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分类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史上最全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建议收藏)

中国史上最全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建议收藏)

中国史上最全青铜器的分类及图释(建议收藏)青铜器是用红铜、锡、铅的合金铸造而成,也是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一般来讲,青铜器的主要类别有工具类、武器类、食器类、酒器类、水器类、乐器类以及装饰类等。

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涵盖全部青铜器品种,如居家使用的灯、炉、车马器等,商品交易中所使用的铸币以及铜版地图、象棋、铜碑等。

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还具有陈设欣赏价值。

青铜器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8世纪的夏朝,就已经能生产很复杂的青铜器,如酒器爵、食器鼎以及青铜工具、兵器、乐器等。

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中国青铜器达到了鼎盛时期,器物的形制和纹饰可谓五花八门。

那时青铜器只是上层贵族享用的物品,平民百姓无法享受。

直到公元前3世纪,青铜器不再为少数人所专用,而成为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

青铜器数量多,种类复杂,若按用途大致可分为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农具、杂器等。

一,鼎煮食器。

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1,商早器商代早期安阳博物馆藏三足,尖足,无盖,双耳2,商中后期司母戊大方鼎商代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由王室所铸, 1939年3月19日在河南省安阳市郊出土,因鼎身内部铸有“司母戊”三字而得名,是商朝青铜器代表作,现藏中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目前,此鼎的国博文字牌名是“后母戊鼎”。

四足,方,二耳,高133厘米,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铜器鼎3,周、战国中山王鼎战国,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三足,有盖,通高51.5厘米,最大直径65.8厘米。

战国的鼎与同时期大多其他青铜器一样,发色偏黄红,文饰简约。

二,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

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有二耳。

是我国商周时期一种盛食物的器具,主要用于祭祀、日用和随葬,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

青铜簋造型形式多样,变化复杂,有圆体,也有方体,也有上圆下方者。

青铜器分类

青铜器分类

青铜器分类1,食器鼎:相当于如今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 相当于如今的蒸锅。

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

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

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2,酒器爵:饮酒器。

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角:饮酒器。

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

有的有盖。

斝:(jiǎ) 温酒器。

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ū) 饮酒器。

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

勺:取酒器。

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3,水器罍:(léi)盛酒或盛水器。

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

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

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盛酒或盛水器。

盘:盛水或承接水。

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4,乐器编铙:商朝时军队盛行乐器。

呈圆片形,形制与钹基本相同。

编钟:打击乐器(宫廷雅乐)。

面较大而薄,多为弧形,根部凹进,边部稍作翘起。

5,兵器钺本是王者贵族用于劈砍的兵器,也是象征权力的刑器和礼器。

形状像板斧、斧头而较大。

6,礼器青铜礼器是奴隶主贵族用于祭祀、宴飨、朝聘、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的用器,用以代表使用者的身份等级和权力,是立国传家的宝器。

青铜礼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工艺精美,其存在是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显着特点。

扩展资料青铜礼器可分为四大类: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进行分类,把青铜器分为礼器、重器、葬器、日用器。

青铜礼器由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组成,在使用排列上有浓重的巫术色彩。

重器:单件铸造的大型青铜器,其上铸有铭文,专门用来记载某件大事,或颂扬先王、先祖的功德,都叫“重器”。

铭文长的青铜器都是重器。

明器:即“神明”之器。

古人认为人死亡而灵魂不灭,要在另一个世界中重新生活,所以商周奴隶主贵族盛行厚葬,将生前喜爱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均随葬入墓。

青铜器器物种类

青铜器器物种类

青铜器器物种类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它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包括器皿、乐器、武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青铜器的种类,让我们一同来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器皿类1. 鼎鼎是青铜器中的传世瑰宝,它是最具代表性的器皿之一。

鼎器的上部有两个耳,可以悬挂在三条腿上。

鼎常用于祭祀、宴会等活动中,也是权力权威的象征。

鼎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其中最著名的是商代的四足方鼎和周代的三足圆鼎。

2. 觥觥是一种盛酒器皿,上部有盖子,中部有饰纹装饰。

觥常与敦煌壁画中的达摩祐法场景相联想,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珍品。

3. 斗斗是一种盛水器皿,形状像一个长方形的口,通常用于膳食或盛放水果,也是古代宴会上常见的器物。

二、乐器类1. 缶缶是一种青铜打击乐器,它的形状像一个圆鼓,上面有凹陷的部分。

缶历史悠久,常被用于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

2. 磐磐是一种青铜打击乐器,形状像一个圆桌。

它被广泛用于古代的音乐演奏中,是重要的礼乐器。

3. 缶、磐之外,还有箫、笙、簫、短笛等青铜管乐器,丰富了古代乐器的种类和音色。

三、武器类1. 剑剑是一种常见的青铜武器,剑身细长,剑柄上通常有精美的图案装饰。

在古代,剑是一种贵族身份的象征,也是战士重要的武器之一。

2. 戈戈是一种具有尖刃的青铜武器,戈的形状像一个长枪,适合用于近战作战。

戈在古代军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 弓矢弓矢是一种常见的青铜武器,它是远程作战的利器。

