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减少劳动争议..
如何防止劳动纠纷的发生
如何防止劳动纠纷的发生劳动纠纷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工资、加班、解雇、劳动条件等方面引起的争议和矛盾。
对于雇主和雇员来说,劳动纠纷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工作氛围和员工士气,因此,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帮助雇主和雇员避免劳动纠纷。
1. 建立明确的用工合同用工合同作为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对于预防劳动纠纷至关重要。
雇主和雇员应在用工合同中详细规定双方的权益和义务,并遵循劳动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合同应包括工资、工作时间、加班、假期、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内容,避免模糊和口头约定的情况出现。
同时,双方签订合同前应认真阅读并明确理解合同条款,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前沟通和协商。
2.提供公平合理的劳动待遇工资是劳动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合理的工资待遇可以有效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雇主应根据劳动者的工作量、岗位要求、市场行情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工资标准,并及时支付工资。
此外,还要确保合理的工时安排,避免雇员因加班等原因引起的不满和抱怨。
3.加强沟通和协商机制沟通和协商是解决劳动纠纷的有效方式。
雇主应积极与员工保持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和诉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双方应尽量通过对话、咨询或其他沟通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升级和纠纷发生。
此外,建立健全的员工投诉和举报制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4.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劳动纠纷的发生往往与员工对法律法规和工作规章制度的不了解有关,因此,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十分必要。
雇主应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向员工普及劳动法律法规和公司政策,提高员工对自身权益和义务的认识。
同时,培养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作意识,有效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
5.定期检查和评估劳动条件雇主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劳动条件,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
包括工作环境、安全设施、卫生保健等方面。
同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防护意识教育。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建议
浅析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的原因及对策建议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员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些都带来了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的现象。
本文将从政策法规、用人单位管理、员工权益保障等方面探讨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政策法规不完善1、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差异化对待问题。
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通常会设置不同的招聘条件、薪资标准等。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应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监管,建立起招聘工作规范管理制度,杜绝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差异化对待问题。
2、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不足。
在目前的劳动法规中,对劳动者的保护相对较弱,而用人单位则处于强势地位。
尽管国家政策法规逐渐完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很多漏洞。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法规完善和实际执行,提高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障程度。
二、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1、用人单位管理不健全。
用人单位的管理不规范,尤其是在招聘、入职、培训、晋升等环节中,会给劳动者带来很多不良影响。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管理,强化用人单位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理解,防止管理不规范带来的负面影响。
2、拖欠工资问题。
在现有的用人单位中,很多都存在拖欠工资问题。
不仅影响了员工的生活,也给用人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法律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加强薪酬管理,并对拖欠工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济。
三、员工权益保障不足1、劳动合同期限不明确。
在现有的一些用人单位中,很多劳动合同期限不明确,为员工的权益保障带来了一定难度。
因此,我们建议用人单位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合同期限,并在合同中约定权益保障条款。
2、无故解雇。
一些用人单位可能会因自身原因无故解雇员工,给员工的权益造成损失。
因此,我们建议加强法规监管,规定用人单位无故解雇员工需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综上所述,劳动争议案件增多的原因较为复杂,关键在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用人单位管理不规范和员工权益保障不足。
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劳动争议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因权益分配、劳动条件、劳动合同执行等问题而产生的冲突和纠纷。
在现代社会中,劳动争议的预防和解决成为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任务。
因此,制定和遵守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介绍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
一、平等协商原则平等协商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手段,也是预防劳动争议的关键原则。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应平等对待,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双方要尊重彼此的意见和诉求,在尊重法律和契约精神的基础上达成协议,以实现双赢的结果。
二、法律权益保障原则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要遵循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福利待遇和权利保护,用人单位则要合法合规地管理员工,避免违法行为导致的争议。
三、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是劳动争议预防和解决的基本要求。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要坚持客观公正、平等公平的态度,不偏袒任何一方。
