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保险业研究报告2003

合集下载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非寿险保险工作紧紧围绕全国保险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和要求,以车险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简称“车险改革”)为龙头,以加快发展为目标,积极深化各项改革,努力探索经营机制和保险服务的创新,强化公司内控管理,切实转变监管思路,不断创新监管手段,非寿险保险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保险业务稳步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增强2003年,在保监会和各财产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非寿险业克服因车险改革车险费率总体下降、业务结构战略调整和“非典”等因素的影响,保险业务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态势。

2003年,全国非寿险保费收入869.4亿元,同比增长11.53%,其中意外险保费23.61亿元,短期健康险保费1.87亿元,占非寿险总保费的2.85%;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35.96%。

非寿险承保金额和责任限额共计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6.8%。

非寿险的保险密度65.5元,保险深度0.75%。

财产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1165.38亿元,资本金总计达223.2亿元,同比增长13.1%。

据初步统计,中外资财产保险公司实现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20.5%。

二、车险改革平稳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2003年车险改革以来,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车险市场稳步发展,车险保费收入持续增长,车辆的保险覆盖面有所提高,车险服务模式不断创新,车险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截止年底,全国车险保费收入540.14亿元,同比增长14.35%,占非寿险总保费的62.13%,与往年基本持平,承保的各类机动车总数为2653万辆,同比增长11.26%。

车险改革在全社会引起高度关注。

保险公司勇于创新实践,在改革中求发展;各地保监局严格监管,正确指导,在监管中促发展,确保了车险改革的平稳有序发展。

改革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一是保险公司逐步树立和加强了经营效益观念,提高了管理水平,注重目标市场和客户群的选择,不断创新产品功能和服务模式。

2003年至今中国保险业宏伟进程回顾

2003年至今中国保险业宏伟进程回顾

2003年至今中国保险业宏伟进程回顾“中国有上千万进入保险行当的人,许多人与中国保险业一起成长,一批人慢慢演变成中国保险职业经理人,一批人慢慢成为保险业的明星人物。

但是,他们的职涯规划,他们的谋生心路,他们的营销理念,他们彼此间的关注,他们对未来环境的预估,他们对事件独到的剖析和理解……也许,保险经理人们需要有这样的一个媒介来分享日益变化的保险市场的成败与得失。

”“保险业辗转反复59年,虽如今大家齐声宣称保险如何重要,但不可否认,在金融行业,保险业依然是弱势的。

在当今社会,利益日益分化多元。

保险业要做大做强,有赖于保险人的共同努力。

(2003-2005年):彼时,中国保险业正逢人保、国寿、平安成功海外上市;18路保险诸侯陆续登场;合资公司北上广密集布局2003年11月6日,人保财险正式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交易,成为内地保险第一股,也是金融机构海外上市第一股;2003年12月17日和18日,中国人寿先后在美国纽约证交所和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超过30亿美元,创下当年全球资本市场IPO规模的最高记录;2004年6月24日,平安保险集团股票在香港联交所正式挂牌交易,创下集团整体上市先例。

2004年7月底,中国保监会尘封8年的中资保险公司审批大印重新开启,在提交的30余份申请中,最终经保监会办公会议审批获准筹建的共有18家新设独立中资保险公司,即所谓“8+3+7”(8家寿险、3家健康险、7家财产险)。

18家获批公司的名单是:国民人寿、平泰人寿、昭德人寿、华夏人寿、联合人寿、国信人寿、国华人寿、阳光健康险、昆仑健康险、正华健康险、永诚财险、华农财险、安邦财险、安华农业险、万全汽车险、渤海财险、东安财险等。

当时引起市场热议的还有这18家公司的股东或多或少有民营背景这一共同标签。

几经沉浮,这些公司大多数现已更名。

与上述18家新设独立中资保险公司几乎同时获批的还有人保健康险、平安健康险、太平养老险、平安养老险等专业公司,以及华泰人寿、华泰资产管理、中再寿险、中国再资产管理等集团公司附属的子公司。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研究报告一、引言保险行业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需求逐渐增加,保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本文旨在对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趋势、竞争格局、政策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为保险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依据。

二、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1.市场规模2.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保险密度指人均保费收入,保险深度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近年来,我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不断提高。

2017年,我国保险密度达到2725元/人,保险深度达到4.4%。

3.市场主体我国保险市场主体包括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消费者等。

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保险公司186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87家,人身保险公司99家。

保险中介主要包括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和保险公估人。

保险消费者是指购买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单位。

三、保险行业市场趋势1.保险需求持续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保险需求逐渐增加。

一方面,居民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日益强烈,保险产品逐渐成为家庭理财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需求不断上升,保险服务在企业运营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2.保险产品创新为满足市场需求,保险公司不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

在人身保险领域,保险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投资理财功能的保险产品,如分红保险、万能保险、投连险等。

在财产保险领域,保险公司针对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风险特点,开发了专业化的保险产品。

3.保险科技发展四、保险行业竞争格局1.市场竞争加剧随着保险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一方面,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加剧,主要体现在产品创新、服务质量、渠道拓展等方面;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如银行、证券、基金等。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保险行业分析报告(2003年3季度)出版日期: 2003年11月 编写说明我国保险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200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实现保费收入2968.13亿元,同比增长31.18%。

其中,财产险市场发展平稳,实现保费收入671.97亿元,同比增长11.65%;人身险市场发展迅速,实现保费收入2296.16亿元,同比增长38.25%。

今年前三季度,财产险市场发展平稳,实现保费收入671.97 亿元,同比增长11.65%。

车险和航意险条款费率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各产险公司针对车险改革带来的新变化,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压缩车险业务比重,提高非车险业务占比,强化管理,控制风险,改善经营效益,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由于产品和服务创新不够,发展乏力,财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速比上年有所放缓。

