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6年中考科学第42课物质科学一实验1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浙江省2016年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的应用课件

浙江省2016年中考科学第一轮总复习化学反应的应用课件

【解析】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 应物,乙的质量增加பைடு நூலகம்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 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 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 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 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 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 (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盐酸的质量 (g) 锥形瓶中物质的 质量(g) 25 75 25 100 25 25 150 25 25
a
172.8 197.8
(1)a的数值为____,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得出 该试剂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依据是(通过实验数据和 图像作出你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盐酸至 100g时,开始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有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钙存在,之前滴加的盐酸无现象,说明了盐酸与氢 氧化钙反应,从而证明氢氧化钙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第6次加入盐酸的质量就等 于锥形瓶增加的质量,说明了第5次加入的盐酸已将碳 酸钙完全反应,则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150g+25g-172.8g=2.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2.2g 100 x 44 2.2 g 解得:x=5g, 19.8g-5g 100% 74.7%. 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9.8g

浙江省中考科学中考复习——离子共存问题(课件19张)

浙江省中考科学中考复习——离子共存问题(课件19张)

做好笔记
过去不等于未来 7.某化工场排放的污水中,常溶有某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通过
目测,初步认为可能含有Fe3+、Ba2+、Na+、OH-、Cl-、
CO32-、SO42-;为了进一步确认,进行实验检测: (1)取污水仔细视察,呈无色、透明、均一状态。
(2)向取样的污水中,滴入稀硫酸,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再
过去不等于未来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离子共存
做好笔记
离子共存
过去不等于未来
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产生反应的问 题。若在溶液中产生反应,就不能共存。
下列各组内的离子,在溶液中能不能共存,为什么?
A、H+ 、SO42- 、 Ba2+ 、NO3- Ba2++SO42-=BaSO4↓
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3)用pH试纸测定污水的pH值,试纸显深蓝色。由此可知,
该污水中,肯定含有离子是Ba2+
。肯定没有的离子
是Fe3+、CO32- SO42-
, 可能含N有a+的、离Cl子-


做好笔记
过去不等于未来
(4)某学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将一些可溶性化合物溶于 水,配制成的甲、乙两溶液中,共含有H+、Ag+、K+、 Ba2+、OH-、CI-、NO3-、CO32-、8种离子,两种 溶液里所含离子各不相同,已知向甲溶液里滴入石蕊 试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乙溶液里含有的4种离
2.酸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H+起反应的离子。
3.碱性溶液中肯定不存在与OH-起反应的离子。
做好笔记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2、探究晶体熔化(凝固)特点的实验
重点掌握知识:温度计的使用、各仪器的作用、晶体熔化图像的画法及分析、晶体熔化条件及特点。
(1)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2)
实验表格 (3)实验注意事项:
时间/min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2)此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物质的上表面.
(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 操作?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 m1 — m2(g) 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盐水的密度(g/cm3)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10
浙教版初中科学中考复习:物理实验 专题 (共39张PPT)【完美版】
针对训练
4、如图甲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该实验装置中各部分的安装顺序是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时应该选择颗粒 的冰块进行实验(选填“较大”或“较小”).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 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用了 分钟.

中考科学 第42讲 生物显微镜、装片、酶与激素的实验专题复习课件

中考科学 第42讲 生物显微镜、装片、酶与激素的实验专题复习课件

8.小明同学用同一台显微镜,通过调整目镜和物镜以及细准焦螺 旋,观察同一标本四次。请问,其中视野最暗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D )
A.5 倍、10 倍 B.5 倍、40 倍 C.10 倍、10 倍 D.10 倍、40 倍
9.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 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像的视野由亮 到暗的顺序是( C )
1.显微镜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某一台普通光学显 微镜的镜盒内有 2 个镜头,甲镜头的一端没有螺纹,乙镜头有螺纹, 甲、乙镜头分别为( B )
A.物镜、目镜 B.目镜、物镜 C.均为目镜 D.均为物镜
2.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 4 个镜头,甲乙一端无螺纹,丙丁有螺 纹。若要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12.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 1 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 2 所示的哪个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的( C )
13.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中,四 名同学分别进行了如下操作:
甲同学在对光过程中直接使用高倍物镜以使得视野内达到最大 亮度;
第42讲 生物显微镜、装片、酶与激素的 实验专题
显微镜镜头的辨别
例 1.如图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请根据图示判断放大倍数最
大的一组是( C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目镜直接放在镜筒里, 因此目镜无螺纹,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由此可 知图中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 镜倍数,要使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应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目镜和 物镜。目镜镜头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浙江省绍兴市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课件:第42课专题四:物质的检验、分离、共存、除杂和推断(33张PPT)

