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精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短文两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短文两篇教案

湘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短文两篇教案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4.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具体的事件中体会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收集表现爱国主题的文章、字幕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中华巨龙》这篇课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再设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短文,看一看《选择》和《对话》这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认读课后6个生字。

2.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3.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短文《选择》,想一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短文《选择》讲述了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的中国留学生王渊主动放弃申领奖学金的事。

四、深入课文,明确中心。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再设计: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4.课件出示王渊的话语:“爸爸,我知道,中国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啊!”(再设计: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这个句子。

)5.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再设计:这句话表达了王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感情朗读。

表达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关键要读好父亲和王渊的对话。

3.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4.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短文《选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4《短文两篇》

湘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4《短文两篇》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理解课文中比较难懂的词句,体会人物内心
教学流程


(一)揭示并质疑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都课文。 2、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3、了解故事情节,并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理解课文,交流你看法。 1、 在《对话》这篇短文中,法国教授向作者“请教” 了哪两个问题? 2、“我”是怎样回答教授提出的问题的? 3、“我”认为法国教授问的问题属于对中国留学生的“刁难”,你是怎么看待这件 事的。 4、引导学生大胆交流的看法。 (四)研讨语句,体会内心。 品读句子“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学生交流、读句子、谈体会) (五)感情朗读表达情感。 1、自由读课文、表演朗读 (六)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苏姆林斯基
#不要让一个人去守卫他的尊严,而应该让他的尊严来守卫他。
——爱默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课堂小结。
1.学完了课文后,你对“一个中国”是否有 了新的认识? 2.你还知道在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中国人 也同样赢得外国人的尊敬呢? 3.学完了课文,谈谈你的收获。
生字
聪明伶俐(lì ) 波澜(lán) 国籍(jí )
王渊(yuān) 菲利浦(pǔ) 刁难(diāo)
理解词语
聪明伶俐:形容小孩子头脑机灵活泼乖巧 波澜:波涛 品学兼优:品行和个人成绩都很优秀 非比寻常:不是平常的人与事物能与之相匹的,形 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一般 竭力:尽力 倔强:性情刚强不屈 负气:赌气 毅然:坚决地,毫不犹豫的 国籍:指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1)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公开课教学设计 (1)

《短文两篇》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爽、脆、椭、拨、舔、股、菱、簇、顽、梭”10个生字。

2.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反复朗读课前准备课件、瓜果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 同学们,今天我想看看你们对家乡了解多少,对家乡的士特产了解多少。

简介“哈密瓜”。

2.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看了作者介绍哈密瓜,你最想说的是什么?研读课文,体会感情感受哈密瓜,学习两个自然段。

整体感知哈密瓜的等点。

哈密瓜是一种十分好的水果,你想知道哈密瓜是什么样的吗?它是什么味呀?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哈密瓜的什么。

2.说说看后的感受。

作者是怎样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他是怎么写?让我们一段一段来看。

学习第1自然段。

读、思: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读、思:脑海里勾画出哈密瓜的样子。

学习2自然段谁能来描述自己脑海里的哈密瓜?这么漂亮的水果放在你眼前,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可是现在你是吃不到,但是作者吃到了,他把哈密瓜的味道写出来了,咱们为了解馋就先去看看吧。

自由读。

看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看了作者的描述,你啊想说的是什么?齐读,我们来品尝这新鲜的哈密瓜。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概括每自然段的意思。

1.思考:课文是多哪几方面介绍的?2.默读课文,从哪儿看哪几方面介绍棱的?菱惹人喜爱?用笔画出来。

3.小组讨论,体会。

4.集体讨论,汇报结果。

默读全文,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回顾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师选择一种水果进行指导。

自己观察后描写,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第一,让学生自己选一种自己喜爱的水果,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初步对它进行认识。

第二,准备自己喜欢的水果,然后进行观察,先观察它的外形特点、颜色,然后品尝它的味道。

《短文两篇》课时教案.doc

《短文两篇》课时教案.doc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4、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习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学习难点】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驳论等方法的运用。

