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模型
高中物理滑块模型教案
高中物理滑块模型教案
一、教学内容:高中物理滑块模型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滑块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滑块模型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能够通过滑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滑块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滑块模型相关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3. 通过滑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结合实例分析;
2. 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3. 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滑块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讲解:讲解滑块模型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平衡、滑块受力分析、动力学方程等内容。
3. 推导公式:引导学生推导滑块模型相关公式,如加速度公式、摩擦力公式等,并讲解推导过程和应用方法。
4. 解题练习:提供一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通过滑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拓展延伸:讨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更深层次的内容。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滑块模型的理解和掌握。
六、教学资源:
1. 课件、教科书等教学辅助资源;
2. 笔记本、计算器等学生个人学习工具。
七、评估方法:
1. 课堂表现评价;
2. 作业和练习评价;
3. 实验和项目评价。
八、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完整版)高中物理滑块-板块模型(解析版)
滑块—木板模型一、模型概述滑块-木板模型(如图a),涉及摩擦力分析、相对运动、摩擦生热,多次互相作用,属于多物体多过程问题,知识综合性较强,对能力要求较高,另外,常见的子弹射击木板(如图b)、圆环在直杆中滑动(如图c)都属于滑块类问题,处理方法与滑块-木板模型类似。
二、滑块—木板类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1.通过受力分析判断滑块和木板各自的运动状态(具体做什么运动);2.判断滑块与木板间是否存在相对运动。
滑块与木板存在相对运动的临界条件是什么?⑴运动学条件:若两物体速度或加速度不等,则会相对滑动。
⑵动力学条件:假设两物体间无相对滑动,先用整体法算出共同加速度,再用隔离法算出其中一个物体“所需要”的摩擦力f;比较f与最大静摩擦力f m的关系,若f > f m,则发生相对滑动;否则不会发生相对滑动。
3. 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4. 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5. 计算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即两者的位移差或位移和);6. 如果滑块和木板能达到共同速度,计算共同速度和达到共同速度所需要的时间;7. 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是什么?当木板的长度一定时,滑块可能从木板滑下,恰好滑到木板的边缘达到共同速度(相对静止)是滑块滑离木板的临界条件。
【典例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
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
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如下图所示)()【答案】 A【典例2】如图所示,A 、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2μ。
滑块模型.(精选)
滑块模型专题学案【模型分析】1.相互作用:滑块之间的摩擦力分析2.相对运动:具有相同的速度时相对静止。
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在速度相同,但加速度不相同时,两者之间同样有位置的变化,发生相对运动。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
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
它就是我们解决力和运动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
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一、滑块与长木板之间是否出现相对运动的分析1.如图所示,m A =1kg ,m B =2kg ,A 、B 间静摩擦力的最大值是5N ,水平面光滑。
用水平力F 拉B ,当拉力大小分别是1F =10N 和2F =20N 时,A 、B 的加速度各多大?(设A 、B 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解:方法一:假设A 、B 相对静止, 当1F =10N 时A 、B 的共同加速度21/310s m m m F a B A =+=,此时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N N a m f A 533.3π==故A 、B 相对静止,A 、B 的加速度均为2/33.3s m a =当1F =20N 时A 、B 的共同加速度22/320s m m m F a B A =+=,此时A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N N a m f A 567.6φ==,故A 、B 有相对运动, 对A 物体 2/5s m m fa AA ==对B 物体 22/5.7s m m fF a BB =-=方法二:先确定临界值,即刚好使A 、B 发生相对滑动的F 值。
当A 、B 间的静摩擦力达到5N 时,既可以认为它们仍然保持相对静止,有共同的加速度,又可以认为它们间已经发生了相对滑动,A 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加速运动。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
