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八表格专题
2024年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 光学作图题

2024年中考物理培优训练及答案光学作图题1.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图中,光线AO自空气斜射向水面,画出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4.如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 B''。
5.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描述的画面如图甲所示。
请在图乙中画出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其中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
6.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 B'',保留作图痕迹7.按照题目要求作图:在图中画出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8.如图所示,某清澈池塘底部有一物体A,站在岸边的小明(假设小明的眼睛在C处)看到物体在B处,请画出小明看到物体A的光路图。
9.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1/4圆形玻璃砖的平面上,请画出光线通过玻璃出射到空气中的光路图.10.如图所示,从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射向平面镜,经平面镜反射后过A点,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
11.自行车尾灯可有效避免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它由多组“直角反射器”组成,其中一组“直角反射器”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平面镜S1,请在图中画出经过S1、S2两个平面镜反射后的光路图。
12.如图所示。
从S点向平面镜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到达光屏上的P 点。
请你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保留作图痕迹)。
13.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14.按照题目要求作图:请你将图中的光路图补充完整(保留作图痕迹)。
15.如图,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分别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6.如图是近视眼矫正的示意图,请大致画出图中两条平行光线经过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17.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专题8—电学—欧姆定律计算类—2023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提升培优练(原卷版)

专题8—电学—欧姆定律计算类2023年中考物理计算题专题提升培优练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0 5 0 0 10 251.把阻值分别为4Ω、6Ω的两只电阻串联在一个电压不变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如果将它们并联在同一电源上,则干路的电流为()A.1A B.1.5A C.2A D.2.5A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为3V,R1、R2均为定值电阻。
当开关S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2A;当开关S、S1都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则()A.R1=6ΩB.1223I I=::C.1223R R=::D.R2=15Ω3.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乙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电器甲电阻大小为10ΩB.用电器乙电阻大小为0.1ΩC.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1.5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3AD.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5V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是0.25A4.如图所示,R1、R2、R3为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电流表示数I1;闭合开关S2,断开开关S1,电流表示数为I2,I1∶I2为()A.2∶1B.3∶1C.1∶3D.1∶25.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所示,现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电阻之比为2:1B.甲和乙的电压之比为1:1C.甲和乙的电流之比为2:1D.乙在1min消耗的电能为54J压为3V的电源两端,甲乙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1,电阻之比为1:2,故通过甲乙两个电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开关S,测得U甲:U乙=4∶3,断开开关S,拆去电压表,并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A.3∶1B.1∶3C.3∶4D.4∶37.“寻梦”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台智能体重秤,其电路结构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6V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200Ω,秤盘(质量不计)下方的电阻R为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大小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
2024年中考物理培优计划

标题:《2024年中考物理培优计划》引言:在中考这场至关重要的战役中,物理科目作为理科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了帮助学生在中考物理中取得优异成绩,特制定本培优计划。
本计划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物理知识培训,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应试能力。
一、培优目标1.夯实基础: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初中物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核心内容。
2.提升能力:通过解题训练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应试技巧:教授学生考试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答题技巧和应试心理调适。
4.拓展视野:通过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和最新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二、培优内容1.基础知识复习:系统复习初中物理的全部知识点,重点讲解易错点和难点。
2.专题训练:针对中考物理的题型,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进行专题训练。
3.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实验技能,确保他们能够熟练完成中考要求的实验项目。
4.模拟考试:定期组织模拟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5.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物理思维方法,如如何做笔记、如何分析物理过程等。
6.心理辅导:针对考试焦虑等问题,提供心理辅导,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心态。
三、培优措施1.小班教学:为了确保个性化辅导,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个班级不超过20人。
2.个性化辅导: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的辅导方案和作业布置。
3.家校合作:定期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4.阶段性评估:定期进行学习效果评估,调整培优计划,确保最佳效果。
5.学习资源支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课余时间巩固和提升。
四、培优时间安排1.周末培优班:每周六、周日各两个小时,共四个小时。
2.寒暑假集训班:寒暑假期间,每天上午和下午各两个小时,共四个小时。
3.考前冲刺班:中考前一个月,每天晚上两个小时,共30个小时。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1讲声现象