另外,市场无序竞争情况严重,特别是车险违规退费、理赔混乱等问题突出,市场秩序急需规范。

前三季度,赔款、给付额345.42亿元,同比增加57.78亿元。

近一年来,我国保险业可谓大事不断,随着新《保险法》实施,车险、航意险实行条款与费率市场化改革,三大国有保险公司相继完成股改并寻求海内外上市,保险中介及代理人制度酝酿变革,更多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更多地区对外开放,2003年的中国保险业仍将有重大的发展。

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目 录Ⅰ 2003年3季度金融运行情况 (1)一、货币信贷运行分析 (1)1.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得到控制 (1)2.信贷规模总体依然偏快 (1)3.贷款结构问题愈加突出 (2)4.居民储蓄突破10万亿,外汇存款有所下降 (2)5.居民储蓄意愿强烈;消费意愿稳定,购车、购房意愿有所回落;股票投资意愿减弱 (2)二、货币政策操作及取向 (3)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 (3)2.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础货币,对冲法定准备金率提高的负面影响 (3)3.四季度货币政策取向 (3)三、上市银行三季度经营分析 (3)四、交易所国债市场 (5)1.资金紧张、利率预期上升和恐慌性抛售导致二级市场历史性大跌 (5)2.一级市场流标,利率预期改变 (6)五、股票市场 (6)1.二级市场走势 (6)2.一级市场融资 (7)Ⅱ 2003年3季度保险市场运行状况 (8)一、整体运行情况 (8)1.保费收入稳定增长 (8)2.人身险增长速度快于财产险 (8)3.保险赔款、给付基本平稳 (9)4.营业费用小幅增长 (9)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5.资产总额增加较快 (10)二、保费收入结构 (11)1.财产险市场 (11)2.人身险市场 (11)Ⅲ 2003年3季度保险市场区域情况 (12)一、北京 (12)1.保费收入 (12)2.保险机构 (13)二、上海 (13)1.保费收入 (13)2.保险机构 (14)三、浙江 (14)1.保费收入 (14)2.保险机构 (15)四、四川 (15)1.保费收入 (15)2.保险机构 (15)Ⅳ2003年3季度保险行业资本运营 (16)一、资金运用 (16)1.前三季度资金运用回顾 (16)2.《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出台 (17)3.保险资金运用发展趋势预测 (18)二、保险公司上市 (18)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18)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19)3.中国再保险公司 (20)4.保险公司上市综述 (20)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三、兼业代理 (22)1.银行保险 (22)2.邮局保险 (24)Ⅴ 2003年3季度保险行业竞争格局 (24)一、中资保险企业 (25)1.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25)2.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25)3.中国再保险公司 (25)4.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5.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6)6.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27)7.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27)二、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 (27)1.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特点 (27)2.法律法规的进展 (28)3.外资保险公司对国内企业的影响 (29)4.外资保险公司对国内保险市场的影响 (29)5.保险市场对外开放的政策取向 (30)三、保险中介机构 (31)1.《关于保险公司经营区域有关问题的通知》 (31)2.专业中介的发展趋势 (32)Ⅵ 保险行业第四季度发展趋势 (32)一、经营主体增加,保险市场集中度开始下降 (32)二、保险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集团化和公开化特征 (33)三、市场竞争呈现全方位、多层次态势 (33)四、保险责任不断扩大,可保风险出现泛化 (33)五、保险产品、保险服务、保险价格趋向差异化 (34)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图表目录图表12001年9月-2003年9月M2及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变动图 (1)图表22003年9月五家上市银行资产情况 (4)图表32003年9月五家上市银行收益情况 (4)图表42003年3月-2003年9月沪市国债指数走势图 (5)图表52003年1月-2003年9月上证指数变动图 (7)图表62003年1月-2003年9月沪市日成交金额 (7)图表72002、2003年1-9月份保费收入 (8)图表82002、2003年1-9月保费累计收入及同比情况 (8)图表92002、2003年1-9月份赔款和给付额 (9)图表102002、2003年赔款和给付额当月累计及同比情况 (9)图表112002、2003年1-9月份营业费用 (10)图表122002、2003年1-9月营业费用累计支出及同比情况 (10)图表132002、2003年1-9月份保险市场资产总额 (10)图表142003年1-9月份财产险保费收入及赔款、给付额 (11)图表152003年1-9月份财产险保费收入及赔款、给付额增长趋势 (11)图表162003年1-9月份人身险保费收入及赔款、给付额 (12)图表172003年北京地区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13)图表182003年上海地区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14)图表192003年浙江地区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15)图表202003年四川地区保费收入增长情况 (16)图表212003年保险资金运用情况 (17)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010)68558355FAX:(010)68558370版权: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TEL :(010)68558355FAX :(010)68558370Ⅰ 2003年3季度金融运行情况一、货币信贷运行分析1.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得到控制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

中国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及展望

中国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及展望

中国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及展望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一、2003年保险业基本情况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保险业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求发展,以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加强和改善监管促进健康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国保险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在全行业上下形成了抓改革、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国保费收入3880.4亿元,同比增长27.1%。

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869.4亿元,同比增长11.7%;寿险保费收入2669.5亿元,同比增长28.7%;健康及意外险保费收入341.5亿元,同比增长69.7%。

保险密度287.44元,保险深度 3.33%。

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9122.8亿元,同比增长41.5%。

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保险公司61家,其中财产险公司24家(政策性保险公司1家),人身险公司32家,再保险公司5家;其他保险机构8家,其中集团(控股)公司6家,资产管理公司2家;保险中介公司1037家,其中已批准开业706家(经纪公司83家,公估公司115家,代理公司508家),待开业331家(经纪公司82家,公估公司43家,代理公司206家)。

