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要点(13-22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提纲(13课-22课)

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红军长征

1、原因: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性质(实质、目的):保存实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3、开始时间、地点: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

4、长征路线:江西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湘江战役→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5、遇到的困难:①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②恶劣的自然环境;③缺少粮食等

6、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四渡赤水河

7、跳出敌人包围圈的行动:巧渡金沙江

8、两次会师:①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在陕西的吴起镇会师;②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与红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9、胜利标志: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

10、胜利原因:①遵义会议的召开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主要原因);②红军的英勇善战;③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11、历史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2、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奋斗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等。

13、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多少省:走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在分属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甘肃、陕西11个省。

二、遵义会议

1、背景: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②长征初期,红军损失惨重,关键时刻,采纳毛泽东意见,进入贵州,渡过乌江,攻占遵义。

2、时间:1935年1月地点:贵州遵义

3、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4、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14课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1931年9月18日地点:沈阳

2、经过: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3、蒋介石态度:不抵抗(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下令不抵抗)。

4、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

5、人民的态度: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如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本的侵略。7、中共的态度:坚决抵抗,如中共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8、影响:

二、西安事变

1、背景:①日军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抗日救国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本原因);②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③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④蒋介石不听建议,反而调军围攻红军,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剿共”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2、目的:为了逼蒋联共抗日。

3、经过:1936年12月12日(时间),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他们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

4、解决: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出发点),主张和平解决(态度)。派周恩来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措施)。

5、结果: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

得到和平解决。

6、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政策依据(目的):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8、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西安局势极为动荡。处死蒋介石,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内战一起,必使虎视眈眈的日本有机可乘,从而有利于其进一步独霸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卢沟桥事变

1、经过: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结果:北平、天津相继沦陷。

3、影响: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也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进攻中国的开始)

4、中国守军及态度: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为国捐躯抗日名将: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

5、全国性抗战开始表现: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①日军侵略华北时,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③七七事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三、南京大屠杀1、时间:1937年12月2、手段:把中国居民当练习射击的靶子、刺杀的对象、活埋等。日本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以上。

四、近代以来,日军侵华(或参与侵华)的事件和罪行:甲午中日战争(旅顺屠城)、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第16课血肉筑长城

一、抗日主要战役

二、中共七大

1、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前夕。

2、时间、地点:1945年4月;延安

3、内容:①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问题(中心任务);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4、意义: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三、抗战的胜利

1、加速日本投降的事件:①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两枚原子弹;②苏联出兵中国东北;③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

2、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与祖国分离50年之久的台湾(《马关条约》割给日本)回到祖国的怀抱。

3、抗战胜利的原因:①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③中国是正义战争,得道多助;④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援助等。

4、意义: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③中国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第17课内战烽火

一、重庆谈判

1、背景: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和共产党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个政党。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美国“扶蒋反共”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