物理模型 “滑板—滑块”模型[模型概述] (1)滑板——滑块模型的特点①滑块未必是光滑的.②板的长度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足够长的.③板的上、下表面可能都存在摩擦,也可能只有一个面存在摩擦,还可能两个面都不存在摩擦.(2)滑板——滑块模型常用的物理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模型指导] (1)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解题思路处理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方法(1)动力学分析:分别对滑块和木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从放上滑块到二者速度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t =Δv 2a 2=Δv 1a 1可求出共同速度v 和所用时间t ,然后由位移公式可分别求出二者的位移.(2)功和能分析:对滑块和木板分别运用动能定理,或者对系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要注意区分三个位移:①求摩擦力对滑块做功时用滑块对地的位移x 滑;②求摩擦力对木板做功时用木板对地的位移x 板;③求摩擦生热时用相对滑动的位移x 相.1.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着质量分别为m 、2m 的A 、B 两个物体,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 ,现用水平拉力F 拉B ,使A 、B 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拉力F 的最大值为A .μmgB .2μmgC .3μmgD .4μmg解析 当A 、B 之间恰好不发生相对滑动时力F 最大,此时,对于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a A =μmgm =μg ;对于A 、B 整体,加速度a =a A =μ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3ma =3μmg 。
答案 C2.(2017·广西质检)如图所示,A 、B 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B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物体A 与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物体A 的质量m =2 kg ,物体B 的质量M =3 kg ,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现对物体B 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为使物体A 与物体B 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20 NB .15 NC .10 ND .5 N答案:B 解析:对A 、B 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F max -μ1(m +M )g =(m +M )a ;对物体A ,由牛顿第二定律,μ2mg =ma ;联立解得F max =(m +M )(μ1+μ2)g ,代入相关数据得F max =15 N ,选项B 正确.3.(2017·黄冈质检)如图甲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木板B ,其上叠放木块A 。
高中物理滑块木板模型结论
高中物理滑块木板模型结论
在学习高中物理时,滑块木板模型是一种经常用于对物体位置和加速度的研究的思维工具。
这种模型通常由一个自由滑动的滑块附着在一块木板上,木板有若干个锚点,可以使滑块以不同的轨道滑动。
通过研究物体在滑块木板上的运动,可以找到物体的速度、加速度和其他状态量的变化情况。
经过对滑块木板模型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果当物体在滑块木板上运动时,沿着某一条轨道行驶,那么物体速度就会保持恒定,也就是说物体不会加速或减速;
2.使有阻力存在,物体也会按照惯性的原理,一直向前滑动,不会停止;
3.要物体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不被其他力干预,物体的加速度都绝对恒定,其值等于重力的引力;
4.果木板上的锚点被有效地利用,物体的运动轨迹可以变得复杂,例如可以实现回环变化。
上述结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物体在滑块木板上的运动,进而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关于力、位移、加速度和其他参数的概念,从而提高对物理现象的认知。
除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之外,滑块木板模型还可以用来模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比如模拟一架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过程,利用木板的各个锚点,模拟每个阶段的运动状态,从而获得物体的加速度、时间等信息。
此外,滑块木板模型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机械臂的运动原理,比如机械臂的抬升、旋转和伸展等动作,可以利用滑块木板模型模拟出来,便于理解机械臂的原理,从而为机械臂的设计及使用提供理论支持。
总而言之,滑块木板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位置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加深理解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可以用来模拟不同的实际现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
滑块模型
• 8.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 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 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甲乙 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 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 不穿出,如图甲所示;若射击下层, 不穿出,如图甲所示;若射击下层,整个 子弹刚好嵌入,如图乙所示. 子弹刚好嵌入,如图乙所示.则比较上述 两种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两种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B.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C.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多 D.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子弹打木块类
例1:设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向静止在 设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 光滑水平面上的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M的木块, 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的木块,并留在木块中 不再射出。 不再射出。求: 木块子弹的共同速度大小V (1)木块子弹的共同速度大小V; 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2)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产生的热量Q; 已知子弹打木块时的阻力为f, f,求子弹钻入 (3)已知子弹打木块时的阻力为f,求子弹钻入 木块深度d 木块深度d 。