弓矢在古代军事和狩猎中被广泛使用。

四、雕塑类1. 青铜镜青铜镜是一种用于反射光线的镜子,它的表面常常雕刻着精美的纹饰。

青铜镜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并且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2. 动物形象青铜器的雕刻常常以动物形象为主题,如麒麟、龙、神兽等。

这些雕塑形象栩栩如生,寓意吉祥祝福,并且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

3. 人物形象青铜器的雕刻中也常常出现人物形象,如君主、士兵等。

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分类

青铜器的分类青铜礼器包括饪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四个大的门类:(一)饪食器主要的有鼎、鬲、甗、簋、簠、盨、敦、豆、铺、盂、俎、匕等器。

鼎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飨等各种用途。

最早的青铜鼎见于夏代晚期,以后历经各个时代,一直沿用到两汉,乃至魏晋,是青铜器中行用时间最长的器,因而变化也很大。

大致有圆鼎、方鼎、扁足鼎等形式。

(陶器相同)鬲盛粥器,青铜鬲最早出现在商代早期。

是大口袋腹器,西周中期以后鬲很盛行,常成组出土,到战国后期自然消失。

(陶器相同)甗蒸饭器,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称为甑,下为鬲,用以煮水,中间的箅通汽以蒸于甑。

青铜在商代中期已有铸造,但为数甚少,到商末周初就较多。

(陶器相同)簋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

青铜簋最早出现在商代中期,但数量较少。

商代晚期,特别是西周时代,簋是重要的礼器之一,在祭祀和宴飨场合,它和鼎配合使用。

自西周早期起出现一种方座簋,就是在簋的圈足下连铸一个方座。

(陶器相同)簠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

青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基本形制为长方体,自口至足器壁斜坦,器盖相同,分置可成二器。

盨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

青铜最早出现在西周中期,基本形制为椭圆体,盖可仰置盛物。

敦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

青铜最早出现在春秋中期。

其基本形制是上下皆圆,盖与器相合成球体,也有上下不完全对称,或完全对称的。

豆盛放腌菜、肉酱等和味品的器皿。

青铜豆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但很少见。

基本形制是上有盘,其下长柄连圈足,有的有盖。

青铜豆盛行于春秋战国。

(陶器相同)铺盛放肉酱的器皿。

外形与豆相相似,但盘边狭而盘底平,圈足甚粗而矮,多为镂空,青铜铺见于西周中期到春秋时代。

盂大型盛饭器,它与簋配合使用,簋中之饭取自盂中。

青铜盂最早见于商代晚期,形制一般为侈口、深腹、附耳、圈足,形体都比较大。

俎切肉、盛肉的案子,与鼎配合使用。

青铜俎传世和出土都很少,或当时所用的俎多为木制,朽蚀不易保存,目前所见皆为商末、周初之俎,形制为长方形案面,中部微凹,案下两端有壁形足,也有案下附铃的。

古代青铜器的类别和作用

古代青铜器的类别和作用

古代青铜器的类别和作用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它不仅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重大发展,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宝贵资产。

古代青铜器主要包括器皿、兵器、礼器和乐器四大类别,每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历史价值。

一、器皿类青铜器皿类是古代青铜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古人用青铜制成各种形状的器皿,如鼎、壶、缸、斝等。

器皿类青铜器主要有以下作用:1.存储和盛装:青铜器皿可以用来存储食物、液体和其他物品,如酒、米、水、鱼、肉等。

青铜器材质坚硬,具有一定的密封性能,可以保持食物和物品的新鲜和安全。

2.烹饪和烧烤:青铜器皿可以用来烹饪食物,如炖、煮、炒、烤等,满足人们的不同烹饪需求。

古人还喜欢把肉串或鱼串放在青铜器上烧烤,增加食物的口感和风味。

3.礼仪和储藏:青铜器皿在古代礼仪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各种形状的青铜器被用来储藏和展示贵重的礼品,如玉器、金器、珍珠等,表达了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二、兵器类1.战斗和防御:古代兵器青铜器主要被用于战斗和防御目的。

青铜器以其坚硬和锋利的特点,成为古代士兵作战和守城的主要武器。

2.仪仗和仪式:青铜器兵器也被用来扮演仪仗和仪式的角色。

古代君主、诸侯和贵族在举行各种仪式、宴会和游行时,多有配备青铜器兵器的队伍出场,显示其威风和统治力。

三、礼器类1.宴请和享受:青铜礼器常用于古代宴请活动中,表达了人们的友好和诚意。

人们在宴席上使用青铜礼器享受美食和美酒,彰显主人的厚待和慷慨。

2.礼仪和祭祀:青铜礼器也用于古代礼仪和祭祀活动中。

各种形状的青铜鼎和斝常常被用来作为祭品,表达对神灵和祖先的敬意和崇拜。

3.礼赏和表彰:青铜礼器也常被用来作为礼赏和表彰的对象。

古代君主和贵族常用青铜礼器赏赐给忠诚和有功的臣子,以示其重视和嘉奖。

四、乐器类1.音乐演奏:青铜乐器可以用于演奏音乐。

古代乐师常常使用青铜钟、磬、箫等乐器演奏各种音乐曲目,以增添音乐的神秘和庄重。

2.礼仪和庆典:青铜乐器也被用于古代礼仪和庆典活动中。

青铜器的种类及应用

青铜器的种类及应用

青铜器的种类及应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之一,起源于青铜时代,迄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青铜器主要由铜和其他合金元素组成,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和可塑性,被广泛用于生活、祭祀、军事等领域。

