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cnas实验室认可常见问题-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中的问题及回答
1.WI14-01作业指导书是否可作为不符合项/观察项的判定依据?答:不可以,因为SOP是评审员在评审时遵照执行的文件,是对评审提出的要求,不是实验室建立管理体系的依据,也不是评审依据。
2.对于理化检测实验室,没有试样制备能力的试验室如何掌控?是否需要限制或说明?对于申请含有焊接等前期样品制备的实验项目,当实验室没有焊接能力的时候如何处理?因为焊接工艺会影响后期试验的结果。
答:需要在限制范围栏说明不做样品制备。
3.对于没有样品加工的实验室需要特别关注,尽管仪器设备很准,但是样品加工出现错误将会是颠覆性的问题,是否可以作为分包处理?答:如果样品加工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而实验室又不具备样品加工能力时,应按如下处理:①若检测标准中包含样品加工的要求,则在限制范围栏加以限制。
②若检测标准中不包含样品加工的要求,则在说明栏加以说明。
4.对于力学性能的拉伸、布洛维硬度、冲击等的参数和能力限制问题:例如冲击试验有冲击能量、冲击试样类型、冲击试验温度等;对于布氏硬度试验标准有多达21个标尺(试验力和压头直径的组合),有的试验室值能做其中一个标尺,有的实验室可以做很多标尺,但是好多评审过的试验室没有限制,拉伸试验也是一样的,是否需要限制?答:需要限制。
应准确界定实验室的能力,对于不具备的能力要加以限制。
5.在评审中,常遇到已获认可的项目(如等级保护、风险评估),但实验室没有作业指导书,且认可项目没有限制(一般限制第五级);答:评审员在现场评审时,应对其不具备的能力进行限制。
例如IP等级,对于没有相应设备的等级不能认可,应在限制范围中加以限制。
评审组有权对已认可的项目根据现场评审结果予以相应限制。
6.对于主要租用企业的设备和场地开展检测的,或与其他机构以业务收入分成方式进行检测项目合作(如完全利用他人的设备、场地甚至人员)的,相应项目是否不能被认可?答:不能认可此种情况7.新版实验室认可评审工作指导书4.4.12条款规定:“评审组长须在现场评审前将评审组进行现场评审策划的情况向项目主管汇报”。
实验室在认证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验室在认证过 中应注意的问题 呈
张 美茹 ,唐 丽艳 ,韩 冬 ,杨俊 玲 。赵 福颖 (沈 阳市沈水 建材 质量 检 测有 司 ,辽 宁 沈 阳 1 0 2 。 限公 1 0 5)
[ 摘 要 ]本文就实验室管理及计 量认证评 审工作 中经常i 匡 } 到的问题与读者进行探讨。 [ 文献标识码 ]C [ 文章 编号] 1 . 6 / IS 0 9 0 4 . 1 . .1 0 9 9 N 10 — 12 0 1 4 7 3 JS 2 00
排 ,审核组的组威 、审核员 的分工审 、审核 范围 、时间安排 等。 按审核组长安排开展 审核 ,一般审核人员最好 到审核现
2 内部 审核
内部 审核 :是 实验 室按 照管理体系文件规定 ,对其 管理
场,不要将材料拿到办公室, 只看材料, 这样不利发现问
题。查 、听 、看是审核的基本技巧方法 ,通过 查、听 、看 了 解一些管理的过程 ,审核一定要结合行业特点 ,这样审核才
量宗 旨和 方 向 :最高 管理 者指在 最高 层组 织 的一个 或一组
人 ,通常指具有执行职 责的最高管理者 ,如实验室主任或公
司经 理 。写 在 质 量 手 册 中 即 可 。
构 实际情 况 ,可按计量认证项 目、条款 ,按计量认证项 目进
行 审核比较容 易 ,不丢 条款 ;按条 款审核 当中跨需要部 门。
[ 关键词 ]认证 ;注意 ;问题 [ 中图分类号 ]F 7 . 23 2
1 质 量 方 针 与 质 量 目标 的 制定
质量 方针 是组 织的最高 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 的质
理 准, 增加全员的重视。 者批 以
()小组成立 以后 ,召开小组会 ,按 审核任务分工 ,编 2 制内审核 计划 ,笔者认为 :没有 固定模式 ,可根据备检测机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的常见问题解答!1.如何确定现场试验、现场演示、测量审核(盲样试验)项目?依据试验室申请/已获认可的服务范围及供应的力量分析、仪器设备配置,并考虑时间和场地条件、人员等因素,评审员确定具有代表性的试验项目。
试验可能是现场试验或现场演示。
现场试验是指完整的试验过程,出具检测/校准结果报告的试验。
现场演示是指可以表现试验过程及要点的试验,通过部分现场试验,加上操作人员口述和模拟操作,呈现试验全过程。
现场演示可以不是完整的试验过程,可以不出具检测/校准结果报告。
对于某些检测/校准过程时间很长,或某些检测/校准步骤对评审意义不大的项目,以及样品过大、品种不便预备齐全时,均可考虑采纳现场演示。
现场评审的试验项目必需涉及申请范围内每个领域。
所确定的试验项目应掩盖申请产品标准或测量参数要求的主要项目。
当一个标准或规范涉及多个产品或参数时,应至少支配两至三个相应产品或参数试验。
对多个标准或规范中具有共性的或有代表性的试验,可只支配一个试验。
标准或规范的主要项目、典型参数在试验项目方案中肯定要列入。
现场试验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校准/检测方法、校准/检测结果的表述、校准/检测阅历和娴熟程度、样品制备、测量系统和记录报告。
若发觉现场试验结果复现性差或者与已知数据明显偏离,则要求试验室分析缘由。
如系偶然,尽可能支配重做试验,否则不予确认。
2.现场评审中主要对哪些人进行现场提问现场提问是试验室技术力量评审的八种方式之一,提问对象包括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层、质量主管、各质量职能岗位人员、技术人员等。
各质量职能岗位人员即可以是专职的管理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可以是兼职人员,如监督员、内审员等。
技术人员包括从事检测/校准、核检以及签发报告/证书和对证书/报告提出看法和解释的人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对检测/校准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现场参观时评审员可能要求技术人员对本专业的状况做介绍,在确认检测/校准力量时,提问又可能作为八种确认方式之一被运用,同时部分技术人员还担当着某些质量管理智能,因此他们被提问的概率是很高的。
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引言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是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过程中,现场评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主要讨论在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审核计划的准备在进行现场评审之前,需要准备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应包括评审的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等信息。
同时,还应对被评审单位的相关文档、证书和记录进行审查,以便在现场评审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审核。
2. 现场评审的准备在进行现场评审之前,还需要做好现场评审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评审小组的成员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熟悉被评审单位的业务和技术要求。
其次,还需要准备评审所需的文件、表格和工具等。
最后,要确保被评审单位已经做好了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提供必要的设备、材料和场地等。
3. 现场评审的执行在进行现场评审时,应按照审核计划进行有序的执行。
评审小组应对被评审单位的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审核,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检验记录和检测结果等。
