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孑遗类群――尖舌苣苔族(Klugieae)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及其指示意义

合集下载

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

珍稀濒危植物瑶山苣苔伴生群落特征
而栖 息 地 的破坏是 最 主要 的原 因。濒危 植物 生存 群 落特 征研 究 与其它 常见植 物群 落特 征研究 类 似 ,主 要包 括群 落物 种组 成及 物种 多样 性 、群 落外 貌 、群
( )乔 木 物 种 的重 要 值 ( i =相 对 多 度 % 1 P)
十相对 显著度 % +相对 频度 %。
1 1 研 究 地 点 概 况 .
瑶 山苣 苔仅分 布 于广西 金秀 老 山 自然保 护 区老 山片 区 内 ,分布 面 积 大约 只 有 1 m2 右 。金 秀 0h 左 老 山 自然 保护 区 ,地理 坐 标 约 为 1 95 1 01 0 。4 ~ 1 。5 E、2 。3 ~2 。9N,海拔 大约 l0 m 左右 。保 护 34 40 O0
Ab ta t a e n f l n e t ain,t ec n o tn o sr c :B sdo i d iv si t e g o h o c mi tc mmu i e fDa a s a i oi ioi r a nt so y oh n ac tnf la wee i
sude .The r s lss g e t d t a h r r 0 p ce f v s u a lnt eo g n o 1 7 g n r t is e ut u g se h t t e e we e 2 8 s e is o a c lr p a s b l n i g t 4 e e a a d 7 a l si n a e f4 0 n 8 f mii n a r ao 0 0 m . ea p a a et at fc mmu te r o na e h . e Th p e r nc r iso o niiswe e d mi t d by t e mi

综述

综述

茶尺蠖地理种群分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摘要: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我国主要茶树害虫之一[1],是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

目前有研究表明茶尺蠖的不同地理种群间存在差异性,茶尺蠖不同地理种群是否同属于一个种,一直以来备受争议,弄清这个问题将对茶尺蠖害虫的防治,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将对有关茶尺蠖研究现状和国内外种间分化研究的情况做个综述。

1、茶尺蠖的研究进展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Warren)属鳞翅目尺蠖蛾科,是我国主要茶树害虫之一[1]。

其分布遍及各主茶产区,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尤其江苏、浙江、安徽接壤地区危害严重,是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2]。

不同地理种群间由于某些地理方面的阻碍,不能进行自由迁移、交配、基因交流,这种地理隔离使得不同地理种群间能够形成明显的性状分歧和较强的遗传稳定性。

因此,不同地理种群间在形态特征、生理及遗传特性等方面均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许多研究人员对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报道,包括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对温度的反应以及遗传分化的差异比较[3,4,5]。

刘芳等[6]研究了不同地理种群小菜蛾对甲胺磷的抗药性差异及其产生的机理;邓望喜等[7]对我国褐飞虱不同地理种群的生物型、取食量、飞行能力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等生物学特性做了比较研究,丁中等[8]研究了甘薯茎线虫对不同类型杀线剂的敏感性差异。

席羽等[9]对采集来自浙江、湖南、湖北和江苏省的7 个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进行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 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

浙江杭州种群和江苏宜兴种群对EoNPV的敏感性较高,饲毒后11 d 幼虫全部死亡,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8.32×104PIB/mL 和8.61×104PIB/mL;其他5 个地理种群茶尺蠖对EoNPV 的敏感性较低,饲毒后11 d 的死亡率均在30%以下,致死中浓度LC50在1.35×107~6.03×107PIB/mL 之间;其中敏感性最低的浙江衢州种群和敏感性最高的江苏宜兴种群毒力差异达724.5 倍。

单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泽泻亚纲 Alismatidae,水深或湿生草本,或菌根营养而无叶绿素。单叶,常互生,平行脉,通常基部具 鞘。花常大而显著,整齐或不整齐,两性或单性,花序种种:花被3数2轮,异被,或退化或无;雄蕊1~多数, 花粉粒全具3核,单槽而无萌发孔;雄蕊具1至多个分离或近分离的心皮,偶结合,每个心皮或每个室具1至多枚 胚珠,通常具双珠被及厚珠心。胚乳无或不为淀粉状。包括4目:泽泻目Alismatales、水鳖目Hydrocharitales、 茨藻目Najadales、黴草目Triuridales,共16科近500种。其中黴草目甚为独特,亲缘关系不详。有人认为本亚 纲作为一个整体是单子叶被子植物中最古老的类群。泽泻Alisma orientale和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 为常见水草。
1964年H.梅尔希奥将单子叶植物纲分为沼生目( Helobial)等14目,A.塔赫他间和A.克朗奎斯特改本纲为百 合纲( Liliopsida)。
但后来的研究逐渐让植物学家认知,单子叶植物实际是由古代的双子叶植物演化而来,是双子叶植物的其中 一个特化分支,这使传统的双子叶植物分类成为一个并系群而不再被视为有效分类。
槟榔亚纲
槟榔亚纲 Arecidae,多为高大棕榈型乔木。叶宽大,互生,常折扇状平行脉,基部扩大成鞘。花多数,小 型,常集声程巨佛焰苞包裹的肉穗花序,雌花常由3心皮组成,常结合,子房上位。种子内的胚乳常非淀粉状。多 属热带分布。包括4目:棕榈目(槟榔目)Arecales、环花草目Cyclanthales、露兜树目Pandanales、天南星目 Arales,共5科约5600种。
起源
起源
在传统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中,单子叶植物被称做“百合纲”,和双子叶植物的木兰纲并立,认为单子叶植 物是由已绝灭的原始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类或睡莲类的祖先演化而来。H.休伯尔认为单子叶植物和毛茛类双子叶 植物是同出于一个自然单位的极端两翼,而番荔枝科、马兜铃科、睡莲科及胡椒科为两翼间的纽带。即休伯尔认 为单子叶植物起源是与毛茛类的祖先相关的。而A.克朗奎斯特则认为可作为单子叶植物起源的双子叶植物,应是 草本、形成层活动力弱、有正常花被(即花被不特化)、单孔的花粉、离生心皮及薄片胎座的类群。在现存的双 子叶植物目中,睡莲目具备此类特殊性,虽它非单子叶植物的直接祖先,但在前单子叶植物的双子叶植物中,有 近似睡莲目的化石,见于晚白垩世阿尔比期(Albian epoch)。

苦苣苔科

苦苣苔科
花盘位于花冠及雌蕊之间,环状或杯状,或由1-5个腺体组成,偶尔不存在(石蝴蝶属)。
分布范围
苦苣苔科植物约有140余属,3400余种 ,分布于亚洲东部和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及墨西 哥的热带至温带地区。本科有2亚科,其中,苦苣苔亚科Cyrtandroideae(子房上位;种子有少量或无胚乳,子 叶2枚不等大)主要分布于亚洲及非洲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欧洲南部和大洋洲,只有2种分布于北美洲南部和南 美洲北部;另一亚科,大岩桐亚科Gesnerioideae主要分布于美洲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大洋洲。
下级分类
浆果苣苔族Trib.CyrtandreaeBl. 长蒴苣苔族Trib.DidymocarpeaeEndl. 尖舌苣苔族Trib.KlugieaeFritsch 苦苣苔族Trib.RamondieaeFritsch 台闽苣苔族Trib.TitanotricheaeYamazaki 芒毛苣苔族Trib.TrichosporeaeFritsch
苦苣苔科
管状花目下的一科
01 植物学史
03 分布范围 05 主要价值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下级分类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是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唇形目的一科。多为具根状茎的草本,少数为 灌木或乔木。叶对生或基生,稀轮生或互生,通常为单叶,不分裂,稀羽状分裂或为羽状复叶。花通常组成聚伞 花序,两性,辐射对称或左右对称。蒴果,室背或室间纵裂,稀盖裂(盾座苣属)或为浆果。
本科多数植物有美丽的花,可供观赏,著名的有苦苣苔亚科的非洲堇属,好望角苣苔属,芒毛苣苔属,欧洲 苣苔属等。
谢谢观看
不过,苦苣苔科的中文名来源现在已很难考证,据言可能源自东瀛经由我国台湾传至中国大陆,盖因在这个 科中有一个单型属,是华东地区及台湾至日本区系共有分布的,亦即苦苣苔属Conandron Sieb. & Zucc.,属下 仅一种,苦苣苔C. ramondioides Sieb. & Zucc.(图6)。而这个名字的由来,大概是因为“苦苣苔”这种植 物叶似苦苣菜,喜生石上苔藓间而得名吧。