【课时计划】2课时【学法指导】朗读法卡片法【学习过程及内容】第44课时一、导入新课名言“知识就是力量”,知道是谁说的吗?(培根)而知识又从何而来?现在我们看看, 在《谈读书》一文屮,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二、简介作者: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

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

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

《随笔》是英文学方血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探讨。

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1、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岀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2、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一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3、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一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四、探究课文内涵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明确:经验不读书Z不足,经验范书屮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

“全凭观察得之”4、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的含义。

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

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

小学语文湘教版第册短文两篇表格式教案(1)

小学语文湘教版第册短文两篇表格式教案(1)
总第25个课案
课 题:8*短文两篇课型: 新 授
共需2课时 第2课时教学执行时间:年 月 日
一、课程目标:
1、会读5个生字“翡、绚、沁、肺、腑”,能正确认读“淡雅、沁人肺腑、春意盎然”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水仙花》这篇课文,能独立地理解课文。
3、体会作者对水仙花默默无闻的赞美之情。
3、简介水仙花。
(二)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上面填空题的答案。
3、设疑: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水仙花的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三)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策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句段的含义。
三、重点难点:
在读中理解句段的含义;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内容:
程序
教 学 活 动
个性备课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 )的野花
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花儿——水仙花。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四)再读解疑
1、为什么作者喜爱水仙花呢?自读第1自然段体会。
2、观看水仙花录像,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水仙花怎么生长的?开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它吗7
3、引导想象:水仙花那么美丽的花朵,那样圣洁,那样高雅。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短文两篇湘教版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短文两篇湘教版
1.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草船借箭这种方式?
2.诸葛亮是如何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的?
3.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什么智慧和启示?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合作,达到共同学习和提高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例如,在教学《慢性子与急性子》时,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问题: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草船借箭》和《慢性子与急性子》这两篇课文分别具有丰富的பைடு நூலகம்史背景和深刻的寓意。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会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通过阅读和分析,使学生能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理解诸葛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智谋较量。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理解慢性子和急性子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作业小结
在总结归纳后,我会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行小结和巩固。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敢的短文。在教学《慢性子与急性子》时,我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慢性子和急性子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通过作业小结,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法:通过情景创设法,将学生带入课文所描述的历史背景和情境中,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战争场景,让学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在教学《慢性子与急性子》时,设计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慢性子和急性子,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两种性格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
(二)讲授新知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我会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包括主要人物、事件和情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会讲解诸葛亮为什么选择草船借箭这种方式,以及他是如何巧妙地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的。我还会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如诸葛亮的智慧和勇敢,曹操的多疑和狡猾。在教学《慢性子与急性子》时,我会讲解慢性子和急性子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会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精品学案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精品学案

《短文两篇》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最受感动的部分,体会儿子对母亲深沉的爱,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讲清楚。

初知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学习过程
使用“手机”录音,分享给全部同学。

(一)质疑课文,初步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文解意思。

2.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遇难者打了哪三个电话?
3.分辨“悲痛”与“悲恸”的异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里,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一个电话?为什么?
2.什么是“生死关头”?哪些词句让你看到爱德华处于生死关头?
3.生死关头对于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在生死关头你会想到什么?
(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你觉得爱德华打电话给他的助手、律师是为了什么?
2.然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却没等电话接通,又拨打了第三个电话,因为他想起一件更为重要的事情,想象一下,他可能会在电话里给他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3.为什么报纸“在醒目的位置”刊登这句话?为什么说它是一个人的“生命留言”?
4.说说你还从课文里知道了什么,读懂了什么?
5.为什么文章一开始不揭示电话留言的内容而是放到最后?作用是什么?。

短文两篇27

短文两篇27

27《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背诵并默写两篇短文,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

2.重视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及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优美意境,体会作品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答谢中书书》画面布局的巧妙。

2.《记承天寺夜游》感受作者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答谢中书书》(教学要点:赏读背诵《答谢中书书》。

指导朗读,在反复诵读中整体感知文意。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诗情画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道出了其壮观豪放的气魄;杜甫笔下的泰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突出了其雄伟神奇的景观;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尽现了其雄奇险拔的奇景……这些美景,无不让你心动神摇。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陶弘景美妙的山川之景中,去尽情地感受一番。

