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周长是圆的边界上的长度;2.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简单的圆的周长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习的图形周长,如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入新知的学习。
2. 概念讲解1.介绍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是圆的边界上的长度。
2.通过示范,引导学生理解“边界”这一概念,明确“边界”指的是圆周的线段。
3.运用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圆周概念的理解。
3. 计算方法的介绍1.通过教师的示范和画图,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2.强调:计算圆周长时,需要测量圆的半径,并且圆周长的单位是“周”。
4. 练习1.师生互动问答,巩固学生掌握的概念。
2.让学生分小组,自己制作圆,并计算出所制作的圆的周长。
3.搭建“快乐比赛”的形式,进行圆的周长计算速度比赛。
四、学情分析本课针对学生对于圆周长概念的认知较为模糊的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概念,理解计算方法。
教材中的题型也较为简单,引导学生从数学式子和图形上理解圆的周长。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需要强调的是,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不应仅限于前面学过的图形,更多的是应该对周长这一概念进行抽象理解。
同时,学生在计算圆的周长时,需要注意单位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和实践,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因此这一节课教学效果良好。
《圆的周长》 (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圆的周长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圆的定义,掌握圆相关概念。
2.理解周长的定义,掌握计算周长的方法。
3.学会计算圆的周长。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圆的定义、周长的定义、计算圆的周长。
2.难点: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出示一个圆形物品并问学生认识它是什么形状,引导学生发现圆形物品的特征。
•通过展示其他尺寸的圆形物品,让学生了解大小不影响圆形物品的形状。
2. 新概念引入(10分钟)
•定义圆:由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另外一点距离等于定值的点的轨迹所形成的图形叫做圆。
•介绍圆的相关概念,包括圆心、半径、直径、圆周和弧。
3. 计算圆的周长(25分钟)
1.周长的定义:周长是指图形边界上的长度总和。
2.计算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指圆周上的长度总和,由于圆周上的任何两点之间所对应的弧长都相等,所以圆的周长可以计算公式:
L=2πr
3.其中,L为圆的周长,r为圆的半径。
4. 示例与练习(10分钟)
•展示一些示例,让学生独立计算圆的周长,并核对答案。
•给学生分发《圆的周长》练习册,让学生巩固学习。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引入圆的相关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圆的定义。
并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结合具体的案例向学生演示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并保证学习者在完成练习册时得到了足够的练习。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短时间内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效率,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圆的周长的相关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1圆的周长(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1圆的周长(1)-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够解决简单的圆的周长题目。
3.培养学生对于集中注意力,提高抽象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够解决简单的圆的周长题目。
三、教学难点1.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不规则圆形的周长计算。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首先,将一个圆洒满水漆,在地面上划出一圆,然后再量出圆的周长,问学生知道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吗?2.新课内容的讲解(10分钟)在此环节中,需要详细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用板书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联系。
设圆的半径为r,圆的周长为C,则有:C = 2πr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问题的设置要注重生活变化,阐释解题思路。
通过一些生活实例来解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例如:1.求圆的周长为多少,设圆的半径为3cm2.求一个直径为20cm的圆的周长在解题过程中,需要向学生提问解题思路,例如:圆的周长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如何求出圆心角的度数?3.练习环节(30分钟)(1)选择题1.一个直径为10cm的圆的周长是多少? A. 10cm B. 15cm C. 20cm D. 30cm2.如果一个圆的半径为4m,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A. 8πm B. 16πm C. 32πm D. 64πm3.一个圆的周长是36.84cm,那么它的半径是多少? A. 3.1cm B. 6.2cm C.9.3cm D. 12.4cm(2)填空题1.设一个圆的直径为10cm,则它的半径是 ______cm。
2.如果一个圆的周长为62.8cm,则它的半径是 ______cm。
3.如果一个圆的周长为18.84cm,则它的半径是 ______cm。
(3)解答题1.设一个圆形篮球场的直径为20m,求这个篮球场的周长。
2.一个圆的周长是100πcm,求这个圆的半径。
4.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全班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于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掌握,重点强调掌握其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2 圆的周长公式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2.2 圆的周长公式 | 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知道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公式的掌握并能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2.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展示圆形物品,如轮胎、圆饼等,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
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精神。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究未知规律。
四、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展示几个圆形物品,如圆饼、球、轮胎等,引导学生感知圆。
2. 讲解(30分钟)1.教师板书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并解释其中的符号含义。
2.通过实物展示、文字解释、图片说明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公式。
3. 拓展(15分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更多圆形物品,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4. 练习(20分钟)1.学生个人或小组内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一个直径为2米的车轮的周长是多少?(2)一家医院的大楼有一个圆形的停车场,半径为10米,这个停车场的周长是多少米?2.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方法,与其他学生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应用能力。
2.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今后更好地学习。
