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学设计之导入技能
高中化学导入技能方法教案
![高中化学导入技能方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a51a5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4.png)
高中化学导入技能方法教案
导入方式:提出问题
导入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化学反应吗?化学反应有哪些特征?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并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导入方式:实验演示
实验演示:将氢气和氧气混合通过火花引爆
通过实验演示展示化学反应的特征和原理,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来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规律。
导入方式: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举例说明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化学反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导入方式: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讨论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
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并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5844dce7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d.png)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一)一、导入的作用“万事贵乎始”。
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
”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开头总是最难下笔的。
”托翁十分重视作品的开头,《安娜?卡列妮娜》的开头,他用了几十种不同的写法,经过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
课的开始如同定调,一定要好。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演奏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特别重视第一个音符的准确性,因此她的演奏就非常悦耳、动听。
教学亦如此,一堂课若一开始就没上好,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学生就难以进入意境,就不会兴趣盎然地投入下面课的学习。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一书中指出:“教学艺术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上课伊始,学生的心理准备难免不充分,注意力还没有充分集中起来,如何进行有效的调整,使之适合于教学的需要,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教师良好的导入技能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备条件。
导入又叫开讲,与导言、引言相比,其性质、目的基本是相同的,但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运用一定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注意力,关心上课主题内容,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有时也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
常言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高超、新颖、别致的导入必然会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
导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集中注意。
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先声服人的效果,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维系在教学的内容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讲课,才能“箭无虚发”,句句入耳,点点入地;教者轻松愉快,听者心倾神往。
2、激发兴趣。
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导入技能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dd87a1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89.png)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导入技能导入新课是教师在开始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通过导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来,因而又叫定向导入。
1、导入的作用好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开拓学生的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富有启发性的导入,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作用。
导入的作用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为学好新知识创造良好的前程。
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运用正确的方法导入新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境界,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导入的类型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内容不同开头不会相同。
即使是同一内容,不同教师也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教师要根据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导入新课,教学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
教学中的导入形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通过复习旧知识的方式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这是教学最常用的方式。
②利用直观演示的方式导入。
根据学科的特点,要尽量采用直观教学。
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
因此,采用直观教具来揭示道理或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③用实验演示的方式导入。
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小的实验或练习,指出一些现象让学生自己观察和分析,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就是本节要讲的主要内容,因而课题随之被揭示出来。
这种导入方法,能帮助学生掌握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④从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问题导入。
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有不少现象,人们往往能感觉它而不能理解它。
一旦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便能引起浓厚的兴趣。
教师利用这种心理,使许多问题都可以从学生亲身经历过的实际问题或本身的生理现象导入新课。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之导入技能
![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之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929c8296c77da26925c5b080.png)
三、案例评析
邬建芳《再别康桥》导入【片段二】 同学们,邬老师和大家一样,也是在 青春与梦幻激荡的花季里接触到了这首诗 歌。当语文老师第一次把这首诗带给我们 时,我惊呆了:人间竟有这么美好的乐章! 诗歌是用文字记谱的流动音乐——这就是 邬老师中学时代对诗歌最初的认识和理解。
语文
教学技能之导入
导入的技能
一、技能概说 二、训练要点 三、案例评析
一、技能概说
(一)定义 “导入”又叫“开讲”、或“导课”, 它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 (二)类型 1.直接导入 2.从知识层面导入 3.从情感层面导入 4.从兴趣层面导入
二、训练要点
(一)充分认识课堂导入的重要意义 (二)综合考虑影响课堂导入的相关因素 (三)常见导入方法的训练 (四)导入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案例评析
邬建芳《再别康桥》导入【评析】 1.巧妙整合学生、教师与环境等相关因 素来展开教学活动。 2.综合运用导入方式,兼顾了知识的积 累、学生的情感和兴趣等因素,从情感层 面渲染,从方法层面指导,匠心独具。 3.导入的目的性、针对性比较明确,直 接指向该课的学习任务与情感把握。
三、案例评析