相关部门或仲裁机构应依法行事,处理争议并公正裁决,保证各方权益的平等和保障。
四、预防为主原则劳动争议的预防比解决更为重要。
在劳动关系的管理中,双方要注重互相沟通和交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员工要积极配合用人单位的管理,用人单位要尊重员工的意见和需求,预防问题的发生,及时处理一些潜在的矛盾和纠纷,避免向劳动争议发展。
五、协议约定原则劳动争议的预防也需要通过制定明确的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来约束各方行为。
双方应当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劳动关系、权责义务和福利待遇,确保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同时,用人单位应制定完备的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规范,减少争议的发生。
六、温和处理原则劳动争议的处理要尽量避免对劳动者或用人单位产生伤害,以温和的方式解决纠纷。
在处理争议时,双方应当注重互相尊重和理解,积极协商解决问题。
尽可能选择调解、仲裁等非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减少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负面影响。
劳动争议预防措施
劳动争议预防措施如何保持本单位的劳动关系和谐与稳定?有什么办法或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这个问题不知困扰了多少企业及其人力资源管理者。
预防劳动争议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不可能通过一两千字就能把它全面说清。
因此,当《人力资源管理》杂志的记者让我来谈这个问题时,我也只能就一些在操作层面需要引起企业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简单阐述。
我们在对企业劳动争议的诱发原因进行分析时发现,大部分劳动争议的形成都或多或少地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中普遍存在的下列问题有关:(1)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劳动法律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以致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劳动法问题,束手无策。
(2)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不能正确理解、应用国家或地方性劳动政策法规,不知怎样在不侵害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依法对员工进行管理,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工作秩序。
(3)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缺乏依法调整劳动关系的知识和技能,导致企业内的劳动争议不断涌现。
为了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建议人力资源管理者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学会正确适用劳动法律法规应该说,一般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目前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但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当法律法规之间出现冲突时或出现地方之间的差异时,许多企业的人事经理就不知所措了。
请看下面的案例:一天,上海某公司员工小李因其向公司提出辞职,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而与公司发生了劳动争议。
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公司认为此时小李应当向公司支付一万元作为其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但小李却认为公司的要求是违法的而拒绝支付。
公司人事经理指着劳动合同给小李看:“你跟公司签的劳动合同中有违约金条款:‘乙方(指员工)若在合同期内提前解除本合同,应向甲方(指企业)支付违约金一万元。
’按这个约定,难道你不应该承担违约金吗?”“这种合同条款根本就是不合法的!是无效的。
”员工小李答道。
“怎么会不合法呢?我曾经在北京某企业当过好多年的人事经理,在北京工作时也曾经代表企业打了好几次劳动争议官司,北京的劳动仲裁机构每次都根据劳动合同的违约金条款,支持了企业向员工要求的违约金请求。
劳动人事争议预防方案
劳动人事争议预防方案一、引言劳动人事争议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很多困扰和损失。
为了预防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预防方案。
二、加强沟通与交流1.建立健全的沟通渠道,包括定期召开员工大会、开展座谈会等形式,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解决他们的合理诉求。
2.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建立良好的上下级、部门间的沟通机制,避免信息断层和误解。
3.加强与工会的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员工的心声和需求,共同推动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1.制定并公布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减少潜在的纠纷和争议。
2.对规章制度进行培训和解读,确保员工充分理解和遵守,减少因不了解规定而引发的争议。
四、加强员工权益保护1.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确保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
2.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发展机会,增加员工的职业满意度和归属感。
3.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制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五、加强纠纷解决机制建设1.建立健全的纠纷解决机制,明确争议处理的程序和责任人,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人事争议。
2.鼓励双方通过协商和调解解决争议,避免诉讼成本和时间的浪费。
3.加强对员工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维权意识,预防争议的发生。
六、加强监督与评估1.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定期开展劳动关系状况评估,了解员工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及时调整和改进预防措施。
七、结语劳动人事争议的预防是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更是员工福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加强沟通与交流、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权益保护、加强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以及加强监督与评估,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劳动人事争议的发生,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劳动环境。
中高层如何预防与化解劳动争议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202X
中高层如何预防与化解劳动争议
劳动关系内训的必要性
——可让企业中高层: ①充分了解劳动用工管理过程隐藏的重大风险, ②充分认识自己在管理过程中的角色与责任, ③形成预测劳动用工风险的思维方式, ④增强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的知识与技能, ⑤提升日常管理综合水平与部门工作绩效! 静态:预防在先 30% 动态:上下级管理(过程管理) 70%
岗位职责形成的过程(各自的职责)
1、人事部提案 2、公司领导批准 3、人事部编制各种问卷和提纲 4、人事部给予各部门经理必要的培训 5、部门经理运用各种方法收集各岗位的相关信息 6、部门经理分析、提取相关信息 7、部门经理编写岗位职责,与所在岗位的员工进行沟通、修改、确认 8、提交给人事部审查、完善 9、颁布岗位职责,与员工正式确认 (或者指导各员工自行起草,部门经理修改,再提交)
