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代系统详细联网文件

新代系统详细联网文件
新代系统详细联网文件

新代控制器联网指导

整理:金科杰

日期:2008/11/18

版本:V01

注意:

1、本手册上涉及电脑上的名称使用“”(双引号)标注,涉及控制器上的名称使用(下划线)标注,以示区别。

2、所有文件名称必须是英文字符和数字,使用中文是不识别的,即为乱码。

3、如在联网过程中遇到困难,请咨询新代科技。

目录

第一章新代控制器直接与电脑联网 (2)

1.1制作网线 (2)

1.2设定控制器的盘符 (2)

1.3用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电脑的网口 (2)

1.4进入控制器网络参数设臵对话框 (3)

1.4.1联网基本设臵 (7)

1.4.1.1控制器设定 (7)

1.4.1.2连线PC设定 (8)

1.4.2联网进阶设臵 (11)

1.5 PC(电脑)的IP地址设臵 (12)

1.6 开机网络自检 (16)

第二章新代控制通过路由器(Router)与电脑(PC)连接 (18)

2.1 网线的制作 (18)

2.2设定控制器的盘符 (18)

2.3用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路由器的接口 (18)

2.4进入控制器网络参数设臵对话框 (19)

2.4.1联网基本设臵 (19)

2.4.1.1控制器设定 (19)

2.4.1.2连线PC设定 (20)

2.4.2联网进阶设臵 (20)

2.5 PC(电脑)的IP地址设臵 (20)

2.6 开机网络自检 (21)

2.6.1 控制器名称设定为默认值CNC (21)

2.6.1 控制器名称设定不是默认值CNC (21)

第三章文件的传入和传出操作 (24)

3.1 文件的输入操作 (25)

3.2 文件的输出操作 (28)

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

白棕UT P

R J45接頭

第一章 新代控制器直接与电脑联网

这种联网方式是一台控制器连接一台电脑,是一对一的文件输入输出网络。 具体的联网步骤如下 1.1制作网线

确定联网网线的长度,注意不要超过30M 。 网线规格是RJ45八芯对等线。 对等线的制作图示:

发送端 接收端

图1 对等线的制作一 图2 对等线的制作二 注意:对等线的规律是1--3线对调,2--6线对调,并根据上图注意线材的颜色! 1.2设定控制器的盘符

控制器参数Pr3213 磁碟机代号(0:A 1:B 2:D 3:N )设为3,即网络盘盘符是N 盘。

1.3用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电脑的网口

将步骤1制作完成的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电脑的网口。 观察控制器网口的两个LED 灯的亮闪状态。

控制器网口有两个LED 指示灯,一个为绿灯,一个为黄灯。 下图中红色线框标注处就是指示灯,左边为黄灯,右边为绿灯。

綠白綠橙白藍藍白橙棕

棕UTP 線

RJ45接頭

图3 主机板网络接口及其指示灯

如果在网线把电脑和控制器连接起来时,绿色信号等常亮,黄色信号灯闪烁(大约2秒闪烁一次),则表示网线物理连接正常。

如果绿灯和黄灯都不亮,则说明网线制作不正确,检查网线。

1.4进入控制器网络参数设臵对话框

首先按退出键(ESC键)回到控制器主界面

图4 控制器主界面

然后按F6"参数设定"按键进入参数设定主界面

图5 参数设定主界面

进入如图界面时,依然没有看到联网参数设臵选项,那么再按翻页键(右向箭头“>>”按键)进入参数设定的第二界面。

图6 参数设定第二界面

如上图,可以看到网络设定的选项F3(用红色线框注处)。再按F3即可进入网络设臵对话框,如下图

图7 网络设臵对话框1

再按翻页键(Page Down)进入网络对话框二

图8 网络设臵对话框2

图7和图8都是网络参数设臵对话框,其中图7中的对话框是基本设臵,图8中的对话框是进阶设臵。现对照列出这两个部分,并详细叙述设定内容和方式。

图9 联网基本设臵图10 联网进阶设臵

1.4.1联网基本设臵

1.4.1.1控制器设定

控制器名称:

一台控制器与电脑联网时,控制器名称用默认的“CNC”即可,一般不需要更改。如果需要更改,输入任意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即可,但是不要超过6个字符。推荐使用CNC01等类型组合。

例如

位址设定:

这里是指控制器在网络中的IP地址。

在图中可以看到IP地址是4段,每段设定值的范围为0~255。

图中的值较为常用,建议采用这组IP地址。

子网路掩罩:

这里指的是子网掩码,一律使用255.255.255.0

1.4.1.2连线PC设定

连线PC名称

连线PC名称,指的是与控制器联网的PC(电脑)名称。

在“我的电脑”右键,点击“属性”进入“系统属性”对话框

图11 计算机名对话框

点击“计算机名”(红线框选定)对话卡片,找到“完整的计算机名称”和“工作组”(红线框选定)。根据上图的计算机名称信息,可以设定控制器上的连线PC名称,如下图

注意:不要使用除英文字母和数字之外的字符作为连接PC名称,例如“-”,“、”等符号。

不要使超过10个字符的名称。

如果“完整的计算机名”不符合上述命名规范,强烈建议客户更改“完整的计算机名”。

还有图11中的“工作组”--WORKGROUP也需要关注,在图10联网进阶设臵中可以看到工作群组的设定与之有关。

连线目录名称

连接目录名称是指控制器可以读写的电脑上的共享目录(文件夹)名称。

名称的命名规范与上述连接PC名称一致。

该共享目录(文件夹)必须放臵在电脑桌面上,放臵在其它地方则会使联网失败。

以WINGDOWS XP为例,说明该共享目录的建立。

在桌面右击,光标移至"新建",点击"文件夹(F)"并把该“新建文件夹”更名为"public"

右键点击"public"文件夹进入"属性"对话框

再点击"共享"选项卡,即进入下图

图12 文件共享选项设置一

在红色线框内选定"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S)"及"允许网络用户更改我的文件(W)"并写入共享名.