根据其形状和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礼器类青铜器:礼器类青铜器是古代贵族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精华。

礼器类青铜器的形态丰富多样,常见的有鼎、觚、爵、壶、盆、镜等。

其中,鼎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之一,它三足两耳,上部有盖,内部容量较大,用来烹饪和煮食。

觚是古代祭祀中常用的器皿,形似杯子,底部有三到六个支脚,上部有两个耳朵,可用来盛放酒水。

爵是古代贵族接待宾客时使用的宴会器皿,形状与觚类似,但体积更大。

壶是一种小型容器,常用来盛放酒水、油漆等液体。

二、军器类青铜器:军器类青铜器主要用于武器装备和战争活动。

这些器物都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战斗性能,对古代战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军器类青铜器的形状和种类非常多样,常见的有戈、矛、戟、弩等。

戈是一种长柄武器,有利于近身格斗,形状像一把长刀。

矛则是一种长柄武器,具有刺击的作用,常用于步兵和骑兵战斗。

戟是一种利于近身肉搏和格斗的武器,有着特殊的发力方式。

弩则是中国古代一种先进的远程射击武器,其力量比弓弩更大,射程更远。

三、乐器类青铜器:乐器类青铜器是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古代宫廷音乐和祭祀乐曲的演奏。

乐器类青铜器的形状和种类繁多,代表了古代音乐器械的发展和演变。

常见的有钟、磬、铙、镲等。

钟是一种巨大的打击乐器,形状像大钟,通过用木槌敲击产生声音。

磬是一种由多块铜制片组成的乐器,通过轻击产生清脆的音响。

铙是一种曲笛,由许多个铜制管长方形的管子组成,通过吹奏发声。

镲是一种铜制的打击乐器,形状像两个小镜子,通过撞击产生音响。

四、祭器类青铜器:祭器类青铜器主要用于古代祭祀活动,用于向神明祈祷和表示敬意。

祭器类青铜器的形状和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爵、鬲、斝、叶、卣等。

中国古代青铜器之分类

中国古代青铜器之分类

中国古代青铜器之分类铜器主要分为鼎、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

1.鼎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柏树坟园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非常雄伟,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考古上也是最大的青铜器。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

列鼎通常为单数。

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

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

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2.酒器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

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

爵、角、斝均为饮器,但形制有区别。

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

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没有流和尾。

商末周初,出现觯,与爵组合一起,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

至于作为饮器的杯、樽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

储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壶等。

尊、卣相配套使用。

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

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有人认为尊贵之“尊”是因此而来的。

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锺,也是一种酒器。

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

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

禁也可称之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长方台座。

中国古代青铜器各种器型以及名称大全

中国古代青铜器各种器型以及名称大全

中国古代青铜器各种器型以及名称大全【1】饪食器:敦三角云纹敦敦(dui 音对)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

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有的盖也能翻转过来使用。

圈足的敦,盖上多有捉手。

敦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2】饪食器:豆古代食器,是盛肉酱一类食物用的。

器浅如盘,下有把,圈足,大多数有盖。

铜豆在商代少见。

西周的豆浅腹,束腰,多无盖,无耳。

春秋以后,豆增多,侧有两环,下具高足。

到战国时期,器腹变深,有的豆把特别细长,如铸客豆。

有盖的豆,盖上有捉手,可以仰置。

西周卫始豆通高17.4cm,宽18.5cm,重2.3kg此豆敛口圜底,浅盘高足,隆盖圈握。

盖顶饰瓦纹,盖沿与器腹均饰重环纹,足饰粗弦纹一周。

盖与器同铭,均2行6字:卫始作霝簋。

记卫始自做灵簋(此豆自铭为簋)【3】饪食器:簠西周宋公簠簠(fu 音甫)即文献里的“胡”或“瑚”。

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

长形口,口外侈,有四短足,有盖。

盖与器的形状、大小相同,合上成为一器,打开则成为相同的两上器皿。

簠在西周时期出现,流行到战国末年,早期的簠足短,口向外侈。

春秋战国的簠足变高,口不外侈,器变深。

【4】饪食器:盨伯多父盨盨(xu 音须)古代食器,用来盛黍、稷、稻、梁等。

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盖上一般有四个矩形纽,仰置时成为带四足的食器。

盨在西周中期出现,到春秋后期便消失了。

【5】盛水器:鉴古时盛水器具,所见皆大型器。

上古之鉴为陶质,春秋中期始有青铜鉴,流行于春秋战国之际。

形制如大盆状,或有圈足,偶见方形器。

齐侯匜【6】盛水器:匜匜(yi音移)盥洗器,用以盛净水。

用时由侍者持匜浇水,尊者沐手,下承以盘,受污水。

器形多椭圆,前长流,后有鋬。

具圈足、四足或三足。

西周中期始见,至战国末期渐无。

【7】盛酒器:壶《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可见壶是古人盛酒用的,但也用于盛水。

壶在商代已有,春秋战国尤其盛行。

商代的壶多扁圆,贯耳(耳象筒子),圈足。

青铜器名称图例

青铜器名称图例

鬲(li ,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也有四空足的。

甗(yan ,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

角(jiao,音“较”):饮酒器。

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

有的有盖。

斝(jia ,音甲):温酒器。

形状像爵,有三足个别四足,两柱,一鋬。

爵(jiu, 音决):饮酒器。

相当于后世的酒杯。

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上有柱,旁有鋬(把手)觚(gu ,音姑):饮酒器。

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觯(zhi ,音志):饮酒器。

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觥(gong,音公)或称 兕觥(sigong ,音四公):盛酒或饮酒器。