*
例:小王在入职时A公司时,没有按HR部门的要求及时提供与原单位的离职证明,而用人部门急需用人,便强烈要求小王上班并派到外地出差1个月。
01
突然,A公司接到劳动仲裁的通知,被告知小王与原单位(属于同行业竞争对手单位)未解除劳动合同,且小王手头仍持有原单位的商业秘密,现原单位要求A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1
2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3
第十条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
第十六条 ---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01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强调:合同签订的及时性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建议
关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建议
1. 加强法律知识普及,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通过举办法律
知识讲座、发布宣传资料等方式,加强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
知识普及,让双方更加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减少劳动争议
的发生。
2. 提高仲裁效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通过提高办案效率、简化仲裁程序等方式,尽快解决劳动争议案件,让当事人在最短的
时间内得到公正的裁决,减少纠纷的扩大和恶化。
3. 加强调解工作,在一些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中,可以通过调
解的方式解决纠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加强调解工作,鼓励
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减少诉讼成本,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
4. 完善服务体系,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法律咨询、调解协助等服务,帮助双方更
好地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5. 加强队伍建设,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加强队伍建设,培
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仲裁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确保仲裁裁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综上所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可以从法律知识普及、仲裁效率、调解工作、服务体系和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自身的工作机制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解决劳动争议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如何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与处理
如何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与处理在职场生活中,劳动纠纷是一种无论对雇主还是员工都十分糟糕的情况。
无论你是雇主还是员工,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及妥善处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本文将探讨如何避免劳动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旨在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
一、建立明确的劳动合同作为雇主,建立明确、合法的劳动合同是防止劳动纠纷的第一步。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符合相关劳动法规定。
合同条款应包括薪资、工作时间、假期、终止合同条款等重要内容,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
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并确保自己理解每一条款的含义。
如有任何疑问或争议,应及时与雇主或法律顾问进行讨论和解答。
只有签署了明确并双方接受的劳动合同,才能有效地避免未来的纠纷和争议。
二、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雇主和员工都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劳动法律法规。
雇主在雇佣员工和管理劳动力过程中,应遵循公平、平等、非歧视的原则,并确保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
同时,员工也要遵守公司内部的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约定。
这包括遵守工作纪律、保守商业机密、不侵犯他人权益等。
通过遵守法律法规,双方能够减少因违法行为而引发的纠纷,增进相互的信任和合作。
三、加强沟通与交流沟通是避免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
雇主和员工双方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交流工作相关信息,避免信息不对称或误解产生。
定期举行员工会议、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组织培训等,有助于减少双方之间的矛盾和误会。
另外,及时解决问题和冲突也是关键。
一旦出现问题,雇主和员工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并优先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
如果问题无法在内部解决,双方可考虑寻求第三方的调解或仲裁。
四、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建立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对于预防和解决劳动纠纷至关重要。
雇主可以设立合适的渠道,提供员工进行投诉和反馈的平台,并确保投诉内容得到及时处理。
同时,雇主应保护举报人的隐私和安全,防止报复行为的发生。
对于员工来说,了解和利用企业内部的投诉处理机制,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劳动纠纷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
劳动纠纷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劳动纠纷是在劳动关系中,以雇员与雇主之间发生的争议为主要内容的纠纷。
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就业形势的复杂化,劳动纠纷的发生频率也日益增加。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劳动纠纷,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我国不断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劳动纠纷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
预防劳动纠纷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劳动制度和规章制度。
雇主应该制定并公布劳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劳动过程和劳动条件,避免发生争议。
同时,雇主还应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定期与员工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和问题,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有效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加强劳动关系的协商和沟通是预防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
