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这一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匡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这些孩子往往感到孤傲、无助和无安全感。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指导,容易产生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介入。
其次,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一定的缺失。
因此,需要加强对父母的教育,提高他们对子女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同时,建立家庭教育支持网络,为父母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和支持。
此外,学校教育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辅导讲座、心理健康俱乐部等,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一个交流和倾诉的平台。
同时,社会支持也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援助服务。
此外,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参预到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提供志愿者服务和心理辅导等匡助。
最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必要的资源支持。
家庭、学校、社会和媒体等各方面也应该携手合作,共同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贡献力量。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
通过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提供社会支持和政府投入,我们可以匡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惟独赋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我们才干让农村留守儿童走向更加夸姣的未来。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留在家乡或他们独自去他地的一种现象。
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教育。
以下是一些我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教育的体会和心得:
1. 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留守儿童常常会感到孤独和缺乏安全感。
重要的是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支持。
父母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方式与孩子保持联系,并定期回家看望他们,让他们感到父母的关爱。
2. 培养独立自信:留守儿童独自面对生活的挑战,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信心。
家长可以鼓励他们自主完成一些事情,如做饭、照顾自己的衣物等,适当给予他们适应生活的机会。
3. 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留守儿童常常与同龄人缺乏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家长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让他们与其他儿童建立友谊和互动。
同时,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交环境。
4. 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情感: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孤独、焦虑、自卑等情感问题。
家长需要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情感,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同时,指导他们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情绪管理的能力。
5. 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常常不够完善,导致教育资源的不平衡。
家长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同时,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需要关注情感关系、独立自信、社交能力、情感倾听和教育环境等方面。
家庭、社会和教育机构都应该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现象,这些儿童通常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留在农村老家由老人或其他亲戚照料。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更加健康成长。
本文将讨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团队我们需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和团队。
这些机构可以由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等多方联合组建,专门负责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还需要招聘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和心理咨询师,他们能够为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
通过建立这样的机构和团队,我们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专业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我们需要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情绪管理、人际交往、适应能力培养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开展,我们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和挑战。
三、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和辅导除了课堂教育之外,我们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活动和辅导,例如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的文艺表演、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沙龙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吸引留守儿童的参与,增加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还需要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辅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
四、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农村留守儿童通常在家庭成员的照料下长大,因此家庭的支持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强他们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关爱。
我们还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关爱,让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关注和帮助。
浅谈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浅谈山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山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在外务工,孩子因教育、生活等原因留在农村的一类特殊群体。
他们因为长期与父母分离,受到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成因和解决方案等方面浅谈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山区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与关怀,往往会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容易感到孤独与孤立,因为长期缺乏亲情关怀,他们的情感世界缺乏安全感与稳定感。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男女老少不齐的状态,缺乏同龄交往和沟通的机会,容易造成社交能力不足,性格内向等问题。
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照护,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损害,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和不安。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主要来自于家庭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家庭因素是主要成因之一。
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家庭关爱和教育的缺失导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