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生命过程

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生命过程

珍稀濒危植物桫椤种群生命过程14食安四班丘安宇 201430520418摘要根据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以高度级为基础编制了桫椤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了生存函数曲线,分析了种群的生命过程。

结果表明:桫椤种群结构为前期增长、后期稳定类型。

生命期望在第4龄级最大,此阶段种群生存质量相对较高。

种群存活曲线属于典型的Deevey-Ⅲ型。

种群生命过程有3个死亡高峰期,分别是第2龄级向第3龄级、第10龄级向第11龄级和第12龄级向第13龄级生长阶段。

种群存活率随龄级增加呈单调减少,相应的积累死亡率呈单调增加,变动幅度为前期大、后期小: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呈现前期下降、后期平缓稳定的特点,凹点出现于第4龄级。

谱分析结果显示,桫椤种群数量波动性是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迭加,各周期作用基本上随周期的缩短而减小,基波的影响最显著。

关键词:桫椤种群生命表存活曲线谱分析桫椤,又称树蕨,是白垩纪末、第三纪早期冰川的孑遗植物,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和目前仅存的几种珍稀木本蕨类植物之一。

它对研究古气候与植物起源、进化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它还具有极高的园艺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及其他多种用途。

由于桫椤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以及配子的结合对环境要求较为苛刻,而目前地球上人为活动频繁,生态环境正朝着不利于桫椤配子体发育的方向发展,致使该物种处于濒危状态,成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研究种群的数量及其动态,首先是种群统计,而其核心是建立生命表。

生命表的结构分析是解释种群数量变化的前提和首要工作。

种群生命表可以预测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存活与繁殖的可能性,了解种群的现存状态,分析过去种群的结构与受干扰状态,预测未来的种群动态,可以展现植物种群与环境适应的结果,尤其对濒危植物的保护和利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谱分析是分析植物种群年龄更新过程波动性和周期性的数学工具,而种群天然更新动态可通过种群不同龄级的个体数分布波动来表现。

种群生命表的编制和谱分析对揭示种群的数量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等级考试生物试题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格致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等级考试生物试题1.上海崇明东滩傍海依江,咸淡水交汇,独特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资源,每年吸引数百万候鸟到此栖息、觅食。

(1)崇明东滩是天然湿地,该生态系统属于_____。

(用下列编号选填)①人工生态系统②自然生态系统③海洋生态系统④陆地生态系统⑤水域生态系统⑥湿地生态系统(2)崇明东滩独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候鸟越冬,计算候鸟单位时间各物种数量变化最重要的依据是_____。

A.迁入率和迁出率B.出生率和死亡率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3)崇明东滩候鸟生物多样性高,且已形成有序的鸟类生态位。

以绿头鸭和白头鹤为例,结合表中信息,分析崇明东滩鸟类物种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假设白头鹤的食物由50%海三棱藨草、30%田螺和20%藻类组成,田螺仅以藻类为食,且该生态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

如果一只白头鹤每日需要100kJ的能量,需要_____kJ的藻类。

20世纪90年代,崇明东滩引入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用作固滩护堤。

然而,互花米草繁殖能力极强,兼具耐盐等特性,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生物替代”是根据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由本地物种取代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生态防治技术。

(5)有人认为,用“芦苇”通过生物替代的方法来治理“互花米草”不合适。

结合图信息分析,以下证据能支持该观点的是_____。

(多选)A.芦苇的耐盐度低于互花米草B.芦苇分布区域的数量高于互花米草C.芦苇与互花米草在分布上有重叠D.芦苇在水淹环境中容易烂根而死亡为研究河流中石块上微生物群落的演替,将灭菌后的裸石置于河流中,统计裸石上不同时间新增物种数目(图1)、自养类群和异养类群的个体数量(A和H分别代表自养和异养类群的优势种)(图2)。

(6)裸石上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

(7)由图1可知,演替的前120天,生长在裸石上的物种总数_____(增加∕减少),之后,演替趋于稳定。

陕西洛南下寒武统辛集组疑难管状化石桶螺(Cupitheca)

陕西洛南下寒武统辛集组疑难管状化石桶螺(Cupitheca)

