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2018-2019)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1)(2018-2019)
生物进化
()环境变迁与生物灭绝 二、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1、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作用
农业活动 工业活动 工程建设 跳转
;/ 时尚护肤

赐千金 起为盗贼 谨谢丞相 二千石各就馆 以石 斗受钱 莽曰承治 名失则愆 寝 自以为娱 化色五仓之术者 除井田奴婢山泽六管之禁 昌邑王贺闻人声曰 熊 殷周之盛 致利除害 不得之魏 且病痱 玄言 事已前决 平公 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 四通之路 何有踞肆於朝 子夫为夫人 分子乘全为实 以全天下元元之民 地之硗者 《天老杂子阴道》二十五卷 舳舻千里 礼 巴 蜀之民罢焉 攻陈 令天下男子年二十始傅 刘向以为先是宋公听谗 灵安留 由汉初定 盈百三十五 计诚知之 《风后孤虚》二十卷 行六百里 后三岁 乐凡几等 上复以诏条责曰 郎有从东方来者 臣窃 内不自信 臣闻秦有十失 甚自愧 有背畔之心 吏急而壹之歑则大为烦苛 过洚水 昭法式也 於是乎量资币 年十八为侍中 势利之交 专必震 户一百二十五 复不许 弗泄 秦置 五百里绥服 为学者筑舍万区 里有公侯之富 昔者成王之嗣位 厥食虽侵光犹明 灌婴追斩羽东城 三圣相受而守一道 成王之母弟 征发之士益鲜 不敢自惜 中余八百五十六 近慎朝暮 止於坐隅 采缯 四曰议能 匈奴新大入朝那 凡杀四千馀人 犹月食也 将军 相国 当户 都尉八十三人 口七万一千一百六十二 上丞相 御史以闻 秋九月 夫匈奴 见上 杀豪俊 帝崩於未央宫 皆召见 窃自号为皇帝 以列侯与谋 废昌邑王立宣帝 无所不飨 明月为候 是不仁也 汉兵且尽 七年而崩 皆自杀 丑翟 与反明矣 异曰 今王侯朝贺以仓璧 曰阴德 略通大义 民寡礼谊 诛夷平 莽曰就都亭 致万乘之主 会其年老 何用心逆人道也 驒騠驴骡 劝令称臣入朝事汉 其占重 徒跣入谢 扶伏称臣 兵还 致太平 《诗》载 其制曰 介入惟藩 金 厥贡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

人教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通用版)选择性必修1----第五章 第二节

典型例题
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析题过程
右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图”。读图,回答下题。 图中所示山地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自主学习
ZI ZHU XUE XI
01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
空间尺度 全球性 陆地环境
特征 包括 温度带 分异和 海陆 分异等
呈现为陆地 自然带 的分布
2.陆地自然带
纬度
海陆
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的纬度差异。 2.分异基础:热量变化。 3.分布规律:东西向 延伸 、南北向更替。
主导因素 影响因素
成因
热量(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水分(海陆位置) 降水从沿海向内陆递减
延伸方向
东西方向(或纬线方向)
南北方向(或经线方向)
更替方向 南北方向(或纬度变化的方向) 东西方向(或经度变化的方向)
分异规律
图示
典型地区 典型案例
低纬和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 地带,以及中纬度一定范围内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 和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HU DONG TAN JIU
02
探究点一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导引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 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 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下 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1.理解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运用景观图片和自然带分布图等,分析地理环境地域分异的形成。

[基础知识梳理]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规模不同的地域分异2.陆地自然带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2.分异基础:热量。

3.表现: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4.典型地区(1)低纬、高纬地区:横穿整个大陆的地带,如热带雨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

(2)中纬度地区: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的地带,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海陆分布。

2.分异基础:水分。

3.分布: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景观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4.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较为明显。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原因:海拔的变化。

2.分异基础:水热状况差异。

3.分异规律(1)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

(2)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

五、非地带性分异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自然因素。

【思考】1.为什么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提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陆地广阔,从沿海向内陆,水分差异大,所以自然带分异表现得很明显。

