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朝鲜使臣的中国行纪看明代中后期的玉河馆——以会同馆提督官为中心

合集下载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期中综合质量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期中综合质量检测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大约始于距今二三百万年,止于距今5000年至2000年左右。

由此可知,考古界划定石器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C )A.氏族公社取代原始人群B.贫富分化是否已经出现C.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D.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解析]据材料“石器时代,是考古界对早期人类历史划定分期的第一个时代,即从人类出现到青铜器出现……”可知,石器时代的分界线的依据是青铜器的出现,即生产工具及其制作水平,C项正确;氏族公社属于原始社会,A项说法错误;材料与贫富分化无关,B项错误;古人类所处的地域环境不是“划定石器时代”的依据,D项错误。

2.《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

捍御外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B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题干“故以亲屏周”是关键信息。

结合所学,西周建立后,为巩固对周边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在重要地区建立统治据点,形成对全国的限制网,故B项符合题意;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故A项不符合题意;《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而秦朝推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时间不符,故C、D 两项不符合题意。

3.下表是依据出土的春秋齐国农具所做的分类概况。

由此可推断齐国( B )A.较早进入农耕时代B.农业生产工具多样C.农耕技术领先他国D.大力提倡发展农业[解析]原始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农耕时代,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齐国农具的类别和名称可知,齐国的农业生产工具多样,故B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齐国农具的种类,未体现与他国的比较,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农具的种类,不能体现齐国大力提倡发展农业,故D项错误。

4.(2024·湖北高三月考)西周时期,楚国国君熊渠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南城最长的老街——南横街记忆

南城最长的老街——南横街记忆

南城最长的⽼街——南横街记忆南横街位于宣武区中部,它与⼴安门⼤街、骡马市⼤街平⾏,是京城最古⽼的街道之⼀。

最早的南横街,西起⽜街,东⾄虎坊路,长有4华⾥,是南城最长的⽼街。

1999年菜市⼝⼤街建成后,将南横街从中间断开,分别称为南横东街和南横西街。

南横东街的路北构成了⼤吉⽚的南缘。

南横街已有⼀千多年历史,当年曾是辽南京和⾦中都的主要街道。

南横街(现分为南横东街和南横西街)早在辽代就是辽南京宣和门通向迎春的重要街道;⾦代是⾦中都宣华门通向宣曜门的通衢。

南横街像⼀位⽼⼈,亲眼⽬睹了辽、⾦、元、明、清等朝代的沧桑巨变。

【会同四译馆.拆除前原貌】展开剩余81%南横东街⽂物古迹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清代为“会同四译馆”。

