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物理.电荷电荷守恒定律课时作业(含)教科版选修讲义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教科版选修3-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第1课时 作业

2019-2020学年教科版选修3-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第1课时 作业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1、关于元电荷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就是质子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191.6010C e -=⨯D.元电荷的值通常取231.6010C e -=⨯2、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产生了电荷3、如图所示是检验带电体A (上表面)、B (尖端)处带电情况的实验装置.则( )A.带电体A 处比B 处电荷密集B.带电体B 处比A 处电荷密集C.验电器的C 处做成球形是为了美观需要D.验电器的C 处做成球形是为了让更多电荷分布在C 处4、如图所示,某次实验老师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去吸引细碎的锡箔屑,发现锡箔屑被吸引到玻璃棒上后又迅速向空中散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锡箔屑被吸引是因为获得电子而带负电B.散开时锡箔屑带负电C.最后锡箔屑散开主要是因为碰撞D.散开时锡箔屑带正电5、如图所示,A、B是两个带有绝缘支架的金属球,它们原来均不带电,并彼此接触。

现使带负电的橡胶棒C靠近A(C与A不接触),然后先将A、B分开,再将C移走。

关于A、B的带电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带正电,带负电B.A带负电,B带正电C.A、B均不带电D.A、B均带负电6、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Q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B>Q A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并Q B=Q A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B>Q A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 A、Q 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7、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被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带有的负电荷几乎不存在了。

课时作业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橡胶棒上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毛皮上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2.电荷量为+1 C的带电体,其失去电子的数目为()A.1.6×1019B.6.25×1019C.1.60×1018D.6.25×10183.如果让一个金属球带上电荷,则严格来说它的质量()A.带正电时增大B.带负电时减小C.带正电时减小D.保持不变4.只用一个不带电的验电器,可以检测一个物体()A.是否带电B.带电的种类C.所带电荷量的数值D.带电的种类及所带电荷量的数值5.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带正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B.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C.物体所带电荷量可能很小,甚至小于eD.电荷中和是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6.如下图所示,用起电机使金属球A带上正电,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B,则()A.验电器金属箔片不张开,因为球A没有和B接触B.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正电C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整个验电器都带上了负电D .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因为验电器金属箔片带上了正电7.如下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 .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 .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 .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 .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8.如下图所示,a 、b 、c 、d 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 吸引d ,b 斥c ,c 斥a ,d 吸b ,则( )A .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 .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 .c 、d 两小球带同种电荷D .c 、d 小球带异种电荷二、解答题(共52分)9.(16分)有三个完全一样的绝缘金属球,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C 不带电.现要使B 球带有38Q 的电荷量,应该怎么办?10.(16分)有A 、B 两个物体经摩擦后,使B 带上了2.4×10-6 C 的正电荷,求此过程中有多少电子发生了转移,是如何转移的?11.(20分)(能力拔高题)半径相同的两个金属小球A 、B 带有相等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的金属小球先后与A 、B 接触后移开.(1)若A 、B 两球带同种电荷,求接触后的电荷量之比.(2)若A 、B 两球带异种电荷,求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之比.。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典型例题】【例1】关于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现象说明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也说明通过做功可以创造电荷B、摩擦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应起电说明电荷可以从物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物体另一个部分D、感应起电说明电荷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上去了【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上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上正电。

即电荷在物体之间转移。

感应起电的实质是: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由于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排斥,导致导体中的自由电荷趋向或远离带电体,使导体上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的一端带同种电荷。

即电荷在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转移。

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电荷不可能被创造。

【答案】B、C【例2】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个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附近,有一个绝缘金属球b,开始a、b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在使a带电,则:()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住后不放C、b立即把a排斥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解析】当a带上电荷后,由于带电体要吸引轻小物体,故a将吸引b。

这种吸引是相互的,故可以观察到a 被b 吸引过来。

当它们相互接触后,电荷从a 转移到b ,它们就带上了同种电荷,根据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它们又将互相排斥。

【答案】D【例3】两个相同的带电导体小球所带电荷量的比值为1∶3,相距为r 时相互作用的库仑力的大小为F ,今使两小球接触后再分开放到相距为2r 处,则此时库仑力的大小为:A 、F 121 B 、F 61 C 、F 41 D 、F 31【解析】设两个小球相互接触之前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 和3q , 由库仑定律得:F =3kq 2/r 2由于两个导体小球完全相同,故接触后它们的带电情况完全相同。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名师精编作业(5)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1.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名师精编作业(5)

2017-2018学年度教科版选修3-1� 1.1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作业(5)1.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就是质子C. 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D. 元电荷是带电荷量最小的带电粒子2.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量的单位是A. 安培B. 库仑C. 瓦特D. 焦耳3.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因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可知( )A.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D. 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电荷周围一定存在电场B. 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D. 电场的最基本的特性是对处在它里面的电流有力的作用5.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这是因为( )A. 空气中的正电荷转移到了毛皮上B. 毛皮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橡胶棒上C. 空气中的负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D. 橡胶棒上的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6.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在古代书籍中有许多关于物理现象的记载。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写道,“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

此处所描述的现象属于( )A. 摩擦生热现象B. 磁化现象C. 退磁现象D. 静电现象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 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B.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C. 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D. 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脏物8.对物体带电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体带正电一定具有多余的电子B. 物体所带电荷量可能很小,甚至小于191.610C -⨯C. 摩擦起电实质上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过程D. 电荷中和是等量异种电荷同时消失的现象9.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就是电子B. 元电荷是表示跟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电荷量C. 元电荷就是质子D. 物体所带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10.下列有关电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着电场B. 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他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C.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而产生的D. 电场只对静止的电荷有力的作用11.电荷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__。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以下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答案BD2.对于一个已经带电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上一定有多余的电子B.物体上一定缺少电子C.物体的带电量一定是e=1.6×10-19C的整数倍D.物体的带电量可以是任意的一个值答案 C3.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A.-q B.qC.2q D.4q答案 C4.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答案BCD5.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哪一个() A.6.2×10-19 C B.6.4×10-19 CC.6.6×10-19 C D.6.8×10-19 C答案:B6.把一个带电棒移近并接触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的过程中,金属箔片先闭合后又张开,说明棒上带的是().A.正电荷B.负电荷C.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D.带电棒上先带正电荷,后带负电荷答案 B7.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 C的正电荷,B、C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A.6.0×10-5 C,4.0×10-5 C,4.0×10-5 CB.6.0×10-5 C,4.0×10-5 C,2.0×10-5 CC.4.5×10-5 C,4.5×10-5 C,3.0×10-5 CD.5.0×10-5 C,5.0×10-5 C,2.0×10-5 C答案:C8.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答案:AD9.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小球,表面镀有金属薄膜,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只有一个带电答案BC实验操作步骤一:手持有机玻璃棒,用力将两块起电板快速摩擦后分开步骤二:将其中一块板插入箔片验电器上端的空心金属球(不要接触金属球)步骤三:将两块板同时插入空心金属球实验图解实验现象箔片张开箔片闭合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二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三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研究性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电荷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 1.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教科