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尊(zun):盛酒器。

形状多种多样,一般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还有很多其他的象形类型的也称为尊卣(you,音有):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

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鴞形或虎食人形盉(he,音和):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彝(yi,音仪)或称方彝:盛酒器。

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

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

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罍(lei,音磊):盛酒或盛水器。

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

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

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hu,音胡):盛酒或盛水器。

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

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盘(pan,音磐):盛水或承接水。

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i,音仪):《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

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盂(yv,音鱼):盛水或盛饭的器皿。

青铜器的种类用途

青铜器的种类用途

青铜器的种类用途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文物,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青铜器的种类和用途非常广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 鼎:鼎是一种大型的青铜器,通常用于宗庙、宫廷和贵族家庭的祭祀活动。

鼎分为三足鼎、四足鼎、五足鼎等,形状以圆润庄重为主,制作精美。

2. 罐:罐是一种容器,用于储存各种物品,如食品、酒水等。

罐也分为不同的种类,如尊、觚、瓶等,形状各异,造型古雅,具有浓郁的古代文化气息。

3. 壶:壶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青铜器,主要用于烹饪、烧水和饮食。

壶的种类也很多,如鸟形壶、兽形壶、龙形壶等,形态优美,寓意深刻。

4. 镜: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青铜器,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一种文化载体。

镜的种类很多,有圆形、方形、六角形等,还有各种花纹和图案,代表着古代文化的高度发展。

5. 钟:钟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也是一种重要的计时工具。

钟的种类也很多,如大钟、小钟、竹钟等,造型美观,音色悦耳,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是青铜器的主要种类和用途,青铜器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 1 -。

青铜器分类及详细介绍

青铜器分类及详细介绍

青铜器分类及详细介绍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先民的智慧和技艺水平。

在漫长的岁月里,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变迁,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的记忆。

本文将对青铜器按类别进行分类,详细介绍各种青铜器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1. 礼器类铜器礼器类铜器是古代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贵族阶层的尊贵地位和文化水平。

古代礼器类铜器主要包括鼎、方鼎、簋、爵等。

其中,鼎是最常见的一种,它是古代用来烹饪、盛装食物和举行祭祀活动的重要器物。

形制上,古代鼎基本上都是三足、两耳,上盖有盖子。

很多鼎都有精美的纹饰和篆刻文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习俗。

2. 音乐器类铜器音乐器类铜器是古代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们可以分为打击乐器、弦乐器和吹奏器三类。

在古代宫廷音乐交响乐队中,音乐器类铜器的作用十分突出,代表了皇家尊崇和文化气息。

古代音乐器类铜器有钟、磬、钲、铎、笙等。

其中,钟和磬最为著名,钟是一种宫廷礼仪乐器,多用于重要的婚丧嫁娶等大典礼上,磬是一种会奏会出悠扬音乐的打击乐器,常被用于宫廷音乐演奏之中。

3. 兵器类铜器兵器类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武器,代表了时代风尚和社会历史的记忆。

在古代, bronzes 的铜制工艺十分先进,能够生产出各种造型别致、形状优美的兵器类铜器。

兵器类铜器分为剑、戈、矛、戟等。

剑是古代士兵的标志和象征,形制多样,有宽刃、细刃、倒刃等,磨制精良,造型美观,是古代兵器类铜器中极为出众之一。

4. 工器类铜器工器类铜器是古代中国生产技术和农业文化的重要代表,主要包括铜镜、鍾馗铜像、铜杵、铜锤和犁耕等器物。

铜镜和钟馗铜像是古代中国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物,铜杵和铜锤则是农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之一,犁耕则是古代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代表,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青铜器类别繁多,各具特色,代表了古代中国的不同社会历史以及文化思想和技术水平。

它们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沉淀,成为中国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

青铜器的类型

青铜器的类型

青铜器的类型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传统艺术品之一,包括器物、武器、乐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常见的青铜器类型有:
1. 鼎:古代祭祀仪式上常用的器物,形似大锅,有三足或四足,有盖子。

2. 爵:春秋时期的贵族饮酒器,口沿向外翻,有两个小耳朵。

3. 觚:春秋时期的贵族饮酒器,形似小壶,有一条小柄。

4. 罍:古代贵族礼器,相当于酒杯,通常用于宴会上。

5. 长簋:古代用来盛放肉食的器皿,形状长方形,口沿向外翻。

6. 剑:古代冷兵器,剑身直而长,有劍柄和劍鞘。

7. 勾玉:一种古代玉器,多为三角形或拱形,上方带有孔,用于穿上绳子做成链子佩戴。

8. 缶:春秋时期的贵族食器,形似现代的水壶。

9. 缽:大号碗,用于食物的盛装。

10. 筝:一种古代乐器,有多根弦,以指尖拨动产生不同音乐声。

以上是常见的青铜器类型。

美术专业青铜器发展及分类(高清图片)