雇主和员工应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加强沟通和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雇主应该设立员工代表大会或员工代表小组,给予员工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的机会,形成员工参与决策的机制。
同时,雇主和员工还可以通过集体协商、劳动争议调解、劳动仲裁等途径解决争议,避免纠纷升级。
再次,加强劳动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也是预防劳动纠纷的重要手段。
雇主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向员工宣传劳动法律法规,让员工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知道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雇主还应该定期组织劳动法规培训,增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提高员工的法律素质。
当劳动纠纷发生时,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是解决纠纷的关键。
雇主应设立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或专门部门,负责接受和处理劳动争议。
同时,雇主还应指派专门人员负责处理劳动纠纷,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帮助员工解决问题。
在处理劳动纠纷时,应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依法处理,确保劳动者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综上所述,劳动纠纷预防与应急处理措施是确保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重要工作。
通过建立健全的劳动制度和规章制度,加强协商和沟通,提高劳动者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以及及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劳动纠纷,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健康发展。
劳动争议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哪些
劳动争议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哪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争议问题也日益凸显,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诸多困扰。
为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劳动争议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本文将从法律法规遵从、员工关系管理、薪酬福利设计等方面,探讨劳动争议风险的防控措施。
一、法律法规遵从。
企业在劳动关系管理中,首先要做到法律法规的遵从。
这包括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出台的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避免因管理不善而引发劳动争议。
二、员工关系管理。
良好的员工关系是预防劳动争议的重要因素。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员工关系管理制度,包括加强沟通、建立员工代表机制、设立员工投诉渠道等。
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员工的问题,可以有效地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三、薪酬福利设计。
合理的薪酬福利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市场行情,合理设定薪酬水平,确保员工的收入能够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福利待遇,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减少劳动争议的发生。
四、加强培训。
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也是预防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
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升员工的技能和知识水平,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因工作技能不足而引发的劳动争议。
同时,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避免因误解或不当行为而引发劳动争议。
五、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企业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的关键。
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者委托专业的劳动关系调解机构,负责处理员工的投诉和纠纷。
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劳动争议处理的内部程序,通过协商、调解、仲裁等方式,及时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避免劳动争议的升级和扩大。
六、加强舆情管理。
劳动争议一旦发生,往往会引起舆论的关注,给企业形象和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策略
劳动争议的预防与处理策略劳动争议是劳动关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冲突可能导致劳动争议的发生,这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还可能损害雇主雇员之间的关系。
因此,制定有效的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的策略对于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和提高劳动力的生产力至关重要。
预防劳动争议的策略:1. 建立透明的劳动条件:确保雇员充分了解其工作合同中的权益、福利和责任。
提供清晰的工作描述和工资结构,使雇员明晰工作职责和福利待遇。
透明的劳动条件可以减少雇员对公司的怀疑和不满,从而降低劳动争议的风险。
2. 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平和公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预防劳动争议的关键。
雇主应建立一个公正的工资制度,按照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业绩来确定薪酬。
雇主应积极解决员工的投诉和关切,确保所有被违法的行为都能得到公正的处理。
3.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建立雇主和雇员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是预防劳动争议的关键。
雇主应定期与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雇主还应提供一个开放和包容的环境,鼓励员工参与决策和提出问题。
定期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也是一个有效的沟通工具,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反馈,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4. 提供培训机会:提供员工培训的机会是预防劳动争议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还可以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对他们的投资和关心,从而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通过提供培训机会,公司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减少劳动争议的风险。
5. 及时解决冲突:如果劳动争议发生,雇主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冲突。
