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MRI图像基础知识简介讲解
MRI基础知识知识分享
肺动静脉瘘
右侧肾动脉狭窄
正常鼻咽部
鼻咽癌
鼻咽癌伴周围肌肉侵犯
右侧腮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
右侧喉癌伴喉旁侵犯
颈部淋巴管瘤
中央型肺癌伴肺动脉侵犯
转移性纵隔 淋巴结
先心(室缺、大动脉转位、内脏反位)
先心 (右肺动脉流出异常、室缺)
T1WI
T2 WI
左心房粘液瘤
升主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II型
5.MRI的三种基本图象特点
T1WI TR 500ms TE 20ms T2WI TR 1500ms TE 100ms 质子加权 TR 1500ms TE 20ms T2WI和质子加权可在一次成像中得到,质子加权诊断意义不大,现很少使用
肝豆状核变性
脑炎
脑脓肿
蛛网膜囊肿
2. 脊柱病变的诊断 椎间盘病变 椎体病变 椎管肿瘤 先天性畸形
椎间盘变性
颈椎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水肿
T2WI
T1WI
T2WI
腰椎椎间盘突出
腰椎椎间盘突出
高位椎间盘突出
脑干梗塞 CT颅底伪影多,脑干和小脑病变易漏诊、误诊
小脑多发梗塞 (男性,45岁,突发眩晕)
显示脑灰白质
7.2 高对比度 MRI软组织分辨极高率
T1WI
T2WI
显示脊髓及椎间盘
T2WI
T1WI
显示听神经
T2WI
T1WI
显示半月板及韧带
矢状位:显示胼胝体、脑干、导水管等
冠状位:显示垂体、海马等
顶部脑膜瘤, CT漏诊
CT
冠状位增强
矢状位
游离型椎间盘突出
判断肝肾交界处病灶来源
7.5 一些特殊方式成像 血管成像MRA 心脏大血管成像 MRCP与MRU 功能成像及波谱分析
MRI阅片基础ppt课件
质子密度加权像
长TR、短TE
组织的质子密
度越大,信号就越强(越白) ;质子密度越小,信号
就越弱(越黑) 。
ppt课件.
15
如何区分T1、T2 1、看水的信号 2、看脑灰白质信号,肌肉信号 3、看扫描参数 4、看片子上的标记
ppt课件.
16
看水的信号:水是长T1长T2信号 在T1上低信号、T2上高信号
ppt课件.
21
反转恢复序列 T1FLAIR TR值较长
ppt课件.
22
反转恢复序列 T2FLAIR 自由水被抑制,结合水信号更高
ppt课件.
23
MRI常用序列
ppt课件.
24
概念
MR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射频脉冲的发射方式、梯度磁场的引入方 式和MR信号的读取方式等。为不同成像目的而设计的一系列射频脉 冲、梯度脉冲和信号采集按一定时序排列称作脉冲序列。
ppt课件.
41
ppt课件.
42
FSE T2WI
ppt课件.
FRFSE T2WI
43
单发射快速SE序列
ppt课件.
44
SSFSE椎管水成像
ppt课件.
45
胆ppt课管件癌.
46
半傅里叶单发射快速SE序列( HF SS FSE ) T2WI
ppt课件.
17
看脑灰白质或肌肉信号: 脑灰质 白质 肌肉
T1:低 稍高 灰 T2:稍高 低 黑
ppt课件.
18
ppt课件.
19
怎么看MRI序列及信号
看扫描参数:TE、TR值 看片子上的标记
ppt课件.
20
看扫描参数:翻转角
在梯度回波脉冲序列里, 采用小于20°翻转角, 可以得到倾向于SE T2加权像,大于80°可以得到T1加权像。
磁共振阅片基础知识
磁共振阅片基础知识
磁共振成像(MRI)呀,就像是给身体拍了一部超级清晰的“大片”!咱来好好唠唠这磁共振阅片的基础知识哈。
你想想看,这磁共振就像是一个神奇的“摄影师”,能把我们身体里面的情况拍得清清楚楚。
那片子上的图像啊,可都是身体内部的秘密呢!
先说说那白花花的一片,嘿,那可不是雪哦!那可能是骨头呀,骨头在片子上看起来就是白白亮亮的。
然后呢,还有一些灰色的区域,说不定就是我们的肌肉啦、软组织啥的。
那要是看到一些黑黑的地方呢?别急别急,这可能是一些空腔呀,比如脑室之类的。
就好像一个大房间,里面空空的,所以看起来就比较黑啦。
再来讲讲那些像线条一样的东西。
哎呀呀,那可能就是血管啦!血管在磁共振片子上有时候就像小蛇一样弯弯曲曲的。
你说神奇不神奇?