高中物理 1.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课时作业(含解析)教科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一、选择题1.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所带电荷的电性和起电方式是( )A .正电荷B .负电荷C .接触起电D .感应起电解析:选AC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故A 对B 错,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带电方式为接触起电,故C 对D 错.2.(江苏扬州中学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远离,则( )A .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 .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 .图中两球一定都带正电D .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选B .两球相互排斥,必带同种电荷,但电荷的性质不能确定,故只有B 正确.3.导体A 带5q 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 带-q 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则B 导体的电荷量为( )A .-qB .qC .2qD .4q解析:选C .两个完全一样的导体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要平分总电荷量,所以q B =5q -q 2=2q ,故C 对.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 .a 、b 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解析:选D .不带电的小球a 靠近带电金属球b 时,由于静电感应,a 上与b 所带电荷异性的电荷向靠近b 的一端移动;相对应的,与b 所带电荷同性的电荷向远离b 的一端移动.b 对a 的引力大于斥力,所以b 要吸引A .当a 与b 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a 与b 带上同种电荷,b 要排斥A .5.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解析:选B.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若金属球带正电,靠近验电器,验电器上的小球带负电,下端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箔张开,选项A、C均错误;若金属球带负电,验电器上的小球带正电,下端金属箔带负电,金属箔张开,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6.下列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解析:选BD.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时,还需知道验电器金属球的带电情况才能予以判断.带电小球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性质.7.(2012·高考浙江卷)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 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解析:选ABC.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选项A正确;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选项B正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是由于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故选项C正确;笔套接触到圆环后,笔套上的部分电荷转移到圆环上,使圆环带上相同性质的电荷,选项D错误.8.M和N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9 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M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9 C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6×10-19个电子解析:选C.摩擦前M、N都不带电是因为它们均为电“中性”,而并非它们内部没有电荷,A错.摩擦后M带有1.6×10-19 C的正电,说明M失去、N得到一个电子,故B、D错.根据电荷守恒定律,N带有1.6×10-19 C的负电,C正确.9.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C的正电荷,B、C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A .6.0×10-5 C ,4.0×10-5 C ,4.0×10-5CB .6.0×10-5C ,4.0×10-5 C ,2.0×10-5 CC .4.5×10-5 C ,4.5×10-5 C ,3.0×10-5 CD .5.0×10-5 C ,5.0×10-5 C ,2.0×10-5 C解析:选C .三个小球带的总电荷量为1.2×10-4 C ,则A 错误;当A 与B 球接触后,各带6×10-5 C 的正电荷,B 与C 接触后B 、C 各带3×10-5 C 的正电荷,而A 、B 再接触则各带4.5×10-5 C 的正电荷 ,所以C 正确;而不可能出现B 、D 这两种情况,所以B 、D 错误.☆10.(·重庆一中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 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 .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B .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C .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D .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解析:选AC .验电器上的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正电荷,金属箔片之所以张开,是由于箔片上的正电荷互相排斥造成的.当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时,说明箔片上的正电荷一定比原来减少了,由于金属球A 只是靠近验电器而没有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发生接触,要考虑感应起电的影响.当金属球A 靠近时,验电器的金属球B 、金属杆包括金属箔片整体相当于一个导体,金属球A 离金属球B 较近,而离金属箔片较远.如果金属球A 带正电,验电器上的正电一定向远处移动,则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不会减少,所以选项B 是错误的;如果金属球A 带负电,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会由于引力作用向近端移动,造成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减少,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如果金属球A 不带电,由于受到金属B 上正电荷的影响,金属球A 上靠近B 的部分也会由于电场力的作用出现负电荷,而这些负电荷反过来会使得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向金属球B 移动,效果与金属球A 带负电荷一样,所以选项A 也是正确的,选项D 是错误的.二、非选择题11.一个α粒子(42He)所带电荷量是多少库仑?一个带正电荷量为0.32 μC 的灰尘粒子是得到还是失去电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个数是多少?解析:42He 带有两个元电荷的正电,所以带电荷量为2×1.6×10-19C =3.2×10-19C .因灰尘带正电,故是失去电子.又因为带电体电荷量总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而电子恰好带一个元电荷的电荷量,故失去电子个数为n =q e =0.32×10-6C 1.6×10-19C=2.0×1012. 答案:3.2×10-19C 失去电子 2.0×1012☆1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C 不带电,现要使B 球带有38Q 的电荷量,应该怎么办?你能想出几种方法?解析: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剩余电荷量平均分配,因此,有四种方法可以使B球带电量为38Q . (1)A 与C 接触分开,再B 与C 接触分开,然后A 与B 接触分开;(2)A与C接触分开,再A与B接触分开,然后B与C接触分开;(3)A与B接触分开,再B与C接触分开,然后A与B接触分开;(4)A与B接触分开,再A与C接触分开,然后B与C接触分开.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高中物理 课时作业(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1