同时,还应与被评审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
在现场评审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被评审单位的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确保评审过程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4. 问题的识别和记录在现场评审中,评审小组应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记录。
问题的识别和记录应准确、全面,包括问题的性质、原因和影响等。
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计划,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和改进。
5. 现场评审的总结和报告在现场评审结束之后,评审小组应对评审结果进行总结和报告。
评审报告应包括评审的过程、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建议等。
评审报告要准确、清晰地表达评审结果,并提供改进的方案和建议。
评审报告还应尽快提交给被评审单位,以便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措施。
结论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是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现场评审时,需要做好评审计划的准备,做好现场评审的准备工作,按照审核计划有序地进行现场评审。
计量认证及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闫军(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京100007)卫生检测机构是国家授权对社会进行卫生监测、疾病控制并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服务机构。
它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能否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承认,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执法过程中是否具有权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为保证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自身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进,卫生检测机构在进行计量认证/ 实验室认可评审中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 组织和管理体系1. 1 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问题(1) 非独立法人机构是否经过法人授权;(2) 关键人员和主要领导是否指定代理人,变更时是否及时备案,在体系文件中是否有规定或说明;(3) 授权签字人是否经考核和批准确认,签字领域是否经审查或超范围。
1. 2 公正性问题(1) 实验室检测工作外是否还从事其他科技开发或商业活动;领导人是否兼任或担任这些非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并有利益冲突之可能;(2) 实验室是否作为监督执法机构又从事非监督检测工作。
1. 3 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错位问题(1) 有无职能分配表或职能分配表是否存在的权利错位问题。
(2)质量手册中对关键人员的职责权限界定不清或界定错位,集中表现在:实验室主任兼任技术负责人,二者职责权界定不清或权利错位;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职责权界定不清或权利错位;监督员的资质要求、权利范围以及与内审员的各种区别理解不到位;监督员与科主任的权力区分和界定以及领导和监督记录等;各类人员特别是关键人员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准确甚至有误。
1. 4 有临时性和可移动的设施问题(1) 有无相关特殊文件;(2) 移动前后是否对设施或设备进行性能指标检查和记录。
1. 5 对授权有监督或执法活动实验室的检查对指令性任务:(1) 有无计划;(2) 是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1. 6 组织机构的内外关系框图是否准确2 质量体系文件2. 1 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各层次文件间的关系(1) 质量手册的章节是否完整,与ISO/IEC17025是否完全匹配;(2) 手册各要素与特殊文件间关系是否匹配,特殊文件是否完整,是否体现出单位和行业特点;(3) 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书的关系理解是否清楚;(4) 记录文件是否分类,关键文件信息量是否完整,格式是否规范。
(完整版)试验室过CNAS办公室现场审核注意事项
现场考核注意事项(一)、软件组1、每个人员必须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2、清楚在质量体系中扮演的角色;3、要仔细研究《质量手册》中职能分配表中的内容,找出哪些要素和程序文件与自己有关,然后认真阅读,并规范质量和技术行为。
4、现场考核时,各类人员参加座谈会,以问答的形式进行交流,主要提问以下问题:(1)如何具体实现本单位质量目标的?质量方针是什么?本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分几层?(2)检测机构为什么要进行计量认证?(3)计量认证依据什么评审准则?评审准则有多少“要素”?(4)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是如何执行的?(5)本单位的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是谁?他们的代理人是谁?(6)质量监督员是如何实施监督职责的?拥有哪些资源和权力?对发现的不规范行为采取了什么措施?(7)现行有效的技术标准是如何执行的?(二)、硬件组1、产品检验数据的重复性如何保证?检验员对标准中一些定性描述如何理解?2、出具检验报告后注意“三级”签名,尤其注意是否是授权签字人签发的?不要忘记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3、操作过程严格按“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
4、对每个工位的技术规范要明白无误。
5、对各个人员上岗资格和每天开机检查要记录等要清楚!6、检验现场要清除所有与检验无关的东西。
7、检验车间安全通道要畅通无阻,标识要明显!8、所有人员要挂牌上岗。
9、所有参观计量认证现场评审的人员挂“参观证”件,评审专家挂“评审员”证。
10、正式评审时应对供电、供水部门联系好,防止突然停电停水现象发生,影响评审工作。
现场考核准备工作1、准备好本单位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汇报材料。
一般由总经理在首次会议中汇报。
2、将质量体系运行的所有档案或资料等统一集中存放并有专人负责,在考核时提供给评审组。
3、选择好联络员:软件组的联络员一般对质量活动要熟悉,硬件组的联络员要对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熟悉,并要有解决突发事情能力的人。
4、准备好评审材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稿纸、笔,并用文件袋装好,每个评审员一袋,发放时让评审组长签字,评审结束后,统一收回,发现缺少质量体系文件要婉转和组长交流。
实验室认可注意事项要点
实验室认可知识一、如何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应从合同评审开始一直至结果报告进行全面控制,同时应对检测结果控制,还需对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质量。