期 4
: ( ) 潘 兵 等 陕 西 洛 南 下 寒 武 统 辛 集 组 疑 难 管 状 化 石 桶 螺 犆 狌 犻 狋 犺 犲 犮 犪 狆
3 8 5
( ) ( , ) 、 ( 差 异 包 括 凹 槽 的 深 浅 是 种 内 不 同 个 体 具 有 相 同 Q 云 南 会 泽 朱 家 箐 组 中 谊 村 段 罗 惠 麟 i a n 1 9 8 9 ) , , ) ( , ) 、 的 外 壳 和 纹 饰 之 间 生 长 差 异 造 成 的 因 而 对 段 承 华 等 和 大 海 段 罗 惠 麟 等 陕 西 宁 强 宽 川 1 9 9 4 1 9 8 2 的 分 类 标 准 提 出 了 极 大 的 质 疑 组 , ( , ) 、 认 为 段 承 华 所 建 立 铺 邢 裕 盛 等 湖 北 宜 昌 峡 东 地 区 黄 鳝 洞 组 1 9 8 4 , , ) ( , 的 个 新 属 应 为 属 的 次 生 同 异 名 并 根 ( 钱 逸 等 及 湖 北 宜 昌 岩 家 河 组 5 犃 犮 狋 犻 狀 狅 狋 犺 犲 犮 犪 1 9 7 9 G u o 犲 狋 犪 犾 . ) 。 , 据 壳 饰 的 差 异 在 属 内 重 新 建 立 了 三 个 此 外 在 扬 子 区 的 筇 竹 寺 阶 和 沧 浪 铺 阶 地 层 犃 犮 狋 犻 狀 狅 狋 犺 犲 犮 犪 2 0 1 4 , , , , 种 分 别 为 及 中 类 化 石 相 对 较 少 仅 见 于 湖 北 神 农 架 地 区 的 西 犃 . 犺 狅 犾 狅 犮 犮 犾 犪 狋 犪 犃 . 犺 犲 犿 犻 犮 犮 犾 犪 狋 犪犃 . 此 狔 狔 。 ( , ) 、 另 外 由 于 一 直 未 发 现 有 明 确 的 口 盖 加 上 蒿 坪 组 段 承 华 安 徽 巢 湖 地 区 的 冷 泉 王 组 犮 犾 犪 狋 犺 狉 犪 狋 犪 1 9 8 4 , , ) 。 其 独 特 的 生 长 方 式 即 阶 段 性 脱 掉 旧 的 壳 体 章 森 桂 和 孙 乘 云 在 华 北 板 块 寒 武 纪 最 早 B e n t ( 1 9 9 1 g ( ) , 等 将 属 归 到 了 分 类 位 置 不 的 辛 集 组 及 其 时 代 相 当 的 层 位 也 有 此 类 化 石 报 道 s o n 1 9 9 0 犃 犮 狋 犻 狀 狅 狋 犺 犲 犮 犪 , ( ,主 : ( , ) 、 并 已 被 广 泛 认 同 要 地 区 有 河 南 确 山 刘 印 环 等 河 南 宝 丰 明 的 疑 难 化 石 G r a v e s t o c k 犲 狋 犪 犾 . 1 9 9 1 ; , ; , ;( , ) 、 ( , ) 裴 放 等 河 南 灵 宝 裴 放 和 冯 伟 民 和 2 0 0 1 W r o n a 2 0 0 3 M a l i n k & S k o v s t e d 2 0 0 4 1 9 9 2 2 0 0 5 y , ) 。 , ( ( , ) — ( 西 洛 南 之 后 伊 及 安 徽 霍 邱 固 始 地 区 肖 英 S k o v s t e d 2 0 0 6 D e m i d e n k o G r a v e s t o c k 犲 狋陕 1 9 9 2 , ) , ) 。 指 出 这 一 属 名 早 在 年 立 另 外 在 新 疆 塔 里 木 板 块 阿 克 功 和 周 本 和 犪 犾 . 2 0 0 1 犃 犮 狋 犻 狀 狅 狋 犺 犲 犮 犪 1 8 8 9 1 9 8 4 , , — 且 至 今 被 广 泛 使 用 显 然 乌 什 地 区 的 下 寒 武 统 玉 尔 吐 斯 组 也 有 此 类 化 石 被 取 名 为 一 种 珊 瑚 犃 犮 狋 犻 苏 , 。报 ( , ) 。 , 为 前 者 的 晚 出 同 名 道 高 振 家 等 上 述 化 石 为 内 核 保 存 极 少 狀 狅 狋 犺 犲 犮 犪 Z h o u a n d X i a o 1 9 8 4 1 9 8 5 ( , ) ( , ; 提 到 壳 体 表 面 有 纹 饰 因 此 根 据 时 数 肖 立 功 和 周 本 和 段 D e m i d e n k o G r a v e s t o c k 犲 狋 犪 犾 . 2 0 0 1 1 9 8 4 , [ ( ) , ) 。 间 发 表 先 后 将 邢 裕 盛 引 用 段 承 承 华 而 国 外 发 现 的 多 数 具 有 外 犆 狌 犻 狋 狋 犺 犲 犮 犪 1 9 8 4 1 9 8 4 犆 狌 犻 狋 犺 犲 犮 犪 狆 狆 ] 。 , , 华 文 章 时 所 用 的 名 字 作 为 有 效 属 名 之 后 如 南 澳 大 利 亚 的 和 地 区 W r o n a 壳 H o r s e G u l l K u l a r a y p ( ) , ( 指 出 拼 写 有 误 将 其 纠 正 为 以 及 的 中 心 地 区 2 0 0 3 犆 狌 犻 狋 狋 犺 犲 犮 犪 犆 狌 Y o r k e P e n i n s u l a B e n t s o n 犲 狋 g 狆 。 , ; , ) 、 此 后 这 一 属 名 被 众 多 学 者 沿 用 澳 大 利 亚 狌 犻 狋 犺 犲 犮 犪 . 1 9 9 0 G r a v e s t o c k 犲 狋 犪 犾 . 2 0 0 1 G e o r 犻 狋 犺 犲 犮 犪 犆 犪 犾 狆 狆 ( , ; , ; ( , ) 、 盆 地 东 部 南 极 的 乔 治 王 岛 i n a M a l i n k k o v s t e d 2 0 0 4S k o v s t e d 2 0 0 6 g K r u s e 2 0 0 2 y&S , ; , ) 。 ( , ) 、 ( 格 陵 兰 的 东 北 部 S k o v s t e d & P e e l 2 0 0 7 T o e r 犲 狋 犪 犾 . 2 0 0 9 W r o n a 2 0 0 3 M a l i n k & p p y , ; , ) 、 管 状 化 石 在 早 寒 武 世 全 球 都 有 广 泛 加 拿 大 的 纽 芬 兰 犆 狌 犻 狋 犺 犲 犮 犪 S k o v s t e d 2 0 0 4 S k o v s t e d 2 0 0 6 狆 , , , ) ( , ) , 延 续 的 时 间 较 长 一 直 从 早 寒 武 世 早 期 到 中 ( 以 及 韩 国 地 的 分 布 S k o v s t e d & P e e l 2 0 0 7 L e e 2 0 0 8 我 国 的 扬 子 区 下 寒 武 统 梅 树 村 阶 地 层 层 寒 武 世 初 期 时 代 也 主 要 集 中 在 早 寒 武 世 中 晚 期 到 中 寒 武 世 早 。 分 布 广 泛 , , ; , 许 多 地 区 发 现 有 如 四 川 期 除 了 韩 国 和 澳 大 利 亚 盆 地 外 均 有 发 犆 狌 犻 狋 犺 犲 犮 犪 犿 犻 狉 犪 G e o r i n a g 狆 ( , ; , ;现 ( ) 。 峨 眉 高 桥 麦 地 坪 组 钱 逸 殷 继 成 等 带 外 壳 保 存 的 化 石 表 1 9 7 7 1 9 8 0 1

苔藓植物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苔藓植物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2019第二十一卷第六期★VoUlNo©荟毒植炀化学生炀学研克进展*张教真,娄红祥"(山东大学药学院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12)摘要:苔聲植物是现存最早的陆生植物,在分类学上界于藻类和蕨类之间,包括苔纲、稣纲和角苔纲三 大类群。

其中只有苔类植物含有油体,并含有丰富的倍半箱,二袴类化合物和以联茱,双联节为代表的芳香类 化合物,它们有着诸如抗肿瘤活性,抗真菌活性,抗氧化活性,化感作用,昆虫拒食,酶抑制等重要的生物学活 性。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课题组研究进展,对苔稣植物化学生物学研究作出总结,为苔鋅植物的研 究利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苔鋅植物 菇类化合物 双联节类化合物 抗真菌毒力研究 生物合成 化学分类学doi : 10.11842/wst.2019.06.023 中图分类号:R282.6 文献标识码:A 苔薛植物(bryophytes)是高等植物中最低等的类 群,他们植物体矮小,无维管组织,也没有花的结构,在分类学上界于藻类(algae )和蕨类(pteridophytes )之 间。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苔薛植物有约24000种,在绿色陆地植物中,种类仅次于种子植物。

它们的生命力非常强,分布广泛,无论是高山湖泊还是极地都可以看 到苔薛植物的踪迹苔薛植物包括为苔纲(Hepaticae ,liverworts)、薛纲 (Musci , mosses )和角苔纲(Anthocerotae , homworts )三 大类群叫 油体(oil body),是苔薛植物中一类特殊的细胞器,外覆一层膜,仅存在于苔纲植物中(图1)。

油 体的作用学术界尚有争议,目前更为人所接受的推测 是,它可以用来储存菇类芳香类等次级代谢产物,并进而起到化学防御的作用讥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为何从苔类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数量和结 构新颖程度上都远大于其他两类苔薛植物。

苔类植物中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以话类和芳香类 化合物为主,其中双联节化合物被认为是苔类植物中的特征性成分,在其他高等植物中鲜有发现叫由于苔薜植物植株矮小,鉴定困难,难于富集的特点,长期 收稿日期:2018-10-24修回 EJ 期=2019-06-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畫点项目⑻630093):苔薛植物中化合物结构多样性制备和抗真菌毒力研究,负责人,类红祥。

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3)

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3)

贵州苦苣苔科植物新种资料(3)*李飒,汤升虎,任启飞,袁茂琴,骆畅,李婧,李晓芳(贵州省植物园,贵州贵阳550000)摘要:贵州地处中国西南,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近年来有若干个新种在贵州被发现,并被合格发表。

为了让研究贵州省植物的高校、研究单位的师生和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认知这些新分类群,现逐步将这些新类群的形态描述翻译成中文,并辅以引自原文的配图。

本篇收录了桐梓石山苣苔Petrocodon tongziensisR.B.Zhang&F.Wen、都匀马铃苣苔Oreocharis duyunensis Z.Y.Li,X.G.Xiang&Z.Y.Guo、绥阳半蒴苣苔Hemiboea suiyangensis Z.Y.Li,S.W.Li&X.G.Xiang、齿瓣马铃苣苔Oreocharis odonto-petala Q.Fu&Y.Q.Wang。