南横东街131号是明代建成的“华严庵”。

清代改为“会同四译馆”。

⾥⾯正殿建筑主体保存⾮常完好,庑殿顶,分别由黄绿两⾊琉璃⽡铺顶,并有⿊绿琉璃翦边。

据资料记载以及博友考证:会同馆具有中外⽂化交流的意义,它是清代国宾馆之⼀。

乾隆⼋年(1743年)⾄嘉庆五年(1800年)由于国内外交往频繁,内城馆舍紧张,将此地作为贡使来京下榻之地,曾接待过琉球、安南等国使⾂。

乾隆⼋年覆准,“内务府将正阳门外横街官房⼀所,指定为会同馆。

”到乾隆⼗三年,因为安定门⼀馆经久不住,长期缺乏修理,有碍观瞻,所以当时安南贡使到京就安置在横街馆内。

当年,朝鲜使⾂多在乾鱼胡同,安南、琉球使⾂则主要在此居住。

嘉庆五年“宣武门内瞻云坊及正阳门外南横街⼆处会同馆官房,向为安南、琉球等国来使馆舍。

⾃乾隆五⼗五年奉旨,安南、缅甸、暹罗、南掌等国,俱内务府经理,此房遂置间旷,应交内务府收管。

”⾄此,正阳门外南横街会同馆交回内务府。

所以《光绪顺天府志》载:“南横街旧有礼部所属会同馆,今废。

”【2008.2.29.会同四驿馆.拆除中】据专家考证,这⾥建筑很古⽼,正殿雄伟,街门内原有⼀独⽴影壁。

其中保留着⼀扇⽊制屏风,上⾯的雕刻为⽇式风格,可能是琉球贡使住在这⾥时留下的古迹。

明前期赴朝鲜使臣丛考

明前期赴朝鲜使臣丛考

明与朝鲜的外交,在朝鲜为重大国政,在明朝则不过藩国事务之一。

《明实录》卷帙浩繁,然涉及两国外交,不过泛泛记载遣使、接待之事,间录重大外交事件,也仅寥寥数语,远不若朝鲜史料之详尽入微。

故论明朝与朝鲜外交史,必以《高丽史》和《李朝实录》为主要史料。

然中国史料中有足资补充朝鲜史料者,即明朝赴朝使臣的传记和文集。

朝鲜史官虽详载明朝使臣在朝鲜的活动,但对其个人,除官职外并无太多了解。

明朝使臣中不乏高官名臣或文学之士,大量碑铭传状被保留在各类史籍中,甚至有不少人的别集也留存至今。

传记和文集中对使臣生平的记载,提供了审视明与朝鲜关系史的新视野。

景泰元年(1450年),明朝派倪谦出使朝鲜,开创诗赋外交传统,两国的亲密关系一直保持到明末。

而此前七八十年中,两国关系却是跌宕起伏,扑朔迷离,向为论者瞩目。

明朝前期尚少文臣出使,加以当时刊刻之风未盛,留有文集者寥若晨星。

能进一步揭示两国关系变迁的政治背景者,主要是明前期使臣的传记资料。

研讨明与朝鲜关系,多从宏观趋势和具体事件着眼,由某种人物者尚少。

本文据《高丽史》和《李朝实录》,统计明朝使臣的身份、出使目的,以勾勒明朝派遣出使的变迁概况;然后以人物为纲,考索诸使臣的身份履历,由此探究使臣派遣背后的政治形势背景,或可有助于对此时代政治、外交氛围的了解。

《高丽史》与《李朝实录》于明使之来,无所不记其详。

反观《明实录》,不但记载简略,且多缺漏,甚至删削建文年间出使事[1],不足对勘。

《殊域周咨录》所据,为行人司档案和万历以前非《实录》系统文献,记朝鲜有《实录》未备者,然史实谬误、年月错讹比比皆是,实难遽信。

其余中国史料更不若上述两种系统翔实。

故统计遣使次数、使臣身份和出使目的,主要根据《高丽史》和《李朝实录》。

洪武时期:偰斯洪武时期,两国屡起争端,使节频繁往来。

大多数情况下,明朝命高丽/朝鲜赴明使臣回国时传递公务信息,甚至捎带敕旨咨文等。

同时,自洪武二年(1369年)四月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六月,共有22批使臣被派赴高丽/朝鲜。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训练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后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一】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无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处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①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节自欧阳修《五代史·宦者传论》)【注释】①唐昭宗:即李晔。

晚唐时期宦官专政,对皇帝有废立大权。

昭宗是僖宗之弟,即由宦官拥立为帝的。

后来昭宗与宰相崔胤谋诛宦官,反被宦官刘季述等幽禁,后虽得神策军解救,重新复帝位,但却招致梁王朱全忠乘机领兵入京,唐朝因之覆灭。

【文二】①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②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清代文人博明《凤城琐录》浅析

清代文人博明《凤城琐录》浅析

清代文人博明《凤城琐录》浅析摘要:《凤城琐录》是清代学者博明降职兵部员外郎后在凤城所记,文中不但说明了凤城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意义,而且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涉及。

