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教学设计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激发学生的思考。
2.作业量要适宜,避免过多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学习效果。
3.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主动查阅资料、向同学请教,培养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励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至关重要。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类型等基本概念。然而,在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方面,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3.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化学方程式与实际计算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如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4.强调化学实验中的定量操作,如滴定、称量、体积测量等,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蜡烛燃烧实验中,如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计量法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作用是什么?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理解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XX页的练习题1-5题,重点考察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化学计量法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及应用。
2.结合蜡烛燃烧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定量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物的物质的量。通过此作业,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验操作中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质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化学计量法进行相关计算。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学案学习目标:掌握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问题一化学变化中各物质的质量怎么变?1 化学变化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怎么变?2 如何根据物质质量的改变确定化学变化的反应物,生成物等?3 某化学变化中,A物质的质量由3克变成5克,则A属于反应物还是生成物?问题二化学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会改变吗?形成结论:变化中物质的总质量改变。
(填是或否)问题三生成物和反应物之间的关系1 根据以上实验结论,推导生成物质量和反应物质量的关系;2 已知氢气和氧气完全反应时,两者的质量比为1:8,同时生成9份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①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变大,请解释.②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怎么变?请解释.给3克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质量变为2.8克,则减少的0.2克是什么物质的质量?③在相关实验中,想使实验表现出完美的“守恒”特征,使用的仪器最好具备什么特征?问题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1 化学变化的微观特征:改变,不变。
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分子分成,原子构成。
2 对化学变化的总结:宏观:变;不变;不变。
微观:变;不变。
化学变化中,原子的,,都没有改变;这就是化学变化中表现出质量守恒的原因。
3 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A.NO B.NO2C.N2D.N2O 4 ①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②某物质加热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元素。
依据的原理:。
5 ①158克高锰酸钾,反应完全后,剩余固体142克,则生成的氧气质量为克;② 已知4克氢气和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克水,则5克氢 气和32克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 克水。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案)
第4章燃烧燃料教学案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知识归纳1.无数实验证明,的质量总和等于的质量总和。
这一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这是因为在化学反应前后,和不变。
镁条燃烧时,参加反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质量,故生成的固体质量燃烧的镁条质量。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由组成。
3.叫做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所遵循的原则是:,。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2)二氧化碳通人澄清石灰水,使其变浑浊:。
(3)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以上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5.在4P+5O2=2P2O5反应中,份质量磷与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物质的质量比m(P)∶m(O2) ∶m(P2O5)= 。
6.加热分解6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多少克氧气?方法研习1.在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③分子的数目;④物质的总质量,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下列各变化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食盐逐渐溶解在水中B.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C.空气液化后再蒸发得到气态的氮气和液态氧气D.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 + O2=CO2B.CuSO4 + 2NaOH =Cu(OH)2↓+Na2SO4C.Fe + O2=Fe2O3D.2H2O =2H2↑+ O2↑4.A g高锰酸钾加热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 g,则生成氧气质量为()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5.某物质R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反应:2R +2H2O + 7O2=2FeSO4 + 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A.FeS B.Fe2S3C.FeO D.FeS26.将A、B、C各10 g混合后加热,A完全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为( )A.1∶5 B.5∶1 C.1∶4 D.4∶17.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 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8.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I2O5+5CO I2+5CO2。
《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2(沪教版九年级上)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三)【我思我学】一、议一议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能表示哪些意义?(1);(2);(3)。
(可不填满,也可添加)二、算一算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计算:(1)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比为Mg :O2 :MgO= 。
(2)如果48g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需要氧气的质量为,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为。
(3)如果要得到40g氧化镁,则需要镁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为。
【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掌握: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会根据提供的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方程式。
2.理解: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原理。
知道它和化学式计算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3.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微粒数目比、质量比。
并熟练掌握根据一个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重视计算格式的规范。
计算的难度控制在中等难度的范围内,不过分强调技巧,注重应用性。
二、归纳整理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方法是:化学方程式表明了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所以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是这类计算的关键。
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审题,分析题目涉及到什么反应,已知物是什么,待求物是什么。
(2)正确书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这是正确解题的前提),因此在计算之前必须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重点查:①各物质的化学式是否正确;②化学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是否配平。
)。
(3)正确计算出反应中已知物质和待求物质的质量比(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4)进行准确、熟练的数学运算(这是解题正确的保证)。
(5)要有完整的解题步骤和规范的书写格式(这是解题规范的必需)。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1)设出未知量;(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和待求量之间的质量关系;(4)列出比例式;(5)计算未知量;(6)简要答题。
即:一设二解最后答,化学方程(式)不能差;准确寻找质量比,纯量代入不掺假;所有单位要一致,列式计算解决它。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
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班级姓名一、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二、科学素养:1、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总是的能力2、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三、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生成,同时还伴随的释放或吸收2、1673年英国化学家在一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了;1777年法国化学家用较精确的实验法,在的容器中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3、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这是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都不改变。
4、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
它的书写原则是①以为依据;②符合。
因此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教学过程:[引言]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再重新组合展开,导入化学反应不仅在质的方面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存在一定规律。