关键词:新分类群,石灰岩植物区系,贵州植物区系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563(2020)03-0001-05Notes on the newly-reported species(Gesneriaceae)from Guizhou,China(III)*LI Sa,TANG Shenghu,REN Qifei,YUAN Maoqin,LUO Chang,LI Jing,LI Xiaofang(Guizhou Botanical Garden,Guiyang550000,China)Abstract:Guizhou is located in the southwest of China,and is rich in plant resources of the family Gesneriaceae.Several new species from Guizhou have been reported in recent years.In order to help botany teachers,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to know the new taxa better,we translated their morphological description into Chinese,complete with photos.In this paper,we covered Petrocodon tongziensisR.B.Zhang&F.Wen,Oreocharis duyunensis Z.Y.Li,X.G.Xiang&Z.Y.Guo,Hemiboea suiyangensis Z.Y.Li,S.W.Li&X.G.Xiang,and Oreocharis odontopetala Q.Fu&Y.Q.Wang.Keywords:new taxa,limestone flora,flora of Guizhou1桐梓石山苣苔Petrocodon tongziensisR.B.Zhang&F.Wen(图1、图2)多年生草本,无茎。

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生存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生存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

珍稀濒危植物辐花苣苔生存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杨朔任启飞杨加文】,徐建】,欧明烛】,何选泽】,张梅打叶红环X马菁华】,刘芳】,陈云飞1(1.贵州省植物园,贵阳55004;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部咔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4)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the Endangered Plant Thamnocharis esquirolii communityYANG Shuo1,,REN Qifei1,,YANG Jiawen1,XU Jian1,OU Mingzhu】,HE Xuanze1, ZHANG Mei1,YE Honghuan1,MA Jinghua1,LIU Fang】,CHEN Yunfei1摘要:分析了贵州省贞丰县龙山自然保护区辐花苣苔生存群落内部植物的物种组成、垂直结构、地理分布类型、生活型、重要值、多样性°结果表明,该群落植物共有19科26属28种;群落内部19科、26属、28种分别可划分为6个、8个、8个分布区类型;该群落由高位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3类组成;乔灌草三层中优势种分别为长蕊杜鹃、箭竹、辐花苣苔;群落多样性指标均较低°关键词:辐花苣苔;群落结构;物种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239(2021)01-0050-05我国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植物资源丰富,但约有半数种类为狭域种,有的仅有很小的居群,不少珍稀特有种面临灭绝的威胁[1]。

辐花苣苔(Thamno­charis esquirolii)系苦苣苔科辐花苣苔属(Thamno­charis)多年生草本植物,我国特有种,因花辐射对称而得名[2]。

该植物于1981年被学者王文采[3]首次发文见刊,1999年被国家林业局定义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孑遗植物名词解释

孑遗植物名词解释

孑遗植物名词解释孑遗植物是指那些生活环境相对较为恶劣,适应能力相对较强的植物。

通常指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环境变化而逐渐减少的植物种群。

孑遗植物又被称为遗存植物、遗存种和遗群植物。

它们通常可以在独立栖息、隔离栖息、抗干扰和迁地保存等环境中存活繁衍。

因此,孑遗植物往往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它们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孑遗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具有适应极端环境的特征。

它们在适应性上常常表现出耐旱、耐盐、耐寒、耐干等特点。

此外,孑遗植物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营养需求量相对较小,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学术上,对孑遗植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首先,通过分析孑遗植物的生态特点和适应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规律。

其次,孑遗植物中可能潜藏着一些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植物资源,如药用植物、材料植物等。

最后,研究孑遗植物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孑遗植物的保护工作成为当今生态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保护孑遗植物和其生境的完整性,可以实现它们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和地位。

保护工作包括保护孑遗植物的自然栖息地、禁止非法采挖和破坏、开展科学研究和监测等。

同时,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也是保护孑遗植物的重要手段。

总之,孑遗植物是一类在环境变化中坚持存活下来的植物,它们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孑遗植物对于了解生物适应性、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加强对孑遗植物的保护工作,有助于维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普通昆虫学-3直翅目Orthoptera

普通昆虫学-3直翅目Orthoptera
→草食性: →肉食性:被囚禁而饥
饿时,同类相食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3.蝼蛄科Gryllotalpidae
[形态]:触角短; 前足开掘式,后足 非跳跃足;发音器、 听器均不发达;产 并器不发达;前翅 短,后翅长如尾状, 1对长尾须。
B.蝼蛄亚目Gryllotalpodea: 蝼蛄科 + 蚤蝼科 向土中生活发展。身体纺锤形,坚实;前足开掘式; 触角短;产卵器退化,跗节1~3节。
C.蝗亚目Locustodea 蝗科 + 菱蝗科 向地面生活发展。短的触角适应草丛中活动。产卵器 凿状,便于土中产卵;跗节3节;具腹听器。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形态特征
腹部 腹部一般ll节,少数仅见8—9节,第11腹
节较退化,分成背面的肛上板和两侧的肛 侧板。具尾须l对,短而不分节或长丝状。 雌虫产卵器一般都很发达,仅蝼蛄等无特 化的产卵器。 多数种类雄虫常具发音器,以翅相互磨擦 发音,或以后足腿节内侧的音齿与前翅相 互磨擦发音。能发音的种类常具听器,螽 斯、蟋蟀、蝼蛄等的听器位于前足胫节基 部,或显露,或呈狭缝形;蝗虫类的听器 位于腹部第1节的两侧,近似月牙形。
少数穴居种类为前 口式。上领发达, 强大而坚硬。复眼 大而突出,单眼一 般2—3个,少数种 类缺单眼。多数种 类触角丝状,有的 长于身体,有的较 短;少数种类触角 为剑状或锤状。
Insect Department, College of Grassland Science, GAU

不同喀斯特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的生理生态特征的开题报告

不同喀斯特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的生理生态特征的开题报告

不同喀斯特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的生理生态特征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珍稀濒危物种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特有的草本植物,分布范围较窄,受到采挖、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威胁,已被列入国家保护植物名录。

喀斯特地区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类型,在地貌、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和特征,其研究可以拓展我们对生物适应性、生态位分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课题的认识。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对象:报春苣苔(Primulina tabacum)。

2.研究地点:选择喀斯特地区不同类型生境比较典型的地区作为研究地点。

3.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不同喀斯特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的生理生态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生长特征、形态指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策略等多个方面。

4.研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取数据和结果。

具体方法包括样品采集、生理测定、形态观测、组织切片、光谱检测、气孔导度测定等。

三、预期结果通过深入研究不同喀斯特生境下珍稀濒危植物报春苣苔的生理生态特征,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结果:1.了解报春苣苔在不同生境中的适应策略和生态位特征,为保护和恢复其种群提供理论依据。

2.探讨生理生态特征对物种分化及物种分布的影响,为揭示喀斯特生境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供参考。

3.为其他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和恢复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

四、研究难点及解决方案1.报春苣苔分布范围较窄,资源有限,采样难度较大。

采用合适的调查方法和科学设计的统计方案可以最大化地利用野外地点和有限样本进行研究。

2.不同生境下的环境差异比较大,研究需考虑如何对全实验进行科学设计和合理比较。

可以除了实验室的对比试验外,进行种群扩散和微观组成分析。

3.需要结合地质、气候、人类活动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说明不同生境下物种分布和适应差异。

