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的标志-精
社会文明的优秀议论文600字5篇
社会文明的优秀议论文600字5篇我们的国家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我国从古时候就十分注重文明礼仪。
正如泰戈尔所言:“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的道谢。
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文明的议论文,方便大家学习。
社会文明的优秀议论文1当你考试失败了,不等于彻底失败,因为你可以找出失败的原因,在下次考试时提高成绩;当你习作失败了,也不等于彻底失败,因为你可以在下一次习作时避短扬长,把作文写得精彩动人。
而当你失去了文明做人,那就失去了做人的准则,粗鲁与恶习就会滋生,遭受人们的遗责,尤其是我们少年儿童,可能将影响终身发展。
文明礼貌,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重要的道德规范。
因此,文明礼貌,是人与人在社会中所必须遵循的语言行为准则。
文明礼貌,也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具体展现。
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
说到文明,我想起了我曾看到的一件不文明的事。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到广场散步,我们被整洁的场地、新鲜的空气、花儿的鲜艳、小草的嫩绿迷住了。
可是,就在幽雅美丽的地方,有位叔叔正吃着早餐,只见他吃完后,便把塑料袋随手扔在地上。
顿时,这里的美被破坏了,大家欢快的心情也被破坏了。
大家议论纷纷,指责与遣责不断,可那位叔叔不仅不害羞反省,还大大方方地往议论与遣责的人面前走过,嘴里还说粗鲁的话。
为消除这样的局面,我上前捡起垃圾,丢进垃圾桶,不愉快的气氛消除了。
那位叔叔的背影消失了,可他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不说,你们已明了了。
难道我们能做不文明的事?不能,永远不能!因为,我们经常受到文明礼仪的教育,老师的教导真切,老师的要求严格。
我们应做文明学生,为老师争光,为学校争光,为我们的家乡——绥阳争光!要讲文明,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最基本的做起,并做好。
一、不在公共场所乱扔废物和垃圾。
二、说话和气,注重交际。
三、尊老爱幼、多谦让。
只要我们时刻注意每个细节,做到我文明,我们的诗乡一定会亮丽。
肖四精缩和记忆框架之思修答题
肖四精缩和记忆框架之思修答题(37题)为什么说爱国是第一位的先讲小道理:没有国就没有家。
获取物质条件,还是寻求精神慰藉,祖国是前提。
再讲大道理: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如何理解王继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呆萌小学渣或:为什么“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道求”?)第一步:事迹描述:(xxx事迹描述,从材料中自己概括xxx,)第二步:事迹表明:彰显了以身许国的奉献精神。
第三步:重要性描述:1、“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2、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第四步:(赞美:王继才的岗位是平凡的,但xxx描述不平凡的内容xxxxx,)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如何做真正的爱国者?1、平凡的事做好,就是爱国者;2、爱国的情感、认识、行动要一致;3、投身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实现中国梦的实践。
说明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及其重大意义。
1、5000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2、它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是中华民族风雨无阻、高歌行进应该树立怎样的幸福观1.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追求幸福的过程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追求和创造更美好生活的过程。
2.人的幸福并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方面,精神的富足、充实是幸福更重要的方面。
因此,应追求健康、高尚的精神生活。
3.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损害社会整体和他人利益的基础上。
应该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促进。
怎样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成就出彩人生1、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
历史结合时代、祖国结合命运、人民结合人民群众。
2、实践中把人生目标转为现实。
1-3《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学习目标
1. 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 2 . 通过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遗址,了解中国早期国家起源的表现
(史料实证) 3. 通过阅读教材和有关史料,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涿鹿之战,
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的主干。(史料实证、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4. 通过阅读教材和有关史料,了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禅让制, 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陈若茜:《恭喜!良渚申遗成功》,《澎湃 新闻》2019-07-06
陶寺古城遗址
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
知识链接
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陶 寺古城面积达280万平方米,城内有围墙环绕的宫城。宫城内 有多处高等级建筑基址,以及陶质的建筑材料。城内有两处 墓地,大型墓葬集中分布,墓中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 龙盘等器物,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没有任何 随葬品,说明当时阶级分化严重。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 分广泛,反映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城内还出土了小件 青铜器和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有可能是观象台的遗 址。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 了早期国家。
良渚古城复原图
相关史料
内城面积约300万平 方米,外城约630万平方 米。古城和水利系统总 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列 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7月6日10点43分(北京时间7月6日14 点43分),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第43届世界 遗产大会上,随着大会主席的落锤,中国提交的 “良渚古城遗址”项目经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获准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学术界曾长期认为中 华文明只始于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期,良渚古 城被列入世界遗产,这意味着中国文明起源和国家 形成于距今五千年前,终于得到了国际承认。”