课时作业(一)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解析:任何起电方式都不能创造电荷,也不能消灭电荷,只能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故C、D 正确,B错误.在摩擦起电中,是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相互摩擦,克服阻力做功而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接触起电中,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或从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在感应起电中,是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使不带电的物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故A正确.答案:B2.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于电荷量的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的是( )A.6.2×10-19C B.6.4×10-19CC.6.6×10-19C D.6.8×10-19C解析: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因此该带电荷量为电子电荷量e=1.6×10-19 C的整数倍,将四个选项中的电量除以电子电荷量得数为整数倍的便是可能正确的数字,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3.如图所示,导体A带正电,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A时,A带的( )A.正电荷增加 B.负电荷增加C.正、负电荷均增加 D.电荷量不变解析:当带负电的导体B靠近导体A时,两导体之间无接触,由电荷守恒定律可知,A 带的电荷量不变,只是电荷在导体端面上重新分布(电荷重新分布是由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产生的).答案:D4.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荷量为( )A.-q B.qC.2q D.4q解析:相同带电体接触后,电荷量先中和,后平分.所以B 导体的带电荷量为5q -q2=2q ,C 正确.答案:C5.如图所示,A 、B 为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C 是带正电的小球,当其移近导体A 后,分开A 和B ,之后移去C ,最终A 带上了-1×10-8C 的电荷,下列关于电荷转移情况正确的是( )A .从A 到B 转移了6.25×1010个正电荷B .从A 到B 转移了1.25×1011个正电荷C .从B 到A 转移了6.25×1010个电子D .从B 到A 转移了1.25×1011个电子解析:由于A 、B 都是金属导体,可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A 带上负电荷的原因,是电子由B 移动到A ,其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 =1×10-81.6×10-19=6.25×1010(个).这样B 失去n 个电子,带上1×10-8C 正电,A 得到n 个电子,带上1×10-8C 负电.故只有C 正确.答案:C6.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A 端之后拿走,关于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正确的是( )A .A 端带正电,B 端带正电 B .A 端带负电,B 端带负电C .A 端带负电,B 端带正电D .A 端带正电,B 端带负电解析:用带正电的小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中的电子将被吸附到带电小球上去,故带上正电,A 、B 两端电性相同,A 正确.答案:A7.如图,把一个不带电的枕形导体靠近带正电的小球,由于静电感应,在a 、b 两端分别出现负、正电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闭合开关S 1,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B .闭合开关S 2,有电子从枕形导体流向大地C .闭合开关S 1,有电子从大地流向枕形导体D .闭合开关S 2,没有电子通过开关S 2解析:在S 1、S 2都闭合前,对枕形导体,它的电荷是守恒的,a 、b 出现负、正电荷等量,当闭合开关S 1、S 2中的任何一个以后,便把大地与导体连通,使大地也参与了电荷转移,因此,导体本身的电荷不再守恒,而是导体与大地构成的系统中电荷守恒,由于静电感应,a 端仍为负电荷,大地远处应感应出正电荷,因此无论闭合开关S 1还是开关S 2,都应有电子从大地流向导体,故C选项正确.答案:C8.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B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Q B,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沿虚线d切开,A带负电,B带正电,且Q B>Q AB.只有沿虚线b切开,才有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B=Q AC.沿虚线a切开,A带正电,B带负电,且Q B>Q AD.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带正电,B带负电,而Q A、Q B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解析:静电感应使得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端移动,使B端带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A端少了电子,因而带正电.A端移去的电子数目和B端多余的电子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总量是相等的,但由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关,自由电子在不同位置所受C的作用力的强弱是不同的,这样导致电子在导体上的分布不均匀,越靠近B端负电荷密度越大,越靠近A端正电荷密度越大,所以从不同位置切开时,Q A、Q B的值是不同的,故只有D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9.科学家在研究原子、原子核及基本粒子时,为了方便,常常用元电荷作为电荷量的单位,关于元电荷,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205.5倍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单位D.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单位,而不是带电粒子,带电体的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故C、D正确.答案:CD10.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但数量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解析:两物体摩擦时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错、C对.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答案:CD11.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和B接触一下,再分开一小段距离,发现两球间互相排斥,则A、B两球原来的带电情况可能是( )A.A和B原来带有等量异种电荷B .A 和B 原来带有同种电荷C .A 和B 原来带有不等量异种电荷D .A 和B 原来只有一个带电解析:两球接触并分开后相互排斥,说明此时一定带同种电荷.如果两球接触前带异种电荷,则一定不等量;如果接触前带同种电荷,则不论电荷量多少均可;如果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则接触后一定带同种电荷.答案:BCD12.如图所示,Q 是一个绝缘金属导体,把一个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P 移近Q ,由于静电感应,A 端出现的感应电荷量大小为q A ,B 端为q B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导体Q 上,q A >qB B .导体Q 上,q A =q BC .用接地线接触一下A 端即离开,拿走P 后Q 带正电D .用接地线接触一下B 端即离开,拿走P 后Q 带负电解析:当带正电的绝缘金属球P 移近Q 时,A 端带负电,B 端带正电,由电荷守恒定律q A =q B ,故B 正确、A 错误.无论哪一端接地,大地相当于远端,电子从大地转移到Q 上,接地线离开后,负电荷留在Q 上,拿走P 后,Q 带负电,故C 错误、D 正确.答案:BD13.M 和N 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 带正电荷2.7×10-9C ,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A .在摩擦前M 和N 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 .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 转移到NC .N 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2.7×10-9CD .M 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7×1010个电子解析:在摩擦前,物体内部存在着等量的异种电荷,对外不显电性,A 错误.M 失去电子带正电,N 得到电子带负电,所以电子是从M 转移到N ,B 正确;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得失电子数目是相等的,根据电荷守恒定律,M 带正电荷2.7×10-9C ,则N 一定带负电荷2.7×10-9C ,C 项正确;M 失去的电子数为n =q e =2.7×10-91.60×10-19个=1.7×1010个,D 正确.答案:BCD 三、非选择题14.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 、B ,分别带有电荷量Q A =6.4×10-9C ,Q B =-3.2×10-9C ,让这两个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中和,剩余的正电荷再重新分配,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为Q ′A =Q ′B =Q A +Q B 2=6.4×10-9+-3.2×10-92C =1.6×10-9C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 球转移到A 球,不仅将自身的净电荷中和,且继续转移,使B 球带Q ′B 的正电荷,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ΔQ =|Q B |+Q ′B =3.2×10-9C +1.6×10-9C =4.8×10-9C故转移的电子数n =ΔQ e =4.8×10-9C 1.6×10-19C=3.0×1010(个).答案:电子由B 转移到A ,转移了3.0×1010个。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第1课时作业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1电荷电荷守恒定律第1课时作业

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过关·能力提升一、基础巩固1.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

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答案:B2.(多选)对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电荷就是指电子或质子本身B.所有的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 CD.元电荷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用实验测得的解析:元电荷实际上是指电荷量,数值为1.60×10-19 C,不要误认为元电荷是指某具体的带电物质,如电子。

元电荷是电荷量,没有正负电性的区别。

宏观上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定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元电荷的具体数值最早是由密立根用油滴实验测得的,测量精度相当高,故A错误,B、C、D正确。

答案:BCD3.(多选)M、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M带的电荷为1.60×10-10 C,且它们与外界无电荷的转移,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均无任何电荷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N在摩擦后带的电荷一定为-1.60×10-10 CD.M在摩擦的过程中共失去1.60×10-10个电子答案:BC4.(多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自由电子的转移现象B.摩擦起电是通过摩擦产生的正电荷和电子C.感应起电是自由电子的转移现象D.金属导电是由于导体内有可以移动的正电荷解析:因金属球A带正电,靠近验电器B,根据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验电器金属箔中的电子就会被金属球A中正电荷吸引到验电器的上端小球上,所以下端的验电箔片就会带上正电。

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箔片张开,所以D正确。

答案:AC5.带电微粒所带的电荷不可能是下列数值中的()A.2.4×10-19 CB.-6.4×10-19 CC.-1.6×10-18 CD.4.0×10-17 C解析:任何带电物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A不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选项A符合题意。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律课时作业选修