五、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六、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在导入环节使用了展示物品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讲解环节我采用了多种方式进行说明,如实物展示、文字解释、图片说明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式运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但在解题环节,个别学生仍然存在计算错误的问题,需要加强练习和巩固。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圆的周长》教案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针对西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圆的周长》进行设计。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圆周长公式的探讨,了解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并能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1. 通过对圆周长公式的探讨,知道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2. 能够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及运用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圆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圆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具备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掌握圆周长公式以及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展示一些与圆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如篮球、饼干等,引起学生对圆的兴趣。
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有什么方法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学生积极回答,老师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经验。
2. 新知呈现老师展示一张圆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老师提问:你们观察图中的圆,有什么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学生思考后,积极回答。
老师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总结出圆周长公式:周长 = π×直径(C = π× d)。
老师解释公式中的符号含义,确保学生理解。
3. 拓展探究老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圆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一块饼干的直径为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解决问题,并记录解决过程和结果。
老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合理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4. 学习总结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总结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老师提问:根据你们的探究和计算,你们发现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总结,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周长展开,包括圆周长的定义、圆周率的含义、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圆周长的概念,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如何从圆的直观特征中抽象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一个挑战。
2. 圆周率的理解: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如何让学生理解其含义并在实际计算中应用,是教学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模型、直尺、圆规、计算器。
2. 学具:学生自备直尺、圆规、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与圆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圆的周长是如何计算的。
2. 探究:让学生分组合作,通过观察、操作,尝试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3. 讲解:教师对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讲解,并解释圆周率的概念。
4. 练习: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对圆周长计算方法的理解。
5. 应用: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以及圆周率的概念。
可以通过图表、公式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使板书内容清晰、直观。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计算给定圆的周长。
2. 提高练习:解决与圆周长相关的实际问题。
3. 拓展练习:研究圆周率的历史,了解其在数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实例中抽象出数学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讲解圆周率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其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周长》教学设计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了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周长》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圆的周长》。
具体包括教材的第三章“圆的周长”,其中涵盖了圆的周长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和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ppt课件、圆的模型、尺子和圆规等教具,同时要求学生准备纸张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圆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他们能从这个模型中得到哪些信息。
2. 概念讲解:我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圆的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3. 计算方法讲解:我通过ppt课件,详细讲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我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我给出几个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6. 应用拓展:我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圆的周长进行解决,从而加深他们对圆的周长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圆的周长= 2πr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圆的直径 = 14cm答案:2πr = 2π 7 = 14π cm2. 题目:一个圆的周长是31.4cm,求这个圆的半径。
答案:周长= 2πr,所以 r = 周长/ 2π = 31.4 / 2π ≈ 5cm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和应用圆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
(完整)西师版小学六年级《圆的周长》教案.doc
圆的周长一、教学目标1.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并知道如何由周长与直径来推导。
2.掌握圆周率与周长和直径或半径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自己动手,探究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
难点:探究圆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并引出圆周率的概念。
找出圆周率与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圆规、直尺、直角三角尺、一元硬币、软线、课件。
四、教学设计1.复习引入老师 : 同学们 ,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圆. 那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
老师展示课件。
老师 : 谁来说一说 , 什么是圆的半径 ?学生举手回答。