第一步是及时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和员工的诉求。
雇主还可以考虑引入中立的第三方调解者或专业的劳动争议解决机构,帮助双方找到公正和合理的解决方案。
及时解决劳动争议有助于避免争议进一步升级并对企业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
处理劳动争议的策略:1. 坚持法律合规:在处理劳动争议时,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当地和国家的劳动法律法规。
劳动争议预防的具体措施
劳动争议预防的具体措施1. 对于劳动争议的预防,一种重要措施是建立有效的职工沟通渠道,鼓励员工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和意见,并确保他们能够得到及时和公正的回应。
2. 公司应建立透明的劳动关系政策和程序,并确保员工充分了解这些政策和程序。
这样可以减少对劳动权益的不了解和误解,进一步降低潜在的劳动争议的发生概率。
3. 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使员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
这有助于增强员工对自己权益的保护意识,降低劳动争议的可能性。
4. 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绩效评估和奖惩机制,确保员工被公平对待。
通过透明和公正的绩效评价,可以减少薪资和晋升方面的不平等待遇引发的劳动争议。
5. 实行合理的劳动合同和薪酬制度,确保员工的劳动权益得到保护。
合理的劳动合同和薪酬制度可以减少争议的发生,同时也能够给员工提供一定的工作稳定性和福利保障。
6. 建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如内部投诉渠道和独立调解机构,以便及时解决潜在的劳动争议。
这有助于避免争议升级和扩大,并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
7. 加强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确保雇主和员工都清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这有助于避免因对法律法规的误解或遗漏而引发的劳动争议。
8. 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安全设施可以减少员工因工作条件不合理引发的劳动争议。
9. 多方面参与劳动争议预防工作,如企业管理层、工会和员工代表等。
通过共同协作和沟通,可以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
10. 不断改进和完善劳动制度和管理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和流程。
这有助于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内部的和谐度和稳定性。
如何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
如何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1. 遵守劳动法规:企业应深入了解和遵守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2. 完善招聘流程: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重视人才选拔,确保招聘的员工具备专业技能和相关经验,并进行全面的背景调查,避免因员工信息不真实或存在问题而产生潜在风险。
3. 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保障员工权益的重要依据,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劳动合同,并明确约定劳动条款、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确保员工和企业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4.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掌握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劳动规章制度的知识,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工伤事故。
5. 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企业应根据工作环境和特点,合理配置和维护相关的劳动保护设施,如安全防护设备、应急疏散通道等,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安全保障。
6. 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包括设立劳动纠纷处理机构和建立员工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员工的问题和意见,并确保公正、公平、透明的处理结果。
7. 加强职工福利保障:企业应提供合理的岗位薪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福利保障,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8. 定期进行劳动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劳动风险评估,对可能存在的劳动风险进行及时发现和预防,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化解。
总之,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遵守法律法规、完善招聘流程、建立健全合同机制、提供培训和教育、加强劳动保护设施建设、建立劳动关系管理机制、加强职工福利保障以及定期进行劳动风险评估等措施,企业能够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用工风险,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9. 加强沟通与沟通渠道:企业应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
定期举行员工大会、座谈会、工作交流会等活动,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员工的问题和困难,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了解劳动纠纷的预防措施
了解劳动纠纷的预防措施劳动纠纷的预防措施劳动纠纷是指在劳动关系中,由于工资、劳动时间、福利待遇等方面的纠纷,导致劳资双方发生争议和冲突的情况。
为了维护员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劳动纠纷预防措施。
一、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帮助员工和雇主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
企业应该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涵盖工资支付、绩效评估、劳动合同、加班补偿等方面的内容。
这样可以减少误解和争议的发生,提高劳动关系的稳定性。
二、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是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法律约束关系的依据,其内容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企业应定期审核和更新劳动合同,确保其合法性和完整性。
另外,企业要遵守法律法规,严禁采取自愿下岗、自动续签等违法行为,以免引发劳动纠纷。
三、加强沟通和协调沟通和协调是预防劳动纠纷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员工的意见和需求,解决潜在的冲突。
此外,企业还应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争议解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企业应加强对工作环境的管理,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的激励和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五、依法处理纠纷即使预防措施做得再好,劳动纠纷还是可能发生。
当发生纠纷时,企业应尽快采取行动,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如果无法达成一致,企业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帮助,通过合法程序解决争议。