高中物理 第一章 第1节 电荷及其守恒律课时作业选修

第一节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电荷及其守恒律1.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物理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棒带负电荷.带有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有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带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会发生现象.带电体的三个共同特点是: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能使验电器金属箔张角发生变化;带电体之间有相互作用力.2.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这个规律叫做电荷守恒律.3.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与它带量的电荷,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e=1.60×10-19_C.4.电子的比荷为em e=1.76×1011C/kg,质子的质量为电子质量的1 840倍,则质子的比荷为9.57×107 C/kg.5.关于摩擦起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会发生带电现象B.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一带有量同种电荷C.在摩擦起电现象中负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在摩擦起电现象中正、负电荷同时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在摩擦起电现象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6.有A、B两个物体经摩擦后,使B带上了2.4×10-6 C的正电荷,则此过程中有________个电子发生了转移,是由________向________转移的.答案 1.5×1013B A【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电荷及其相互作用1.以下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带电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带电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带电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带电答案BD解析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A错误;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带同种电荷,故B正确;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时,还需知道验电器金属球的带电情况才能予以判断,因此C不对;带电小球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性质,D正确.图12.绝缘细线上端固,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不带电,如图1所示,现使b球带电,则( )A.a、b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b将吸引a,吸在一起不分开C.b立即把a排斥开D.b先吸引a,接触后又把a排斥开答案D解析b球带电就能吸引轻质小球a,接触后电荷量重分配,那么a、b球带同种电荷,然后就要相互排斥.因此本题突出“近旁”,以表示能吸引并能接触.点评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另外,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若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相接触,由于电荷的重分配,两物体会带上同种电荷,电荷之间就会有相互的排斥力.知识点二起电的三种方式3.关于摩擦起电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现象使本来没有电子和质子的物体中产生电子和质子B.两种不同材料的绝缘体互相摩擦后,同时带上量异种电荷C.摩擦起电,可能是因为摩擦导致质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一个物体而形成的D.丝绸摩擦玻璃棒时,电子从玻璃棒上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质子数多于电子数而显正电答案BD解析摩擦起电实质是由于两个物体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约束能力不相同,因而电子可以在物体间转移.若一个物体失去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子数多,我们说它带正电.若一个物体得到电子,其质子数就会比电子数少,我们说它带负电.使物体带电并不是创造出电荷.点评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的实质都是电子的转移:(1)摩擦起电是由于不同物体束缚电子能力的不同,而使物体得或失电子,即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2)感起电是在电荷的相互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从导体的一端转移到导体的另一端,使导体两端分别带上量异种电荷.(3)接触起电,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使电荷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4.如图2所示,A、B为两个相互接触的、用绝缘支柱支持的金属导体,起初它们不带电,在它们的下部贴有金属箔片,C是带正电的小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B.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C.先把C移走,再把A、B分开,A、B上的金属箔片仍然张开D.先把A、B分开,再把C移去,然后重让A、B接触,A上的金属箔片张开,而B上的金属箔片闭合答案AB解析把C移近导体A时,A、B上的金属箔片都张开,A上带负电荷,B 上带正电荷,A项正确;把C移近导体A,先把A、B分开,然后移去C,A、B 仍带电,再重让A、B接触,A、B上的电荷就会相互,故B对,D错;先把C 移去,再把A、B分开,A、B上的电荷已相互,都不再带电,故C项错误.点评先分开A、B,再移去C,A、B的电荷不会;先移去C,再把A、B 分开,A、B的电荷会发生,本题中,分析A、B中的电荷能否发生是解题的关键.知识点三元电荷与电荷守恒律5.关于元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B.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一于元电荷的整数倍C.元电荷的值通常取e=1.60×10-19 CD.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测得的答案BCD解析得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于e,或者是e的整数倍,这就是说,电荷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物理学家密立根用测得的,由以上分析可知正确选项为B、C、D.点评点电荷的电荷量都于元电荷的整数倍.6.一带负电绝缘金属小球放在潮湿的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小球上的电荷几乎不存在了,这说明( )A.小球上原有的负电荷逐渐消失了B.在此现象中,电荷不守恒C.小球上负电荷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潮湿的空气将电子导走了D.该现象是由于电子的转移引起,仍然遵循电荷守恒律答案CD解析绝缘小球上的电荷量减少是由于电子通过空气导电转移到外界,只是小球上的电荷量减小,但这些电子并没有消失,就小球和整个外界组成的系统而言,其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因此C、D选项均正确.点评电荷既不会凭空创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方法技巧练】接触起电的电荷分配7.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 C的正电荷,B、C 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A.6.0×10-5C,4.0×10-5C,4.0×10-5 CB.6.0×10-5C,4.0×10-5C,2.0×10-5 CC.4.5×10-5C,4.5×10-5C,3.0×10-5 CD.5.0×10-5C,5.0×10-5C,2.0×10-5 C答案C解析A项中三个球电荷量的总和大于原来A球的电荷量,由电荷守恒律排除A项;无论什么时候,若三个球同时接触,则每球各分总电荷量的1/3,且之后无论怎样接触,各球的电荷量都不会再发生变化.若三球电荷量不相,最后一次必为两球接触,则必有两个球的电荷量相,从而可排除B;选项C、D,均满足电荷守恒律,设从第一次两球接触开始,如A、B接触,A、B各带电荷量6.0×10-5 C;第二次B、C接触后B、C各带电荷量3.0×10-5 C,三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6.0×10-5 C、3.0×10-5 C、3.0×10-5 C;第三次用A、B接触,A、B各带电荷量4.5×10-5 C,即选项C的分配结果,由此又可推知,此后无论怎样接触,电荷量也不会多于4.5×10-5 C,从而选C而否D.8.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绝缘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量Q A=6.4×10-9 C,QB=-3.2×10-9 C,让两绝缘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过程中,电子如何转移并转移了多少?答案电子由B球转移到了A球,转移了3.0×1010个.解析当两小球接触时,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剩余的正电荷再重分配.由于两小球相同,剩余正电荷必均分,即接触后两小球带电荷量Q A′=Q B′=Q A+Q B2=6.4×10-9-3.2×10-92C=1.6×10-9 C 在接触过程中,电子由B球转移到A球,不仅将自身电荷,且继续转移,使B球带电荷量为Q B′的正电,这样共转移的电子电荷量为ΔQ B=Q B′-Q B=1.6×10-9 C-(-3.2×10-9) C=4.8×10-9 C转移的电子数n=ΔQ Be=4.8×10-9 C1.6×10-19 C=3.0×1010(个).方法总结使物体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并且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当两球接触时,由于它们带相反电性的电荷,所以带电荷量少的负电荷先被,剩余的正电荷再重分配.如果两球完全相同,剩余的正电荷平均分配.1.感起电和摩擦起电都能使物体带电,关于这两种使物体带电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物体的一转移到另一B.感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C.感起电和摩擦起电都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D.摩擦起电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答案D2.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小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A.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B.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C.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D.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答案B3.如图3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 )图3A.甲图中两球一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答案BC解析带电体对不带电导体也吸引,A错;只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错.4.如图4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不带电的导体球,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图4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棒的带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答案AC解析B中若先移走棒,两球电荷又掉,不再带电,B错;两球是导体,可接触带电,也可以感带电,A、C对,D错.5.如图5所示,原来不带电的绝缘金属导体MN,在其两端下面都悬挂着金属验电箔.若使带负电的绝缘金属球A靠近导体的M端,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图5A.只有M端验电箔张开B.只有N端验电箔张开C.两端的验电箔都张开D.两端的验电箔都不张开答案C解析当带电体A靠近导体M端时,导体由于静电感,两端出现异种电荷,故金箔都会张开.6.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4个图表示验电器上感电荷的分布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由于验电器原来不带电,因此,验电器的金属球和箔片带异号电荷,A、C两项错误.验电器靠近带电金属球的一端感出与带电金属球异号的电荷,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B.7.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物体一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带有负电荷8×10-16 C答案AD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静电荷,甲、乙相互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而带1.6×10-15C的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C 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荷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8.小华在旅游景点购买了一本物理参考书,回家后发现是窃书.其中一道习题给出四个带电体的带电荷量为如下四个选项,你认为其中带电荷量合理的是( )A.Q1=6.2×10-18 C B.Q2=6.4×10-18 CC.Q3=6.6×10-18 C D.Q4=6.8×10-18 C答案B9.如图6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 )图6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B.用手接触枕形导体,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C.用手接触枕形导体,后将手和C分别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D.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答案BCD解析根据静电感现象,带正电的导体C放在枕形导体附近,在A端出现了负电荷,在B端出现了正电荷,这样的带电并不是导体中有的电荷产生,只是电荷的重分布.金箔因带电相斥而张开,选项A错误.用手接触枕形导体后,A 端带负电,B 端不是最远端了,人是导体,人的脚部甚至地球是最远端,这样B 端不再有电荷,金箔闭合,选项B 正确.用手接触导体时,只有A 端带负电,将手和导体C 分别移走后,不再有静电感,A 端所带负电荷便分布在枕形导体上,A 、B 端均带有负电,两对金箔均张开,选项C 、D 正确.点评 手接触导体后,导体与形成一个带电体,导体为近端,为远端. 10.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 、B ,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球所带电荷量为-q ,现要使A 、B 所带电荷量都为-q4,该怎么办?答案 见解析解析 先用手接触一下A 球,使A 球带电传入,再将A 、B 接触一下,分开A 、B ,此时A 、B 所带电荷量都是-q2,再用手接触一下A 球,再将A 、B 接触一下再分开,这时A 、B 所带电荷量都是-q4.。