浙江省绍兴市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中考复习课件:第42课专题四:物质的检验、分离、共存、除杂和推断(33张PPT)
(3) 写出D装置尖嘴处发生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突破
考点2 会鉴别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
◎要点梳理
离子类别
鉴别试剂及方法
氯离子
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 不溶解,说明含有Cl-
硫酸根离子
加入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沉淀 不溶解,说明含有
◎解题指导
变式3 (2017·舟山)2017年,联合国把世界水日的主题 定为“废水”,关注重点是寻找各种方式来减少和再利 用废水。下列对不同工业废水的处理措施及对应的方法 类别,都正确的是( B ) A. A B. B C. C D. D
考点突破
考点3 学会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 及操作要点
通入灼热氧化铜,再通入硫酸铜粉末,看到氧化铜粉 末变红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是氢气
通入灼热氧化铜,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氧化铜粉 末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一氧化碳 硫酸铜粉末:使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是水
考点突破
考点1 说明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 水的检测方法
◎解题指导
考点3 学会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 及操作要点
◎要点梳理
① 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② 除去杂质,实质上是把杂质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气
体或水。
考点突破
考点3 学会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 及操作要点
◎解题指导
例3 下列除去杂质(少量)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B )
选项 物质 杂质
加入氢氧化钠,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并 铵根离子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说明含有

2016年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第42课生命科学实验课件(精)

2016年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第42课生命科学实验课件(精)

考点剖析
解析 (2)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清晰的物
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发现视野
中无光斑是因为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应继续转动物镜
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
考点剖析
(2)解决上述问题后,小莉先用4×物镜找到洋葱表皮细胞 清晰的物像,之后转动物镜转换器,用10×物镜观察, B 发现视野中无光斑。此时小莉应该________( 填字母编 号)。 A.调节反光镜 B.继续转动物镜转换器 C.移动载玻片 D.转动遮光器调整光圈大小
现象,他们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
(2)大豆种子能萌发成幼苗的结构部分是________ 。 胚 (3)如果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水分,应选择哪两个编号 的种子作对照实验?________ 1、2 。
真题体验
(4)假如2号种子没有萌发,请写出一条不萌发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种子结构不完整、胚死亡或正处于休眠期 (5)分析他们的实验过程,你能说出他们实验方法中的 不足之处吗? 种子数量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装片的制作 (1)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的目的是避免污物影响观察。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或生理盐水,目的是
避免产生气泡。 (3)用小刀在洋葱的内表皮撕取很薄的一片,目的是 防止撕的表皮太厚,导致细胞重叠。
考点剖析
(4)用镊子将待观察的材料展开,也是避免在观察时看到 细胞重叠现象。 (5)用镊子夹住盖玻片的一端,使另一端紧贴水滴的左边, 成45°角慢慢放下盖玻片,是为了防止产生气泡。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42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44张)

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第42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44张)

(C)
A.分子分成原子,生成新的元素
B.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原子
C.生成了组成或结构与原物质不同的物质
D.生成了组成和结构与原物质相同的物质
知 识
2.[202X·金华]金华酒传统酿造技艺、浦江剪纸、永康锡雕、
体 系
东阳竹编等,是金华拥有的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
梳 理
代表。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酸,无明显现象 。
甲 结论 含有CO、H2、H2O(气)


含有CO、H2、CO2
含有CO、H2、H2O (气)、CO2
1.镓是银白色金属,放在掌心会迅速变成液态,密度略大于铝,
在空气中表面易氧化形成氧化膜。其中属于镓的化学性质的