通过搜集和阅读一些文献典籍,了解博明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作品中介绍的当地的地方特色、风俗文化等,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凤城当地的过去和发展历程,而且对古典文献学、历史学等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博明;凤城Introduction to the FengCheng recorded (Qing , Bo Ming)Abstract: The FengCheng recorded is written by Bo Ming who was a scholar in the Qing dtnasty when he was demoted BingBu YuanWaiLang in FengCheng, This paper not only illustrated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engCheng,but also involved the local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other aspects. Through collecting and reading some literature books, we can know Bo Ming's life experience and what he has introduced in his works of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customs, culture and so on. Is not o nly beneficial to us to learn the FengCheng’s beforetime and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o the Ancient Chinese Documents, history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o.Key words: Bo Ming; FengCheng目录中文摘要 (I)英文摘要 (I)引言 (1)一、作者其人 (2)二、《凤城琐录》内容 (4)(一)凤城地理位置及重要意义 (4)(二)边门的官员设置及变化 (5)(三)商业贸易 (6)(四)物产资源与居民生活 (8)(五)名胜古迹 (9)三、附《朝鲜轶事》及《朝鲜世系考》 (11)结语 (12)参考文献 (13)引言凤城具有悠久的历史,历经数年,在此为官的官员都没有留下任何有关当地独特风俗特色、生活习惯、社会风貌等记载的文献资料,一些值得纪念的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也随时间流逝而不知去什么地方寻找。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八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课题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执笔人(按章节顺序排列)吴宗国阎步克刘后滨邓小南张帆何朝晖郭润涛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目录……………………………………………………………绪论吴宗国(员)…………………………………一官僚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员)………………………………………二中央政治体制的演变(远)员郾行政、决策合理化的过程(远)圆郾唐宋以后官僚政治体制的变化(愿)………………………………………三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员圆)……………………………………四官僚构成与用人体制(员源)…………………………………五政治体制的演进和调整(员缘)…………………帝国开端时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汉阎步克(员怨)……………………………………一官僚帝国体制的奠基(员怨)员郾皇帝鄄官僚统治阶级的形成(员怨)圆郾中枢权势的分割与争夺(圆源)猿郾中央行政的结构合理化(圆怨)源郾地方与编户的控制(猿猿)……………………………………二文吏体制和律令秩序(猿苑)员郾文吏体制(猿愿)圆郾论功升进和以能取人(源员)猿郾律令秩序(源源)源郾文书制度(源愿)……………………………………三尊儒改制与儒、吏分合(缘圆)员郾法术、道术与儒术(缘圆)圆郾“改制”运动与王莽变法(缘苑)猿郾儒、法合流与儒、吏合流(远员)源郾从“四科辟士”到“经学为先”(远缘)………………………………………四官僚阶级的士族化(苑园)员郾乡里豪右与官场官族(苑园)圆郾士林与士族(苑远)猿郾早期官僚政治的不成熟性与士族问题(愿园)………………………………变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阎步克(愿远)………………………………………………一变态与萎靡(愿远)员郾专制皇权的沉浮(愿远)圆郾士族门阀的政治特权(怨员)猿郾官僚政治的变态和扭曲(怨苑)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二专制官僚政治的维系和进展(员园圆)员郾皇权的自我维护(员园圆)圆郾不绝如缕的专制官僚政治论说(员园苑)猿郾冰层下的潜流:政治制度的进展(员员员)……………………………………三胡汉融合与历史出口(员员远)员郾胡汉杂糅(员员远)圆郾皇权、国人与军功贵族(员员怨)猿郾北朝:帝国重振的历史出口(员圆缘)从三省体制到中书门下体制———隋唐五代刘后滨(员猿猿)……………………………一隋唐之际中央集权的加强和三省制的确立(员猿猿)员郾西魏、北周的六官制度与隋唐政治体制的形成(员猿猿)圆郾中央集权的加强与尚书行政体制的完善(员源员)猿郾隋唐之际三省制的确立(员源猿)源郾三省制下的政务裁决机制(员缘园)二使职体系的发展与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员缘愿)………………员郾唐前期使职差遣的发展(员缘愿)圆郾中书门下体制的建立(员远缘)猿郾安史之乱前后使职体系的初步形成(员苑员)源郾中书门下体制下宰相制度的演进(员苑愿)三中书门下体制的结构与运作(员愿源)……………………………员郾使职行政体系的确立(员愿源)圆郾中书门下与三省、使职和地方的关系(员怨圆)猿郾翰林学士与枢密使(圆园园)……………………………………四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圆园远)员郾从门第到才学(圆园远)圆郾从“长名榜”到“循资格”(圆员猿)………………………“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邓小南(圆圆圆)一宋代的“祖宗之法”及其深刻影响———宋代官僚政治与…………………………………………………制度述略(圆圆圆)员郾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圆圆猿)圆郾与士大夫治天下(圆圆愿)二理性政治倾向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圆源园)………员郾统一的政治局面之形成(圆源园)圆郾北宋前期的中枢权力机构(圆源猿)猿郾元丰官制改革(圆缘员)源郾宋代的地方行政制度(圆缘远)三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信息渠道(圆缘怨)……………………………四宋代的官僚管理制度(圆远远)……………………………………员郾特色突出的设官分职制度(圆远远)圆郾影响深远的资格之法(圆远愿)猿郾“擢才校功,限年乃迁”的磨勘之法(圆苑远)源郾考察:课绩与监察的结合(圆愿园)回归与创新———金元张帆(圆愿怨)………………………………………一贵族政治回归与皇权的膨胀(圆怨园)……………………………员郾金初的贵族政治(圆怨园)圆郾金朝皇权的上升(圆怨猿)猿郾大蒙古国的汗权与家臣政治(圆怨苑)源郾元王朝的皇权与家臣政治(猿园圆)缘郾余论(猿园苑)二以一省制为核心的中央官制(猿员园)……………………………员郾一省制的确立(猿员园)圆郾宰相及其僚属(猿员缘)猿郾六部与寺监(猿圆远)源郾一省制下的枢密院与御史台(猿源园)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猿源怨)……………………………………员郾金朝的路制(猿源怨)圆郾路在元朝的变化(猿远圆)猿郾行省的出现与定型(猿苑园)分化与重组———明何朝晖(猿愿远)…………………………………………一中央决策机制中诸因素的演变与作用(猿愿苑)…………………员郾宰相制的终结(猿愿苑)圆郾内阁制的确立(猿愿怨)猿郾司礼监(猿怨圆)源郾九卿和科道(猿怨缘)缘郾皇帝(源园园)远郾中央决策机制中诸因素之地位与关系分析(源园猿)二明代的六部———中央行政体制的主体(源员员)…………………员郾明代六部的地位与权力(源员员)圆郾阁部之争(源员苑)三地方行政体制中的分化与整合(源圆园)…………………………员郾“三司六道”(源圆园)圆郾巡抚与总督(源圆猿)四繁密的多重监察体制(源圆缘)……………………………………员郾科道(源圆缘)圆郾巡按与按察司(源圆苑)猿郾抚按之争(源圆怨)五明代的官僚士大夫(源猿员)………………………………………员郾专制皇权与官僚士大夫(源猿员)圆郾学校、科举与选官制度(源猿猿)猿郾绅士阶层(源猿愿)帝国终结时期的官僚政治体制与运作系统———清郭润涛(源源猿)………一绪论(源源猿)………………………………………………………二中枢机构(源源愿)…………………………………………………员郾内阁和军机处(源源愿)圆郾翰林院、南书房及詹事府(源缘源)猿郾通政使司和奏事处(源缘愿)源郾中书科(源远员)三中央政务部门(源远员)……………………………………………员郾行政:“六部”(源远圆)圆郾管理周边民族:理藩院(源远愿)猿目录源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猿郾外交:礼部会同四译馆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源远怨)源郾监察:大理寺和都察院(源苑园)…………………………………………………四地方行政(源愿园)员郾地方行政体制(源愿员)圆郾督抚制度(源愿愿)猿郾“道”的体制与运作(源怨怨)源郾学政制度(缘园猿)缘郾特别行政管理(缘园怨)…………………………………………………五理事衙门(缘员圆)员郾盐政衙门(缘员圆)圆郾河道衙门(缘员缘)猿郾漕运衙门(缘员怨)源郾税关(缘圆园)…………………………………………………六清末改制(缘圆猿)员郾中央政务制度(缘圆缘)圆郾地方制度(缘猿圆)后记(缘源缘)………………………………………………………………绪论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组成部分,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政治智慧,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