高中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作业选修讲义

高中物理.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作业选修讲义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基础达标1.关于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任何起电方式都不能违背电荷守恒定律,故A、B、D错,C对.【答案】C2.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C的正电荷,B、C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 A.6.0×10-5C,4.0×10-5C,4.0×10-5CB.6.0×10-5C,4.0×10-5C,2.0×10-5CC.4.5×10-5C,4.5×10-5C,3.0×10-5CD.5.0×10-5C,5.0×10-5C,2.0×10-5C【解析】A项中三个球电荷量的总和大于原来A球的电荷量,由电荷守恒定律排除A 项;无论什么时候,若三个球同时接触,则每球各分总电荷量的1/3,且之后无论怎样接触,各球的电荷量都不会再发生变化.若三球电荷量不相等,最后一次必为两球接触,则必有两个球的电荷量相等,从而可排除B;选项C、D,均满足电荷守恒定律,设从第一次两球接触开始,如A、B接触,A、B各带电荷量6.0×10-5C;第二次B、C接触后B、C各带电荷量3.0×10-5C,三球所带电荷量分别为6.0×10-5C、3.0×10-5C、3.0×10-5C;第三次用A、B接触,A、B各带电荷量4.5×10-5C,即选项C的分配结果,由此又可推知,此后无论怎样接触,电荷量也不会多于4.5×10-5C,从而选C而否定D.【答案】C3.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对摩擦起电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摩擦时,表面粗糙的物体易失去电子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C.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带上电荷的种类不同且数量不相等D.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该物体所带电荷种类可能不同【解析】两物体摩擦时是否得失电子取决于原子对电子的束缚力大小,A错.由于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所以两物体带电种类一定不同,数量相等,B、C错.由题中例子不难看出,同一物体与不同种类的物体摩擦,带电种类可能不同,D对.【答案】D4.(多选)如图所示,a、b、c、d为四个带电小球,两球之间的作用分别为a吸d,b 斥c,c斥a,d吸b,则( )A.仅有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B.仅有三个小球带同种电荷C.c、d小球带同种电荷D.c、d小球带异种电荷【解析】由d吸a,d吸b可知a与b带同种电荷,且与d带异种电荷;由c斥a,c 斥b可知c与a、b带同种电荷,c与d带异种电荷,故选项A、C错,选项B、D对.①A与C接触分开,再让B与C接触分开,然后A与B接触分开;②A与C接触分开,再让A与B接触分开,然后B与C接触分开;③A与B接触分开,再让B与C接触分开,然后A与B接触分开;④A与B接触分开,再让A与C接触分开,然后B与C接触分开.【答案】见解析能力提升1.(多选)如图所示,将带电棒移近两个不带电的导体球,甲、乙两个导体球开始时互相接触且对地绝缘.下述几种方法中能使两球都带电的是( )A.先把两球分开,再移走棒B.先移走棒,再把两球分开C.先将棒接触一下其中的一球,再把两球分开D.棒的电荷量不变,两导体球不能带电【解析】感应起电应遵从以下几个步骤:(1)两导体彼此接触;(2)带电体移近两导体;(3)先分开两导体,再移走带电体.由此可知,A项可以使物体带电;带电体与非带电体接触,电荷发生转移,使物体带电,C项可以使物体带电.故正确答案为AC.【答案】AC2.(多选)如图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解析】验电器的金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两金箔带电荷量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金箔上的正电荷逐渐“上移”,从而使两金箔张角减小,选项B正确,同时否定选项C.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A球靠近B球的一端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一端出现正的感应电荷.A球上的感应电荷与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发生相互作用,由于负电荷离验电器较近而表现为吸引作用,从而使金箔张角减小,选项A正确,同时否定选项D.【答案】AB3.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a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开始时,a、b均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带电,则( )A .a 、b 之间不发生相互作用B .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C .b 立即把a 排斥开D .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开【解析】 b 球带电后,使a 产生静电感应,感应的结果是a 靠近b 的一侧出现与b 异种的感应电荷,远离b 的一侧出现与b 同种的感应电荷.虽然a 上的感应电荷等量异号,但因为异种电荷离b 更近,所以b 对a 的电场力为引力.当b 吸引a 使两者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b 、a 又带上同种电荷,有斥力作用,因而又把a 排斥开.【答案】 D4.如图所示,左边是一个原先不带电的导体,右边C 是后来靠近导体的带正电金属球,若用绝缘工具沿图示某条虚线将导体切开,分导体为A 、B 两部分,这两部分所带电荷量的数值分别为Q A 、Q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A .沿虚线d 切开,A 带负电,B 带正电,且Q B >Q AB .只有沿虚线b 切开,才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B =Q AC .沿虚线a 切开,A 带正电,B 带负电,且Q B >Q AD .沿任意一条虚线切开,都有A 带正电,B 带负电,而Q A 、Q B 的值与所切的位置有关【解析】 导体原来不带电,只是在C 的电荷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向B 部分移动,使B 部分带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A 部分减少了电子,因而带正电.A 部分减少的电子数目和B 部分多余的电子的数目是相同的,因此无论从哪一条虚线切开,两部分的电荷量总是相等的,但由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距离有关,自由电子在不同位置所受C 的作用力的强弱是不同的,这样导致电子在导体上的分布不均匀,越靠近右端负电荷密度越大,越靠近左端正电荷密度越大,故应选D .【答案】 D5.如图所示,大球A 原来的电荷量为Q ,小球B 原来不带电,现在让小球与大球接触,达到稳定状态时,发现A 、B 两球所带的电荷量与体积成正比,小球获得的电荷量为q ;现给A 球补充电荷,使其电荷量再次为Q ,再次让小球接触大球,每次都给大球补充到电荷量为Q ,问:经过反复多次接触后,小球的带电荷量不再发生变化,此时小球带电量为多少?【解析】 两球体积比不变,电荷量比不变,A 球最大的带电荷量为Q ,则有Q -q q =Q q′,q′=Qq Q -q. 【答案】 Qq Q -q。