各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包括保险营销员、兼业代理、保险代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由于保险营销员的归属待定,目前暂将保险营销员列入保险中介系列)渠道的保费收入为2892.73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74.55%。

其中保险营销员保费收入1612.83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41.56%;兼业代理保费收入1183.51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0.50%;保险经纪公司保费收入49.60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28%;保险代理公司保费收入46.78亿元,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1.21%。

全国共有保险从业人员150万人,保险代理人128万人。

保险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在认识上达到新高度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全行业迅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紧密结合保险业实际,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认识上达到新高度。

保险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与案例分析

保险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与案例分析

保险行业的市场调研方法与案例分析市场调研在保险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了解保险市场的需求、竞争对手、客户偏好以及行业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保险行业中常用的市场调研方法,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来了解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一、定性研究方法1. 主题访谈主题访谈是一种常用的市场调研方法,通常通过与目标受访者进行面对面或电话交流,以探索和了解他们的需求、态度和行为。

在保险行业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客户进行主题访谈,以深入了解他们对不同保险产品的需求以及购买决策的因素。

【案例分析】:一家保险公司针对中高端客户的财产险产品进行了主题访谈。

通过与目标客户的交流,公司发现客户更关注产品的综合保障能力而非单一保险责任,这使得保险公司对产品进行了调整和改进。

2. 焦点小组讨论焦点小组讨论是一种将多个受访者组成小组进行集体讨论的方法。

在保险行业中,可以组织一些具有类似需求和特征的客户进行焦点小组讨论,通过他们的互动和交流来获取有关购买决策过程、产品偏好和市场趋势的信息。

【案例分析】:一家保险经纪公司组织了一次焦点小组讨论,邀请了一些正在考虑购买医疗保险的个人。

通过讨论,公司了解到客户更加关注保险的赔付速度和范围,并在销售过程中强调这些优势来满足客户需求。

二、定量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见的量化市场调研方法,通过编制有针对性的问题,并通过线上或线下形式进行数据收集。

在保险行业中,问卷调查通常用于获取大量数据,了解客户满意度、产品偏好、价格敏感度等信息。

【案例分析】:一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一项关于车险的问卷调查,收集了3000份有效问卷。

通过数据分析,公司了解到客户更加关注投保便捷性和保费价格,从而调整了车险产品的销售策略。

2.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保险数据来揭示市场趋势和客户行为的一种定量方法。

保险行业具有大量的数据资源,包括保单记录、索赔记录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隐藏的市场机会和风险。

中国人身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

中国人身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

中国人身保险市场2003年概况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2003年,中国保险业取得较大进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880.4亿元,增长27.1%。

其中人身保险保费收入3010.99亿元,同比增长32.37%,在总保费中占比为77.59%。

保险行业总资产9122.84亿元,同比增长41.45%。

这些数字既是对过去一年人身保险行业发展状况的小结,更是我国保险业未来做大做强的基础。

以上成绩是在新一届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全行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险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取得的;是在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全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强劲增长9.1%的带动下完成的;是我国保险对外开放,日渐与国际接轨,走向全球化态势下完成的;是在中国走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过程中实现的。

在我们看到跳跃式迅速增长表象的同时,我们更关心人身保险行业的发展质量,因为发展的内涵远非增长所能涵盖,更何况我们目前尚处在保险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更应关心保险制度变迁的实质,因为保险的制度架构尚在搭建之中,制度渐进的过程远未结束。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更关心消费者信心的建立,我们更关心行业发展的基础和制度体系是否稳固,是否坚实,是否健康,我们关心如何塑造百年基业,因为我们是中国现代保险事业的奠基者。

一、2003年人身保险业务发展概述2003的保险业喜事不断,既有2002年10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在年初的生效,也有3月份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正式升格为正部级单位;既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纲领性文件数次提及“保险”,并将保险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同互动发展提上日程,也有保险业自身在“非典”期间的非凡表现和年终中国人寿上市的惊险一跃。

这一切都提升了保险业在金融市场和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纵观2003年人身保险行业的重大制度变迁,我们可以将足以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事件概要如下:(一)“做大做强”发展理念渐成行业共识,人身保险发展驶入快车道2002年底,保监会新一届领导果断提出,当前保险业的主要矛盾是迅速成长的国民经济对保险业的需求与保险业自身发展水平滞后的矛盾,因此,保险行业必须行动起来,牢固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服务的思想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个主题,大力发展保险业,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开放求发展、以结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加强和改善监管保证健康发展,提升人身保险行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做大做强”成为2003年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工作的中心。

金融风险案例及分析

金融风险案例及分析

2019/9/17
金融投资
案例1-36 广发银行郑州银基支行180余万元现 金遭持枪歹徒抢劫
案例1-37 32亿元集资大骗局
案例1-38 “女企业家”10年非法集资诈骗6.8亿 元
案例1-39 非法集资13亿,血本无归7亿
案例1-40 广东省恩平市政府前领导人组织非 法集资案
2019/9/17
案例1-30 抵押物品违法,抵押合同无效
2019/9/17
金融投资
案例1-31 已办抵押并经公证,信用社优先受偿仍未 落实
案例1-32 国家机关担保的借款合同无效
案例1-33 主合同无效,贷款担保亦无效
案例1-34 海南省破全国最大骗汇案——骗汇8亿美元
案例1-35 原中国人民银行云浮市分行行长骗汇13亿 元被判10年
金融投资
案例1-54 高速成长的“郑百文”如何变 成ST
案例1-55 “长虹”事件
案例1-56 西安航标操控海鸥基金案
案例1-57 西藏圣地大股东虚假出资,损 害其他股东合法权益
案例1-58 蓝田股份造假材料,虚增资产, 欺骗投资者
案例1-59 广东飞龙诈骗成都联益案
2019/9/17
2019/9/17
金融投资
险公司利益案
案例1-48 异地诈骗保险业务人员
2019/9/17
金融投资
第三部分 证券业风险案例
案例1-49 深圳8.10风波震撼全国 案例1-50 “苏三山”事件 案例1-51 2019年5月“327”国债期货事

