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惊海天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着惊海天》⽤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了中国⼈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先后获解放军新闻奖⼀等奖和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课⽂ ⼀着惊海天 ——⽬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机⾸架次成功着舰 蔡年迟 蒲海洋 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上,我国第⼀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军旗迎风招展。

2012年11⽉23⽇上午8时,顶着凛冽的寒风,⾝着不同颜⾊马甲的甲板⼯作⼈员在战位就位。

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持专业⼯具,⼀丝不苟地对阻拦索作最后⼀次检查。

备受外界关注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机⾸次着舰进⼊最关键时刻。

这不是⼀次普通的飞⾏。

航母舰载战⽃机着舰,承载着国⼈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海可以作证,为了这⼀梦想成真,古⽼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次普通的降落。

这是世界公认的风险性难题。

在⾼速飞⾏的舰载战⽃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树叶,在海上起伏⾏进,飞机每次着舰都⾯临着⽣与死的考验。

据统计,航母⼤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在着舰过程中。

第⼆次世界⼤战结束到现在,某⼤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员丧⽣,其中绝⼤部分事故是发⽣在着舰的时候。

飞⾏塔台内的⼴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着舰指挥员从容地⾛上甲板指挥平台。

“⼑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都捏着⼀把汗。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

“航向××,航速××节……”⼝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时××分,远⽅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

人教版八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

人教版八上第4课《一着惊海天》

板书设计
迁移训练
课外收集有关“辽宁舰”以及中国海军 发展的资料,办一期以“海上钢铁长城”为 主题的手抄报。
4 一着惊海天
辽宁舰
成功着舰的歼-15 552号飞机
辽宁舰歼-15起飞训练 高素质的辽宁舰官兵
辽 宁 舰 内 部
辽宁舰
学习目标
1、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写作方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 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凌波海燕”(17) 生动形象地写出下降的歼-15轻
巧的飞行姿态。
“疾如闪电”(18)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舰载机飞行
的速度之快。
细读感悟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 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 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6.引用某大国上将的话有什么作用?
彰显出了先进发达国家对我国 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 着舰面对的困难之大,同时这也更 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顽强不屈、 为国争光的斗志,烘托了此时的成 功。
通讯的特点
• 严格的真实性。 • 报道的客观性。 • 较弱的时间性。(相对新闻消息而言) • 描写的形象性。 • 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
通讯一般分 人物通讯、 事件通讯、 概貌通讯、 工作通讯
通讯还可分为
一般记事通讯、
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
小故事、集纳、巡礼、纪 实见闻、特写、速写、侧 记、散记、采访札记。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为下文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 们的喜悦作铺垫。
4、为何要详细描述塔台和飞行员的 对话?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优质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优质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

本课选自教材第二章“讲述”,涉及详细内容为:通过叙述一场海上冒险经历,让学生解和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提高他们叙述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记叙文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叙述能力,培养他们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冒险精神认同,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表现出冒险精神。

2.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写作方法,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海上冒险图片,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讲解。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分析记叙文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绘场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简短故事,要求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着惊海天》2. 记叙文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主题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一次难忘冒险”为题,编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示例:一次难忘冒险去年暑假,我和几个好朋友决定去附近山上探险。

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带着背包,踏上征途。

山路崎岖,我们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山涧。

山涧两侧是陡峭悬崖,中间是一条湍急河流。

我们看着眼前景象,都惊呆。

这时,一个朋友提议:“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跳过去。

”大家纷纷附和。

我小心翼翼地踏上河中一块石头,准备起跳。

然而,就在我即将跃起那一刻,脚下一滑,整个人掉进河里。

我惊慌失措,挣扎着想要上岸,但水流太急,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文本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文本解读

《一着惊海天》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面对着国内外紧张复杂的严峻形式,承载着中华民族百年期盼,见证着中国人民富国强兵梦想的“辽宁”舰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实验即将进行之际,蔡年迟、蒲海洋作为《人民海军报》的记者,他们多方协调,终于登上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以记者的角度全过程见证我国舰载航母战斗机首架次着舰起飞。

2.文题诠释:题目“一着惊海天”中“一着”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形象地写出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后在国内外产生的巨大影响,“海天”本义指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所面临的现实环境,引申为国际环境。

“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题目新颖,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

