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测试题.
必修3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必修 3 地理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高中地理必修 3 第二单元测试题班级姓名座号总分一、单项选择题 ( 共 50 分,以下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项选择、多项选择、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 2 分) 1、西北地域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色的形成原由是 (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③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间隔作用④纬度地点偏高 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沙漠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由 B. 过分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沙漠化的主要原由 C. 实行跨流域调水是治理沙漠化的主要门路 D. 建国此后,该地域的沙漠化获得了有效的控制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纤弱的地域,读以下图,回答 3―4题 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域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沙漠草原―沙漠变化的原由主若是因为 ( ) A. 水分差异造成的 B. 热量差异造成的 C. 地形差异造成的 D. 人类耕作方式不一样造成的 4 、西部大开发第一要 ( ) A. 发展高新家产,加速城市化进度 B. 人口外迁,减少环境压力 C. 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 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5 、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域的沙漠化日益严重,其要点是缺水,为认识决水资源问题,卓有收效的是 ( ) A. 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 x 疆 B. 利用科技手段,增添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 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获得生息和恢复 D. 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纳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绿洲的发生、发展和演变,完整与水源有关。
有水是绿洲,无水变沙漠。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6 、以下有关绿洲形成条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绿洲水源只有坎儿井和水窖两种形式 B. 绿洲多分布在山前洪积冲积扇和冲积平原上 C. 绿洲的土壤积水、保肥能力较差 D. 绿洲地域有丰富的降水,完整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7 、以下能充足有效利用土地,实现资源可连续利用的做法是( ) A. 开垦草原,尽可能扩大耕地,多种粮食 B. 在草原地域退耕还牧且适当放牧 C. 樵采天然植被,解决燃料不足问题 D. 在内流河中,上游截流引水,修筑水库,扩大流域的灌溉 8 、亚马孙地域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由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益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 A. ①③④ B. ①②④C.②④⑤D. ①②⑤ 9 、有关沙漠和沙漠化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全世界的沙漠都属于沙漠化土地 B. 我国沙漠化只发生在西北内地地区 C. 沙漠都是由自然原由形成的 D. 沙漠化不不过表现为沙漠 10 、以致西北地域自然景观东西方向差其他主要要素是 ( ) A.水分条件向东向西逐渐变干 B.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减 C. 水分条件由西向东逐渐变干D. 热量条件由东向西逐渐递加 11 、关于亚马孙热带雨林功能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每年开释的氧气占全世界氧气总量的 1/3 B. 每年固定下来的碳的总量约几亿吨 C. 涵养的水量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23% D.供给了亚马孙流域大体 1/3 的降水 12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以致的结果是 ( ) A. 海平面上涨,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域 B. 全世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均衡遇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涨 C.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祸 D. 中纬度地域降水增添,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13 、以下行动有益于亚马孙雨林保护的是 ( ) A. 修筑贯穿亚马孙雨林的公路 B. 移民亚马孙平原 C. 吸引外国投资在此开拓肉牛牧场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14 、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A. 中纬度近海地域 B. 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C. 赤道周边的低纬度地域 D. 两极地域 15 、对不一样程度沙漠的治理思路,正确的选项是 ( ) A. 半干旱农牧过分区和旱农区应当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范林系统B. 对正在发展中的沙漠化土地想法扭转 C. 对已经发生沙漠化的土地主要还是放弃 D. 防治沙漠化的中心问题是植树造林 16 、人类经济活动对沙漠化形成的影响,正确的选项是( ) A. 在低湿地发展立体农业 B. 黄土高原上多开垦土地 C. 降水多的年份利于克制风沙的活动 D. 过分开垦草原读世界某地域水均衡 ( 年降水量减蒸发量 ) 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7―19 题 17 、从图中可以判断 ( )A. 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由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 气温越高,水均衡数值就越小C. 降水越少,水均衡数值就越小D. 热带草原天气地域的水均衡数值都为正当 18 、最近几年来,图中某地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速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由主若是 ( ) A. 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 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目增添 C. 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简单向西南挪动 D. 气温高升,暴雨增加,水土流失严重 19 、从 20 世纪 70 年月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 A. 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 B. 