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高利润的背后

合集下载

银行业高额利润获得原因及不利因素分析——中国银行业利润的高速增长可持续吗

银行业高额利润获得原因及不利因素分析——中国银行业利润的高速增长可持续吗
( 西 楚 源 玻 璃 有 限公 司 , 西 南 宁 5 0 0 ) 广 广 3 0 0 摘 要 : 据 2 1 年 3月 各 大 银 行 发 布 的 2 1 根 02 O 1年 业 绩 公 告 可 知 , 行 业 利 润 在 2 1 年 实 现 了 高速 增 长 。银 行 业 利 润 银 01
银 行业业务 发展的规模和速 度也必然会 产生不利 的影响 。 的 发 展 将 产 生 重 大 影 响 。 股 份 制 商 业 银 行 、 市 商 业 银 行 城
景 下 , 靠 增 加 中 间 业 务 的 收 费 项 目实 现 利 润 增 长 的 做 法 依
( ) 货 膨 胀 影 响 了银 行 对 项 目 的 判 断 能 力 , 成 了对 6通 形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NO.1 2O1 6, 2
Mo en 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 eI u t n n r
2 1 年 第 1 期 02 6
银行业高额 利润获得原 因及不利 因素分析
中 国银 行业 利 润 的高 速增 长可 持续 吗
魏 健 文
作 者 简 介 : 健 文 (9 0 ) 男 , 科 学历 , 西 楚 源 玻 璃 有 限 公 司财 务 经理 。 魏 17一 , 本 广
N 0.1 2 2 6, 01
现 代 商 贸 工业 M o enB s e r eId s y d r ui s T a ut ns d n r
的关 联 。因此 ,0 1 2 1 年宏 观经济整体 上 的快速增 长 , 为银行
业 的盈利奠定 了基础 。
1 2 现 行 金 融 制 度 直 接 决 定 了银 行 业 利 润 的快 速 增 长 .
和金融体 制的 支持 。但 是 , 随着宏 观 经 济形 势 的变 动 以及 银 行 利 润 由 净 利 息 收 入 和 非 利 息 收 入 两 部 分 构 成 。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不 断 推 进 , 日 的 有 利 因 素 有 不 断 消 失 的 昔 21 0 1年 1 至 9月 ,6家 上 市 银 行 营 业 收 入 总 额 为 1 5 0 可 能 。 整 体 看 来 , 行 业 的 利 润 增 长 在 未 来 将 面 临 着 以 下 月 l 6 0 银

商业银行高额利润藏隐忧

商业银行高额利润藏隐忧
新 收 是 ,一 些 大 型 上 市 公 司 突 发 事 件 越 来 越 行 调 控 的领 域 。 也使 以 净 息 差 收 入 为 主 益,恐怕还 有强行 向企业提供 中间服务 多,可能一夜之间轰然倒塌而造成此前 的 银 行 业 ,虽 然 据 银 监 会 公 布 《 0 0 2 1 的贡献。 目前各银行的分支机构 常见 的 银 行一窝蜂式放贷风险越来越突 出。最 银 监会 年报 》显 示 ,2 1 0 0年税 后利 润 情 况是 将部 分利息收入转化至 “ 问及 近 发生的瘦 肉精 事件 ,都 有可能给 巨额 高 达 8 9 顾 9 1亿 元 。 但 它 们 也 面 临 复 杂 的
币政 策 大 力 回 笼 市 场 流 动 性 、紧 缩 商 业 银 行 内 部 过 剩 头 寸 是 重 中 之 重 。但 是 , 银 行 过度 依 赖 存 贷 利 差 盈 利 ,使 得 其 把 放 贷作 为 增 加 盈 利 的主 要 手 段 ,这 与 央
行 货币政 策方 向相悖。这几年银行盲 目 放贷 始终难以管住 ,一个主要原 因就是
的 坏 账 风 险 , 再 融 资 之 后 对 风 险 控 制 内正 规 金 融 市 场 , 义 货 币供 应 量 ( 广 M2)
隐 忧 三 : 业 银 行 高盈 利 水 平 基 本 过 于 自信 。按 照 银监 会 的数据 ,截 至 主 要 通 过 银 行 信 贷 实 现 ,而 商 业 银 行 借 商
了几波行情。但是 ,在欣 喜之余 ,我们 3 3 .9亿 元 ,增 长 2 .% : 行 利 息 应 该 收费 的项 目硬 性 变 为 收 费 项 目, 比 0 74 36 建
不 能 不 看 到 我 国 大型 银 行 金 融 业 务 、 发 净 收 入 2 1 5 5亿 元 ,增 幅 为 1 .0 ; 87 %

对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思考

对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思考

对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摘要:可持续发展是近几年在我国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是国家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念。

在我国银行行业中,追求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早已成为目前我国银行发展的重要选择。

新时期新背景下,加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商业银行在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 (2013)02-0-01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以人为中心、遵循商业银行发展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最终实现资源利用高效,业务发展整体推进,经济效益稳定增长。

随着wto大门的敞开,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已经融入金融全球一体化的循环圈中,使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加入wto后国有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要课题。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在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在实际的高利润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高利润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我国商业银行在高利润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以及阻碍因素在高利润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引下,我国商业银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很多问题以及阻碍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总体来讲,商业银行高利润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以及阻碍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市场化趋势。