咱们看片子的时候可不能马虎哦!要像侦探一样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
比如说,看看有没有异常的亮点呀,或者是形状奇怪的地方。
这可都可能是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呢!
就好比说,如果看到一个地方突然凸出来一块,那是不是就像脸上突然长了个痘痘一样显眼呀?这时候就得好好琢磨琢磨啦,是不是身体哪里出问题啦?
还有哦,不同的部位在片子上也有不同的特点呢。
脑袋的片子和肚子的片子那肯定不一样呀,就像苹果和橘子,长得都不一样嘛!
总之呢,磁共振阅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也别被它吓住啦!只要我们多学习,多观察,慢慢就会找到其中的窍门啦。
咱得把自己练成一个厉害的“片子解读大师”,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啦!这不就是对自己健康负责嘛!磁共振阅片,加油学起来呀!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MRI阅片基础》课件
• 核——磁共振现象所涉及原子核 • 磁——磁共振过程发生强大磁体内,并用射频场进行激励产生共振,用梯度场进行空间定位并控制成
像。 • 共振——原子核间能量吸收和释放可发生共振。
《MRI阅片基础》
A Simple MR Machine
North South
receive
《MRI阅片基础》
《MRI阅片基础》
分类
• 目前临床上常用扫描序列: • 自由感应衰减序列(FID)、 • 自旋回波序列(SE)、 • 反转回复序列(IR)、 • 梯度回波脉冲序列(GRE)、 • 杂合序列。
《MRI阅片基础》
结构
• 由五部分组成即 • 射频脉冲、 • 层面选择梯度场, • 相位编码梯度场、 • 频率编码梯度场、 • MR信号。
《MRI阅片基础》
反转恢复序列 T2FLAIR 自由水被抑制,结合水信号更高
《MRI阅》
概念
• MR图像的信号强度取决于射频脉冲的发射方式、梯度磁场的引 入方式和MR信号的读取方式等。为不同成像目的而设计的一系 列射频脉冲、梯度脉冲和信号采集按一定时序排列称作脉冲序列。
《MRI阅片基础》
《MRI阅片基础》
《MRI阅片基础》
MRI加权图像
《MRI阅片基础》
• “加权”的含义: • 所谓加权即“突出重点”的意思,也即重点突出某方面特性。之所以要加权是因
为在一般的成像过程中,组织的各方面特性(例如:质子密度、T1值、T2值) 均对MR信号有贡献,几乎不可能得到仅纯粹反映组织一个特性的MR图像,我 们可以利用成像参数的调整,使图像主要反映组织某方面特性,而尽量抑制组 织其他特性对MR信号的影响,这就是“加权”。
《MRI阅片基础》
头颅MRI-—基础知识(1)
头颅MRI-—基础知识(1)
头颅MRI-—基础知识
MRI技术是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原理的成像技术,可以在不使用辐射的情况下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头颅MRI是
其中的一个应用,可以非常详细地获取人脑内部的构造,为神经系统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头颅MRI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具体如下:
1. 磁场:MRI扫描需要强大的磁场支持,常用的磁场强度为1.5特斯
拉或3.0特斯拉,通常由大型的超导磁体产生。
强大的磁场使得人体
内部的原子核排列产生方向性变化,可以用于成像。
2. 放射波:在磁场的作用下,成像区域的原子核会产生共振,这时需
要通过向身体内部发射放射波的方式刺激原子核,进而产生成像信号。
3. 接收系统:发射的放射波会被人体内部物质吸收、反射和散射,最
后通过接收线圈获得成像信号,这些线圈需要在身体周围放置。
对于头颅MRI,具体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头部准确定位:MRI需要在特定位置上成像,头颅区域需要放置有
一个可移动的头架,定位准确,以确保成像的准确性。
2. 静止:MRI需要对静止物体成像,所以在扫描过程中需要保持静止,以免图像模糊。
3. 安全性:由于磁场很强,MRI不能随便进行,使用需要注意安全性,像患者在体内的金属物品,如植入物、牙齿和耳环等,会产生干扰,
应戴上特定的安全装置。
总之,头颅MRI是一项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医学成像技术,除了上述
技术要求外,医生的经验和判断力也对诊断产生关键作用。
核磁共振MRI基本原理及读片
核磁共振MRI基本原理及读片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一种医学影像技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对人体组织进行成像和诊断的方法。