开采石油以致土壤污染 C. 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 D. 尼罗河水被过分引灌,水源不足 20 、长江中上游防范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 )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C. 调理天气、稳固大气成分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21 、关于我国西北地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 B.准噶尔盆地内有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 河套平原、宁夏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 D. 有名的伊犁马、三河牛生长在内蒙古高原东部22 、对亚马孙流域这片全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的远景,正确的说法是() A.面对雨林正在遭到毁来性破坏的严重形势,应当把保护放在首位 B.要大规模开发这片丛林,为当地发展经济服务 C. 从全世界经济发展角度考虑。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3册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课后习题 第二章测评
第二章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表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四项指标的对比。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耕地面积B.耕地面积、土地面积、人口数量、水资源总量C.人口数量、水资源总量、耕地面积、土地面积D.土地面积、人口数量、耕地面积、水资源总量2.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后备耕地资源不足B.水资源浪费严重C.人均土地面积少D.缺水问题突出2.D读下图,完成3~5题。
3.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点是( )A.工业节水B.生活节水C.农业节水D.生态节水4.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原因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 )A.漫灌B.滴灌C.喷灌D.根灌5.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对策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改进灌溉技术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D.海水淡化3题,由图可知,我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4.6%,因此农业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点。
第4题,漫灌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由于渗漏和蒸发,灌溉效率比较低。
第5题,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
4.A5.D截至5月13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累计向地方供水363.9亿立方米,供水范围直接受益人口已达7900万人。
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图,完成6~7题。
6.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需关注的问题是( )①汉江中下游灌溉和航运受到影响②库区及沿线移民搬迁安置量大③沿线干渠开挖后诱发水土流失④北段冬季结冰,调水量受限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南水”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沟通各条水系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水量,促进水能资源开发B.解决北京全市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C.最大限度地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D.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6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入京,使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可能影响到汉江中下游灌溉和航运;中线调水,要加大丹江口水库的容量,库区及沿线移民搬迁安置量大;冬季北方气温低,河水结冰,影响调水量;中线调水,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引水,沿线地区平原广大,干渠开挖后不会诱发水土流失。
高二地理 第二章单元测试 中图版必修3
高二地理第二章单元测试中图版必修3第二章测试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读图1和图2,回答1--2题。
1、图1、图2某区域的地形剖面图,左图中的甲处最有可能是A.秦岭 B.太行山 C.阴山 D.大兴安岭2、“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上过”这是黄土高原一项主要人文景观。
此景观的塑造与当地哪一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A.农业 B.气温 C.土质 D.交通据报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3--5题。
3、“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4、“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5、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对比遥感图像发现,近年来我国新增土地最快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加幅度减小。
读下图回答6~8题。
图1 图26、黄河三角洲湿地泥沙来源主要是A .黄河上游泥沙B .黄土高原泥沙C .地上河河床D .渤海海底泥沙 7、黄河三角洲湿地增幅减小带来的影响有A .耕地面积减少B .地下水位下降C .黄河三角洲海岸后退加剧D .土地盐碱化面积增加幅度上升 8、近年来,黄河三角洲湿地增长幅度减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 B .小浪底水利工程蓄水拦沙 C .黄河中上游防护林发挥作用 D .渤海风浪强度增加田纳西河流域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457万千瓦,目前装机容量约414万千瓦,水力资源利用率约为90%。
阅读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示意图,完成9--12题。
9、从图示看,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A.航运B. 旅游C.梯级开发D.防洪 10、提高库区水质的有效措施有: A .大力发展旅游业B .水源涵养林的保护C .沿岸禁止工业的发展D .大力发展养殖业11、田纳西河流域工业走廊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A .修大坝,使通航条件大为改善 B .旅游业带来经济收入C .大规模的水电开发,促进了高耗能工业的发展D .农业的现代化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12、目前中国大部分河流开发整治中,对田纳西河开发治理成功的经验借鉴不够充分的是 A .防洪灌溉 B .发展旅游 C .发电航运 D .统一管理 读下图,回答第13--15题。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练习题一、选择题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A.甲 B.乙 C.丙D.丁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 D.温度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 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读某国简图,完成4~5题。