案例1-52 “琼民源”事件 案例1-53 “红光”事件
2019/9/17
金融投资
第二部分 保险业风险案例
案例1-41 为骗保险 烧死母亲 案例1-42 亿元保险单下的特大焚尸骗保

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保险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保险业的发展不仅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风险防范和财产保护,同时也在促进经济增长、稳定金融体系和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保险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一、促进经济增长保险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风险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保险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保险产品的销售和运作为经济活动注入了巨大的资金。

同时,保险公司还会投资于各类项目,如房地产、股票等,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保险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资本市场的繁荣,还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支持。

二、稳定金融体系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发展对于金融体系的稳定至关重要。

保险公司通过接收保费并承担风险的方式,对于个人和企业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分散和转移,从而减轻了金融系统的风险承担压力。

保险业还以巨额资金投资于风险多样化的资产,为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

此外,保险公司作为重要机构,也有着监管金融市场的职责,对于维护金融秩序和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三、促进消费和储蓄保险产品既能满足人们的风险防范需求,也能够激励个人和企业进行合理的消费和储蓄。

对于个人而言,购买保险产品可以提供保障,增强个人信心,从而鼓励个人更加愿意进行消费。

保险产品的多样性也为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促进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同时,保险公司还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保本保障、投资回报等服务,鼓励个人和企业进行更加理性的储蓄和投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四、推动社会发展保险业以其特殊的功能和作用,不仅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还对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保险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风险管理和风险防范机制的健全,减轻了个人和企业在面对不确定风险时的压力。

通过降低风险成本,保险业为社会创造了更加稳定和安全的环境,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保险行业2017年度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2017年度研究报告

保险行业分析报告正文目录一、前言 (6)二、三因素模型介绍 (6)2.1 三因素分析法简介 (6)2.2 现金流量分析比盈利分析更加重要 (7)2.3 长期看保费滞后投资一年产生变化 (8)2.4实践证明三因素分析法的可靠性 (8)三、保费端:保费收入拐点将现,结构持续优化 (9)3.1寿险增速将出现拐点 (9)3.2万能险规模将有所收缩,严控中短期产品占比 (10)3.3健康险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11)3.4多重因素助力养老险发展 (12)3.5上市保险公司渠道和期限结构将持续优化 (12)3.6财产险增速将持续放缓 (13)3.7商业车险费改推广至全国,有利于大型产险公司 (14)四、投资端:投资收益率将回升,投资行为将更规范 (15)4.1固收转权益和另类投资趋势将继续,仍以固收为主,投资收益将有所回升 (16)4.2固收资产配置方面关注长期低利率影响 (16)4.3海外资产配置将稳步增加,但增速可能会受限 (17)4.4 信用风险对保险公司影响逐渐增加 (18)4.5非标资产投资需注意劣后风险 (18)4.6 年底险资举牌再上风口浪尖,仍会延续但将更加规范 (19)五、资本端:偿二代实施,大而美的险企受益 (21)六、热点聚集一:低利率对保险公司的挑战 (21)6.1日本险企在20世纪90年代低利率环境下大面积破产 (21)6.2长期低利率给日本险企带来的挑战 (22)6.3我国险企应吸取的经验 (22)七、热点聚集二:保险公司流量退保率研究 (23)7.1研究的理论框架 (23)7.2我国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的特点 (23)7.3流量退保率对保险公司的影响 (24)7.4相关结论 (25)八、热点聚集三: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研究 (26)8.1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的原因 (26)8.2新设保险公司牌照的原则 (26)8.3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的方式 (26)8.4产业资本进军保险业对行业的影响 (28)九、投资建议和风险提示 (28)9.1投资建议 (28)9.2风险提示 (28)图表目录图表1三因素分析法的基本内容 (7)图表2现金流量分析在单个公司研究中很实用 (8)图表3历史经验看保费滞后投资一年产生变化 (8)图表4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近年来增长率一直在提高 (10)图表5近年来我国每年万能险保费规模、增速及占比 (11)图表62016年我国万能险每月新增保费规模及占比 (11)图表7健康险占寿险保费收入占比近年一直在提高 (11)图表8健康险保费增速近年来高于寿险保费增速 (11)图表9我国健康险发展与美国、德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2)图表10近年来我国关于养老保险的政策 (12)图表11中国人寿渠道结构变化 (13)图表12中国人寿首年保费期限结构变化 (13)图表13新华保险渠道结构变化 (13)图表14新华保险首年保费期限结构变化 (13)图表15中国太保渠道结构变化 (13)图表16中国太保首年保费期限结构变化 (13)图表172010年起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速持续下降 (14)图表18费改前后商业车险无赔款优待系数情况 (14)图表19财险“老三家”市占率情况 (15)图表20保险公司大类资产配置比例规定 (16)图表21保险行业资产配置情况 (16)图表22保险行业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 (16)图表23我国险资境外投资余额及行业总资产占比 (17)图表24我国险资境外资产分类别统计(单位:亿美元) (18)图表25我国险资境外资产分币种统计(单位:亿美元) (18)图表262016年前11月保险公司举牌情况一览 (19)图表27权益类资产偿一代、偿二代资本占用比较 (20)图表28偿二代和偿一代在原则、实际资本、最低资本上的主要区别 (21)图表292015年我国寿险公司流量退保率排序(%) (24)图表30不同行业产业资本申请筹建保险企业的战略目标 (26)图表31新设险企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 (27)图表32新设险企类型 (27)图表332015年以来部分上市公司对保险公司进行股权收购情况 (27)一、前言我们将保险行业归为后周期行业,即保险行业对经济周期的反映存在滞后性。