它不需要使用X射线,因此可以避免X射线造成的辐射损害。
下面将介绍MRI的基本原理和读片方法。
MRI的基本原理MRI的基本原理是基于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是指原子核在一定条件下被外加强磁场激发并回到基态时放射出的能量。
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是MRI常用的成像核素。
在一个强磁场的作用下,氢原子核的自旋会朝向磁场方向,但不是完全朝向,而是有一定的偏差角度。
在外加的射频脉冲作用下,氢原子核会从其原有的自旋状态受到扰动,然后重新返回到基态,放射出能量。
这些能量会被接收线圈捕捉到,并转化为图像。
MRI的读片方法对于一张MRI图像,医生需要综合考虑信号强度、形态和局部解剖结构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MRI读片的一般方法:1.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的对比: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这两种常用的MRI序列相互对照,可以更好地观察组织的对比度和解剖特征。
T1加权图像对脂类物质高亮,T2加权图像对液体高亮。
2.脏器解剖结构的识别:根据不同的MRI序列,医生可以辨识各种脏器的位置和形态。
脑部MRI常见在T1加权图像上显示灰白质分界清晰,T2加权图像上显示脑脊液。
3.病变的识别:医生需要查找MRI图像上的异常信号,如肿瘤、炎症、梗死等病变。
病变通常表现为信号异常区域,这些区域可以在T1加权图像和T2加权图像中显示不同的强度和形态。
4.扫描的范围和层数:为了获得全面的信息,医生需要了解MRI扫描的范围和层数。
常见的MRI扫描范围包括头颅、颈椎、胸部、腹部、骨盆等,每个范围可以有多个层面的切片。
5.功能性MRI:功能性MRI(fMRI)可以用来研究脑部的功能活动。
在进行fMRI分析时,医生需要关注激活的脑区和激活强度,以及与特定任务相关的激活模式。
总之,核磁共振MRI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成像信息。
MR读片基本知识
Lower Higher signal
精选ppt
7
横向弛预 自旋-自旋弛预
T2弛预
精选ppt
8
MR图像与CT图像对比
共同点:灰度差别形成黑白对比图像 不同点: 1.成像基础不同: CT: 组织对X线射线吸收率的差异形成的密度对比 MR:H+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磁场信号不同,形成对比 2.信息量不同: CT: 一个层面一种参数--密度---简单
MIP image of the inner ear apparatus in a normal ear. The cochlear turns, anterior, posterior, and lateral semicircular ca are visualized well.
精选ppt
68
(MENINGIOMA)
精选ppt
82
GYRUS-LIKE ENHANCEMENT
T2WI
T1WI
精选ppt
GD-DTPA T1WI
83
精选ppt
84
精选ppt
85
FS-T1WI
FS-T2WI
精选ppt
86
磁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
精选ppt
精选ppt
38
常用磁共振检查技术图像识别
平扫(T1WI、T2WI、PDWI)
水抑制成像(FLAIR)
脂肪抑制成像(STIR) 增强扫描( T1WI GD-DTPA ) 水成像(MRCP、MRU、MRM) 灌注成像(Perfusion) 弥散成像(Diffusion) 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T2WI高信号:脂肪、水、亚急性出血 T2WI低信号:含铁血黄素、流空效应、骨皮质、完全
MRI
磁共振成像(MRI)知识讲座引言我们将磁共振成像(MRI)的基本知识向大家略做介绍,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章磁共振成像(MRI)基础知识一、磁共振成像(MRI)基本原理1、人体组织的化学特性人体内最多的分子是水,约占人体重量的65%,其次为脂肪成份。
此外,还有大量有机分子,如蛋白质、酶、磷酯等。
这些物质中都含有大量的氢原子。
因此,氢原子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原子。
2、磁共振成像(MRI)原理目前的磁共振成像是氢原子的成像,实际上是脂肪和水为主的软组组成像,或者说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身体细胞中的氢原子在磁场内共振产生信号,通过精密的电脑系统重建而获得高清晰的影像,以达到诊断目的的一种技术。