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

学年高中物理课时作业一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_
答案:CD
10.用棉布分别与丙烯塑料板和乙烯塑料板摩擦,实验结果如下图,由此对摩擦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两个物体摩擦时,外表粗糙的易失去电子
B.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一定同时带上种类及数量不同的电荷
答案:B
2.保护知识产权,抵抗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置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于电荷量的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的是( )
A.6.2×10-19CB.6.4×10-19C
答案:C
6.如下图,将带正电的金属小球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A端之后拿走,关于验电器的带电情况正确的选项是( )
A.A端带正电,B端带正电
B.A端带负电,B端带负电
C.A端带负电,B端带正电
D.A端带正电,B端带负电
解析:用带正电的小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两端电性相同,A正确.
课时作业(一)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这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
B.这三种方式都产生了电荷
C.这三种起电方式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在转移
D.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解析:任何起电方式都不能创造电荷,也不能消灭电荷,只能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故C、D正确,B错误.在摩擦起电中,是两个原来不带电的物体通过相互摩擦,克服阻力做功而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接触起电中,是一个带电的物体与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后电子从带负电的物体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或从不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在感应起电中,是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使不带电的物体中的电子从物体的一局部转移到另一局部,故A正确.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课时作业人教版选修3-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和质子都是元电荷B.一个带电体的电荷量为元电荷的205.5倍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单位D.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解析】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量单位,带电体的带电荷量均为元电荷的整数倍;元电荷只是电荷量的单位,而不是带电粒子,没有正、负之分,故C、D 正确.【答案】CD2.(2012·成都高二检测)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负电的导体B接触后,导体A中的质子数目()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解析】在接触带电的过程中,发生转移的电荷是自由电子,质子并不发生移动,故C正确.【答案】 C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B.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C.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D.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灭【解析】摩擦起电是电子转移的过程,不会创造电荷,A错;接触起电是电荷在不同导体间转移的过程,B对;玻璃棒与其他物体摩擦后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C错;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在导体间重新分配,整个导体显示中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D错.【答案】 B4.有关物体带电的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若物体带正电,则说明该带电体内只存在质子B.若物体带负电,则说明该带电体内只存在电子C.若物体不带电,则说明该带电体内不存在质子和电子D.若物体带负电,则带电体内既存在质子又存在电子,且电子数比质子数多【解析】物体内总是同时存在质子和电子,物体对外显示带电,实质是其内部电子数和质子数不相等.物体对外不显电性,只是内部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答案】 D5.M和N是两个原来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9 C,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MD.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9 C【解析】不带电物体的原子的电子数与质子数相等,呈电中性,物体不显电性,但并不是内部没有任何电荷,A错;摩擦后,M带正电,失去电子,电子从M转移到N,B对,C错;N得到电子,带负电,由电荷守恒定律得N在摩擦后带电量为1.6×10-19 C,D对.【答案】BD6.已知π+介子、π-介子都是由一个夸克(夸克u或夸克d)和一个反夸克(反夸克u或反夸克d)组成的,它们的带电荷量如下表所示.表中e为元电荷.A.π+由u和d组成B.π+由d和u组成C.π-由u和d组成D.π-由d和u组成【解析】π+带电荷量为+e,u带电荷量为+23e,d带电荷量为+13e,故π+由u和d组成,A对,B错;π-带电荷量为-e,d带电荷量为-13e,u带电荷量为-23e,故π-由d和u组成,D对,C错.【答案】AD7.(2013·长沙检测)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解析】把带电金属球移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根据静电感应现象规律,若金属球带正电荷,则导体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上来,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负电荷,箔片带正电荷;若金属球带负电荷,则将导体上的自由电子排斥到最远端,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正电荷,箔片带负电荷,B项正确.【答案】 B8.原来甲、乙、丙三物体都不带电,今使甲、乙两物体相互摩擦后,乙物体再与丙物体接触,最后,得知甲物体带正电1.6×10-15 C,丙物体带电8×10-16 C.则对于最后乙、丙两物体的带电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B.乙物体可能带有负电荷2.4×10-15 CC.丙物体一定带有正电荷8×10-16 CD.丙物体一定带有负电荷8×10-16 C【解析】由于甲、乙、丙原来都不带电,即都没有静电荷,甲、乙摩擦导致甲失去电子1.6×10-15 C而带正电荷,乙物体得到电子而带1.6×10-15 C的负电荷;乙物体与不带电的丙物体相接触,从而使一部分负电荷转移到丙物体上,故可知乙、丙两物体都带负电荷,由电荷守恒可知乙最终所带负电为1.6×10-15 C-8×10-16 C=8×10-16 C,故A、D正确.【答案】AD9.用一绝缘柄将一带正电金属棒a接触另一不带电金属棒b,使之接触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金属棒a上的正电荷向金属棒b上转移B.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金属棒b上的负电子向金属棒a上转移C.在此接触起电过程中,它们的电荷量的代数和不变D.此接触起电过程并不一定遵循电荷守恒定律【解析】带正电的金属棒a与不带电的另一金属棒b接触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使b棒中的电子向a棒转移.此时b棒失去电子而带正电,a棒得到电子与原有的部分正电荷中和,因而a棒上所带的电荷量减少,但a、b两棒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不变.【答案】BC图1-1-610.如图1-1-6所示,有一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金属球A靠近验电器的小球B(不接触)时,验电器的金箔张角减小,则()A.金属球可能不带电B.金属球可能带负电C.金属球可能带正电D.金属球一定带负电【解析】验电器的金箔之所以张开,是因为它们都带有正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张开角度的大小决定于两金箔带电荷量的多少.如果A球带负电,靠近验电器的B球时,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验电器的金属球B上的电子逐渐下移,从而使两金箔张角减小,选项B正确,选项C不正确.如果A球不带电.在靠近B球时,发生静电感应现象使A球靠近B球的端面出现负的感应电荷,而背向B球的端面出现正的感应电荷.A球上的感应电荷与验电器上的电子发生相互作用,使验电器的金属球B上的电子逐渐下移,从而使金箔张角减小,选项A 正确,同时否定选项D.【答案】AB11.有三个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其中A小球带有3×10-3 C的正电荷,B小球带有2×10-3C的负电荷,小球C不带电.先让小球C与小球A 接触后分开,再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分开,试求这时三个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多少?【解析】总电荷量是守恒的,小球接触后平分电荷量;C、A接触后,A、C都带3.0×10-32C=1.5×10-3 C的正电荷量,让小球B与小球A接触后分开,A、B都带1.5×10-3-2×10-32C=-2.5×10-4 C的负电荷量,最后让小球B与小球C接触后,B、C都带1.5×10-3-2.5×10-42C=6.25×10-4 C的正电荷量.故最终三小球的带电荷量分别为q A=-2.5×10-4 C q B=6.25×10-4 C q C=6.25×10-4 C.【答案】 q A =-2.5×10-4 C q B =6.25×10-4 C q C =6.25×10-4 C12.(2012·安庆高二检测)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0 μC ?干燥的天气一个人脱了鞋在地毯上走,身上聚集了-48.0 μC 的净电荷.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净剩余电子?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电子质量m e =9.1×10-31 kg ,电子电荷量e =-1.6×10-19 C,1 μC =10-6 C).【解析】 n 1=Q 1e =-32.0×10-6-1.6×10-19个=2.0×1014个. 人身上聚集的电子个数n 2=Q 2e =-48.0×10-6-1.6×10-19个=3.0×1014个. 由于人身上多了n 2个电子,他的质量增加m =n 2m e =3.0×1014×9.1×10-31 kg =2.73×10-16 kg.【答案】 2.0×1014个 3.0×1014个 2.73×10-16 kg。