图13 文件共享选项设置二

点击"应用(A)"后再点击"确定",文件夹形式变更成为

至此,电脑上的共享文件加设置完毕。

1.4.2联网进阶设臵

控制器设定

工作群组

根据图8中的联网电脑信息,可以设定为

关闭DHCP

这里的DHCP是指联网过程中的动态分配IP地址功能。在联网时需要关闭该功能。

切记在网络设定是关闭该功能,否则会导致控制器在开机是一直停留在网络自检画面,无法进入系统。如果发生上述情况,需要把网线拔掉,断开网络,重启控制器才能进入系统。

连线PC设定

控制器与电脑联网,不需要对该项进行设定,所以用空白。

以上控制器的参数设臵完毕后,进入对PC(电脑)的联网设臵。

1.5 PC(电脑)的IP地址设臵

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

电脑的IP地址采用手动分配方式。

左键双击打开"网上邻居",再点击左侧任务框中的"查看网路连接"选项。

图14 网上邻居设臵

查看网络连接

图15 网络连接界面

右击"本地连接",点击下拉菜单中的"属性"选项。

图16 本地连接属性一

在蓝色线框的滚轮条拉至最下方,找到"Internet协议(TCP/IP)"

图17 本地连接属性二

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进入TCP/IP的设定界面。

图18 TCP/IP协议一

点击"使用下面的IP地址(S)"选项

图19 TCP/IP协议二

输入蓝色线框中的"IP地址(I)"和"子网掩码(U)",使之与控制器上的位址设定,

子网络掩码对应.

其中"IP地址(I)"与"位址设定"的最后段码绝对对不能相同。

例如:

IP地址设臵

子网掩码设臵

至此,网络设臵全部完毕,重启控制器。

1.6 开机网络自检

重启控制器,进入DOS自检状态,在自检第三屏时可以看到网络自检的英文显示:

MS-DOS LAN Manager V2.1 Netbind

Microsoft Dos TCP/IP 1.0a

Th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Th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如图

图20 网络自检提示一

出现上述的自检英文提示,联网已经成功,可以进行文件(加工程式)的传入和传出。

如果出现如下自检英文提示,

MS-DOS LAN Manager V2.1 Netbind

Microsoft Dos TCP/IP 1.0a

The command completed successfully.

Error53: The command completed name specified in the network path can not be located. 如图

图21 网络自检提示二

出现上述的自检英文提示,联网失败。检查各项参数设定,重新设定。

第二章 新代控制通过路由器(Router )与电脑(PC )连接

控制器通过路由器(集线器、交换机均可)实现多台控制器与一台电脑实现组网,此时实现的是一(电脑)对多(多台控制器)的文件传入传出功能。 2.1 网线的制作

确定联网网线的长度,注意不要超过30M 。 网线规格是RJ45八芯直通线。 直通线的制作图示

发送/接收端

图22 直通线的制作

控制器和路由器,路由器到电脑的网络线材均采用如上图制作的直通线。

2.2设定控制器的盘符

控制器参数Pr3213 磁碟机代号(0:A 1:B 2:D 3:N )设为3,即网络盘盘符是N 盘。

2.3用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路由器的接口

路由器的网线接口有两中类型,其一是外网信号接入口(一般标注为WAN ),其二是分接口(一般标注为数字1、2、3...),如下图所示,控制器,电脑联入路由器均接入分接口,不可有接入外网信号接入口。

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

棕UT P

R J45接頭

图23 路由器接口图

从控制器拉出的网线和从电脑拉出的网线只能接入红色线框标注的网口,绝不可接入蓝色叉叉标注的网口。

2.4进入控制器网络参数设臵对话框

参阅1.4章节

2.4.1联网基本设臵

2.4.1.1控制器设定

控制器名称:

一台控制器通过路由器与电脑联网时,控制器名称仍可用默认的“CNC”,一般不需要更改。

如果需要更改,输入任意的英文字母和数字组合即可,但是不要超过6个字符。推荐使用CNC01等类型组合。

如果是多台控制器通过路由器与电脑联网时,控制器名称不可用默认的“CNC”,必须重新设定,以保证每台控制器的名称能相互区别,决不可相同。

设定的规则推荐使用CNC01,CNC02,CNC03...

例如

第一台控制器

第二台控制器

第三台控制器

位址设定:

这里是指控制器在网络中的IP地址。

在图中可以看到IP地址是4段,每段设定值的范围为0~255。

新代系统详细联网文件资料

新代控制器联网指导 整理:金科杰 日期:2008/11/18

版本:V01 注意: 1、本手册上涉及电脑上的名称使用“”(双引号)标注,涉及控制器上的名称使用(下划线)标注,以示区别。 2、所有文件名称必须是英文字符和数字,使用中文是不识别的,即为乱码。 3、如在联网过程中遇到困难,请咨询新代科技。 目录 第一章新代控制器直接与电脑联网 (3) 1.1制作网线 (3) 1.2设定控制器的盘符 (4)

1.3用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电脑的网口 (4) 1.4进入控制器网络参数设置对话框 (5) 1.4.1联网基本设置 (10) 1.4.1.1控制器设定 (11) 1.4.1.2连线PC设定 (11) 1.4.2联网进阶设置 (15) 1.5 PC(电脑)的IP地址设置 (16) 1.6 开机网络自检 (23) 第二章新代控制通过路由器(Router)与电脑(PC)连接 (25) 2.1 网线的制作 (25) 2.2设定控制器的盘符 (26) 2.3用网线连接控制器的网口和路由器的接口 (26) 2.4进入控制器网络参数设置对话框 (27) 2.4.1联网基本设置 (27) 2.4.1.1控制器设定 (27) 2.4.1.2连线PC设定 (29) 2.4.2联网进阶设置 (29) 2.5 PC(电脑)的IP地址设置 (30) 2.6 开机网络自检 (30) 2.6.1 控制器名称设定为默认值CNC (30) 2.6.1 控制器名称设定不是默认值CNC (31) 第三章文件的传入和传出操作 (34)

3.1 文件的输入操作 (36) 3.2 文件的输出操作 (39) 第一章新代控制器直接与电脑联网 这种联网方式是一台控制器连接一台电脑,是一对一的文件输入输出网络。 具体的联网步骤如下 1.1制作网线

新代系统RS232传输软件接线及使用说明

RS232传输软件接线及使用 1.相关说明 每台机器材耗:5芯或5芯以上线材、9PIN母接头2个、25PIN接头公母各1个DNC传输软件一套(这里用的是CimcoEdit,见附件:CNC传输) 2.接线图请按照以下图连线 1 2 3 4 5 6 7 8 91 2 3 4 5 6 7 20 25 9 pin 母(电脑侧) 25 pin 公和母 (钣金侧) 1 2 3 4 5 6 7 8 9 9 pin 母 (系统侧) DCD RXD TXD DTR GND DSR RTS CTS RI DCD RXD TXD DTR GND DSR RTS CTS RI 钣金内部侧钣金外部侧