二、磁共振成像(MRI)技术的发展概况1、1977年:初期MRI全身图像产生;2、1980年:首台商品磁共振成像系统问世;3、1981年:首台超导全身磁共振成像系统建立;4、1983年:获准进入市场;5、1989年:我国0.1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ASM-015P)问世;6、1992年:我国0.60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ASM-060S)问世;7、1999年:我国0.35T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NOVUS系列)开发成功;8、2000年:我国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NOVUS系列)开发成功;9、目前: 3.0T超导磁共振应用于临床;10、目前:7.0T、10.0T磁共振进入临床前研究;三、磁共振成像(MRI)的一些基本概念1. 什么是Tesla?Tesla(T)是一个磁场强度单位,中文译为特斯拉,一单位T等于10000Gause,Gause中文译为高斯,地球的自然磁场强度为0.3~0.7Gs,南北极有所不同。
2. 什么是共振?共振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体的运动在重力作用下将会有自身的运动频率。
当某一外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时,而且有固定的频率,如果这个频率恰好与物体自身运动频率相同,物体将不断吸收外力,转变为自身运动的能量,随时间的积累,能量不断被吸收,最终导致物体的颠覆而失去共振状态。
阅读MRI图像基础知识简介
T1加权像高信号的产生机制在射频脉冲的激发下,人体组织内氢质子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
射频脉冲终止后,处于激发状态的氢质子恢复其原始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
【简单的理解就是本来处于平衡状态的粒子在吸收了外加磁场能量后,粒子发生跃迁,总体能量升高,MR给的磁场是射频,也就是说不是恒定的,这样当外加磁场撤去的时候,粒子就会恢复原来的稳态而释放出能量,并被计算机捕获成像。
那为什么MR需要非常强的磁场呢?原子核吸收交变磁场的能量并被激发.其表现的行为就是粒子向不同能阶跃迁的机率都变为相等,低能阶的核子数略高於高能阶,所以在跃迁机率相等的条件下就会有比较多的粒子从低能阶跃升到高能阶,所以整体的能量提升。
这个向高能阶和向低能阶移动的核子数差会随着高低能阶粒子数趋近相等而趋缓,假设在低能阶以及高能阶的原子核数目分别为 +与 -,那么吸收能阶在磁场中分开,越大的磁场能量差越大,恢复的时候释放的能量也就越大。
】在弛豫过程中,氢质子将其吸收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若质子及所处晶格中的质子也以与Larmor频率相似的频率进动,那么氢质子的能量释放就较快【这说的就是一种共振现象,即射频脉冲的频率越接近晶格中的质子的固有频率那么它能量释放的就越快,若分子运动频率远高于或远低于MRI的Larmor频率,那么能量释放的就慢,后面的成像都是这个道理】,组织的T1弛豫时间越短,T1加权像其信号强度就越高。
【我现在说的可以说是高中物化得难度,或稍深化了一点。
弛豫过程有两类。
其一为自旋-晶格弛豫,亦称为纵向弛豫。
其结果是一些核由高能级回到低能级。
该能量被转移至周围的分子(固体的晶格,液体则为周围的同类分子或溶剂分子)而转变成热运动,即纵向弛豫反映了体系和环境的能量交换;第二种弛豫过程为自旋-自旋弛豫,亦称为横向弛豫。
这种弛豫影响具体的(任一选定的)核在高能级停留的时间。
这个过程是样品分子的核之间的作用,是一个熵的效应。
T1叫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2叫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头颅核磁共振MRI:读片知识
在血管成像上任何高信号的病灶均可显示, 因此可能干扰血管的显示;
注射造影剂血管成像的方式可消除血流的干扰, 提高小血管的显示能力,
血管成像
异常磁共振成像的特点
脑内组织结构异常 脑组织界面破坏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形态改变 脑内异常信号 正常血管流动消失或出现
异常流空 颅骨改变 脑内异常强化
脑结构异常
脑内组织结构异常 脑组织界面破坏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形态改变 脑内异常信号 正常血管流动消失 或出现异常流空 颅骨改变 脑内异常强化
脑组织界面破坏
脑内组织结构异常 脑组织界面破坏 中线结构移位 脑室形态改变 脑内异常信号 正常血管流动消失 或出现异常流空 颅骨改变 脑内异常强化
T2FLAIR—低信号 T2FLAIR—高信号
正常脑室、脑沟 脑软化 囊性占位
– 急性脑梗死 – 脑水肿 – 脱髓鞘病 – 大多数脑肿瘤
– 炎症
新旧病灶的T2Flair比较
DWI信号异常表现
DWI—等、低信号 DWI—高信号