明代玉河馆门禁及相关问题考述

明代玉河馆门禁及相关问题考述

录》 《 , 中国典籍与文化) 0 2年第 1 , 。 )0 2 期 等 ②例如松浦章 : 嘉 靖十 三年 的朝 鲜使 者 在北 京所 《 遇到的琉球使者》 载松 浦章著、 , 郑洁西译 : 明清时代 东 《 亚海域的文化交流》, 苏人 民出版社 2 0 江 09年 版 , 6 第 4 页; 李云泉 : 明代 中央外事机构论考》, 《 《东岳- A) 0 6  ̄} 20 年第 5期 ; 王静 : 明朝会 同馆 论考》, 《 《中国边疆 史地研
p l iso n o en n n o e nDy at n ti c niu l e oit n oi e fMiggv rme t dJ so n syi hs o t a g t i . c a n n ao Ke r s Yu eG a e t n e g ad;oe n D n s terlt n hp b t e n d Jso n sy C a in ywo d : h u n;nr c u r J so y at h eai s i ewen Mig a oe n Dy at ; h o Ta a y; o n
L U i g I Jn
( et r ioia G orp ySuis u a nvr t,Sag a 20 3 ,C ia C ne f s r l eg h tde,F dnU i sy hnh i 04 3 hn ) ro H t c a ei
Ab ta tThsat l srsac igo h a Se h n eg adp l ya di mpe na o o r oe n D n s sr c : i rcei e erhn nYu eGu n’ n a c u r oi n t i lme tt ntwadJso y a— i c s i

明清朝鲜使团“下马宴”和“上马宴”考释

明清朝鲜使团“下马宴”和“上马宴”考释

要先确定筵宴日期ꎬ奏请大臣一员待宴ꎬ然后命光
是广义的“ 下马宴” 和“ 上马宴” ꎬ而我们所要研究
舞ꎬ鸿胪寺安排通事及鸣赞供事ꎬ仪制司为每位赴
宴” [1] ꎮ 这里所提到的“ 下马宴” 和“ 上马宴” 就
禄寺备办酒席ꎬ会同馆准备场地ꎬ教坊司提供乐
的则是狭义的“ 下马宴” 和“ 上马宴” ꎮ
宴者准备一枝宴花ꎮ 如果使臣数多ꎬ分为两日进
益近” ꎬ国王李芳远“ 事大之礼益恭ꎬ朝廷亦待之
尚书严嵩押宴 [8] ꎮ
“ 下马宴” 和“ 上马宴” 制度形成了ꎮ
京ꎬ同年八月十六ꎬ明朝政府在会同馆为其举行
记载增多ꎬ对这些材料略加整理ꎬ有利于我们对“下
官员是礼部尚书万士和ꎬ“ 初坐东廊ꎬ提督送茶ꎬ
嘉靖以后ꎬ«朝天录» 对“下马宴” 和“上马宴”
等待 宴ꎬ 朝 鲜 使 臣 则 明 文 规 定 由 礼 部 官 员 待
前ꎬ义州地方官在义州官署为其举行“ 下马宴” ꎬ
钦赐筵宴一二次ꎬ朝鲜筵宴二次ꎮ 每次筵宴ꎬ礼部
(1587) ꎬ作者作为陈谢使前往北京ꎬ渡鸭绿江之
宴 [3] ꎮ « 大明会典» 还记载:凡有藩国进贡ꎬ按例
几天 后 又 在 鸭 绿 江 边 点 军 亭 为 其 举 行 “ 上 马
明朝的“ 下马宴” 和“ 上马宴” 始于何时ꎬ很难
收稿日期 2019-09-20
行ꎮ 如果遇到禁屠斋戒等事ꎬ推移三四日举行[3] ꎮ
作者简介 张士尊(1956-) ꎬ男ꎬ辽宁台安人ꎬ鞍山师范学院国学研究中心教授ꎬ博士ꎬ主要从事东北地方史研究ꎮ
34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第 21 卷
很明显ꎬ会同馆赐宴之事始于洪武二年( 1369) ꎬ
年(1394) 四月ꎬ明朝“ 更定藩国朝贡仪” [4] ꎬ对原

行人与赋

行人与赋
却罕言及 。其实 , 历史上行人写赋为一普遍 现象 , 这既与赋之源起相
关, 更 能彰 显 赋 体 的 风采 与 意 义 , 而 行 人赋 创 作 本 身又 曾为 赋坛 呈 示