银行高利润主要在于存贷款利差高、收费多,而贷款定价不可能持续提升,宏观调控也在变化,银行的资金成本正在逐渐上升。

同时,随着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差收窄是必然趋势。

中小银行如何利用政策优势获取高额利润

中小银行如何利用政策优势获取高额利润

中小银行如何利用政策优势获取高额利润目前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主要是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竞争对手的利率水平而定,但对企业的经营风险基本上考虑的不多,本文试图研究银行在进行放贷时如何根据企业的规模和经营风险来区别对待,以给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提供可行的理论依据。

见图一,横坐标是企业的规模,越往右企业的规模越大,纵坐标代表企业的经营风险,越往上企业风险越大。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规模与企业的经营风险是成反比的,即企业的经营规模越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低,见图一的曲线①,银行放贷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所以,银行放贷一定要比经营风险的成本要高,即曲线②,②和①之间的差距即银行放贷高于经营风险的合理利润。

如果是在没有利率管制的市场情况下,即纯理论的市场研究下,银行会对任何规模的企业进行放贷,从微型企业一直到巨型企业,只不过微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将无限高,而巨型企业的贷款利率将无限低。

但在中国,银行放款的利率是有限制的,既有最高的限额,又有最低的限额,见图一的两条横线,这样,银行为了维护正常的风险利润,由于A 点以左的企业(全是微型企业)无法从其身上获得合理的利润甚至利率无法弥补放款风险,所以银行不愿意给经营规模比A 点还小的企业贷款。

而B 点右边的企业(全是巨型企业),由于放款利率有下限规定(基准利率下浮10%),所以银行放款的利率将远远大于企业的风险,所以银行对这些大型企业的放贷都趋之若鹜。

于是,中国的企业在进行银行贷款时出现了两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现象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银行不愿意给这些中小企业放贷(当然还有成本高的原因),另一个现象是各银行削尖脑袋去竞争一些超大企业,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并通过其他的一些形式弥补这些巨大企业,所以这些大型企业贷款的实际利率要远低于政策规定的基准利率下浮10%的定价。

图一国家为了扶持中小银行,允许城商行、信用社和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可以上浮70%,甚至130%,而其他银行贷款的利率上浮幅度不能超过30%,这样,就给了这些中小银行更大的自主权。

中小商业银行高息揽储背后的银行暴利

中小商业银行高息揽储背后的银行暴利

关键词 : 中小商业银行 ; 揽储 ; 金 融 产 品 创 新
7 0 %以上 的 利润 来源 与 息 差 收 入 , 手 续 费 等 中 间业 务 在 刚 刚 结 束 的2 01 2 年末揽储 大战 中, 各 家 银 行 各 显 神 策 饭 , 0 %, 而在 西方 发 达 金 融 市场 中 , 银 行 的 息 差 通, 送礼品 , 直 接 返现 , 承诺 高 息 各 种手 法 曾 出不 穷 , 更有 某 收 入 占 比不 足 3 商 业银 行 干脆 摆 脱 网点 限 制 , 在 国内某 大 型 电子商 务 网站上 收 入 和 中 间业务 收 入 占 比恰 好 与 国 内相 反 , 甚 至 中间业 务 收 销售存款产 品, 方式之新颖 , 思路之高远 , 实 为 国 内金 融 创 入 的 占 比更 高 。 虽 然近 几 年 国 内逐 步 加快 利 率 市 场 化 的 步 降 低 贷 款 利 率 下 浮 的下 限 , 提高存款利率的上 限, 但 执 新史上所罕见, 而每 到 季 末 、年 末上 演 的揽 储 大 戏 , 除 了有 伐 , 行层 面 , 能够 享 受 到高 存款 利 率和 低 贷款 利 率 的群 体仍 然 有 满 足监 管 部 门对 银 行 经营 指标 要 求 的原 因外 , 还 有 一部 分 是
般 来说 , 大 型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依 靠 国 家 部 委 、部 队 , 大 型 国企 的政 策 依 赖 。一 般 来看 , 人 们 一直 认 为 西方 发达 的 金融 体 系 等 的 巨额 支持 , 存 款 一般 数 目较 大 , 且成 本 较低 。理 论 上讲 , 中, 银 行 收 入 的 大部 分 为 中间 业 务 收 入 , 发 达 经济 体 的 大 家 按 照存 款 准备 金率 为 2 0 %计算 , 如果 商 业银 行 有 1 0 0 元存 款 , 就认 为 是好 的 , 但 好 的不 一 定 是 适 合 我 国 国情 的 , 我 们 暂 且

银行家为什么那么富

银行家为什么那么富

这里显然有问题。第一,有谁那么傻会给你出那么错误的赌注?第二,借款的利息是否会抵消掉你挣的这点小利?第三,如果知道一旦灾难发生你就不可能还款的情况下,谁还会在第一时间借给你钱,你赌的其中一个队赢,可你输掉了全部赌注。
As near as I can tell, the answer to #1 is that Wall Street traders are bad at pricing tail risk. The answer to #2 is that Wall Street hedge funds, using techniques pioneered in the mid-90s by 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 have figured out ways to borrow large sums of money at virtually no cost. And the answer to #3 is that Wall Street lenders are also bad at pricing tail risk.
在《美国利益》(American Interest)刊物上有一篇署名Tyler Cowen的关于收入不公平的文章,很值得一读。但是,它实际上不是关于不公平现象的增长,而是关于华尔街的。特别是关于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金融专业人士能挣那么多钱。
The answer, of course, is that they work in an industry that's become ungodly profitable. But how? Tyler attributes it to the practice of "going short on volatility." That is, modern finance professionals mostly gamble that w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will keep happening in the future, and disasters will never happen. In most years this makes them a lot of money (because, in fact, disasters rarely happen).