慢性期脑梗死 脑软化 多数脑肿瘤
– 超早期脑梗死 – 脱髓鞘病 – 脑脓肿 – 亚急性期脑出血
该序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扫描序列, 分为T1Flair和T2Flair两种, T1Flair主要有显著的灰白质对比度, 图像的组织界面清晰。
T2Flai是T2WI序列重要的补充,主要是 通过编制扫描序列中不同的脉冲方式, 达到抑制自由水,突出显示结合水的目 的。
T2Flai序列能够充分显示脑室旁、脑沟 旁病灶。除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具有重要 作用,对多发性硬化、脑炎、囊肿与实 质性病灶鉴别、肿瘤与水肿的区分以及 脑外伤的诊断非常有效。目前该序列已 经是常规扫描序列。
阅读MRI图像基础知识简介讲解
MRI特别是低场强的MR仪上引起明显
T1和T2均延长,所以梗塞
T1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变低,在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增加。
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多为不规则脑
可能是由于缺血使小动脉壁破坏,梗塞后如血管再通或侧支循
T2加权像出现高信号。
MRI表现不一。如脑组织变性中一
序列的运用
IR的T1加权可使灰白质的对比度更大。眼眶部STIR能抑制脂
T2对比,使眼球后球及视神经能更好显示。脊髓采用
技术能抑制脑脊液搏动产生的伪影,以利于显示颈、胸段脊髓
IR能处到较好显示。关节使用IR能同时
“破坏(扰相)”残余横向磁化矢量。在数据采集结合后,在沿层面
“破坏”梯度,使用残存的横向磁化矢量加速去相
、阿耳茨海默氏病(铁沉
、多发性硬化(铁沉积于斑块周围)、放疗后脑部(铁
、慢性出血性梗塞(铁沉积于出血部位)、脑内
,因此,MRI较其他影像学方法易于检出
显示脑部铁沉着是高浓度铁蛋白缩短了T2时间而不影响T1时
细胞内的铁具有高磁化率,因此脑部铁沉积过多造成细胞内
细胞外低磁化率,局部磁场不均匀,使T2时间明显缩短,
MRI系统作T2加权扫描时,可于苍白球、红核、黑质、
尾状核和丘脑部位见到明显的低信号,这是由于高铁物质在上
15~20岁达到成人
在6个月龄的婴儿苍白球中已有铁存在,黑质铁沉着见于9~12
1岁半~2岁,小脑齿状核要到3~7岁才显示铁的存
上述部位的铁沉着量与年龄增长有一定相关性,仅沉积速度不一
岁之后接近苍白球内所含的铁量。大脑与小脑半球的脑灰、白质
Larmor频率相似,所以T1弛豫时间短,
磁共振基本原理及读片PPT
组织结构变化
观察组织结构的变化,如 肿瘤的浸润、扩散和转移 等。
血流动力学改变
分析血流动力学参数,如 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 通透性等,以判断病变的 性质和程度。
功能代谢变化
利用磁共振波谱分析等方 法,检测组织的功能代谢 变化,如能量代谢、氧化 还原状态等。
多模态影像融合分析
融合方法
将磁共振图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 (如CT、超声等)进行融合,以
共振信号
共振信号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础,当射频脉冲停止后,原子核 会释放出共振信号,通过接收这些信号,可以获得物体的内 部结构信息。
磁共振成像原理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基于磁共振现象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外加磁场和射频脉冲使 人体内的氢原子核发生能级跃迁,然后接收这些原子核返回的共振信号并重建图 像。
磁共振检查技术
常规磁共振检查
01
02
03
原理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脉冲使 人体组织中的氢原子核发 生共振,通过测量共振信 号来获取图像。
应用
主要用于检测病变、肿瘤 、炎症等。
优势
无电离辐射,对软组织分 辨率高。
功能磁共振成像
原理
利用磁场变化检测血流动力学反 应,反映器官或组织的生理功能
。
应用
主要用于脑功能研究、肿瘤诊断等 。
详细描述
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人体解剖结构,包括脑组织、脊髓、肌肉、骨 骼等,为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在读片过程中,医生需要熟悉各组织器官 的正常形态和位置,以便准确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病理征象分析
总结词
病理征象是疾病在磁共振图像上的表现,通过分析这些征象可以推断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
详细描述