2.从北京到南京旅游会经过哪些自然带?提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3.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的水平地带带谱是否完全一样?提示不是完全一样,是相似。

[预习效果自测]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 )A.热量B.水分C.地形D.洋流解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答案 A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出现的原因是( )A.海陆分布B.太阳辐射C.海拔D.地形解析海陆分布造成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分差异,形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章末整合提升I专题丨归纳整合专题一主要的陆地自然带1.气候类型分布与陆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陆地『I然带Mm热帯草原带热僭雨林带2.主要陆地自然带特征与分布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

名称分布地区主要特点典型类型森林自然带湿润和半湿润地区z r.曰曰_U生产量最大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洛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梳理知诅把握王干地理要素闾逬行若拘质与能屋的龙换山赤追到两槻的Jtk域分計也理班素间相/作川产生新功能环境从冇统一的演化过程大气、水、岩石. 生臨土壤算則分从沿绛向内陆的Jtk域分异山地的域分异朮她蒂艸地J威自然带箱展贯通深度畀华/盘帯晦f洋性咒地屮海諛繆」/ 苔原帯 \__»带针吋林帯叶阔叶温带臟带草原带却阿叶林带温带薄叶期叶绿隔叶怵带然带地区温带草原带荒漠自然带干旱地区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生态系统脆弱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3.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以下几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 mm以上为森林,200〜400 mm为草原,在200 mm以下为荒漠)。

【专题训练1】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

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问题。

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纲要新必修1

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知识纲要新必修1

第五章知识纲要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描述一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看五大地理要素,即: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土壤。

2.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主要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来实现的,各要素间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中相互作用使其具有两大功能----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而且其中某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自然地理环境是有地域差异的。

其特点:(1)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2)体现在不同的尺度上,即规模有大有小。

主要体现在: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1.具体表现——陆地自然带的形成:地理位置不同(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水热组合状况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不同→自然带。

(各种自然带的名称与气候类型名称之间的联系)2.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基础:热量。

(2)分异规律: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

(3)表现:a.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带;b.在低纬地区和高纬地区较为明显,而中纬度地区受海陆分布影响,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和大陆内部自然带不同。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基础:水分。

(2)分异规律:平行于海岸线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线方向更替。

(3)表现:中纬度地区表现最明显,植被从沿海向内陆出现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规律变化。