同学 :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老师 : 大家说他说得正确吗 ?同学们 :正确。
老师 : 圆的半径就是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那么圆的半径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呢?同学 : 小写字母“ r ”。
老师 :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 , 什么是圆的直径呢 ?学生举手回答。
同学 : 通过圆心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直径。
老师 : 对, 圆的直径就是通过圆心且两个端点都在圆上的线段。
它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呢 ?同学 : 小写字母“ d”。
老师展示课件。
老师:非常好。
接下来,有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图形呢?同学:长方形。
老师:我们之前有没有学习过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呢?同学:学过。
老师:那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
学生举手回答。
同学:长方形的周长等于 2 倍的长加宽。
老师:他说得对吗?同学:对。
老师:那么这又是什么图形呢?同学:正方形。
老师:那谁又来说说正方形的周长算法呢?同学举手回答。
同学:正方形的周长等于 4 倍边长。
老师:说得对吗?同学:对。
老师:说得完全正确。
2.新课讲解老师课件展示。
老师:大家知道图上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吗?同学:滚铁环。
老师:同学们有没有玩过这种游戏呢?同学:玩过。
老师:铁环是什么形状呢?同学:圆形。
老师:对,这正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圆形。
老师:其中的一位小朋友提出了一个问题:“铁环滚一圈的距离是多少呢?” 大家能帮这位小朋友解答他的疑问吗?给同学们一点时间,分组讨论一下吧。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 (1)
小学数学西师新版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中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3.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并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互助讨论法课前准备圆规、直尺、圆纸片、线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出示情境图:谁的铁环滚一圈的距离长一些?为什么?教师:铁环滚动一周的距离我们就叫做铁环的周长。
教师: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新授1.老师出示两个个圆。
学生指出并回答。
2.观察演示图:问题:这两个圆周长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小结:直径相等,圆的周长就相等。
问题:通过刚才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圆的周长和直径有关系。
(二)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圆的周长和直径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一起来作一个实验,测量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得出它们的商。
(介绍圆周率)1.小组讨论,制定探究步骤。
出示探究建议:(1)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2)记录数据;(3)进行计算;(4)得出结论。
2.说明活动要求。
每个组的同学先测量出学具中圆形的周长和直径,然后再用周长除以直径,并把这些数据和计算的结果填在表里。
3.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4.汇报交流。
(1)交流测量的方法。
提问: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测量圆的周长的?学生汇报测量的方法。
(绳绕法、滚动法……)教师:在这些方法中,最欣赏哪个组的方法?小结:不同的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都是在想办法把圆这个曲线图形转化成直线来进行测量的。
二 圆《圆的周长》(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二圆《圆的周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2.理解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及其关系。
3.掌握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什么是圆?2. 讲解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就是围绕圆的一条线段的长度,用L表示。
2.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公式:L=2πr(r表示圆的半径,π≈3.14)。
3.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什么?•公式:L=πd(d表示圆的直径)。
•由上式可知,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即当直径变化时,周长也随之变化。
3. 练习出示一道计算圆的周长的例题:一个圆的直径是10cm,求它的周长。
解答:根据公式L=πd,将直径代入公式可得L=π×10=31.4(保留一位小数),所以这个圆的周长是31.4cm。
4. 巩固让学生们互相出题和解答。
老师发放练习册或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在课堂上互相解答。
5. 应用出示一个实际问题:某公司为了在工作区新建一条环形跑道,现计划新建一条直径为10m的圆形跑道,请计算该跑道的周长。
解答:根据公式L=πd,将直径代入公式可得L=π×10=31.4(保留一位小数),所以该圆形跑道的周长为31.4m。
6.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掌握了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四、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圆的周长的习题。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联系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涉及到计算公式的部分,要重点讲解公式的解读和意义,确保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创设情境和引导思考,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圆的周长 第2课时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4:圆的周长第2课时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讲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本课时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圆的周长,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周率的含义,学会使用圆的周长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2. 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周率的概念及其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2. 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2. 新课导入:介绍圆周率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圆周率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3. 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4. 讲解:详细讲解圆的周长公式,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使用该公式进行计算。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结:总结本课时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1. 圆周率的概念及其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
2. 圆的周长公式:C = 2πr。
3. 圆的周长公式的应用。
作业设计:1. 请计算直径为10厘米的圆的周长。
2. 请计算半径为7厘米的圆的周长。
3. 请计算周长为25.12厘米的圆的半径。
