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修订(2)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材修订介绍
“冰冷” 和“火 热”都有能量
从古老的热机到 最先进的热机
从自然界中的 电到身边的电
修订教材的总体变化
一、调整教材结构 二、修改知识内容的表述 三、补充或改写学生实验 四、加强STS教育,注意联系实际 五、优化版式和插图
一、调整教材结构
1. 电学内容整体移到九年级 2. 优化“物质的结构”主题的线索 3. 整合“生活用电”相关内容
修订版目录
第十三章 内能
第1节 第2节 第3节 分子热运动 内能 比热容
与它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 它的比热容。”
3. 删减或降低教学要求 删去“元电荷”
删去公式 c = λ f “研究电磁铁”改为“想想做做”
三、补充或改写学生实验
为进一步统一对学生实验的要求,《标 准》在附录1中列出了20个物理实验,作为必 做的学生分组实验。其中,九年级教材中涉 及的有:基本操作类实验3个,测定性实验1 个,探究型实验3个。
联系科技前沿
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生活实际
中国逐步淘汰白炽灯时间表
如图是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 的装置。 …… 在这个装置中,电流表示数 越大,表示油箱中的油量越多还 是越少?请说明理由。
五、优化版式和插图
• 保留章首图和章首语,在每章的第一节题 后增加“节首图” • 提升插图质量
第一章 机械运动
——费曼
分子热运动 (扩散) 物质的构成 分子作用力
(花香)
(铅块)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修订
11
二、生活中的透镜
• 教学建议
1.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 镜头,使他们对照相机镜头有直观的印象;
2.出示并介绍投影仪的构造。让学生仔细观察投 影仪的投影镜头,演示利用凸透镜可以使物体成 放大的像:把投影仪上的反光镜取下,使光线直 接照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 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大 小、正倒。也可用幻灯机演示。
精选课件
6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尝试将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是《标准》 提倡的学习方法之一。
例如,从生活中的透镜——放大镜、照 相机、投影仪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眼睛和眼镜,又 联系社会科学——显微镜和望远镜。这 种安排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
精选课件
17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 知识讲授难易程度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这一节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
精选课件
18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 教学说明
1.最好准备几个显微镜和望远镜,在学生感兴 趣的情况下,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2.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先用一个凸透镜使物体 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另一个凸透镜把这 个实像再一次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这就是显微镜的原理。
科学世界 从体温计说起
精选课件
23
二、熔化和凝固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时,要注意将海波碾成粉末。由于蜡不便碾成粉末, 可以在实验前先将蜡熔化后插入温度计至中间偏下位置 再凝固,然后用熔凝过的蜡做熔化实验,实验的效果较 好(当然海波的熔化实验也可以照此准备)。
用较粗的试管。
要搅拌。 突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过程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新旧版对比枞阳县教研室王叙苗《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在教育部修订的基础上已于2011年12月正式印发,且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同时各地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新的人教版教材,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形势,促进我县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我近来认真研读了《物理课程标准》和新版教材,并将新旧版进行了对比,现就《物理课程标准》修改的各个要点及新教材特点整理如下:(一)、新课标修改要点一、调整了个别知识的终结性要求⒈增加了“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第17页,与主题一的前言“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保持吻合)⒉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4页)⒊增加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第25页)⒋增加了“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原对热机的要求为例子,现明确为内容标准。
第28-29页)⒌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第29页)⒍增加了“理解电功”(第29页)⒎增加了“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29页)⒏删除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第25页)二、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的要求⒈“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改为“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性”。
(第17页)⒉“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改为“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5页)⒊将“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改为“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⒋删掉了一些不容易做到的“活动建议”。
如:⑴删掉了“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等内容;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一些活动建议做了适当的修改。
⑵将“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改为“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三、简化了终结性要求水平的层次将“知识与技能”目标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了解”改为“认识”和“了解”。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2.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3.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4.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
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
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
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
初中物理教材修订说明精品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教材修订说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彭前程 Pengqcpep
pep 2019年5月3日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四、修订后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一)课标修订Βιβλιοθήκη 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 波长、频率和波速”。
3、调整 改写
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 路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 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 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 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3、调整 改写
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 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 场”。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 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 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 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1、次序调整
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 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 便后续“声速” “光速”的学习。另外,有 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 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 础。
1、次序调整
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 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 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 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 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ppt 人教版PPT课件
科学之旅
有趣、有用的物理 怎样学习物理 1.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STS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科学之旅
(一)本篇在教材中的地 位和内结构
“科容学之旅”相当 于全套书的序言。它是教 科书的序幕,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同时对教材有导向性作 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
• 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 再发声,又该怎样做?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演示:空气能够传声 学生体验:固体传声 列举生活实例:鱼被吓 跑、水中听音乐,液体 传声
声速
声速 • 通过听到雷声比看到闪电晚,说明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从而引出声 速。 • 回声 • 小资料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 如果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这个标准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 动的;如果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 叫参照物。 有进一步的解释。给学生搭好“脚手架”
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以旁边的列车为标准,你乘坐的列 车就是运动的;如果以地面为标准,你乘坐的列车就是静止的。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不作为单独的一节, 因为生物课已讲了人耳的构造及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课标对此没有要求。
声音的产生
• 归纳法的本质在于人 类认识过程中由观察 到概括、由感性到理 性、由部分到全体、 由个别到一般、由个 性到共性的升华。
• 声音的产生:
• 例举物体振动发声的 例子 :如蝈蝈是怎么 发声的?