由于山区资源匮乏,教育条件落后,缺乏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机会,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心理健康的支持与帮助。
三、解决方案针对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解决。
政府应加强对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专业心理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与疏导。
学校也要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留守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
家庭和社会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与支持,减少他们的孤独感和焦虑感。
综上所述,山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克服心理健康问题,健康快乐地成长。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地区留守家庭的儿童。
留守儿童通常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他们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缺乏正常的父母陪伴和教育,容易产生孤独、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他们经常感到无助和沮丧,容易产生自卑情绪,影响其心理健康的发育。
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监督和教育,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比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早恋等不良行为。
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影响其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常常表现出行为不端、学习困难等问题,他们缺乏家庭支持和指导,容易产生学习压力和适应困难,影响其学业成绩和学习态度。
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只有通过加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才能有效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对于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来说,更是至关重要。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他们的心理抵抗力,避免受到外界负面影响的侵袭。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轻心理孤独感和焦虑情绪。
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引导留守儿童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更好地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 正文2.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父母长期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导致在农村家中无人照料的儿童。
他们长期独自生活在家中或由老人、亲戚照顾,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1. 引言1.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或常年留守在农村家庭中的儿童。
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生活环境相对贫困,容易感受到孤独、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对其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自信心,提升抗挫折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的关爱和教育,更需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填补这一空缺,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方式,学会有效处理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农村留守儿童普遍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自卑、适应困难等,如果不及时干预和教育,这些问题可能会延续到成年期,甚至影响其终身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出来,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或监护人为了谋生或其他原因,长期或长时间不在身边,由老人或其他亲戚朋友照料的儿童。
这些留守儿童通常面临着诸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明显的是情感上的不稳定和孤独感。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缺乏亲情的滋养和安全感,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而对自身身份和社会认同的模糊也会给他们带来心理困扰。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环境的限制,往往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教育资源,导致其认知和情感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欺凌、孤立、自卑等问题,甚至发展出逃避社会、沉默寡言等不良行为。
与此家庭和社会的态度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缺乏支持和理解会造成他们心理负担的增加。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非常严峻,亟需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措施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2. 正文2.1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增强心理韧性,提高生活质量。
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且紧迫的社会问题,主要涉及到儿童教育、心理健康、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思考:一、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留守儿童问题主要是由于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子女留在家乡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照顾。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这种家庭结构的改变导致了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从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
二、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1. 教育问题:很多留守儿童所在的地区教育资源匮乏,学校设施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
这导致他们难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成绩普遍较差。
2. 心理健康问题:缺乏父母的关爱和陪伴,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孤独、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他们的性格形成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安全保障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
此外,他们还可能面临拐卖、虐待等风险。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1. 政府层面: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学校设施,提高师资水平。
同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2. 家庭层面:父母应尽量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回家看望子女。
此外,父母还应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心理状况。
3. 社会层面:社会各界应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例如,志愿者可以定期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物质帮助。
同时,媒体也应加强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报道,提高公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四、结论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政府、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健康的成长过程。
关爱留守儿童感想心得感悟(通用10篇)