保险业 2003(doc)

保险业 2003(doc)

2001年初至今,国际保险市场经历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时期。

多年的市场疲软,加之日益激烈的竞争引起保费收入的持续下降,导致保险公司的承保业绩越来越差;而资本市场的恶化及利率的持续下调使得投资收益已不足以弥补承保亏损。

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3053.1亿元,同比增长44.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保持了30%以上的增长速度。

但是必须看到,这是在较低水平上形成的高速度。

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占保费收入的比重从1996年的58.27%降为1997年的44.67%直至2001年的32.5%。

其主要原因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投资型险种增加,导致了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大量增加。

在国内12家内资公司中,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8.51%、23.96%。

这说明多主体的市场格局虽然基本形成,但市场仍然属于寡头垄断型市场。

外资保险公司保费在总保费收入中的比重虽然不大,但在外资保险公司开展业务的地区所占的市场份额比重远远高于其所占总市场份额比重。

为了迎接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的保险公司将纷纷谋求通过上市扩充实力。

此外,开始走向成熟的中小型保险公司正在对股本扩张产生的更大需求,吸引民间资本涉足。

1 保险行业概述 (1)1.1保险的作用及其分类 (1)1.2保险经营原则 (3)1.3保险行业的特点 (4)2 国际保险市场状况分析 (5)2.1保险价格大幅上扬 (5)2.2承保责任范围明显收紧 (7)2.3大型保险公司信贷部门经营困难。

(9)2.4再保险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9)2.5国际保险业发展趋势 (10)3. 中国保险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15)3.1我国保险收入规模及变化 (15)3.2我国保险业险种结构变化 (17)3.2.1从财产保险业务为主转向人身保险业务为主 (17)3.2.2 保险业务的险种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17)3.3保险业企业数量分析 (19)3.4中国保险行业面临的问题 (21)3.4.1 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足 (21)3.4.2 寿险业面临较严重的利差损 (22)3.4.3 保险法规尚需进一步完善,保险监管有待加强 (22)3.4.4 保险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23)3.4.5 资本与财务问题 (23)3.4.6 技术和产品问题 (24)3.4.7 人才问题 (25)4. 2002年中国保险业运行情况分析 (27)4.1保费收入的变化 (27)4.2保险市场区域结构分析 (29)4.32002年我国保险业重大改革举措 (29)4.3.1《保险法》完成修改 (29)4.3.2 车险改革的准备工作 (30)4.3.3 国有公司准备股份制改革,股份制公司优化股权结构 (31)4.3.4 对外开放程度加大 (32)4.3.5 寿险营销员营业税问题获突破性进展 (32)4.3.6 两起重大空难及相关政策变化 (33)4.3.7 银行保险和分红保险的发展 (34)4.3.8 平安分业 (34)5 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变化及其趋势 (36)5.1市场主体变化分析 (36)5.1.1市场集中度仍然较高 (36)5.1.2 保险市场强势主体增加 (36)5.2WTO对中国保险业的挑战 (37)5.2.1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冲击 (38)5.2.2 保险商品优劣相比更加明显 (38)5.2.3 国外现代化金融体制使其更能满足客户需求 (39)5.3国内保险公司谋求上市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40)5.4民营资本介入保险市场 (41)5.4.1 参股介入 (41)5.4.2 直接组建民营保险 (42)5.4.3 民营与外资保险合资 (42)5.5加快保险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 (43)5.6扩大资金运用范围和综合经营 (43)5.8保险业与银行业、信托业的合作 (45)5.8.1 银保合作 (45)5.8.2 信保合作 (47)6 外资保险公司在华业务分析 (48)6.1外资公司在华业务现状及对策 (48)6.1.1 外资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48)6.1.2 外资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策略分化 (52)6.2外资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分析 (52)6.2.1 外资保险的优势分析 (52)6.2.2 外资保险的劣势分析 (53)7 中国保险资金运用问题研究 (57)7.1保险公司拓宽投资渠道的必要性 (59)7.2中国保险业创新的投资方法 (59)7.2.1 投资型保险促投资 (59)7.2.2 保险投资适当渠道放宽 (60)7.2.3 保险投资队伍壮大 (60)7.3保险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状况分析 (61)7.3.1 保险业投资证券投资基金总量增长 (61)7.3.2 基金投资更趋理性,小盘基金受到重视 (62)8. 行业经营状况 (64)8.1盈利能力 (64)8.2偿付能力 (65)9. 中国保险业投资价值分析 (67)9.1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67)9.1.2 新险种开发风险 (67)9.1.3 保险市场开放风险 (68)9.1.4 利差损风险 (69)9.1.5 电子网络风险 (69)9.2投资价值与投资机会分析 (71)表目录表1.1商业保险同社会保险的主要区别 (3)表1.2保险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4)表3.12001年全部保险公司险种结构 (17)表3.21999—2001年财产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 (18)表3.31999~2001年人身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 (18)表3.41999年—2002年保险机构数量变化 (19)表3.5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的职能 (25)表4.12002年保费收入情况 (27)表4.21999—2001年财产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结构变化对比 (28)表4.3中国历年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29)表6.12000、2001年各外资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收益率 (50)表7.12000、2001年主要投资品种收益率 (58)表8.1部分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分析(2001年) (64)表8.2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的主要区别: (65)表8.3各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状况(2001年) (66)图目录图1.1保险业的分类 (2)图3.1我国1996—2001年人身险与财产险比重变化 (15)图3.21999年—2002年保费收入情况 (15)图3.31999年—2002年人身险保费收入情况 (16)图3.41999年—2002年财产险保费收入情况 (16)图4.12002年末人身险保费收入分布情况 (28)图4.22002年末人身险给付分布 (28)图6.1外资保险公司进入中国保险市场情况 (48)图7.12001年保险投资结构 (58)2003年保险业投资分析报告1 保险行业概述保险是集合具有同类危险的众多单位和个人,以合理计算分担金的形式,实现对少数成员因该危险事故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的补偿行为,用通俗的话讲就是“集众人之小财,救一人之大灾”。