上市银行的“超高利润”隐忧

上市银行的“超高利润”隐忧

位 券 商分 析 师 告 诉 《 国经 济 周 中
率 最 低的银行 为 0 ,最 高为 01 %。 . 1 从 上述 各上 市银 行公布 的情 况来 看 . 经 过 上半 年 的 清理 之 后 ,上 市 银 行 的 地 方政 府 融 资平 台贷 款仍 然不 少 ,大 多地
4 国经济周刊 C IAE O O CW E L 8f中 H N N MI E KY C
不 良贷 款埋 下 了伏笔 。 ”
在 中国 建设 银 行 中报 发 布 会现 场 , 该 行 董 事 长 郭 树 清 表 示 ,建 行 的 地 方
据 此 计 算 ,上 述 已 公 布 的 1 O家 上 市银 行 对 地 方政 府 融 资 平 台 的贷 款 余额
总 和 为 2 2 0亿 元 。而 其 中 ,不 良贷 款 70
府融 资平 台 的 贷 款大 致 保 持 平稳 ,不会
有 太 大 变 化 ,但 在 贷款 总 量 中 占比可 能 降低。 除 此 之 外 ,据 各家 银 行 中 报显 示 . 中 国工 商银 行 、光 大 银 行 、民生 银 行 、
S @
民 银 生行 兴 银 业行
8_ 8 66

和 宏 观 调 控势 必 会 对银 行 的 盈利 能 力 产
2 ,7 o3 5
● 2
、_ _r ,
招 银 商 行
1 2. 3 03

曰 团

帷嘶
浦发银行
1 68 0 .5
9 81 0,
生 影 响 。但 现 实情 况 是 ,各 家 上 市 银行
用 “ 高利润 ” 超 的表现 回应 了公 众 的担 心。
口 深 展行 发银
3 3

银行业高利润背后的逻辑

银行业高利润背后的逻辑

银行业高利润背后的逻辑根据银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到去年末,我国银行业净利润达1.0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较上年增长36.3%。

此项数据一出,天下为之侧目。

在许多民营实体小微企业举步维艰的反衬下,许多评论认为银行业利润“畸高”。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银行业的高利润呢?首先,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数据。

与一般生产经营企业不同的是,衡量商业银行赢利能力的,除了净利润这个规模性指标外,也要看资产收益率(ROA)和资本收益率(ROE)这两项效率性指标,还必须考虑杠杆率的作用。

作为金融企业,银行经营具有一定的杠杆率(杠杆率=核心资本/表内外总资产),正是因为杠杆率的存在,所以银行业往往不用净利润率这样的指标,而主要以ROA和ROE来衡量其赢利能力。

2011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113.28万亿元(同比增长18.9%),银行业资产收益率为1.30%,资本收益率为20.4%。

无论是ROA或是ROE的提高,都需要银行在增加收入(做大分子)的同时,持续降低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

>>更多最新相关资讯请点击合时代进行浏览…从全球范围看,中国银行业的ROA、ROE处于较高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标志着中国银行业运营效率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因此,单纯讨论银行业净利润的绝对额意义并不大。

其次,我们来分析银行业巨额利润的成因。

第一,这归因于2008年以来银行业规模的快速扩张,2007年底时,银行业总资产只有53万亿元,但到了2011年末,这一数字已快速增长到113万亿元,短短4年翻了一番还多。

规模的扩张直接带来了银行业利润的增长。

第二,归因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目前的利率管理体制。

近几年中国经济处于快速增长期,给银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之近几年处于加息通道,有关部门每次调整利息时较好地保护了银行的利益,维持了较高利差。