教科版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教科版高中物理 必修第三册 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课后练习、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电荷是指带电量为1.6×10-19C的电子或质子B.起电的实质是改变原来物质结构,产生新电荷C.库仑测定了电子所带电量的值,为了纪念他,所以电量单位是库仑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系统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电荷的代数和就不变2. M和N是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它们相互摩擦后M带1.6×10-10 C的正电荷,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B.摩擦过程中电子从M转移到NC.摩擦过程中质子从N转移到MD.在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3. 第一个人工放射性同位素P,是由约里奥一居里夫妇用α粒子轰击铝箔获得的,其核反应方程为,其中X是()A.电子B.正电子C.质子D.中子4. 在感应起电中,带负电物体靠近带绝缘底座的导体时,如图所示M处将()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以上答案均有可能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丹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测,指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揭示了行星运动的有关规律B.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测得的C.库仑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D.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一样都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6. 已知元电荷的电荷量为,若不带电的梳子与干燥的头发摩擦后带的负电荷,这些电荷的电子数目为()A.个B.个C.个D.个7. 关于对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质子的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B.元电荷就是电子或者质子C.物体所带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D.元电荷的大小是1库仑8.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正电,这是因为()A.玻璃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B.玻璃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丝绸上C.丝绸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上D.丝绸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玻璃上9. 现有a、b、c、d四个带电球,已知d带正电,a和c相互排斥,c和d相互吸引,而b和d相互排斥,则()A.a、c带负电,b带正电B.a带负电,b、c带正电C.b带负电,a、c带正电D.a所带电性不能确定10. 一个带电小球所带电荷量为q,则q可能是()A.3 × 10-19C B.1.6 × 10-19C C.0.8 × 10-19C D.9 × 10-19C11. 第一个比较精确测量元电荷e数值的科学家是()A.密立根B.库仑C.法拉第D.牛顿12. 在摩擦起电过程中发生转移的是()A.质子B.原子核C.电子D.电子和质子二、多选题(选择题)13. 如图所示,一对带绝缘支柱的导体M、N彼此接触,且均不带电,贴在两端下部的两片金属箔是闭合的。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课时分层作业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1课时分层作业1 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