二、每个专业监督员的配置。
应该正确地说,每个专业应有两名监督员。
因为监督员本身也应受到监督,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包括专业室主任,技术管理者都应受监督。
三、新项目开展时,是否要安排此项目的专项监督?新项目开展时,不是针对项目,而是针对做新项目的检测或校准人员应安排特殊(专项)监督,这个理解是对的。
千万注意不是针对新项目本身,而是对承担新项目的检测或校准人员进行监督。
四、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对从事检校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工作过程、检校数据、证书和报告等)实施有效的监督。
监督对象包括正在培训中的员工、长期工作人员、签约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等。
对在培员工监督他们(她们)上岗前应具备的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对其他检校人员监督其上岗后的持续能力。
发现问题有权责令检校人员立即停止检校工作。
五、质量记录有哪些?答:4.13.1.1 质量记录应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这是狭义地说,广义地说4.1--4.15形成的记录都是质量记录。
六、技术记录有哪些?4.13.2.1 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导出资料和建立审核路径的充分信息的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这是狭义地说,广义地说5.1--5.10形成的记录都是技术记录。
七、关于期间核查的要求:什么是期间核查?答:期间核查是指使用简单实用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可能造成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上次校准时的特性不变。
“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检验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摘要:本篇文章主要对计量认证评审工作中的主要原则、需要提前准备的工作、评审的范围、检验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评估、操作以及考核的主要要求、评审所需要的材料等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检验检测机构在计量认证审计工作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内容,从而促进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计量认证;评审工作;1评审工作的主要原则1.1认识到计量认证活动的实质计量认证是经过国家认可的监管部门以及政府来对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确保其能够符合实际要求。
在该过程中评审员必须要全面的掌握我国对于该工作提出的各项法律制度与要求,同时还需要掌握各项相关的文件内容,从而保证该工作严格的按照规定制度与要求开展。
1.2严格按照相关制度与要求开展评审工作评审人员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各项相关的制度与要求,并且熟练的掌握评审工作的主要内容、评审技巧以及方法,同时还应当全面的了解该工作相关的各种标准要求。
评审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评审能力,拓展专业的知识内容,同时不断的了解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实际情况,严格的按照评审工作的制度与要求来开展相关的工作。
在实际的评审工作中,需要按照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对于一些不符合要求的机构,不能够给出通过评审的结果;第二,对于一些存在较多问题的检验检测机构,需要督促其进行整改,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对现场进行检验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第三,评审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防控意识;第四,评审的组长应当具备较强的责任感,及时的对评审工作进行总结,同时评审人员需要负责评审的相关工作,保证该工作顺利开展。
第五,在评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工作要求,进行合理的分工,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工作内容,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够满足实际要求,提高工作的质量。
2提前做好现场评审的准备工作在现场评审工作开展之前,评审人员需要认真仔细的对相关机构上交的材料信息进行检查,一般情况下这些材料包括申请表、质量管理文件等等,评审人员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检查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充分的发挥评审活动的作用,在该工作中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不能进行评审工作。
计量确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探析
计量确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探析在计量确认中,常见的问题包括测量不准确、仪器设备不合格、环境条件不符合要求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来解决。
测量不准确是计量确认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够、使用的仪器设备存在故障或磨损、测量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可以邀请专业的培训机构或专家进行培训,同时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标准,明确各项操作步骤和要求。
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计量检测机构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测和校准,记录并保存相应的检测证书和校准报告。
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也是确保测量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测量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测量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
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并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和保养记录。
可以委托专业的维修机构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及时更新仪器设备,采购新的仪器设备替换老化和性能不符合要求的设备。
在采购新的仪器设备时,应选择具有一定声誉和可靠性的厂家和品牌,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优化实验室的环境条件,确保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包括温度、湿度、噪音、照明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可以通过安装空调、加湿器、噪音隔离设备等来改善环境条件。