4。
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D。
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5.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候干旱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④多外流河A.①②B。
①③C.②③D。
③④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6—7题。
6.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A。
东进 B.南下 C.西扩D。
北上7。
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土地沙化B.耕地撂荒C.退耕还草D.自然灾害读黄河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草地退化率分布图,回答8—9题8.据图判断,退化率最严重的坡向是()A.东坡B.南坡C.西坡 D.北坡9.对图示信息解读和分析,正确的是()A.草地退化率与海拔高度总体呈负相关B.退化率高的坡向光照条件一般较差C.黄河源地的居民活动主要集中在海拔约4700-4900米左右的南坡附近D.黄河源地居民冬季放牧会选择北坡草场进行红腹滨鹬有迁徙习性,常在沙滩、沿海滩涂及河口觅食.图4示意红腹滨鹬迁徙路径,读图完成10-11题.10.近几年来,经停乙地的红腹滨鹬数量锐减,且分布区域趋于集中,推测其原因主要是()A.滩涂湿地锐减B.全球气候变暖C.人工捕杀增多 D.空气质量下降11.红腹滨鹬越冬期间,与丙地相比,甲地()A.昼夜温差较大 B.平均气温较高C.太阳辐射更强D.平均风速更大2012年6月17日是第1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其宣传主题是“土地滋养生命——携手遏制退化”。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阶段水平测试卷(十六)考查范围: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1.关于西北某地区(如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地貌类型是黄土丘陵B.该地盛行东北风C.这种地貌对土地资源造成的危害是沙漠化D.治理的措施是引水灌溉[解析]该题利用西北地区等高线景观图考查对荒漠化的认识。
结合图中等高线判断此处为高原地区;地物呈月牙形推断为西北荒漠地区典型的新月形沙丘,盛行风为西北风。
治理的措施应为有计划地恢复植被等。
[答案] C读世界主要荒漠分布图,回答2~3题。
2.下列荒漠类型一致的是() A.A和B B.B和FC.A和D D.B和D3.关于图中荒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终年受亚洲高压影响B.B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C.D地区深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D.F地区处在大陆内部,蒸发强[解析]第2题,荒漠可以分为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两种,A和F纬度较高,为温带荒漠,B、D、E在副热带,为热带沙漠。
第3题,A(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加上重重山岭的影响,因而气候干旱;B、D、E都处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受下沉气流影响,炎热干燥;F地也属于温带荒漠,尽管靠近海洋,但地处盛行西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答案] 2.D 3.C4.全球热带雨林变化的趋势是() A.毁林速度加快B.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C.每年毁林面积相当于一个法国D.每年有32万平方千米的雨林被毁[解析]全球的热带雨林集中分布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和东南亚地区。
目前国际社会把保护的眼光较多地投向亚马孙雨林,所以亚马孙雨林的毁林速度有减缓的趋势。
但全球的热带雨林仍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
[答案] B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
据此完成5~6题。
5.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农作区——减少水井数量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C.干旱地区——减少水井数量D.农作区——推广节水农业,防治土壤盐碱化6.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解析]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特征,结合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寻找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3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交通发达B.单位面积产量高C.水热条件好D.人均耕地面积广130°E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土壤十分贫瘠B.开发的成本太高C.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6.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7~9题。
7.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10.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B.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D.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12.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A.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与热量B.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土壤资源C.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工业与森林资源13.右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14.下列地理特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是A.农业以基塘生态农业为特色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土地资源富而有余C.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D.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其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15.河流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数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不属于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是A.尼罗河流域B.密西西比河流域C.印度河一恒河流域D.黄河流域16.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完整版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3第2章章末综合检测含解析