拉住月亮的力、拉下苹果的力、拉住人造地球卫星的力是同
一种力-----万有引力 科学家对物理的贡献-----牛顿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材修订介绍
修订后:“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
这种物质的密度。”
●压强的定义
修订前:“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修订后:“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为什么采用比值定义?
●用比值来定义,物理意义更准确
(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用比值来定义,语法上不会产生歧义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老教材 新教材
解压缩之二:给出结论
课标要求:探究 并了解……
解压缩之三:思维过渡
建立思维的桥梁; 物理规律的发现不是 通过一两个实验就可 以得到的
解压缩之四:解释现象
解压缩之四:解释现象 增加的内容:
解释过程中能 量转化情况
2. 比值定义
●速度的定义 修订前:“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修订后:“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密度的定义 修订前:“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1节 第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能源家族 核能 太阳能 能源革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1节 第2节 第 3节 第 4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能源 核能 太阳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律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测量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
电荷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强弱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6节
初中物理新旧人教版目录对比
初中物理新旧人教版目录对比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新版)八上(旧版)八上(新版)八下(旧版)八下第一章:机械运动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节:运动的描述3节:运动的快慢4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一章:声现象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节:我们怎么听到声音3节:声音的特性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5节:声的利用第七章:力1节:力2节:弹力3节:重力第六章:电压电阻1节:电压2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3节:电阻4节:变阻器第二章:声现象1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节:声音的特性3节:声的利用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第二章:光现象1节:光的传播2节:光的反射3节:平面镜成像4节:光的折射5节:光的散射6节:看不见的光第八章:运动和力1节:牛顿第一定律2节:二力平衡3节:摩擦力第七章:欧姆定律1节:探究电阻上电路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4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三章:物态变化1节:温度2节:熔化和凝固3节:气化和液化4节:升华和凝华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1节:透镜2节:生活中的透镜3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节:眼睛和眼镜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九章:压强1节:压强2节:液体压强3节:大气压强4节:液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第八章:电功率1节:电能2节:电功率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4节:电和热5节电功率和安全用电第四章:光现象1节:光的直线传播2节:光的反射3节:平面镜成像4节:光的折射5节:光的色散第四章:物态变化1节:温度计2节:熔化和凝固3节:汽化和液化4节:升华和凝华第十章:浮力1节:浮力2节:阿基米德原理3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第九章:电和磁1节:磁现象2节:磁场3节:电生磁4节:电磁铁5节:电磁继电器扬声器6节:电动机7节:磁生电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1节:透镜2节:生活中的透镜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4节:眼睛和眼镜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第五章:电流和电路1节:电荷2节:电流和电路3节:串联和并联4节:电流的强弱5节:探究串并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1节:功2节:功率3节:动能和势能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十章:信息的传递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2节:电磁波的海洋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六章:质量和密度1节:质量2节:密度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第十二章:简单机械1节:杠杆2节:滑轮3节:机械效率(新版)九年级(共10章)(旧版)九年级(共7章)第十三章:热和能1节:分子热运动2节:内能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1节:内能的利用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1节:宇宙和微观世界2节:质量3节:密度4节:测量物质的密度5节:密度与社会生活2节:热机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1节:电荷摩擦起电2节:电流和电路3节:串联和并联4节:电流的强弱第十二章:运动和力1节:运动的描述2节:运动的快慢3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4节:力5节:牛顿第一定律6节:二力平衡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路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1节:电压2节: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3节:电阻4节:变阻器第十三章:力和机械1节:弹力弹簧测力计2节:重力3节:摩擦力4节:杠杆5节:其他简单机械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节:电阻上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1节:电能2节:电功率第十四章:弹簧和浮力1节:压强2节:液体的压强3节:大气压强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5节:浮力6节:浮力的利用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1节:家庭电路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3节:安全用电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1节:功2节:机械效率3节:功率4节:动能和势能5节:机械能及其转化第二十章:电与磁1节:磁现象磁场2节:电生磁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4节:电动机5节:电生磁第十六章:热和能1节:分子热运动2节:内能3节:比热容4节:热机5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2节:电磁波的海洋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一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节:能源家族2节:核能3节:太阳能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5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第十七章:能源和可持续发展1节:能源家族2节:核能3节:太阳能4节:能源革命5节:能源和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谷雅慧的报告整理教材修订的依据•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