道 亮丽 的景 观 。
考查行人与赋, 大体可分为春秋时邦国间行人“ 赋诗言志” 与后世
“ 行人 写赋 ” 两类 , 而行 人 写 赋 又 因 国家 版 图 与 意识 的变 化 , 又 分 为 分 裂期 的外 交用 赋与 统一 期 的外交 用赋 , 前 者 最典 型 的是 南 北 朝 时期 国 别 间行 人作 赋 , 后 者如 明朝 时 董 越 出使 朝 鲜 而 撰 《 朝鲜赋 》 、 湛 若 水 出
关描 写尤 多 : 禽 多雉 、 鸠、 雀、 鹦, 兽 多麋 、 鹿、 摩、 麾, 错 则 昆布 、 海衣、 蛎房、
车螯, 鱼 则锦 纹 、 饴项 、 重唇、 八稍。鲤鲫随J l 1 , 泽 皆可 以揲 ; 鹳 雀 在庭 , 院 多见 有 巢 。似 蛤 决 明 , 味 独甘 于 海错 ; 如 拳 紫蕨 , 美独 胜 于山肴 。至 若异 产川 陆 , 分 馥 兰皋 , 则 有笔 管酸浆 , 紫 芹 白蒿 。水 蓼之 芽 , 当归之 苗 , 松肤 之饵 , 山参 之糕 , 皆 可为俎 , 皆 可荐 醪 。果
义 取 永
里 二 千
之 覆辙
朝 鲜作 为 明朝 的藩 属 国 , 董 赋 所 述形 势 仍 不 出古 代 天 子 的朝 贡 体 系 , 要在 物 贡与德 化 。如谓 “ J l I 浴 同男 , 邮役 皆孀 , 始则甚骇于传 闻, 今 则 乃知 已更 张 。岂亦 以圣化 之所 沾濡 , 犹 如汉 广 之 不 可方 也” , 传 闻与 亲 见, 其 间移风 易俗 , 是典 型 的德化 思 想 。然 贡物 必 重物 态 , 所 以赋 中有

值得关注的燕行录文献

值得关注的燕行录文献

值得关注的燕行录文献作者:左江来源:《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第01期朝鲜王朝(1392—1910)建朝五百多年,与中国的明朝以及清朝一直保持着频繁的使节往来,仅朝鲜王朝初期的59年间,就向明朝派出了399次使节,平均每年达六七次之多,此后,朝鲜王朝派往明朝的使团每年都维持在四五次左右。

至清朝,从崇德二年(朝鲜仁祖十五年,1637)至光绪二十年(朝鲜高宗三十一年,1894)的258年间,朝鲜向清派出的使团达499次,平均每年差不多有两次,两国之间的交流仍很密切。

燕行使臣及其随行人员留下了大量燕行录(朝鲜派往明清的使节颇多不同的称呼,一般明代称“朝天”,清代称“燕行”。

使节及随从关于使行的记载一般明代称“朝天录”,清代称“燕行录”,此处统称为“燕行录”、“燕行使臣”),记载旅途情况及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成为研究中朝历史及外交、经济、文化、民风民俗等等的重要史料,正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界的重视。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韩国就开始了整理集辑燕行录的工作。

1960、1962年韩国成均馆大学校大东文化研究院选取31种“燕行录”,影印出版了两卷本《燕行录选集》。

七十年代韩国民族文化促进会将其中的一部分译成韩文,并增加了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等数种,出版了《(国译)燕行录选集》。

两种《选集》共收燕行录三十多种,成为研究中韩关系史的重要资料,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

此后,台湾学界也不甘落后,珪庭出版社于1978年刊行了《朝天录》4册,收入了19位作者的29种作品,吸引更多学者加入到燕行录的解读与研究行列中来。

但这一时期对燕行录的整理集辑工作似乎还只是星星之火,虽有燎原之势尚未真正蔓延。

直至进入二十一世纪,对“燕行录”的大规模整理出版工作才正式铺展开来,其中独领风骚的成果就是2001年韩国东国大学校出版的《燕行录全集》(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以下简称《全集》)。

《全集》是林基中教授以近三十年的工夫收集编纂而成。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特点:因俗而治;中央间接管理,加以节制;中央统治前提下少 数民族享有较大自主权;分级管理。
影响:稳定边疆;促进交融;推动发展;巩固统一;后世借鉴。
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结合两幅地图及所学思考:宋朝民族关系有何特点?
① 并立:先后与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长期并立。 ② 吸收: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③ 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未中断过。
总结: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时间 中央管理机构
边疆管理机构
其他措施
秦朝 典客、典属国
汉朝
大鸿胪
置南海、桂林、象郡
西—西域都护府; 东北—护乌桓校尉
北:逐匈奴、修长城 南: 南(征)抚夷越。 与匈奴和亲、战争/设河西四郡/边疆:屯戍政策
魏晋
民族交融(原因:少数民族内迁、孝文帝改革、南方经济的开发)
隋朝
礼部 鸿胪寺
南迁
改革
断得到开发
民族迁徙
民族混战、交流 汉化,封建化
共同开发 (中原人口南迁,
南方的开发)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各民族大一统条件下大交融、大发展
中央管理机构:礼部和鸿胪寺
隋:突厥、吐谷浑、党项等族归附;治理岭南(冼夫人);边疆推行郡县制 边疆: (长官为边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三至流求。
唐:西北边疆各族称唐太宗“天可汗”;唐蕃会盟;封南诏王;设大都护府、都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程标准】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 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民族关系】在今天我国国土领域内, 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建立的政