总结:劳动纠纷的预防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加强沟通和协调、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依法处理纠纷都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才能有效预防劳动纠纷的发生,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健康发展。
雇主如何规避劳动纠纷的法律风险
雇主如何规避劳动纠纷的法律风险劳动纠纷是发生在雇主和员工之间的争议,可能涉及工资、工时、合同解除等方面。
对于雇主来说,避免或减少劳动纠纷的风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雇主如何规避劳动纠纷的法律风险,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措施。
1. 遵守劳动法律法规首先,雇主应全面了解并遵守劳动法律法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法规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雇主需要确保自己了解并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这包括但不限于工资支付标准、工时规定、劳动合同要求等。
合法合规的经营有助于规避劳动纠纷的风险。
2. 确定清晰的劳动合同在雇佣员工之前,雇主应与员工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工资、工时、岗位职责、解雇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合同应尽可能详细和清晰,以防止后续争议的发生。
雇主应确保员工理解并签署合同,并保留好相应的文件和记录作为备份。
3. 正确支付员工工资和福利及时、正确地支付员工工资和福利是减少劳动纠纷的重要一环。
劳动者对于自己的劳动付出应当得到合理的回报,雇主应按时支付工资,并确保所支付的工资符合劳动法律法规的要求。
此外,雇主还应提供员工法定的福利待遇,如社保、医疗保险等。
合法合规的支付行为可以降低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纠纷可能性。
4. 遵循公平的用工原则在员工招聘、选拔与录用过程中,雇主应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
雇主不应因为员工的性别、种族、宗教、残疾等原因进行歧视或不公平对待。
应根据员工的能力与素质进行选拔与录用,并为员工提供平等的晋升机会和培训发展机会。
平等和公平的用人原则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劳动关系,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5. 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和流程雇主应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和流程,明确员工的权益和责任,规范企业的管理和运营。
这包括制定明确的工时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确保员工的权益得到保障,同时明确违规行为的责任和后果。
建立健全的内部制度和流程,对于规避劳动纠纷、维护劳动和谐至关重要。
6. 加强沟通和协商及时沟通和协商可以消除误解、化解纠纷。
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的基本原则
一、依法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工作应当遵循《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劳动争议预防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依法维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法律的公正和公平。
二、公正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应当遵循公正原则,保证双方当事人在争议处理中的平等地位。
在预防和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偏袒任何一方,确保争议处理的公正性和公信力。
三、调解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应当注重调解,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矛盾,防止争议升级。
在调解过程中,应当尊重双方当事人的意愿,采取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调解,促进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达到化解争议的目的。
四、及时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应当遵循及时原则,尽快处理和解决劳动争议,防止争议拖延和扩大。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处理时间,确保争议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着重调解及时裁决原则
在处理劳动争议时,应当注重调解,同时也应当在调解
无效的情况下及时作出裁决。
裁决应当依据事实和法律,保证裁决的准确性和公正性,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六、着重预防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应当注重预防工作,通过加强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等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
着重预防可以减少劳动争议的数量和规模,降低解决争议的成本和难度。
七、自主协商原则
劳动争议预防应当遵循自主协商原则,鼓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争议。
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和诉求,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
自主协商可以降低矛盾的激化和升级,有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企业预防劳动争议措施
企业预防劳动争议措施
企业预防和解决劳动争议是维护劳动关系稳定的重要工作,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
以下是企业预防劳动争议的一些常见措施:
1. 完善劳动制度:制定和完善企业的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的权力和义务,规定劳动条件和待遇等,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
2. 建立沟通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渠道,鼓励员工发表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员工的问题和困惑,以防止问题积累导致劳动争议。
3. 加强培训教育:加强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纪律教育,提高员工的法律知识和对劳动法规的理解,增强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意识。
4. 提供公正的回应渠道:建立公正、专业的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为处理纠纷提供中立的仲裁机构,确保处理劳动争议的公正性和迅速解决纠纷的能力。
5. 强化监督管理:加强对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企业合法运营,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可能引发劳动争议的问题。
6. 依法保护员工权益:遵守相关劳动法规,确保员工享有合法权益,包括合理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合法的合同和休假制度等。
7. 搭建员工参与的平台:建立员工参与决策的渠道,提供员工发表意见和提出建议的机会,增加员工对企业决策的参与感和认同度。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企业可以预防劳动争议的发生,维护良好的劳动关系,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企业长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有效防范员工劳动争议
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有效防范员工劳动争议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