[新授][活动与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酸钙和盐酸反应[讨论与思考]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讨论与思考] 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小练习]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44克B、32克C、22克D、12克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A、12克B、44克C、56克D、100克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指导学生画重点]讲解:①参加反常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总和”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反应并未全部参加反应)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全部物质的质量③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反应”“足量反应”等表示的意义。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三)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三)预习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化学方程式的读法(重点、难点)。
2.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重点、难点)。
知识梳理1.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分解(以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方程式2H 2+O 2 2H 2O 中,(1)反应物是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反应条件是_______。
(2)H 2、O 2、H 2O 的分子数之比=_______:(3)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m(H 2):m(O 2):m(H 2O)=_______。
3.化学方程式2H 2O 2H 2↑+O 2↑的读法有三种:(1)说明物质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明微粒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质量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解题步骤:(1)设_______;(2)写出正确的_______;(3)找出已知、未知物质的_______关系;(4)列_______;(5)求出_______;(6)简明地写出答案。
(可用“设”、“写”、“找”、“列”、“求”、“答”六个字概括)【注意】①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②列式时,对应关系要正确,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单位要带入计算过程(所设未知数不需带单位);③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都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是不纯物的质量,应将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④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九年级化学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教案 沪教版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提高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学会善于合作,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教师] 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领导和老师对我们这节课进行指导。
很多同学看起来比较紧张,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紧张容易禁锢人的思维,不利于本节课的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我们班哪位同学唱歌最好听?……哪位同学跳舞最好?……哪位同学语文课文读的最好?……现在我们就请xxx同学为我们朗读投影上的这段话……[学生]朗读……[教师]这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说过的一段话。
“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
看起来万物是死了,但是实则犹生”,这里面蕴藏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例如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能量既不会增加,也不会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那么,在化学变化中,反应物消失了,转化生成了新的物质,是不是也是“实则犹生”呢?也就是说,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呢?弄清化学变化里这种量的关系,对于指导我们的化工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你可以根据消耗的原料的质量计算出获得的产品的质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2.新课讲解[教师]首先,结合你熟悉的化学变化,你认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存在什么关系呢?”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提出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请同学们看投影上三位同学的猜想,究竟谁的猜想正确?我们要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小组内进行讨论,打算如何进行探究?[学生]讨论后交流……[教师]小结:只要把反应前盛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调节天平至平衡,取下装置,使装置内的药品充分反应后再次放到天平上,观察天平是否平衡就可以了。
沪教版化学九年《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实验学校姚登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教材的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的第一课时,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之前,学生已经知道许多化学反应,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有一定的认识,并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这节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化学变化,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为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作好理论铺垫,也为学生后期研究一系列的化学问题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分析定量实验的结果,会用微粒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及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这一史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从微粒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2.难点: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四、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上看,初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还处于启蒙阶段,这就需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科学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从能力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一些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并可以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
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用flash动画模拟水电解的过程中分子、原子的一系列变化。
2.学生实验用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大理石、澄清石灰水、锥形瓶、镊子、带胶头滴管的橡皮塞、小试管、托盘天平。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案(一)
第3课时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一)学案课时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重点)。
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重点、难点)。
3.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知识检测1.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
这个规律叫做_______。
2.化学反应是反应物的原子_______转变成_______的过程。
所以,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没有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即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3.在化学反应A+B=C+D中,f g A与足量的B反应生成m g C和n g D,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参加反应的B是_______g。
4.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少了;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用课本P102图4-11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若该实验是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情况如何?为此,你有何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精讲例1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A.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C.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D.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例2已知有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馈训练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煤燃烧后留下的煤灰比原煤质量少B.镁带燃烧后,其固体质量增加C.水通电后,其质量减少了D.10g水结成10 g冰,质量没有变化2.某物质在干燥的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3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二、为什么所有的化学方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讲授新课
一、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于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也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
讲
授
新
课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课题
§4.2定量认识化学变化(1)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05/11/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认识并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培养学生的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能力;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难点
引导学生开展“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教具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小试管,酒精灯,火柴,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酒精灯、大烧杯、试管、白磷、
3、通电分解36克水,可以生成4克氢气,同时生成多少氧气?