可以结合实验室模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来获得和分析数据。

自然密码百科上-第6章

自然密码百科上-第6章

第6章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中英文名录蕨类植物Pteridophytes铁线蕨科Adiantaceae1.荷叶铁线蕨观音座莲科Angiopteridaceae2.原始观音座莲Archangiopterishenryi 铁角蕨科Aspleniaceae3.对开蕨Phyllitisjaponica蹄盖蕨科Athyriaceae4.光叶蕨CyStoathyriumchinense 桫椤科Cvatheaceae5.桫椤Alsophilaspinulosa6.笔筒树Sphaeropterislepifera 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7.玉龙蕨Sorolepidiumglaciale水韭科Isoetaceae8.宽叶水韭Isoetesjaponica9.中华水韭Isoetessinensis瓶尔小草科Ophioglossaceae10.狭叶瓶尔小草Ophioglossumthermale 鹿角蕨科Platyceriaceae11.鹿角蕨Platyceriumwallichii 水龙骨科Polypodiaceae12.扇蕨Neocheiropterispalmatopedata 中国蕨科Sinopteridaceae13.中国蕨Sinopteridaceae裸子植物Gymnospermae三尖杉科Cephalotaxaceae14.海南粗榧Cephalotarusmannii15.蓖子三尖杉Cephalotarusolireri贡山三尖杉Cephalotaruslanceolata柏科Cupressaceae16.翠柏Calocedrusmacrolepis17.红桧Chamaecyparisformosensis 18.岷江柏木Cupressuschengiana19.巨柏Cupressusgigantea20.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21.朝鲜崖柏Thujakoraiensis崖柏Thujasutchuenensis苏铁科Cycadaceae22.叉叶苏铁Cyeasmicholitzii23.攀枝花苏铁Cycaspanzhihuaensis 24.篦齿苏铁Cycaspectinata云南苏铁Cycassiamensis25.台湾苏铁Cycastaiwaniana银杏科Ginkgoaceae26.银杏Ginkgobiloba松科Pinaceae27.百山祖冷杉Abiesbeshanzuensis28.秦岭冷杉Abieschensiensis29.梵净山冷杉Abiesfanjingshanensis 30.长苞冷杉Abiesgeorgei31.西伯利亚冷杉Abiessibirica32.元宝山冷杉Abiesyuanbaoshanensis 33.资源冷杉Abiesziyuanensis34.银杉Cathayaargyrophylla35.黄枝油杉Keteleeriacalcarea 柔毛油杉Keteleeriapubescens36.油杉Keteleeriafortunei37.海南油杉Keteleeriahainanensis38.旱地油杉Keteleeriaxerophila39.太白红杉Larixchinensis40.四川红杉Larixmastersiana41.白皮云杉Piceaaurantiaca康定云杉Piceamontigena42.麦吊云杉Piceabrachytyla43.大果青扦Piceaneoreitchii44.西伯利亚云杉Piceaobovata45.长叶云杉Piceasmithiana46.大别山五针松Pinusdabeshanensis47.华南五针松Pinuskwangtungensis48.雅加松Pinusmassonianavar.hainanensis 49.喜马拉雅长叶松Pinusroxburghii50.西伯利亚红松Pinussibirica51.樟子松Pinussylvestris52.长白松Pinussylvestrisvar.svlvestriformis 53.兴凯湖松Pinuswangii54.毛枝五针松Pinuswangii55.金钱松Pseudolarixkaempferi56.短叶黄杉Pseudotsugabrevifolia57.澜沧黄杉Pseudotsugaforrestii58.华东黄杉Pseudotsugagaussenii台湾黄杉Pseudotsugawilsoniana59.黄杉Pseudotsugasinensis60.南方铁杉Tsugachinensis61.丽江铁杉Tsugaforrestii62.长苞铁杉Tsugalongibracteata罗汉松科Podocarpaceae63.陆均松Dacrydiumpierrei64.海南罗汉松Podocarpusannamiensis65.长叶竹柏Podocarpusfleuryi66.鸡毛松Podocarpusimbricatus红豆杉科Taxaceae67.穗花杉Amentotaxusargotaenia台湾穗花杉Amentotaxusformosana68.云南穗花杉Amentotaxusyunnanensis69.白豆杉Pseudotaxuschienii70.喜马拉雅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71.长叶榧Torreyajackii72.云南榧Torreyayunnanensis杉科Taxodiaceae73.德昌杉木Cunninghamiaunicanaliculata 74.水松Glyptostrobuspensilis75.水杉Metasequoiaglyptostroboides76.秃杉Taiwaniaflousiana台湾杉Taiwaniacryptomerioides被子植物Angiospermae槭树科Aceraceae77.榇叶槭Acercatalpifolium78.庙台槭Acermiaotaiense79羊角槭Aceryangjuechi80.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dyeriana 81.金钱槭Dipteroniasinensis 漆树科Anacardiaceae82.林生杧果Mangiferasylvatica 番荔枝科Annonaceae83.蕉木Oncodostigmahainanensis 84.囊瓣木Saccopetalumprolificum 五加科Araliaceae85.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86.马蹄参Diplopanaxstachyanthus 87.多室八角金盘Fatsiapolycarpa 88.刺参Oplopanaxelatus89.人参Panaxginseng90.姜状三七Panaxzingiberensis 假人参Panaxpseudoginseng小檗科Berberidaceae91.八角莲Dysosmaversipellis92.桃儿七Sinopodophyllumemodi 桦木科Betulaceae93.盐桦Betulahalophila94.普陀鹅耳枥Carpinusputoensis 95.华榛Coryluschinensis96.天目铁木Ostryarehderiana 伯乐树科Bretschneideraceae97.伯乐树Bretschneiderasinensis 蜡梅科Calycanthaceae98.夏蜡梅Calycanthuschinensis 忍冬科Caprifoliaceae99.七子花Heptacodiummiconioides 100.蝟实Kolkwitxiaamabilis石竹科Caryophyllaceae101.裸果木Gymnocarposprzewalskii 102.金铁锁Psammosilenetunicoides 卫矛科Celastraceae103.膝柄木Bhesasinensis104.十齿花Dipentodonsinicus105.永瓣藤Monimopetalunchinense 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106.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藜科Chenopodiaceae107.梭梭Haloxylonammodendron108.白梭梭Haloxylonpersicum半日花科Cistaceae109.半日花Helianthemumsoongoricum使君子科Combretaceae110.榆绿木Anogeissusacuminatavar.lanceolata 111.萼翅藤Clalycopterisfloribunda112.红榄李Lumnitzeralittorea113.千果榄仁Terminaliamyriocarpa菊科Compositae114.小花异裂菊Heteroplexismicrocephala 绢叶异裂菊Heteroplexisserieophylla异裂菊Heteroplexisvernonioides115.白菊木Leucomerisdecora116.栌菊木Noueliainsignis117.雪莲Saussureainrolucrata118.革苞菊Turgarinoriamongolica 隐翼科Crypteroniaceae119.隐翼Crypteroniapaniculata 四数木科Datiscaceae120.四数木Tetramelesnudiflorn 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121.盈江龙脑香Dipterocarpusretusus 122.狭叶坡垒Hopeachineusis123.无翼坡垒Hopeaexalata124.坡垒Hopeahainanensis125.毛叶坡垒Hopeamollissima126.望天树Parashoreachinensis127.云南娑罗双Shoreaassamica128.青皮Vaticamangachampoi129.广西青梅Vaticaguangxiensis130.版纳青梅Vaticaxishuangbannaensis 胡颓子科Elaeagnaceae131.翅果油树Elaeagnusmollis岩高兰科Empetraceae132.岩高兰Empetrumnigrumvar.japonicum 杜鹃花科Ericaceae133.松毛翠Phyllodocecaerulea134.牛皮杜鹃Rhododendronchrysantlum 苞叶杜鹃Rhododendronredowskianum135.蓝果杜鹃Rhododendroncyanocarpum136.棕背杜鹃Rhododendronfictolacteum 137.似血杜鹃Rhododendronhaematodes138.和蔼杜鹃Rhododendronjucundum139.大树杜鹃Rhododendronprotistumvar.giganteum 140.大王杜鹃Rhododendronrex141.硫黄杜鹃Rhododendronsulphureum杜仲科Eucommiaceae142.杜仲Eucommiaulmoides大戟科Euphorbiaceae143.肥牛树Cephalomappasinensis144.蝴蝶果Cleidiocarponcavaleriei145.海南巴豆Croton146.东京桐Deutzianthustonkienensis壳斗科Fagaceae147.华南锥Castanopsisconcinna148.吊皮锥Castanopsiskawakmii149.大果青冈Cyclobalanopsisrex150.台湾水青冈Fagushayatae151.三棱栎Trigonobalanusdoichangensis 大凤子科Flacourtiaceae152.光叶天料木Homaliumlaoticumvar.alabratum 153.海南大风子154.大叶龙角Taraktogenosannamensis瓣鳞花科Frankeniaceae155.瓣鳞花Frankeniapulverulenta禾本科Gramineae156.短穗竹Brachystachyumdensiflorum157.药用野生稻Oryza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ryzagranulata158.普通野生稻Oryzarufipogon159.筇竹Qiongzhueatumidinoda藤黄科Guttiferae160.金丝李Garciniapaucinerris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161.山铜材Chuniabucklandioides162.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var.longipes 163.半枫荷Semiliquidambarcathayensis164.山白树Sinowilsoniahenryi165.四药门花Tetrathyriumsubcordatum七叶树科Hippocastanaceae166.云南七叶树Aesculuswangii水鳖科Hydrocharitaceae167.海菜花Otteliaacuminata胡桃科Juglandaceae168.喙核桃Annamocaryasinensis169.核桃楸Juglansmandshurica170.核桃Juglansregia樟科Lauraceae171.油丹Alseodaphnehainanensis皱皮油丹Alseodaphnerugosa172.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173.银叶桂Cinnamomummairei174.沉水樟cinnamomummicranthum175.天目木姜子Litseaauriculata176.五桠果叶木姜子Litseadilleniifolia 177.思茅木姜子Litseapierreivar.szemois 178.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sericea179.闽楠Phoebebournei180.浙江楠Phoebebournei181.