去年货币政策从宽松转为从紧后,前几年上马项目的资金需求没有减弱,使得银行的利差有所扩大。

第三,要归因于银行整体管理效率的提升,中国银行业近几年的改革成效毋庸置疑。

关于银行业高利润的思考

关于银行业高利润的思考

( 二) 银行业高利润与 良好社会公众的服 务关
义 ,但也要 针对社会特殊行业 、部 门在 经济活动 来源 ,银行 与公众之 间建立一种 良好的 、和谐 的
中所处 地 位 、政策 环境 、资源 环境 和法 律环 境 供求 关系与服务关系至 关重要 。第一 ,银业行在
济 ,银行业若 脱离出实体经济过分追求利润是不 这种优越性就会更加 突出表现 出来 。扭曲的社会 可取 的,也是不可持久 的 ;同时,中国的银行业 劳动关系与财富分配 关系最直接的影响是对实体
具有高度垄断性的行业 ,民营资本进入 还处在 区 经济精神上的破坏 ,客观上引导实体经济企业反
域性试验阶段 ,这种垄断性地位决定了 中国的银 思 自己的经济行为和 投资方 向的正确性 ,更多 的 行业不能完全只顾利润 ,还要主动或政策性地 引 实体经济会 自觉或不 自觉地找机会将资金转移 到
“ 老总跳楼 ”、 “ 高利贷案”和 “ 老总跑跑”冰 经济关系和社会环境下进行 ,主要应体现在社会
火两重天的社 会现象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 ,
公平的政策环境 、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 ,而现在
这一定程度上说 明银企互动经济关系存在一定 问 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享受着国家独有政策资源 、 题 ,或在经济政策 中出现 了一些 问题 ;银行业 的本质是服务于经 的保 障,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发展 到一定 阶段时 ,
时 ,银行业在业务 发展 中,创造性地开拓一些灵
市 场经济条件 下 ,企 业经营与盈利是 自身经 活的服务方法与服务 措施 ,在保 障资金安全前提
济行 为 ,利 润越 高越 受市 场 支持 ,高 利 润与 高 下 ,按国家产业政策导 向 ,最大 限度地满足企业 薪酬 本应 该 是合理 合 法 的值得 鼓 励支 持 的企业 的金融需求。其次 ,我们货 币政策决策制定部 门 行为 ,但在当前我国金融业特别是银 行业特殊 的 和金 融管 理部 门要做 好调查 研 究 ,搞 好市 场 分

商业银行高利差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高利差的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盈利分析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12中国500强发展报告》称,在中国企业500强的个体规模和总体规模大幅扩大的同时,利润额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多个行业出现绩效大幅下滑的现象。

报告显示,入围500强的14家商业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0.32%。

其中,中国最大的5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5.7%,但其利润却占到32.2%;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272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虽占500强的42.7%,但利润却仅占25.04%。

在2012年上半年经济大幅度下滑,银行为什么仍能大幅度盈利?笔者对银行盈利原因做了如下分析:1.从银行业垄断的角度分析:银行业的垄断性质是获得高利润的根本原因。

银行巨额利润激增主要源于垄断,中国银行业的垄断是一种“相对性垄断”。

首先,我国的银行市场准入并没有完全放开,银行业不是说谁想开就能开的,牌照并没有放开,准入门槛非常高。

其次,几大国有银行在市场上占的比例非常高,达到70%、80%,而且几大国有银行在调整银行收费价格的时候,相互之间一沟通,消费者只能接受被动服务,因为这几大国有银行占有的市场太大了。

其三,牌照垄断、行政性定价形成利差保护及体系内外价格双轨制的共同作用。

而且银行业的垄断是一种双向垄断。

作为垄断存款机构,银行有动机和能力压低存款利率掠夺存款人;作为垄断贷款人,银行则有动机和能力提高贷款利率掠夺借款人。

2.从银行利润的构成分析:高息差,频收费,狂发理财品构成银行利润的主要源泉首先,存贷差是银行高额利润的大源头。

2011年前三季度,五大国有银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的75.7%,其他股份制银行净息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则超过90%。

在利息收入方面,五大行的同比增幅均在30%以下;而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息收入增长则相对突出,除兴业银行增幅27.6%以外,其余银行增幅均在30%以上,其中华夏、南京、民生三家银行的增幅超过40%。

银行业高额利润成因与问题

银行业高额利润成因与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高额利润成因与问题一.现状据银监会统计,2011年我国商业银行共实现净利润10412亿元,同比增长36%;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年报显示,工行实现净利润2084亿元,同比增长25.6%;农行实现净利润1219.56亿元,增长28.5%;中行实现净利润1303.19亿元,增长18.81%;建行实现净利润1694.39亿元,增长25.48%,四大行共实现净利润6301.14亿元,约占银行业总利润的60%;中国社会统计年鉴披露,2007年至2010年期间,四大行利润总额接近两万亿元,而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油企的利润总额不足其一半,为9927.77亿元,烟草制品业四年的利润总额为2705.75亿元,更不到四大行的四分之一。

二.成因从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投资收益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是利润构成的三个主要部分,其中利息收入占66.2%,投资收益占18.5%,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14%。

从2007年至2011年我国商业利润结构的变化来看,净利息收入一直占到利润构成的60%以上,并保持逐年增长态势,成为银行利润最大的来源,其背后是以信贷为主的生息资产规模的增长;与此同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比例也逐年增加,从9%增至14%,成为银行第三大营业收入,银监会数据显示,银行在近10年间手续费项目增长近10倍,从2001年的200多项增加到目前的2000多项;在前两者占比的不断上升下,投资收益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银行高额利润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银行业的股份制重组。

以建设银行为例,2003年,中央汇金公司,信达公司,国家电网,宝钢等公司共同向建设银行注资重组,在2004年,建设银行利润实现了突破性增长,其他接受股份重组的公司大致相似。

商业银行在完成财务重组后财务状况明显转好,资产利用效率得到改善,盈利水平也逐步提升。

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重组为商业银行利润高增长奠定了基础。

2.巨大的贷款总额与高昂的贷款利息。

以工商银行为例,纵观2003至2011年工商银行的贷款总额,基本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从2008年开始,增长曲线陡然上升。