36.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 36.水平光滑地面上停放着一辆小车,左侧靠在 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 AB是光 竖直墙壁上,小车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是光 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 BC相切 滑的,在最低点B与水平轨道BC相切,BC的长 度是圆弧半径的10 10倍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 度是圆弧半径的10倍,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从A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 点正上方某处无初速下落,恰好落入小车圆弧 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 轨道滑动,然后沿水平轨道滑行至轨道末端C 处恰好没有滑出. 处恰好没有滑出.已知物块到达圆弧轨道最低 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 点B时对轨道的压力是物块重力的9倍,小车的 质量是物块的3 不考虑空气阻力. 质量是物块的3倍,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 BC的竖直 (1)物块开始下落的位置距水平轨道BC的竖直 高度是圆弧半径的几倍 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BC间的动摩擦因数 (2)物块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滑块—弹簧”模型和“滑块—斜(曲)面”模型
2
提升素养能力
目录
提升素养能力
A级 基础对点练 1.(2024·广东东莞高三检测)如图1所示,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
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
从槽高h处自由下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1.模型图示
模型二 “滑块—斜(曲)面”模型
目录
研透核心考点
2.模型特点 (1)上升到最大高度:m 与 M 具有共同水平速度 v 共,此时 m 的竖直速度 vy=0。 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0=(M+m)v 共;系统机械能守恒,12mv20=12(M+m)v2共 +mgh,其中 h 为滑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不一定等于弧形轨道的高度(相当于完 全非弹性碰撞,系统减少的动能转化为 m 的重力势能)。 (2)返回最低点:m 与 M 分离点。水平方向动量守恒,mv0=mv1+Mv2;系统机 械能守恒,12mv20=21mv21+12Mv22(相当于弹性碰撞)。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目录
提升素养能力
5.如图5所示,光滑弧形滑块P锁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弧形底端切线水平,小
球Q(视为质点)的质量为滑块P的质量的一半,小球Q从滑块P顶端由静止释放,
Q离开P时的动能为Ek1。现解除锁定,仍让Q从滑块顶端由静止释放,Q离开P
时的动能为Ek2,Ek1和Ek2的比值为( C )
3
C.16E
D.E
图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目录
提升素养能力
解析 设 P 物体的初速度为 v0,由已知可得12mv20=E,P 与 Q 碰撞过程中,两 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压缩量最大,此时弹性势能最大,整个过程中,满足动 量守恒 mv0=(m+3m)v1,最大弹性势能 Ep=12mv20-21×(m+3m)v21,解得 Ep= 38mv20=34E,故 A 正确。
4.6滑块-滑板模型
方法指导
2.运动学条件判断法:先求出不受外力F作用的那个物 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再用假设法求出在外力F作用下 滑块和滑板整体的加速度,最后把滑块和滑板的整体加 速度与不受外力F作用的那个物体的最大临界加速度进 行大小比较。若滑块与滑板整体的加速度不大于(小于
或等于)滑块的最大加速度,即 a a,ma二x 者之间就不发
(1)若地面光滑,计算说明铁块与木板间是否会发生相对滑动;
(2)若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μ2=0.1,求铁块运动到木 板右端所用的时间.
动力学中的滑块—滑板模型
典型例题
(1)A、B 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fm>μ1mg=0.3×1×10 N=3 N(2 分) 假设 A、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 对 A、B 整体:F=(M+m)a(2 分) 对 A:fAB=Ma(2 分) 解得:fAB=2.5 N(1 分) 因 fAB<fm,故 A、B 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1 分) (2)对 B:F-μ1mg=maB(2 分) 对 A:μ1mg-μ2(M+m)g=MaA(2 分) 据题意:xB-xA=L(2 分) xA=12aAt2;xB=12aBt2(2 分)
知识梳理
3.两种位移关系:(相对滑动的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
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
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F
x1
L
x2
F
x2
L
x1
同向运动时: L=X1-X2
L
反向运动时: L=X1+X2
方法指导
一、滑块与滑板间是否发生相对滑动的判断方法
方法有两种: 1.动力学条件判断法:即通过分析滑块——滑木板间的摩 擦力是否为滑动摩擦力来进行判断。可先假设滑块与木板 间无相对滑动,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滑块与木板整体 列式求出加速度,再把滑块或木板隔离出来列式求出两者 之间的摩擦力,把求得的摩擦力与滑块和木板之间的滑动 摩擦力进行比较,分析求得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 摩擦力,若为静摩擦力,则两者之间无相对滑动;若为滑 动摩擦力,则两者之间有相对滑动。
专题十 “滑块—斜(曲)面”模型和“滑块—弹簧”模型
例1 [2022·湖南株洲模拟] 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通过锁定装置固定一辆质量 的小车,小车左边部分为半径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轨道,轨道末端平滑连接一长度 的水平粗糙面,粗糙面右端是一挡板.一质量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小车左侧圆轨道顶端 点由静止释放,小物块与小车粗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 取 .
A
A. B. C. D.
[解析] 设铁块与木板共速时速度大小为 ,铁块相对木板向右运动的最大距离为 ,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铁块压缩弹簧使弹簧最短时,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从铁块开始运动到最后停在木板最左端过程,由功能关系得 ,联立解得 ,故选项A正确.