3.主旨:本文通过描写“辽宁”舰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生动再现了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赞扬了试飞人员、科研人员等为了祖国国防军队的强大而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地精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4.内容解读:《一着惊海天》作为一篇通讯,全文分三个部分,生动再现了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一部分:介绍了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以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第二部分: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描写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们的激动喜悦心情。

赞扬了试飞人员、科研人员等为了祖国国防军队的强大而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地精神,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5.结构分析:①(1—4):介绍了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以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前最后一次准备。

(3—4):交代这次舰机着舰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②(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5—16):记叙了舰、机默契配合。

(17—19):展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③(20—27):描写了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以及人们的激动喜悦心情。

《一着惊海天》PPT课件(完整版)

《一着惊海天》PPT课件(完整版)

归纳总结
3.采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如:文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国科研
人员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 气势和感染力。
课文拓展积累
国学经典
恨别 [唐]杜 甫 原文: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课文拓展积累
译文: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 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草木 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走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 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导 思
2
文章着重描写着舰过程, 为什么还要描写现场人的
神态及心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导 思
4
文章为了增强语言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都运用
了哪些写作手法?
课文初读感知
文 章 第一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 脉 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络
第二部分(5—20):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1—26):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 动、兴奋的场景。
课文全篇探究
理解二: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 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 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课文全篇探究
2.[难点] 本文究竟是通讯还是新闻特写? 有人认为本文属于新闻特写,但在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
的评奖过程中,本文被定位为“报纸通讯”。本文确实使用了不 少新闻特写的手法,如定格画面、细致描写等,但这并不等于本 文就是一篇新闻特写。一方面,本文中的故事有比较明显的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的故事结构:战舰航行、等待战斗机是开端, 舰机协调、准备降落是发展,战机下降、成功着舰是高潮,人群 狂欢、争相合影是结局;

《一着惊海天》ppt课件

《一着惊海天》ppt课件

比喻
第三部分(21—26段) 7.文中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 了现场观众的情态,有什么作用?
运用
的方法
增强了新闻的现
场感和感染力,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
品析语言
细读第18自然段描写歼-15着舰时“惊心动魄的一幕”,体会该 段描写的生动性。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
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
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运用具体数字举例说明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危险难度之高。
第二部分(5—20段)
4.作者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
赏析这句话和比喻
的好处。
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
②渲染出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 写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后人们的激动和喜悦作铺垫。
品析语言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 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 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
这一句运用了 什么手法?
品析语言 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
文学常识
通讯是报刊上和广播电视里详细报道有新闻价值的人物、 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通讯也是报刊常采用的基本体裁之一, 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即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
事实
叙述
时效性
新闻
概括性 简洁、明快、

篇幅短小
通讯
通过具体的人 细节描写、含

物和事件反映 有作者的议论、
“震耳欲聋”“轰鸣”

《一着惊海天》课文课件

《一着惊海天》课文课件
"刀尖上的舞蹈":将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突出其高风险性和对飞行员 的高要求。
"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强调这一着舰成 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牺牲精神。
修辞手法鉴赏
比喻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 比喻手法,将舰载机着舰的声音 和气势分别比作骑兵疾驰和狂风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 合作与交流能力。
角色扮演
根据课文内容设定角色,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表演,帮助学 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和情节。
06
课堂活动与互动设计
小组讨论与分享环节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7人,就课文内容、主题、人物形象 等进行讨论。
图片展示
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航母、舰载机等 ,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相关概念。
视频插入
截取与课文相关的视频片段,如航母起降过程, 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感性认识。
音频辅助
根据需要添加背景音乐、朗读等音频元素,丰富 课件的多媒体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环节设置建议
问题设置
在课件中设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增强课堂 互动性。
卷山,形象生动。
夸张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也 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了舰载机着 舰时的壮观场面。
对偶
"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一次跳动, 都在揪着人心。"运用对偶手法,强 调了人们等待舰载机着舰的紧张心 情。
03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意义
主题思想概括
赞美科学家精神
文章通过描述科学家们在研究过 程中的艰辛付出和卓越成就,赞 美了他们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的