滇楠Phoebenanmu182.楠木Phoebezhennan豆科Leguminosae183.顶果木Acrocarpusfraxinifolius184.沙冬青Ammopiptanthusmongolicus185.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nanus186.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var.mongolicus 187.版纳黑檀Dalbergiafuscavar.enneandra188.降香黄檀Dalbergiaodorifera189.格木Erythrophleumfordii190.胡豆莲Euchrestajaponica191.绒毛皂荚Gleditsiavestita192.野大豆Glycinesoja193.红豆树Ormosiahosiei194.缘毛红豆Ormosiahowii195.任木Zeniainsignis百合科Liliaceae196.剑叶龙血树Dracaenacochinchinensis小花龙血树Dracaenacambodiana197.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198.新疆贝母Fritillariawalujewii 伊犁贝母Fritillariapallidiflora199.延龄草Trilliumtschonoskii 西藏延龄草Trilliumgovanianum亚麻科Linaceae200.粘木Ixonantheschinensis千屈菜科Lythraceae201.云南紫薇Lagerstroemiaintermedia 本兰科Magnoliaceae202.长蕊木兰Alcimandracathcartii203.地枫皮Illiciumdifengpi204.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205.天目木兰Magnoliaamoena206.黄山木兰Magnoliacylindrica207.大叶木兰Magnoliahenryi208.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凹叶厚朴Magnoliaofficinalissubsp.biloba 209.长喙厚朴Magnoliarostrata210.小花木兰Magnoliasieboldii211.圆叶玉兰Magnoliasinensis212.西康玉兰Magnoliawilsonii213.宝华玉兰Magnoliazenii214.香木莲Manglietiaaromatica215.大果木莲Manglietiagrandis216.红花木莲Manglietiainsignis217.大叶木莲Manglietiamegaphylla218.巴东木莲Manglietiapatungensis219.华盖木Manglietiastrumsinicum220.香籽含笑Micheliahedyosperma221.峨眉含笑Micheliahedyosperma222.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lotungensis 223.云南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yunnanensis 峨眉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omeiensis224.合果木Paramicheliabaillonii225.水青树Tetracentronsinensis226.观光木Tsoongiodendronodorum楝科Meliaceae227.粗枝木楝Amooradasyclada228.红椿Toonaciliata防己科Menispermaceae229.藤枣Fleutharrhanemacrocarpa桑科Moraceae230.见血封喉Antiaristoricaria231.滇波罗蜜Artocarpuslakoocha白桂木Artocarpushypargyreus芭蕉科Musaceae232.兰花蕉Orchidanthachinensis肉豆蔻科Myristicaceae233.琴叶风吹楠Horsfieldiapandurifolia234.滇南风吹楠Horsfieldiatetratepala 海南风吹楠Horsfieldiahainanensis235.云南肉豆蔻Myristicayunnanensis 蓝果树科Nyssaceae236.珙桐Davidiainvoluctata光叶珙桐Davidia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 237.毛叶紫树Nyssayunnanensis金莲木科Ochnaceae238.合柱金莲木Siniarhodoleuca铁青树科Olacaceae239.蒜头果Malaniaoleifera木犀科Oleaceae240.水曲柳Frarinusmandshurica241.羽叶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贺兰山丁香Syringapinnatifoliavar.alashanica 柳叶菜科Onagraceae242.南湖柳叶菜Epilobiumnankotaizanense 兰科Orchidaceae243.无喙兰Archinecttiagaudissartii244.双蕊兰Diplandrorchissinica245.独花兰Changnieniaamoena246.黑节草Dendrobiumcandidum247.天麻Gastrodiaelata248.台湾蝶兰Phalaenopsisaphrodite249.金佛山兰Tangtsiniananchuanica 列当科Orobanchaceae250.草苁蓉Boschniakiarossica251.肉苁蓉Cistanchedeserticola 管肉苁蓉Cistanchetubulosa棕榈科Palmae252.槿棕Caryotaurens253.琼棕Chuniophoenixhainanensis 矮琼棕Chuniophoenixhumilis254.水椰Nypafruticans255.龙棕Trachycarpusnana远志科Polygalaceae256.巨花远志Polygalaarcuata山龙眼科Proteaceae257.瑞丽山龙眼Heliciaxhweliensis258.假山龙眼Heliciopsisterminalis太花草科Rafflesiaceae259.台湾帽蕊草Mitrastemonkawasakii毛莨科Ranunculaceae260.短柄乌头Aconitumbrachypodum皱叶乌头Aconitumnagarumvar.heterotrichum261.星叶草Circaeasteragrestis262.短萼黄连Coptischinensisvar.brevisepala 黄连Coptischinensis263.峨眉黄连Coptisomeiensis264.云南黄连Coptisteeta265.独叶草Kingdoniauniflora266.黄牡丹Paeoniadelarayivar.lutea267.紫斑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var.papaveracea 矮牡丹Paeoniasuffruticosavar.spontanea268.四川牡丹Paeoniaszechuanica 鼠李科Rhamnaceae269.小勾儿茶Berchemiellawilsonii 红树科Rhizophoracea270.锯叶竹节树Caralliadiplopetela 271.山红树Pellacalyxyunnanensis 马尾树科Rhoipteleaceae272.马尾树Rhoipteleachiliantha 蔷薇科Posaceae273.山楂海棠Maluskomarovii274.峨眉山莓草Sibbaldiaomeiensis 275.新疆野苹果Malussieversii276.锡金海棠Malussikkimensis277.绵刺Potaniniamongolica278.蒙古扁桃Prunusmongolica279.香水月季Rosaodorata280.玫瑰Rosarugosa281.黄山花楸Sorbusamabilis282.太行花Taihangiarupestris缘毛太行花Taihangiarupestrisvar.ciliata 茜草科Rubiaceae283.绣球茜Dunniasinensis284.香果树Emmenopteryshenryi285.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286.异形玉叶金花Mussaendaanomala 芸香科Rutaceae287.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杨柳科Salicaceae288.钻天柳Choseniaarbutifolia289.胡杨Populuseuphratica290.灰杨Populuspruinosa291.大叶柳Salixmagnifica292.长白柳Salixpolyadeniavar.tschangbaischanica 无患子科Sapindaceae293.田林细子龙Amesiodendrontienlinensis294.龙眼Dimocarpuslongan295.伞花木Eurycorymbuscaraleriei296.掌叶木Handeliodendronbodinieri297.野生荔枝Litchichinensisvar.euspontanea298.爪耳木Otophoraunilocularis299.海南假韶子Paranepheliumhainanense300.绒毛番龙眼Pometiatomentosa301.千果木Xerospermumbonii山榄科Sapotaceae302.海南紫荆木Madhucahainanensis303.紫荆木Madhucapasquieri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304.黄山梅Kirengeshomapalmata305.蛛网萼Platycraterarguta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306.胡黄连Neopicrorhizascrophulariiflora 海桑科Sonneratiaceae307.海南海桑Sonneratiahainanensis 省沽油科Staphyleaceae308.银鹊树Tapisciasinensis百部科Stemonaceae309.金刚大Croomiajaponica梧桐科Sterculiaceae310.海南梧桐Firmianahainanensis311.云南梧桐Firmianamajor312.蝴蝶树Heritieraparvifolia313.景东翅子树Pterospermumkingtungense 314.勐仑翅子树Pterospermummenglunenae 315.云南翅子树Pterospermumyunnanense 316.粗齿梭罗Reevesiarotundifolia 安息香科Styracaceae317.银钟花Halesiamacgregorii318.白辛树Pterostyraxpsilophylla319.木瓜红Rehderodendronmacrocarpum320.长果秤锤树Sinojackiadolichocarpa 321.秤锤树Sinojackiaxylocarpa蒟蒻薯科Taccaceae322.蒟蒻薯Taccachantrieri柽柳科Tamaricaceae323.沙生柽柳Tamarixtaklamakanensis山茶科Theaceae324.圆籽荷Apterospermaoblata325.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显脉金花茶Camelliaeuphlebia东兴金花茶Camelliathunhinensis平果金花茶Camelliapingguoensis毛瓣金花茶Camelliapubipetala326.红皮糙果茶Camelliacrapnelliana327.大苞白山茶Camelliagranthamiana328.长瓣短柱茶Camelliagrijsii329.云南山茶花Camelliareticulata330.野茶树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 331.猪血木Euryodendronexcelsum332.紫茎Stewartiasinensis瑞香科Thymelaeaceae333.土沉香Aquilariasinensis椴树科Tiliaceae334.柄翅果Burretiodendronesquirolii 335.蚬木Burretiodendronhsienmu336.桂滇桐Craigiakwangsiensis337.滇桐Craigiayunnanensis昆栏树科Trochodendraceae338.领春木Eupteleapleiospermum339.昆栏树TRochodendronaralioides 榆科Ulmaceae340.油朴Celtiswightii341.青檀Pteroceltistatarinowii342.瑯玡榆Pteroceltistatarinowii343.长序榆Ulmuselongata344.醉翁榆Ulmusgaussenii伞形科Umbelliferae345.明党参Changiumsmyrnioides346.新疆阿魏Ferulasinkiangensis347.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荨麻科Urticaceae348.舌柱麻Archiboehmeriaatrata349.火麻树Laporteaurentissima350.锥头麻Poikilospermumsuaveolense马鞭草科Verbenaceae351.云南石榇Gmelinaarborea352.苦榇Gmelinahainanensis353.思茅豆腐柴Premnaszemaoensis【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多栽培作绿篱。