扩散加权成像(DWI)有助于评估肿 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
MRI检查基础知识 PPT课件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STIR(压脂序列) • 短TI的IR序列,用于脂肪抑制
• TI值:140-175ms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FLAIR序列(压水序列): • 长TI的IR序列,用于自由水抑制 • TI值:1700-2200ms • 用于脑或脊髓T2WI上病变较小或
邻近脑脊液而不能清楚显示时 也可用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
停、严重外伤、幽闭症患者及不配合者应慎重 孕妇和婴儿应征得医生同意再进行扫描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脉冲序列:MR成像中,为获得反映组织弛豫时 间等特性的磁共振信号,依不同时间间隔施加 一系列射频脉冲
加权像:通过改变TR和TE,得到突出组织某个 特征参数的图像 T2加权像(T2W清晰
动脉夹、人工血管、静脉滤器、 心脏起搏器、 人工瓣膜、人工耳蜗、置入性药物泵、人工关 节等
注:有关体内置入物安全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1.5T或更 低场强的磁共振系统,最近的研究显示一些金属置入 物在1.5T为弱磁性,而在3.0T磁场内则可能表现为强 磁性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相对禁忌症
高烧患者应禁止扫描 昏迷、神志不清、精神异常、易发癫痫或心脏骤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扩散加权成像(DWI)
显示水分子的扩散运动情况 观察水分子细胞膜内外跨膜移动引起的MR信号强
度改变 能够无创、快速的反映脑缺血区分子、细胞水平
的微观变化 用于急性脑缺血、出血和脑瘤等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 脑梗死30min后,细胞毒性水肿,细胞内水分子扩
散受限
▪ DWI上发现扩散受限,ADC值降低 ▪ 急性期DWI呈高信号, ADC呈低信号 ▪ 敏感性、特异性均在90%以上 ▪ 常规MRI阴性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MRI图像基础知识简介T1加权像高信号的产生机制一般认为,T1加权像上的高信号多由于出血或脂肪组织引起。
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T1加权高信号尚可见于多种颅内病变中,包括肿瘤、脑血管病、代谢性疾病以及某些正常的生理状态下。
在射频脉冲的激发下,人体组织内氢质子吸收能量处于激发状态。
射频脉冲终止后,处于激发状态的氢质子恢复其原始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弛豫。
在弛豫过程中,氢质子将其吸收的能量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若质子及所处晶格中的质子也以与Larmor频率相似的频率进动,那么氢质子的能量释放就较快,组织的T1弛豫时间越短,T1加权像其信号强度就越高。
T1弛豫时间缩短者有3种情况:其一为结合水效应;其二为顺磁性物质;其三为脂类分子。
一.结合水效应小分子的自由水(如脑脊液)具有非常高的运动频率,它的运动频率要远高于MRI的Larmor频率,其T1弛豫时间也远长于身体内其他组织,所以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
如在水中加入大分子的蛋白质,那么具有极性的水分子会被带有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吸引而结合在蛋白质分子上,从而形成一个蛋白质水化层。
在此蛋白分子水化层内的水分子受蛋白分子的吸引,致使水分子的运动频率下降,接近于Larmor频率。
使其T1驰豫时间缩短,故T1加权成像时呈现出高信号改变。
顺磁性物质二.顺磁性物质的特点是含有不成对的电子,常见的有铁、铬、钆、锰等金属、稀土元素及自由基。
在磁场中顺磁性物质的磁进动与组织内质子进动相互作用,产生一个随机变化的局部微小磁场,这个微小磁场的变化频率与Larmor频率接近,从而使T1弛豫时间缩短。
三.脂类分子纯水分子非常小,运动频率非常高,远高于Larmor频率。
大分子如蛋白质和DNA分子运动频率较慢,低于Larmor频率。
所以大、小分子在T1加权上均呈低信号。
脂类分子为中等大小,其运动频率高于蛋白质,低于纯水,与Larmor频率相似,所以T1弛豫时间短,T1加权像呈高信号。
正常脑组织的MR信号特点水水分子较小,它们处于平移、摆动和旋转运动之中,具有较高的自然运动频率,这部分水在MRI称为自由水。
如果水分子依附在运动缓慢的较大分子蛋白质周围而构成水化层,这些水分子的自然运动频率就有较大幅度的减少,这部分水又被称为结合水。