《一着惊海天》优秀课件

《一着惊海天》优秀课件
情和民族自信心。
传递正能量
故事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 了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传递 了正能量,激励人们积极向上。
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故事中主人公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 ,共同完成着舰任务,提高了读者 的团队协作意识。
05
写作技巧鉴赏
叙事技巧的鉴赏
顺叙法
文章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 清晰地叙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 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事件的背景
、经过和结果。
倒叙法
为了强调某些情节或突出某些人 物,文章有时会采用倒叙的方式 ,将后发生的事件或人物提前叙 述,再逐步回溯到事件的发生或
人物的出生。
插叙法
在叙述过程中,为了补充或说明 某些情节,文章会插入一些其他 的信息或故事,以丰富文章的内
容和层次感。
描写技巧的鉴赏
白描法
通过简单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将人物或场景的真实状态呈现给 读者,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场景的气氛。
时代背景
该课文反映了中国海军舰艇在海上维权行动中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以及中 国海军不断壮大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课文的历史背景
历史渊源
介绍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渊源,包括近代以来的海 军建设和发展,以及中国海军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海洋权 益方面的历史使命。
事件影响
本课件详细阐述了《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所反映的历史事 件对中国海军和国际社会的影响,以及中国海军在维护国家 利益和海洋权益方面的作用。
4
主题思想探讨
主题思想的内涵
01
02
03
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讲述中国航母舰载机 首次着舰的感人故事,展 示中国海军的强大和民族 自豪感。
拼搏精神
主人公面对困难不放弃, 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拼搏 精神,激励人们追求梦想 。

八年级一着惊海天知识点

八年级一着惊海天知识点

八年级一着惊海天知识点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着惊海天》是一篇精彩的通讯报道,这篇文章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文体知识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生动地报道客观事物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貌等。

《一着惊海天》这篇通讯在报道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重大事件时,展现了极强的现场感和震撼力。

二、题目含义“一着惊海天”,“着”指的是舰载机成功着舰,“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次着舰的重大影响和震撼力,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背景知识这篇通讯报道的是 2012 年 11 月 23 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事件。

这一事件标志着我国航母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构分析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 段):交代着舰的时间、地点和环境,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第二部分(5-19 段):详细描述了舰载机着舰的过程,包括准备、下降、着舰等关键环节。

第三部分(20-26 段):描写着舰成功后人们的喜悦和自豪,展现了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

五、写作手法1、细节描写文中多处运用细节描写,如“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通过对工作人员眼睛的描写,表现出他们的专注和紧张。

2、侧面描写通过描写周围环境和人们的反应来侧面烘托舰载机着舰的重要性和紧张氛围。

例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从官兵们娴熟的操作,侧面反映出他们训练有素。

3、排比手法“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运用排比,增强了语势,表现了我国科研人员为实现舰载机着舰付出的巨大努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讲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讲解

八年级上册语文一着惊海天讲解一、引言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一着惊海天》是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本文将针对这篇文章进行深度和广度兼具的讲解和分析,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的内涵和特点。

二、主题内容梳理1. 文章内容概述:《一着惊海天》是一篇叙事类文言文,讲述了郭沫若化名李邦彦,在川陕前线的记忆和体验。

文中以李邦彦自传的形式,叙述了他在青年时代,对保卫国家、民族解放的热情和决心,是一篇反映了作者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的作品。

2. 文章内涵:通过对文章的深度分析,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对于革命斗争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三、内容分析1. 文章结构解读:《一着惊海天》由序、正文、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序言中,作者以“夫子自号”递进说明题目的来源和寓意。

正文中,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和人物形象描绘,展现了人物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理想。

结尾部分则是对于个人经历的总结和对国家前途的展望。

2. 文章语言特点:文章采用了文言文的叙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典故引用和修辞手法,如“海天一色而风起云涌”、“遥夜浮云如酒”,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文字表达的精湛技艺。

四、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一着惊海天》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革命事业的热爱和执着,更蕴含着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

这篇文章不仅可以激励人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担当,更可以启示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五、总结通过对《一着惊海天》的深度解读与分析,我们能更全面地了解这篇经典文言文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表达方式。

在阅读和理解这篇文章时,不仅要关注其语言特点和结构布局,更要从中体会到作者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和对于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