总结
根据大量实验事实和对化学反应的本质分析都说明,质量守恒是自然界一切化学变化所遵循的普遍规律。因此我们在表示化学反应时,就必须把这一关系表达出来。例如:H2+ O2→H2O能够正确地表示出质量守恒吗?[引导学生思考]为下一课埋下伏笔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
2021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1课时)学案(新版)沪教版学习目标与要求新课准备预习p100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你对此有什么认识?问题发现:在生活中火柴燃烧最后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问题研究:定量研究化学活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证明问题发现:酒精灯内的液体燃烧后会逐渐减少,生锈的铁钉质量比原先质量增加,还有一些化学反应在反应前后总质量却没有变;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会发生什么变化?增加,减少还是不变?提出假设:。
你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实验:形成结论:。
交流讨论(1)如果实验2放在敞口的锥形瓶中进行,你能想象出情况该是如何?请与小组内同学交流讨论形成共识,然后由同学代表回答。
(2)在你认识和使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注意些什么,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原因――用微粒的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交流讨论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呢?你能试着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吗?请以金属镁和氧气的反应为例,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归纳小结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和没有改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思考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分子的数目有没有改变?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及应用交流讨论1 100g酒精和100g水混合形成200g酒精溶液,能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结论与解释。
交流讨论2 酒精燃烧后,质量逐渐减少,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结论与解释。
交流讨论3某同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时发现:木炭燃烧后质量减小了;而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请你分析一下,这些反应也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吗?如何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出现的“质量不等”?实践应用1、(1)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2)某物质加热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元素。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参考模板范本
自主学习:
物质在化学变化时,一定有新的物质的生成,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吸收,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又有什么变化呢?
合作探究:
1、写出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为什么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请以金属镁和氧气的反应为例。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11月4周
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2、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3、能正确的写出化学方程式。4、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和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3、什么叫化学程式?