然而,员工劳动争议却是企业常常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
劳动争议不仅会耗费企业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运营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地防范员工劳动争议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也是防范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企业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合法的规章制度,包括员工手册、考勤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
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确保内容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模糊不清或存在歧义的条款。
同时,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要符合法律程序。
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向员工公示。
只有这样,规章制度才能对员工产生约束力。
如果企业在劳动争议中无法提供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很可能会处于不利地位。
二、规范招聘与入职流程招聘是企业引入人才的第一步,也是防范劳动争议的源头。
在招聘过程中,企业应当如实告知求职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避免虚假宣传或隐瞒重要情况。
否则,一旦员工入职后发现实际情况与招聘时的承诺不符,可能会引发劳动争议。
入职环节也不容忽视。
企业应当与员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劳动合同的条款应当完整、准确,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
此外,还应当要求员工提供真实、完整的个人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背景调查,确保员工的资质和经历符合企业的要求。
三、加强培训与沟通培训是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预防劳动争议的有效途径。
企业应当定期组织员工进行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合规意识,让员工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
沟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劳动纠纷处理制度模板(四篇)
劳动纠纷处理制度模板为了维护企业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的稳定,结合工程实际制定本制度。
1、加强施工现场的务工人员的规范管理,尽可能减少和杜绝劳动纠纷。
深入了解务工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早发现纠纷的苗头和不稳定因素,把劳动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2、做好劳动纠纷预防工作,建立完善务工人员的管理台帐,即:施工现场务工人员考勤表、工资发放表、务工人员情况登记表。
3、在施工现场醒目处位置张挂劳动纠纷投诉电话,告知接人姓名,确保投诉举报渠道畅通。
4、对投诉内容受理人员应做好记录,及时查明情况,迅速做出处理,防止事态扩大。
5、接到行业管理或相关部门投诉信息后,受理人应及时与当事人取得联系,查清劳动纠纷原因,做好协调处理工作,处理结果如实的反馈相关单位。
6、充分发挥企业的治保会、调解会作用,尽可能把劳动纠纷做到内部消化解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氛围。
7、尽力遏制无理取闹,恶意要讨行为,坚决打击黑社会势力手段敲诈行为。
8、对随意拖欠或克扣务工人员工资,造成公司声誉不良影响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将给与通报批评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9、本制度自公布之日持行。
北京城建集团杭州亚包工程总承包部第三篇。
劳动纠纷处理,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劳动纠纷处理,劳动纠纷怎么处理。
1、停薪留职人员在约定期满后,未与单位办理延续手续,也未对单位付出实际劳动,而单位未对其支付劳动报酬。
2、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之间已没有劳动权利义务,单位可行使对“空壳”劳动关系的单方解除权。
3、根据有关法规规定,劳动纠纷诉讼时效是从劳动纠纷发生之日起开始计算,当劳动者就报酬被拖欠、克扣与雇佣方发生纠纷时,有关方面判断纠纷发生的时间,不能简单地把“发薪日未发薪”视为纠纷发生之日,而应以劳动者追索被拒绝之日算起,以避免不法单位借助“时效”来逃避法律责任。
4、企业辞退、解聘或开除严重违反劳动合同规定的员工本是正常现象。
但由于一些企业开具的处理意见书中使用的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印章,而不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印章,结果被劳动仲裁部门认定为无效。
如何规避劳务纠纷的最佳实践
如何规避劳务纠纷的最佳实践劳务纠纷是在劳动关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它可能引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为了避免劳务纠纷的发生,雇主和员工应该采取一些最佳实践,建立良好的劳动关系并保护双方的权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规避劳务纠纷的实用建议。
1. 清晰的合同制定明确而全面的劳动合同是预防劳务纠纷的基础。
合同应包含双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并明确约定工资、工作时间、职责范围、福利待遇等。
合同应使用简明清晰的语言,避免使用模糊的术语或条款,以减少后续争议的可能性。
双方应详细阅读合同,并在签署前确保充分理解和达成一致。
2. 合法合规雇主和员工都应该了解并遵守适用的劳动法规和法律法规。
定期关注并更新与劳动关系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雇主和员工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雇主应合法支付工资和福利,遵守工时和休假规定,保证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员工应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尊重雇主权威,履行职责,保护公司利益。
3. 及时沟通有效的沟通是预防和解决劳务纠纷的关键。
雇主和员工之间应保持开放、诚实和及时的沟通渠道。
双方应定期进行工作沟通和回顾,明确工作目标和预期,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避免积累潜在的纠纷源。
4. 纠纷解决机制建立明确的纠纷解决机制有助于及时解决潜在的劳务纠纷。
合同中应包含解决纠纷的方法和程序,如协商、调解和仲裁等。
双方应尽量避免激化矛盾,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分歧。
如果无法共识,可以选择第三方中介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调解或仲裁,以减少诉讼的成本和风险。
5. 培训与教育雇主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和遵守公司政策、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员工更好地履行职责和应对工作挑战。
培训与教育不仅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能力,也有助于预防劳务纠纷的发生。
6. 充分记录及时、准确地记录劳动关系和工作事件对于解决劳务纠纷至关重要。
雇主和员工应保留相关文件和记录,如雇佣合同、薪资支付凭证、工作任务分配、绩效评估等。
这些记录可以作为证据,帮助双方解决争议,并在必要时向相关机构提供证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1、制度依据充分——劳动用工管理的根基;
2、事实依据充分——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3、法律依据充分——准确理解与运用法律。
4、调解机制健全——化解矛盾的途径。
1、制度依据充分
问题: 1、规章制度未经员工(或职代会、工会) 表决同意,是否生效?