(板书课题:答谢中书书)2.解题:题目中的书①:中书,南朝时候的官员称谓。

书②:即书信,是文体的一种,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所以由此我们知道,“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给谢中书的一封信。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有关作家作品介绍:齐高帝曾经召陶弘景进宫陪伴太子读书。

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

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

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

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

陶一生好松。

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像听到乐一样如痴如狂。

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

谢中书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优秀9篇】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优秀9篇】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优秀9篇】教案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谓教案的艺术性就是构思巧妙,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这次牛牛范文为您整理了9篇《短文两篇》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教学重点篇一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1)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5篇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优秀5篇《短文两篇》教案篇一短文两篇学习目标: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行道树》学习内容: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

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整体感知①思考质疑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精品教学设计1

2017-2018年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短文两篇》精品教学设计1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8个生字,能正确拼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篇短文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读自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善待生命,关爱弱者,培养美好的心灵。

2、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增强学习语文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篇短文的主题思想。

突破方法: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优势,结合教师的指导点拨加以突破。

难点:学习人物的美好心灵,品味《听》一文的语言特点。

突破方法: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语句进行分析、体会。

教学步骤
一、激情导入
二、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三、问题探究
四、指导朗读
五、制订揣摩品味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4 * 短文两篇
《放飞一只蝴蝶》
朱兰:打开一扇窗户——放飞一只蝴蝶—打破了两块玻璃
班主任:沉默—交了买玻璃的钱
《听》
清晨—大妈听邻家的小男孩念书
笑很轻很轻:生怕……还怕……。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

《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

《短文》优秀教案《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短文两篇》优秀教案(精选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短文》优秀教案1从容说课《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

《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

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

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经典模板 (177)《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经典模板 (177)《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短文两篇》选入了两篇歌咏自然山水的优美短文,充分体现了古代山水文章之“美”——美言、美景、美情。

《答谢中书书》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表达了人与自然相融相生的生命喜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乐在林泉的情趣;《记承天寺夜游》记述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学习的基础上,尤其在学习了《三峡》之后,基本了解和把握了写景文的特点和方法,对于骈文也有了一定感触,这些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疏通文义,背诵并默写课文。

2.借助诵读,培养学生寻找美文中“美”(美言、美景、美情)的能力。

3.把握作者情感,感受作者热爱山水、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重点文言词语理解与积累,背诵并默写课文。

2.两篇短文不同的语言风格、写景手法以及遣词的能力。

教学难点:1.两篇短文传递的作者思想情感、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教学创意:读美文美言——赏美文美景——悟美文美情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巍巍华夏,莽莽神州,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有无数神奇如画的风光让人心动神摇。

面对令人神往的美景,我们会生发怎样的感慨呢?今天,让我们走进《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去发现和寻找文中的“美”,感受和触摸作者敏感而细腻的心跳声。

二、读美文“美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美文美读,读通、读懂课文,辨析两篇文章在句式、节奏上的不同,分析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

与此同时,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一)把握字音,读通课文。

学生自由慢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把握句式,分析语言。

1.学生把握节奏,注意停顿,进行个人读、小组读、展示读等多种形式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文章之美。

2.辨析两篇短文的语言风格。

《答谢中书书》以骈句为主,多用四字句,间有五、七言,整饬华美,韵律和谐,又有参差变化。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_11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_11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学习行道树的精神。

2、感受第一次真好,避免不好的第一次。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理解行道树的精神。

【教学过程】行道树一、读文,整体感知,填空行道树是忧愁而快乐的树。

二、它为什么忧愁?又为什么快乐忧愁:环境的污浊、精神的孤独。

快乐:奉献的快乐──勤生绿叶献出浓阴迎接光明制造清新三、行道树有不被了解的孤独,对于它的表白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四、理解了行道树,认识了这是什么人的形象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五、生活中的行道树清洁工、教师、园丁等等。

第一次真好一、题目第一次真好,文中说它好在哪里找出有关词语:喜悦、新奇、奇妙、惊喜、新鲜、刺激、回味无穷。

二、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为什么这么说你有这样的第一次吗?第一次愈多,经历也愈多,感受也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三、珍重第一次生活中有不能尝试的第一次吗?吸毒、盗窃、偷钱、触电等等,总之,所有危险的、有危害的事情我们都不能尝试。