中国保险第三支柱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第三支柱研究报告

中国保险第三支柱研究报告
根据中国保险第三支柱研究报告,第三支柱是指通过个人在私人市场购买保险产品来弥补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

以下是该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
1. 市场潜力:中国保险第三支柱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和保险意识的提升,个人保险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2. 竞争形势:第三支柱市场竞争激烈,各保险公司通过推出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特点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

3. 产品创新:为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保险公司应该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开发更多种类的险种和特色产品。

4. 风险管理:个人保险市场风险较高,保险公司需要加强风险管理能力,确保能够有效分散风险。

5. 政策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第三支柱市场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个人购买保险,并提供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综上所述,中国保险第三支柱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风险管理的挑战。

各保险公司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能力,并积极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中国保险业效率分析:基于2003年~2007年数据

中国保险业效率分析:基于2003年~2007年数据

中国保险业效率分析:基于2003年~2007年数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韩松王德令发布时间:2009-09-16摘要: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年-2007年我国保险公司数据,选取13家主要保险公司作为样本,对其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分析影响我国保险公司效率的因素。

文章从多角度分析了我国保险公司经营效率方面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提高我国保险公司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业,效率,数据包络分析,视窗分析,全要素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险业发展迅速。

从1980年到2008年,保险收入人均增长速度达到30%之上。

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85544802.73万元,同比增长39.1%;中国保险业总资产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

尽管我国保险业增长较快,但整个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

目前,中国保险业总资产仅占GDP的8.7%,而世界经合组织成员国这一比例超过20%;保险深度在中国仅为2.7%,而世界平均水平为8%;保险密度在中国为人均47美元,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512美元,相差极为悬殊。

由此可见,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与世界平均发展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效率,是企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保险公司更应注重企业效率,作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首要指标和途径。

本文利用2003年-2007年我国13家主要保险公司数据,利用DEA方法中的CCR模型、BCC模型、视窗分析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对我国保险行业进行全面的效率分析,为保险业的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一、文献综述国内外关于金融业的效率分析大都集中在银行、证券公司,涉及到保险业的相对较少,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

其主要研究方法是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

参数方法,即计量经济学方法和随机前沿面方法。

国外学者早期研究保险业效率时,多采用计量经济学中的回归分析方法,如Praetz(1980)基于1976年的截面数据,以回归方法探讨90家寿险公司规模经济情况。

保险业咨询管理研究分析报告

保险业咨询管理研究分析报告

保险业咨询管理研究分析报告本文将从保险业管理咨询的定义、意义、内容、方法等多个方面对保险业咨询管理研究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保险业管理咨询提供指导和借鉴。

一、保险业管理咨询定义及意义保险业管理咨询是指为保险企业提供各种管理咨询服务的一种行业。

通过该咨询服务,保险业企业可以借鉴专业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升业务能力和竞争力,实现良性、稳定的发展。

保险业管理咨询的意义在于:1.提高效率有效的管理咨询服务可以帮助保险企业成员更好地协同工作,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策略和管理组织架构等手段提高效率。

2.优化结构合理的管理咨询服务可以通过对保险企业现有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协同,提高绩效,并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

3.激发潜能管理咨询服务可以帮助保险企业成员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走势,发现企业的潜在优势,及时调整企业的资源配置和业务模式,更好地开拓新市场,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二、保险业管理咨询内容保险业管理咨询服务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结构咨询为企业梳理指导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创新管理模式和调整组织管理模式。

2.人才梯队咨询制定并实施有关激励和培训计划,制定人才培养的战略和计划。

3.产品营销咨询通过对传统信托、保险、基金等产品在销售和渠道方面的策略制定和实施方案,增大市场份额,提高营业额。

4.风险管理咨询风险管理咨询指导保险企业通过科学风险评估,对风险进行减轻和分散化,提高保障能力。

5.战略咨询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保险企业可以通过管理咨询提供行业分析和战略协调,制定相应的维护和拓展权利的策略。

三、保险业管理咨询的方法与技巧在保险业管理咨询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如下:1.调研分析法对保险行业的客户、竞争对手、整体市场进行调查研究,获得客观的、完整的数据和权威的分析结果。

2.流程分析法根据保险企业的业务流程,分析每个业务环节的流程,并根据每个流程的核心要素,对方案进行分析和调整。

中国保险业2003年经营状况分析

中国保险业2003年经营状况分析

中国保险业2003年经营状况分析中国保险年鉴编辑部本篇分析报告从保费收入、预计利润和保险总资产等重要指标,对2003年全国保险业进行了主要突出量化的全面分析。

文中所依据的数字来源于各保险公司和各保监局的季度报表,因此,具有权威性。

200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1669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55118亿元,增长2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2元,增长9.99%;居民消费物价指数上涨1.2%;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3618亿元,比年初增加16707亿元,增长19.22%。

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加,居民收入水平上升,为保险市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我国自1998年以来连续六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也促进了保险行业的发展。

