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赏析及注释

合集下载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详解)

《桃花源记》陶渊明(原文及详解)

桃花源记陶渊明〔魏晋〕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间隔一作:隔绝)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而行,忘记了路有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在小溪两岸的几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木,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人对此感到非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子里面隐隐约约透着点光亮。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走了进去。

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

又向前行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

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

田间小路四通八达,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

人们在田间来来往往耕种劳动,男女的穿戴全都与桃花源以外的人一样。

老年人和小孩儿,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这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觉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渔人都详细地作了回答。

这里的人便邀请他到家中做客,摆了酒、杀了鸡用来款待他。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

《桃花源记》翻译赏析《桃花源记》翻译赏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出自文言文《桃花源记》,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4复:又,再。

15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桃花源记》全部注释文言文是用古汉语写成的文章,与白话文相对。

“文言文”包含策、曲、骈文等多种文体,其主要特征是:言文分离、音律工整、注重典故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桃花源记》全部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词类活用)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然,……的样子。

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导语:《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篇散文的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学习。

原文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

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

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

渔人甚异之13。

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林。

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

便舍23船,从口入。

初24极狭,才通人25。

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

土地平2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3。

阡陌34交通,鸡犬相闻35。

其中往来种作36,男女衣着37,悉38如外人39。

黄发垂髫40,并41怡然42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43,问所从来44,具45答之46。

便要47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48来问讯49。

自云50先世51避秦时乱,率52妻子53邑人54来此绝境55,不复56出焉57,遂58与外人间隔59。

问今是何世60,乃61不知有汉,无论62魏晋。

此人一一为63具言64所闻65,皆叹惋66。

余67人各复延至68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69。

此中人语70云:“不足71为72外人道也。

”既73出,得其船,便扶向路74,处处志之75。

及郡下76,诣77太守,说如此78。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79,遂80迷,不复得81路。

南阳刘子骥,高82尚士83也84,闻之,欣然85规86往。

未果87,寻88病终89,后遂无问津90者。

[1-2]字词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译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桃花源记原文:去年五月,會稽山阴之阳亭,有人告诉我“有地方有个桃花源”。

我感到非常奇怪,忍不住询问,是否能详细告诉我那个地方的故事。

朋友满面笑容地告诉我:“我有个朋友,最近刚刚亲自去过那里,确实是桃花源。

”桃花源记译文:去年五月的时候,我正在会稽山阴的阳亭上,突然有人告诉我:“在某个地方,有一个桃花源。

”我对此感到非常意外,忍不住追问该地的故事是否可以详细告诉我。

我的朋友满脸笑容地回答:“我有一个朋友最近亲自去过那里,的确是一个桃花源。

”桃花源记注释:1. 会稽山阴:地名,指古代中国地理中的一个地方,在今天的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2. 阳亭: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亭子,通常用于观赏风景。

3. 桃花源:指一个传说中的隐秘之地,充满了美丽的桃花和极富诗意的景色。

4. 去年五月:时间指向了过去的一年五月份,既是时间的具体点,也用来引出故事的背景。

5. 忍不住:表示情感上的不能抑制,此处表示对于故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强烈不能抑制。

6. 追问:表示对于问题的追问和进一步的探讨,表达了对故事内容的兴趣。

7. 详细告诉:要求对方把事情的细节告诉自己,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8. 满脸笑容:形容说话人脸上带着开心的表情,表示对即将讲述的故事非常满意和高兴。

9. 亲自去过:强调说话人的朋友亲自亲身去过那个地方,通过亲身经历告知事物的真实情况。

10. 的确是:用来表示经过亲身体验之后,证实了此事的真实性。

11. 某个地方:表示说话人无法具体说明地点,可能是因为此地较为隐秘或不为人所熟知。

桃花源记是唐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幽美而意境深远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世外桃源的向往与追求。

人们通过读桃花源记,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与纯真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对社会繁琐与纷扰的避世情怀。

通过以上的原文译文及注释,可以更好地理解桃花源记的内容和意义。

作者以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色为背景,通过故事中的桃花源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及其注释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及其注释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及其注释桃花源记课文原文及其注释《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桃花源记课文原文及其注释,我们来看看。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wé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有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紧靠着溪流两岸生长,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花草鲜艳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诧异。

再往前走,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译文《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看,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 u)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岀,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i) 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

