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诗的对比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1、战乱年代。 2、借诸葛亮抒情。
异: 1、情感: 杜诗表达惋惜及得不到重用的痛苦。 陆诗表达收复失地、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 杜诗借景抒情(以乐景抒哀情)。 陆诗以典明志、白描(意象叠用)、对比。 3、作品风格: 杜诗沉郁顿挫。陆诗沉郁豪雄。
鉴赏咏史诗
关键:抓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或诗人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领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 ?诗人借此抒发了 怎样的感情? ●分析技巧:运用什么方法抒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只用六个名词组合,纯意象的组合,勾勒出两幅气壮山 河的战争图画 。 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当时诗人才36岁: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 而复得。 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 诗人的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具体化,从而抒发诗人恢复失地 的强烈愿望。
篇名
重点
个人情感
表现手法
《蜀相》 “功盖三分国”,对诸葛亮的追慕 “ 天 下 计 ” 和 惋惜,以及自己 景中融情 壮志未酬的苦痛 “老臣心” 以诸葛亮自况, 《书愤》 “鞠躬尽瘁, 渴望北伐复国, 用典 年老鬓衰,壮志 死而后已” 未酬的悲愤。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情感 语言风格
鲍照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李白
抒悲愤
抒悲愤 + 明豪情 + 展自信
深受乐府影响,语言 清新质朴,气势连贯, 笔力酣畅淋漓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 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抒发壮志难酬、 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鉴赏鲍诗、李诗
同:
内容上, 都写了怀才不遇而郁愤难平的感情。 语言上, 都受到汉乐府的影响,质朴而生动。 手法上, 都有传统的表现形式,如比、兴等。
异:
内容上,
鲍诗表现门阀制度给寒士带来抑郁难伸的沉沦命运,情感
更为屈抑、困顿;李诗表现权臣当道使志士难以施展抱负 的艰难处境,情感上还有一种理想追求,更为积极和乐观。 手法上, 鲍诗主要有起兴、直抒胸臆等;李诗主要有用典、虚实结 合等。
异: 1、情感: 杜诗表达惋惜及得不到重用的痛苦。 陆诗表达收复失地、功业未成的愤懑。 2、写作手法: 杜诗借景抒情(以乐景抒哀情)。 陆诗以典明志、白描(意象叠用)、对比。 3、作品风格: 杜诗沉郁顿挫。陆诗沉郁豪雄。
鉴赏咏史诗
关键:抓历史人物或事件与时局或诗人身世之间的连接点。
●弄清史实:所描写的古人、往事是怎样的 ●领悟感情:为什么要写古人的这段往事 ?诗人借此抒发了 怎样的感情? ●分析技巧:运用什么方法抒情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只用六个名词组合,纯意象的组合,勾勒出两幅气壮山 河的战争图画 。 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 年),当时诗人才36岁: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 而复得。 意在表明南宋人民具有保卫自己国土的伟大力量,也使 诗人的恢复中原的豪情壮志具体化,从而抒发诗人恢复失地 的强烈愿望。
篇名
重点
个人情感
表现手法
《蜀相》 “功盖三分国”,对诸葛亮的追慕 “ 天 下 计 ” 和 惋惜,以及自己 景中融情 壮志未酬的苦痛 “老臣心” 以诸葛亮自况, 《书愤》 “鞠躬尽瘁, 渴望北伐复国, 用典 年老鬓衰,壮志 死而后已” 未酬的悲愤。
比较鲍、李的《行路难》
写作缘由 情感 语言风格
鲍照 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 李白
抒悲愤
抒悲愤 + 明豪情 + 展自信
深受乐府影响,语言 清新质朴,气势连贯, 笔力酣畅淋漓
怀古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 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抒发壮志难酬、 寄托哀思、借古讽今等目的。
鉴赏鲍诗、李诗
同:
内容上, 都写了怀才不遇而郁愤难平的感情。 语言上, 都受到汉乐府的影响,质朴而生动。 手法上, 都有传统的表现形式,如比、兴等。
异:
内容上,
鲍诗表现门阀制度给寒士带来抑郁难伸的沉沦命运,情感
更为屈抑、困顿;李诗表现权臣当道使志士难以施展抱负 的艰难处境,情感上还有一种理想追求,更为积极和乐观。 手法上, 鲍诗主要有起兴、直抒胸臆等;李诗主要有用典、虚实结 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