对仪器设备的摆放和使用位置进行合理规划。
避免在有振动、电磁干扰等环境中使用仪器设备,选择稳定、安静的地方进行使用。
常见问题的出现在计量确认中是不可避免的,但通过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影响。
合理培训操作人员,定期检测和校准仪器设备,优化实验环境等措施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计量认证评审注意事项。。
计量认证评审注意事项1. 简介计量认证评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确保计量设备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计量认证评审时,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评审的顺利进行和评审结果的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计量认证评审的注意事项。
2. 准备工作在进行计量认证评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评审的目标和范围•确认评审所需的文档和资料•定义评审的时间和地点•组织评审小组并分配评审任务3. 评审流程评审流程是评审过程中的关键,它确保评审的有序进行。
以下是一个常规的评审流程:1.评审准备阶段:–确认评审的目标和范围–收集评审所需的文档和资料–确定评审的时间和地点2.评审执行阶段:–召开评审会议–评审小组成员介绍自己的角色和职责–评审小组逐个审查相关文件和资料–记录评审小组的发现和意见3.评审总结阶段:–定义评审的结果和建议–编写评审报告–向评审申请人提供评审结果4. 评审注意事项在进行计量认证评审时,需要特别关注以下注意事项:4.1 评审文档的准备评审文档是评审的基础,必须准备充分。
评审文档应包括以下内容:•计量设备使用和维护说明书•计量认证申请文件•计量设备检定和校准记录•计量设备维护和修理记录•技术规范和标准文档4.2 评审小组的专业知识评审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以确保对评审对象的准确评估。
如果评审小组中的成员对评审对象缺乏了解,应及时进行培训和学习,以提高评审效果。
4.3 评审记录的准确性评审记录是评审过程中的重要文件,必须准确记录评审小组的发现和意见。
评审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估•对计量设备使用和维护的建议和意见•对计量设备检定和校准的结果和建议•对计量设备维护和修理的意见4.4 评审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评审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是评审的重要环节之一。
评审小组应对评审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建议。
评审结果和建议应准确、清晰,并与评审目标相一致。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问题及答案汇总
现场评审问题及答案汇总1.最高管理者——你单位的质量方针、目标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制定的?怎样贯彻落实?质量方针是由单位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质量目标是单位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
把质量方针、目标写入质量手册,由最高管理者签发颁布,要求全体员工学习,贯彻执行,在贯彻落实质量方针方面,主要抓好下面几个环节:(1)发布质量手册时,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并要求职工结合自己岗位理解方针、目标和公正性承诺,在岗位上如何实现方针、目标。
新进入单位工作的人员,在岗前培训时也在学习质量方针、目标。
(2)建立以质量负责人为首的质量管理团队,包括质量负责人,质量办和各部门的质量监督员,内审员,对管理体系运行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有违质量方针、目标的活动进行纠正。
(3)每年定期进行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同时做质量目标达标情况分析,找出不合格项并及时纠正,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使方针、目标能持续适应和有效。
2. 最高管理者——建立了哪些沟通机制以确保体系有效、满足委托方及法定要求?可以通过会议、邮件、公告或联络单、或交谈的方式就机构体系的有效性、相关技术问题、管理问题、委托方要求、法令法规要求进行沟通,以确保相关资讯能得到处理。
3. 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有什么区别?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是认可准则中的两个要素(过程)。
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预防措施是“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1)目的不同前者是对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处理或被救,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再发生;后者是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尚未产生时的防范性措施,目的在于防止不合格发生,以使质量活动不偏离、质量事故不发生。
(2)措施的能动性不同纠正措施属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已形成后的应对,其措施的本身有一定的被动性。
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时常见问题的处理
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评审时常见问题的处理1. 现场试验/盲样试验结果处理现场试验结果复现性差或者与已知数据明显偏离,应要求实验室分析原因,如属偶然原因,尽可能安排重做试验;否则该项目不予推荐资质认定。
2. 对申请资质认定项目/参数的检测/校准经历要求评审组必须对申请资质认定的各个场所的项目/参数逐个评审,对于初次评审和扩项评审的项目,没有检测/校准经历的项目/参数原则上不予认定;但若可以进行现场试验的项目,在确认现场试验表明实验室检测能力符合要求时方可认定。
监督评审时,可以依据实验室提供的报告/证书(不受年限限制)作为经历确认,但必须关注项目能力涉及要素的变化情况(如:人员变化、设备更新等)。
3. 对除标准方法以外的其它方法的资质认定要求<1> 实验室采用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两类:a) 标准方法可以直接选用。
b) 除标准方法以外的其它方法均需经过确认后才能采用;采用时,应明示“非标”方法。
<2> 对标准方法以外的其它方法进行现场评审时,评审组应对所提供的方法确认资料进行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核查,对实验室是否具备非标方法进行检测/校准的能力进行评审,最后作出是否予以资质认定的建议(建议中,应明示“非标”方法)。
并注以说明现场评审时所核查的相关、详细的记录。
4. 涉及能力验证的要求由于能力验证活动具有验证性,所以:<1> 参加了省级及以上的政府机关(或授权)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并获得满意结果的实验室,若实验室的试验人员、环境、试验用仪器设备、资质认定的标准/方法没有变化,且仪器设备在校准周期内且持续确认有效,现场评审时,可免除对该项目的现场试验,即直接确认。
<2> 评审组在现场评审时应关注能力验证和比对结果为不满意和有问题的项目,应:a) 先行安排现场试验。
b) 核查整改报告及采取的纠正措施。