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三维目标、科学探究、STS。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继承了上一版教材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的优点,注意综合考虑物理学的学科体系(课标中已经没有“改变学科本位”的说法),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教学的实际(征求各地的意见建议,到学校试教),教材的体系结构更加合理。
•加大文字量,增加可读性。
•注意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体系结构的变化•机械运动、密度从九年级移到八年级,物态变化移到光学前面。
•第一章:把原来第十二章中第三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移到第一章第一节、把原来第十二章中第一节、第二节移到第一章的第二、三节。
增加了第四节的内容:测量平均速度。
(因为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
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
如先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所以教材就从最基本的测量开始。
另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于这些考虑,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
这一章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第二章:把原来的一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移到第1节中,先讲声音的利用后讲噪声的危害。
•第三章: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因为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延后难点的学习。
•第四章:把原来光现象中的第6节“看不见的光”移到现在的第5节光的色散中。
•第五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加入了探索宇宙的历程。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旧教材对比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2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第3节 声音的特性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第5节 声的利用
第四章 物态变化
第1节 温度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第1节 温度计 第2节 熔化和凝固 第3节 汽化和液化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新教材目录
修订版目录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第2节 弹力 第3节 重力
第八章 运动和力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二力平衡 第3节 摩擦力
第九章 压强
第1节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第3节 大气压强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实验版目录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第4节 力 第5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6节 二力平衡
第十九章 生活用电
第1节 家庭电路 第2节 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第3节 安全用电
老教材目录
第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
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第4节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第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电与热 第5节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第六章 电压 电阻
第1节 电压 第2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第3节 电阻 第4节 变阻器
新教材目录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2节 欧姆定律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第1节 电能 电功 第2节 电功率 第3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第4节 焦耳定律
老教材目录
第二章 光现象
第1节 光的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第4节 光的折射 第5节 光的色散 第6节 看不见的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
课程标准的要求
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2.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时间。 的工具测量时间。 的工具测量时间。 3.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 具测量长度。 具测量长度。 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5.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 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6.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通过实验探究 7.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第二节
质量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的内容,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即质量的初步概 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念,质量的单位和如何用天平测量质量。
质量的概念只作“物质的量”的粗浅介绍, 质量的概念只作“物质的量”的粗浅介绍,重 点是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量质量的问题。 点是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来测量质量的问题。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教科书中教材内容的设置 第一节 宇宙和微观世界 第二节 质量 第三节 密度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本章从认识广阔无垠的宇宙入手,带领学生 本章从认识广阔无垠的宇宙入手, 逐渐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 逐渐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 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讲述质量 质量和密度。 要的物理量 质量和密度 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和天平的使用方法,以及密度概念的引入和 测量, 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 的认识。 的认识。
沈河区物理学科 沈河区物理学科
九年级教学研讨
请准备好你的问题! 请准备好你的问题!
