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忻州市创建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

一、忻州市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自然资源条件

忻州市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北邻大同、朔州、南毗太原,西隔黄河与陕西、内蒙相望,东以太行山与河北省接壤。忻州市南、西、北三面环山。南有系舟山、阴山,属太行山支脉,主要山峰有柳林尖山、小五台、官帽山、平安山、马头山等,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其中柳林尖山最高,海拔2101米。西部云中山、马圈山系吕梁余支,主要山峰有云中山、鼓山、王峰山、马圈山、龙王垴等,海拔均在1600米以上,其中以龙王垴为最高峰,海拔2348米,其次为云中山,海拔为2271米。北部金山、大青山,为五台山支脉,海拔在千米以上。市境东部地势平坦,与定襄相连组成忻定盆地,是全省五大盆地之一,平均海拔900米左右,盆地西端为黄土丘陵地带,地形较为破碎,海拔在1000至1250米之间。

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汾河、滹沱河等。滹沱河发源于繁峙县泰戏山麓之桥儿沟,经代县、原平、五台至定襄县南庄出区境,境内流域面积11936平方公里,流长250.7公里。滹沱河有21条支流,其中较大支流有阳武河、云中河、牧马河、清水河等。汾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麓的雷鸣寺,境内流域面积2975平方公里,流长95.2公里。汾河在境内有支流10条,其中较大支流有中马坊河、东碾河等,流域面积均在500平方公里以上。-黄河为过境河,由偏关县万家寨以上约10公里处进入区境,到保德县冯家川出境,境内流长228公里。在境内有支流9条,其中较大支流有关河、县川河、朱家川河、岚漪河等。

气候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C,一月均温- 9。C,七月均温23。C,年降雨量405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至9月。无霜期16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一般介于2670-2945小时。风向以西北风为多。

全市总面积2.55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居全省之首。其中,山地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3.5%,丘陵面积0.9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平川面积0.2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50%。境内地形崎岖,西部八县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山区。

忻州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山、水、庙、关、林、泉、洞等名胜古迹遍布,佛教圣

地五台山居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属国家首批颁布的35个风景名胜区。全市有10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五台山、芦芽山、赵杲观、禹王洞四座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历史上著名的古长城重要关隘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有八路军总部遗址、有现存最大的祠宇杨家祠堂、有旧中国最大的封建官僚私邸闫锡山故居,有黄河娘娘滩、宁武天池、万年冰洞等一大批旅游景点。

市境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铝、钛、钒、金等60余种,储量均居全省前列。忻州还是汾河、滹沱河、桑干河的发源地和黄河的流经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达920立方米。

生物资源繁多。共有农作物24个种类,1400余个品种。以种植高梁、玉米为主,辣椒、油枣、海红、谷子、土豆、豌豆、大豆、胡麻、莜麦、党参等都以其特有的品质饮誉国内外,享有“小杂粮王国”之美誉。全市有各类树木200种,有野生草种400多种,野生中药材300多种。境内已知的野生动物有184种,其中鸟类148种,兽类36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有褐马鸡、丹顶鹤、黑鹳、白鹳、金钱豹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梅花鹿、林麝、兔狲、马鹿、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金雕、青羊、石貂等。

(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1、发展现状

全市辖原平市(县级市)和定襄、五台、代县、繁峙、宁武、静乐、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偏关12个县及忻府区, 293个乡镇(办事处),5045个村(居委会),忻府区为市政府驻地。

2006年全市总人口达到30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2万,人口增长率为5.88%。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70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7元。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9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6132元,比上年增长11.1%。

2、发展趋势

根据《忻州城市总体规划》和《忻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全市要围绕“稳定脱贫、推进小康、加速赶超”总体目标,坚持不懈地实施“开放引进、大项带动”发展战略,扭住“煤电铝化、林草牧加、山水关城”调产重点,加快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在培育优势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忻州上实现新突破。

到2010年,全市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形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社会事业明显进步,农村基本脱贫,城乡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初步把忻州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工业基地、特色种养和加工基地、文化和观光旅游胜地。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

十一五期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2亿公斤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年控制在6‰以内。

(三)城市建设现状与趋势

1、城市建设现状

2006年,忻州市市区人口总数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建成区面积15平方公里。市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其中集中供热面积万平方米。全市污水排放量为万吨/日,其中生活污水万吨/日,占%。全市日产生活垃圾吨。

城市燃气有焦炉煤气和天然气两种,2006年已建成的焦炉煤气气源厂供气能力为万m3/日,天然气门站及主管网的供气能力为万m3/日,管网正在建设过程中,当年用气户数仅万户,气化率%,以后气化率将逐年提高,并将以天然气逐步取代焦炉煤气。热电联产一期工程包括热源厂及部分管网已经完成,二、三期工程正在实施,集中供热面积万平方米,集中供热率%。

已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能力 6.5万立方米/日,但尚未运行,污水处理率为0%。现有简易城市垃圾处理厂一座,总处理能力吨/日。

城市园林绿地面积达到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2、发展趋势

十一五期间,忻州市区建设要按照“城市北拓、工业南移、生态启动、分区推动”的原则和《忻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把秀容古城改造、现有市区整治和新区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秀容古城改造通过重点建设明清文化街拆迁整修复原、秀容书院整体改造、城墙、城楼修复改造等工程,重现秀容古城原貌和传统文化色彩,使之成为承载秀容文化的旅游精品;现有市区重点加强城市供水、天然气置换城市煤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城市道路建设、公交客运、城市绿化、亮化和市容环境卫生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使人均公用设施占有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新区建设要超前规划,严格实施,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分区明确、城市景观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