贵州省榕江县平永镇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9月质量监测历史试卷
榕江县平永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正确或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相应的答题框内。
1.如果你要去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寻找古人类的足迹,感知约170万年前的生活,应该去()A.北京B.河南C.陕西D.云南2.“郧县人”3号是考古学家在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学堂梁子遗址发现的一枚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所发现欧亚内陆同时代保存最为完好的直立人头骨化石。
这反映出史前历史的研究方法是()A.实地考察B.走访调查C.化石研究D.口耳相传3.《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了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在这部专题片中可能看到的场景是()A.元谋人使用磨制石器劳动B.北京人懂得用火御寒、照明C.河姆渡人住半地穴式房屋D.半坡居民大面积种植水稻4.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中有骨针,装饰品有钻孔的小石珠、砾石和青鱼眼上骨等。
这说明山顶洞人()A.掌握钻孔技术B.学会种植庄稼C.使用打制石器D.懂得饲养家畜5.考古人员在河南南阳黄山遗址发现了三座“前坊后居”式大型复杂房址,还在两座大墓中出土了梯形独木棺、耜、斧、铲、少量陶器、猪下颌骨等重要遗物。
据此推断,当时该聚落()A.发动战争较为频繁B.出现农耕和定居生活C.尚未出现贫富分化D.大规模进行猪的养殖6.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群出土了陶器、人骨及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等遗存。
下列遗址的遗存特征与其相近的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7.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制作彩陶。
下列符合这一特征的文物是()A.B.C.D.8.考古学家在大汶口文化时代的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陶制陪葬品及玉制臂穿、手镯;墓主人正中间还放置着当时权力与武力的象征——玉刀。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李叔同《祖国歌》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何说起?
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着 5000多年的历史。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早期国家与文明的起源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生产力 发展
原始农 业产生
开始定 居生活
出现贫 富分化
农业、畜牧业发展,人口增长并向区域中心集中
私有制 产生
富有的
人控制
阶级分
公共高产耸的城化墙产生 品宽阔的城壕
大型水利设施
形成 早期城市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
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
出现
掌握权力的王
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外发动战争 形成 早期国家
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传说中制 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 “中华三祖”。
三、远古的传说
1、炎黄的传说
VS
阪泉之战
炎帝失败,归顺皇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
VS
涿鹿之战
蚩尤战败,其部落部分归附炎黄部落联盟,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这一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化晚期玉钺 石家河文化玉兽面
金沙遗址 十节玉琮
大汶口文化 晚期玉钺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
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石家河文化 玉兽面
➢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 文明,彼此不断交流、融合,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距今4000多年,中原地区在广泛吸收各地文明的基础上迅速崛起,经过 持续的发展,走向一体,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格局开始形成。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课件精品
课标:知道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的更替,了解西周分封制的作用。
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由原始
1.建立
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时间
建立者
地位
2.统治
地域扩大、 王权加强、
制定制度(世袭制)、 生产发展
周 武
3.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史称西周
4.制度: 王
分封制
50多万平方公里
100多万平方公里 夏、商、西周疆域图对比
250多万平方公里
三、西周的兴衰
①分封目的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左传》
周王室召公奭
为了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以巩固周 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扩大统治范围 ②分封依据
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D 勉强可供二三人栖息。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B.西周实行分封制以巩固疆土
C.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D.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2. “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禹
B 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夏朝时,天下一家亲 B.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人以天下为家 D.夏朝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措施③增强军力,加强刑法,加
当时的记载——甲骨卜辞 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卜一辞手大史料意、:甲文戌献史日料占卜,问
奴隶从林地监狱逃跑,抓得到吗?