最近五年来全国保费收入平均增长水平为25.17%,保险深度由1.76%升至3.33%,保险密度由114.84元上升为287.44元。

(详见表一)表一:1999年至2003年保费收入情况单位:亿元2003年,全国保险市场承保总金额658011亿元,比上年增长23.36%;保费收入3880.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1%;保险深度3.33%,比上年增长0.35个百分点;保险密度287.44元,比上年增加49.80元;保险行业总资产9122.84亿元,比上年增长40.46%。

一、2003年保险市场基本状况2003年,全国保费收入总计3880.40亿元,比上年增加826.25亿元,增长27.05%;。

按业务类型划分: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69.40亿元,比上年增长11.53%,占市场份额22.40%;人身保险保费收入3010.99亿元,比上年增长32.37%,占市场份额77.59%。

按投资主体划分:中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3816.17亿元,比上年增长26.87%,占市场份额98.34%;外资、合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6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9.03%,占市场份额1.66%。

保险业研究报告2003

保险业研究报告2003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2003-04-29一、行业发展状况1.保险行业的特点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

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

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

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

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

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

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

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平均8%-10%、保险密度人均数千元美元的水平,我国保险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但同时也展现了我国保险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保险行业调研报告(多篇)

保险行业调研报告(多篇)

保险行业调研报告(多篇)第1篇:保险行业趋势分析调研报告(版)8个小黄人讲故事(77)——保险的故事儿(一)1.《保险学》有一门课程,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孙祁祥教授,知名学者.在《开讲啦》有一期节目就是谈的孙祁祥教授作为嘉宾来主讲,谈了很多女性的话题.比如女强人、女子主义和男子主义、两个人谈烈爱,谁先付账的问题·····很有意思,激起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撒贝宁提的几个问题,非常搞笑,充分显示出了孙教授女强人的的底色·····其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孙教授年轻的时候想去从军,但是由于家庭成分的问题,没去成,后来就去读书去了····结果一不小心,读成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院长。

可见孙教授是一个学霸和高知。

她的这本书籍《保险学》很nice,基本上是保险学的入门读物,很系统性的介绍了保险的基本知识。

这里,简单介绍一些孙教授的背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党委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商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访问学者。

20XX年荣获约翰·毕克利奖(John Founder's Award),孙祁祥教授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学者,孙祁祥教授是IIS董事会里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大陆学者,也是连续13年应邀作为学术主持人主持分会讨论的唯一一位亚洲学者。

20XX年11月26日,当选为首都女教授协会会长20XX年12月15日担任富邦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20XX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孙祁祥,女,1956年9月生,湖南岳阳人。

1979年考入兰州大学经济学系,1986年取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至今。

现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博士生导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险业研究报告2003-04-29一、行业发展状况1.保险行业的特点保险业是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

保险是专门以风险为经营对象、为人们提供风险保障的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是一种风险转移的机制,同时具备储蓄功能。

与一般的企业相比,保险业具有投资需求大、经营周期长、利润率稳定的特点,是典型的以创新来推动增长的金融产业。

其中产险业具有高度周期性[1]。

2.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保险按其目的可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

社会保险指由国家通过立法对公民强制征收保费,形成保险基金,以对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运行中若出现赤字,国家财政将给予支持;商业保险是按商业原则经营,以盈利为目的的保险形式。

保险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截至2002年底,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总资产达到1241.9亿元,商业保险公司总资产达6494.1亿元。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商业保险。

3.中国保险业发展状况中国保险业尚处于成长初期,发展速度较快。

全国保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3053.14元,年均增长速度34.4%,远远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

现保费收入世界排名在15-20位之间。

从世界各国保险业的发展经历看,寿险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非寿险业。

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经历了相同的变化:从1992至2002十年间,寿险保费收入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2.8%,而产险保费收入的增长仅为18.1%;1980年保险业全面恢复时,寿险保费收入几乎为零,199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30.4%,1997年,寿险保费收入开始超过产险,2002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到74.5%,而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伴随着保费收入以大大高于国民收入和人口数量增长的速度增加,我国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GDP)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人口总数)这两个保险市场成熟度指标不断增长。

截至2002年底,中国保险深度达到3%,保险密度为237.6元,较之世界发达国家保险深度平均8%-10%、保险密度人均数千元美元的水平,我国保险有效需求明显不足,但同时也展现了我国保险业的广阔发展空间。

二、行业竞争格局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总资产达6494.1元,保险营销员超过100万人。

初步形成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格局。

1979年我国保险业务恢复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完全垄断市常1988年平安保险公司的成立打破了这一格局。

同年,交通银行成立保险部(太平洋保险公司前身)。

这两家股份制保险公司成立后,迅速把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展开了竞争。

从90年代开始,股份制的新华、泰康、华泰及外资友邦、东京上海、皇家太阳联合等保险公司先后成立,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的态势开始形成。

截至2002年底,保险公司数量发展到54家,其中国有独资保险公司5家,股份制保险公司15家,中外合资保险公司20家,外资保险公司14家。

另外,还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112家外资保险公司在内地的14个城市设立了199个代表处,等待进入中国保险市常1996年,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简称中保集团),下设财产保险,人寿保险,再保险三个专业子公司, 实行分业经营。

1998年底,中保集团被撤销,三个子公司成为独立法人,其中中保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继承人保品牌, 更名为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保人寿保险公司更名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

由于历史原因,原中保集团仍然保持着市场主导地位。

200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占产险总保费收入的75%;中国人寿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57%。

它们和平安、太平洋[2]两家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之和在产险和寿险市场上分别占到96%和95%。

三、目前市场主要险种寿险在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中,人寿保险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占整个保险市场份额的比例也不断增加,保费收入已由1982年的159万元增至2002年的2274.84亿元,占保费总收入的74.5%,寿险已超过产险成为保险市场的主要业务。

