的统治进一步稳固,这样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任何一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1、 了解三国鼎立形成的史 2、三国鼎立局面:魏,220 年,曹丕废汉献帝,建都洛阳;蜀,221 年,刘备,建都成都;吴,222 年, 实。 孙权称王,建都建业。 3、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渡阶段。并存 的三个政权,为了战胜对方,都采取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 4、三国经济的发展: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蜀国的丝织业兴旺,吴国的造船业发达,吴国派船队 到达夷州。这就为统一准备了物质条件。
统一国家 的建立
1、原因:秦朝统治残暴,赋税徭役繁重,刑法残酷,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3、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2、经过: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遇雨耽误戍期,揭竿而起,建立张楚政权,最后被镇压,失败。 3、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秦的残暴统治。他们的革 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1、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1)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势力对中央政权的威胁。 4、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 在军事上利用强大国力,东达朝鲜,西通西域,南平百越,北伐匈奴。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在经济上把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行铸造五铢钱。 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2、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得到了巩固,古代中国开始以一个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 1、秦始皇在位期间,用武力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影响广泛的改革。随后中国之所以一直保持着 5、 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 文化统一,这些改革是一个主要因素。 2、汉武帝塑造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规划制度,招揽人才,改革内政,建立币制与财政,决战匈奴,拓 历史作用。 展外交,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为此后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整套相当稳定 而成熟的模型和范式。 秦始皇 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制度: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 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进 攻 统一铸五铢钱,盐铁官营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汉武帝
国家的产 生和社会 的变革
4、 知道国人暴动的历史事 西周末年,周厉王暴虐无道,政局混乱,公元前 841 年,国都镐京的平民(即国人)发生暴动,周厉 件 王被迫逃往北方。这是我国古代史书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一件史事。 1、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 770 年到公元前 476 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 时期。春秋时期王室日益衰弱,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利,展开争霸战争。主要 霸主先后有五个: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史称“春秋五霸”。 5、 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 2、战国时期,公元前 475 年到公元前 221 年,它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战国初年,晋国被韩、 雄的史实。 赵、魏三大家族势力瓜分,史称“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姜氏国君,建立田 氏齐国。形成齐、楚、燕、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史称“战国七雄”。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 争频繁,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逐步兼并了东方 六国,成为大一统得国家。
6、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 实。
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在途中张骞配匈奴扣押十年,他矢志不渝,逃出 后继续西行,到达大月氏,虽未完成任务,但了解了西域各地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以及西域诸 国和汉朝往来的愿望。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张骞率领使团,带着上万头牛 羊和大量丝绸,访问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与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初中历史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国古代史部分 知识板块 主要知识点及要求 注释
中华文明 的起源
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 170 万年,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 2、北京人距今 70-20 万年,生活在周口店的山洞里,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 1、 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 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模样基本与现代人相同,仍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依 的文化遗存。 靠采集、狩猎为生,会人工取火,懂得爱美,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4、中国是人类起源地之一,周口店古人类遗址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1、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 7000 年,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 杆栏式的房子,过定居生活,挖掘水井,制造陶器,饲养家畜,制作简单玉器和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西安附近半坡村,距今约五六千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石器、耒耜、石刀 从事生产,主要作物是粟,饲养动物,会捕鱼,食物有主食和副食,住半地穴式的房子,能制造彩陶, 2、 了解我国原始农耕文化 会织线、织布、制衣。 的特征。 3、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山东大汶口,距今约四五千年,农耕经济和原始手工业有更大发展和进步, 此时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加剧。 4、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 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增强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 敬之情。 1、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帝和黄帝联合在逐鹿大败蚩尤,结成联盟,经过 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 2、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创制文字、编出乐谱、发明医药,等 舜、禹的传说。 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把这一系列的发明都归在黄帝的名下,认为他对中华早期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称他为华夏的“人文初祖”。 3、尧舜禹是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公元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原始社会结束。 4、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 别。 1、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同时也有神话的成分。 2、史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过的客观事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背景:战国时期,一方面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激烈竞争;另一方面,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 动了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兴地主和农民阶级产生,各国大力发展生产,掀起了改革的风潮。 人们的思想大为解放,在思想领域形成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 2、时间: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这是一次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政治变革。 6、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 3、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 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革。 4、作用:秦国的旧制度被废除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七个诸侯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5、意义: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统治代替了奴隶主贵族统治,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7、识读春秋战国形势图。 1、从公元前 230 年开始,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和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灭六国,于前 221 年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 2、为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政治上,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大权;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 1、 了解兼并六国和秦始皇 御史大夫;在地方,实行郡县制度。 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 (2)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规定以小篆作为全国统用的标准文字,后来又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全 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国统一使用圆型方孔铜钱;统一度量衡。 (3)军事上,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以抵御匈奴;南统一越族、 开凿灵渠。 3、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加强了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为中国统一 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秦的统一,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是中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虽然也 出现过分裂割据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 2、 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 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深远。 什么重要作用。 3、秦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着极为重要 的影响。 4、秦朝修筑了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著名的工程,这些措施,安定了边疆,发展了边疆的经济,巩固 了封建国家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