c) 特别注意能力验证结果所涉及的相关要素的评审。
d) 在评审报告中对能力验证结果为不满意和有问题项目的整改情况进行说明。
计量确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探析
计量确认中常见问题及应对探析计量确认是指对计量设备、测试设备、计量仪器和试验装置进行的一系列活动,以确保其可靠性、准确性和可用性,以保证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计量确认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下面我们就常见的问题及应对探析进行讨论。
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设备的使用者和操作者的技术能力、培训程度以及使用纪律方面的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 建立设备的标准操作规程,明确设备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操作要求,确保操作者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对使用者和操作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和操作水平,使其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
3. 周期性地对使用者和操作者进行考核和复审,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规范操作。
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问题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 建立设备的定期维护计划和保养制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2. 对设备进行常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修复设备的故障和缺陷,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3. 对设备的关键部件进行定期更换和更新,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计量确认过程中,还会遇到设备的校准和检验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 建立设备的校准和检验计划,包括校准和检验的时间、方法和标准。
2. 选择合适的校准和检验方法,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对设备的校准和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和存档,以备日后参考和审查。
还会遇到设备的环境条件和场地条件问题。
对此,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应对:1. 合理选择设备的安装位置,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影响。
2. 对设备的环境条件进行控制和调整,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准确度。
3. 定期对设备的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调整不合理的条件。
计量认证评审注意事项。。
2013年4月计量认证评审相关事项通知:1.各中心每位授权签字人都要填写“授权签字人评价表”(见样表),依据样表内容,其中考核内容和评价意见(黑色字体)不用动,只把姓名等基本情况和简历部分(黄颜色标出的部分)改一下即可,序号(第*页)按照质量手册中123-124页授权签字人申请一览表的序号。
3月28日前将“授权签字人评价表”上XX。
授权签字人要做好座谈考核准备。
2.“会议签到表”由各中心打印出来用于评审时签到,首次会议、末次会议、座谈考核都需要签到表(座谈考核可与首次或末次会议同时进行,有一张签到表即可)。
各中心末次会议时将签到表交许凯。
4. “日程表”每中心要填制一份。
各中心在中心总体行程定下后,制定本中心“日程表”,“日程表”在6日以前报XX,等组长来审查后,再将组长审定后的日程表反馈各中心。
2013年3月20日下面是赠送的保安部制度范本,不需要的可以编辑删除谢谢!保安部工作制度一、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津法规,按照####年度目标的要求,做好####的安全保卫工作,保护全体人员和公私财物的安全,保持####正常的经营秩序和工作秩序。
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消防意识和防火知识,配备、配齐####各个楼层的消防器材,管好用好各种电器设备,确保####各通道畅通,严防各种灾害事故的发生。
三、严格贯彻值班、巡检制度,按时上岗、到岗,加经对重要设备和重点部位的管理,防止和打击盗窃等各种犯罪活动,确保####内外安全。
四、、加强保安队部建设,努力学习业务知识,认真贯彻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全体保安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勤奋工作,秉公执法,建设一支思想作风过硬和业务素质精良的保安队伍。
11、保持监控室和值班室的清洁干净,天天打扫,窗明地净。
12、服从领导安排,完成领导交办任务。
5、积极扑救。
火警初起阶段,要全力自救。
防止蔓延,尽快扑灭,要正确使用灭火器,电器,应先切断电源。
实验室现场评审中要关注的问题
二、《作业指导书》中有关要求
(一)任务接收
项目负责人选评审员、组长协助。
要求:评审员要与项目负责人充分沟通,了解 要评审的标准
(二)文件资料的审查
技术评审员协助组长对技术资料进行审查。
1)审查的内容:
(1)申请的检测、校准标准的有效性、能力表 述、限制范围。
(2)仪器配置表:逐项核查配备的仪器是否 满足要求。 例:仪器的检测范围不能满足标准的要求; 实验室没有设备;无检测经历
19)对实验室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1)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规 定计算测量不确定度的方法。
(2) 对检测实验室,当检测产生数值结果,或者报告 的结果是建立在数值结果基础之上,则需要评估这 些数值结果的不确定度。对每个适用的典型试验均 应进行不确定度评估。因检测方法的原因无法用计 量学或统计学方法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时,实 验室至少应尝试识别不确定度分量,并作出合理评 估。
20)对量值溯源有效性的要求: 1) CNAS承认的量值溯源的机构有: - CNAS认可的校准实验室; - APLAC、ILAC 多边承认协议成员认可的校准实验 室; -中国法定计量体系中依法设置的计量检定机构。 2) 现场评审时,被评审方提供的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 检定证书至少或可获得包含满足CNAS-CL01中对 量值溯源要求的信息,至少包括: -相关数据信息; -不确定度信息(可通过推算得到); -量值溯源信息。
6)现场评审时评审组应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 针对实验室制订的参加能力验证活动的计划,核 查其实施情况,并关注实验室参加能力验证活动 的结果; –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 除标准方法以外的其它方法的确认; – 实验室内审和管理评审是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 管理评审形成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 实验室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 实验室的环境设施; – 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情况,校准/检定证书有足够 的信息量; – 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有效性。