美术专业青铜器发展及分类(高清图片)

鼎耳
母戊鼎立耳、方腹、 四足中空,除鼎身 四面中央是无纹饰 的长方形素面外, 其余各处皆有纹饰。
毛公鼎
约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 通高53.8厘米,口径47.9厘米 炊食器 直耳,半球腹,矮短兽蹄形足, 口沿饰环带状的重环纹。 作器人是毛公而得名。 铭文32行499字,是现存商周两代 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 长的一件。 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1814年) 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司母戊鼎(商)
高133厘米 口长110厘米 口宽79厘米 重875公斤 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司母戊鼎
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 炊食器 1939年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 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 重832.84千克 此鼎器形庞大浑厚,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 重的青铜器,其腹部铸有“司母戊”3字; 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所铸。司母戊 鼎的鼎身和鼎足为整体铸成,鼎耳是在鼎身 铸好后再装范浇铸的。铸造这样高大的铜器, 所需金属料当在1000千克以上,且必须有 较大的熔炉。经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 %、锡11.64%,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 比例基本相符。司母戊鼎充分显示出商代青 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商朝前期(约公元前14~前11世纪)炊器 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高68厘米、长103.7厘米、重138.2千克。
甗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增),用以盛物,下部为鬲,用以盛水,中 间有箅以通蒸汽。3件甗联为一体,故名“三联甗”。这件三联甗,鬲身长如 方案,面上有3个高出平面的圈口,体腔中空,平底下有六足。甑敞口收腹, 底有3孔以为箅。全器花纹精美,上有夔纹、三角纹、云雷纹等。此器出土时 案面有丝织物残痕,腹、足有烟炱痕迹,可见为实用器。这样的甗可以同时 蒸煮几种食物,为后代的一灶数眼炊具的制造打下了基础。

古代青铜器的分类

古代青铜器的分类

古代青铜器的分类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工艺技术闻名于世。

根据其形制和用途的不同,古代青铜器可以被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和生活器具等几个类别。

一、礼器类青铜器古代青铜器在宗教仪式和宫廷礼仪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礼器类青铜器是最为常见和典型的一类。

这类器物一般形制庄重、规整,造型丰富多样,包括鼎、爵、觚、斝、簋等。

其中,鼎是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它是古代最早的炊具,也是最早的铜器。

鼎的形状高大庄重,常常有三足,用于祭祀、宴会以及存放食物。

二、乐器类青铜器古代青铜器还被广泛应用于乐器制作,乐器类青铜器以钟、磬、钺、铙等为代表。

其中,钟是最为著名的乐器之一,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打击乐器,也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

钟的形制多种多样,大小不一,有的钟身上还雕刻着华丽的纹饰,发出悦耳的音响。

三、兵器类青铜器古代青铜器在战争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兵器类青铜器主要包括剑、戈、矛、戟等。

这些器物制作精细,锋利而坚固,适合用于战斗。

古代战争中,青铜兵器是士兵的重要武器,也是展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四、生活器具类青铜器古代青铜器还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具的制作,包括饮食器具、容器等。

饮食器具类青铜器主要有壶、杯、罍、豆等,容器类青铜器主要有盆、盘、壶等。

这些器物造型简洁实用,既满足了人们的日常需求,又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审美追求。

古代青铜器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遗产,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

它们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独特,蕴含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内涵。

这些青铜器不仅是古代社会的物质象征,也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

总的来说,古代青铜器可以根据其形制和用途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和生活器具等几个类别。

每一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通过研究这些青铜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辉煌,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同时,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为当代的艺术和工艺制作提供借鉴和启示。

希望这些珍贵的古代青铜器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的价值和魅力永远流传下去。

青铜器分类大全

青铜器分类大全

青铜器的分类铜器主要可以分为鼎、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

鼎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柏树坟园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非常雄伟,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考古上也是最大的青铜器。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

列鼎通常为单数。

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

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

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酒器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

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

爵、角、斝均为饮器,但形制有区别。

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

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没有流和尾。

商末周初,出现觯,与爵组合一起,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

至于作为饮器的杯、樽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

储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壶等。

尊、卣相配套使用。

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

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有人认为尊贵之“尊”是因此而来的。

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锺,也是一种酒器。

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

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

禁也可称之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长方台座。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

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青铜器(Bronze Ware)是由青铜合金(红铜与锡的合金)制成的器具,诞生于人类文明时期的青铜时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

下面店铺分享了中国青铜器图片及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种类1、容器(1)食器:鼎、鬲、簋、敦、豆等。

(2)酒器:爵、角、尊、觥、方彝、卣、瓿、壶、瓶、缶。

(3)水器:盘、鉴、盂、盆、匜。

(4)度量衡器:釜、升、量、衡、尺、权。

2、乐器:铙、钲、錞于、钟、铎、铃、鼓。

3、兵器:戈、矛、铍、戟、钺、刀、剑、弩、镞、盔。

4、工具:斧、锛、凿、削、铲、镰、镢。

5、车马器:辖、轭、轴饰、舆饰、毂饰、衡饰、銮。

中国比较有名的古代青铜图片1、司母戊大方鼎2、四羊方尊3、长信宫灯4、十五连盏树形灯5、青铜奔马关于邢侯簋的介绍1、邢侯簋的作用:中国古代食器和祭器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用来盛黍、稷稻、粱等。