对当前我国银行业利润水平的认识

对当前我国银行业利润水平的认识

G ANSU FINANCE甘肃金融◎林俊山张媛【内容简介】文章从历史、国际、行业等多个维度比较分析认为,当前我国银行业总体利润水平不存在过高的问题,但存在银行业利润结构不平衡、未来银行业利润增长压力大、银行利润当期性与风险暴露滞后性、补充资本不足与利润留存动力小的矛盾,提出应继续引导大型银行让利支持实体经济,重点支持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利用利润补充内源资本、核销处置不良贷款,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防控金融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银行业;盈利能力;补充资本作者单位:林俊山,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张媛,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对当前我国银行业利润水平的认识银行盈利能力与宏观经济周期、政策环境和自身管理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特别是较多地依赖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变化。

樊志刚和李苏骁(2019)研究发现,美国银行业净利润、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变动与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保持一致。

部分文献曾深入分析如何看待我国银行业的利润情况,如盛松成(2013)认为银行的资本收益率指标不能简单地与工业企业进行比较,因为银行资产主要来自负债,其资本承担的风险也远高于工业企业。

陆磊(2012)认为信贷大量投放带来的银行利润增长需用来应对未来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的反弹,以及充实银行资产规模扩张后产生的资本缺口。

关于银行股的估值问题,王胜邦和邓鑫(2019)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欧美银行业盈利背后的过度风险承担特征,投资者预期变化导致全球银行业估值水平普遍下降,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市净率持续处于1倍以下。

当前我国银行业盈利的总体情况(一)从历史变化看,我国银行业盈利水平呈下降趋势。

2019年,我国银行业累计实现净利润约1.99万亿元,增长8.9%,增速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收益率(ROA )为0.87%,同比回落0.03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 )为10.96%,同比回落0.77个百分点。

从相对较长的时间周期看,当前我国银行业利润增速、净息差、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均处于近10年来的较低点,其中利润增速从2011年36%的最高点逐步回落至个位数,最低点是2017年的4.7%,近几年的回升与资本、资产扩张有关;净息差从2012年2.75%的最高点回落至2019年的2.18%,最低点是2017年的2.1%。

什么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高盈利

什么决定了中国商业银行的高盈利

性?为什么银行业 的高盈利备受市场的诟病 ?在全 球银 行业 普遍 萧 条 的情 况 下 ,中国商业 银行 的高盈
利成 为 国内外关 注 的焦点 。
2O O 1年 底 中 国加 入 WTO,2 0 0 3年 开 始 ,一
全 国性 股 份 制 商 业 银 行 和 主要 城 市 商 业 银 行 共 4 4
家银 行 的面板 数据 ,分 析决 定 中 国银 行业 利润 的主
要 因素 。本文 的研 究表 明 ,中国经济 持续 快速 增长 是 决定银 行利 润 的最 主要 的 因素 ,相 对垄 断 的市场 结 构环 境和政 策 支持也 是 银行业 高额 利润 的重要推 手 。银 行业 本 身 的 变 化 ( 如 股 份制 改 革 、上 市 、 例 规模 扩 张等 )对利 润 的作 用 ,相 对来 说不 如宏 观 和 行 业 因 素 明 显 。第 二 ,本 文 选 取 了 全 国 3 1个 省
从 20 0 8年开 始 ,中国 的商业 银 行 进 入 世界 1 0
大银行之列 ,随后中国工商银行成为了世界上最赚 钱 的银 行 。2l O 1年 ,l 6家 上 市银 行 的净 利 润 在 沪
深全 部 上市公 司净 利 润 的 占 比超 过 4 。近 年来 , 0 中国实 体经 济 的利润 普遍 收窄 ,而 商业 银行 的利 润 高速 增 长 ,是 什 么 造 就 了 中 国 商业 银 行 的 高盈 利
学博 士 ;
张春林 (9 6 ) 1 8一 ,男 ,广东 惠州 人 , 中国人 民大 学汉 青经济 与金融 高级研 究院硕 士研
究生 。
感谢匿名评审人提 出的修改建议 ,笔者 已做 了相应修 改 ,本 文文责 自负 。
经济 理论 与经济 管理

我国银行业高额利润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银行业高额利润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银行业高额利润分析及对策研究摘要: 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在我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2011年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到113.28万亿元,相比2010年增长了18.9%,我国银行业的净利润也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万亿元大关,达到了39.3%的惊人增长。

与此相应的是工业企业等实体经济日趋困难,我国银行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再次遭受质疑。

本文从银行利润来源的分析入手,指出我国银行业目前存在着因为政策性垄断和市场化改革不充分而带来的高额利润问题,并提出我国银行业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改革的几点建议。

abstract: the data released by china banking regulatory commission (cbrc) from 2011 to the first half of 2012 showed that china bankin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tal assets of 113.28 trillion yuan in 2011, compared with 2010, growth of 18.9%, our country commercial bank’s net profit is more than trillion yuan for the first time in 2011, has realized the astonishing growth of 39.3%. corresponding to this,industrial enterprise entity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difficult, the role of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questioned agai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source of banking profi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re are problems of high profit in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due to policy monopoly and inadequate market reform at presentand put forward reform suggestions for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关键词:银行业;高额利润;垄断;利率市场key words: banking;profit;monopoly;market interest rates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151-030 引言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带来的全球性影响,我国经济整体增长呈现出逐步放缓和回落态势,但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却异军突起,虽然我国政府在这段期间内对信贷规模采取了限制政策,但银行业利润和业绩的数据在社会各行业中来看仍然是一枝独秀。