现阶段计量认证评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现阶段计量认证评审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李青山(松辽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天津水利计量认证评审员培训交流稿2021年12月2日一、关注质量管理运行效果和有效性审查现场评审对其关心或关注的问题,不仅听质检机构的介绍,而且应认真抽查相应记录,以证明质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在评审进程中,评审员不仅要抽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人员培训和技术档案、文件与信息管理、标准版本控制、设备管理、量值溯源有效性、检测方式测量不肯定度、能力验证与比对实验、检测记录和报告、不合格控制、纠正与预防控制记录,还要注重纵向延伸评审,比如,现场操作实验项目,延伸到相应检测仪器设备、对应设备量值溯源的有效性、设备期间核查实施、人员上岗考核、设施与环境条件控制、样品管理、检测记录等等。
近期计量认证评审发现,评审员在现场评审进程中,往往看重质量管理体系的工作形式和内容较多,试图寻觅管理体系存在的不符合处较多。
因此,在评审进程中比较关注质量目标、质量监督、服务客户、不合格工作控制、内审和管理评审等质量管理要素,和人员培训、设备管理、量值溯源、期间核查、环境条件控制、方式验证与确认、方式有效控制、检测记录与报告等技术要素条款。
而且,存在注重形式(是不是开展相应工作),不注意所开展质量或技术活动的效果和有效性;注重记录,轻忽实际流程控制的合理性和长期运行的可行性;注重人员学历证书、培训记录和上岗考核记录,轻忽实际在岗人员对申请标准的理解情况,和在其所完成的检测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能力;注重仪器设备的配备与否、先进与否,忽略实际仪器设备的量程与精度是不是知足申请标准的要求;注重是不是有仪器设备的检定证书或校准证书,轻忽校准证书中的内容与校准的仪器量程与精度是不是完整,是不是表明相应仪器设备已达到设备申请标准规定的要求;注重检测记录与报告格式、编号、整洁性、乃至用圆珠笔仍是墨水笔填写记录等枝节问题,忽略了检测记录和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和可重复性,并在实验室的检测记录与报告中充分表现等等。
计量认证内审要求及注意事项
计量认证内审要求及注意事项1.是不是有了内审员证就可以做内审了?内审几乎是所有S实验室每年都要头疼一次的事,也是现场评审时评审老师必查内容,开在内审上的不符合项也是占比较大。
2.实验室为什么要做内审?大家心里肯定默默的说,还不是认可委那些主管部门要求我们做的吗!但被提问时还是得说官方答案:2.1为了验证实验室运行持续符合管理体系的要求。
2.2为了检查管理体系是否满足ISO/IEC17025或RB/T 214或其他相关文件的要求。
2.3为了检查实验室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
2.4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将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项,为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谁来组织内审?质量负责人通常作为内审方案的制定者,并可能担任内审组长,负责确保内审依照预定的计划实施。
质量负责人一般会将内审工作委派给其他内审员。
4.内审员有什么要求?内审员应具备相应资格,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4.1审核员对其所审核的活动应具备充分的技术知识内审员必须非常了解自己负责审核的工作,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内审员自己都不懂被审核的内审,看都看不懂,更不用说能发现不符合项了。
4.2熟悉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认可的要求内审员应充分理解认证认可文件(如ISO/IEC17025、RB/T 214)条款要求,了解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
4.3接受过审核技巧和审核过程方面的培训审核过程应保持客观、公正,礼貌对待被审核人。
内审员审核时会依照内审检查表进行,多种方式进行检查,如通过检查以往存档记录、检查实验室现场、现场观察操作、询问等。
客观及时的记录检查的内容,不能到时候编造,甚至未经检查凭个人经验填写。
现场审核时多看、多问、多听,选择正确的人员提问正确的问题,提问可与记录、文件相结合,开放式问题和答案固定的问题穿插,创造良好的审核氛围,使被审核人员全力配合,正常发挥。
发现不符合时,必要时需深入了解,客观记录,不符合项描述应准确,与相关责任人共同确认不符合项确实发生。
实验室认可注意事项要点
实验室认可知识一、如何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应从合同评审开始一直至结果报告进行全面控制,同时应对检测结果控制,还需对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质量。
二、每个专业监督员的配置。
应该正确地说,每个专业应有两名监督员。
因为监督员本身也应受到监督,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包括专业室主任,技术管理者都应受监督。
三、新项目开展时,是否要安排此项目的专项监督?新项目开展时,不是针对项目,而是针对做新项目的检测或校准人员应安排特殊(专项)监督,这个理解是对的。
千万注意不是针对新项目本身,而是对承担新项目的检测或校准人员进行监督。
四、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对从事检校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工作过程、检校数据、证书和报告等)实施有效的监督。
监督对象包括正在培训中的员工、长期工作人员、签约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等。
对在培员工监督他们(她们)上岗前应具备的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对其他检校人员监督其上岗后的持续能力。
发现问题有权责令检校人员立即停止检校工作。
五、质量记录有哪些?答:4.13.1.1 质量记录应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
这是狭义地说,广义地说4.1--4.15形成的记录都是质量记录。
六、技术记录有哪些?4.13.2.1 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导出资料和建立审核路径的充分信息的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
这是狭义地说,广义地说5.1--5.10形成的记录都是技术记录。
七、关于期间核查的要求:什么是期间核查?答:期间核查是指使用简单实用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可能造成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上次校准时的特性不变。
“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如何应对计量认证现场评审
现场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 现场评审首次会议汇报材料的准备(有条件可配 备投影解说)
1. 单位性质、组织机构组成、人员结构等 2. 在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面所作的工作 3. 提出质量方针、质量目标 4. 计量认证评审的准备情况
人员培训、体系文件介绍、试运行、能力验证、 内审、管理评审、质量控制等
现场评审的程序
1.预备会议 2.首次会议 3.现场参观 4.下达考核任务 5.评审员现场评审 6.评审组碰头会 7.交换意见 8.形成正式的评审意见 9.末次会议
?!?