(A )
A.能被氧化
B.银白色
C.熔点低
D.密度较小
2.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分,这 种变化是 ( B )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
(3)装置中导管末端放置点燃的酒精灯的目的是_除__去__多__余__的___
CO,防止污染空气 。
图42-5
重 重点一 区 分 和 辨 认 物 理 变 化 和 化 学 变 化 、 物 理 性 质

和化学性质

点 例1 充有钠蒸气的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

讲 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钠的化
通入氢气
图42-9
B.在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前,需先通氢气排尽试管内的空气
C.待药品完全反应后,需同时撤去酒精灯和通氢气的导管

2016中考科学(浙江专用)总复习课件、提升演练专题三 实验探究

2016中考科学(浙江专用)总复习课件、提升演练专题三 实验探究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能改变,
6 清洁的河水





解析:设计实验之前,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此实验就是研究“洗洁精浓度对 草履虫存活率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就是洗洁精浓度,所以,要进行多组实 验进行对比,除了洗洁精浓度之外,控制其他变量相同。





四、获取事实与证据(得出结论)
在科学探究试题考查中,单纯地考核“获取事实与证据”是很少的,一般把它与 “得出结论”结合起来考查。在解决这类问题中,要培养具有初步描述实验数据 或有关信息的能力,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比较,能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经历





【例3】 研究小组发现家用洗洁精是池塘水体污染源之一,进入河水的洗洁精
是否会对草履虫的生存造成影响呢? 提出假设:不同浓度的洗洁精对草履虫的生存不会产生影响。 设计实验(请补充完整) 第一步,取5个培养皿,分别标记为1到5号。 第二步, 第四步, 察, 。 第三步,在1~5号培养皿中加入等体积的上述洗洁精溶液。 。 第五步,将培养皿放入250 ℃的保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借助显微镜进行观 。
答案:1.为什么撒了食盐后熔化的冰雪不再结冰? 2.水中添加食盐是否会降低水的凝固点?
解析:对于上述提供的一个材料,我们可以对材料中的相关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
并进行简单的因果推理,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更有利于建立猜想。如“撒了食盐” 和“不再结冰”的关系,就是“加了食盐”和“降低水的凝固点”的关系。为此 我们可以提出如答案所示的类似问题。
专题三 实 验探究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科学探究也是现行科 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所有的科学探究方式中,实验探究又是最普遍、 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科学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二)第42课

科学中考科学第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二)第42课


(2)由步骤②可确定该试剂为 硫酸钠 溶液。
1、含CO、N2、H2、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依次通过 NaOH溶液、灼热的CuO和浓硫酸,最后剩下的气体是
( A)
A.N2和CO2
B.N2和H2
C.N2和CO
D.无任何气体
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2CO3、Ba(OH)2三种溶
液区别开来,这种试剂是( A )
(1)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 烧杯、 漏斗 。
(2)下列对滤渣A和滤液B的判断正确的是( B )
A. 滤渣A中一定不含铜 B. 滤渣A中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C. 滤液B中含有FeCl2 和HCl D. 滤液B含有CuCl2 和FeCl2 。
〖变式4〗 (2013·德阳)A、B、C、D、E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其中A是氧化
实验后,同学们按老师要求将废液都倒在指定的大烧杯中。小科猜想 该烧杯中的废液可能有硫酸铜、硫酸锌、硫酸亚铁……,应该可以从中提 取出铁和铜。经思考后,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设法使滤液甲和乙 所含的溶质相同。
则:固体C是 铁(或Fe) ,操作③的名称是 过滤 的过量金属粉末是 锌(或Zn) 。
,实验中所加
第二部分 物质科学(二)
第42课 物质的检验、分离 和提纯、推断
要点梳理
考点1:说明氧气、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水的检 测方法
物质种类 氧气
二氧化碳 氢气
一氧化碳