六、附录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与理解,相信读者们会对于《一着惊海天》有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认识,也将意识到青年一代的责任和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着惊海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一着惊海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一着惊海天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
1. “那航母就像海上的巨无霸,一着惊海天,岂不是超级厉害?就像大力士一下子举起了千斤重担!”
2. “飞机从航母上起飞,真像老鹰冲向蓝天,一着惊海天,这是多么震撼的画面呀!”
3. “那场面,一着惊海天,简直就像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一样绚烂,能不让人惊叹吗?”
4. “一着惊海天的瞬间,海浪都似乎在欢呼,这不就像我们取得成功时激动的心情吗?”
5. “航母在大海中前行,一着惊海天,多像一个勇敢的战士在冲锋陷阵啊!”
6. “舰载机的起飞,一着惊海天,不正像骏马奔腾在广阔草原一样豪迈吗?”
7. “一着惊海天的时候,整个世界都仿佛为它静止,这是多么神奇的力量呀,就跟魔法一样!”
我的观点结论:“一着惊海天”所展现出的场景和力量是无比震撼和令人赞叹的,它代表着人类的勇敢与智慧,以及对未知的不断探索和挑战。

一着惊海天词语解释

一着惊海天词语解释

一着惊海天词语解释
以下是 8 条关于“一着惊海天”词语解释:
1. “一着”,哎呀呀,这可不简单,“一着”就好比是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比如说在打篮球时,小明那关键的一个投篮,决定了比赛胜负,这就是很重要的一着呀!
2. “惊”,哇塞,这个字感觉好厉害!就像突然听到一个超级震撼的消息让你惊得合不拢嘴!好比你平时很胆小的朋友突然去蹦极了,是不是太让人惊了!
3. “海天”,嘿,这两个字在一起就给人一种超级广阔的感觉呀!就像你站在海边,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和蓝天连在一起,那场面多壮观呀!比如咱们去海边度假,那海天一线的美景真让人陶醉,这就是海天呀!
4. “一着惊海天”整体来说,不就是像一场特别厉害、让人震惊的海空大戏嘛!就好比国庆阅兵时那些酷炫的飞行表演,真的是一着惊海天呀!
5. “一着惊海天”也可以形容一个超级牛的壮举!像消防员叔叔们在大火中勇敢救人的行为,那绝对是一着惊海天呢!
6. “一着惊海天”有时也能表示那种一下子让所有人都瞩目的大事件呀!比如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这真是一着惊海天的大事件呢!
7. 这个词呢,还似一个伟大的冒险开始,比如探险家去探索未知的海域,那一开始就给人一着惊海天的感觉呀,多刺激!
8. “一着惊海天”,总之呢,就是那种超级震撼、让人惊叹、铭记于心的事情或场景呀!就如同看到神舟飞船发射升空那一瞬间,不就是一着惊海天嘛!
我觉得“一着惊海天”是个特别有气势、特别能让人产生联想的词语,它让人感受到那种重大时刻的震撼和惊叹。

初中语文《一着惊海天》备课必备

初中语文《一着惊海天》备课必备

初中语文《一着惊海天》备课必备【学习目标】语言运用:掌握“浩瀚、娴熟、咆哮、殚精竭虑”等词语思维能力:掌握通讯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写法特点,把握主要内容审美创造: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各类新闻事实的,理解新闻采访的作用和价值文化自信: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的重大意义,感受作者在作品中体现的情感【背景资料】本文选自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

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起降,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这篇通讯记录的就是552号歼-15战斗机着舰的经过,向我们展现了这惊心动魄、振奋人心的“一着”。

这篇通讯因现场感强、角度新颖、信息量大、震撼力强等特点,获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字词积累】浩瀚(hào hàn):形容水浩大;繁多的样子,如浩瀚的书籍。

娴熟(xián shú):熟练的样子。

咆哮(páo xiào):怒吼或喊叫。

镌刻(juān kè):雕刻。

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形容人做事认真,不马虎。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指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创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文章脉络】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4段),交代辽宁舰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地点、时间、准备工作、重大意义和巨大风险。

第二部分(5-21段),详细报道着舰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22-26段),写飞行员出舱后人们欢庆留影的热烈场面,再次强调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历史意义。

这篇通讯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历史意义的时刻,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的过程,表现了人们自豪、激动的心情,表达了强烈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自豪感。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0张PPT)

第4课《一着惊海天》课件(共40张PPT)