穷尽,这里是走到...... 的尽头的意思。

尽:走完。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尽:完,没有了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 •仿佛:隐隐约约,看不真切。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只容一个人通过。

才:副词,只。

26•复:又,再。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27•行:行走。

28•豁然开朗:形容由窄小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然,……的样子。

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9•平:平坦。

30•旷:空阔;宽阔。

31 •屋舍:房屋。

32•俨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33•之:这。

34•属:类。

35•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

交通,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高中语文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注释

高中语文 桃花源记翻译及原文注释

《桃花源记》是东晋伟大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2.武陵:郡名,1913年更名武陵县,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沿着。

5.行: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坠落的花瓣。

12.缤纷:繁乱交杂。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桃花源记》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1陶渊明晋太元○2中,武陵○3人捕鱼为业。

缘○4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5,落英○6缤纷○7,渔人甚异○8之,复前行,欲穷其林○9。

林尽水源○10,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11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12。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1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14,○1选自《陶渊明集》卷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

○2[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376-396)○3[武陵]郡名,今湖南常德一带。

○4[缘]沿着,顺着。

○5[鲜美]新鲜美好。

○6[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7[缤纷]繁多的样子。

○8[异]惊异,诧异。

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9[欲穷其林]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穷,尽。

○10[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11[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12[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仅仅、只。

○13[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14[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15。

阡陌交通○16,鸡犬相闻○17。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18如外人。

黄发垂髫○19,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20大惊,问所从来。

具○21答之。

便要○22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23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24邑人来此绝境○25,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26。

问今是何世,乃○27不知有汉,○15[属]类。

○16[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7[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8[悉]全,都。

○19[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20[乃]于是,就。

○21[具]详细。

○22[要(yāo)]同“邀”,邀请。

○23[咸]全,都。

○24[妻子]妻子儿女。

○25[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古文《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文《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译文

古文《桃花源记》原文、注释及译文《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陶渊明像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课文同步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异,惊异,诧异。

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原文译文赏析

【导语】本⽂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由平等⽣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活的理想和对现实⽣活的不满。

下⾯是⽆忧考分享的初中⽂⾔⽂:《桃花源记》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桃花源记》 魏晋: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

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间隔⼀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译⽂】 东晋太元(公元376-396)年间,武陵有个⼈以捕鱼为⽣。

有⼀天他沿着溪⽔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桃花林,在⼩溪两岸的⼏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它树⽊,花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交杂,渔⼈对此感到⾮常诧异。

他继续往前⾛,想要⾛到林⼦的尽头。

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的源头,渔⼈发现了⼀座⼩⼭,⼭上有个⼩洞⼝,洞⼦⾥⾯仿佛隐约透着点光亮。

渔⼈便舍弃了船,从洞⼝⾛了进去。

最开始⾮常狭窄,只能容得下⼀⼈通过。

⼜⾏⾛了⼏⼗步,突然变得明亮开阔了。

渔⼈眼前这⽚⼟地平坦宽⼴,房屋排列得⾮常整齐,还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这类的植物。

⽥间⼩路四通⼋达,鸡鸣狗吠的声⾳此起彼伏。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元熙二年(公元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了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原文: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便舍船,从口入。

(完整word版)桃花源记原文+注释+译文

(完整word版)桃花源记原文+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①业。

缘②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①为,作为.②缘,沿着,顺着.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③,落英④缤纷⑤。

渔人甚异⑥之,复前行,③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新鲜肥美.④落英,落花。

⑤缤纷,繁多的样子。

⑥异,动词,对……感到诧异。

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艳美丽,落花纷纷.他非常诧异,继续往前走,欲穷其林.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林尽水源①,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②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①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②仿佛:古义,隐隐约约,看不真切的样子;今义,好像。

桃林的尽头正是溪水的发源地,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便下了船,从洞口进去。

初极狭,才通人③。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④。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⑤,有良③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④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⑤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好像。

开始极其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敞明亮了,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田美池桑竹之属⑥。

阡陌交通⑦,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⑧⑥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⑧悉,全,都。

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的声音处处都可以听到。

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都如外人.黄发垂髫⑨,并⑩怡然自乐。

⑨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⑩并,都。

跟桃源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孩子们都安闲快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①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①要(yāo),通“邀",邀请。

(源中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赏析

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翻译赏析【原文】晋太元中[1],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3],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4],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6],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7],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8];黄发垂髫[9],髫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10],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13],处处志之[14]。