探讨“暴利”阴影下银行业如何发展

探讨“暴利”阴影下银行业如何发展

探讨“暴利”阴影下银行业如何发展摘要:在前我们要对银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首先必须要对银行业的高利润原因进行分析。

文章对银行业“暴利”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未来银行业的如何健康发展提出看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暴利存贷利率垄断在前我们要对银行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首先必须要对银行业的高利润原因进行分析,因为银行业发展过程中高利润并不是由一个原因引起的,高利润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正确认识高利润的原因才能对当前的银行业发展有新的认识。

一、银行业“暴利”来源(一)利息剪刀差对于银行来说,其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利息的剪刀差,按照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利率来计算,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是3.06%,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存贷利差达到1%就可以使银行赚取很大的利润,而我国银行的存贷利差是他们的300%,可想而知,我国银行能赚取多少钱?目前我国银行中最赚钱的是中国工商业银行,在2011年,工商银行全年的净利润达到了2084亿元,而在这个当中存贷利息差占到了70%以上。

这个事实不仅是目前社会中企业和个人认同的,同时银行业本身的认同率也是非常高的。

(二)中间业务费用中间业务费用也是银行业利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间业务费用也就是各种手续费用。

当首次出现手续费的时候标志着我国银行业的华丽转身。

目前主要的手续费包括理财业务、银行卡费以及咨询顾问费用等,而且在当前这些费用的上涨速度是比较快的。

另外,随着银行业务的扩展,银行中的各种收费项目逐渐增多,以中国银行为例,截止到2011年年底,其总共的服务项目达到了一千多项,其中仅有20%的项目是免费的,其他80% 都是收费项目。

对于当前的银行业来说,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新的收费项目已经成为其增收的重要途径。

(三)垄断地位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从国际环境中来说,我国银行业总的利润占到全世界银行利润的20%,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主要是由于我国当前的银行业的垄断地位。

《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金融逐渐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绿色金融旨在通过金融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其内在机制和作用路径,以期为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绿色金融进行了广泛研究。

研究表明,绿色金融通过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降低环境风险、提高企业形象等途径,有助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此外,绿色金融还能促进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其次,运用实证分析,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结合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绿色金融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及效果。

四、绿色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1. 引导资金流向环保产业绿色金融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将资金引导至环保产业。

商业银行通过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将资金投向低碳、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从而优化资金配置,提高盈利能力。

2. 降低环境风险绿色金融通过识别、评估和防范环境风险,降低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商业银行在开展业务过程中,需关注环境因素对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通过绿色信贷等业务,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降低环境风险。

3. 提高企业形象绿色金融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感。

商业银行通过积极参与环保事业,推广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

五、实证分析本部分以某商业银行为例,分析其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及效果。

通过收集该银行的相关数据,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该银行的盈利能力,绿色信贷余额逐年增长,为银行带来了稳定的收益。

为什么商业银行能够高盈利-

为什么商业银行能够高盈利-

为什么商业银行能够高盈利?关于《为什么商业银行能够高盈利? 》,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载论文网一、什么因素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高利润?1.良好的宏观环境近10年来,中国经济基本上保持每年以8%以上的增长速度高速增长,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财富都迅速增加。

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并持续向上增长的时候,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会明显加快,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也会发生重大的转变,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需求会有一个质的飞跃,而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在中国近30年发展过程中,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5%,信贷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大资金带动大增长是中国经济成长的基本模式。

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投资欲望和需求普遍高于发达国家,信贷的扩张被经济的强劲增长和名义利率的下降所推动。

从理论上讲,实体经济的增长强化了消费者的信心和商业繁荣的气氛,而消费和投资的兴旺带动了资金需求。

次贷危机后,信贷的供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大干快上的需求。

地方政府将资金缺口通过政府的融资平台,将落实项目资金的重任推向了商业银行。

另外,国民高储蓄和经济增长高速度的特征,促使货币供给量的持续宽松和经济体对银行贷款的旺盛需求,是银行持续成长的优良宏观基础。

银行的财务数据表明,这些年生息资产(主要是贷款)增长的大幅上升,使以利差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银行利润大增的最重要原因。

可以看出近些年银行业的高利润是在宽松货币政策刺激下流动性泛滥、资本账户没完全开放、利率和汇率机制还没有充分市场化、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未实现根本转变之前的特定宏观环境下取得的。

2.相对垄断的市场结构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货币的超发给经营货币的商业银行经营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

流通中货币的存量在已从2001年的15万亿增加到2011年的85万亿,增加了5.6倍,远远超过GDP的增长,这给经营货币的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

模拟利润介绍

模拟利润介绍

附件1 模拟利润介绍1.1 模拟利润介绍银行属于现代化企业,其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把利润作为考核重点是其本质所决定的。

现代商业银行经历了一个从追逐规模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重视平衡风险与利润、重视质量效益的集约型模式的转变。

因此,绩效考核体制总体上也应该从过去的以规模为导向逐步转变为以利润为导向的考核。

传统考核模式未能提供标准统一的、有说服力的衡量尺度来说明员工对商行的贡献。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引入利润的考核方法,通过计算利润来解决评价尺度不科学的问题。