通讯,是详细报道有新闻意义的典型 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 通讯社常用的文体。要及时准确地报道 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 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的特点 新闻性 文学性 评论性
通讯的分类:
按内容分
通讯一般分为人物 通讯、事件通讯、 工作通讯等。
多少年来,航母建设一直承载着国人百年强 国强军的梦想,“着舰”和“起飞”是航母建设 的两道坎,其中着舰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我国科技工作者付出 无数的心血,创造出了大国奇迹。航空母舰已是 现代海军不可或缺的利器,也成为了一个国家综 合国力的象征。
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 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 训练的情况。
1.精读课文第1—4段,想一想:文章开头为什么描写渤海某海域 海上恶劣的环境?文中引用着舰遇难事故数据有何作用?
第三段
从历史角度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 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 梦想,交代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 最具风险性的难题。
第四段
列举数字,真实准确,再一次突出 着舰过程中面临的巨大危险,渲染 紧张气氛。
按形式分
通讯分为一般记事通讯、 访问记(专访、人物专访)、 小故事、纪实、见闻、特写、 速写、采访等。
辽宁舰简介
辽宁号航空母舰,简称“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前身是苏联海军的库兹涅佐夫 元帅级航空母舰次舰瓦良格号,改装后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这篇通讯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具体地 勾勒出了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 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默读课文思考: 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围绕舰载战斗机首

一着惊海天优美句子赏析

一着惊海天优美句子赏析

⼀着惊海天优美句⼦赏析1. ⼀着惊海天的赏析《⼀着惊海天》这篇课⽂⽤细腻的笔触记述了辽宁舰歼-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向读者展⽰了中国⼈民军队在创新中不怕牺牲,勇于探索的精神。

“⼀着”是指我国利⽤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机⾸架次成功着舰,“惊海天”⽣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海天”既是指航母舰载战⽃机着舰的⼤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部分(1-4):交代着舰的时间、地点、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重要意义和困难。

第⼆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6):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重⼤意义以及⼈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2. 《⼀着惊海天》这篇课⽂的主旨是什么《⼀着惊海天》这篇课⽂采⽤现场特写的形式,抓住歼—15舰载战⽃机⾸架次成功着舰这⼀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动再现了举世瞩⽬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机⾸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豪感和爱国情怀。

扩展资料刊登于2012年11⽉25⽇《⼈民海军报》⼀版的通讯《⼀着惊海天》,在获得笫四届中国⼈民解放军新闻奖⼀等奖后,⼜喜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字通讯类三等奖。

⼀篇作品,能接连被各⽅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作为该⽂的编辑,这种感受则更加深刻。

题材重⼤是写好新闻作品的重要条件,但却不是诞⽣新闻精品的充分条件,将重⼤题材的新闻亊件写成⼀篇好通讯实属不易。

通讯有别于消息,它要求不仅仅将某⼀亊件客观、概括地反映出来,还要求对新闻亊件的报道进⾏更加具体、形象、⽣动和详尽的描述,以求能够给读者留下⽣动可感的印象,达到“情动于⼼⽽⾔于⾏”的最⾼境界。

参考资料⼀着惊海天_百度百科3. ⼀着惊海天的议论句⽂字清新优美是这篇特写的另⼀⼤特⾊。

⽂中运⽤⽐喻、拟⼈、对照等多种修辞⼿段,增强了作品的形象性、⽣动性,调动了读者丰富的想象⼒。

仅⼀组跳⽔动作,记者就⽤了7个⽐喻,其中既有明喻⼜有暗喻,如“伴随着旋风般地空中转体三周”、“笔直地象轻盈的箭”是明喻,“吕伟轻轻⼀蹬,就向空中飞去”、“这位⾃天⽽降的‘仙⼥’”是暗喻。

一着惊海天句子赏析

一着惊海天句子赏析

一着惊海天句子赏析一着惊海天,这是一句形容某人或某事能够令人震惊、惊艳的句子。

下面将列举出一些具有这种特点的句子,并进行赏析。

1. 他的表演技巧犹如一着惊海天的棋招,让所有观众都为之倾倒。

赏析:通过将表演技巧与一着惊海天的棋招进行比喻,突显了该人的出色表演能力,令观众为之倾倒。

2. 这部电影的剧情转折犹如一着惊海天的棋招,让观众始料未及。

赏析:通过将电影剧情转折与一着惊海天的棋招进行比喻,强调了该电影剧情的出人意料,令观众感到意外。

3. 这位年轻的画家的作品犹如一着惊海天的笔触,展现出非凡的艺术才华。

赏析:通过将画家的作品与一着惊海天的笔触进行比喻,突显了他的艺术才华非凡,给人以震撼。

4. 这次科学实验的结果犹如一着惊海天的发现,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赏析:通过将科学实验的结果与一着惊海天的发现进行比喻,强调了该实验结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5. 这位年轻的企业家的创新理念犹如一着惊海天的创举,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赏析:通过将企业家的创新理念与一着惊海天的创举进行比喻,突显了他的创新思维和对行业的影响力,改变了行业格局。