3.参数设定 https://www.360docs.net/doc/0016765850.html,c新代软件系统参数设定(建议值) 参数控制器参数意义 3901 0 主从模式, 0机台控制器, 1 个人计算机端 3903 1 档案传输通讯端口位置(1:第一埠, 2:第二埠) 3905 1 巨集程式通讯埠位置(1:第一埠, 2:第二埠) 3921 3 第一端口通讯速度(0:24;1:48;2:96;3:192;4:384..) 3922 8 第一端口资料位数 3923 0 第一埠交换码格式(0:ASCII;1:EIA;2:ISO) 3924 0 第一埠外围控制方式(0:No;1:DC2;2:DC4;3:DC2DC4) 3925 0 第一埠单节结束(EOB)输出方式(0:EOB;1:CR+EOB) 3926 0 第一埠DC3外围句柄是否同位(0:否;1:同位) 3927 1 第一埠流量控制方式(0:无;1:硬件;2:软件) 3928 0 第一埠同位检查方式(0:无;1:奇;2:偶) 3929 1 第一端口停止位数(1:1位;2:2位) b.电脑CimcoEdit参数设定 1.选择Text file和machine 1

《收发文管理系统规定》

收发文管理规定(试行) 1总则 1.1为加强公司的收发文管理工作,提高收文处理的速度和确保收发文处理的规范性,特 制定本管理规定。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各直属部门。 2定义 2.1本规定中的收文管理是指对收到的公文进行处理,包括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 办、承办、催办及反馈等程序。 2.2本规定中的内部来文是指收到公司范围内的文件。内部收文内容包括:内部文件、 各类报表、计划总结、专项业务审核单等。 2.3本规定中的外部来文是指收到公司范围外部的文件。外部收文内容包括:外部文件、 函件等。 2.4本规定中的发文管理是指包括文件的草拟、审核、签发(会签)、复核、用印、分发、 文件整理、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文件是指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管理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件等 3职责 3.1行政部为收发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收发文管理工作。 3.2行政部对各部门收发文管理的规范性予以监督检查。 3.3各部门在收到交办的来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原则在2个工作日内完 成对来文的处理。 3.4各业务部门负责文件的起草,应坚持“实事求是,精简高效”的原则,确保文件的格 式规范、用词准确。 4收文管理 4.1文件的拟办和批办 4.1.1签收登记 4.1.1.1内、外来文均由行政部负责签收登记;并由行政部填制信息批阅单,注明收文日 期、收文编号、发文单位、公文名称等。

4.1.2收文编号 4.1.2.1其他来源的收文按外【收文年份】流水号编号。 4.1.2.2内部文件按文件来源部门简称【收文年份】流水号编号。 4.1.3拟办和批办 4.1.3.1文件由行政部按规定拟定信息说明及处理建议,按先部门后领导的顺序进行公文处理。 4.2文件的承办 4.2.1凡需要承办的来文,行政部须在当天将文件流转给承办部门或分管领导。 4.2.2 承办部门相关人员和分管领导应该对来文认真审阅,并须签署明确意见、建议及 姓名和日期;行政部应该将这些意见或建议及时呈送对该来文所涉事项有决定权的公司领导,并由该领导签署具体意见、建议或决定。 4.2.3承办部门一般要在二个工作日内完成来文处理;特殊情况确有困难的,承办部门应 及时与行政部及信息报送部门进行沟通说明。 4.2.4对不需要承办、也不需要传阅的公文由行政部作存查处理。 4.2.5文件的催办 4.2.6.1送领导或者交承办部门处理的来文,行政部要负责催办,做到紧急来文跟踪催办, 重要来文重点催办,一般来文定期催办。 4.2.6.2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及时处理,同时没有特殊困难原因的承办部门,由办公室予 以记录,做为部门月度考核内容之一。 4.3反馈和办复 4.3.1若行使决定权的公司领导另行指示或授权相关部门或公司领导跟踪、落实或处理 来文所涉事项,则行政部须将该指示或授权信息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或公司领导,并由他们签署传阅部门/人员意见。 4.3.2行使决定权的公司领导要求向其反馈来文所涉事项的进展或处理结果,则行政部 须将该事项的进展或处理结果及时反馈。 4.3.3行政部应在公司领导作出决定的当天将相关处理意见、建议或决定及时反馈给来文 部门或单位。 4.3.4对于上报的请示类公文,上一级管理组织可以批复、简复、批示等形式的公文回复。 对于上报的报告、意见类公文,上一级管理组织应签批明确意见,可以简复的形式回复。对于专项业务审核单,上一级管理组织应签批明确意见。

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上篇下篇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14年05月05日??共1077字?字号小中大?暂无评论?阅读1,430views次 检测前原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办公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快速传播和及时反映的客观需要要求,政府办公也面对同样的问题.针对这种问题基于工作流和协同办公的电子政务系统运营而生——政府办公管理系统.政府办公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工作流办公的客观需要,实现多个部门协调工作,达到提高办公效率的目的.因此,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政府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组建模型,但是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并且没有把理论切实的应用到实际管理工作中. 知网查重检测后相似论文片段: 本文就是针对这种问题,结合本人工作的经验,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政府的公文收发流程进行了设计,结合工作流理论,并用petri网对工作流网中控制流结构进行了分析,设计开发了一套符合实际操作的政府公文收发管理系统. 该系统采用优良的b/s架构设计,利用跨平台jsp技术并搭配sqlserver数据库进行开发.通过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该系统具有较完善的功能及性能.在安全性、服务器抗压能力、系统容错性以及鲁棒性都优于同类软件系统.同时,该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界面,对于提高政府的办公质量和改善整体办公流程起到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优点:1)开放的技术:jsp技术基于平台和服务器的相互独立,技术支持来自广泛的、专门的、各种工具包,有服务器的组件和数据库产品开发商提供.相比之下,asp技术主要依赖microsoft支持.2)平台和服务器的独立性:jsp编写的代码可运行在任何符合java语法结构的环境中.这样jsp就能够运行在多种web服务器上并支系统中

免费公文审批系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免费公文审批系统 篇一:公文审批系统初稿 1需求分析 通过对各分支机构目前对行政公章使用现状存在的问 题进行有效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具体需求: 1、需要实现对传统实物行政公章转成电子签章方式; 2、需要实现对电子行政公章的统一管理; 3、需要实现对电子行政公章的使用授权; 4、需要实现对日常需要加盖电子行政公章的电子合同文档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允许盖章; 5、需要实现对日常电子行政公章的使用情况进行日志记录; 6、需要实现对日志信息进行校验(盖章人,盖章时间,盖章文档,盖章的名称,电脑mac地址,ip地址); 7、需要实现审批工作流程的配置;8、需要实现独立的用印流程管理系统9、对用印流程管理节点可以灵活配置2技术解决方案 2.1总体框架