同翅目Homoptera

同翅目Homoptera

3. 蜡蝉科Fulgoridae
• 中型至大型昆虫, 善
跳跃一般体色美丽如 蝶蛾。有些种类额延 长如象鼻, 还有的种 类可分泌绵状的白蜡。
• 触角短, 末端具1 刚
毛, 位于复眼的下方。
• 前后翅端区翅脉呈网
状, 多分叉和横脉。
4. 木虱科psylli dae
• 体细小, 能飞善跳。 • 触角10 节, 末端有2
齿。雄虫具发音器, 位 于腹部两侧。
• 成虫以刺吸汁液和产卵
危害果树和林木枝条, 若虫吸取根部汁液。
2. 叶蝉科 Cicadellidae
• 体小型至中型。 • 单眼多为2 个, 触角鞭节
分节甚多。
• 后足胫节下方有2 列短刺,
这一特征可以区别于近缘 科昆虫。
• 雌虫具齿状产卵管, 产卵
于植物组织内。
殖交替进行。有卵生, 也有卵胎生。
• 本目不少种类为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并能传播植物的很多病害,
如蚜虫、叶蝉、木虱等能传播病毒。亦有不少种类如蚜虫、介壳虫、 粉虱等, 分泌蜜露, 诱致煤污病
1. 蝉科Cicadidae
• 多为大型昆虫。 • 复眼发达, 单眼3 个。
触角短, 刚毛状。
• 前足腿节膨大, 下方有
条长短不一的刚毛, 单 眼3 个。
• 前翅常比后翅坚实, 前
翅无横脉, 基部有一条 基脉, 是由R 、M 、Cu 三脉合成的, 为本科的 显著特征之一。
• 成虫、若虫常分泌蜡质,
盖在身体上。
5. 粉虱科蜡粉。
• 触角7 节。 • 翅脉简单, 仅具1 或
• 为过渐变态, 真正的幼虫期一般仅2 龄, 接着是“前
蛹”、“蛹”, 继而羽化为成虫。
• 多数为害虫, 以危害木本植物为主, 许多种类是果树及

浅谈食物链

浅谈食物链

作者: 滕红梅
出版物刊名: 运城学院学报
页码: 53-54页
主题词: 丸花蜂 《物种起源》 博物学家 结籽 生态系统 分解者 七星瓢虫 森林草原 动物尸体 异养生物
摘要: 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曾在《物种起源》中讲述了一个“猫与三叶草”的故事。

达尔文曾仔细察到红三叶草的传粉与长舌丸花蜂有关,没有长舌丸花蜂来传粉,红三叶草的花开得再旺也不结籽、无法繁殖后代。

而长舌丸花蜂的幼虫和蜂房是田鼠的捕食对象,所以长舌丸花蜂的多少取决于田鼠的数量。

猫是田鼠的天敌,田鼠又受到猫的制约。

达尔文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地区有大量的猫,田鼠便受到抑制,田鼠少则长舌丸花蜂就多了,红三叶草自然兴盛,红三叶草丰收,牛就不愁发展不起来。

他提出要想使英国畜牧业得到发展,首先必须多养猫。

自然密码百科中-第5章

自然密码百科中-第5章

第5章情迷植物王国531扁蓄【别名】扁蓄、大萹蓄、鸟蓼、扁竹、竹节草、猪牙草、道生草【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萹蓄 Polygonum aviculare L. 的干燥地上部分。

夏季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根及杂质,晒干。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性状】本品茎呈圆柱形而略扁,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

2-0。

3cm。

表面灰绿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节间长约3cm ;质硬,易折断,断面髓部白色。

叶互生,近无柄或具短柄,叶片多脱落或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两面均呈棕绿色或灰绿色。

无臭,味微苦。

〖药材及成分〗为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的干燥地上部分。

全国各地均产。

夏季采收,晒干,切碎,生用。

含扁蓄甙。

〖药性功效〗苦,微寒。

归膀胱经。

本品苦降下行,通利膀胱,苦燥又能杀虫除湿止痒,主要用于淋痛及湿疹。

1.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

2.杀虫止痒可治疗蛲虫等寄生虫病。

亦可煎汤外洗治疗皮肤疮疹、瘙痒。

32桑树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

桑叶呈卵形,是喂蚕的饲料。

形态特征落叶乔木,高16米,胸径1米。

树冠倒卵圆形。

叶卵形或宽卵形,先端尖或渐短尖,基部圆或心形,锯齿粗钝,幼树之叶常有浅裂、深裂,上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毛,脉腋簇生毛。