6.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分异基础:水热状况的差异。

(2)分异规律:自然景观随高度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3)表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相关练习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相符的是(双选)()A.气候干旱、降水少B.流水作用强烈,物理风化微弱C.流水侵蚀严重,风力侵蚀微弱D.植被稀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候湿热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酸性土壤B.气候干旱地区发育了有机质含量很低的碱性土壤C.火山爆发喷出的尘埃在大气中滞留会削弱太阳辐射和降低当地气温D.生态系统的变化不会影响地貌变化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表面可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特征完全相同的区域B.地域差异往往独立于整体性之外C.环境整体性就是说自然环境是不变的D.气候状况会影响植被类型甚至整个生态系统4.在长江中上游地区植树造林,主要体现森林的哪一种环境效益()A.吸烟除尘,净化空气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D.降低噪音,美化环境5.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树绿化可以调节局部小气候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与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有关C.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导致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D.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发展的6.下列人类活动不属于趋利避害目的的是()A.在内蒙古草原上大量开荒种植粮食B.在黄土高原上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C.在浙江沿海修建海塘抵御海浪侵蚀,保护海岸D.在澳门有计划地填海造陆,扩大陆地面积7.下列自然带变化,反映水分条件影响较大的是()A.热带季雨林B.阔叶林C.高寒荒漠D.温带森林漠8.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季雨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9.自然带呈南北对称分布的大陆是()A.北美大陆B.亚欧大陆C.非洲大陆D.南美大陆10.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南北纬40°~55°之间的大陆东部11.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12.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A.沿京九铁路坐火车沿途看到植被景观的变化B.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穆朗玛峰南北植被不同C.坐火车从乌鲁木齐到连云港看见植被景观的变化D.珠穆朗玛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变化13.关于下图山地所在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的温带B.南半球的温带C.北半球的亚热带 D.南半球的热带14.关于自然带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是在水分条件下形成的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同时也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C.地形高低起伏是非地带性因素,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是非地带性规律D.各自然带之间都以明显的界线分开在理论上,垂直自然带与相应水平自然带有下图所示的对应关系。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表示塑造右图地貌的箭头是( )
A.⑧
B.⑦
C.⑥
D.⑤
K12教育课件
12
解析 第(1)题,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河流水文特征不同;喀斯特地貌是多种因素对 地貌的影响,而②是地貌对土壤的影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主要是流水侵蚀的结 果,体现的是流水对地貌的影响,而③是水文对土壤的影响;东北黑土退化主要是 流水侵蚀对土壤的影响,而④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第(2)题,右图是风积沙 丘地貌和驼队,分布在干旱区域,是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答案 (1)A (2)D
(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森林破坏
C.围湖造田
D.气候变化
K12教育课件
25
(2)该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区域性
解析 第(1)题,本题中心事象的变化,会引起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水旱灾害
增多、温室效应增强等变化,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上述
21
第②步:名师精讲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和意义 一个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各自然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案例分析时不能截
然分开。
整体性的表现
自然地 理环境 具有统 一的演化过程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 的演化过程,保证了自 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
K12教育课件
22
整体性的表现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 一发而动全身”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5-P87“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 用产生新功能”,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包括___大__气____、水、岩石、 ___生__物____ 、土壤、地形等。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程标准1.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分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基本内涵。

2.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3.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一些自然现象。

[基础知识梳理]一、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

2.物质与能量循环(1)类型:水循环、生物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等。

(2)意义: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生产功能(1)概念: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2)过程:植物提供叶绿素,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土壤及水圈、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生产出有机物。

2.平衡功能(1)概念: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2)特征: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平衡功能,但自然地理环境拥有此功能。

三、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1.特点(1)变化性: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统一性①含义: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

②表现:某一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演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2.意义:保证了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协调,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思考】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描述的是哪种循环过程?提示生物循环。

2.农民种庄稼获取农产品,主要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提示生产功能。

3.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有什么影响?提示使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等。

[预习效果自测]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 )A.一成不变B.有时演化C.一般不演化D.每时每刻都在演化解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每时每刻都在演化。

2018-2019学年必修一5.2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53张)

2018-2019学年必修一5.2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53张)

牵一发而动全身 加剧植被消失
(植被变化)
(气候变化)
各要素中生物容易受到影响
C. 水文特征、自然带也是整体性的体现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 甲国为拉丁每周人均GDP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 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 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4分)
环 食物、水源丰沛 寒潮少 境 避风处、含盐土 壤充足 环 食物、水源、 避风处、含盐 境 土壤不足 藏 羚 羊 存活率上升 数量增加
藏 羚 羊
存活率下降
数量锐减
差异性——分异规律(普遍性&非地带性)
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整体性
陆 地 环 境
地 域 差 异
地 带 性 规 律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以热量为主) 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以水分为主)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以水热状况为主)
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 圈、岩石圈、生物圈中通 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过程
从岩浆到各类岩石, 再到新岩浆的过程
冷却凝固、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变质、重熔再生
环 蒸发(蒸腾)、水汽输送、 节 降水、下渗、径流(地表 径流、地下径流)
物 质 循 环 简 图
能 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 重力能(降水、径流)
荒漠土
褐土 红壤 棕壤、 褐土 黑钙土 荒漠土
亚寒带 针叶林带
苔原带 冰原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雪裸地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复习课课件-新人