1/4 整体解决方案总体框架包括表现层、行政审批系统、应用层、电子签章系统、数据层、支撑层、基础设施层等。 2.2业务流程设计 2.2.1行政公章用印审批流程 以下为各分支机构使用行政公章审批流程 2/4 3/4 4/4 篇二: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解决方案 出处:电子政务工程服务网日期: 20xx-8-18 保存本文 1、系统简介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是无纸化办公的核心,它包括公文传输、发文审批、收文传阅办理、公文档案库等重要模块。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规范化设计,对政府、机关、部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电子办公、电子政务、电子业务等将起关键作用。 智元软件公文审批系统的标准化程度、技术的先进性与

成熟性、系统结构搭建的严谨度、功能的清晰与合理性、模块间的科学关联,以及系统在运行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流畅性、负载能力、易操作和易维护等,是衡量系统整体性能的重要指标。实践证明,智元公文审批系统能有效解决电子办公中的核心问题,成为构架可扩展式电子办公体系的强大基础,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网络办公平台。 2主要功能 2.1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可实现以下功能:发文拟稿、核稿、领导审批、承办等;可做公文状态查询、收回、签收、修改、提交、会签、传阅、归档、删除等操作。转发公文,实时追踪,监督发文处理流程,并可及时追回公文。系统中流程允许用户自定义,使系统可以适应各种公文流程需求。系统支持全文批注和批注痕迹保留,方便发文稿件修改。 发文管理包括对下列环节的自动化处理: 发文拟稿:填写发文拟稿纸和发文正文以及相关的信息,发送给相关领导审核。发文审核:审核者收到文件,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保留所有的修改痕迹;签署审核意见,根据文件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由谁签批,并发送给相关的责任人。会签:所有收到签批请求的领导或各部门办公主管对文件进行批示,需要时可对正文进行必要的修改,系统可上载修改后的文件;完成后送办公室编号。

如何使用公文交换系统收发文件

如何使用公文交换系统收发文件 ■公文交换系统概述 1、公文交换系统相当于老OA。 2、主要功能:各单位间进行公文的交换。 3、附加功能:发文单位查看签收情况和回复内容;收文单位回复发文单位;导出功能为已建有OA的单位提供数据接口。 4、提供与OA系统的数据对接:收文转OA,OA转公文交换。 发文单位从OA起草发文→ OA转公文交换→公文交换→收文转OA →收文单位内部流转办理收文 公文交换担当了单位间公文的邮递员角色。 5、在单位启用OA内部流转前,请只用公文交换收发文,不用转OA。 ■公文交换中如何收文 以下1-4步相当于老OA功能。在单位启用OA内部流转前,请只用前5步。1、点击左边“待签收公文” 3、点击文件正文名或文件附件,可直接打开或保存。 在“已签收公文”和“已转OA公文”中也可打开文件正文或附件。 4、点击上面的“签收”按钮,则此文件转移到“已签收公文”。 *5、附加功能:回复与导出 回复:收文单位可回复发文单位,内容可以是直接输入或附件。例如“联系人名单”之类可在此直接回复给发文单位。 导出:是为已建有OA的单位提供数据接口。导出为XML文件,供已有OA 导入数据用。原先没有OA系统的单位不需要用导出功能。 *6、若单位启用OA进行公文的内部流转:则在“已签收公文”中,点击文件标题,在文件详情单上方点击“转入OA”按钮,则此文件转移到“已转OA公文”。

注意:点击后稍等几秒钟,防止多次导入。 发文单位发文→收文单位收文→转入OA→收文单位进行内部公文流转。 ■公文交换中如何发文 △发文前的准备工作: 单位管理员定义文号字典,把单位要用的文号预先定义好: 1>菜单-单位配置-字典管理 2>点右上角“添加数据” 3>选择字典名称为“字号” 4>在数据名称中填入文号,例如:新政办发、新政办、新政发。 5>点右上角“保存” 6>其他字典也可以先定义好。 △在公文交换中发文: 以下1-4步相当于老OA功能。在单位启用OA内部流转前,请只用前4步。 1、点击左边“公文发送”-“我的草稿”。

公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书

公文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书1系统管理作业相关表 1.1 结构关系图 TProcess PID: NUMBER NOT NULL ProcessName: NVARCHAR(20) NOT NULL RoleIDList: NVARCHAR(20) NOT NULL DataFlowOut: NUMBER NOT NULL DataFlowCOut: NUMBER NULL ButtonName: NVARCHAR(20) NOT NULL ButtonIcon: NVARCHAR(255) NULL AspFile: NVARCHAR(255) NULL DivFinTag: NUMBER NOT NULL TargetDeptTag: NUMBER NOT NULL TargetRoleTag: NUMBER NOT NULL TargetUserTag: NUMBER NOT NULL CTargetDeptTag: NUMBER NOT NULL CTargetRoleTag: NUMBER NOT NULL CTargetUserTag: NUMBER NOT NULL StackTag: NUMBER NOT NULL CheckType: NUMBER NOT NULL ResultType: NUMBER NOT NULL TDataFlow DataFlowID: NUMBER NOT NULL DataFlowName: NVARCHAR(20) NOT NULL DataFlowTag: NUMBER NOT NULL RestColumn: NVARCHAR(255) NULL RestSQL: NVARCHAR(255) NULL TDataFlowGroup GroupID: NUMBER NOT NULL GroupName: NVARCHAR(20) NOT NULL TRoleDataFlowGroup GroupID: NUMBER NOT NULL (FK) DataFlowID: NUMBER NOT NULL (FK) RoleID: NUMBER NOT NULL ListOrder: NUMBER NOT NULL ActiveTag: NUMBER NOT NULL TInputProcess PID: NUMBER NOT NULL (FK) DataFlowIn: NUMBER NOT NULL (FK) ListOrder: NUMBER NOT NULL ActiveTag: NUMBER NOT NULL 1.2 栏位说明 1.2.1修改- 基本代码表 Table Name: TAttr Table Comment: 公文性质表 Table Column Name Table Column Datatype Table Column Null Option Table Column Comment Table Column Is PK Table Column Is FK AttrID NUMBER NOT NULL性质ID Yes No AttrNO NVARCHAR(10) NOT NULL 性质编号No No AttrName NVARCHAR(20) NOT NULL 性质名称No No ActiveTag NUMBER NOT NULL 使用标志: 0 - 不可使用 1 - 可使用 No No Table Name: TCopy Table Comment: 公文本别表 Table Column Name Table Column Datatype Table Column Null Option Table Column Comment Table Column Is PK Table Column Is FK CopyID NUMBER NOT NULL本别ID Yes No