变式2 [2022·山东济南模拟] (多选)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的物块 、 与劲度系数为 的轻弹簧固定拴接,竖直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 正上方有一个质量也为 的物块 ,将 由静止释放,与 碰撞后立即粘在一起,碰撞时间极短,之后的运动过程中物块 恰好没有脱离地面.忽略空气阻力,轻弹簧足够长且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放.不计空气阻力,在小球下滑至槽底端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解析] 若槽不固定,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受合外力为零,则水平方向动量守恒,A错误;若槽不固定,对小球和槽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则 ,解得小球水平方向移动的位移为 ,B正确;槽固定时小球滑到 点时的速度 ,槽不固定情形下,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关系可知 , ,解得 , ,则槽固定和不固定情形下,小球滑到 点时的速度之比为 ,C正确;
(1)在物体1从被释放到与物体2相碰的过程中,求滑道向左运动的距离;
滑块-滑板模型问题分析方法
滑块与滑板之间的动力学关系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即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 乘积。
03
滑块-滑板模型的建立与 求解
模型的建立
确定问题类型
根据实际问题,确定滑块-滑板模型是否适用,并明确模型中的物 理量及约束条件。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物理现象和问题需求,建立滑块-滑板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包 括运动方程、力平衡方程等。
在航天器着陆过程中,滑块-滑板模型被用于分析着陆稳定性。通过模拟航天器在着陆时的运动,可以预测航天 器的着陆姿态和稳定性,从而优化着陆方案,确保航天器的安全着陆和回收。
谢谢观看
重力与支持力
滑块-滑板模型中,滑块与滑板之间的 相互作用力遵循牛顿第三定律,即作 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滑块和滑板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在静 态平衡时相互抵消,而在动态平衡时 则相互作用。
摩擦力
滑块与滑板之间的摩擦力是影响滑块 运动的重要因素,摩擦力的方向和大 小取决于接触面的性质和相对运动状 态。
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机械系统设计
滑块-滑板模型在机械系统设计中 被广泛应用,用于分析机构运动 和受力情况,优化设计以提高机
械性能和稳定性。
车辆工程
在车辆工程中,滑块-滑板模型用 于研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析车辆动力学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建筑结构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滑块-滑板模型 用于模拟和分析桥梁、高层建筑等 结构的滑动支撑和抗震性能。
确定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根据实际问题的边界条件和初始状态,确定模型中相应的边界条件 和初始条件。
模型的求解方法
解析法
对于简单问题,可以采用解析法求解,得到精确解。
数值法
对于复杂问题,可以采用数值法求解,如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等。
第7单元动量专题十“滑块—斜(曲)面”模型和“滑块—弹簧”模型-2025年物理新高考备考课件
+
1
2
Mv ,联立解得
2
2ℎ
,故A正确;
+
物块在劈B上上升到最大高度时两者具有相同的速度,在水平方向上,由动量守恒
1
2
定律得mvm=(m+2M)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m
2
8
解得h'= h,故B正确;
15
=
1
2
(m+2M)v' +mgh',若m=0.5M,
2
教师备用习题
2
假设物块在劈B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此时劈B与物块的速度相同,在水平方向
=
−
2
= −,可知20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等于0 时刻物块的速度大小,则
20 时刻物块的动能等于0 时刻物块的动能,故0 ∼ 20 时间内弹簧对物块做
功为零,故D正确.
热点题型探究
变式
[2023·江苏南通模拟] 如图甲所示,
左端接有轻弹簧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
上,物块以一初速度向运动, = 0时
=
,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2
,重力加速度为.
热点题型探究
(1)若固定小车,求滑块运动过程中对小车的最大压力.
[答案] 3,方向竖直向下
热点题型探究
[解析] 若固定小车,滑块从到的运动中,由动能
定理可得 =
解得0 =
1
2
0
2
−0
2
滑块在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N − =
机械能守恒.
(3)弹簧处于最长(最短)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弹性势能最大,系统动能
通常最小(相当于完全非弹性碰撞,两物体减少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动力学之---------“滑板—滑块”模型
高考计算题突破动力学之---------“滑板—滑块”模型(一)[模型概述](1)滑板——滑块模型的特点①滑块未必是光滑的.②板的长度可能是有限的,也可能是足够长的.③板的上、下表面可能都存在摩擦,也可能只有一个面存在摩擦,还可能两个面都不存在摩擦.(2)滑板——滑块模型常用的物理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等.[模型指导](1)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2)解题思路[典例](20分)如图所示,可看成质点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正中间,已知长木板质量M=4 kg,长度L=2 m,小物块质量m=1 kg,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两物体皆静止.现在用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于小物块上,发现只有当F超过2.5 N时,才能让两物体间产生相对滑动.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重力加速度g=10 m/s2,试求:(1)小物块和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一开始力F就作用在长木板上,且F=12 N,则小物块经过多长时间从长木板上掉下?