鉴别试剂及方法
带火星的木条;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澄清石灰水;使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二氧化碳
通入灼热氧化铜,再通入硫酸铜粉末,看到氧化铜粉末变红色,硫酸 铜粉末变蓝色,说明是氢气 通入灼热氧化铜,再通入澄清石灰水,看到氧化铜粉末变红色,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是一氧化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A
考点三
要点点拨
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 因素
1.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滑动时,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摩擦力的 大小还与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压力大小有关, 表面受到的压 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 2. 将滑动摩擦力转化为一个可测的量,实验中通常利用二力 平衡条件将摩擦力的大小转化为可观察到的弹簧测力计的 拉力的示数。
特别关注 天平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前,要先看天平的最
小刻度和量程;②不能用手去摸砝码,取砝码要用镊子;③潮 湿的物品或有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要放在烧杯里称量, 没有腐蚀 性的化学药品可在天平的两盘各放同样的白纸,然后称量。
5. 电流表的使用
(1)正确使用量程。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否则 会损坏电流表。 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 应先拿电路的另一个线头迅速试触电流表的最大量程的 接线柱,如果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再使用较小的量程。
(2)电流表必须串联在被测的电路中。
(3)使电流从电流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特别关注 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接到电
源的两极。否则,电流表会因为通过的电流太大而损毁。
6. 电压表的使用
(1)测电压时,必须正确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2)测量某一部分电路的电压时,必须把电压表与这部分电 路并联。 (3) 把电压表的 “ + ” 接线柱接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那端, “-”接线柱接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那端。
特别关注 在运动过程中应遵循二力平衡条件,注意保持物
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典例 3】 (2015· 上海)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木块 A、砝码 B、弹簧测力计 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 他们先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分别以不同 的速度匀速拉动木块,然后通过在木块 A 上增加砝码 B 以 改变 A 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并用测力计测量木块 A 受到的 滑动摩擦力大小,研究过程如图 422 所示,三次实验中木 块 A 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v1=v3>v2,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 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固体的密度,解题的关键是天平、量筒的 读数,以及利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这都是测密度实验 中应重点掌握的基本技能。
解析: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 衡,A 错误;由图乙知,游码读数为 4 g,石块的质量 m=20 g +20 g+4 g=44 g,B 正确;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 60 mL, 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 80 mL, 则石块的体积 V=80 mL-60 mL m 44 g 3 =20 mL=20 cm ,C 正确;石块的密度 ρ= = =2.2 V 20 cm3 g/cm3=2.2× 103 kg/m3,D 正确。
特别关注 使用体温计测得的温度只升不降,且可以离开被
测物体读数,使用前必须用力甩几下。
4. 质量的测量 (1)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 (2)天平的使用方法: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 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处,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②称量时,待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加在天平上 的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并调节游码,直到天平重新平衡。
考点一
要点点拨
科学测量
1.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2. 体积的测量 (1)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 (2)量筒的使用方法:测量前要观察量筒的分度值和量程, 测量时量筒必须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凹 液面的最低处或凸液面的最高处齐平,测量值包括准确 值和估计值,并记单位。
3. 温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温度计。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①看量程,使用温度计前,要先观 察温度计的量程, 不能用来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②放正确,测量时,手要握住温度计的上端,使玻璃泡 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是不能碰到容器壁且温度计不 能离开被测物体;③读正确,读数要等到温度计的示数 稳定,读数时视线与玻璃管内的液面相平;④记准确, 记录时注意书写单位。 (3)体温计:①测量范围是 35~42 ℃,可准确到 0.1 ℃;② 有一段特别细而弯曲的玻璃管。
(3)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垂直,与指针相平。
【典例 1】 确的是
(2015· 江苏南京)下列测量工具的使用中,操作正 ( )
点评:本题考查测量工具的使用, 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初中科学 中涉及的测量工具, 知道它们的用途、 使用方法、 注意事项等。