邬建芳《再别康桥》导入【片段三】 后来啊,在大学中文系教授的引导下, 邬老师明白了以吟诵拥有诗歌,以情感走 进诗歌,还仅仅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感知 层面,学习诗歌还必须要经过鉴赏评点去 体会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等等。诗歌是美的精灵、美的 使者、美的化身。这是邬老师大学时代对 诗歌的再认识、再理解。……
初中生物导入技能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生物导入技能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b9e15e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12.png)
初中生物导入技能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的方法;
3. 掌握实验技能,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4. 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2. 掌握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的方法;
3. 提高实验技能。
教学难点:
1. 理解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5分钟)
1. 引入生物学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明白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
2. 提出一个引入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的兴趣。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讲解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的方法;
3. 示范实验技能,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操作。
三、练习(15分钟)
1. 完成一些生物观察和记录的练习,让学生熟悉这些方法;
2. 分组开展小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四、总结(5分钟)
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2.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巩固今天所学内容;
2. 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观察和记录生物现象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下节课将继续深入学习生物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能力。
学会教学-导入技能
![学会教学-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5c289c7701f69e3143329433.png)
是指在自然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生 动有趣的实验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提出有关 问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 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 种导入方法。
生动有趣 准备充分 师生参与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5、实验导入
眼见为实吗?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6、问题导入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10、活动、游戏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做一个与教学内容 密切相关的活动或游戏,使学生在无拘无束的 活动或者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景的一 种导入方法。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三、课堂导入的原则
关联性 经济性 灵活性
适度性 参与性 情感性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 2、直观导入 3、故事导入 4、事例导入 6、问题导入
7、情景导入
8、旧知识导入 9、引用导入
5、实验导入
10、活动、游戏导入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
是指在开始教学时,教师用简明 扼要的语言直截了当地揭示本堂课的 主题,阐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学 生迅速进人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平铺直叙 流于平淡 节省时间 导而不入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二、课堂导入的类型 2、直观导入
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模型、标本、 图片、投影、幻灯、录音、电视、 录 像、电脑等直观手段,以强烈的视听 效果、逼真的现场感受吸引学生进入 学习情景的一种导入方法。
形象生动 具体感性 指明方向 及时收回
学会教学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课堂教学技能
初中物理导入技能教案
![初中物理导入技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812a42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3.png)
初中物理导入技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产生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现象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通过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对物理概念的关注和兴趣。
2. 难点:如何设计导入环节,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5分钟)1. 创设情境: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现象,引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
例如,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物理现象,如水的沸腾,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物理原理。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例如,问学生:“为什么水会沸腾?” “沸腾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3. 学生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师在旁边引导学生,引导他们提出合理的问题,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
4. 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物理概念。
例如,问学生:“在水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如何变化的?”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水的沸腾过程?”5. 总结导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总结导入环节的主要观点和问题。
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五、教学反思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讨论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帮助他们建立物理概念。
通过这样的导入环节,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导入技能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bfea6a9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4.png)
三、导入的方法
故事导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联系生活导入
直接导入
直观导入
复习旧知导入
设疑、质疑导 入
创设情境导入
歌曲、谜语导入
悬念导入
介绍作者、背景导入
直接导入
教师开门见山,用简洁、明快的方式直 接阐明学习目的和要求,明确学习的主要内 容及任务。
直观导入
通过实物、图片、音频、视频、动作 等直观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产生 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兴趣。
如《惊弓之鸟》导入: 大家都知道,有弓有箭,才能射鸟。可是古 时候,有个叫更羸的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 雁射下来,这是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去《惊弓之 鸟》这篇课文里寻找答案吧!
设疑质疑导入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导 入新课。
如《爬山虎的脚》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爬山虎的脚吗?它的脚是 什么样子的?长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向 上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
感谢您的观看!