规范解答(1)设两物体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 f,当F=2.5 N作用于小物块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m)a①(2分)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Ma②(2分)由①②可得F f=2 N(2分)小物块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所受支持力F N=mg,摩擦力F f=μmg得μ=0.2(2分)(2)F =12 N 作用于长木板上时,两物体发生相对滑动,设长木板、小物块的加速度分别为a 1、a 2,对长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f =Ma 1(1分) 得a 1=2.5 m/s 2(2分)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 f =ma 2(1分) 得a 2=2 m/s 2(2分)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两物体在t 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s 1=12a 1t 2(1分)s 2=12a 2t 2(1分)小物块刚滑下长木板时,有s 1-s 2=12L (1分)解得t =2 s(3分) 答案 (1)0.2 (2)2 s[突破训练]1.质量M =9 kg 、长L =1 m 的木板在动摩擦因数μ1=0.1的水平地面上向右滑行,当速度v 0=2 m/s 时,在木板的右端轻放一质量m =1 kg 的小物块如图所示.小物块刚好滑到木板左端时,物块和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取g =10 m/s 2,求:(1)从物块放到木板上到它们达到相同速度所用的时间t ; (2)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15分)有一项“快乐向前冲”的游戏可简化如下:如图所示,滑板长L =1 m ,起点A 到终点线B 的距离s=5 m.开始滑板静止,右端与A平齐,滑板左端放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对滑块施一水平恒力F使滑板前进.板右端到达B处冲线,游戏结束.已知滑块与滑板间动摩擦因数μ=0.5,地面视为光滑,滑块质量m1=2 kg,滑板质量m2=1 kg,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1)滑板由A滑到B的最短时间可达多少?(2)为使滑板能以最短时间到达,水平恒力F的取值范围如何?3.(15分)如图所示,薄板A长L=5 m,其质量M=5 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在A上距右端s=3 m处放一物体B(可看成质点),其质量m=2 kg.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1=0.1,A与桌面间和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2,原来系统静止.现在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一定的水平力F持续作用在A上直到将A从B下抽出才撤去,且使B最后停于桌的右边缘.求:(1)B运动的时间;(2)力F的大小.4.如下图所示,质量M=4.0 kg的长木板B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m=1.0 kg的小滑块A(可视为质点).初始时刻,A、B分别以v0=2.0 m/s向左、向右运动,最后A恰好没有滑离B板.已知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0,取g=10 m/s2.求:(1)A、B相对运动时的加速度a A和a B的大小与方向;(2)A相对地面速度为零时,B相对地面运动已发生的位移大小x;(3)木板B的长度l.5.【2013江苏高考】(16 分)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 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 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 重力加速度为g.(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需所拉力的大小;(3)本实验中m1 =0. 5 kg m2 =0. 1 kg, μ=0. 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 =0. 1 m,取g =10 m/ s2. 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 002 m,人眼就能感知. 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6. (12分)质量M=3kg的滑板A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A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µ1=0.3,其上表面右侧光滑段长度L1=2m,左侧粗糙段长度为L2,质量m=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B静止在滑板上的右端,滑块与粗糙段的动摩擦因数µ2=0.15,取g=10m/s2,现用F=18N的水平恒力拉动A向右运动,当A、B分离时,B对地的速度v B=1m/s,求L2的值。
滑块模型资料
滑块模型
在当今社会,滑块模型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设计元素,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结
构中。
它的原理十分简单,通常由滑块和导向轨道组成,通过滑块在导向轨道上的滑动运动,实现对物体的定位、支撑或者传动作用。
滑块的结构
滑块通常采用金属、塑料等材料制成,形状和尺寸各异,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圆形、方形、长条形等不同形状。
滑块的设计结构决定了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和性能。
通常情况下,滑块表面会加工成光滑的平整结构,以减少摩擦力,确保滑动顺畅。
导向轨道的设计
导向轨道是滑块模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滑块的稳定性
和精度。
导向轨道的形状、角度和表面处理技术等因素都需要精心考虑,以确保滑块在其上能够稳定、平稳地运动。
滑块模型的应用
滑块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程领域。
在工业自动化设备中,滑块常
用于传动系统、定位装置等部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定位作用。
此外,在家具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也能看到滑块模型的身影,为各类设备提供便捷、高效的运动支持。
结语
总的来说,滑块模型作为一种常见的工程设计元素,在现代工程领域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
其简单而有效的原理,使其成为机械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工艺提升,相信滑块模型将在未来的工程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滑块木板模型类型归纳
滑块木板模型类型归纳
滑块木板模型是一种经典的物理实验模型,有多种不同类型,有助于探究材料物理特性、摩擦力变化和动力学。
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一、拉拔滑块模型:
1、简单拉拔滑块模型,主要拉动木板,检测滑动阻力的变化;
2、可倾斜的拉拔滑块模型,可在上方安装杆状物,可以同时考察滑动阻力和偏角对摩擦的影响;
三、扭矩滑块模型:
1、简单扭矩滑块模型,涉及木板因不同重量加载而产生向前滑动,以及力矩与木板滑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2、旋转扭矩滑块模型,主要研究向木板施加不同旋转扭矩量时,运动学能量如何变化,以及木板的惯性对原理检测的影响;