新代系统MA基本操作

新代系统M A基本操作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新代系统21MA 基本操作 1.分中(找工件位置) 偏置设定(F3)→分中功能(F5)→PX1设定(F1)、PX2设定…(注 意:对刀器触碰工件那一条边就设那一条边,不分先后顺序)→找到显示器上的工件座标号码P输入,输入1,(1为G54座标为G55 坐标,依次类推)。 2.对刀(找刀具相对工件表面的机械坐标值) 首轮模式移动刀具触碰工件表面→偏置设定(F3)→刀具设定(F2) →移动光标刀对于刀长(H)补偿→按 F2(机械坐标输入)。 3.程序拷贝 程式编辑(F2)→档案管理(F8)→档案传输(F4)→档案输入(F1) →选择要拷贝的档案→拷贝。 4.加工程式的打开 程式编辑(F2)→档案管理(F8)→选择加工档案→按ENTER→载入执行加工(F1) 注意:从新打开的加工程序或程序修改后一定要按载入执行加工 5.断点继续 在自定模式AUTO下→加工监控F4→找到起始单节(黄色图标),在此处输入断行行号或刀具号(建议:如果程序不是太大请从刀具号开始)→启动程序,如果找不到起始单节按 F4 就可显示出来 注意:使用此功能启动程序请用手轮模拟功能

系统按键注解刀库正转 刀库反转 AUX1一键上升 AUX2一键下降 SPACE向前删除 DECETE向后删除 RESET复位 MPGSIM首轮模拟 选择性暂停 选择性跳段 SBK单步 AUTO自动模式 MDI手动输入 MOME回机械原点 JOG寸动 增量寸动 MPG手轮模式

新代系统调试microsoftword文档

新代20MA数控系统调试 一、利用U盘备份系统资料: 1.系统正常开机,显示坐标画面,按下急停。 2.按F7诊断功能。 3.F8系统管理。 4.按F2系统资料备份(文件以压缩形式备份)。 5.F1下一步。(F2移动选项:选择U盘、卡及文件备份位置) 6.F1确定。系统以M7D7-MB的文件名备份。 二、利用U盘还原系统资料: 1.系统正常开机,显示坐标画面,按下急停。 2. 按F7诊断功能。 3.F8系统管理。 4.按F3系统资料还原(文件以压缩形式备份)。 5.输入520密码。 6.按F2移动选项,找到要还原的文件(配合光标)。 7.F1下一步。 8.选项选择,第一竖行全选。 9.F1下一步。 10.F1确定。

三、利用U盘备份安川驱动参数; 1.系统正常开机,显示坐标画面,按下急停。 2. 按F6参数设定。 3. 按扩展。 4. F5串列参数。 5. 输入550密码。 6. F3备份参数。 7.F1确定。(F2移动选项:选择U盘、卡及文件备份位置)即备份。文件名Tunning Param 四、利用U盘回复安川驱动参数; 1.系统正常开机,显示坐标画面,按下急停。 2. 按F6参数设定。 3. 按扩展。 4. F5串列参数。 5. 输入550密码。 6. F4回复参数。 7. F1确定。 8. F2移动选项,找到要还原的文件(配合光标)。 9. 按F1确定即可。

五、数控系统显示单位、系统时间、加工程式字体大小设定: 1.系统正常开机,显示坐标画面。 2. 按F6参数设定。 3. 按F6系统设定,在此画面设定: 0,公制;1,英制。 年、月、日时、分、秒。 12等。 六、新代20MA刀库乱刀复位: 1.手动方式,转动刀库到1号刀杯; 2.回原点方式,按下急停; 3.同时按下刀库正转和反转,即可刀库复位。 然后,打开刀库资料画面,让刀号与顺序号一一对应,主轴刀号对应17号刀。 七、20MA系统配安川驱动绝对值参考点设定: 1.将机床坐标移动到要设的参考点位置,按下急停。 2.将3421#X轴;3422#Y轴;3423#Z轴设定为0开启。 3.在回零方式,同时按下该轴+、—方向键,等到坐标清零松开。 4.将设定好的3421#X轴;3422#Y轴;3423#Z轴设定为1关闭。即参考点设定完成。

政府OA办公管理系统解决办法

精心整理1.1.1?公文管理 公文一般分为收文(外来公文)和发文(自制公文)两大类,公文管理的功能包括:收文登记/发文起草、收文转发/发文转发、校对公文、公文审核、退回处理、代办公文、公文查询、流程跟踪等。 公文的流转基于灵活的流程定义,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用户可自定义审批流程 ??????????在公文流转过程中,可以根据办事需要,将公文内容转交,不记录流程; ??????????收文登记 ??????????公文处理 ??????????流程跟踪 1.1.1.2?发文管理 发文管理包括发文拟稿、核稿、会稿、批示、编号登记等处理。系统可以对流转过程进行监督。 发文流程示例 发文管理从功能上划分出以下子模块:

??????????发文拟稿 ??????????公文处理 ??????????流程跟踪 1.1.1.3?督办管理 催办管理系统是对紧急突发事件或要求迅速解决的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以解决应急事务的全过程处理和控制,确保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系统具有自动催办功能,对于超过办理期限或需特殊办理的公文,可以进行发送催办通知、邮件等功能实现。对每一个催办事件都有相应的记录以备日后查询。 1.1.1.4?立卷归档 对于已 种查找方式,查找个人通讯录和公共通讯录的内容。 1.1. 2.3?个人日程安排 每个用户可以对自己的日程进行管理,实现对个人日程的安排、提示备忘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日历的视图,方便的设置日程内容,设置日程类型。对于需要提醒的日程,系统通过提醒功能通知用户。 系统还提供日程查询的功能,可以通过组合条件查询已设置的日程。 1.1. 2.4?待办事宜