解析:温度计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 中, 故 A 错误; 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 避免扭曲和摩擦,故 C 错误;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不能用手 拿,故 D 错误。 答案:B
考点二
要点点拨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m ρ= 为我们提供了测量物体密度的原理:利用天平测量 V 物体的质量, 利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液体和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 m 积,由公式 ρ= 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V
特别关注
1. 测量固体密度时应先测质量后测体积。
2. 测量液体密度时应先测液体和烧杯总质量,然后倒取液体 到量筒中测量体积, 再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 这样测 量结果误差较小。
近三年浙江中考试题分布
考点
1. 科学测量 2. 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密度 3. 研究滑动摩擦 力的影响因素 4. 探究影响压力 作用效果的相 关因素 5. 探究浮力的 大小 6. 探究杠杆的平 衡条件 7. 探究影响动能 大小的因素 8. 探究影响势能 大小的因素
2015年
湖州T6,3分 台州T27,6分 台州T30,2分 金华T20,4分 金华T23,4分 丽水T28,8分 丽水T36,3分 衢州T12,2分 宁波T23,6分
(2)甲和丙两图,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不同,且压力越 大, 拉力越大, 即摩擦力越大, 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答案:(1)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不同速度匀速拉动同一木块时, 木 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相等, 与速度大小无关 (2)在同一水平面 以相同速度匀速拉木块时,木块对水平桌面压力越大,滑动摩 擦力越大
7.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若指针未指在零刻度线上,要先调零。 (2)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使用时,加在弹 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同时应使被测的力 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作用,避免弹簧挂钩和指针与 外壳产生摩擦,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答案:甲、乙 受力面积越小 控制变量法
考点五
要点点拨
探究浮力的大小
实验步骤: ①将重物悬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测出重物受到的重力 G。 ②将重物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③算出重物在水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 F 浮=G-F。 ④将溢杯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它的体积 V 排。 ⑤算出被重物排开水的质量 m 排,进而算出排开的水受到的重 力 G 排。 实验结论: 比较 F 浮与 G 排, 可得到重物在水中受到向上的浮力 的大小等于重物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考点四
要点点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 的相关因素
1.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 压力的作用效果用海绵凹陷程度或物体陷入沙子的深度来 体现,这是运用了转换法。 3. 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或控制接触面积相同,改变另外一个量, 观察压力的作用效果。
特别关注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解题的关键是对压力作用 效果影响因素实验过程和现象进行分析, 应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示实验现 象即可正确解题。 解析:分析图甲和图乙可知,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 大,故可得结论: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 越明显。分析图乙和图丙可知,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 越大,故可得结论:在压力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 用效果越明显。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Fra bibliotek2014年
温州T29,6分 宁波T36,12分 台州T32,6分 湖州T22,4分 金华T32,8分 义乌T33,8分 嘉兴、舟山T4, 4分 金华、义乌T5, 3分 金华、义乌T10, 3分 衢州、丽水T6, 3分 衢州、丽水T31, 6分
2013年
金华、丽水T32, 8分 宁波T3,3分 台州T20,4分 义乌T19,3分 温州T17,4分 衢州T31,8分
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解题的关键是结合被测物体的 运动与受力情况正确分析图像和数据。 解析:(1)由 a 知,G=6 N。 (2)由 c 知,圆柱体浸没在水中后所受浮力 F 浮=G-F=6 N-1 N=5 N。 (3)b、c 两图,液体的密度相同,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测力计的示数不 同, 可知浸在同一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4)c、d 两图,圆柱体完全浸没,下沉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即所 受浮力不变。 (5)由图乙知,物体完全浸没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2 N,则 F 浮? =G-F? =6 N -2 N=4 N。由实验知,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还跟液体的密 F浮 5N 度有关。 由 F 浮= ρ 液 gV 排得 V 排= , V 排= V? 则 排, 3 1.0× 10 kg/m3× 10 N/kg ρ液 g 4N = ,解得 ρ 液=0.8× 103 kg/m3。 ρ液 × 10 N/kg
不能只考虑一方面。
【典例 4】 (2015· 广东)如图 423 所示是“探究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图甲所示是 将小桌放在海绵上,图乙所示是在小桌上放 一个砝码,图丙所示是把小桌翻过来,桌面 朝下,并在它上面放一个砝码。①比较 ________两图可知,当受力面 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比较乙、丙两图可 知,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③此实验中运用到的主要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