(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 ,共 60 分 )拥有显然沙化趋向的土地,主若是指因为土地过分利用或水资源困穷等原由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
读某年我国拥有显然沙化趋向土地的利用种类结构图,回答 1~3 题。
1.读图判断 ,拥有显然沙化趋向土地的主要利用种类及其比重是()A .耕地92%B.草地68%C.耕地23%D.草地78%2.防治土地沙化需要针对不同样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纳就地取材的措施。
在干旱地区沙漠边沿的绿洲,合适的措施是()A .大力种植以乔木为主的植被,防风固沙B.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C.在缓坡地带,大力修建梯田D.采纳人工措施,增添冰川积雪的消融量3.以下地理现象,可以指示土地沙漠化迹象的是()A .地表反射率降低B.众多的沙丘固定C.生物多样性加强D.生物生产力降落解析:第 1 题 ,第一从三角坐标系中读出草地约占9%;B 、C 项的读数都是正确的,但草地所占比重较大68%,耕地约占 23%, 其余种类土地约占,为“主要利用种类” 。
第 2 题 ,干旱地区的沙漠边沿之所以出现绿洲,是因为有河流流经或有地下水出露,其沙漠化的主要原由是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第3题,土地沙漠化是土地退化的一种,土地退化过程中生物生产力降落,生物多样性降落,地表反射率上涨,固定沙丘活化。
答案:(2016 ·南十校测试河)读某年我国部分省区沙漠化动向变化图,完成 4~ 5 题。
4.内蒙古沙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由是()A .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冻融作用D.内力作用5.内蒙古沙漠化面积变化最大,其主要原由是 ()A .过分放牧 ,以致植被破坏严重B.开矿、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环境C.防范林以及其余生物工程的实行D.全世界变暖 ,该地区降水增添解析:第 4 题 ,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故 B 项正确。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试题
必修三第二章一、选择题1. 对于自然条件对荒漠化影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多雨年有益于土地荒漠化的进度B. 山地、丘陵地域裸露的地表有益于风沙活动C. 狂风天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供给了条件D. 天气要素对于荒漠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 我国西北地域包含的省(区)简称是A. 陕、甘、宁、青、新B. 陕、甘、新所有,内蒙古西部C. 新、宁、内蒙古大部及甘肃北部D. 内蒙古、新、宁、青3.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由于()A.可以吸纳和滞蓄大批降水 B .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均衡C.促使全世界水循环,调理全世界水均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4. 丛林是人类的保护伞,损坏丛林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有()①全世界天气失调②生态环境恶化③自然灾祸频发④生物多样性锐减A.①②③ B .②③④C.①②④ D .①②③④5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小直接结果是()A.中纬度地域降水增添B.海平面上涨,吞没沿海低地C.碳氧均衡遇到损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添 D .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祸6. 现存原始丛林面积较大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混交林带7. 读以下图,这些荒漠化土地主要散布在我国的()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域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域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域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域8 .下边不属于荒漠化防治内容的是()C.要点治理已遭沙丘入侵的地段D.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9 .从我国西北地域荒漠化的成因来看,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A.生态效益为中心 B .除去贫穷为中心C.社会效益为中心 D .政治效益为中心10 .下边属于防沙工程举措的是()A.封沙育草 B .创造乔、灌木联合的防沙林带C.成立农田防备林网 D .设置沙障工程11 .长江中上游防备林、“三北”防备林、沿海防备林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练习题
必修三第二章练习题(一)班级:姓名:组别:一、选择题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3题( )1、从图中可以判断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2、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4—5题( )4、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5、西部大开发首先要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6、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下图是我国境内沿38°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 )7.图中甲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 B.水体污染 C.土地沙漠化D.土地盐碱化( )8.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①破坏植被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③土质疏松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武汉已总体规划了6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
最新【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3 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表格中。
每小题2分,共60分)右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1—4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 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 .交通发达B .单位面积产量高C .水热条件好D .人均耕地面积广2.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 .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B .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C .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D .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3.城市P 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