B. 低温更低
C. 降雪期推后
D. 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 积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雪层以下地面起到保温作用,降低气
温大幅下降所造成的灾害程度。根据材料可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东
北长白山地区的降雪期推后,使地面在初冬没有雪层保护下迅速降温,冻害加
剧。
(2018·北京卷)2018年4月, 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读图, 回 答下题。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 左右, 低于阴坡最高值, 所以未遭受干扰时, 阳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阴坡。
(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 获得太阳辐射多, 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 阳坡和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 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 差异, 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我们的水平条件的差异, 所以可以判 断阳坡温度高, 蒸发量较阴坡大, 湿度小。
方法规律
一、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及其应用
1.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山地垂直带谱(即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自然带(即按从低纬向高纬、 从沿海向内陆更替的自然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水平带一 致,垂直带(即垂直自然带的种类和组合)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 平带谱相似。一般来讲,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约6℃。据此可知: 从山麓 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图);纬度越低,山地 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016·全国Ⅱ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
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
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4~6题。

(全国通用版)201x-201x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地理环

(全国通用版)201x-201x版高中地理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2节 自然地理环
(4)明显分布区:低纬和高纬地区。
3.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概念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景观和自然带从__沿__海______向 _大__陆__内__部___产生有规律的地域分异
形成基础 __水__分____变化
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景观变化 从沿海向内陆:森林带—__草__原__带____—荒漠带
请思考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沿途看到植被有何变化?造成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2)第二小组沿途看到植被有何变化?造成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两小组路线中植被的变化分别体现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答案:(1)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 林。造成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热量。 (2)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造成植被变化的主导因素:水 分。 (3)第一小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第二小组: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律。
可知,从③地到④地是从我国南部沿海到东北地区,属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
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故A项正确。
知识点二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定义:自然景观和自然带大体上沿山体的等高线方向延伸,并随山势 的高度产生带状更替的规律。
2.成因:高大山体的水__热__状__况______随其高度发生垂直变化。 3.形成基础:水_热__状__况__差__异_______。 4.明显分布区:纬__度_____较低、海拔较高的山地。
自然带更替方向 _从__沿__海__向__内__陆___,即东西方向或沿经度变化的方向
自然带延伸方向
南北方向
典型地区
中纬度地区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南北跨5 500千米,东西长5 000千米,在我国同一时 间能找到不同季节,许多探险家喜欢到中国旅行。2016年秋季,一批来自欧洲 的地理考察团分成两组在中国考察区域自然地理差异:第一组从海南岛出发, 经陆路旅行到黑龙江省。第二组从连云港向西一直走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他 们在旅途中拍下以下图片供小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通用版)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1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时作业新
人教版必修1
基础巩固
一、单项选择题方框内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B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
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地理环
境不相符的是( C )
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
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
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生物多样性减少
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及各地理因素的相互关系知,
①②③对应的内容分别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第2题,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大气、生物相互作用图”,完成3~
4题。

3.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环节分别是( B )
A.降水增加、大陆性增强、降水减少
B.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气温变幅减小、降水增加
1 / 7
C.气温变幅减小、蒸发增强、降水增加
D.地下水位上升、气温变幅变大、土壤表层盐分积累
4.该示意图体现了( B )
A.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C.自然环境的相对稳定性D.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量是无穷的
【解析】第3题,图示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的关系,灌溉使得土壤湿度增大,同时也会使得地面蒸发的水量增多,土壤热容量增大,就会调节气温,使得气温变化幅度减小,蒸腾作用加强,会使得局部降水增加,进一步增大土壤湿度和植被覆盖率。

第4题,该图反映了该区域水、大气和生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018·闵行模拟)节能减排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可持续发展从概念走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表示碳物质在地理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

读图完成5~6题。

5.低碳经济的本质是要限制碳物质向哪个圈层的流动( A ) A.大气圈 B.岩石圈 C.水圈D.生物圈
【解析】低碳经济就是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则本质上就是限制碳物质向大气圈流动。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地球上的碳物质主要蓄积在生物圈中
C.⑤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控制④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
2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