另外,传统模式下对财务效益的考核只能基于机构层面的账面利润考核。

而本章节所介绍的“基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模拟利润考核”,采用的是从最小粒度账户层次开始向上统计的方式,可计算出客户经理的存款、贷款模拟利润,以及分支机构的存款、贷款模拟利润,并且同时能够统计客户的贡献度。

其应用的范围更广,考核也更为精细化,因此也更为适合当前商行银行的考核。

以下将就“FTP利润考核的背景”、“FTP利润考核的优点”、“考核实施建议”、“系统实现方式”四方面展开进行阐述。

1.1.1FTP利润考核的背景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采用较多的是基于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的模拟利润考核,农商行、农信系统也有部分已经采用了模拟利润考核模式。

FTP利润考核有其深刻的背景:长期以来我国银行普遍按照规模的增长增量考核分支机构的业绩,在实践中容易导致追求资产规模扩张和高风险利润。

建立银行内部以模拟利润考核体系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有效的引导各分支机构确立更为合理的和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把经营目标的账面利润转为扣除风险成本的经济模拟利润,使银行对各分支机构和产品线和业务线的评价,既考察了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是商业银行进行利率风险管理、产品定价、资源配置、利润核算、绩效评价、优化决策和提高运营效率的重要工具。

实施资金转移定价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竞争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利率敏感性、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高利润的背后摘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机构自身存在着许多弊端已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势在必行。

文章简要阐述了金融机构存在的几个弊端,并围绕这些弊端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机构;高额利润;弊端;金融改革一、引言2012年4月24日,中国银监会公布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税后利润1.25万亿元,同比增长39.3%。

截至2012年4月4日,两市已有包括12家上市银行在内的1336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年报。

其中,12家银行的净利润达到8415亿元,占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1.3%,剔除12家上市银行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较2010年不增反减。

二、银行高利润的根源毫无疑问,这是一份令国内其他行业和国外同行艳羡不已的成绩单,而“银行暴利论”则再次成为社会公众热议的话题。

与银行的靓丽业绩相反,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产能过剩、资源制约、环境恶化、转型困难、增长乏力的瓶颈期,显而易见,举步维艰的实体经济与高速增长的银行正在发生奇怪的背离,这种情况是如何发生的呢?分析一下银行的收入来源,或许会找到答案。

银行的主营收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利息收入,二是手续费收入。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四大国有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营的75.7%,其他股份制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总营收入比例则超过90%。

显然,利息净收入长期以来都是银行高额利润的源泉。

根据现行利率标准,一年定期存款利率是3.5%,而1年-3年的贷款利率却高达6.65%。

这样的政策,确保了银行业可坐收3%的利息差。

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利差远远超过3%,因为根据国家的利率政策,存款利率上限管理,贷款利率下限管理。

在操作层面,则是存款利率固定,贷款利率向上浮动。

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贷款议价权掌握在银行手中,所以多数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高价贷款。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cpi全年同比上涨5.4%,也就是说,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一年要损失1.9%。

而银行将获得的低成本资金高价贷给企业,两头食利,不亦乐乎。

银行的手续费收入占比不高,但绝对金额不小,也有几千亿之巨,而且巧立名目、花样众多,有乱收费之嫌。

据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2011年7月的统计,中国银行业服务项目共1076项,收费项目850项,占79%。

其中个人服务项目276项,有偿服务项目196项。

武汉大学法学教授孟勤国曾向媒体披露了一份其领衔撰写的《银行卡收费不当问题调查研究》。

这份调研报告指出,2003年10月1日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现在《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时间增加了10倍。

虽然要求自7月1日起被取消的收费项目34项,但银行收费项目仍呈增长之势。

2010年与2003年相比,大型商业银行的有偿服务产品和项目从338项增加到662项,增长了104%。

2011年已公布年报的12家上市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40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 31.79%,占银行总收入的比例从17%提高到19%。

如前段时间北京有银行停办存折的消息便引起了广大储户的强烈反对。

事件的根源在于银行的追本逐利,对存折业务设置种种限制的同时,间接迫使消费者不得不选用费用更高的银行储蓄卡。

据调查,银监会去年发布的34项收费取消通知里面明确规定,银行不得对存折开户收取工本费等费用,但是对银行卡,四大行都要收取5-10元的工本费,10元的年费。

此外,不管是活期存折还是借记卡,若账户中存款没有达到日均额度要求,还要另外收取3元/季度的小额账户管理费。

而且银行卡的年费、工本费、小额账户管理费还是叠加收取的。

除了个人业务以外,银行也在信贷规模管控与业务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巧立“账户管理费”、“服务费”“融资顾问费”和“信贷安排费”等各种收费名目,变相再度提高贷款成本,将利息收入“转化”成中间业务收入。

而银行在收取名目繁多的费用的同时,并未向客户提供与之相称的优质服务,因此而遭到广泛诟病。

三、银行高利润引发的弊端银行业的高额利润给从业人员带来了高工资、高福利,但对中国经济却并非福音,甚至产生一种“我花开后百花杀”的消极后果。

简单归纳,有以下三大弊端。

(一)扭曲市场关系,造成资源错配,透支经济增长潜力在当前金融体制下,银行处于强势地位,大多数企业没有议价能力,由此造成企业融资成本过高,大量利润从实体经济分流进银行体系,而企业则沦为银行的打工者。