文言文《薛珏传·旧唐书》

文言文《薛珏传·旧唐书》
建中初年,皇上分别命令使臣前往各地考察官吏的政绩,以定升贬, 当时出使淮南的承认为薛妞在楚州任上为政简约,不烦扰百姓,出使 山南的赵赞认为薛妞在袂州任上为政康洁清明,出使河南的卢翰认 为薛妞待人接物严肃端庄,他们都把晋升薛妞的建议上奏皇上,皇上 任命薛妞为中散大夫,并赏赐金紫. 宣式军节度使玄佐署奏兼御史大夫,汗宋都统行军司马,入为司农
/穆宗谓宰相日/必用薛存庆/可以宣朕意/
D.及进士第/五迁给事中/与韦弘景驳诏书时/称其直/总以幽州归穆
宗/谓宰相日/必用薛存庆/可以宣朕意/
解析: 语段主要陈述薛存庆的嘉德懿行,断句应注意人称变化,如“薛
存庆”“总”“穆宗”“宰相”,以及提示语“曰”.加上标点符号 为:及进士第,五迁给事中.与韦弘景驳诏书,时称其直.总以幽州归, 穆宗谓宰相曰:“必用薛存庆,可以宣联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C)
A.及进士第五/迁给事中/与韦弘景驳诏书/时称其直/总以幽州归穆
宗/谓宰相曰/必用/薛存庆可以宣朕意/
B.及进士第五/迁给事中/与韦弘景驳诏书时/称其直/总以幽州归/
穆宗谓宰相日/必用/薛存庆可以宣朕意/
C.及进士第/五迁给事中/与韦弘景驳诏书/时称其直/总以幽州州归
(译出大意给2分,“考”“举”“什”三处,每译对处给1分)
(2)压刚严明察,练达法理,以勤身率下.八年,坐窦参,改太子宾客.
薛环性格刚毅,执法严明,练达政务,通于事理,为官勤恳,是属 吏的表率.贞元八年,他因窦参受到牵连,被贬为太了宾客.(译出大 意给2分,“刚”“率”“坐”三处,每译对处给1分)
宰相将以辞策校之. 宰相将要用诗赋和时政策论来考察他们. 珏曰:“求良吏不可兼责以文学,宜以圣君爱人之本为心.”执政卒 无难之,皆叙进官,颇多称职. 薛珏说:“选取良吏不能用文学才能 来要求他们,应该体会圣君以爱护百姓为标准来选取官吏的本心.” 宰相最后没有为难他们,都授予官职,他们之中很多人非常称职.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跟踪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跟踪练习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一、选择题1.(2023·衡阳六校联考)“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

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助奏章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D.监察百官2.下图反映了明代阁臣年龄结构情况。

这一情况( )(注:仅以有明确生卒年的119位阁臣为统计数据。

)A.利于维持国家政局的稳定B.增加了官僚运行的成本C.体现了官吏队伍的年轻化D.保证了社会的理性运转3.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评价说:“东方的航海家中国人(郑和)从容温顺,不记前仇,慷慨大方,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虽然以恩人自居;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也不建立要塞。

”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 )A.增加了明朝政府的财政收入B.有利于明朝航海的持续发展C.传达了和平友善的中国精神D.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4.(2023·12月广东测评院基地学校高三分阶考)清太宗天聪年间,汉族降官宁完我上奏说:“我国六部之名,原是照蛮子家立的……然《大明会典》虽是好书,我国今日全照他行不得……何我今日,不敢把《会典》打动他一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初( )A.重视研究前朝典章制度B.国家官僚体制教条僵化C.完全沿袭前朝政治体制D.对政治体制有些许反思5.雍正八年,内阁大学士的官阶升为正一品,在六部尚书之上,尽管当时已设军机处,但大学士还是勋高位极,内阁相当于“宰辅”。

由此可推知,当时( )A.中枢机构的运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B.内阁大学士的权限进一步扩大C.内阁和军机处均为重要的辅政机构D.军机处与内阁实现了分权制衡6.明末清初时期,清廷诏令明朝降将郑芝龙劝子投降,郑成功对其父亲的劝降信给予这样的回复:“吾父往见贝勒之时,已入谷中,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

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

“九门提督”原是太监——明代北京的“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原是太监——明代北京的“九门提督”

“九门提督”原是太监——明代北京的“九门提督”
胡丹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12(000)008
【摘要】清人李雨常小说《万花楼演义》(又名《狄青初传》),写北宋名将狄青征西,单刀独骑,至番寨前喝阵:“吾乃大宋天子驾前,官居九门提督,狄青是也!”
【总页数】4页(P42-45)
【作者】胡丹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
【相关文献】
1.从朝鲜使臣的中国行纪看明代中后期的玉河馆--以会同馆提督官为中心 [J], 陈彝秋
2.明代市舶司与提督市舶太监 [J], 陈支平;林东杰
3.明代市舶司与提督市舶太监 [J], 陈支平;林东杰;
4.广东水师提督李准 [J], 黄有才
5.九门提督"风闻言事"与京城政局
——基于康熙朝满文奏折档案的考察 [J], 王子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玉官》看许地山的基督教和中西文化观