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左传》
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竹书纪年》
后世文献
二手史料、文献史料
(商朝) 戴枷奴隶陶俑
考古文物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
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1.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精品教案高中政治生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1)《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教学设计新教材部编版必修1: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第一课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高一政治备课组学习目标1.基础知识:国家、阶级等概念;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
2.核心素养:结合不同社会形态的本质特征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明确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政治认同。
重点难点1.学习重点:原始社会解体的原因;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意义。
2.学习难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为什么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课前预习一、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1.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1)生产力状况:地位阶段(2)生产关系状况:(3)政治关系的特点2、私有制的产生(1)时间(2)原因(3)标志3.奴隶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阶级(2)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3)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4)国家的产生(5)奴隶社会的进步性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1.封建社会及其本质特点(1)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2)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的基础(3)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4)主要矛盾2、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本质特征(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①产生原因②特点③建立条件④确立意义(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基本特征②主要表现③直接原因④根本原因(3)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②资本主义的阶级关系③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本课知识小结】自主构建本课知识框架问题探究辨析:1、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化和祭祀礼仪
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期国家
私有制 阶级 国家
人类进入文 明社会的重 要标志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2.文明的起源
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 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彼此 之间不断地交流和融合,共同构成 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
中华文明起源和 早期发展的特征: 多元 一体
二、远古的传说 1.华夏族的形成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龙是由下面动物的身体组成的:
狮头、鹿角、虾腿、鳄鱼嘴、乌 龟颈、蛇身、鱼鳞、蜃腹、鱼脊、
华夏族由众多民族,在不断地交
虎掌、鹰爪、金鱼尾
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的。
三、远古的传说
2.尧舜禹的禅让
大 禹
尧
舜 原则:贤德
治 水
帝
帝
像
像 禅让
像
禅让
尧生活简朴,克己爱民, 舜制定刑法,完善制
原始社 会农业、 畜牧业
发展
人口增长 并集中
早期城 市形成
社会 分化
从事生 产劳动
从事 管理
管理和 统治
发动 战争
早期 国家 形成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早期国家
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牛河梁遗址 时间 距今约5500——5000年 流域 西辽河流域 概况 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
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课堂检测
1.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0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
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基础巩固知识点1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人类的居住方式经历了从流动逐渐转向定居的过程。
而定居方式的出现,推动了语言交流的增加,从而促使文字产生。
同时,定居点的扩大也必然会促使城市、国家以及青铜器等的产生。
由此可推知,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主要得益于( )A.剩余产品的出现B.早期国家的形成C.农业的不断发展D.冶炼技术的进步2.文明是最广泛的文化实体,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国家的出现一般被视为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中华文明已产生的最有力证据的是( )A.姜寨聚落遗址中各墓葬的随葬品差别不大B.仰韶文化出土彩绘陶器C.良渚遗址主要由宫殿区、内城、外城组成D.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知识点2 良渚古城与陶寺都城3.根据考古学者的统计和估算,良渚古城的莫角山高台、内外城墙,以及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需要约1200万立方米的土方量。
若按照1万人每年劳作200天计算,上述工程约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
此外,还需要有更多人为这些劳动力提供后勤保障。
良渚古城的修建得益于( )A.农业经济的发展B.国家形态的成熟C.金属工具的使用D.新石器的先进性4.距今约50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同时期的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
这说明,当时( )A.原始农业形成B.社会分化出现C.禅让制度盛行D.手工技术高超5.浙江良渚遗址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城内外挖掘出水利工程、大型广场、多组高等级建筑等遗迹以及大量制作精美的玉器。