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 .原料产地B .消费市场C .廉价劳动力D .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4.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5.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比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A .产业基础良好B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C .腹地范围广阔D .技术水平高6.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130°E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气温高温多雨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7~9题。
7.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④南水北调,引长江人黄河,补充黄河水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①中游种草植树,控制水土流失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枢纽,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9.下列行为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或减轻长江流域内发生的特大洪灾的是A.加强流域内用水管理、加强防汛预警预报B.修筑河堤、整治中下游河道C.加强全流域绿化、搞好水土保持D.围湖造田、发展大农业10. 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11.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B.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C.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D.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12.生产布局与自然资源不匹配的是A.海南岛的橡胶种植业与热量B.江南丘陵的茶园与土壤资源C.天津的石油化学工业与淡水资源D.小兴安岭的木材加工工业与森林资源13.右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14.下列地理特征属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是A.农业以基塘生态农业为特色B.能源和原材料不足,土地资源富而有余C.自然资源丰富,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D.以上海为经济中心,其工农业生产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15.河流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文明大多数发源于大河流域,下列大河流域不属于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是A.尼罗河流域B.密西西比河流域C.印度河一恒河流域D.黄河流域16.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①充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②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③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④传播新技术、新工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7.20纪末至21世纪初,我国强调大力推动内地工业的发展,其主要考虑的是A.为了加强国防建设B.为了缩小内地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C.为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D.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广阔的土地。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单元测考试试卷.docx
地理必修三第二章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
1•不同地区的荒漠化成因不同。
下列风沙地域与成因说法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河套平原一过度放牧 B.锡林郭勒草原一过度采矿 C.南疆一过度利用水源 D.河西走廊一过度樵采 2、下列关于荒漠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荒漠化只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B. 次生盐渍化不属于荒漠化的范畴 C. 在我国荒漠化只存在于四北地区D. 荒漠化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科尔沁地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的西辽河中下游的通辽市附近,历史上曾经为水 草丰美的疏林草原景观,但现在已是中国最大的沙地。
下图为科尔沁沙地重心 变迁图,读图回答各题。
3. 科尔沁沙地重心移动的主要原因是()A. 过度樵采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B.过度垦殖导致沙地向草原腹地推进C.严重超载放牧导致草场退化D.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 4. 科尔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是( )A. 扩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建设商品粮基地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4 mX2 mXl m ). 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 个人工湿地系统(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各题。
5 •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貌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6.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 C.岀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D. 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台田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地区的特殊耕作模式,堆土成台在上耕作,挖 沟为渠也可放养水生生物。
农场盐碱荒地修台田时先在底部铺塑膜、塑膜上铺1978 年970 年 1949 年 1960 年1955 进 43.80 43.75 43.70 43.65 43.60 43.5543.50: 121.70 121.75 121.80 121.85121.90121.95纬度(度)43.85? 1995 年 1985 年经度(度) "、Z S Z X Z S Z S Z S Z \ ta 'ik於金應夕{尸專出z k管100(%)徽建肃东西北苏江宇古西海 安福甘广广河江浙辽蒙山上内 暗管,然后堆土成台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思考并完成 1~ 3 题。
1.为迎接今年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制作了四幅景观图片,其中属于
土地荒漠化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导致①中现象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风蚀
B.水蚀
C.冰川侵蚀
D.海蚀
3.导致②中现象出现的自然原因是 (
D.兴建防洪设施