6. 这首诗的用词犹如一着惊海天的神来之笔,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赏析:通过将诗的用词与一着惊海天的神来之笔进行比喻,强调了诗中用词的独特和深刻,给人以思考的启发。

7. 这位年轻的厨师烹饪的菜品犹如一着惊海天的绝活,让人流连忘返。

赏析:通过将厨师烹饪的菜品与一着惊海天的绝活进行比喻,突显了他的烹饪技艺的独到之处,让人难以忘怀。

8. 这位年轻的运动员的训练方法犹如一着惊海天的突破,让他在比赛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赏析:通过将运动员的训练方法与一着惊海天的突破进行比喻,强调了他的训练方法的独特性和对比赛成绩的影响。

9.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犹如一着惊海天的创新,引领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赏析:通过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与一着惊海天的创新进行比喻,突显了他的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和对领域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着惊海天修辞赏析

一着惊海天修辞赏析

一着惊海天修辞赏析
"一着惊海天"是一句富有诗意的修辞表达,通常出现在诗歌或文学作品中。

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手法,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现在我来为你进行赏析。

意境描绘:这句话的意境通常用于描绘某种壮阔的景象或者某种异常引人注目的场景。

"一着"表示一举一动,"惊海天"则传达了一种震撼海天的意境,暗示着某种惊人的场景或行为。

这种表达方式往往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感觉和印象。

修辞手法: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通过将"一着"和"惊海天"进行比喻,把人的行为或者某种场景比作能够惊动海天的壮举,从而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效果。

情感表达:这句话往往能够传递出作者内心的激情和对某种景象或行为的赞叹之情。

它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震撼和敬畏之情,也能够激发读者对壮丽景观或伟大行为的联想和想象。

总的来说,"一着惊海天"这句话通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传递出了一种强烈的情感和意境,常常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知识与能力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注意与消息、新闻特写进行对比。

2.品读课文,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其意义,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祖国的强大,感受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教学重点1.品读细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气势。

2.找出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穿插的其他内容,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难点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提取主要信息的能力。

2.掌握新闻通讯的写法,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2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播放有关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视频短片,然后简要介绍航母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我国辽宁舰的情况)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富国强军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本文报道的就是这场训练的情况。

二、自主预习1.知识链接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属于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一般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

通讯有以下特征:(1)报道详细深入。

这是区别于消息的一个显著特点,要对事件的来龙去脉、重要环境、背景做具体描写。

(2)注重思想意义。

要报道那些人们普遍关心的、有现实意义的题材,还要讲究主题的开掘。

(3)强调形象说话。

不仅用事实说话,还要有情节、有联想,用形象说话。

(4)突出评论性。

思想观点一目了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通讯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通讯和新闻特写的差异在于:在报道同一新闻事实时,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侧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新闻特写则是集中笔力,主要展示新闻事件的某一横剖面,着重描写精彩瞬间,并且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桅.杆(wéi) 浩瀚.(hàn) 娴.熟(xián) 默契.(qì) 咆哮..(páo xiào) 凛冽..(lǐn liè) 着.舰(zhuó) 坠.毁(zhuì) 舰艉.(wěi ) 湛.蓝(zhàn) 澎湃.(pài) 镌.刻(juān ) 殚.精竭.虑(dān jié) 咔嚓..(kā chā) ⎩⎪⎨⎪⎧承载.(zài )千载.难逢(zǎi ) ⎩⎪⎨⎪⎧丧.生(sàng )丧.事(sāng ) (2)词语释义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浩瀚:本意为水势盛大,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

娴熟:熟练。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3)词语辨析“惊心动魄”和“胆战心惊”两个词都有“使内心震颤、震惊”的意思。

“惊心动魄”是说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胆战心惊”侧重指内心的恐惧、害怕,一般不用来形容内心的紧张。

三、合作探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概括这篇通讯记录了什么事件。

答案示例:这篇通讯按时间顺序,用写生的笔法详尽而形象地勾勒出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战斗机的全过程。