自由水运动频率明显高于Larmor共振频率,因此,T1弛豫缓慢,T1时间较长;较大的分子蛋白质其运动频率明显低于Larmor共振频率,故T1弛豫同样缓慢,T1时间也很长。
结合水运动频率介于自由水与较大分子之间,可望接近Larmor共振频率,因此T1弛豫颇有成效,T1时间也较上述二者明显缩短。
局部组织含水量稍有增加,不管是自由水还是信号均可发生显而易见的变化,相比之下,后者更为明MR结合水,显。
认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概念有助于认识病变的内部结构,有利于对病变作定性诊断。
CT检查由于囊性星形细胞瘤的密度与脑脊液密度近似而难以鉴别,而MRI检查由于囊性星形细胞瘤中的液体富含蛋白质,其T1时间短于脑脊液,在T1加权像中呈较脑脊液信号为高的信号。
又如,MRI较CT更能显示脑软化。
脑软化在显微镜下往往有较多由脑实质分隔的小囊组成,这些小囊靠近蛋白质表面的膜状结构,具有较多的结合水,T1较短,其图像比CT显示得更清楚。
所以MRI 所见较CT更接近于病理所见。
再比如,在阻塞性脑积水时,脑脊液(相当于自由水)由脑室内被强行渗漏到脑室周围脑白质后,变为结合水,结合水在T1加权像中信号明显高于脑脊液,而在T2加权像中又低于脑脊液信号。
综上所述,局部组织水份增加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前者引起T1明显延长而远离Larmor共振频率,后者造成T1稍有延长而接近Larmor频率而致使T1加权像上信号增强。
脂肪与骨髓组织脂肪与骨髓组织有较高的质子密度,且这些质子具有非常短的T1值,根据信号强度公式,质子密度大和T1值小,其信号强度大,故脂肪和骨髓组织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强度信号,与周围长T1组织形成良好对比,信号高呈白色。
若为质子密度加权像,此时脂肪组织和骨髓组织仍呈高信号,但周围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加,使其对比度下降;加权像,脂肪组织和骨髓组织的信号都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T2若为制。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所含的质子密度明显少于上述脂肪和骨髓组织,且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驰豫特点。
所以在T1加权像上,信号强度较低,影像呈灰黑色。
随着短T2的弛豫特点,信号强度增加不多,影像呈中等灰黑色。
韧带和肌腱组织的质子密度低于肌肉组织,该组织也具有长T1和短T2弛豫特点,其MR信号无论在T1或T2加权像上,均表现为中低信号。
骨骼组织骨皮质内所含的质子密度很小,MR信号非常弱,无论在T1加权或T2加权扫描,均表现为黑色低信号。
钙化软骨的质子密度特点与骨皮质相同,所以也表现为黑色低信号。
组织内出现其他钙化,无论其形态或大小,一般均呈现为与钙化软骨相同的组织影像特点。
纤维软骨组织则与钙化软骨不同,其组织内的质子密度明显高于骨皮质和钙化软骨。
且组织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弛豫特征,但因其具有一定的质子密度,故在T1或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不高,呈中低信号。
透明软骨内含有75%~80%的水份,具有较大的质子密度,并具有较长的T1和长T2弛豫特征。
在T1加权像上,因T1值长,所以信号强度较低。
而在T2加权像上,因T2值长,信号强度明显增加。
信号特点MR病理组织的.不同的病理过程,病理组织有不同的质子密度、T1及T2弛豫时间。
采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将表现出不同的的信号强度。
掌握这些信号变化特点,有助于判别大体的病理性质,部分作出定性诊断。
水肿脑水肿分为3种类型,即血管源性水肿、细胞毒素水肿及间质性水肿。
血管源性水肿是最为常见的脑水肿,由血脑屏障破坏所致,常见于肿瘤及炎症。
由于血脑屏障破坏,血浆由血管内漏进入细胞外间隙,这是血管源性水肿的病理生理基础。
血管源性水肿主要发生在脑白质内,结构致密的脑灰质通常不易受影响,典型的血管源性水肿呈手指状分布于脑白质之中,在肿瘤、出血、炎症以及脑外伤等脑部疾患中颇为常见。
由于上述脑病变本身也可使T1或T2时间更长,其MRI表现与水肿有类似之处,尤其在T1加权像上难以分辨。
鉴别的方法是采用重T2加权扫描序列,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水肿信号强度逐渐增高,而肿瘤信号增加幅度不大。
必要时可行Gd-DTPA增强扫描,水肿区无异常对比增强。
细胞毒素水肿是由于缺氧使ATP减少,钠-钾泵功能失常,钠与自由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细胞外间隙减少所致。
细胞毒素水肿常见于急性脑梗塞的区域,使脑白质与脑灰质同时受累。