从《玉官》看许地山的基督教和中西文化观

从《玉官》看许地山的基督教和中西文化观
杨世海
【期刊名称】《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玉官》是许地山后期创作的重要小说.在该小说中,许地山主张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在他看来,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要废掉中国传统文化,乃是要成全传统文化,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好之处惠泽普众.小说表达了他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独特思考.
【总页数】7页(P31-37)
【作者】杨世海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6.6
【相关文献】
1.中国式基督徒的光辉——论许地山《玉官》中的女主人公形象 [J], 孙怡雯
2.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汇--许地山小说《玉官》重评 [J], 姜波
3.从《玉官》看许地山的基督教和中西文化观 [J], 杨世海
4.论许地山《玉官》在中国基督教小说中的独特性 [J], 孙开利
5.从朝鲜使臣的中国行纪看明代中后期的玉河馆--以会同馆提督官为中心 [J], 陈彝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_《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时训练A

高一历史必修_中外历史纲要(上)(部编版)_《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时训练A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课时训练A1.(2020·全国Ⅲ卷高考·27)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2020.1·浙江高考·6)今天人们有关明朝的印象中,除了锦衣卫、飞鱼服、绣春刀外,还有不能不提的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

恰是这种变化,形塑了明朝的政治生态。

下列项中,属于这种变化的是( )①罢除丞相②设立内阁③设司礼监④六部直属皇帝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2020.7·浙江高考·7)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

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

”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A.丞相B.内阁C.六部D.刺史4.(2019·北京高考·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

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

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5.(2018·全国Ⅰ卷高考·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隧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6.(2017·上海高考·7)“我朝罢相……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回回历法在明朝的使用说明书

回回历法在明朝的使用说明书

brought to you by CORE《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2卷第2期(2013年):156—164Studies in the History of Natural Sciences Vol.32No.2(2013)从《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看回回历法在明朝的使用石云里1李亮2李辉芳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230026;2.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100190)摘要《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是15世纪40年代从中国明朝传入朝鲜李朝的一份重要的天文学文件,详细列出了明宣德十年全年月亮和五大行星之间以及它们对恒星的凌犯现象。

经验算,这些结果都是用明初编订的《回回历法》中所给出的算法计算的,目的显然是为中国的凌犯星占服务的,与朱元璋下令翻译回回天文星占著作的初衷一致。

新发现的其他史料也表明,明朝政府除了把回回历法用于日月食的预报外,每年还用它计算回回民用历书、天文年历以及月亮和五星的凌犯;而且,对月亮和五星凌犯的计算结果及其星占也确实被朱元璋用于自己的政治活动之中。

关键词《宣德十年月五星凌犯》回回历法明朝天文学星占朱元璋中图分类号N092ʒP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224(2013)02-0156-09明朝初期是回回天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把藏在元朝秘书监里的回回天文历法与星占著作运到南京,并两次把原来服务于元朝的25名伊斯兰天文学家招到南京,还在司天监之外专门建立回回司天监(后改名“钦天监”),成为负责回回天文历法的专门机构;另一方面,他又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下令对回回天文学与星占著作进行翻译,结果导致了《天文书》和《回回历法》两部著作的产生[1]。

此外,朱元璋还命令汉族天文官员跟随回回天文学家学习,以便会通传统中国历法与回回历法,结果导致了回汉天文学之间的直接交流[2]。

尽管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下令撤销回回钦天监,但却在钦天监的大统科之外开设“回回科”,保持了回回天文学在官方天文机构的存在,直到明朝灭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1 4年 5月 第 3期
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NA NJ I N G XI AOZ HUANG U NI VE RS I T Y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Ma v . 2 01 4 No.3
从朝鲜使 臣的 中国行纪看明代 中后期的玉河馆
以会 同馆提 督 官为 中心
讥防出入 。贡夷去 , 复 回部 视事。弘治五年 _ 4 J , 各
鲜谢恩奏闻使尹斗寿一行 至北京 时, 因“ 本官提督
收稿 日期 : 2 0 1 4— 0 3 —2 3 基金 项 目: 2 0 1 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研究项 目“ 明代 中朝使 臣文学研 究” ( 2 0 1 1 S J D 7 5 0 0 0 6 ) 。
百八十七 间” 。明政府 规定 , “ 凡 各 王 府 公 差 人 员, 及辽东建州 、 毛怜 、 海 西等卫女直 , 朵 颜 三 卫 达
子, 土鲁番 , 撒马儿罕 , 哈密、 赤斤 、 罕东等卫 回回, 西 番法 王 , 洮岷等处 , 云贵、 四川 、 湖 广 土官 番 人 等 , 俱 于北馆安顿 ; 迤北 、 瓦刺 、 朝鲜 、 日 本、 安南等 国进贡 陪臣人等 , 俱于南馆安顿。 ” _ 3 因为会 同南馆近邻玉
夷来 贡 者众 , 始添设 提督 会 同馆 主事一 员 , 专 一在 馆 提督 事 务 。 ” 但 兵 部所 属 大使 、 副 使 与礼 部 主事 在 管理 会 同馆 问题 上 可 能 发 生 过 冲 突, 嘉 靖 十 年 ( 1 5 3 1 ) 便 又规 定 会 同 馆 两 馆 事 务 “ 俱 属 提 督 官 管 理, 兵 部该 司不 许 侵 扰 干 预 , 其 大使 等 官 及 别衙 门 , 敢 有 占用 夫 役 及 脱 逃 负 欠情 弊, 都 听 提 督 官 查 究” l 6 J , 至此 , 礼 部对会 同两 馆 的管 理 权 得 以最 终 确 立, 会 同馆 提督 官也 因之 在 明代 的朝 贡外 交 中 占据
关键词: 朝鲜使 臣; 中 国行 纪 ; 玉河馆 ; 提督 官
中图 分 类 号 : K 2 4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7 9 0 2 ( 2 0 1 4 ) 0 3 — 0 0 5 7— 2 0
会 同馆是明政府管待入朝蕃王、 蕃使及周边 四
夷 朝 贡使 节 的 中央驿 馆 。经 过 明前期 的不 断发 展 和 完善 , 至正 统 六 年 ( 1 4 4 1 ) , 北 京 会 同馆 已 “ 定为南 、
作者简介 : 陈彝秋 , 南京晓庄学 院文学 院副教授 , 文学博士 , 研究 方向 : 中国古 代文学与域外汉籍。