关爱留守儿童感想心得感悟(通用10篇)关爱留守儿童感想心得感悟篇1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更是我们这些“代理家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代理家长”,我深知责任的重大,但单靠我们的教育是不行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配合,加强信息沟通,形成推进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的整体合力。
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家庭方面、学校方面。
家庭方面:家庭教育要进一步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的过程是孩子和父母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实现交流和沟通,才能收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但目前大多数委托监护人教育观念陈旧,远不能适应孩子成长的需求,学校、社会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活动,以帮助委托人更新教育理念。
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素质的基地,能够帮助监护人学会与孩子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指导委托监护人如何配合好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
同时,县妇联在指导家长学校开展的同时,也要致力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在广大家长中普及和深化家庭教育新观念,引导留守儿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宣传普及家教知识,让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责任,注重道德教育,更多的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家长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联系,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家长的主要工作,孩子对事物、社会判断力较弱,且孩子的道德发育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要使孩子成为一个正直、善良、诚实的人,并养成良好的习惯,这需要家长在生活中时刻观察、引导和教育。
因此,外出务工的父母不妨与代理监护人经常联系及及时进行交流,要求代理监护人对留守在校的子女在学习、生活和思想上进行认真教育、管理、监督,这样,外出务工的父母就可以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学校方面:完善学校教育,发挥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前往城市打工,导致无法照顾孩子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留守儿童已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其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入手,谈谈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1. 孤独感: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与父母的交流减少,缺乏家人的陪伴,导致孤独感加重。
2. 自卑感: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容易产生自卑感。
3. 焦虑和恐惧:留守儿童长期面对未知的生活环境和问题,容易产生焦虑和恐惧。
4. 心理依赖:由于缺乏家庭的支持和保护,留守儿童更容易依赖外部资源,如老师、朋友等。
二、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建立良好的关系:老师要在日常工作中,创造机会和留守儿童谈天、聊家常,增进情感交流,让孩子们感觉到被关注和爱护。
2. 陪伴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安排志愿者、校长、老师等人员,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情况,关心他们的成长。
3. 开展心理疏导课: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课程,教授留守儿童一些能够应对生活和情感问题的技巧,帮助他们逐渐增强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自信心等方面能力。
4. 鼓励多样化的兴趣爱好: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增加他们与同伴的交流,帮助他们建立更广阔的视野和兴趣爱好,比如离开课堂来到自然进行农作物的收获。
5. 设计适合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来激发留守儿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三、结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
农村学校的教育者要提高对留守儿童的重视程度,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积极应对生活,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1. 引言1.1 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在农村留守的未成年儿童。
他们通常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其他亲戚家中,与父母长时间分离。
据统计,中国目前有大约900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他们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温暖和关爱,容易感到孤独、焦虑和失落。
他们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依恋,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情绪。
留守儿童还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负面影响。
留守儿童的现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政策和措施,帮助解决留守儿童所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依然存在,需要采取更系统、更有效的教育策略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现状】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支持。
1.2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理态度和健康的心理机制,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留守儿童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积极面对生活,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和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2. 正文2.1 认知教育策略认知教育策略是帮助留守儿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和思维习惯,促进他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认知教育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新颖有趣的活动,如游戏、绘画、故事等,引导留守儿童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村家庭的父母为了谋生,会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祖父母或亲戚照料,这就是留守儿童。
这部分孩子因为长期分离父母,缺乏关爱和陪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需要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生活环境,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可以通过心理援助团队来帮助留守儿童。
学校可以邀请心理专家、社工专家等人员组成心理援助团队,定期到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和心理咨询服务。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调适能力,解决心理问题。
农村小学可以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游戏、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留守儿童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会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韧性,增强对困难和挫折的适应能力。
农村小学可以在课堂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各科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在语文课上讲述名人的成长经历,在数学课上引导学生解决困难问题时给予心理指导,在体育课上开展团体合作游戏等。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留守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农村小学可以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学校还可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使其具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农村小学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策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援助团队的支持、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课堂教育的融入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的建立,可以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其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一、背景介绍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家乡寄宿在亲戚朋友家中的儿童。