从产品种类看,保险产品不断趋于多样化,已由80年代的几十种增加到2002年的数百种。

2000年以前,我国寿险市场上以传统储蓄型产品(非分红险、意外伤害险、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险)为主。

由于银行连续降息对寿险公司的投资收益造成了很大的影响,2000年后,寿险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投资连结保险、分红产品以及万能险等收益直接与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挂钩、客户与保险人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新产品相继上市,并以很快的速度增长。

2000年,新产品的保费收入仅占寿险总保费收入的3.11%,到2001年底,新产品比例达到29.39%,其中分红险比例从0.88%上升至19.07%。

表1 寿险主要险种保费收入比例变化单位:% 项目2001年2000年传统产品非分红61.2 83.21意外伤害险 5.18 8.06健康险 4.22 5.62补充医疗险0.01 -新产品分红险19.07 0.88投连产品7.49 1.69万能 2.83 0.54其中,传统非分红产品:高保证;收益固定,与保险公司投资绩效无关;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投资风险。

传统分红产品:低保证;与保险公司经营利润有关,和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间接挂钩;保险公司与客户分担投资风险。

非传统产品:低或无保证;收益直接与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挂钩;客户承担投资风险。

产险我国产险险种的创新比寿险慢,险种单一,不灵活。

主要险种包括财产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证保险和农业保险,其中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约占到95%。

财产保险中又以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为主。

四、行业经营状况在这一部分,我们将通过对几家主要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偿付能力和资本充足水平来考察我国保险公司的基本经营状况。

盈利能力我们以投资收益率(利润总额/总资产)作为衡量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表3 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2001年)单位:%公司利润总额/总资产公司利润总额/总资产中国人保 2.9*中国人寿0.3平安保险 2.4太平洋人寿-10.8太平洋财产11.2新华人寿0.3华泰财产 2.3泰康人寿-1.1永安财产0.02大众保险 4.5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损益表无“利润总额”一项,而以其“本年盈利”代替。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资产收益率的比较中,90年代中期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并不比国有保险公司表现得更好;而产险公司的情况普遍好于寿险公司。

产险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是“费差益”,而寿险公司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利差益”和“死差益”,寿险公司的资产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银行利率和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

近年来我国利率不断下调给寿险公司的盈利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承担历史高利率的保费收入其资金成本一方面无法由银行存款利息得到弥补,另一方面由于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受到限制,而不能找到收益较好的其它投资工具。

从2000年到2002年,我国保险公司的平均投资收益分别为3.59%、4.3%和3.14%。

目前,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主要是购买中央企业债券、参与银行同业拆借市场的国债回购、投资证券投资基金和办理大额协议存款等。

除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外,其他几个渠道收益弹性均较校2002年中,保险资金间接投资于证券投资基金的资金量达312.46亿元,但由于股市收益下降,不足3成基金盈利,49只封闭式基金净亏损达35.15亿元,平均每个基金单位亏损约为0.045元,其中的保险资金收益也就可想而知。

偿付能力考察保险公司经营情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偿付能力,它直接关系到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中国保监会一直把偿付能力监管作为保险监管工作的重点,《保险公司管理规定》要求,保险公司应具有与其业务规模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3]。

由于会计资料可得性的限制,我们无法计算出主要保险公司的实际偿付能力和法定最低偿付能力,但可以通过对它们自有资本的充足水平(净资产/总资产)来估计公司的偿付能力。

根据主要保险公司公布的2001年财务报表,国有保险公司,特别是国有寿险公司的自有资本水平较低,如中国人寿的净资产/总资产仅为3.1%,太平洋人寿由于2001年亏损31亿元,抵去10亿元的实收资本后,所有者权益为负21亿;而90年代中期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自有资本充足水平较高。

表4 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2001年)公司净资产/总资产公司净资产/总资产中国人保17.9%中国人寿 3.1%平安保险 6.8%太平洋人寿-7.3%太平洋财产24.5%新华人寿23.7%华泰财产28.6%泰康人寿27.5%永安财产39.3%大众保险62.0%资本充足率另外,损失准备/资产净值与实收保费/资产净值也是衡量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指标。

其中,损失准备/资产净值是衡量总体资本充足率的最佳指标;实收保费/资产净值是新业务占资本比率的衡量指标。

如果这一比率超过2,公司就被认为在新业务的拓展中缺少相应的资本。

(Berka & Shepard 1997)表5 各保险公司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公司损失准备实收保费公司损失准备实收保费/资产净值/资产净值/资产净值/资产净值中国人保 3.1 5.4中国人寿28.011.9平安保险13.1 7.2太平洋人寿-14.1-6.8太平洋财产 2.5 4.6新华人寿 2.7 1.6华泰财产0.4 0.4 泰康人寿 1.7 1.1永安财产0.2 0.005大众保险0.40.8对这两个指标的计算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即国有保险公司,特别是国有寿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水平较低,而90年代中期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水平高。

对这两个指标的计算也表明了同样的结果,即国有保险公司,特别是国有寿险公司的资本充足水平较低,而90年代中期成立的股份制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水平高。

参考资料:《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Vaughan, E. J. 1995, Essentials of Insurance: A Risk Management Perspectiv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Berka, Jack and Shepard, Lee 1997, Financial Valuation: Business and Business Interests, Gorham & Lamont, Boston, MA.[1] 根据周期阶段的不同,保险市场被相应描绘为“硬的”和“软的”:在保险人能够获得承保利润的时期,市场被称为是“软的”,保险人通过降低价格来增加市场份额,降价的含义不仅仅是绝对费率水平的降低,而且包含承保标准的放宽,继而亏损产生,保险人于是开始提高价格并严格承保标准。

(Vaughan & Vaughan, 1995)[2]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于2000年实施分业经营机构体制改革,于2001年新组建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国内控股设立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