出于逐利的本性,产业资本争相逃离惨淡经营的实体经济,进入资产领域去追逐以钱生钱的财富游戏,从而形成投机盛行、泡沫泛滥的局面,实体经济则面临空心化危险,经济转型更是无从谈起。

缺少实业的支持,银行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导致金融与实业双输的结果。

(二)催生地下金融,积聚金融风险我国对金融领域实施严格的准入限制,而现有的金融体系又无法满足全社会的投、融资需求,于是以民间借贷为主要内容的地下金融活动应运而生,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由于处于监管的真空地带,参与主体复杂,同时缺乏自我约束和风险控制机制,使得这些游离于体制之外的地下金融活动乱象丛生、危机四伏。

而且某些畸高的借贷利率注定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资金链的断裂、风险的爆发、甚至于经济社会的动荡也是可预见的。

温州老板跑路潮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不利于银行业自身的长期发展近年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的银行业超常发展,年增长率超过30%,数倍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可谓成绩斐然。

然而,这些成绩的取得与银行自身的经营水平并无多大关系,只是因为国家实施的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信贷资产不断膨胀,利息收入持续增长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国家的利率政策保护下,银行只需不停地扩大资产负债规模,便可坐享制度红利、攫取超额利润,而无需在生产经营、公司治理、业务创新、客户服务等方面下功夫,由此造成我国银行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缺失,制约着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解决弊端的对策建议在银行高利润的背后,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和对消费者的盘剥,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的弱化,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扭曲。

因此,金融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金融领域的改革应该在市场化方向的前提下,着重做好两方面工作。

(一)打破行业垄断,引入充分的市场竞争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自由充分的竞争可以降低市场经济的运行成本,提高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实现市场主体利益的最大化,进而,我国现行的伪市场化的金融体系下的一些积弊也会随之化解。

以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银行服务收费为例,银监会几次发文规范,但效果不彰,甚至有不降反增的趋势。

事实证明,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市场运行是徒劳无益的。

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拥有充分的自由选择权,那些收费高、服务差的银行自然会被消费者抛弃,只有那些收费合理、服务优质的银行才能生存,于是经过优胜劣汰,一套为市场各方所接受的、真正合理价格体系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要建立这样一个运行高效、竞争有序的市场化金融体系,首要工作就是彻底破除垄断,降低准入门槛,引导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参与竞争,规范民间金融活动,将地下金融置于阳光下并合法化,培育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各类小型金融机构,最终形成以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竞争、互补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

(二)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同时也是其他各种金融产品的定价基准,是最核心的金融要素,在金融资源的配置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将利率的定价权交给市场,在公平竞争的前提下,通过不同银行之间、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博弈,形成市场利率,进而引导资金合理流动,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置。

利率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项改革配合跟进,如充分竞争的金融市场、存款保险制度、银行的财务约束体系、市场监管体系等,另外还要涉及到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必然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因此,宜采取渐进方式,科学论证、审慎决择、有序推进。

笔者认为,应首先从实现存贷款利率双向浮动开始,逐渐扩大浮动范围,最终实现利率的完全市场化。

以温州金改革试点为标志,中国的金融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每一次改革都是在困难和阻力中曲折前行,而对处于深水区的金融体制改革而言,我们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中的巨大难度,准确判断,及时应对,确保改革成功。

笔者认为,此次金融改革面临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就是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

当下的中国经济是一个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政府容易对经济运行进行过度干预。

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干预,显然会使经济运行偏离其正常轨道,从而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具体到金融领域,这种干预造成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此类地方政府融资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无经济回报,因此多以土地抵押、地方财政背书。

而一旦土地升值的趋势逆转,地方财政收入就会减少,贷款风险凸显。

在目前房地产市场持续紧缩的环境下,平台贷款的违约风险正在成为大概率事件,规模巨大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成为中国金融体系内的一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金融市场的安全运行。

因此,如何定位政府的角色或许会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笔者观点,政府应该尽快从金融市场中全身而退,不再作为市场主体,彻底回归裁判员本色。

具体说,政府的作用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制度的设计者和制定者,为金融市场运行和金融机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二是作为市场监督者,按照宏观审慎监管原则对市场主体和市场运行进行监督,保护投资者和金融消费者,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发生。

另外,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还应警惕和防止既得利益集团的干扰和阻挠。

此次改革,必然会涉及金融体系、甚至是整个国民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新调整,也必然会引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激烈博弈。

对于垄断金融资本而言,超国民地位将不复存在,高额垄断利润亦恐难以为继,因此最有可能成为改革的反对力量。

鉴于垄断金融资本掌握话语权,其代言人往往以业内专家的身份出现,误导公众,游说政府,最终影响改革。

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识,防止改革出现偏差。

市场经济是不完美的,周期性波动被认为是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内在缺陷,更是市场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同样地,市场化的金融改革也肯定是不完美的,市场化改革不会解决所有问题,并且,在改革过程中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甚至失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怀疑改革方向、动摇改革信心。

相信这次改革一定会让中国经济摆脱制度的束缚,激发中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引领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持续发展时期。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胶州宾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