3、滚动扭矩滑块模型,既可以研究质量变化以及容积变化带来的动能改变,还可以检测施加扭矩后,滑块木板的运动过程;
四、弹性滑块模型:
1、简单弹性滑块模型,用来直接测量木板受压、胀板受力等行为;
2、变形弹性滑块模型,除了可用于观察板材弯曲变形效果,也可以检
测板材两头轴线之间的弹性力;
3、板材充放空弹性滑块模型,涉及木板进行充放空行程的情况的检测,以及材料特性,动态力学和应力分析的探究;
五、仿生滑块模型:
1、仿生模型的特点在于可以模仿自然界中动物体对滑动阻力的主动控制,更加接近实际环境的物理现象;
2、仿生滑块模型主要是探究木板与仿生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关系,除此
之外,还可以分析表面参数对摩擦力系数的影响规律。
第10讲 牛顿运动定律之滑块-滑板模型(解析版)
第10讲滑板-滑块模型1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的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
2.解题指导(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
(3)通常所说物体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对地而言的。
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一定存在关联。
它就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求时间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量定理:应用动量定理时特别要注意条件和方向,最好是对单个物体应用动量定理求解。
(5)求位移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应用动能定理时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或可以看成单个物体的整体。
另外求相对位移时,通常会用到系统能量守恒定律。
(6)求速度通常会用到牛顿第二定律加运动学公式或动能定理或动量守恒定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系统的条件和方向。
3.两种位移关系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二者位移之差等于滑板长度;反向运动时,二者位移之和等于滑板长。
4.易错点(1)不清楚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不出各自的加速度;(2)不清楚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
说明:两者发生相对滑动的条件:(1)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动力学条件);(2)二者速度或加速度不相等(运动学条件)。
(其中动力学条件是判断的主要依据)5.分析“滑块—滑板模型”问题时应掌握的技巧(1)分析题中滑块、滑板的受力情况,求出各自的加速度;(2)画好运动草图,找出位移、速度、时间等物理量间的关系;(3)明确每一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过程的初速度。
2一、单选题1.(2020·四川省高三三模)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物块A 、B 叠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物块C 用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轻绳与B 连接,且轻绳与桌面平行,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为2f MmgF M m=+B.要使物块A 、B 发生相对滑动,应满足关系1Mm μμ>- C.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轻绳拉力的大小为mgD.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时,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为22MmgF M m=+【答案】A【解析】A .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A 、B 、C 三者加速的大小相等,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 m a =+对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Ma =解得2f MmgF M m=+,故A 正确;B .当A 、B 发生相对滑动时,A 所受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Ma μ=解得a g μ=以A 、B 、C 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 m a =+解得21Mm μμ=- 故要使物块A 、B 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则21Mm μμ>-,故B 错误; C .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设轻绳拉力的大小为F ,对C 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解得F mg ma mg =-<,故C 错误;D .若物块A 、B 未发生相对滑动时,由A 可知,此时的加速度为2f mgMmF a M ==+对C 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F ma -=解得22MmgF M m=+根据力的合成法则,可得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2222+=2MmgN F F M m=+故D 错误。
木板滑块模型三个物体组合
木板滑块模型三个物体组合
摘要:
1.木板滑块模型简介
2.三个物体组合的概念
3.木板滑块模型的应用领域
4.模型的组合方式及特点
5.总结
正文:
1.木板滑块模型简介
木板滑块模型是一种经典的力学模型,主要用于研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
该模型由一个斜面木板和若干个滑块组成,通过观察滑块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可以得出物体运动的规律。
2.三个物体组合的概念
在木板滑块模型中,三个物体组合是指由两个滑块和一个物体组成的模型。
其中,两个滑块分别位于斜面的两侧,物体位于斜面上方,通过滑块与斜面的摩擦力作用,使物体能够沿着斜面滑动。
3.木板滑块模型的应用领域
木板滑块模型在物理、力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摩擦力、重力势能等物理现象,同时,该模型也可用于工程设计中,如滑轨、传送带等装置的设计。
4.模型的组合方式及特点
在木板滑块模型中,三个物体组合有多种组合方式,不同组合方式会导致不同的运动特点。
例如,两个滑块可以固定在斜面的同一高度,也可以分别放置在不同的高度。
不同的组合方式会对物体的运动速度、摩擦力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模型的运动过程。
5.总结
木板滑块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力学模型,在物理、力学、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三个物体组合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高中物理滑块模型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滑块模型归纳总结在高中物理学中,滑块模型是一种重要的物理模型,用于分析和解决各种与力、摩擦和平衡相关的问题。