公文管理系统_日常使用问题处理参考手册

中国石化公文管理系统 问题处理手册 目录 中国石化公文管理系统 (1) 问题处理手册 (1) 1.引言 (3) 1.1.什么是中国石化公文管理系统问题处理手册? (3) 1.2.如何使用目录? (3) 2.用户登录 (3) 2.1.问:如何登录公文管理系统? (3) 2.2.问:通过门户无法进入公文管理系统? (4) 2.3.问:如何修改用户的对照? (5) 2.4.问:公文管理系统首页面简介? (5) 2.5.问:进入办公自动化时页面总是弹出非正常窗口? (6) 2.6.问:发文稿纸介绍? (7) 3.操作问题 (7) 3.1.问:如何起草文件,去向选择? (7) 3.2.问:拟稿过程中为何提示验证消息? (8) 3.3.问:如何送部门会签? (8) 3.4.问:如何查看部门会签反馈意见 (9) 3.5.问:领导如何正文改稿? (9) 3.6.问:如何驳回文件? (10) 3.7.问:如何撤回文件? (10) 3.8.问:如何查看流程信息? (11) 3.9.问:普通人员为什么打不开SEP文件? (12) 3.10.问:普通人员为什么不能打开脱密文件? (12) 3.11.问:分发的具体操作? (13) 3.12.问:分表分发的具体操作? (13) 3.13.问:分发文件时接收单位为什么只收到了部分附件? (14) 3.14.问:分发与分表分发的区别? (14) 4.客户端问题 (14) 4.1.问:系统支持的操作环境? (14) 4.2.问:控件位置显示红叉号? (15) 4.3.问:文件提交时,系统提示传输错误? (16) 4.4.问:控件中的文件无法打开? (16) 4.5.问:使用遨游,搜狗浏览器无法打开控件? (17) 4.6.问:上传文件后提交时,显示文件上传失败? (17)

新代系统DOSFTP联网应用

新代系统DOS-FTP联网应用 V1.0 2011-7-29 子翔

目录1.FTP联网前准备 (3) 1.新代系统与用户电脑连接-网线 (3) 2.新代系统端-软体升级 (3) 3.用户电脑端-软件安装 (3) 2.FTP联网设定 (3) 1.新代系统端 (3) 2.用户电脑端 (3) 3.FTP联网范例 (3) 1. 如何实现一PC连接多台CNC控制器? (3) 2.如何把设定好的连接IP数据等保存下来? . 3 3. 用户电脑重装系统后联网设置 (3) 4.FTP联网注意事项 (3)

1.FTP联网前准备 1.新代系统与用户电脑连接-网线 标准网线的制作过程 我们常遇到的2例:PC-PC:反线和PC-HUB:正线 正线:两端线序一样,线序是: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反线:一端为正线的线序,另一端为: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步骤 1:上:橙左:绿下:棕右:蓝 步骤2:左一:橙左二:绿左三:蓝左四:棕 步骤3: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4: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4mm的长度 步骤5:插入压平 网线异常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 请大家按照标准的网线制作方法制作,否则可能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这里有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认为正线和反线只有跳线和不跳线之分别,正线只要一 一对应就可以,反线只要1、3和2、6分别对调就可以,至于颜色哪根接哪脚关系不大。这个观点大错特错,颜色也很大关系,本人做过测试,不按照颜色来接,而 是自己随意接的,但两端的线序是正确的,用测线器测量也是正常的,其实连接网 络时,网卡的灯都不亮,所以请大家务必按照标准制作网线的流程去制作网线。 网线长度过长也会造成传输效率降低,导致无法联网。网线长度建议不要超过30m,当然这个不是唯一标准,因为不同厂家购买的网线品质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网线质量低劣的话,不到10m 也有能会出现无法连接,建议购买带屏蔽工业用网线。以上故障造成会网络连接不上或者网络传输速度慢、传输不稳定等症状。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广西钦州力顺机械有限公司 电子公文收发管理规定 (试行) Q/LSGBG04-2006 一、总则 1、为使公司的电子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规定。 2、使用计算机存储并通过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司文件(技术文件除外),统称为电子公文,这些文件包括内部上行、平行、下行的文件。 3、电子公文与书面公文具有同等效力。 4、能够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递的公文,必须使用电子文件收发系统进行传递。因特殊情况不便于使用电子系统传递的,允许使用书面形式传递。 二、电子公文的传输 5、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传输经过批准的公文。传输前需要签发的文件,起草、核稿、会签、签发等过程仍然按照《文件管理程序》执行。 6、电子公文签收后不能更改,因此发文部门传输公文时,必须核准无误方能传输。 7、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的人员传输文件。 8、部门传输文件后,部门主管必须对该文件负责。 9、发文部门要及时通过文件签收系统跟踪电子公文发放后的签收情况,适时提醒接收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 10、发文部门在签收后发现文件错误的,必须及时通知办公室进行处理。 11、文件的传输提倡采用附件的形式传输。 三、电子公文的签收 12、各部门主管(或终端用户)应在每天上下午,上班后和下班前按规

定主动打开公司电子文件收发系统不少于四次,以便及时接收查看文件。 13、部门主管可以为本部门人员建立账号,并赋予相应权限,可以委托本部门有权限签收的人员签收。 14、各部门接收文件时,必须及时点击“签收”按钮,以便于发文部门了解签收情况。 15、各部门点击“签收”按钮签收文件后,视同该部门已经知道文件内容,部门主管应对该文件负责。 16、本部门(或终端用户)签收文件后,可将该文件复制到本部门(或终端用户)指定的计算机上存档。 17、接收部门应按文件的内容及应传达的范围在本部门传达文件精神。部门主管也可以建立一个公共的查阅账号,供本部门人员进入系统查阅本部门的公文。 18、签收后发现错误的,应及时将情况通知发文部门和办公室。 四、电子公文的安全和保密 19、各部门(或终端用户)使用初始密码进入电子公文收发系统后,必须自行更改密码,并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得随意泄露。 20、公司电子公文,未经公司同意不得擅自外传或自行打印。如需要书面形式的公文,由发文部门统一打印。 21、电子公文传输系统未经批准不得与其他网络相连接。 22、各部门必须遵守公司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规定》(Q/ZLGBG13-2001)的规定。 五、电子公文的归档、管理 23、电子公文传输完毕后,收、发文部门要及时整理、归档,并根据《文件管理程序》的要求销毁。 24、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电子公文,经鉴别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删除销毁。