展示反馈
拓展延伸
仿照铁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写出水电解的方程式、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三步走)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学案
第四章燃烧燃料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请你回忆:蔗糖、面粉等物质放在燃烧匙中灼烧直至完全烧焦,得到了什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2.请你回忆:水电解得到了什么物质?氢气燃烧又得到了什么物质?这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据此可以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哪些可能是不发生改变的?哪些是改变的?【课堂练习】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是一样的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是一样的D.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是一样的4.a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得到bg白色固体,此时参加反应的氧气为()A.(a+b)g B.(a-b)g C.(b-a)g D.无法判断5.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蔗糖产生炭黑和水,这一实验说明了()A.蔗糖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B.蔗糖是炭黑和水组成的混合物C.蔗糖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D.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B.锌粒放入硫酸溶液中C.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D.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物质变化前后,质量会发生改变的是()A.铁变成铁锈 B.矿石粉碎C.氧气变成液氧 D.木棍折断8.某学生用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D、BAC、BCD经过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学反应,造出人类现在还未知的物质X,该学生在科技新闻发布会上说:“我制造出了一种新元素X”。
他的话正确吗?为什么?【课后测试】9.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改变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种类改变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不改变10.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11.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的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 D.高锰酸钾受热,其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12.如右图所示,每两分子的甲反应后生成一分子的乙和两分子的丙。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案 【推荐】.doc
二、师生互动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探究学习:质量守恒原理的证明
提出假设: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总质量不变。
设计实验:
(1)参照课本P96图4-13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反应。
现象在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中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文字表达式:硫酸铜(CuSO4) +氢氧化钠(NaOH)→ 硫酸钠(Na2SO4) +氢氧化铜[Cu(OH)2]
结论:参加反应的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硫酸钠和氢氧化铜质量之和。
(2)参照课本P96图4-14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应用和成立原因;
教学资源
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m(C)=m(CO2)×ω(C)=8.8g×=2.4g;m(H)=m(H2O)×ω(H)= 5.4g×=0.6g
氢元素与碳元素质量总和只有3g,而R中有4.6 g,所以在该物质 中氧元素就要占1.6g。综合上述,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三、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四、作业布置课后练习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学案.doc
质量守恒微观俾 (三不(原子•原子I 原子质量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化[定义: 学书方配程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两个原则最小公倍数法等质的、量的、微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式I 计算步骤:设、写、找、列、解、答 3.4.【知识网络】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复习学案(基础知识及其训练)略坪初中 唐程【目标导学】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2. 会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能熟练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内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
2. 使用范围(1)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_________ 变化,不适用于 ____________ 变化。
(2) 质量守恒定律指 ____________ ”守恒,不包括其他方面的守恒,如体积等。
(3)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和非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能”或“不能”)计入 “总和”中。
3. 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__ 均保持不变。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 书写原则⑴必须遵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必须遵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书写步骤(1)将 _____________的化学式写在左边,将 ______________ 的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短线连 接,并在短线上方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 在化学式的前边配上适当的数字使短线两边各 _________ 的个数相等,体现 _______________ , 然后将短线改为 _____________ o(3) 若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应该在该化学式右边注明“—”或“ ___________ ” ;如果反应 物也有气体或不溶性固体,则无须注明。
学案设计;定量认识化学变化.doc
[学案设计]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学生学习材料)班级______ 座号______ 姓名______【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取决于物质本身的性质。
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它们在反应前后质量上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请先完成预习,然后再练习。
【预习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是增加、减少、不变?请你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开出所需的物品。
【练习】写出下列变化的符号表达式。
(1 )磷在空气中燃烧(2)铁在氧气中燃烧(3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演示1】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总质量的变化的探究。
观察记录:燃烧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为什么锥形瓶要加橡皮塞?探究实验1 :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
观察记录: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实验2:(内容自定)观察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交流】①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②请从微观角度对于得出的结论加以解释:【演示2】碳酸钙与盐酸在敞口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情况的探究。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该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练习】1•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
1 6 7 3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
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锻烧,锻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一课时质量守恒定律
班级姓名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的测定,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在理解守恒定律的基础上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并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二、科学素养:
1、初步培养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总是的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逐步树立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生成,同时还伴随的释放或吸收
2、1673年英国化学家在一只敞口容器中加热金属,发现反应后物质的质量了;1777年法国化学家用较精确的实验法,在的容器中研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得到的结论是。
3、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这是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都不改变。
4、用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
它的书写原则是①以为依据;②符合。
因此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教学过程:
[引言]由成语:“点石成金”引入,联系第二章的分子、原子。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分子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原子再重新组合展开,导入化学反应不仅在质的方面有一定的规律,而且在量的方面也存在一定规律。
[新授]
[活动与探究] 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2、酸钙和盐酸反应
[讨论与思考]两个实验所得结果是巧合,还是具有普遍意义?
分析实验现象和测定的数据,试着总结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讨论与思考] 1、铁生锈后的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
2、蜡烛燃烧后就没有了,与质量守恒定律是否矛盾?
[小练习]
1、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
2、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
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3、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24克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克
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指导学生画重点]讲解:①参加反常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总和”二字是指真正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有的反应并未全部参加反应)②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应包括气体、沉淀等全部物质的质量③审题时要注意关键的字,如“充分反应”“恰好反应”“足量反应”等表示的意义。
[讲座与思考]为什么“质量守恒定律”能够成立?