课后反思:本课时通过讲解圆的周长公式,让学生掌握了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圆周率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后作业中,要布置一些具有实际背景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圆周率的概念及其与圆的周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圆的周长西师大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六年级上册第24 例1、25页议一议内容【教材分析】本节学习圆的周长。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并初步认识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是学生初步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的开始,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以及今后学习圆柱、圆锥等知识的基础,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周长的含义,学习圆的周长可通过化曲为直的方法进行教学,并且知道圆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可通过直观演示、实际操作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只是研究圆的周长需要探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那么,对于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这个倍数关系,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是能发现的,然后再根据这一倍数关系推导出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上。
【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了解圆周率的含义。
2、我能通过实际测量、比较、分析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学具准备】1、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圆片或者有圆面的物体4个,绳、直尺、三角板、记录单等,每组准备一个计算器。
2、多媒体课件、抽签用的花朵(由组长进行抽签决定本组展示内容)【学习过程】:(师生问候呼喊班呼)班呼:大胆自信,展现自我,非比寻常,我们最强。
一、揭示课题同学们班呼喊的很响亮,热情很高啊!让我们始终保持这份热情投入到今天的学习当中,好吗?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圆,那么,什么是圆的周长?怎么求圆的周长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圆的周长》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流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动手操作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了解圆周率的含义2、我能通过实际测量、比较、分析推导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圆的周长(一)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圆的周长(一)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圆的周长(一)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13章,主要内容是圆的周长。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们将了解到圆的周长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圆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讲解,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实际的圆形物品,如圆形的饼干和硬币,以便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的圆形物品,如饼干和硬币,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的周长。
我会让学生们观察这些物品,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物品的周长是什么。
3. 练习:在讲解完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实际的例子,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计算圆的周长。
我会鼓励学生们互相讨论和交流,以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六、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用黑板来板书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以便于学生们进行笔记和复习。
七、作业设计1. 半径为5厘米的圆;2. 直径为10厘米的圆;3. 半径为7.5厘米的圆。
答案:1. 2πr = 2π × 5 = 31.4厘米;2. πd = π × 10 = 31.4厘米;3. 2πr = 2π × 7.5 = 47.1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的讲解。
这是因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对于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理解。
因此,我需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实际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细节在教学目标中,我特别强调了学生们能够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圆的周长(二)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圆的周长(二)教案: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圆的周长(二)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十四章,圆的周长。
我们会回顾一下圆的周长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圆的周长是指圆一周的长度,它的计算公式是C=2πr,其中C表示周长,r表示半径,π是一个常数,约等于3.14。
在这一章,我们还会学习如何通过实际问题来应用圆的周长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将这个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我也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章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将圆的周长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圆形的物体,比如硬币、瓶盖等,让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圆的形状。
同时,我还会用绳子围成圆形,让大家可以直观地看到圆的周长。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圆的周长。
我会拿出一个硬币,让大家量一下它的周长。
然后,我会围成一个圆形,让大家量一下它的周长。
这样,大家就可以直观地理解圆的周长了。
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如何将圆的周长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我会给大家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大家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来解决。
我会让大家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并且给出答案。
我会给大家一些随堂练习,让大家巩固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
我会给大家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大家计算它们的周长,并且给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我会用黑板来给大家展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2πr,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和解题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半径为5厘米的圆;(2) 直径为10厘米的圆;(3) 半径为7.5厘米的圆。
(1) 一个自行车轮胎的直径为60厘米,计算它的周长;(2) 一个圆形的花园,直径为12米,计算它的周长;(3) 一个圆形的操场,半径为20米,计算它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1圆的周长(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1圆的周长(1)西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的课题2.2.1,也就是圆的周长(1)。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西师大版,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圆的周长的定义、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圆的周长的概念,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且能够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的重点是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圆的模型、绳子、尺子等教具,以及练习本、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圆的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下圆的特征。