公文管理系统

公文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公文管理系统是应用https://www.360docs.net/doc/0016765850.html,技术开发的一个简化系统。该系统综合运用了数据库解决方案、封装、用户控件、文件上传及高级控件等,实现基于Web的公文发布、接收、浏览、查询和维护功能。系统由多个网站模块组成。每个模块由一组页面及相关程序组成,完成相对独立的任务,如公文浏览、发文处理和收文处理等。模块涉及与用户的交互过程,包含的文件数目和类型较多,并需要访问数据库。因此,设计好页面内容,规划好页面之间传递的数据及对数据库的访问,对于系统的设计和实现非常重要,同时也能够为今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带来方便。 ·2、系统设计 2.1系统功能分析 开发应用系统的首要工作是进行需求分析,根据应用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公文管理系统需要对公文进行收发文处理、收发文查阅和查询,据此系统由发文浏览、收文浏览、文件查询、发文处理、收文处理、系统维护和用户登录6个模块组成。 (1)用户登录。为了保证系统使用的安全性,进入系统首先要登录。按照对系统功能的授权,将用户权限划分为六类:1—发文浏览,2—收文浏览,3—文件查询,4—发文处理,5—收文处理,6—系统维护。用户成功登录系统后,系统使用Session变量记录其操作权限,以后在该用户执行各功能之前都先进行权限检查,只有具备执行权限时才可使用相应的功能。 (2)发文浏览。以分页方式列出所有发文的编号和时间,用户单击编号查

看详细内容,并可发表阅文回执。 (3)收文浏览。其功能与发文浏览十分相似,也以分页方式列出所有收 文编码和时间,用户单击编号查看详细内容,并可发表阅文回执。 (4)发文处理。用于签发公文。用户填写文件标题、编号、有效期及办理建议,选择文件名后提交,即可发布文件。 (5)收文处理。用于签收公文。用户选择文件标题后,即可显示该文件的编号、发文日期、有效期及发文单位,并可查阅文件内容。用户可填写办理建议后执行签收功能。 (6)系统维护。由部门维护、用户及权限维护、公文(字)维护三部分组成。部门维护包括添加新部门、修改现有部门信息;用户及权限维护包括添加新用户、修改现有用户的权限;公文(字)维护包括添加新“字”和修改现有“字”信息。 系统的主界面和主要功能模块界面均采用框架(Frame)结构设计,系统的各项功能以用户控件形式加载,位于页面上部,页面的右下部是主显示区,用于显示文件或维护信息。 2.2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选用Access数据库,所使用的数据库名为oadata.mdb,包括5

集团公司收发文管理办法

收发文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以下简称“**公司”、“公司”)公文处理工作,提高行文质量和公文运行效率,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子公司可根据本企业实际,参照执行本管理办法 第三条公司公文是用来沟通、协调和处理上下左右之间关系,办理公司各项公务的具有法定效力的公务文书。具体用于发布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施行行政管理措施;请求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及公司有关保密规定,确保公司秘密的安全。第五条**公司办公室负责公司本部公文处理工作,包括公文的草拟、印制、审核、收发、传递、督办、立卷、归档、销毁等,并对**公司各成员企业的公文处理及**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公文草拟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董事会秘书办服务于董事会,主要处理股东大会决议、董事会决议、上市公司公告,信息披露等事项,办公室予以协助。 第二章公司发文处理 第七条发文处理:发文程序包括拟稿、审核、签发、复核、打印、用印、分发、存档等。

第八条公文拟稿:一般公文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和日常工作程序,谁主管的事项由谁拟办,带有政策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文件,有关负责人要亲自拟办,也可以集体研究,提出方案,再指定专人拟办。草拟公文应附相应的办文依据,根据来文拟办的公文,应附来文及办公室文件处理单等;根据领导批示草拟的公文,应附有关领导批示,根据会议议定事项草拟的公文,应附有关会议纪要,因工作需要主动办理的公文,必要时应附简要说明。 第九条公文审核:公文审核实行分级负责制,主办部门负责人要对本部门拟定的公文进行初审并签字,凡公司发文应由办公室审核后送公司领导审签,部门发文也应由办公室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有无发文的必要;用什么名义和文种行文;内容是否符合政策、法规;主送机关、抄送机关是否合适;提出的措施和要求是否明确具体;涉及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问题是否协商一致;篇章结构是否紧凑合理,行文是否恰当等。 未经办公室核稿的公司级公文,公司领导不予签发。 第十条签发:以公司名义发出的公文由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签发,其中上行文以及涉及有关重要问题或涉及面广的公文由有关分管领导审签后,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权限送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发。以部门名义发出的公文,应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发。 签发人审核修改后在"签发"栏内签批"发",并签上姓名和时间。姓名应写全称。未经公司领导签发或口头同意的公文,办公室拒绝承印和盖章。公司领导口头同意印发的公文,事后,由秘书人员让同意印发的领导补签。 第十一条复核:文稿经董事长或总经理签发之后,由文件主办部门负责校对,办公室负责审核。

市政府办公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1.1 公文管理 公文一般分为收文(外来公文)和发文(自制公文)两大类,公文管理的功能包括:收文登记/发文起草、收文转发/发文转发、校对公文、公文审核、退回处理、代办公文、公文查询、流程跟踪等。 公文的流转基于灵活的流程定义,主要实现的功能包括: 用户可自定义审批流程 在公文流转过程中,可以根据办事需要,将公文内容转交,不记录流程; 具有流程跟踪功能 具有自动催办功能 支持短消息提醒跟踪 实现全过程记录,痕迹保留 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分发文件 拥有公文处理人员的代办机制,解决人员暂时不在岗时,公文也能及时处理的问题 在任意一个流转过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都可以添加意见和修改文稿内容 公文管理中,可以对收发文登记自动编号、生成办文单或发文处理笺 支持标准格式的公文打印。 公文的编辑,系统可以封装Office应用软件功能,用户可以在线对公文文档进行编辑和保存,提供的功能有: Office软件的所有编辑功能,如复制、粘帖、对齐等,可插入图片、表格、批注。 具有原文修改功能,并保留修改人、修改时间等痕迹。 具有红头文件和加盖电子公章功能。 公文在流转中提交前均有文件预览功能 公文管理从逻辑上可划分成收文管理、发文管理、督办管理和立卷归档,同时,与医保业务相关的审批工作,也可以转入OA系统,通过预定的流程,进行处理。 1.1.1.1 收文管理 收文管理包括来文登记、批办、批示、传阅、归档等处理。系统可以对流转过程进行监督。从收文(进行电子扫描)、拟办、核办、业务部门处理及各直属单位处理、领导批示至归档,各流程都要能提供打印功能。 收文流程示例 收文管理从功能上划分出子模块: 收文登记 公文处理 流程跟踪