课时分层作业(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时间:20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电视机的玻璃光屏表面经常有许多灰尘,这主要是因为()【导学号:12602003】A.这是灰尘的自然堆积B.玻璃有极强的吸附灰尘的能力C.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温度较高而吸附灰尘D.电视机工作时,屏表面有静电而吸附灰尘D[该现象是一种静电现象,即电视机在工作的时候,屏幕表面由于有静电而吸附轻小物体灰尘,即D选项正确.]2.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哪一个()A.6.2×10-19 C B.6.4×10-19 CC.6.6×10-19 C D.6.8×10-19 CB[因任何带电体所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电量1.6×10-19C的整数倍,因6.4×10-19 C=4×1.6×10-19 C,故选项B正确.]3.关于摩擦起电与感应起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感应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B.摩擦起电是因为产生电荷,感应起电是因为电荷的转移C.不论摩擦起电还是感应起电,都是电荷的转移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C[无论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电子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发生转移,其过程中不会有电荷产生或消失,故C对,A、B、D错.]4.(多选)如图1-1-8所示,A、B是被绝缘支架分别架起的两金属球,并相隔一定距离,其中A带正电,B不带电,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12602004】图1-1-8A.导体B将带负电B.导体B左端出现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并且电荷量大小相等C.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可能不等D.只要A与B不接触,B的总电荷量总是为零BD[由于静电感应,导体B左端带负电,右端带正电,导体总电量为零,故A 错误,D正确.B的左端感应出负电荷,右端出现正电荷,电荷量的大小相等,故B正确.若A不动,将B沿图中虚线分开,则两边的电荷量大小相等,与划分的位置无关,故C错误.]5.如图1-1-9是伏打起电盘示意图,其起电原理是()图1-1-9A.摩擦起电B.感应起电C.接触起电D.以上三种方式都不是B[导电平板靠近带电绝缘板并接地时,导体与大地相连,使导电平板带上负电荷,故选项B正确.]6.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会张开.下列各图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B[把带电金属球移近不带电的验电器,根据静电感应现象的规律,若金属球带正电,则将验电器箔片上的自由电子吸引上来,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负电,箔片带正电;若金属球带负电,则将验电器上部的自由电子排斥到远端的箔片上,这样验电器的上部将带正电,箔片带负电.选项B正确.]7.(多选)如图1-1-10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小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靠近或远离,所以()【导学号:12602005】图1-1-10A.甲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乙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C.甲图中两球至少有一个带电D.乙图中两球有一个带电BC[甲图中两球相吸,则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两球带异种电荷,根据异性相吸可如题图中所示;另一种是有一球带电,另一球不带电,则由于静电感应,两球相吸.所以C对,A错.乙图中两球相斥,则二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B对,D 错.]8.如图1-1-11所示,导体A带5q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带q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一会儿后再分开,则B导体的带电量为()A.-q B.qC.2q D.4q图1-1-11C[相同带电体接触后,电荷量先中和,后平分.所以B导体的带电量为5q-q 2=2q,C正确.]二、非选择题(10分)9.半径相同的两金属小球A、B带有相同的电荷量,相隔一定的距离,今让第三个半径相同的不带电金属小球C先后与A、B接触后移开.(1)若A、B两球带同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多少?(2)若A、B两球带异种电荷,接触后两球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多少?[解析](1)A、B带同种电荷,设电荷量为Q,C与A接触后,由于形状和大小相同,二者平分电荷量,A、C所带的电荷量均为12Q.C与B接触后平分二者电荷量,则B 、C 的电荷量均为12⎝ ⎛⎭⎪⎫12Q +Q =34Q ,A 、B 最终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12Q ∶34Q =2∶3.(2)A 、B 带异种电荷,设电荷量分别为Q 、-Q ,A 、C 接触后,平分电荷量,A 、C 的电荷量均变为12Q ,C 与B 接触后,平分二者的电荷量,C 、B 的电荷量均为1212Q -Q =-14Q ,则A 、B 最终的电荷量大小之比为12Q ∶⎪⎪⎪⎪⎪⎪-14Q =2∶1. [答案] (1)2∶3 (2)2∶1精美句子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温馨提示:凡题号前标有☆的为稍难题目)
一、选择题
1.当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所带电荷的电性和起电方式是()
A.正电荷B.负电荷
C.接触起电D.感应起电
解析:选A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为正电荷,故A 对B 错,玻璃棒与验电器接触,带电方式为接触起电,故C 对D 错.
2.(江苏扬州中学高二检测)如图所示,挂在绝缘细线下的两个轻质通草球,由于电荷的相互作用而远离,则()
A.图中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图中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C.图中两球一定都带正电
D.以上说法都不对
解析:选B.两球相互排斥,必带同种电荷,但电荷的性质不能确定,故只有B 正确.
3.导体A 带5q 的正电荷,另一完全相同的导体B 带-q 的负电荷,将两导体接触后再分开,则B 导体的电荷量为()
A.-q B.q
C.2q D.4q
解析:选C.两个完全一样的导体接触后先中和再平分,要平分总电荷量,所以q B =5q -q 2
=2q ,故C 对.
4.绝缘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轻质小球a ,a 的表面镀有铝膜,在a 的近旁有一绝缘金属球b ,开始时a 、b 都不带电,如图所示,现使b 带电,则()
A.a 、b 间不发生相互作用
B.b 将吸引a ,吸住后不放开
C.b 立即把a 排斥开
D.b 先吸引a ,接触后又把a 排斥开
解析:选D.不带电的小球a 靠近带电金属球b 时,由于静电感应,a 上与b 所带电荷异性的电荷向靠近b 的一端移动;相对应的,与b 所带电荷同性的电荷向远离b 的一端移动.b 对a 的引力大于斥力,所以b 要吸引A.当a 与b 接触后,由于接触带电,a 与b 带上同种电荷,b 要排斥A.
5.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的箔片张开.下图中表示验电器上感应电荷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解析:选B.使带电的金属球靠近不带电的验电器,验电器发生静电感应,若金属球带正电,靠近验电器,验电器上的小球带负电,下端金属箔带正电,金属箔张开,选项A、C均错误;若金属球带负电,验电器上的小球带正电,下端金属箔带负电,金属箔张开,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6.下列判断小球是否带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B.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电
C.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后,如果验电器的金属箔能改变角度,则小球一定带电
D.如果小球能吸引小纸屑,则小球一定带电
解析:选BD.用一个带电体靠近它,如果能够吸引小球,小球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不带电;如果能够排斥小球,则小球一定带同种电荷.用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它时,还需知道验电器金属球的带电情况才能予以判断.带电小球能吸引轻小物体是带电体的性质.
7.(2012·高考浙江卷)用金属箔做成一个不带电的圆环,放在干燥的绝缘桌面上.小明同学用绝缘材料做的笔套与头发摩擦后,将笔套自上向下慢慢靠近圆环,当距离约为0.5cm时圆环被吸引到笔套上,如图所示.对上述现象的判断与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使笔套带电
B.笔套靠近圆环时,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
C.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的重力
D.笔套碰到圆环后,笔套所带的电荷立刻被全部中和
解析:选ABC.笔套与头发摩擦后,能够吸引圆环,说明笔套上带了电荷,即摩擦使笔套带电,选项A正确;笔套靠近圆环时,由于静电感应,会使圆环上、下部感应出异号电荷,选项B正确;圆环被吸引到笔套的过程中,是由于圆环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于圆环所受的重力,故选项C正确;笔套接触到圆环后,笔套上的部分电荷转移到圆环上,使圆环带上相同性质的电荷,选项D错误.
8.M和N是两个都不带电的物体,它们互相摩擦后,M带正电荷1.6×10-19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摩擦前M和N的内部没有任何电荷
B.摩擦的过程中电子从N转移到M
C.N在摩擦后一定带负电荷1.6×10-19C
D.M在摩擦过程中失去1.6×10-19个电子
解析:选C.摩擦前M、N都不带电是因为它们均为电“中性”,而并非它们内部没有电荷,A错.摩擦后M带有1.6×10-19C的正电,说明M失去、N得到一个电子,故B、D错.根据电荷守恒定律,N带有1.6×10-19C的负电,C正确.
9.有A、B、C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A带1.2×10-4C的正电荷,B、C不带电,现用相互接触的方法使它们都带电,则A、B、C所带的电荷量可能是下面哪组数据()
A.6.0×10-5C,4.0×10-5C,4.0×10-5
C
B.6.0×10-5C,4.0×10-5C,2.0×10-5C
C.4.5×10-5C,4.5×10-5C,3.0×10-5C
D.5.0×10-5C,5.0×10-5C,2.0×10-5C
解析:选C.三个小球带的总电荷量为1.2×10-4C,则A 错误;当A 与B 球接触后,各带6×10
-5C 的正电荷,B 与C 接触后B 、C 各带3×10-5C 的正电荷,而A 、B 再接触则各带4.5×10-5C 的正电荷,所以C 正确;而不可能出现B、D 这两种情况,所以B、D 错误.
☆10.(·重庆一中高二检测)如图所示的是一个带正电的验电器,当一个金属球A 靠近验电器上的金属小球B 时,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则()
A.金属球A 可能不带电
B.金属球A 一定带正电
C.金属球A 可能带负电
D.金属球A 一定带负电
解析:选AC.验电器上的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正电荷,金属箔片之所以张开,是由于箔片上的正电荷互相排斥造成的.当验电器的金属箔片的张角减小时,说明箔片上的正电荷一定比原来减少了,由于金属球A 只是靠近验电器而没有与验电器上的金属球B 发生接触,要考虑感应起电的影响.当金属球A 靠近时,验电器的金属球B 、金属杆包括金属箔片整体相当于一个导体,金属球A 离金属球B 较近,而离金属箔片较远.如果金属球A 带正电,验电器上的正电一定向远处移动,则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不会减少,所以选项B 是错误的;如果金属球A 带负电,验电器上的正电荷会由于引力作用向近端移动,造成金属箔片上的电荷量减少,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如果金属球A 不带电,由于受到金属B 上正电荷的影响,金属球A 上靠近B 的部分也会由于电场力的作用出现负电荷,而这些负电荷反过来会使得验电器上的正电荷向金属球B 移动,效果与金属球A 带负电荷一样,所以选项A 也是正确的,选项D 是错误的.
二、非选择题
11.一个α粒子(42He)所带电荷量是多少库仑?一个带正电荷量为0.32μC 的灰尘粒子是得到
还是失去电子?得到或失去的电子个数是多少?
解析:42He 带有两个元电荷的正电,所以带电荷量为2×1.6×10-19C=3.2×10-19C.因灰尘带正
电,故是失去电子.又因为带电体电荷量总是元电荷的整数倍,而电子恰好带一个元电荷的电荷量,
故失去电子个数为n =q e =0.32×10-6C 1.6×10-19C
=2.0×1012.答案:3.2×10-19C 失去电子 2.0×10
12☆12.有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球,A 球所带电荷量为Q ,B 、C 不带电,现要使B 球带有38
Q 的电荷量,应该怎么办?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解析:由于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球接触时,剩余电荷量平均分配,因此,有四种方法可以使B
球带电量为38
Q .(1)A 与C 接触分开,再B 与C 接触分开,然后A 与B 接触分开;
(2)A与C接触分开,再A与B接触分开,然后B与C接触分开;
(3)A与B接触分开,再B与C接触分开,然后A与B接触分开;
(4)A与B接触分开,再A与C接触分开,然后B与C接触分开.答案:见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