2、邢侯簋的形制特征:簋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高约20厘米,器身纹饰精美,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

3、邢侯簋的纹饰:腹身饰两两对应的象纹,四垂耳上装饰着精美的兽纹。

4、邢侯簋的铭文:有铭文68字曰:“隹三月,王令荣内史曰井侯服,易臣三品,州人、重人、庸人。

拜稽首,鲁天子厥濒福,克奔走上下,帝无冬令于右周,追考。

对不敢,邵朕福盟,朕臣天子,用册王命,乍周公彝。

”5、邢侯簋的历史:1921年间盗墓者在邢台的邢侯墓中盗得,卖到河南洛阳文物市场后,被当时英国籍的希腊巨富尤莫伐拉斯购得,由于对我国历史的不了解,他都不知道自己得到的竟是中国青铜器的稀世珍宝,回到英国后他便把邢侯簋捐赠给了大英博物馆。

并一直在该博物馆保存至今。

介绍完了那么多的古代青铜器。

我们来说下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纹饰吧。

中国古代青铜器鉴赏之纹饰:饰是青铜器皿上的装饰纹样,雕或浮雕铸成,题材广泛,各类纹饰的发展演变情况也提供了重要依据。

按纹饰的种类可分为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建筑纹五大类。

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

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

青铜器的名称及种类鼎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放鱼肉用。

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

鬲(li,音历)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

甗(yan,音演)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

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

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角饮酒器。

形似爵,前后都有尾,无两柱。

有的有盖。

斝(jia,音甲)温酒器。

形状像爵,有三足,两柱,一鋬。

觚(gu,音姑)饮酒器。

长身、侈口、口和底均呈喇叭状。

觯(zhi,音志)饮酒器。

圆腹、侈口、圈足、形似小瓶,大多数有盖。

兕觥(sigong,音四公)盛酒或饮酒器。

椭圆形腹或方形腹,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作成兽头或象头形。

尊盛酒器。

形似觚,中部较粗,口径较小,也有方形的。

卣(you,音有)盛酒器(是盛酒器中的主要一种)。

一般形状为椭圆口、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腹或圆或椭或方,也有作圆筒形、鸱鴞形或虎食人形。

盉(he,音和)盛酒器,或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

一般是深圆口、有盖、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盖与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方彝盛酒器。

高方身,有盖,盖形似屋顶,且有钮。

有的方彝上还带有觚棱。

腹有曲的,有直的,有的在腹旁还有两耳。

勺取酒器。

一般作短圆筒形,旁有柄。

罍盛酒或盛水器。

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形式。

方形罍宽肩、两耳,有盖;圆形罍大腹、圈足、两耳。

两种形状的罍一般在一侧的下部都有一个穿系用的鼻。

壶盛酒或盛水器。

如《诗经》上说:“清酒百壶”,《孟子》上说:“簟食壶浆”。

壶有圆形、方形、扁形和瓠形等多种形状。

盘盛水或承接水。

多是圆形、浅腹,有圈足或三足,有的还有流。

匜(yi,音仪)《左传》有“奉匜沃盥”,沃的意思是浇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脸,说明是古代盥洗时浇水的用具。

形椭圆,三足或四足,前有流,后有鋬,有的带盖。

盂盛水或盛饭的器皿。

侈口、深腹、圈足,有附耳,很像有附耳的簋,但比簋大。

簋(gui,音轨)铜器铭文作“毁”,相当于现在的大碗,盛饭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

青铜器种类和名称大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在古代起到了实用的作用,还承载了古代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长河中,青铜器以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成为了古代艺术的瑰宝。

青铜器种类繁多,每一种器型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用途。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青铜器的种类和名称大全。

1. 鼎。

鼎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重要器型,它通常用于烹饪和祭祀。

鼎的形状多为圆形,有三足或四足支撑,是古代贵族社会的象征之一。

在古代,鼎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因此在古代的社会仪式和礼仪中,鼎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觚。

觚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觚的形状多为圆形,有短颈和宽口,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觚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3. 罍。

罍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罍的形状多为圆形,有长颈和宽口,其造型优雅大气。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罍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4. 爵。

爵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酒水。

爵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两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稳重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爵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5. 卣。

卣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卣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卣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6. 觯。

觯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觯的形状多为长方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稳重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觯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丰富和祥和。

7. 壶。

壶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壶的形状多为圆形,有一个耳和一把手,其造型简洁大方。

在古代的宴会和祭祀活动中,壶也常常被用来盛放美酒,象征着欢乐和祥和。

8. 斝。

斝是古代青铜器中的一种盛酒器,它通常用于盛放美酒。

瓿、鬲、卣、簠、甗、觥、觯、觚你认识几个

瓿、鬲、卣、簠、甗、觥、觯、觚你认识几个

瓿、鬲、卣、簠、甗、觥、觯、觚你认识几个•器是古代文物中的一个大门类,它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大致可以分为青铜礼器、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农具四大类。