2020/4/1
现场评审的应对
首次会议 由评审组长主持,全体评审员和实验室主要负责
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以及有关人员参加。
注意: ① 首次会议时间一般控制在半小时内; ② 尽可能邀请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参加; ③ 参加会议人员应提前到达会场,着装整齐; ④ 站领导汇报注意时间控制; ⑤ 注意进行会议记录。
2020/4/1
现场评审的应对
末次会议 评审组长主持会议,参加人员为评审员、观察员、
实验室有关人员,可邀请实验室主管部门领导。
末次会议: 组长宣读评审 意见
2020/4/1
演示完毕 谢谢大家
2020/4/1
纵向审核法(范例)
监测报告 监测报告交接记录 原始记录 样品分发记录 样品交接记录 现场监测原始记录 承接任务单 委托监测申请单
2020/4/1
按要素分盒子存放, 便于评审组评审
2020/4/1
现场评审前的准备工作
▲ 实验室的准备 1. 经济允许下,购买好所有能买到的标准物质(有
证) 2. 将所有认证的项目落实到分析人员,正式评审
前最好能全部预考一次以上。正式评审要准 备1/3---1/2项目的考核(包括盲样、人员比 对、仪器比对、现场实验等)。 3. 检查所有涉及到认证的仪器是否在检定期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中应注意的问题
闫军(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北京100007)
卫生检测机构是国家授权对社会进行卫生监测、疾病控制并为社会提供公正数据的服务机构。
它所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能否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承认,成为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执法过程中是否具有权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为保证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自身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进,卫生检测机构在进行计量认证/ 实验室认可评审中应重点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1 组织和管理体系
1. 1 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问题(1) 非独立法人机构是否经过法人授权;(2) 关键人员和主要领导是否指定代理人,变更时是否及时备案,在体系文件中是否有规定或说明;(3) 授权签字人是否经考核和批准确认,签字领域是否经审查或超范围。
1. 2 公正性问题(1) 实验室检测工作外是否还从事其他科技开发或商业活动;领导人是否兼任或担任这些非检测机构的负责人并有利益冲突之可能;(2) 实验室是否作为监督执法机构又从事非监督检测工作。
1. 3 各类人员的职责权错位问题(1) 有无职能分配表或职能分配表是否存在的权利错位问题。
(2) 质量手册中对关键人员的职责权限界定不清或界定错位,集中表现在:实验室主任兼任技术负责人,二者职责权界定不清或权利错位;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职责权界定不清或权利错位;监督员的资质要求、权利范围以及与内审员的各种区别理解不到位;监督员与科主任的权力区分和界定以及领导和监督记录等;各类人员特别是关键人员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准确甚至有误。
1. 4 有临时性和可移动的设施问题(1) 有无相关特殊文件;(2) 移动前后是否对设施或设备进行性能指标检查和记录。
1. 5 对授权有监督或执法活动实验室的检查对指令性任务: (1) 有无计划;
(2) 是否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1. 6 组织机构的内外关系框图是否准确
2 质量体系文件
2. 1 体系文件的完整性和各层次文件间的关系(1) 质量手册的章节是否完整,与GB15481 是否完全匹配,特别是对5.1总则理解不到位;(2) 手册各要素与特殊文件间关系是否匹配,特殊文件是否完整,是否体现出单位和行业特点;
(3) 程序文件与作业指导书的关系理解是否清楚;(4) 记录文件是否分类,关键文件信息量是否完整,格式是否规范。
2. 2 体系文件的宣贯、培训与考核问题(1) 是否进行全员宣贯;(2) 质量方针、目标与承诺、各类人员的职责权是否清晰、完整、准确;(3) 是否有培训和考核文字记录。
3 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1) 文件是否有唯一性标识或标记(包括发布日期、修改标记、页码、总页数、发布机构等) ;(2) 文件变更、发布和批准为质量负责人、变更内容有无说明;(3) 受控和非受控文件的管理规定是否明确;(4) 现行有效版本和作废文件的管理是否明确。
4 内审和管理评审
4. 1 内部审核(1) 内审工作是否规范: (如缺内审计划、内审记录和报告) ;
(2) 内审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经任命后持证上岗;是否独立于审核工作之外;是否为全要素审核;(3) 内审性质是否明确(全要素或部分要素,符合性审查) ;(4) 内审时间是否明确,与管理评审的区别不清楚;(5) 内审是否具有有效性;有无跟踪审核;附加审核的性质、时间、对象和范围及风险性;(6) 内审与管理评审的关系。
4. 2 管理评审(1) 管理评审的性质是否明确(体系中重大问题的适宜性检查) ;(2) 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是否全面(特别是内审、客户抱怨等) ;(3) 管理评审组织计划与输出是否落实。
5 标书与合同评审
委托书具有法律地位,为客户和检测单位保护自己的法律依据。
委托书的内容应有:技术要求、财务要素、时间要素、法律责任要素、分包要素、样品要求(包括
样品的性能、状态、制备、保管、传递和处置方式等) 、保密和保护所有权要求、结果的解释和评价、偏离处理和说明、其他。
6 人员