四、布置作业(《我爱这土地》《乡愁》)学案自主预习(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5)概括本诗的主旨.乡愁自主预习2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拓展延伸1、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2.语言运用.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乡愁是;3、小结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王湾《次北固山下》:“”崔颢《黄鹤楼》:“”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教学后记:。

4(教案)短文两篇-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4(教案)短文两篇-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

4(教案)短文两篇-湘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4*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具体的事件中体会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收集表现爱国主题的文章、字幕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中华巨龙》这篇课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再设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短文,看一看《选择》和《对话》这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认读课后6个生字。

2.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3.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短文《选择》,想一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短文《选择》讲述了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的中国留学生王渊主动放弃申领奖学金的事。

四、深入课文,明确中心。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再设计: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 4.课件出示王渊的话语:“爸爸,我知道,中国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啊!”(再设计: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这个句子。

)5.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再设计:这句话表达了王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感情朗读。

表达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关键要读好父亲和王渊的对话。

3.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4.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短文《选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延伸:课外读一读其他表现爱国情怀的文章。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短文》的教学设计

《短文》的教学设计

《短文》的教学设计《短文两篇》的教学设计模板【教学目标】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2、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重点】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难点】1、抓住两个对比,学习行道树的自我牺牲精神;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行道树》。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看导语,默读《行道树》。

2、借助注释、词典,读一读,写一写:堕落点缀自豪冉冉苦熬贪婪繁弦急管红灯绿酒多姿多彩二、朗读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习方法:《行道树》这样的文章中有精辟的议论,是点睛之笔。

初读要抓住这种文眼,再读,要从文眼入手,回味思考,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且引出应有的结论,从而获得教益。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然后分组讨论下列问题:⑴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⑵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⑶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⑷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⑸找出课文中的一个哲理性语句,三个关键词。

老师点拨:⑴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⑵为神圣的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⑶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⑷堕落是沦落、流落的意思。

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

在行道树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从具体的事件中体会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章表达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具准备:
收集表现爱国主题的文章、字幕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昨天我们学习了《中华巨龙》这篇课文,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再设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今天我们来学习两篇短文,看一看《选择》和《对话》这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1.认读课后6个生字。

2.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3.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短文《选择》,想一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

短文《选择》讲述了被评为“总统学者奖”候选人的中国留学生王渊主动放弃申领奖学金的事。

四、深入课文,明确中心。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
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
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句子?(再设计: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4.课件出示王渊的话语:
“爸爸,我知道,中国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我这样的人,但是,我王渊只有一个中国啊!”
(再设计:指导学生多种方式读这个句子。


5.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再设计:这句话表达了王渊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感情朗读。

表达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互读,关键要读好父亲和王渊的对话。

3.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4.指名小组汇报交流,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六、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总结:说说短文《选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延伸:课外读一读其他表现爱国情怀的文章。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质疑问难。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二、自读课文,初步释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再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同学提出的什么问题。

(初步解决质疑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理解课文,交流看法。

1.启发学生思考:
在《对话》这篇短文中,法国教授向作者“请教”了哪两个问题?
2.“我”是怎样回答教授提出的问题的,(再设计:你对我的这一回答有何感受?) 3.“我”认为法国教授问的问题属于对中国留学生的“刁难”,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引导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大胆交流自己的看法。

四、研讨语句,体会内心。

1.(再设计:品读句子“只有一个中国,教授先生,这是常识。

”)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学生齐读句子。

指名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体会。

五、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

2.表演朗读。

3.各小组推荐代表,全班展示。

六、课堂小结。

1.总结:学完了课文后,你对“一个中国”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2.延伸:办一个“热爱祖国”的小报,其中一个版块就介绍台湾的发展历史和人情风俗吧。

3.学完了课文,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4*短文两篇
选择:放弃申领
教授:点名提问、大声宣布、脱帽致敬
态度:果断坚决
我:慢慢、默契、感慨万千、一字一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