2. 讲解圆的周长的定义:我解释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缘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圆周率。
3. 演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我用绳子围成一个圆,然后用尺子量一下绳子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4. 讲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我解释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两倍乘以圆周率,也就是C=2πr。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计算圆的周长。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2πr,以及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C=πd。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计算下面圆的周长。
(答案:3.14×10=31.4)2. 应用题:一个直径为10厘米的圆,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31.4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对于圆的周长的定义及其与直径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是本节课的重点。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圆的周长的定义及其与直径的关系。
圆的周长是指圆的边缘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等于圆的直径乘以圆周率。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圆的周长(二)
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14:圆的周长(二)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单位圆的周长是2π;2.能够根据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圆的周长;3.能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圆的周长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单位圆的周长是2π;2.根据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圆的周长;三、教学难点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圆的周长进行计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并让学生测量圆的半径或直径,然后询问学生如何计算圆的周长并予以引导,解释圆周长的求解方法示范运算,即:C = πd 或C = 2πr 。
2. 提出问题并引导讨论老师在黑板上提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一个轮胎半径为20cm,它转了一圈行驶了多少米?请学生展开讨论,如何利用圆的周长来计算它转了一圈行驶多少米。
3. 课堂练习结合实际问题,老师在黑板上列出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计算。
例如:1.一个轮胎直径为80cm,它转了16圈,行驶了多少米?2.一个半径为5cm的圆,它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半径为12cm的圆,它的周长是多少?4. 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和解决问题方法。
五、作业1.练习册P21页1、2、3、4题;2.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其中的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学生能够理解单位圆的周长是2π,能够根据圆的半径或直径计算出圆的周长,也能够运用圆的周长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提问引导让学生在思考与交流中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沟通能力。
但是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时间的掌控,避免时间浪费,并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步骤,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圆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3.能够计算圆的周长。
二、教学重点1.了解圆的定义和概念;2.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能够计算圆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本课是圆的周长,希望大家在课前把《西师大版》的P100-101的教材仔细地看一遍。
2. 学习内容1.圆的定义和概念;2.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3.计算圆的周长。
3. 学习路线1.阅读教材P100-101;2.课堂上讲解圆的定义和概念;3.课堂上讲解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之间的关系;4.课堂上教授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
4. 课后作业1.《西师大版》P102的选做题;2.找一些半径相等的圆,计算它们的周长。
第二课时1. 导入新课本课是圆的周长,大家在课前看了P100-101的教材,有了对圆的定义和概念的了解,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 学习内容1.计算圆的周长。
3. 学习路线1.复习圆的定义和概念;2.课堂上讲解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3.课堂练习计算圆的周长。
4. 课后作业1.《西师大版》P102-103的练习题;2.计算自己家或学校相邻的圆形花坛的周长。
五、教学评价1.课堂上抽查学生对圆的定义和概念的掌握情况;2.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圆的定义和概念,然后重点讲解和练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圆,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中,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西师大版2020年六年级上册数学2.2 圆的周长教案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探索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运用圆的周长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3、培养学生的操作试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
4、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推导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准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准备:圆片、铁圈、绳子、直尺。
教学方法:观察、演示、小组合作交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这两天,我们又新学习一个平面图形——圆。
关于圆,你都知道了哪些知识?(回忆学过的圆的有关知识)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圆的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板书课题)二、新授1.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呢?用于指一指,也就是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度。
这条曲线到底有长呢,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它的长度吗?学生演示,根据学生测量的方法,适时板书:①滚测法②绳测法无论的用绳子测量还滚动着测量,都是在用量的方法。
(板书:量)。
大家想出的这些的办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在测量时,我们都是想办法把这条圆的曲线,变成了直的,进行测量,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思想称为化曲为直(板书)。
2.既然大家有这么多好办法,想不想动手量一量圆,看看它的周长是多少?请大家两人为一组,选一个你喜欢的圆,进行测量,把量得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动手测量,将量得的结果写下来,并让一些孩子量得的结果写到大屏幕上。