教师点拨:题材重大是写好新闻作品的重要条件,但却不是诞生新闻精品的充分条件,将重大题材的新闻事件写成一篇好通讯实属不易。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着舰,可划归重大事件题材。

与人物通讯等其他题材相比而言,这个题材的报道具有以下难度:一、重大事件题材本身不易写好,更难出彩,特别是这种“高端”试验活动不为一般人所熟知甚至了解;二、这种活动的动作性不是很强,虽然参与人员较多,但都是靠暗藏在电波中的口令贯穿其中,整个活动看起来较为刻板单调;三、没有太过明显的矛盾冲突,缺少能够抖响的“包袱”。

这样的重重困难,对《一着惊海天》的作者而言挑战与考验不小,而本文能很好地处理以上问题,令人仿佛看到了一幅用写生笔法绘就的雄美图画。

2.快速浏览课文,提取从这篇通讯中获取的信息。

答案示例:辽宁舰的航行位置,歼-15舰载机着舰训练的时间,舰载机着舰的难度和重要性,歼-15成功着舰的过程,歼-15成功着舰后工作人员的欢呼和庆祝。

3.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本文的内容、层次。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4):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的重要意义和风险。

第一层(1、2):检查甲板,做好着舰前的最后一次准备。

第二层(3、4):交代这次舰载机着舰的重要意义和风险性。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全过程。

第一层(5—16):记叙了舰、机默契配合。

第二层(17—19):展现了舰载机成功着舰。

第三部分(20—25):记叙舰载机着舰成功的重大意义及人们的激动心情。

4.简析文章标题“一着惊海天”的妙处。

答案示例:“一着”是指我国利用阻拦索使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惊海天”生动地写出了此举造成的影响之大,“海天”既指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的大环境,也指整个世界。

“一着”和“惊海天”对比鲜明,很容易让读者心头一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答案示例: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四、课常小结这节课,我们完整地梳理了这篇通讯的脉络,了解它报道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

作者用平实的文风展现了新闻事件的真实和震撼性。

同学们课下可以多读,多体会。

五、练习设计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一、课前复习课文属于哪种新闻体裁?本课报道的是什么新闻事件?答案示例:通讯。

报道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上成功着陆歼-15舰载机的全过程。

二、新课导入《一着惊海天》这则通讯刊登于2012年11月25日《人民海军报》,它在获得第4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奖一等奖后,又获得了第23届中国新闻奖文字通讯类三等奖。

一篇作品能接连被各方看好,必定有其可圈可点之处。

下面我们就来品味它的精妙。

三、合作探究(一)精读课文,内容探究1.作者在描写舰载机着舰过程时多次描写了现场人物的神态和心情,有何作用?答案示例:表现了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关注;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增强了感染力;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2.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形状比作“V”字,有何寓意?答案示例:作者把舰载机成功着舰后阻拦索拉伸的情景巧妙地想象成一个巨大的“V”字,既形象展示了阻拦索的实际形态,又暗示了着舰的胜利完成,给读者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视觉感受。

3.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

请找出来,细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答案示例:(1)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作用:自然环境描写。

作者对海天环境进行了一个全景式的描绘,使航母、海洋、风浪交织成一幅壮美的图画。

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出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

(2)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作用:这两段文字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将新闻事件的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吊起了读者期盼的胃口,其中描述的危险性也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担心起来。

读者会想:首次着舰能不能成功?首次着舰的过程是怎样的?读者有了这样的思索,反映出作品的吸引力所在。

(3)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作用: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4)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作用:侧面描写,突出了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颂了中国人民富国强军的梦想以及实现这一梦想的坚定信念和无数科研人员的奉献精神,表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1.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A.“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舰载机着舰比作“刀尖上的舞蹈”,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舰载机着舰的困难以及危险程度之高,渲染了紧张的气氛,让读者感同身受。

B.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舰载机比作“凌波海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歼-15舰载机即将着舰时的轻巧灵活。

C.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答案示例: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某国上将对我国海军建设的歧视,暗示当时我国航母舰载机着舰面临的困难之大,凸显了成功来之不易;同时这也更加激发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创新、为国争光的斗志。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竭虑,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人无怨无悔,默默奉献……答案示例: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我国科研人员为填补技术空白而做出的努力和牺牲,表现了他们顽强不屈、无私奉献的精神,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气势和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