[投影]水分解示意图、碳和氧气在化全生成二氧化碳的示意图
学生分析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指导学生看书,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
[小结]:质量守恒定律中所隐含的“六个一定不改变”、“两个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
(1)“六个一定不变”:①元素种类;②元素质量;③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④原子种类;⑤原子数目;⑥原子质量。
(2)“两个一定改变”:①物质种类;②分子种类(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3)“两个可能改变”:①分子总数(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②气体体积(在同温同压下对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有气体时)。
[练习]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
有、,可能含有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B2= 2C 中,“C”的化学式用A、B可表示。
[小结]
[反馈练习]
1、已知2克氢气与16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克
2、已知A与B反应生成C和D,(A+B=C+D),现有80克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24克C和36克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克
3、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
4、在4X +5Y2 =2Z2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用X、Y表示为()
A、X4Y5
B、X2Y5
C、XY2
D、X4Y10
巩固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并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100mL水加入100mL酒精得到的溶液体积小于200mL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黑色固体质量增加
C.5g水受热后变成水蒸气还是5g D.5g食盐完全溶解在95g水中得到100g食盐水
2.对于化学变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B.化学变化中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C.化学变化中通常还会发生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或放出气体
D.许多现象表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后物质的总质量有的增加、有的减少、也有的不变
3.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ag硫粉在bg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一定等于(a+b)g
A.①④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有反应A+B===C+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
B.水结成冰的前后总质量不发生改变,这有力地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C.铁丝在氧气燃烧后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D.100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100克
5.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A.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可能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有氧 D.一定含有氧元素,可能含有碳、氢元素
6.在4X+5Y
2
===2Z的反应中,Z的化学式用X、Y表示为()
A.X
4Y
5
B.X
2
Y
5
C.XY
2
D.X
4
Y
10
7.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 g,完全反应后得到b g氧气和c g水,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A.(a+b-c)g
B.(a-b-c)g
C.(a+b+c)g
D.(a-c)g
8.在化学变化中肯定发生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分子的数目 D.原子的数目
9.某物质M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稍加热就分解为CuO、H2O、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M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M是氧化物 C.M中含有水 D.M是化合物
10.某化工厂进行电解食盐水(NaCl溶于H2O)的生产,电解食盐水不能制取的物质是A.氢氧化钠(NaOH) B .二氧化碳(CO
2
)()
C.氢气(H
2) D.氯气(Cl
2
)
11.将A、B、C各10g的混合物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后,经测定A全部参加反应,C的质量变为18g,生成了4g新物质D,则在该反应中,A与B质量比是()
A.5:1 B.1:5 C.1:4 D.4:1
12.将3g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CO2和5.4H2O。
由此推断该物质的组成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
C.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13.镁带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内含氧气)密封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A.B.C.D.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2)表中“X”值为;
(3)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分解”)。
15、小明和小红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
请填写以下探究过
程中的空格:
【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A所示,小红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图B 所示,实验步骤:
(1)反应前,他们用(填一仪器名称)把实验装置准确称量并纪录数据。
(2)分别将小试管中的药品小心倒入锥形瓶中,A、B两个装置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①;②气球
B:
(3)反应结束后,再将两个装置准确称量并纪录数据,结果发现A装置反应前的总质
量反应后的总质量;B装置反应前的总质量反应后的总质量(填“<”“ =”“ >”)
【实验结论】小明和小红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你认为,(小明或小红)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
18.如右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用来检验质量守恒的
实验,试回答:
(1)白磷燃烧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2)将橡皮塞上的玻璃棒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到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
锥形瓶塞紧,并将白磷引燃,这里要“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的原
因是
(3)若上述的橡皮塞没有塞紧,结果天平的指针会在处
(填“a”或“b”或“c”)。
(4)在上述的实验中有时会出现:白磷燃烧后,瓶塞突然“冲出”瓶口,请你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可能原因。
你能改进实验装置避免这种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