5 7—
徐元春以诸王府 赐祭事出使 , 故钱若赓权代云。 ” 有 时是 因为提 督会 同馆 主事职 位有 缺 。如嘉靖 五 年
( 1 5 2 6 ) 时, 因 回回序 班胡 士 绅 参 劾礼 部 主 客 司郎 中
陈彝 秋
( 南 京晓庄学院 文学院 , 江苏 南京 2 1 1 1 7 1 )
摘 要: 玉河馆是 明代朝 鲜使 臣对 会 同 南馆 的 习称 , 明代 中后 期 , 会 同馆 提督 总揽 南 北二馆 渐成
定制 , 玉河馆大小事务也 皆归提督官管辖。借助朝鲜使 臣的中国行纪这一异域之眼, 既可详知玉河 馆 管理 与运 营的基 本情 况 , 也 可 细见提 督 官 日常 治馆 的 两 大职权 , 一是 管待 玉 河馆 内的各 国使 臣, 二是 管理玉河馆 内的其他官吏。前者具体 包括使 臣的生活管待 、 出入票帖、 朝贡事务、 贸易监 管、 使 臣往 来及 文 学交流 等方 面的 内容 , 后 者则主要 涉及 到馆 内副使 、 序班、 馆 夫及 外 郎 等人 员。在 提 督 官的有效管理下, 玉河馆体现 出了它在明代朝贡外交中的地位与作用 , 但与此 同时, 馆 内一 些诸如 贪财好货、 泄露国家军政密议等失格 失体的情况也屡屡发生, 这又大多与提督 自身能力、 德性及 国 运 时局 等 因素 密切相 关 。
日 一次放出, 余日 不许擅 自出入 。惟朝鲜 、 琉球二国 使 臣则 听其 出外 贸易 , 不在 五 日之 数 。近 者 刑 部等
衙 门奏行 新例 , 乃一 概革 去 , 二 国使 臣颇 觖望 。又 旧 例, 夷人领 赏 之后 , 告欲贸易, 听铺 行 人 等 持 货 入馆
非 常重 要 的地 位 。 虽 然 弘治 五 年 ( 1 4 9 2 ) 定 设 主 客 司主 事 一 名 专
北二馆 , 北馆六所 南馆三所” … 。《 兵例》 记载 , “ 北
会 同馆 在澄 清坊 大街 东 ” , “ 共 房 屋 三 百七 十六 间 ” ,
“ 南 会 同馆在 东 江 米 巷 玉 河 桥 西 街 北 ” , “ 共 房 屋 三
河, 所 以人 住 于此 的朝 鲜使 臣又 习称 其 为玉河 馆 。 提督 会 同馆 主事 一职 的设 立标 志着 会 同馆管 理 权 由兵部 向礼 部 的 转 移 。会 同馆 原设 大使 一 人 , 副 使 二人 , 以 其 中一 名 副 使 分 理 南 馆 。 “ 遇 有 各 处 贡 夷 到京 , 主客 司员外 郎 、 主事 轮赴 会 同馆 , 点视 方物 ,
任 会 同馆提 督 , 但 我们 注 意到某 些特 殊情 况下 , 也会 以礼部 其他 官员 权任 两馆 提督 。有 时是 因为提 督 主 事 因公 出使 在 外 。 如 万 历 二 年 ( 1 5 7 4 ) , 许 笥 朝 天 时, 由“ 主客 司 员 外 郎钱 拱 辰 来 坐 提 督 厅 ”, 就 是 因 为“ 本馆 提 督 主 事 唐 鹤 征 出使 于外 , 故 拱 辰 以员 外 代署 其 任 ” _ 7 J , 这 是 以员 外 郎权 代 提督 。也 有 以主 客 司其他 主 事代 任 的 情况 。如 万 历 五 年 ( 1 5 7 7) , 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