聚花果(桑椹)紫黑色、淡红或白色,多汁味甜。

花期4月;果熟5~7月生长习性喜光,对气候、土壤适应性都很强。

耐寒,可耐-40℃的低温,耐旱,不耐水湿。

也可在温暖湿润的环境生长。

喜深厚疏松肥沃的土壤,能耐轻度盐碱(0.2%)。

抗风,耐烟尘,抗有毒气体。

根系发达,生长快,萌芽力强,耐修剪,寿命长,一般可达数百年。

个别是可达千年。

园林用途桑树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生性强,管理容易,为城市绿化的先锋树种。

宜孤植作庭荫树,也要与喜阴花灌木配置树坛、树丛或与其它树种混植风景林,,果能吸引鸟类,宜构成鸟语花香的自然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看,该族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区域正在急剧缩 小,甚 至 一 些 种 类 和 地 方 居 群 已 经 消 失( 表 ! )。
从 尖 舌 苣 苔 族 植 物 的 生 态 地 理 及 生 物 学 特 性 来 看 ,以 该 族 植 物 为 典 型 例 子 ,探 讨 生 物 绝 灭 速 率
的计算方法,以及绝灭速率 和 系 统 发 育、生 境 受 破 坏 程 度 的 关 系 具 有 重 要 意 义。根 据 上 述 思
!" " 统计与计算方法
该 族 植 物 各 种 类 所 仅 有 的 几 个 地 方 居 群 多 呈 孤 岛 状 分 布 ,各 孤 岛 相 距 百 里 以 外 ,几 乎 没 有 向外散布的可能。因此,每个种类的居群数以 分 布 的 孤 岛 数 来 统 计。 当 一 个 孤 岛 上 有 # 个 以 上小居群时,则将每个孤岛分布的小居群作为同 一 个 地 方 居 群 来 划 分。根 据 尖 舌 苣 苔 族 植 物 的生态地理及生物学特性以及对地方居群的划 分 原 则,本 文 设 定 尖 舌 苣 苔 族 植 物 各 地 方 居 群 的 散 布 潜 能 为 零 ,也 就 是 说 尖 舌 苣 苔 族 植 物 现 分 布 地 方 居 群 乃 过 去 分 布 的 残 遗 ,非 现 代 散 布 所 致。该设定经近年来连续的野外观察检验是可靠的。
圆果苣苔!"#$%"&’ ()*+’,)-.$/-+
!
!
!
!
!
"
异叶苣苔 01"2$34-+ 31-#-2-./$#+
!
"
"
"
"
"
毕节异叶苣苔 05 *-6-’’&(-(
!
!
!
!
!
!
峨眉异叶苣苔 05 2(-+&%-+&+ G*(A 7-/($&--
E
E
E
E
/
/
河口异叶苣苔 05 1’4$)’&(-(
表 !" 尖舌苣苔族 !#$% & !’’% 年间居群消长动态和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 0*12% !3 4%+2)’% 56 78% 25+*2 959:2*7)5’& *’; 959:2*7)5’ %<7)’+7)5’ (*7%& 56 &9%+)%& )’ =2:>)%*%
物种 ?9%+)%&
居群数目 @5A 56 959:2*7)5’ !BC" # !BBD !BD" # !D"D !D!" # !D,D !D/" # !DED !D." # !DFD !DC" # !DD"
"
!A FD
.A "B
!"A !C
,"A /E
//A D"
居群绝灭速率( <) I<7)’+7)5’ (*7%(& J)
"
!A FD
/A E.
.A /F
!!A /,
!CA ",
#!1
生" 物" 多" 样" 性" " " " " " " " " " " " " " " " " " " " 第 ) 卷
收稿日期:$%%& T <5 T <4 ;修改稿收到日期:$%%& T <" T <$
第 / 期3 3 3 3 王印政等:一个孑遗类群———尖舌苣苔族( =2:>)%*%)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及其指示意义
,!.
个 地 区 内 ,如 果 根 据 有 代 表 性 物 种 或 类 群 的 绝 灭 或 濒 危 过 程 的 进 度 来 计 算 其 绝 灭 速 率 ,并 由 此
多是原始属、种,主要分布于海拔 ,"" # !""" - 的 中 低 山 区,在 西 南 地 区 分 布 的 最 高 海 拔 也 不
过 !."" -,易受人为干扰。此外,这 些 植 物 属 湿 生 型,根 系 浅,对 空 气 湿 度 及 土 壤 潜 水 层 的 变
化 比 较 敏 感 ,而 且 仅 适 于 在 散 射 光 环 境 中 生 存 ,严 格 依 赖 于 湿 润 性 森 林 环 境 。 尖 舌 苣 苔 族 植 物
该族植物 在 我 国 的 采 集 史 可 追 溯 到 !$$% 年,从 !$$% & !’’( 年,共 发 现 地 方 居 群 (’ 个。 根据设定,这 (’ 个地 方居群在 !$$% 年 以前 均 已 存在,这 也是 本文进 一步 将 !$)* & !$$’ 年 区 段所具有的居群数目定义为总居群数目( !* + (’ )的 依 据。 对 以 后 的 时 期 中 居 群 消 长 动 态 的 统计主要依据 ,-./ !’’0 年制订的世界物种红色 名 录 濒 危 等 级[)]中 对 绝 灭 的 定 义,并 根 据 这 !** 多年的采集历史和作者近年来对以往采集地的详细调查所获得的尖舌苣苔族植物地方居 群消长方面的资料进行( 表 ! )。其 中,!’0’ 年 以 后 的 各 时 期 由 于 采 集 活 动 较 多,资 料 比 较 完 备,这期间确定的地方居群消失的 具 体 时 期 误 差 较 小。!’0’ 年 以 前 消 失 的 1 个 地 方 居 群,由 于 采 集 资 料 的 空 缺 较 多,确 定 其 具 体 的 消 失 时 期 误 差 可 能 较 大。对 此,除 可 利 用 的 采 集 资 料 外,本文综合其它因素,如某一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不 同 时 期 人 为 活 动 的 强 度 和 栖 息 地 受 破 坏 程度、原采集地以后不同时期的采集频度等,以 校 正 可 能 发 生 的 误 差。然 后,本 文 尝 试 计 算 该 族植物在各时期的居群绝灭百分比( 2 )和居群绝灭速率(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尖舌苣苔族( ?@89ABCB)的 > 个属中 $4 个种 >% 个地方居群消长动 态 的 统 计 分 析,计 算了该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在 $4< 年的 时 间 区 间 内,尖 舌 苣 苔 族 物 种 的 居 群 绝 灭 速 率 和 生 境 受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显然,一个类群物种的居群绝 灭 速 率 对 于 该 类 群 分 布 地 区 环 境 的 受 破 坏 程 度 具 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尖舌苣苔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与其系 统 发 育 年 龄 和 进 化 程 度 密 切 相 关。 进 化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 系 统 发 育 上 比 较年青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则低。地区性特 有 类 群,尤 其 是 特 有 属 更 容 易 遭 受 绝 灭 的 危 险。 藉 此, 可在短时期内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类群的濒危过程。 关键词 ! 居群绝灭速率,系统发育,生境破碎,尖舌苣苔族 )*+$#(,&*- ’.,&-/,&*- 0(,’1 *2 1+’/&’1 &- ( 0’#&/, %0*$+—"#$%&’(’,3&,4 1+’/&(# 0’2’0’-/’ ,* &,1 +45#*%’-5 (-6 ,4’ 6’1,0$/,&*- 6’%0’’ *2 &,1 4(7&,(, 8 9:;< =&->?4’-%$,4),@A B’>?4&$),)C;< D$(4) :71,0(/,! -D EBCF: GH :;C;A:;AI CFC@D:A: GF ;JB KDFCEAI :;C;B GH ;JB BFLAIJEBF; CFK KBI@AFC;AGF GH >% @GIC@ MGMN 8@C;AGF: AF $4 :8LOAOAF9 :MBIAB: AF ?@89ABCB HLGE ’JAFC,;JB MGM8@C;AGF BP;AFI;AGF LC;B A: IC@I8@C;BK 8:AF9 ;JB HGLN E8@C GH !( Q R 4< DBCL:)S ($ T "# $ " # % $ )U $<<V /8LAF9 ;JB MBLAGK GH $4< DBCL: HLGE $&"< ;G $%%<,;JB MGMN 8@C;AGF BP;AFI;AGF LC;B GH :MBIAB: AF ?@89ABCB :JCLM@D AFILBC:BK WJA@B ;JBAL JCXA;C;: XBICEB :BOBLB@D HLC9EBF;BKV 2JB MGM8@C;AGF BP;AFI;AGF LC;B: GH :MBIAB: AF KAHHBLBF; 9LG8M: CLB IGLLB@C;BK WA;J ;JBAL MJD@G9BFDV 2JB MLAEA;AOB 9LG8M: JCOB JA9JBL MGM8@C;AGF BP;AFI;AGF LC;B ;JCF ;JB KBLAOC;AOB 9LG8M:V 2JB BFKBEAI 9LG8M:,B:MBIAC@@D ;JB BFN KBEAI 9BFBLC CLB AFI@AFBK ;G :8HHBL JA9JBL BP;AFI;AGF ;JCF ;JB WAKB@D KA:;LAX8;BK 9BFBLCV "’5 3*061E MGM8@C;AGF BP;AFI;AGF LC;B GH :MBIAB:,MJD@G9BFD,JCXA;C; HLC9EBF;C;AGF,?@89ABCB :$,4*0’1 (660’11! $))F:;A;8;B GH -G;CFD,’JAFB:B 7ICKBED GH ,IABFIB:,-BAYAF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