故事导入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通过讲 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 趣。
联系生活导入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知的素材 为出发点,自然的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 的求知欲。
复习旧知导入
引导学生温故而知新,以复习旧知开 始,参与学习过程的导入方法。
歌曲、谜语导入
即运用播发歌曲、引导猜谜的方式导入新课。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 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 方。 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 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 的岩石,正等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技能——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cbb0c4ce2cc58bd63186bde0.png)
五、应用原则与要点
目的性
针对性:教材内容、方法、目标;学生的需
要、兴趣。(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思考) 启发性:启发思维:问题、对比、范例、演 示、情景启发。 趣味性: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方式新 颖等
导入技能评价指标
能引起学生兴趣,集中注意 导入能自然引入课题,衔接紧密、恰当 与新知识联系密切,目的明确 确实将学生引入学习情景 讲话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能启迪学生思维 导入时间掌握得当,紧凑
数微’26-28;语微’55-59
三、导入的类型
1、知识导入——导之以知,训练技能 2、智力导入——导之以智,开启思维 3、情感、情境导入——导之以情,营造气氛 4、兴趣导入——导之以趣,激发兴趣
杨‘《导入》 新课程导入4‘(数)、32‘(历史)、34‘(语)、38‘(化学)、43‘(物理)、54‘(数)
导入技能
一、概念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 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通 过导入,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特定的学习方向 上来,因而又叫定向导入。
二、导入的目的
1、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习动机。
2、引起对所学课题的关注,引导进入学习情
境。 3、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技能 作鼓动、引子和铺垫。 4、明确学习目的。 5、激活思维,挖掘潜力。
《赠汪伦》导入
师:李白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可是他上过一次当,受过一次骗。 (引起注意) 生:上什么当?他还会受骗吗? 师:这个骗他上当的就是汪伦。(生面面相觑) (激发兴趣) 师:汪伦是安徽泾县的一位隐者,他非常喜欢李白的诗,崇拜李 白的为人,知道李白爱饮酒,“李白斗酒诗百篇”,还了解李白 “三山五岳寻芳遍,一生爱把名山游”,于是写信给李白,信中 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千里桃花。先生好酒乎,此地有万家 酒店”。李白和汪伦素不相识,接信后,连忙赶到汪伦那里,汪 伦解释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没有桃花;万家者,店主人 姓万,并没有一万家酒店。” 师:后来,李白与汪伦谈论得很投机,李白离开时,汪伦送了马 和布,还同村里人一同送行,李白很受感动,就写了这首诗。诗 末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要是不上当, 就没有这首好诗了。 (建立联系,进入课题)
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
![教学基本技能-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c30ce6273b3567ec102d8ac4.png)
(八) 悬念导入
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悬念性的问题,给学生造成一 种神秘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一种导 入方法。
利用悬念激发人的好奇心,引发思考,启迪思维,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悬念总是出乎人们意料,或展示矛盾,或使人困惑, 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而这 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悱”状态。
教师必须首先对学生的注意进行唤起和调控, 调动学生的认知注意和情绪注意。为完成新的 学习任务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不好,对教师给予的各 种刺激就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二)激发兴趣,引起学生的 学习动机
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 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愉快的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 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 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 可以由教师提问
也可以由学生提问
可以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
也可以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
可以由直接问句形式来呈现
也可以由“谜语”等形式来呈现
(三)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利用中小学生爱听故事、爱听 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 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 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 新课,使学生自觉进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 方法。
采用故事导入时,教师要注意导入的效果不仅与 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有关,还与讲故事的方式有 关。
(一) 直接导入 最简单和最常用的方法。 上课伊始,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
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 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 关注,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教案导入示范
![教案导入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4c447f8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3.png)
教案导入示范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教学中的合理导入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思考、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的作用。
本文将以《教案导入示范》为题,讨论导入教学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
一、导入的意义导入是教学的开端,通过合理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成效。
因此,教师在进行导入时应该注意:启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疏导学生思维。
二、导入的策略和方法1. 启发学生思维在进行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讲故事、出示真实案例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
通过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
2. 建立情境通过创造逼真的情境,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实物展示、模拟情境等方式,创造出一个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3. 引入新知识导入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事例、图片等,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新知识的兴趣。
然后,再逐步引入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感到期待和兴奋。
4. 利用多媒体教具多媒体教具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具,如PPT、视频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的图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 提问与讨论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使学生在互动中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导入的注意事项1. 导入的时间把握导入的时间宜掌握得当,既不能过长,影响到后续教学内容的展开,也不能过短,无法充分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般来说,导入应占整节课的8%-10%的时间。
2. 语言表达的简洁明了导入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进行演讲,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式,以免学生听不懂或理解困难。
1导入技能