新代系统连网步骤

控制器连网步骤 一、连好网线 二、1 在桌面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拉式菜单,用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夹”这一项。出现如下示图: 把下图的文件夹名字设为:“A” 点击“A”图标,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拉式菜单,用鼠标左键单击“共享和安全”这一项。出现如下图示: 用鼠标左键单击“在网络上共享这个文件夹”然后用鼠标左键单击“确定”如下图示 2 打开我电脑里找到网上邻居点击“网上邻居”,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拉式菜单,用 鼠标左键单击“属性”这一项。出现如下示图: 点击“本地连接”图标,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拉式菜单,用鼠标左键单击“属性”这一项。出现如下示图: 用鼠标左键点击选择“Internet 协议”选项 然后用鼠标左键点击“属性(R)”,在协议TCP/IP设(IP地址为192 子掩码为如下图 3 用鼠标左键点击“我的电脑”图标,单击鼠标右键,出现下拉式菜单,用鼠标左键单 击“属性”这一项。 出现下图,记下设定好的计算机名工作组比如下面的计算机名为mingyuan 工作组为WORKGROUP 一、进入控制器主画面 按F6进入参数设定 然后按F10找到网络设定 再按F3 进入网路设定对话框工作 (1)输入控制器名称自己给定但不要和网络上其他电脑或控制器同名。(2)根据提示: (3)输入连线PC名称就是先前记下的“完整计算机名”如mingyuan(4)输入连线目

录名称就是先前创建的共享文件夹名称A (5)按Page Dowm打开一个画面 ,输入工作群组工作群组就是个先前记下的工作组名WORKGROUP。DHCP 设定为“1” 四、先重新启动个人电脑等进入WINDOW后再重新启动CNC 看连网是否成功。 若出现CNC的画面出现 表示连网成功。 如果是第一次连网会出现Y/N 直接输入“Y”回车以后一直回车即 可!如下图 然后就可以查看连网文件了,查看步骤在主界面按F2进入程式编辑进入后按F8进入档案管理进入后再按F8进入网路档案输入即可查看连网文件了。 五、网络疑难问题解决方法 若没有出现 则要先进行个下例操作 (1)看电脑是否开机(2)如果已开机看共享的目录已经共享,看控制器中网络设定中的连线PC名称、连接目录名称是否是电脑上一样。 (3)在个人电脑“开始”中选“运行”,输入“192.168.0.12”如果出现下面的对话框 说明控制器与个人电脑的IP地址不在一个网段,需要重验证两个IP地址的最后一位不同。 (4)也可以用(3)的方法验证一下电脑的IP地址,如果也出现上述情况,说明电脑的网卡有问题,需更换网卡。 (5)若出出下述对话框,说明网络连接正确。 如果上述对话框中“time<50ms, 或time<100ms”请检查中是否有病毒。

新代系统常用小MACRO

常用简单MACRO 使用G20,G21做公英制转换: G20:更改文件名为G0020,存放在C:CNC\MACRO MACRO内容: %@MACRO G70; M99; G21:更改文件名为G0021,存放在C:CNC\MACRO MACRO内容: %@MACRO G71; M99; 全自动和半自动切换: M91:更改文件名为M0091,存放在C:CNC\MACRO MACRO内容: %@MACRO WAIT(); IF @11024=0THEN M99; END_IF; M99P#16; 配合使用PLC部分:

新代系统宏程序格式 1.%@MACRO起头 当标题行含有关键字@MACRO时,整个档案就会以MACRO语法处理,如果该行无@MACRO时此档案就会被视为一般ISO档案格式处理,无法使用MACRO语法。且@MACRO关键字必须是大写字母!! 2.每一行结束需加“;” 3.程式最后需加M99,才能返回到主程式,当前编辑的正是主程式不用跳转的话就可以直接M30结尾 4.指定变量需使用“:=”符号,不可仅用“=”符号,新代系统中等号=只是用来进行比较两值大小时所用。对变量赋值一律使用“:=” 5.档名储存需依以下原则: a)扩充G码 撰写 G100 之MACRO,需将该MACRO 程序存在C:\CNC\MACRO目录底下,且文件名需为G0100,不需扩展名。 撰写 G100.1 之MACRO,需将该MACRO 程序存在C:\CNC\MACRO 目录底下,且文件名需为G100001,不需扩展名。 b)非扩充G码 此时如果为主程式的话随意命名即可,如果是主程式中有调用副程式,那么例如: G65P10 如上那么我们副程式需命名为O0010,保存路径为

XX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

XX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 一、建设背景 当前,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已成为整个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也是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政府办公中的广泛应用,很多信息可通过电子信息通道传递。但对于大量存在的机要文件和物件,由于其机要保密和凭证特性等要求,有很多无法通过网络直接传输,而必须以实物的方式进行传递、处理和保存。长期以来,各级党、政、军、企事业单位的纸质文件收发、流转工作主要是靠手工签收、手工登记(录入)完成的。手工管理方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效率低,容易出错,不易分清责任,对不可避免的错误或者漏洞难以追踪和纠正,甚至还会出现失泄密等重大事故。且由于文件的收发流转信息一般在登记本上,查询统计很不方便,信息资源难以共享,无法适应由于信息量的快速膨胀,管理部门对大量信息处理提出的快速、准确的要求。 另一方面,在传统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中,需要分发交换的文件和文件相对应的电子信息是脱节的,经常出现文件的电子信息已经发到领导的电脑上而纸质文件还没有到达,或者领导已经在纸质文件上进行了批阅,秘书还要重新录入电子信息的情况,使纸质公文与电子公

文形成“两层皮”现象。因此,实现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政府机关机要文件流转作业的全面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政府机关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XX软件电子政务事业部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即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的完整解决方案。 二、系统描述 公文智能交换管理系统将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引入到公文流转过 程中,将公文、信件的基本信息生成条码,通过带有条码识读装置的专用设备“智能交换箱”来记录文件的全部流转信息,从而实现了传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无法做到的纸质文件数据的自动载入。 “智能交换箱”投件口带有条码扫描装置,可高速准确地识读各类条码标签,动态显示箱内投件存量、各户发件量、误操作、运行状态等信息。交换箱箱体可根据用户要求改型设计。在系统中,参与交换流转的各个单位(部门)都设有“智能交换箱”,发件、取件均通过交换箱进行。系统会准确自动地记录文件交接细节,包括文件号、执行人、时间、收发件单位、密级、紧急程度等信息,自动打印交接清单,不必进行人工面对面的手工登记签收。 利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系统将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建立起对应关系,解决了信息流与物流的信息连接,从而实现了对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的一体化管理。这一系统的建立,解决了以往公文流转过程中手工登记签收责任不清、劳动强度大、数据不准确、查询统计难等历史难题。系统能够生成含有文件信息的条码,把条码贴附在文件上,在文件的流转过程中通过“智能交换箱”自动采集条码上的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