(1) 是否有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近期和中长期) ;(2) 人员培训的内容是否全面(除专业外还应包括法制、法规的内容) ;(3) 人员培训的考核是否有文字记录;
(4) 人员的档案管理是否规范(除专业和人事材料外还应有质量体系中的各类活动的背景材料) ;(5) 各类人员的资质要求及其相应的职责权的明确界定是否清晰。
7 设施和环境
(1) 环境条件(温度、湿度、噪声、磁场和辐射等) 是否符合要求;(2) 环境监控仪器是否满足要求(如是否经过校准) 及相应监控记录;(3) 有无环境设施控制程序(如使用外部设备时有无对环境的控制要求等) ;(4) 必要时是否采取了有效隔离措施;(5) 有无使用和进入控制标识;(6) 检测人员对环境管理制度是否熟悉并按规定执行。
8 仪器设备
(1) 设备状态标识、规格、精度等是否规范(强检设备是否在检定周期内、是否有检定证书;自校设备是否有详细的自校记录及自校规程) ;(2) 有无设备操作规程;(3) 设备使用环境是否符合要求;(4) 设备档案内容是否齐全(维修、保养记录;修理后的校准记录;期间核查记录) ;(5) 是否有设备控制程序(对使用外部设备、脱离永久控制的设备有无规定;有无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控制要求等) 。
9 量值溯源和标准
(1) 量值溯源图是否正确;(2) 有无送检仪器的计划和程序;(3) 检定周期有无断档;(4) 有无自检仪器的检定规程和检定方法的确认和具体要求(有资格的人员、方法的实验比对,专家评估、领导批准) ;(5) 有证标准物质是否符合要求;
(6) 是否有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的比对计划与实际运作记录。
10 检验方法
(1) 所使用的检验方法是否是现行有效版本;(2) 非标方法的确认程序是否符合
要求;(3) 非标方法是否形成文件并经审批;(4) 非标方法使用前是否经过客户同意;(5) 是否有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和实例。
11 样品处置
(1) 样品的制备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样品室环境条件的监控与记录) ;
(2) 样品有无唯一标识系统;(3) 留样是否满足投诉、复验要求;(4) 到期样品的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理。
(5) 样品的流转是否受控。
12 记录
(1) 记录的更改是否按照规定执行(如杠改签名等) ;(2) 记录是否包含足够的信息量(如检测环境条件及检测依据、设备等) ;(3) 记录表格是否受控并有文件编号;(4) 记录是否有唯一性标识;(5) 是否有电子记录的控制与程序文件;(6) 记录的分类管理与基本要求;(7) 是否有相关人员的签字。
13 分包
(1) 承包方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且索取了有关证明文件(如分包项目认证/ 认可证书附表) ;(2) 分包项目是否取得客户同意并记录。
14 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
(1) 是否有合格的供应商审查、档案与记录、评价与记录;(2) 是否有消耗品与供应品的质量检查、保证与记录;(3) 是否有相关程序文件。
15 抱怨
(1) 有无客户抱怨或投诉存在和记录(2) 有无相应程序文件和实际处理解决办法;(3) 有无提交管理评审和处理结果的跟踪;(4) 重大投诉是否影响到体系和质量管理要素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16 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和结果偏离的控制
16. 1 偏离的控制问题(1) 有无相关程序文件;内容和相关规定是否完整到位;(2) 偏离时谁有责任和权利去处理? 如何处理? 是否符合要求;(3) 是否在处理时立即与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相关程序相联系;(4) 可能偏离情况的来源是: ①客户抱怨,②分供方的失误,③监督员的监督记录和报告,④人员和仪器设备差错,⑤方法选择不当或偏离,⑥环境条件失控,⑦校准和溯源
上的失控,⑧供应品或消耗性材料或试剂的质量差错,⑨报告证书差错,⑩内审、管理评审或外审中发现,•11.比对或能力验证中发现的问题等。
16. 2 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问题(1) 是否有相关程序,是否有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和记录检查。
(2) 监控计划中是否应包含下列方法之一: ①是否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或次级标准于内部质控计划中;②是否参加或组织能力验证或实验室间比对,有无相应计划,标准溶液有无定期核查;③是否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反复检测;④是否进行过留样复测或校准;⑤是否对结果进行过相关性分析和不确定评估等;⑥监控所得数据的记录以及是否进行趋势分析或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评审。
(3)监控方法、计划是否进行定期评审,结果是否报告管理评审,有无改进计划。
17 证书和报告
(1) 证书和报告是否准确、清晰、明确、客观;(2) 证书和报告是否具有完整的信息量(如分包和抽样等) ;(3) 适用和需要时,证书和报告是否做出意见和解释。
(4) 校准实验室承担分包项目时,是否对分包方出具了校准证书;(5) 证书和报告如有修改时是否符合要求(以追加文件或资料更换方式) 。
18 改进
(1) 是否根据客户要求或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管理评审适时地调整质量方针和目标;(2) 是否通过客户投诉、信息反馈、不符合检测和/ 或校准工作的控制、纠正措施、内部审核等方式,根据发现和潜在的问题来评价管理体系的运行现状;
(3)是否进行数据分析、趋势分析、风险分析,来识别改进的需求和区域以确定改进目标;(4) 是否验证改进目标是否得以实现,以确保满足客户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