通过对滑块模型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受力情况和平衡条件。
本文将对高中物理滑块模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滑块模型的基本概念滑块模型是指通过考虑物块上的各种受力情况,分析物块的平衡状态和运动状态。
在滑块模型中,我们通常假设物块与支撑面之间的摩擦力是足够大,可以阻止物块发生滑动。
根据滑块模型的特点,我们可以将问题分为静力学和动力学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二、滑块模型的静力学分析1. 斜面上的滑块斜面上的滑块是滑块模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
当物块放置在斜面上时,它受到的重力可以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根据平衡条件,我们可以得到物块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和滑动摩擦力的关系。
2. 吊块与滑轮系统吊块与滑轮系统是另一种常见的滑块模型。
在吊块与滑轮系统中,我们考虑各个滑轮的摩擦情况和吊块受力情况,可以利用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求解吊块的加速度和张力。
三、滑块模型的动力学分析1. 有限长的滑块当我们考虑滑块在有限长轨道上运动时,需要考虑滑块与轨道的摩擦力和重力的平衡。
通过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摩擦力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滑块在有限长轨道上的加速度和摩擦力的表达式。
2. 摆线上的滑块摆线上的滑块是一种常见的动力学问题,它涉及到滑块在弯曲轨道上的运动。
通过分析滑块受力情况,可以得到滑块的加速度和张力的关系,并利用此关系解决摆线上滑块的运动问题。
四、滑块模型的应用除了静力学和动力学的分析,滑块模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物理问题的求解。
例如,在力学中可以通过滑块模型来研究物块的平衡和稳定性;在动力学中可以通过滑块模型来研究物块的运动轨迹和加速度等问题。
五、滑块模型的局限性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滑块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物理问题。
在某些情况下,滑块模型的假设和简化可能会导致结果的误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块模型“滑块—木板模型”问题的分析思路1.模型特点:上、下叠放两个物体,并且两物体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相对滑动.2.建模指导解此类题的基本思路:(1)分析滑块和木板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2)对滑块和木板进行运动情况分析,找出滑块和木板之间的位移关系或速度关系,建立方程.特别注意滑块和木板的位移都是相对地面的位移.考点一“滑块—木板模型”基本问题【例1】如图所示,长为L=2 m、质量为M=8 kg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向右运动的速度v0=6 m/s时,在木板前端轻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木板与地面间、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g=10 m/s2.求:(1)物块及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大小。
(3)物块滑离木板时,木板的位移。
【例2】如图所示,质量M=8 kg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1.5 m/s时,在小车前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2 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二者达到相同速度时,物块恰好滑到小车的最左端.取g=10 m/s2.则:(1)小物块放上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小车的长度L是多少?考点二、“滑块—木板模型”临界问题【例3】(2011·新课标全国理综·21)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 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 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增大的水平力F =kt (k 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 1和a 2.下列反映a 1和a 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相规律总结:对滑动的临界条件:两物体相接触且处于相对静止时,常存在着静摩擦力,则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是: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练习1】如图所示,物体A 叠放在物体B 上,B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A 、B 质量分别为m A =6 kg ,m B =2 kg ,A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开始时F =10 N ,此后逐渐增加,在增大到45 N 的过程中,则 ( )A .当拉力F <12 N 时,物体均保持静止状态B .两物体开始没有相对运动,当拉力超过12 N 时,开始相对运动C .两物体从受力开始就有相对运动D .两物体始终没有相对运动【例4】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 ,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已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 ,则物块加速度大小a 可能是 ( ) A .a =μgB .a =2μg3C .a =μg3D .a =F 2m -μg3【练习2】如图所示,质量M =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m/s 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上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m =2 kg 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假定小车足够长.取g =10 m/s 2.问:(1)经过多长时间物块停止与小车间的相对运动?(2)小物块从放在车上开始经过3秒所通过的位移是多少?课后作业:1.(8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块木板,质量M = 4.0 kg ,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0。
在木板的最左端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2.0 kg 。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50。
开始时它们都处于静止状态。