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家庭关爱和陪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的风险。
二、问题分析1. 孤独感: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支持,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2. 情绪问题:长期缺乏家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产生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
3. 人际关系困扰: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容易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
4. 学业压力: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学习上缺乏监督和指导,容易面临学业压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环境,解决心理问题,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1. 情感支持:提供情感支持和关爱,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与关心者之间的信任和情感联系。
2.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排解负面情绪,提升心理素质。
3. 人际交往技巧:教授农村留守儿童与人沟通、解决冲突和建立友谊的技巧,帮助他们改善人际关系。
4. 学习方法指导:提供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指导,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有效应对学业压力。
5. 兴趣培养:鼓励农村留守儿童培养兴趣爱好,参与集体活动,增加社交机会,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6. 家庭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提升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增加与子女的沟通和陪伴时间。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1. 学校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意识。
2. 社区服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站,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为他们提供一个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平台。
3. 志愿者活动:组织志愿者团队,定期走访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情感关怀和心理支持。
4. 家庭教育培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训,提高父母的教育意识和能力。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浅谈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务工等原因离家远行,将孩子寄养在农村老家,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亲情陪伴的儿童。
由于缺少家长的关爱和监督,留守儿童往往面临着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保障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育策略。
建立一个相互信任的关系。
留守儿童往往渴望关爱和陪伴,但在与陌生人接触时可能抵触心理很强。
教师和社工人员可以通过亲近、关心、耐心等方式来与留守儿童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接纳。
只有在这样一种和谐的关系中,留守儿童才能敞开心扉,倾诉内心的困惑和压力。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农村小学教育资源有限,很多地方缺乏专业的心理辅导师。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引入社工人员、心理专家等外来的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情绪管理技巧的培训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等方面有关。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专题讲座、讨论会、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需求,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
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互动游戏等形式,让留守儿童学会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等社交技巧,提升他们的适应能力。
培养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
由于缺乏家长的陪伴和引导,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发展可能受到限制。
学校可以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如音乐、舞蹈、体育等,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学校可以与社区、家长等合作,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兴趣班的机会,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照顾。
加强家校合作,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
学校和家长应加强沟通和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学校可以安排家访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增加与孩子的交流机会,缓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照顾,容易产生孤独、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强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缺乏家庭教育的熏陶和指导。
首先需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教育工作,帮助父母和监护人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引导他们重视对孩子的心理关爱和指导。
家庭教育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只有家庭环境良好,孩子的心理健康才会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包括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等。
他们可以深入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农村学校和社区,开展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他们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情绪管理技巧、自我调节能力等。
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方式,提升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抵抗力。
四、开展心理活动和游戏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活动和游戏,是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缓解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一些心理情感教育活动,比如情感表达训练、群体沟通训练、情绪管理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情感表达和情绪调控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
五、建立心理支持网络农村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少父母陪伴的状态中,需要建立心理支持网络,给予他们必要的关心和支持。
可以邀请一些心理专家、社工人员定期走访留守儿童,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给予他们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而留在农村的儿童。
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离或缺乏良好的家庭环境,这些留守儿童往往面临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孤独感、焦虑、自卑、情绪不稳定等。