田纳西河源出阿巴拉契亚高地西坡……大部分流经阿巴拉契亚高原区……水力资源丰富,仅能通行小
汽轮。下游河谷较开阔,从帕迪尤卡至弗洛伦斯之间
450 千米河道,通航便利。流域内降水丰沛,河口平
均流量 1800 立方米 / 秒。但水位季节变化较大。据此完成 9~ 10 题。
9.田纳西河水力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
22-23 题。
增长率的变化在三个区域中最大
C. 2001~ 2005 年北部山区国内生产总值增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土壤盐碱化 ④酸雨危害
D .②③
()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③④
读 2001~ 2005 年广东省三个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完成 22.图中信息反映
A. 2005 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比 2004 年多
B. 2001~ 2005 年珠江三角洲国内生产总值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2 分× 25= 50 分 )
2010 年 6 月 17 日 是 第 15 个 “ 世 界 防 治 荒 漠 化 和 干 旱 日 ”(World Day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and Drought) 。2009 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主题是“荒漠化与气候变化——
④距海遥远,气候干旱
()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国际金融报》 (2009 年 5 月 14 日 ) :新塘 ( 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 ) 在 30 年前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
小镇,改革开放之初,这里诞生了国内第一条牛仔裤。
30 年后,这里聚集了几十万外来工,成为中国乃至
世界最大的牛仔布生产基地和华南摩托车、汽配产业重要地标。每天,这里有
D.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的局面
7.武汉市有众多的湖泊,这些湖泊的主要功能是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调节径流,减少洪灾 ③提供供水和航运之便 ④土地后备资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武汉市夹“二江三岸”,有丰富的河滩地资源,对这些河滩地的科学开发应
()
A.兴建高档观景 ( 观江 ) 建筑
B.修建道路、桥梁 C.发展城市观光农业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C.江南丘陵地区;利于循环经济发展 D.青藏高原地区;利于充分利用太阳能 下图是我国境内沿 38°N 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 4~5 题。
12.图中甲地形区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水体污染
C .土地沙漠化
D .土地盐碱化
13.造成乙地形区生态环境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①破坏植被 ②该地区夏季多暴雨 ③土质疏松
D.大力发展耕作业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武汉已总体规划了 6 大放射状楔形绿色生态走廊:①大东湖水系;②武湖水系;③府河水系;④后
官湖水系;⑤青菱湖水系;⑥汤逊湖水系。结合“武汉城市规划图”,完成
6~ 8 题。
6.打通这些湿地风道可以 (
)
A.缓解城区的热岛效应
B.发展城区水上观光旅游
C.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优秀学习资料 欢迎下载
① a—— 石质戈壁 ② b—— 盐化戈壁 ③ c—— 绿洲 ④d—— 砂质戈壁
A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 .③④
20.该地绿洲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①气象灾害少 ②热量充足,一年两熟 ③水源较丰富 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A .①②
B.①③
C .③④
21.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有
D.城市化向城市群模式转变
15. 30 年来,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新塘得以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①靠近港澳和东南亚 ②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③改革开放的政策
④海运便利
A.②③④
B.①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
气候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番茄具有较高的色素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
20 世纪 90 年代
起,我国某地开始大规模种植加工番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近
250 万件牛仔服被生产出来
销往世界各地。数据显示,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
2008 年新塘仍完成工业总产值 797 亿元。据此
完成 14~ 15 题。 14.新塘诞生国内第一条牛仔裤时,珠江三角洲 ( ) A.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B.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增强
C.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和城市群体系
①穿行于崇山峻岭中,落差大
②流域内降水丰沛 ③下游河谷较开阔 ④水位季节变化较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田纳西河的汛期出现在 ________季节。 ( )
A.夏秋
B.秋冬
C.春夏
D.冬春
11.图中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A.东北森林地区;利于林区经济发展 B.西北沙漠地区;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90%,是世界上最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据
此完成 26-28 题。
16. 该地最可能为我国的
A .西藏 B .新疆 C .黑龙江 D .安徽
17. 番茄加工产业已成为该地重要的外向型产业,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应该
①抓好对外宣传,以拓展市场
②扩大外延,增加种植面积
③抓好龙头企业建设,以带动品牌
)
A.气候干旱,大风频繁
B.降水少,但有时强度大
C.人口增长迅速
D.不合理的生产活动
读“我国部分区域简图”,完成 4~ 5 题。
4.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主要是 ( )
A.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环境污染
D .湿地破坏
5.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
B.修建水电站
C.增加灌溉面积
④抓好科技投入,不断提高质量
⑤加大原料出口能力,增加收益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8. 该省区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还有 A. 棉花、甜菜 B. 油菜、长绒棉
C. 花生、甜菜
D.甘蔗、油菜
读河西走廊自然景观示意图, 回答 19~ 21 题。
19.该地形区的自然景观有石质戈壁、砂质戈壁、绿洲和盐化戈壁,其分布位置与图中数字配对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