及郡下[15],诣太守说如此[16]。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17],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18]。

未果,寻病终[19]。

后遂无问津者[20]。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年号(376—396)。

这里年代是假托的。

[2]武陵:郡名。

郡治在今湖南省常德县。

[3]缘:沿着。

[4]夹岸:两岸。

[5]落英:落花。

[6]才通人:仅能供一个人通过。

[7]阡陌(qiānmò千莫):田间小路。

南北叫阡,东西叫陌。

[8]外人:指桃花源外的人。

[9]黄发:指老人。

老年人发白转黄,故以代称。

垂髫(tiáo条):指儿童。

儿童垂发为饰。

[10]要:同邀,请。

[11]邑人:同乡人。

绝境:指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12]延:邀请。

[13]扶:沿着。

向路:旧路,指来时的路。

[14]志:标记。

[15]郡下:指武陵郡治所在地。

[16]诣(yì义):往见。

太守:郡的行政长官。

[17]南阳:郡名。

小古文赏析《桃花源记》

小古文赏析《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a)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 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晋。

此人一一为(wèi)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选自(渊明集) 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在省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

3.武陵:郡名,现在省市一带。

4.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5.缤纷:繁多的样子.6.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8.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9.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10.俨然:整齐的样子。

11.属:类。

12..纤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注释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词类活用)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尽:消失(词类活用)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然,……的样子。

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

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

乃:竟然。

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桃花源记》课文及注释

《桃花源记》课文及注释

1.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2.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

3.武陵:郡名,现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带。

4.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5.缤纷:繁多的样子.6.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8.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9.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明亮的样子。

10.俨然:整齐的样子。

11.属:类。

12..纤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阡陌:田间小路。

13.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4.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下同。

15.黄发垂髫:特指老人和小孩。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所以用来指老人。

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16.要:通“邀”,邀请。

17.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18.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里的“无论”。

19.具言:详细地说出。

20.叹惋:感叹,惋惜。

2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

扶,延.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22.及郡下:到了郡城。

郡,指武陵郡。

23.诣: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4.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25.遂:终于。

26.南阳:郡名,治所在河南南阳。

27.刘子骥:名磷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28.规:计划。

29.未果:没有实现。

30.寻:随即,不久。

31.问津:问路。

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译文

《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译文《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 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16.欲:想要。

17.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

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尽:走完。

18.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尽:完,没有了19.便:于是,就。

20.得:看到。

21.仿佛:隐隐约约,看不真切。

22.若:好像。

23.舍:舍弃,丢弃。

24.初:起初,刚开始。

25.才通人:只容一个人通过。

才:副词,只。

26.复:又,再。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

27.行:行走。

28.豁然开朗:形容由窄小幽暗一变而为开阔明亮。

然,……的样子。

豁然:形容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29.平:平坦。

30.旷:空阔;宽阔。

31.屋舍:房屋。

32.俨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33.之:这。

桃花源记课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课文翻译及注释

桃花源记课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课文翻译及注释《桃花源记》透露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愿望。

《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zhòng)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为生。

(一次渔人)沿着小溪划船,往前行,忘记了路程多远。

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两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花和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渔人就舍弃船上岸,从小洞口进入。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

渔人又向前走了几十步,一下子变得开阔敞亮了。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注释

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注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注释】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

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

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

为,作为。

4缘:顺着、沿着。

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

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7忽逢:忽然遇到。

逢,遇见。

8夹岸:两岸。

9杂:别的,其他的。

10鲜美:鲜艳美丽。

11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12缤纷:繁多而纷乱的样子。

13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

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诧异,认为······是奇异的。

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原文赏析及注释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释:
缘:沿着。
夹:生长在。
杂:其它。
异:感到诧异。
复:继续;接着。
穷:走到某处尽头。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得:看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
舍:离开。
初:开始。
才:副词,仅仅,刚刚。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通:通过。
迷:迷路。
闻:听说。
欣然:高兴。
3、文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动乱、和平生活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4、桃花源是理想社会的原因: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各尽所能的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友好。
赏析:
1、本文先写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和沿途所见的美景;接着总写渔人的感受和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社会风尚;然后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家里做客以及辞去的经过;再接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因迷路而不复得;最后写桃花源无法找到。
2、通过本文知道作者的愿望是: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