完成后问:直经相同的圆,它们的周长应该是一样的才对,可你们的结果为什么都不一样呢?让学生明确,在测量时,由于有误差的存在,所以量出的数据有的大,有的小,不精确。
你们觉得量的这种方法怎么样?现在你的客观评价一下量,这种方法吗?(能量出结果,但因为有误差的存在,所以不精确。
3.想一想,除了用量这种方法,你还有什么办法能知道圆的周长吗?是不是我们想要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就用绳子围起来,或者滚一圈?还量吗,怎么办呢?想一想,量出来的这些数,它们都跟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你能用其中的一组数据来说一说吗?让学生观察并计算,初步感知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圆的周长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西南师大2011课标版六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能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猜测、观察、测量、计算、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整个探寻知识的过程,从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了解祖冲之与圆周率,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学生用硬纸板做的圆形纸片、学生自带的圆形实物、没有弹性的线、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一)激发兴趣大家对“龟兔赛跑”的故事都很熟悉,谁赢得了比赛?今天乌龟和兔子要进行第二次比赛,课件出示比赛场地,让学生观察50米和正方形跑道、圆形跑道有什么联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比赛。
这次兔子没偷懒赢得了最终的比赛,但乌龟很不高兴,认为比赛很不公平,但又说不出理由,同学们,你们认为比赛公平吗?让学生说理由。
要想知道比赛是否公平,就得知道正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远的周长。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二)认识圆的周长拿出一个圆,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圆的周长,归纳圆的周长。
要求:同桌拿出自己准备的圆互相指一指圆的周长(三)讨论圆周长的测量方法师:如果现在要想知道你们手中圆的周长,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也就是如何测量圆的周长?学生思考并汇报,课件出示两种常用的方法,并强调细节。
(1)“滚动法”——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2)“缠绕法”——用绳子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二、合理猜想,合作探究。
(一)、分组合作测量、计算师:但刚才龟兔赛跑中的圆形跑道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测量吗?因此我们要探讨出计算远的周长的方法,就像之前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一样。
正方形的周长和什么有关?是边长的几倍?师:你们大胆的猜想远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师:你们的猜想到底正不正确,接下来就通过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1圆的周长(1)-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1圆的周长(1)-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圆的周长概念、圆周率的含义以及圆的周长计算方法进行教学。
首先,介绍圆周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圆周长是圆周上任意两点间的最大距离。
接着,引入圆周率π的概念,解释其是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或查阅资料了解圆周率的小数位数及性质。
最后,教授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即C=πd或C=2πr,并通过实例计算让学生掌握如何应用这些公式。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定义及计算方法。
2. 学习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数学性质。
3. 能够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圆周率的理解及其在圆周长计算中的应用。
2. 圆周长公式的记忆及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运用。
3. 对圆周长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的认识和处理。
教具学具准备1. 圆形物品(如硬币、圆盘等)。
2. 细绳、直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
3. 白板、白板笔。
4.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的周长概念,例如自行车的轮胎滚动一周的距离。
2. 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细绳和直尺测量不同大小圆的周长,记录数据。
3. 讲解:讲解圆周率的概念、性质及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通过PPT或黑板示例进行演示。
4. 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选例讲解。
5. 巩固:通过游戏或竞赛活动,巩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圆周率的重要性及圆周长的计算技巧。
板书设计1. 圆的周长2. 定义:圆周长的定义及公式3. 圆周率:圆周率的概念及其数学表达4. 计算方法: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5. 实例:展示几个圆周长计算的实例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计算给定圆的直径或半径的周长。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操场的周长。
3. 探究题:研究圆周率的历史及其在数学中的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练习和总结等环节,使学生理解了圆的周长概念,掌握了圆周率的含义和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缪立强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110~113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学习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
然后用钢笔或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
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
法。
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
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3倍多一些。
)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察。
(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
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
般用π表示。
(指导读写π。
)
(3)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
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
π=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学生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c=2πr。
要求圆的周长,你必须知道什么?(直径或半径)
4.运用公式计算。
(1)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只列式不计算。
课件演示:由第一个圆逐渐变大,分别出示第二个、第三个,提问:怎样求这个圆的周长?(生答需测量直径或半径,师给出直径0.8分米,学生计算它的周长。
)
(2)出示例1。
①在学生读题后提问:求这张圆桌面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就是求什么?计算这道题应注意什么?
②学生尝试练习,反馈评价。
③提问:如果告诉你的不是这张圆桌面的直径而是半径,该怎样解答?不计算,谁知道结果是多少吗?
(3)完成第112页“做一做”。
(4)看书质疑。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
(3)π=3.14()
2.测量一圆形实物直径,计算它的周长。
3.有一奶牛场准备用粗铁丝围成一个半径是12米的圆形牛栏(如图),请同学们帮忙算一算,至少需才能把牛栏围3圈?(接头处忽略不计。
)
四、总结全课,储存新知。
这节课你自己运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思考题。
课件演示:大圆的周长和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同样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