某时刻起对小滑块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 =18N ,此后小滑块将相对木板滑动,1.0s 后撤去该力。
(1)求小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时,木板加速度a 的大小;(2)若要使小滑块不离开木板,求木板的长度L 应满足的条件。
(1)小滑块在木板上滑行时,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滑块的受力情况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
在此过程中,木板的受力情况如图丙所示。
图甲 图乙小滑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121210N f N mg μμ===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板受到小滑块摩擦力的大小11'10N f f ==木板受到小滑块压力的大小11'20N N N ==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211(')6N f Mg N 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板的加速度212' 1.0m/s f f a M-==(2)在拉力F 的作用下,滑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的加速度211 4.0m/s F f a m-==撤去拉力F 时,滑块的速度111 4.0m/s v a t ==滑块运动的距离211112.0m 2x a t ==撤去拉力F 后,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滑块的加速度212 5.0m/s fa m-==-若滑块没有滑出木板,滑块将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设该速度为v 2。
则这段时间 2122v v a t =+在12()t t +时间内,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212()v a t t =+ 所以 12212()v a t a t t +=+ 20.5s t =则滑块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距离2212221 1.375m 2x v t a t =+=木板运动的距离2121() 1.125m 2x a t t =+=则滑块相对木板运动的距离 12 2.25m d x x x =+-=所以要使小滑块不离开木板,木板长度L 应满足L d ≥,即 2.25m L ≥2、如图21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薄木板,它的右端与桌面的右端相齐。
薄木板的质量M = 1.0 kg ,长度L = 1.0 m 。
在薄木板的中央有一个小滑块(可视为质点),质量m = 0.5 kg 。
小滑块与薄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 0.10,小滑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 = 0.20,薄木板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3 = 0.20。
设小滑块与薄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它们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
某时刻起对薄木板施加一个向右的拉力F 使木板向右运动。
(1)若小滑块与木板之间发生相对滑动,拉力F 1至少是多大? (2)若小滑块脱离木板但不离开桌面,求拉力F 应满足的条件。
(1)设小滑块与薄木板刚好发生相对滑动时,小滑块的加速度为a 1,薄木板的加速度为a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1mg=ma 1…………………………1分F 1-μ1mg-μ3(m +M )g= Ma 2………………1分 a 1=a 2…………………………1分 F 1=4.5N …………………………1分(2)设小滑块脱离薄木板时的速度为v ,时间为t ,在桌面上滑动的加速度为a 3,小滑块脱离木板前,薄木板的加速度为a 4,空间位置变化如图所示,则滑块的位移: v=a 1t μ2mg=ma 3x 1=122a v ,x 2=322a v2223212La v a v =+…………………………1分 木板的位移:24122122t a a v L =+…………………………1分 F 2-μ1mg-μ3(m +M )g= Ma 4解得:F 2=6N …………………………1分要使小滑块脱离薄木板但不离开桌面,拉力F ≥6N 。
…………………………1分3.(8分)如图13所示,水平地面上一个质量M =4.0kg 、长度L =2.0m 的木板,在F =8.0 N 的水平拉力作用下,以v 0=2.0m/s 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某时刻将质量m =1.0 kg 的物块(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木板最右端。
(1)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求物块离开木板所需的时间;(3)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求将物块放在木板上后,经过多长时间木板停止运动。
⑴ 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F=μMg ,μ=0.2⑵ 若物块与木板间无摩擦,木板运动,木块不运动。
放上木块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μ(m+M )g-F=Ma ,a=0.5m/s 2 设经过时间t 木块从木板上落下,则:2122x vt at m =-=解得:2(2t s =⑶ 若物块与木板间有摩擦,且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和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放上木块后,开始,木块做匀加速运动,木板做匀减速运动。
对木板:μ(m+M )g+μmg -F=Ma 1,a 1=1 m/s 2 对木块:μmg=ma 2,a 2=2 m/s 2 达到等速时:v=a 2t 1=vt 1-a 2t 1, 解得:t 1=2/3s 它们的位移:211112x vt a t =-222112x a t =相对位移:12x x x =-解得:x=5/9m <2m ,木块没有滑下,此后共同运动。
共同运动的初速度:1214/3v a t m s ==共同运动的加速度:μ(m+M )g -F=(m+M)a 3,a 3=0.4m/s 2 还能够运动的时间是t 2,则:1320t v v a t =-= 解得:t 2=10/3s一共的时间:124t t t s =+=4.(8分)如图17所示,平板小车沿水平地面始终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速度增至v 时,将一小物块无初速地放于平板小车的A 端(小车的加速度保持不变)。
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g >a ),要使物块不会从小车上滑出,求平板小车的最小长度L 0。
解:设物块的质量为m ,经过时间t 物块运动到小车B 端,物块的末速度和位移分别为v 1=gt t mmgμμ= x 1=12m mg μt 2=12g μt 2 时间t 内小车的位移和末速度分别为 v 2=v+atm图13 图17x 2=vt +12at 2 (4分)若物块刚好未从小车B 端滑出,则有 v 1= v 2x 2= x 1+L 0(如图2所示) 即:gt μ= v+at vt +12at 2=12g μt 2+L 0解得:)(220a g v L -=μ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