这说明( )A.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B.长江流域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C.古城先民摆脱对渔猎采集依赖D.社会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6.下面为龙山文化时代的山西襄汾陶寺城址平面示意图。
由此可知,该古代文明( )A.还没有产生贫富分化B.国家形态初步显现C.已进入农耕发达时代D.最早开始观测天象7.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高中历史精品论文: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摘要:中华文明就是中华民族所拥有的高度发达、长期延续的物质、精神和制度创造的综合实体。
距今8000多年有了文化上早期中国的萌芽,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一阶段。
距今约6000年正式形成文化上的早期中国,进入中华文明起源的第二阶段。
距今约5100年中华文明形成,进入“古国文明”阶段。
距今约4100年进入夏代和“王国文明”阶段。
中华文明具有“一元”宇宙观和“多支一体”格局,是一种独特的“天下文明”模式。
“天下文明”模式,连同敬天法祖、诚信仁爱、和合大同等文化基因,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至今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化上的早期中国中华民族天下文明一元多支一体中华文明以其伟大、古老和延续至今而著名于世。
她起源、形成于何时何地,有何特征特质和长存之道?是值得永远追问的重大问题。
一、文明、文明社会、中华文明“濬哲文明”(《尚书·舜典》),“其德刚健而文明”(《周易·大有·彖》),“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乾·文言》),周代文献中的“文明”,指“人类以修养文德而彰明,而社会则得有制度的建设和礼仪的完善而彰明”。
而现在中文使用的“文明”一词,多指对西文词汇“Civilization”等的意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或将其理解为一整套长久传承下来的伟大文化传统,或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一般将其解释为与“野蛮”相对的高级社会阶段或国家阶段。
也有综合性的理解,认为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总和。
”有必要对“文明”“文明社会”“国家”几个概念加以区分。
恩格斯说“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是将“国家”基本对等于“文明社会”而非“文明”。
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都是延续3000年以上的原生文明,而非三个狭义的“国家”或者“文明社会”。
严文明指出:“中国古代文明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等诸多方面。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5篇
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5篇教师新课程培训总结推荐度:教师新课程的培训总结推荐度:高中体育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推荐度:新课程改革培训学习心得推荐度: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推荐度:相关推荐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5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
1.3+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建思维】
基础 必练
1.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 630万平方米人员数量也很庞大。这主要反映出当时具备( C ) A.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B.先进的手工业技术 C.强大的社会组织能力 D.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良渚古城的公共工程规模之宏大前所未见,制作器物专 业人员数量也很庞大,体现良渚时期拥有对人力和资源的强大组织协调能力。
阪泉 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_阪__泉___打败炎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之战 涿鹿
炎黄部落联盟在_涿__鹿___打败蚩尤部落,黄帝被推举为联盟首领 之战
(2)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_华__夏__族___,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 的_人__文__初__祖___,近代以来,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3)禅让制:尧、舜、禹时期,首领传位给_贤__德___之人。 【易错字】良渚、陶寺、襄汾、涿鹿、禅让、尧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核心 必备 基础 必练 能力 提升
核心 必备
1.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_私__有__制___、阶级和_国__家___的产生。 2.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1)概况
遗址
_良__渚___古城
_陶__寺___古城
地点
浙江余杭
山西襄汾
距今时间
约5300-4300年
约4300-4000年
——摘编自《历史阅读理解》
材料三 炎黄时代也被称为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古老的土地 上筚路蓝缕、生生不息,留下了早期华夏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文化轨 迹……炎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祖文化、龙头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李俊《炎黄文化与民族认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有哪些。 答:标志: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并聚集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分化不断加剧,出现贫富、 贵贱分化;出现王权、国家。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知识讲解
知识点二 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一)良渚古城 1.地点:遗址位于浙江余杭。 2.时间:距今约5300—4300年。 3.组成: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三 远古的传说
(三)大禹治水 尊称: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
学史崇德 相传,当时洪水滔天,禹的父亲鲧(gǔn)受舜之命治理水患。他采用封堵的方法, 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 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竭尽全力治水,公 而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人们以此形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
学习目标
1.知道早期国家产生的前提、过程及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2.知道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挖掘成就及其意义,并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特征。 3.知道炎黄部落联盟、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知识讲解