盉hé,盉是汉族古代盛酒器,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

盉的形状较多,一般是圆口,深腹,有盖,前有流,后有鋬(音畔),下有三足或四足,盖和鋬之间有链相连接。

青铜盉出现在商代早期,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流行到春秋战国。

中国古代青铜器从商代晚期开始,造型特点是敦厚凝重,装饰繁复,图纹威严神秘,西周大致秉承商代旧制而略有变化。

随着王权衰落,礼崩乐坏,青铜礼器中逐渐透出一些令人轻松的气息,旧有的神秘、庄重与沉闷渐渐隐去,而新的有创意的造型和纹饰,一步步走向百姓生活。

匕bǐ1. 〔~首〕短剑。

2. 古代指勺、匙之类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箸”。

瓿bù,汉族古代盛酒器和盛水器,亦用于盛酱。

流行于商代至战国。

器型似尊,但较尊矮小。

圆体,敛口,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有带耳与不带耳两种,亦有方形瓿。

器身常装饰饕餮、乳钉、云雷等纹饰,两耳多做成兽头状。

豆,古代指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形状像高脚盘:俎豆。

敦duì,是中国古代食器,在祭祀和宴会时放盛黍、稷、稻、梁等作物。

出现在春秋时期,后来逐渐演变出盖。

到战国时多为盖形同体。

常为三足,有时盖也能反过来使用。

钫fāng,古代青铜制方口大腹的容器,用以盛酒或粮食。

古代指无足的鼎,今指锅一类的器皿。

鍑fù,古代的一种大口锅:'以~煮,安炊之,勿令疾沸。

鍑是煮茶用具,与风炉是浑然一体的,它形似大口锅,不同处在于方形耳,底部稍微有点尖,类似肚脐眼。

鍑这东西在古代很兴盛,但到了宋朝就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现代更很少人再用了。

鬲lì,作为一种汉族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

青铜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有的陶鬲制成的。

其形状一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器的分类
铜器主要可以分为鼎、酒器、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量器、铜镜及杂器等九类。


鼎是青铜器的最重要器种之一,是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

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一般来说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鼎有很小的,也有极大的,小的不足四寸,而鼎中之王应为1939年殷墟武官村吴家柏树坟园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重875公斤,形制非常雄伟,不但在中国,在世界考古上也是最大的青铜器。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

列鼎通常为单数。

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

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

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酒器
在中国古代有“无酒不成礼”之说,故酒是祭神享祖、礼仪交往、宴宾会客等活动的必备之物,盛酒的青铜器具也就自然成为礼器了。

商代酒器最简单的组合是一爵一觚,用以斟饮。

爵这种酒器的命名,是由于它的造型像一只雀鸟,前面有流,好象雀啄,后面有尾,腹下还有细长的足,而古代“爵”与“雀”同音通用,故而名之。

爵、角、斝均为饮器,但形制有区别。

角无柱,尾和流均呈三角形的尖端。

斝的容量一般较大,有两柱而没有流和尾。

商末周初,出现觯,与爵组合一起,觥也是一种饮器,其形制有盖、有流、有鋬,下有方座或四足。

至于作为饮器的杯、樽出现在战国中期,至汉而盛行。

储酒器主要有尊、卣、方彝、瓿、罍、壶等。

尊、卣相配套使用。

方彝出现稍晚,也与尊相配合。

一组尊,卣或尊,方彝,在古代是尊贵的酒器,有人认为尊贵之“尊”是因此而来的。

战国以后,大腹的圆壶自名为锺,也是一种酒器。

汉代,方壶自名钫,扁壶在战国自名“钾”。

有些储酒器内附有挹酒用的勺,勺为长柄,前端作杯状。

禁也可称之为酒器,它是托在酒器下面的长方台座。

食器
青铜食具也是礼器,因为用什么样的青铜器皿盛煮食物可以代表不同的等级。

真正意义的食器有簋、簠、敦、豆等,簋是食器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盛黍稷等食物用的容器。