由于父母长期的外出,留守儿童往往缺乏温暖的家庭氛围和父母的陪伴,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交困难和教育资源匮乏也给他们带来了压力和焦虑感,导致自卑和情绪不稳定。
1. 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怀,提供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 学校支持:学校应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加他们的心理素质。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间的友谊和互助活动,增加他们的社交机会和情感支持。
3. 社区支持:社区可以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与,增加他们的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
社区还可以建立志愿者团队,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帮助和关怀。
4. 父母教育: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培训机制,教育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他们的孩子。
提供与父母沟通和关爱方法的培训,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和支持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5. 心理咨询: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内心的压力和焦虑。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并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政府、学校、社区和家长都应该给予他们关爱和支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我们也应该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大众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建议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1. 缺乏父母陪伴: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陪伴,长期独自生活容易导致情感孤独、无助感、恐惧和抑郁等问题。
2. 面临的家庭压力:留守儿童的父母大部分为外出务工,工作中遭受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种压力会传递给孩子,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
3. 学习压力过大:由于缺乏父母的关注和照顾,留守儿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压力过大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出现不良行为。
4. 缺乏情感支持:留守儿童长期无法获得家庭和社会的情感支持,无法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身心健康容易受到影响。
5. 社交能力缺失:由于长期独自生活,留守儿童的社交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孤僻、内向、心理障碍等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建议:
1. 加强家庭教育:家长应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尽可能多地和他们沟通,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
2. 提供适当的心理咨询:农村留守儿童应该得到合适的心理咨询,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改变消极情绪和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增加社会支持:政府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建
立一些社会组织和机构来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和支持。
4. 提供学习帮助:学校和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帮助,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的多元智能,让他们在学业上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
5. 培养社交能力:学校和社会应该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多参与社
交活动,建立更多的社交场所和机会,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社
交能力。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小学教师的观察与体会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小学教师的观察与体会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选择让孩子跟随父母在城市生活,而将老人留在农村。
这种现象在我国被称为“留守儿童”。
小学教师作为留守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本文将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广大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1. 情感障碍:留守儿童因长时间与父母分离,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2. 行为问题:留守儿童在家庭、学校环境中易出现攻击性、反抗性等行为问题。
3. 社交困难: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碍,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4. 学习能力下降:长时间缺乏家庭关爱和辅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易出现困难。
二、教师在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中的作用1. 观察与了解:教师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变化,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2. 情感关怀: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关注,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感。
3. 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4. 家校沟通:教师要积极与家长、监护人沟通,共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成长。
三、具体措施和建议1.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学习状况等,便于教师关注和辅导。
2. 开展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专门的心理健康课程,教授留守儿童心理调适技巧,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3. 举办心理辅导活动:定期举办心理辅导活动,如心理咨询、团体辅导等,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
4. 强化家校合作:加强家校沟通,鼓励家长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共同解决心理问题。
5. 培养留守儿童自主能力:通过举办各类课外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结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策略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人的幸福保证,对于儿童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制约了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本文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出发,探讨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1.1 家庭关系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在与父母爷爷奶奶相处时,往往因缺少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同父母沟通不畅,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和鼓励。
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城市打工,时间长了缺乏家庭责任感,对孩子缺乏管教,高峰期还难以得到与子女沟通相机会。
因此,出现了父母与孩子相互陌生、孩子产生孤独、无依赖心理等问题。
1.2 学习压力问题留守儿童的学校由于小规模、师资匮乏,且乡村家庭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缺乏知识和经验的引导和指导,农村儿童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即使是拥有天赋的儿童,由于缺乏适当的引导和培养,成长速度也会因此放缓。