急性脑梗塞有时在T2加权图像上,其边缘部分信号较高,即为细胞毒素水肿的MRI所见,它反映了梗塞区域存在肿胀的脑细胞。
由于细胞毒素水肿出现和存在的时间不长,有时与血管源性水肿同时存在,MRI要绝对区分它们尚有一定的困难。
.间质性脑水肿时,由于脑室内压力增高,出现脑脊液经室管膜迁移到脑室周围脑白质的病理生理表现。
当脑室压力高,如急性脑积水或交通性脑积水时,T2加权图像上于脑室周围可出现边缘光整的高信号带;在脑室内压力恢复到近乎正常时(如代偿期),上述异常信号又消失。
间质性水肿由于含有较多的结合水,在T2加权像上已能与脑室内脑脊液(自由水)的信号区别,在质子密度加权图像上,两者信号对比更明显。
出血出血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
按出血部位可分为硬膜下、蛛网膜下、脑内及脑室内出血,它们均有一个基础疾病,如外伤、变性血管病、血管畸形、肿瘤或炎症。
MRI在显示出血、判断出血原因以及估计出血时间方面有独特作用,其中以脑内血肿MRI信号演变最具有特征性。
较多血液由血管内溢出后,在局部脑组织内形成血肿。
随着血肿内血红蛋白的演变以及血肿的液化、吸收,MRI信号也发生一系列变化。
因此,探讨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对于认识与解释血肿MRI信号甚为重要。
人体血液富含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释放出氧气后即转化为去氧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与去氧血红蛋白中含有的铁均为二价还原铁(Fe2+),还原铁是血红蛋白携带氧气、释放氧气、行使其功能的物质保证。
人体内维持血红蛋白铁于二价状态的关键在红细胞内多种代谢途径,其结果阻止了有功能的亚铁血红蛋白变为无功能的正铁血红蛋白。
但当血液从血管中溢出后,血管外红细胞失去了能量来源,细胞内多种代谢途径丧失。
同时由于红细胞缺氧,血肿内含氧血红蛋白不可逆地转化为去氧血红蛋白,最终变为正铁血红蛋白,还原铁转化为氧化铁,使血肿的MRI信号发生根本的变化。
脑出血的MRI表现取决于出血时间,主要由血红蛋白的不同代谢状态及血肿的周围环境决定的。
超急性期:出血时间不超过24h。
红细胞内为氧合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内无不成对电子,不具顺磁性。
T1加权像为等或稍低信号,反映了出血内较高的水含量。
T2加权像为稍高信号,说明新鲜出血为抗磁性,不引起T2弛豫时间缩短。
急性期:出血时间为1~3d。
红细胞内为去氧血红蛋白,它有四个不成对电子,具有顺磁性,但它的蛋白构形使水分子与顺磁性中心的距离超过3埃,因此,并不显示出顺磁效应,T1加权像仍成稍低信号。
但由于它具有顺磁性,使红细胞内的磁化高于红细胞外,当水分子在红细胞膜内外弥散时,经历局部微小梯度磁场,使T2弛豫时间缩短,T2加权像呈低信号。
亚急性期:出血的3~14d。
出血后3~7d为亚急性早期,7~14d为亚急性晚期。
在亚急性早期,去氧血红蛋白被氧化为正铁血红蛋白首先出现在血肿的周围,并逐渐向血肿内发展,它具有五个不成对电子,有很强的顺磁性。
由于正铁血红蛋白形成,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因顺磁性物质的磁敏感效应而呈低信号。
亚急性晚期红细胞开始溶解,在T1或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红细胞溶解使红细胞对加权像信号增高的T2正铁血红蛋白的分隔作用消失,水含量增加是主要原因。
慢性期:出血时间超过14d,含铁血黄素和铁蛋白形成。
在此期间,正铁血红蛋白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铁,同时由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使含铁血黄素沉着于血肿周边部,其使T2弛豫时间缩短,因此在血肿的周边部出现低信号的影像环带,其余仍为高强度信号表现。
所以血肿中心T1加权像为等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血肿周边T1加权像为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低信号。
铁沉积过多在中高场强MRI系统作T2加权扫描时,可于苍白球、红核、黑质、壳核、尾状核和丘脑部位见到明显的低信号,这是由于高铁物质在上述部位沉积所致。
脑部铁沉着(非亚铁血红蛋白)始于儿童,约在15~20岁达到成人水平。
在6个月龄的婴儿苍白球中已有铁存在,黑质铁沉着见于9~12个月时,红核在1岁半~2岁,小脑齿状核要到3~7岁才显示铁的存在。
上述部位的铁沉着量与年龄增长有一定相关性,仅沉积速度不一样,如苍白球的含铁量在开始时就高,以后缓慢增加;而纹状体(如壳核)的含铁量开始时不高,以后才较苍白球有明显的增加,直到70岁之后接近苍白球内所含的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