知识点一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早期国家的产生 (1)早期国家产生的前提:大约在5000多年前,我国原始社会的农业、畜牧业有了较大 发展。 (2)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新课导入
图中巨型雕像是传说中的炎、黄二帝形 象,他们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有着5000多年的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特征是怎样 的?古老的传说中有炎帝、黄帝、尧、舜、 禹的故事,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 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华文明的起 源》,了解我们远代先民的事迹。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4. (2023河南)有学者指出,在我国史前时期的各个文化区当
中,中原有“居天下之中”的地理优势,扮演了中华文明大熔炉的
角色。该学者肯定了中原文化区在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
)
A. 产生时间最早
B
B. 居于核心地位
C. 发展相对独立
D. 体系最为完备
5. (2024广东)题5表是广东、浙江两地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 物相关图片。据此推知,当时( D )
构成 社会情况
考古结论
宫城、墓葬区、观象台
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明显,阶级分化 严重,大型墓葬的随葬品来源十分广泛,反映 出各地文化因素汇聚中原
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陶早寺期遗址国平家面示意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红山遗址
殷墟遗址
陶寺遗址
焦家遗址
距今石峁4(m0ǎo0)遗0多址 年,中原地区迅速崛起凌,家以滩遗址
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中新格原局开始形成 二里头遗址 地区
良渚遗址
三星堆遗址
石家河遗址
叁 远古的传说
部落联盟 五六千年前 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 期。黄河流域主要有炎帝、黄帝、 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
黄帝(轩辕氏) 炎帝(神农氏) 蚩尤
阪泉之战
人文初祖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 乃修德振兵,……抚万民,度四方,……以 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A.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
遗 址 玉 钺 玉 琮 龙首玉环
B. 南北经济差异明显 石峡遗址
C. 农业生产工具先进 D. 两地存在文化交流
良渚遗址
题5表
6. (2023佳木斯)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 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C A. 黄帝和蚩尤 B. 炎帝和蚩尤 C. 炎帝和黄帝 D. 尧、舜、禹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2.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位于黄 河中游的山西襄汾, 距今约4300—4000年。
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2.陶寺遗址
面积达280 万平方米
陶寺遗址阙门复原像
说明古城规模较大。
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
2.陶寺遗址
陶寺遗址出土的不同等级的墓葬
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 阶级分化严重。
形成的历史信息。虽然传说因年代久远,事实并不准确,但经过长时间
的筛选和积淀,其中包含了更多的人文精神和民族品质,体现文化认同
和民族认同,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堂小结
中
早期国
长江流域——良渚古城遗址
城市出现,有大型高等级
华 文
家出现
黄河流域—之战 败
黄帝
炎黄部落 联盟
华夏族
蚩尤 涿鹿之战 败
人文初祖
其他部落
炎黄子孙
远古的传说
2.禅让制
相传在黄帝之后,尧、舜、禹 依次成为首领。当时实行禅让制, 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远古的传说
2.禅让制
尧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舜在位时,制定刑 法,完善制度,稳 定局势,又派禹治 水,解除水患。
禹治水有功,得 到民众爱戴,被 尊称为“大禹”。
A.早期人类 B.原始农业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
随堂练习
3.(2024年广东省中山市纪中集团中考一模历史试题)下表是距今 5000 年左右的良渚古城反山墓地随葬器物表。据表可知,当时( )
私有制
贫富分 化加剧
出现 对内:统治 早期国 阶级 对外:战争 家形成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化加剧,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出 现了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权力的王。以王为首的统治阶级对内进行统治,对 外发动战争,从而形成了早期国家。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精品
化稻谷。
——P16
P17相关史事: 良渚文化的很多玉器上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其主体由天空中飞翔 的神兽和骑在神兽身上的羽冠神人形象组成。考古发现表明,良渚文化 玉器上刻画的神人兽面纹的各类元素相当统一。因此,神人兽面纹也被 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这反映了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良渚玉古琮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玉。玉(钺钺P16)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 象征军事指挥权
说明当时的社会 阶级分化已经相 当明显。
小件青铜器、带有书写符号的陶壶,发现了可能是观测天象、确 定节气的观象台。
二、良渚古城和陶寺古城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良渚古城、陶寺古城等考 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
陶寺古城
牛河梁遗址
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
体的特征。
2.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
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概况
大约5000多年前 原始农业、畜牧业
社会分工
早期城市
(生活安全便利) 人口
增长向 中心区
社会分化加剧
集中)
阶级社会
(剩余产品)
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早期 国家
对内进行统治 对外发动战争
专门从事管理的王
(政治、经济、军事和祭祀)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殿、大型的贵族墓葬等遗迹。据此推断,长江下游和黄河中游地区(
)
A.文明长期领先世界 B.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B
C.历史遗址分布广泛 D.最早出现贫富分化
4.考古发掘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列出土于我国不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