第一环节
2007年沈阳市中 2007年沈阳市中 考物理试卷分析
中考后的教学思考
第二环节
教材分析
课标--教材--教学 课标--教材--教学 --教材--
教科书的内容框架结构
物 理(九年级)
多彩的物质世界 运动和力
功和机械能 热和能
第一节 • 想想议议 想想议议1
宇宙和微观世界
教学中的难点是对问题中的分割“限度” 教学中的难点是对问题中的分割“限度”一词的 理解。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好课本中“ 理解。如何帮助学生理解好课本中“任何物质都是由 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 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 性质”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 性质”这句话的含义?实际上,学生难于把握的是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确切含义。建议进一步举出 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确切含义。 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摸得着、看得到的实例。 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能摸得着、看得到的实例。如, 可否以分割糖粒为例。 可否以分割糖粒为例。保持糖这种物质原来性质的最 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 小微粒叫做糖的“分子”。这样引出分子的概念学生 比较容易理解。 比较容易理解。
第三节
密度
• 探究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
教学中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选取实验样品,并 教学中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选取实验样品, 非一定要选取铝块。也可选取一组其他物质作样品。 非一定要选取铝块。也可选取一组其他物质作样品。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建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 为了节省教学时间,建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小组中的测量样品选取1~ 块同种物质 块同种物质。 小组中的测量样品选取 ~2块同种物质。而不同小组 之间可以选取不同种物质进行测量。 之间可以选取不同种物质进行测量。学生测量后要组 织好全班的交流, 织好全班的交流,这样学生通过测量数据或图像就可 以判断出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一致。 以判断出实验结果与自己的猜想是否一致。 本节课中实验数据图像化的问题尽管很重要,但对学 本节课中实验数据图像化的问题尽管很重要, 生要求不宜过高。 生要求不宜过高。
第四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五节 密度与社会生活 • 探究 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 怎样测量物质的密度?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完成。 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自主完成。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盐水 和塑料块(或其他样品)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 和塑料块(或其他样品)密度时所用的数据及所得的结果。 注意不要强求一致, 注意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白需要记录哪些数 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 据。让学生把所测得的有关数据填入其表格中,并根据测 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 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通过物理公式计算,间接得出被测 物质的密度值。 物质的密度值。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 从实验原理、实验仪器的选取和使用、实验步骤的设计、 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 数据的采集、并根据数据得出结果,这对学生实验能力的 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 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课本上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而是要 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 求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设计并实际操作,正确地记 录数据得出结果。 录数据得出结果。
第三节
想想做做
密度
称量的结果会使学生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 称量的结果会使学生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 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表明物质在这方面 性质上的差异。 性质上的差异。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果质量相同的不同种 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果质量相同的不同种 物质体积会怎样?这时可通过演示100g水和 水和100g酒 物质体积会怎样?这时可通过演示 水和 酒 精体积的不相等, 精体积的不相等,使学生再一次认识不同物质性质上 的这种差异。 的这种差异。
第二节
动手动脑学物理
质量
1、本题要让学生知道质量是不随空间位置而变化 、 的物理量。在这里不要求学生弄懂“引力” 的物理量。在这里不要求学生弄懂“引力”、“失重 状态”之类的术语的确切含义, 状态”之类的术语的确切含义,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 键是引导学生从“物质的量” 键是引导学生从“物质的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 多少”入手。换句话说, 多少”入手。换句话说,照片中的宇航员能像吃地球 上的食物一样。组成物质(食品)的分子的个数并没 上的食物一样。组成物质(食品) 有增加或减少, 有增加或减少,因此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的质量没 有变化。 有变化。
力和机械 压强和浮力 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
从学生兴趣、 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出发设计教材的体系和结构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两点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教科书的编写原则)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 加强实践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实 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联系实际,突出科学、技术、 联系实际,突出科学、技术、社会互 动的观点。 动的观点。
第二节
想想做做2 想想做做
设计这两个实验, 目的 设计这两个实验,其目的:
质量
一方面是让学生练习使用天平称质量, 一方面是让学生练习使用天平称质量,培养学生使 用天平的技能; 用天平的技能; 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获得体验, 另一方面是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获得体验,理 解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而改变。 解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而改变。 实验1比较容易理解。实验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 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 实验 比较容易理解。实验2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 比较容易理解 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白糖溶于水后而消失, 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白糖溶于水后而消失,从而总体质 量就减少的错误结论。这里需要说明一点: 量就减少的错误结论。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白糖溶于水 只是变成了白糖的水溶液,而不是液态的白糖。 只是变成了白糖的水溶液,而不是液态的白糖。因此最 好还是补充测量将冰块溶成水前后的质量变化的实验。 好还是补充测量将冰块溶成水前后的质量变化的实验。
第十一章
课程标准的要求
多彩的物质世界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 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 将不断深入。 将不断深入。 2、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人类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 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 大活动。 大活动。 3、了解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了解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5、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 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了解物质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 响。
第节
注意问题
质量
1.学生往往容易把“物质”与“物体”混为一谈,因 学生往往容易把“物质” 学生往往容易把 物体”混为一谈, 此教学中要交待清楚。 此教学中要交待清楚。 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 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 和质量的实物。 和质量的实物。而在这里所讲的物质是指构成物体的 材料。 材料。 2.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在初中对质量的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概念讲得很浅显, 概念讲得很浅显,只是说质量表示了物体所含物质的 多少,必须明确一点,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 多少,必须明确一点,这并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 不必过分强调。 不必过分强调。
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