1.3 受虐待、侵犯等行为的危险性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往往在家长的管教下不足,在社会上处于相对软弱的地位,很容易受到性别歧视及各种虐待和侵犯,加之家庭关系、亲情的缺失,造成儿童的自闭,内向,阴影心理,进而导致身心受损,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二、解决策略针对这些问题,政府和家属应编制政策和相应的对策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1 家庭需要更多的支持与关注家庭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环境,父母应充分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并重视对其思想的引导,鼓励留守儿童与自己充分沟通,给予关心,营造家庭和谐氛围,提高留守儿童的自信和自尊心。
另外,政府也应该在政策制定方面给与关注,以政策保障为支持,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改变家庭关系疏离的现状。
2.2 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的环境影响,比如网络暴力,段子侵犯,虐待等,而由此产生的心理创伤可能达到很高,心理医学专家应该加强对这些孩子的疏导和心理治疗,缓解其心理压力,减轻心理创伤,为其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留守儿童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年轻父母纷纷外出打工,导致留守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意识到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并在长期的心理教育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关注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
由于长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留守儿童往往感到孤独和无助。
他们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因此,我们要时时注意他们的情感状态,尽量给予他们温暖和安慰,通过亲切的交流和倾听,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压力。
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虽然父母可能无法长时间陪伴在身边,但他们仍然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依靠。
在心理教育中,我们应鼓励父母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联系,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孩子的成长。
父母的关心和关爱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再次,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家庭的温暖,为他们提供一个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社区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支持,提高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最后,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由于长期缺乏正常家庭的熏陶,留守儿童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价值观的影响。
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社会的价值观,并
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心理教育需要关注情感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能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让他们成长为阳光、健康、积极的个体。
关注心理健康 关爱留守儿童
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留守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在农村或城镇的孩子。
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方面。
留守儿童面临着孤独、挫折、焦虑等心理压力,而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关爱会导致这些问题的恶化。
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爱他们的成长成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孤独感。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没有父母陪伴的环境中,导致他们产生孤独感。
他们缺乏家庭温暖,缺乏父母的关爱,孤独感更加明显。
其次是挫折感。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但由于缺乏父母的指导和关怀,他们往往无法有效地应对这些挫折,从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再次是焦虑感。
留守儿童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担心父母的安全和自己的未来,这种焦虑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提高家庭关系质量。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留守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帮助他们改善家庭关系,增强亲子沟通,减少孤独感。
其次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他们的心理应对能力。
再次是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制。
政府和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除了以上措施,我们每个人也可以为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留守儿童做出努力。
首先是家长和亲人。
父母应该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和陪伴,多关心他们的情绪和心理状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是教师和社会志愿者。
教师和志愿者应该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再次是社会各界。
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帮助,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关注心理健康,关爱留守儿童,是每个人的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内容提要: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原因,农村出现大批留守儿童,他们的教育陷入两难境界,他们的心理发展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障碍,我们应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学校、家庭、社会要担负起各自的教育职责,并通力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障碍自闭自卑多角恋爱链接失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路子不断拓宽,外出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已是农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夫妻双方一起外出务工,孩子仍被留守在家中继续上学,或由祖辈隔代抚养,或寄养在亲戚家中,或由未成年的哥、姐照顾。
在教育多元化的今天,教育不在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无论哪种留守方式都将造成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学习上完全脱离了父母的照顾和监督,致使他们的心理不能健康发展,严重的还会造成某些心理障碍。
为此,学校、家庭、社会要担负起各自的教育职责,并通力合作,互通有无,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留守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1、严重的自我封闭心理小秋(女,下面出现的都是化名),初一年纪学生,小秋是我刚接班时就发现有点特别的女生,大大的眼睛看不到一点生机,她不苟言笑,基本上不参加集体活动,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她也一直在教室中呆坐,同学把她拉到操场,她就远远地坐在一边,毫无表情。
课堂上对于老师的提问,她总是脸红红的,站起来一句话不说,时间长了,老师也不再提问她。
她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很少与人谈笑,从不要别人的帮助和关怀,脸上始终有着化不开的浓愁。
据小秋同村的学生讲,她以前不是这样的。
二年前父母到城里打工,把弟弟带到城里上学去了,却把她寄养在亲戚家中,不长时间,她就变成了这样。
翻阅一些心理方面的资料,知道她这是比较严重的自我封闭,由于某种原因,当事人不愿意或害怕与他人交往,将自己封闭在只属于自己的小圈子里,不去探究外面的世界,也决不允许别人走入自己的内心,这种心理是极其有害的,它极度约束了当事人心理的健康发展,阻碍了与他人交往的一切可能,当事人的心情往往是郁闷、消沉、沮丧、不开心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便会慢慢步入偏执、冷漠、残酷、失去生活信心直至轻生的病态心理。
2、极度的自我为中心小林(男),独子,初二年级学生,父母都在石家庄做豆腐生意,与年近七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小林在学校是个出了名的小混混,课堂上他只要不睡觉,就会在座位上大声讲话,或做一些足以引起别人注意并令人哈哈大笑的事情,并在校内纠集十多个不爱学习的学生组成小团伙,自认老大,处处自己要占上风,事事别人都要让着他,自己做的总是对的,不允许别人对他不敬,否则便大打出手,好多学生对他敢怒不敢言,有时连老师都不放在眼里,前段时间因为殴打班主任被学校给予记大过处分。