物理
甘肃专版
一、声、光、热学 第1讲 声现象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1.【古代文化】(2024•湖北)宋代苏轼在《琴诗》中问道:“若言琴上有 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诗中的琴 声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A ) A.琴弦 B.匣子 C.指头 D.耳朵
2025版
3.(2024•福建)语音识别机器人通过声音验证用户身份,这是根据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C )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4.【民间习俗】(2024•深圳)端午节赛龙舟时,赛事激烈,小乐同学的欢 呼声越来越大,这个“越来越大”是指( C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物理
甘肃专版
2.(2024•临沂)5月25日,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正式启动,临沂市部分 学校开展了人工智能进校园活动。如图所示,同学们与智能机器人交流 互动时,机器人的声音( B ) A.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在气体中传播得最快 D.音调的高低与振幅有关
2025版物理源自甘肃专版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7.【古代艺术】(2024•陕西)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 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 响度 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 空气 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2025版
物理
甘肃专版
8.(2024•河南)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图,甲骨文“殸”, 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 蕴含了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生的道理。请你写出一个能表明这一道理 的现象: 正在发声的音叉可以激起水花。
2024年中考物理总复习第二部分考点培优训练第二讲光现象

能力提升
11.(2021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实验器材有:可旋转的光屏(如图甲所示,光屏的 、 两部分均可绕轴 旋转)、平面镜和激光电筒.如图乙所示,将光屏立放在水平放置的镜面上,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沿光屏 入射到 点.
直线传播
暗
大
5.教室前面的黑板的表面不是十分光滑,细微之处凹凸不平,目的是防止光在其表面发生__________;教室内各个角度的同学都能看清楚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________的现象.
镜面反射
漫反射
6. [古代科技](2022无锡)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____、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
A
B
C
D
A
(4)有同学发现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时,所观察到的像的大小将变大,这个同学眼见为实的结论是错误的,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
A.白鹤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白鹤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白鹤飞离水面时,它的倒影会变小D.白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
√
第4题图
4.(2023镇江)《墨经》中最早记载了小孔成像现象,该现象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如图为书中绘制的示意图,要让室内墙壁上的像看得更清楚,房间的亮度应较____.当室外的人靠近小孔时,他在墙壁上所成像的大小将变____.
专题08 速度的估测问题-2021年中考物理重点难点解题方法培优(解析版)

专题08 速度的估测问题一、单选题1.八年级同学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在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下列对身边物理量估测的数据,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初中生跑100m约需8sB.我们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C.中学生散步时的速度约为4m/sD.沸水的温度一定是100℃【答案】B【详解】A.初中生跑100m所需的时间如果是8s,那么他比现在世界百米飞人博尔特的速度还快,故A不符合题意。
B.我们现在所用的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cm,故B符合题意。
C.一般人的散步速度是1.1m/s,故C不符合题意。
D.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才是100℃,在青藏高原地区,沸水的温度甚至低于9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教室的高度约为3dm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5℃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1.1m/s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5s【答案】B【详解】A.教室的高度约为3.5m,故A不符合题意;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6~37℃,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4m/s,故C不符合题意;D.快速眨眼1次的时间约为1s,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的几个选项中较为合理的是()A.初中男生百米跑的时间约为40sB.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面积约为3m2C.苏州地区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D.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答案】D【详解】A.初中百米跑男生成绩一般在15s~20s之间,故A不符合题意;B.中考物理试卷的长、宽大约分别为40cm、25cm,其面积为S=ab=40cm×25cm=1000cm2=0.1m2故B不符合题意;C.苏州地区夏季最高气温不到50℃,7月份平均气温更远低于此数值,故C不符合题意;D.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八表格专题复习进程

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八表格专题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八(表格专题)例题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物质做实验,实验时,他用天平、水和量筒(还有细针)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下列各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表一(甲物质)表二(乙物质)表三(丙物质)(1)分析比较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a)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表一(第一组实验)表二(第二组实验)表三(第三组实验)(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初三物理表格试题集锦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