2、规章制度未向劳动者履行公示、告知程 序,是否生效?
案例三
• 张某经几次调岗任不能胜任工作,单位以此通知解 除与其的劳动合同,要求张某办理离职手续,领取 经济补偿金,但未提前通知,也未额外支付一个月 的待通知金。张某不服,申请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违 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
第四十条
•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 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 劳动合同: •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 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的; •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 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第三十九条
•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 动合同: •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 大损害的; ……
案例二
• 李某2000年起在X集团公司工作,2008年集团公司 将其调至下属全资子公司任职,并解除了原劳动 合同,支付了经济补偿金。李某到新公司任职后 重新订立了二年期的劳动合同。2010年劳动合同 到期,李某提出应当续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公司以李某在本单位工作不足十年为由拒绝,双 方发生劳动争议。
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用人单位如何预防和处理劳动人事争议?
2011年1月-2014年6月仲裁数据统计
年 度 案件量 处理方式(件) 裁 决 2011 2012 2103 2014 合 计 占 比% 2668 2784 3012 1538 10002 1730 1904 1999 1179 6812 68.1 调 解 464 383 536 146 1529 15.3 撤诉 474 497 477 213 1661 16.6 工 资 1184 1141 1508 690 4532 45.3 社保 1144 1128 1159 580 4011 40.1 包含诉求分类(起) 经 补 确 认 及 赔 劳 动 工伤 偿 金 关 系 1554 1539 1690 968 5751 57.5 368 413 318 176 1275 12.8 205 216 231 164 816 8.13 二 倍 加 班 工 资 工 资 834 782 642 319 2577 25.8 523 473 454 209 1659 16.6
关联法规:《劳动合同法》第4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 •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 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 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 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 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 ,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 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 商予以修改完善。 •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 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劳动人事仲裁案件大幅增加的原因
1、劳动者更多的追索权、取消仲裁收费、时效规 定、举证倒置等规定,存在一定引导性; 2、劳资双方对《劳动合同法》的理解与适用缺乏 正确统一的认识; 3、大量私营企业、中小企业用工管理水平未适应 目前的法制环境; 4、劳动者乱诉、滥诉的情况不能得到制约; 5、部分用人单位违法用工,设法降低用工成本, 逃避用工的法律责任,侵权案件依然存在。劳动人事争议源头治理的对策
1、加大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在社会层面形 成对《劳动合同法》的统一认识。 2、加大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管理的力度,及时规范和 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劳动关系双方自觉合法用工 的良好氛围。 3、健全科学有效的调解机制,充分体现劳动争议调解 仲裁机制便捷、高效的核心价值。 4、加强对职业代理人队伍的监督管理,避免劳动争议 从“维权”转变为“维利”。
• 准确理解与运用法律规定 • 注重法律的程序性规定
案例一
• 女职工在试用期怀孕,用人单位证明其不 符合录用条件,能否解除劳动合同?
第四十二条
•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 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 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 察期间的; • (二)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 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 (四)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 (五)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 龄不足五年的; (特殊职工的保护,也不能终止合同) •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呈现的特点
1、案件总量居高不下,并呈现逐年缓慢增长的态 势。高标的、多诉求、群体性案件比例增加。 2、工资、社保、经济补偿金仍然是目前劳动争议 的主要事项。建筑领域农民工因工伤确认劳动关系、 追索工伤待遇的争议逐年递增;而因未订立劳动合 同、拒付加班工资引发的争议逐年递减。 3、劳动仲裁环节调解率偏低,直接导致仲裁案件 上诉率增加。 4、用人单位败诉率接近60%。
制定规章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 • 合法性—内容合法、程序合法、有效送达 • 可行性—制度设置科学,运行无障碍
• 准确性—表述无歧义、指标量化
• 完整性—行为准则、责任后果、操作流程
2、事实依据充分
“谁主张,谁举证”-----基本的法律原则。
“ 举证倒置”------劳动争议仲裁的特殊规定。
3、法律依据充分
返回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第十条 • 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 人单位工作的,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 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单位 已经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新用人单位在依 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计算支付经济补偿的工作 年限时,不再计算劳动者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 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