小林的此种行为表明他的内心世界是有极强烈的孤独感的,他只有借助不正当的途径,诸如:让别人都必须围着他转,他的要求必须并总能得到满足等方式来使别人注意到他,从而来掩饰内心的孤独,这种心理若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排除,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将会变得愈来愈骄横跋扈,越来越蛮不讲理,对个人的成长及社会稳定都是极为不利的。
3、强烈的厌学意识小峰(男),初一年级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跟同在本校读初三的姐姐一起在家,小峰在学校是出名的游戏机高手,掏一元钱能打上半天,游戏厅老板都不想让他去玩,自从镇上有了网吧后,他又多了个“网坛大虾”的绰号。
在学校里也是整天不在教室学习,宁愿帮教师打扫办公室,或在校园内捡拾废纸等。
对于班主任的批评,他是“虚心接受,坚决不改”,任课老师更是拿他没办法,用他自己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让我掏大粪都行,千万别让我去学习”。
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有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人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据小峰小学时的老师介绍,他曾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去年他父母双方出去到南方打工后,他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象小峰这样的例子在农村中学不少见,他们对现在的学习毫无无兴趣,对继续学习毫无信心,对今后的出路更是得过且过,从不多想。
4、多角恋爱传染严重小伟(女),初三上学期被父母从南方某城市转学到我校,在姑妈家生活,父母仍在南方打工。
小伟从转学到我校的那天起就特别引人注意,标准的普通话,时髦的打扮,在农村中学俨然鹤立鸡群。
听小伟的班主任讲,她刚来时,上课总是将头深深的埋在书堆中,很伤心的样子。
班主任也曾安慰她,但效果不大。
渐渐的,小伟结交了许多异性朋友。
有时会有社会上的小痞子到校找她,今天有人请她吃饭,明天有人送她礼物,跟她要好的女生特别羡慕她,她也正打算帮几个好姐妹介绍男朋友。
这件事后来被小伟的姑妈知道了,姑妈狠狠的批评了她,但丝毫不起作用,最后姑妈不得不打电话给小伟的父母,并让她父母把她接回了南方。
农村中学这种多角早恋已悄然兴起,如果不到足够的重视和及时的疏导,危害无穷。
一是这类学生大多爱慕虚荣,经常接受他人财物或吃请,极易上坏人的当,尤其是社会上的一些流氓地痞。
二是多角早恋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使学生养成不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低级的生活方式,这对他们的今后的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三是多角早恋在心理正处于转型期的青少年群体中极易传染和滋生,有了第一个,很快就会有第2个,第三个……二、心里障碍的成因1、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农民致富观念不断更新,出外打工已不是年青人的专利,许多家长也想在农闲时出外挣点钱,便将临时托付给关系相当近的亲戚,或者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甚至也有干脆就让年龄大几岁的哥哥或姐姐照顾弟弟或妹妹,平时只知道往家里寄钱。
殊不知,糊涂的父母啊,你们抓住了金钱,却让孩子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父母关爱,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们更需要父母的理解、安慰、支持和帮助,可是,此时父母却远在千里之外,除了能定期收到汇款单外,他们几乎得不到父母任何的心理指导和精神关爱,而且父母的作用又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于是他们便用打游戏机、上网、打架、寻找异性朋友、结小团伙等方式来填充空白的心理,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下坡路。
2、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链接失败家访是相当重要的一种教育手段,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家访互通有无,彼此配合,但是在教育留守儿童方面,官方家访是相当困难的事,隔代抚养、亲戚寄养、大小互养等都无法在家访中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通过电话很难详细沟通,书信有时又会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
同时社会上的各种娱乐场所也在与学校争夺学生,学生在学校受到的良好教育很容易在娱乐场所中被各种不良游戏异化得所剩无几,可是各种娱乐场所的整治又不在学校的职责范围内,学校也无权对这些场所进行管理,社会上的相关职能部门对此类场所很少进行长期、有效、全面的治理,在管理的同时,对出现在其中的学生,他们也很难行使相关的教育作用,有些地方还曾出现这样的现象,班主任老师刚将学生从网吧中带走,马上就遭到网吧老板的痛殴。
这样,留守儿童就在社会、家庭、学校三不管地带畸形的生长。
由此可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链接失败也是留守儿童心理障碍得不到及时疏导的主要原因。
三、心理障碍的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受到多方面的共同关注,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相互配合、彼此信任、协同作业、完美链接,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1、学校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首先,要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将家长学校工作落到实处,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说在校门口挂个家长学校的牌子就算办好家长学校了,家长学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认真地开办过家长学校。
通过家长学校,校方将最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结合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告诉家长,并征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帮助。
对于因外出务工不能参加会议的家长,一定要在他们回家时给他们补课,或者将家长学校的相关材料寄发给学生家长。
其次,学校要成立定期召开全校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我们省教育厅在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并有专职教师,定期聘请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到学校给学生开设相关专题的讲座,特别是要针对留守儿童在特定时期所特有的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的疏导、教育。
再次,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除了相关的自然情况外,还要统计留守儿童现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父母在什么地方打工,多长时间回来一次,每月与父母通几次电话,父母除了给孩子寄生活费外,是否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等,相关材料应一式三份,班主任、心理教师、档案室各备一份。
还有,重视个别咨询指导。
对于个别心理已有较严重障碍的学生,学校要派相关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教育,根据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分别采取诸如格式塔疗法、森田疗法、叙事疗法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和治疗,直至学生完全走出心理障碍的阴影,学校千万不要将这类学生推向社会。
2、社会应伸出关爱之手,引领留守儿童走向健康之路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相当大,娱乐场所的文明、健康程度又是令人堪忧的。
青少年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全社会特别是娱乐场所的业主,不能只顾个人私利,不能蒙着眼睛赚昧良心的钱,应以培养祖国的栋梁之材为着眼点,以学生心理能健康发展为目标。
美化社会环境,规范娱乐场所,引领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这是我们每个社会人的共同职责。
3、家长应强化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家长应多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定期到学校了解学生情况,及时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家长会之类。
孩子尽量不要送给他人抚养,外出打工者尽量把孩子带在身边,或至少父母有一方能在孩子身边,即使父母双方都不在孩子身边,也不能只知道定期往家里寄钱,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成长,应定期给孩子以各种方式的沟通和交流,并定期给班主任老师通电话,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情况。
以上,是笔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旨在引起社会、学校、家庭的足够重视,希望社会、学校、家庭三方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担起应尽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