其形制分为有盖、无盖、有耳、无耳之别。

商代晚期,西周、春秋时期较为流行。

周代的簋,圈足以下多附有方座,这是由于古代人席地而坐,食器附座,便于取食。

簋有器形很大的,如周历王簋,高59厘米,重60公斤。

簋与鼎相配,为偶数,如八簋、六簋、四簋,二簋可代表不同的贵族等级。

春秋中期后,出现了敦这种食器,渐次流行。

春秋时代的敦圆体加盖,到战国时代,敦演变成盖器同形,全体呈卵圆形,俗称“西瓜鼎”。

盨簋,敦同簋一样,呈偶数组合。

食器的另一类是豆。

青铜豆有深腹的,有平盘的。

战国时代有一种方体的豆,应叫“琦”。

平盘的豆,自名为“铺”,可能即古文献中的笾,用以盛放干果肉脯之类。

水器
水器之中,最常见的是盘,匜。

在西周中叶以前,盘不是与匜相配而是同有管状流的盉相配合,西周晚期才被匜所取代。

鉴也是重要的水器之一,或者无耳,或有两耳、四耳。

它是一种大盆,通常有三种用处:其一,是盛水用以洗浴;其二,贮水籍以照面;其三,用来装冰,即《周礼》所说的冰鉴。

鉴这个字解作镜子、光照、审查,即源于此。

乐器
青铜制乐器的种类较多,最早的莫过于距今四千年前后的铜铃。

其他如铙、钟、鎛、鼓、錞,于商代后期才流行起来。

饶,流行于商代晚期,它的口朝下,上面有长甬,甬端置立于木制的器座上,演奏时,用木锤敲击器口的中间部位。

饶可分两种,一种是独立的,器形较大,有的重达150余公斤;另一种有五、三件大小不一,代表不同音阶的饶构成编饶。

饶被倒置过来,悬挂起来演奏,以得到更为清澈的音响,这就是钟。

编钟的件数逐渐增多,能奏出复杂的乐曲。

甬钟在悬挂起来时,是前后倾斜的。

而鎛是一种平口的钟形乐器,是用环形的钮悬挂的,挂起来时,位置垂直,和甬钟不同。

铜鼓在中原一带罕见,西南地区的大量铜鼓,是秦汉以后的,但地域色彩极浓。

兵器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因此,最先进的技术最先用于制作兵器,青铜铸造技术也不例外。

古代的青铜兵器和我们后来常见的十八般兵器有所不同,青铜兵器种类较多,如钺、刀、剑、戈、矛、铍、镞、殳、弩机、甲胄等等,功能和形状也较为原始。

最常见的青铜兵器是钺。

它是用于斩杀的刑具,因而又演化成为权力的象征。

古代王者出师,手中常持钺。

中国青铜剑制作,其时代可上溯到商。

西周早期出现柳叶形的剑。

东周时期,战争频繁,剑得到充分发展,长度可达1米以上。

短剑应称之为匕首。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稀世珍宝,许多名剑和制剑大师的名字也从此流传百世。

铍其型似短剑,但能装长柄,多数呈柳叶形,茎部有一穿孔,其流行年代在战国末年以后。

戈是中国青铜兵器最常见的一种,也最具特色。

戈是从收割作物用的刀发展而来的,其使用方法与刀相仿,是用戈援或啄或钩,因而称为“勾兵”。

最早的戈是直援的,随后在援下延伸出胡,加长了起杀伤作用的利刃,也便于装柄。

戈内是起与援平衡作用的,后来也作出锋刃。

矛是刺兵。

把矛装在戈柲的上端能钩刺两用的这种兵器称之为戟,西周时代出现了矛戈混铸成一体的十字形戟,战国流行卜字形戟,战国时期新发现一种三戈联装的戟。

秦汉的戟变成了“片”字型,如三国时吕布“辕门射戟”的戟,在中国应是家喻户晓的武器。

装有长柄的砍斫武器刀,在商代就出现了,尤其在西北地区比较流行,把刀和戈结合铸在一起的兵器,称之为勾乾、戟,西周时期常见。

量器
我们通常所说的量器包括度、量、衡三方面。

用以度量长度的,主要是铜尺。

测量容积用的量器,依其容积自命名,有撮、勺、龠、升、参(三分之一斗)、半(二分之一斗)、斗、斛等名称。

称量重量的有衡,即天平。

《墨子》一书中说,战国时期中国已有了杆秤,有了杆秤就应有“权”,但在考古学上尚未发现实物,故尚待考证。

铜镜
中国铜镜起源较早,被确认最早的三件铜镜属距今四千年的齐家文化。

它们的制作较粗糙,但系青铜镜已无疑问。

夏、商、西周早期也有铜镜发现,随后西周春秋时期的铜镜得以确认。

这时期的铜镜都是圆形的,背面有很窄的钮,并有几何形或鸟兽形装饰。

战国两汉时
期,铜镜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为极其重要的,富有特色的一种艺术品。

此时的铜镜背面常有各种不同的铸塑装饰物如虎、龙等。

还有的铜镜铸有篆书阳文,这对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史有参考作用。

唐代是铜镜制作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平脱镜、螺钮镜、金背镜、银背镜屡有发现,纹饰题体丰富多彩,制作水准极高,一些保存较好的唐镜仍能光洁如初,唐以后铜镜制作开始走下坡路,五代北宋就基本上见不到铜镜流传了,这可能与玻璃镜制镜技术的输入及流行有关。

杂器
除了上述这几大类型的青铜器之外,还有一些普通的青铜制生活用具,包括部分宗教礼仪性质的用品,如灯、炉、熏炉、杖首、梳、笄、线盒、带钩、金铫、熏器、滤斗、建筑饰件等。

这类器物主要出现在战国以后,与青铜器功能发生变化有关。

带钩、玺印、货币数量多,也有特色。

三峡库区出土的摇钱树也是属于这一类的器物。

四川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像、人面、神树等前所未见器物,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人像中最宠大的一件,高达2.6米,下有方座,上面站立人形,戴冠长衣、赤足,两手作握状,专家考证其应为宗教用具。

人面里最大的一件,高64.5厘米,宽1.38米,长耳突目,隆鼻阔口,富有神秘色彩,这也应是宗教用具,或者是一种图腾。

神树中最大的一件高有3.9米,上有巨龙和禽鸟花果。

这些青铜器改变了我们对边远地区青铜文化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