![1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93cd1cb1960590c69ec376e8.png)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一、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的要求,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产生直接的学习动机。
二、原则1、导课目的性要明确导课设计目的要明确,每一节课的导入必须围绕这一课的教学要求进行。
要善于与学生沟通情感、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产生学习动机,产生求知欲和自主学习的意愿,使学生明确将要学什么、为什么要学以及怎样去学等。
2、导课针对性要强导课采用什么方式和类型,要服从于教学任务和目的,要围绕教学和训练的重点,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教师的风格,准确表达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实际接受和领会能力因材施教,不搞千篇一律,不追求形式上的花俏。
3、导课的启发性原则导入要有利于引起注意、激发动机、启迪智慧,尽量做到“导而不牵,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尽量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和实验为依托,引入新知识,新概念。
设问与讲述,要求做到:激其情、引其疑、发其思,举例应“当其时”“适其时”。
4、导课的关联性原则导入要具有关联性,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导入的内容要与新课的重点紧密相关,能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
通过回忆、提问、联想前面自己学过的知识或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现象、实例来导入。
导课重点放在“引射”上,通过寻找新旧知识的共同点,抓住新课的关键点,促进学生对新课接受能力的提高,导入语要与新课相匹配、避免大而无当、海阔天空。
5、趣味性原则导入要有情趣、有新意,有一定的艺术魅力,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认知的兴趣,趣味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导入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炽热的感情。
教师要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提示课本中深刻的思想和深奥的科学道理,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栩栩如生、生动传神、曲折迂回、以情动人,使学生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之感。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5bd631641eb91a37f1115c99.png)
导入新课的技能构成
集中注意,激起动机,组织指引,建立联系。
导入新课技能设计
导入新课技能设计的原则
目标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导入新课技能的方法设计
直接导入法,以旧引新导入法, 情境创设导入法,社会事件导入法, 悬念激趣导入法,趣味问题导入法, 化学实验导入法,类比导入法, 科学史料导入法。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技能一导入新课技能概述二导入新课技能设计三导入新课技能实践四常见问题及对策五导入新课技能评价导入新课技能概述导入新课技能的概念导入新课技能是教师在进入新课题时运用建立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动机和建立知识间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技能
导入新课技能的主要特点
导入的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年龄特点; 基于学生已有知识结构。 导入的启发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思考的愿 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导入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激发学习 兴趣。 导入的简洁性:节约课堂时间,缩短学生与教材 的距离,集中学生注意力。
导入新课的功能
评价内容
权 重
0.15
0.15 0.15 0.15 0.10
分值
差 好 中 (95) (75) (55)
引起注意的方式新颖,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引起学习兴趣的手段合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组织引导合理,将知识顺利转化为活动 形成新旧认知间的落差,建立有效的联系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进入新课学习
6
7 8
导入新课技能实践常见问题及对策
导入新课技能的实践要点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cdbcc2dd83c4bb4cf6ecd105.png)
课堂教学的导入技能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一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立疑激趣,促使学生情绪高涨,有助于整堂课教学的成功。
1、直接导入直接导入是最简单和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方法。
上课伊始,教师直接阐明学习目标和要求以及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通过简短的语言叙述、设问等引起学生的注重,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学习情境。
2、直观导入直观导入是指教师通过实物、标本、挂图、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电脑等媒体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信息实行演示的一种导入方法。
这种导入以强烈的视听效果、逼真的现场感受吸引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3、故事导入故事导入是指教师利用小学生爱听故事、爱听趣闻轶事的心理,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境引出新课,使学生自觉实行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
4、实验导入实验导入是指教师通过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实验导入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促动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态度。
5、问题导入问题导入是指教师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学生顿生疑虑,引起学生的回忆、联想、思考,从而产生学习和探究欲望的一种导入方法。
问题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能够由教师提问,也能够由学生提问;能够单刀直入,直接提出问题,也能够从侧面提问设置悬疑;能够由直接问句形式来表现,也能够由“谜语”等形式来表现。
6、情境导入情境导入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或者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
教学导入技能
![教学导入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040601ed0975f46527d3e190.png)
教学导入技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科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好的导入,如同磁铁,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同火石,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同桥梁,联系着就可心至于师生情感;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思维的方向。
教学导入技能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通过简短的言语或行为,恰如其分地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内容的教学行为方式。
导入是教师在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
它要求教师迅速创造出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入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一、导入概说(一)教学导入的作用1.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条件之一。
课前,学生可能从事各种活动,上课开始,其各自的情绪、注意的方向、大脑的兴奋中心各不相同,在学习的准备阶段,学生的心理存在以下几种状态:从学习的抑制状态向兴奋状态过渡;从已学的旧知识向未学的新知识过渡;学生心中充满疑问,但尚未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期待。
因此,教师有必要给学生一些恰当的、较强的信息刺激,使之收敛与学习无关的思绪和行为,把兴奋点转移到新的学习任务上。
学习需专心致志,否则,教师再用力也难以实现教学目标。
因此,倒入的首要作用就是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引发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一种学习的重要内驱力,可以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提高学习效能。
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重要方式。
尤其是学生对一些课文不感兴趣或兴趣不浓时,更需要教师通过导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明确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对教学起到定向、导向作用。
在教学导入时,教师可以通过直接展示或者提出问题等方式,向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因此,导入可以起到明确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定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