初三物理表格试题集锦 专题辅导 不分版本成际秋表格是展示收集到的数据、符号等信息的一种形式,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分析、计算,可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
1. 比较例1. 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
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表一深度(m ) 3 5 9 12 15 20 压强(×105Pa ) 1.311.501.892.212.493.01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g N kg =10/),如表二所示:表二深度(m ) 3 5 9 12 15 20 压强(×105Pa ) 0.30.50.91.21.5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1)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____________。
小明还有一个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二的空白处。
(2)小明父亲的测量值与小明的计算值在每个相同的深度都有差异,找出差异并分析原因。
(04年重庆)分析:(1)可以验算,小明所用的公式是p gh =ρ,空格处压强为: p gh Pa ==⨯⨯=⨯ρ101020201035.()(2)比较表一、表二对应的数据可知,在每个相同的深度,测量值与计算值的差都基本相等,约为10105.⨯Pa ,产生差异的原因是小明计算时未考虑大气压造成的。
2. 归纳公式例2. 测量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
许多物理定律就是由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的。
张老师是某中学的物理教师,在一次研究物理量A 、B 、C 三者之间的关系时,测出的数据如下表。
请仔细对下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数据分析与计算完成下列各题。
次数数值物理量1 2 3 4 5 6 7 8A 1.0 1.0 1.0 2.0 2.0 2.0 4.0 4.0B 2.0 3.0 4.0 2.0 3.0 4.0 2.0 3.0C 4.0 6.0 8.0 2.0 3.0 4.0 1.0 1.5问:(1)当A相同时,C与B的定量关系是什么?(2)当B相同时,C与A的定量关系是什么?(3)物理量A、B、C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是什么?(04年宿迁)分析:如果直接观察不出数据之间的定量关系,可通过求和、差、积、商进一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培优专题训练八1(表格专题)23例题1、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物45质做实验,实验时,他用天平、水和量筒(还有细针)分别测出它们的6质量和体积。
下列各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7表一(甲物质)8表二(乙物质)表三(丙物质)910(1)分析比较上表中的实验次数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1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14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同的。
15(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并归纳得出的16初步结论:17(a)分析比较1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20(b)分析比较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3242、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用若干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物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2526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27凹陷程度,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2829表一(第一组实验)30表二(第二组实验)313233表三(第三组实验)34(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及观察到的现象,可35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637___。
(2)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观察到的现象,3839可得出的结论是: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_。
42(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43并归纳得出结论:(a)分析比较4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_________。
47(c)分析比较4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513、下列表一和表二是某同学为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设52计和记录的有关数据。
53表一54表二则(1)根据表一和表二中前面二组数据填写后面空格中的数据。
5556(2)分析比较表一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5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85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_____。
(3)分析比较表二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616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6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______。
66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得到的,如下表所示:67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以归纳得出的规律有:(1)686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____。
71(2)7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____。
(3)747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6____。
(4)77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____。
80二、练习811、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
他们用82九辆不同的玩具小车分别进行实验,使它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并用刻度尺83和秒表分别测得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该小组的84同学仔细观察小车的运动快慢程度,把九辆小车分成三组,每组的运动快慢85程度相同,且第一组运动得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
实验中记录的86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87表一(第一组)88表二(第二组)89表三(第三组)90(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919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3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9495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9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7(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98归纳得出结论是:(a)分析比较9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____________。
102(b)10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4___10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61072、一宇航员用托盘天平和弹簧秤研究物体在地球上和月球上所受到的108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他得到如表一和表二所示的数据:表一(地球表面)109110表二(月球表面)111(1)分析比较实验次数不清、2、3(或许、5、6)的数据,可以初步归纳得112出的结论是1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4________。
(2)完成表一和表二中第4列数据的填写,并综合比较表一和表二中重力与115116质量的比值关系,可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11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119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
120121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和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
下表记录122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
123(1)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1246)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2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126127(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2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129130(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a 、分析、比较实验1、2、3或4、5、6,可以得出13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1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4____。
135B、分析、比较实验1、2、3和4、5、6,可以得出13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713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____。
1404、为了研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某同141学用若干个不同的圆柱体竖直放置在水平沙面上,进行了三组实验,并记录了142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实验时他仔细观察沙面的凹陷程度,143并通过比较,发现每一组的凹陷程度都相同,而各组却不同,第一组的凹陷程144度最大,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小。
145表一(ρ铜=8.9×103千克/米3)146表二(ρ铁=7.8×103千克/米3)147表三(ρ铜=8.9×103千克/米3)148(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5、6,或7、8、9)的数据及观察到的149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当圆柱体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时,压力的作用与底150面积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151(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现象,152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圆柱体的高度相同时,材料的密度越大,压力作用效153果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