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和素质培养具有重要
意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呢?
首先,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
生通过实验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规律,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增加实验课程的时间,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感受物理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物理学是一门探索未知的学科,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非常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和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再次,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具备科学知识、科
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引导他们理性思考,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
总之,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素养。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各位老师能够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教材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1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新旧版对比1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教材新旧版对比枞阳县教研室王叙苗《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标准》在教育部修订的基础上已于2011年12月正式印发,且在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
同时各地从今年秋季开始使用新的人教版教材,为适应课程改革发展形势,促进我县初中物理教学发展,我近来认真研读了《物理课程标准》和新版教材,并将新旧版进行了对比,现就《物理课程标准》修改的各个要点及新教材特点整理如下:(一)、新课标修改要点一、调整了个别知识的终结性要求⒈增加了“知道场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第17页,与主题一的前言“各种物体、微粒和场,都是以不同形式存在着的物质”保持吻合)⒉增加了“通过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4页)⒊增加了“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第25页)⒋增加了“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原对热机的要求为例子,现明确为内容标准。
第28-29页)⒌增加了“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第29页)⒍增加了“理解电功”(第29页)⒎增加了“知道电流、电压和电阻。
”(第29页)⒏删除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第25页)二、进一步明确了内容标准的要求⒈“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性”改为“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一些物理特性”。
(第17页)⒉“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及磁场的方向都有关系”改为“通过实验,了解通电导线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知道力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第25页)⒊将“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改为“能用熔点和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⒋删掉了一些不容易做到的“活动建议”。
如:⑴删掉了“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等内容;并根据学校特点和学生实际对一些活动建议做了适当的修改。
⑵将“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改为“了解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三、简化了终结性要求水平的层次将“知识与技能”目标里的“初步认识”和“初步了解”改为“认识”和“了解”。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1.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2.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3.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4.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
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
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
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方法论的学习。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意义。
首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更要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善于观察、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实践,善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再次,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实践,善于动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生要学会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最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方法论的学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探索、实践、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
总之,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方法论的学习。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一、课程性质物理课程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1.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2.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3. 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4. 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5. 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三、课程设计思路1.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定位2.《标准》分别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培养目标。
3.《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其中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要素,4.“内容标准”中的科学内容分别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为一级主题一、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1.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2.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在实践中有提高效率的意识;3.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能产生兴奋感及成功感,能独立思考,勇于质疑,养成尊重事实、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4.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科学内容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部分“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2 物质的属性内容标准: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已经正式颁布实施。
与原有的课程标准相比,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一、课程理念的变化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物理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
这与原有的课程标准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的调整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方面也进行了调整。
加强了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如力学、热学、电学等,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增加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内容,如能源、环保、安全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还增加了探究性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评价的改进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在课程评价方面也进行了改进。
强调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考试、作品、报告等多种形式。
注重过程性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还强调评价的反馈机制,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调整。
四、对教师的要求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要求教师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的颁布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修订版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初中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意义不言而喻。
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
1. 绪论
本文档旨在提供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完整版,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物理教学。
2. 课程目标
2.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4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和沟通表达能力。
3. 知识和技能要求
3.1 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应掌握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基本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物理计算和应用。
3.2 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学生应学会进行物理实验并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过程,了解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并能够正确使用。
3.3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应通过研究物理知识,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实验演示、小组合作研究等,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5. 评价和考试要求
针对物理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应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讨论、期末考试等。
6. 教材选择
教材应符合本课程标准的要求,选用能够全面覆盖物理学科内容的教材,并具备良好的教学效果和适应性。
7. 实施和改进措施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本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并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完整版内容,希望能对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初中物理教材修订说明精品教育文档
初中物理教材修订说明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彭前程 Pengqcpep
pep 2019年5月3日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四、修订后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一)课标修订Βιβλιοθήκη 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 波长、频率和波速”。
3、调整 改写
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 路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 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 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 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3、调整 改写
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 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 场”。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 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 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 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1、次序调整
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 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 便后续“声速” “光速”的学习。另外,有 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 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 础。
1、次序调整
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 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 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 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 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材修订介绍
修订后:“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
这种物质的密度。”
●压强的定义
修订前:“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修订后:“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为什么采用比值定义?
●用比值来定义,物理意义更准确
(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用比值来定义,语法上不会产生歧义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老教材 新教材
解压缩之二:给出结论
课标要求:探究 并了解……
解压缩之三:思维过渡
建立思维的桥梁; 物理规律的发现不是 通过一两个实验就可 以得到的
解压缩之四:解释现象
解压缩之四:解释现象 增加的内容:
解释过程中能 量转化情况
2. 比值定义
●速度的定义 修订前:“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修订后:“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密度的定义 修订前:“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1节 第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5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能源家族 核能 太阳能 能源革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第 1节 第 2节 第 3节 第 4节 第 1节 第2节 第 3节 第 4节 现代顺风耳—电话 电磁波的海洋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能源 核能 太阳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律
电流和电路
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测量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
电荷 电流和电路 串联和并联 电流的强弱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 6节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物理课程是一门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面向全体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关注科技发展,注重科学探究和教学方式多样化,以及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课程设计思路将全面提升中学生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目标的基本定位。
《标准》从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形成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并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目标。
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组成,其中科学探究包含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而科学内容分别以“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和“能量”为一级主题。
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研究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保持探索科学的兴趣与热情,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具有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内容标准由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组成,其中“物质”划分为以下四个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
其中,“物质的属性”的内容标准包括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并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这些物理属性。
此外,还包括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以及通过实验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实验和观察,了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2.3了解力的概念和种类,能用实例说明力的作用和效果。
2.2.4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能用实例说明这些定律的应用。
活动建议:1、利用计时器、尺子等工具,测量自己跑步、骑车等的速度,并进行比较。
2、设计实验,观察力对物体的影响,比如用弹簧测量不同力的大小。
3、设计实验,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
2.3声和光内容标准:2.3.1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知道声音的特性和应用。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每一个探究活动点,在《课程标准》中用“经历(探究)”来要求。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修订介绍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谷雅慧的报告整理教材修订的依据•本书是按照教育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编写的。
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三维目标、科学探究、STS。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3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继承了上一版教材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的优点,注意综合考虑物理学的学科体系(课标中已经没有“改变学科本位”的说法),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中教学的实际(征求各地的意见建议,到学校试教),教材的体系结构更加合理。
•加大文字量,增加可读性。
•注意解决教学中重难点问题。
体系结构的变化•机械运动、密度从九年级移到八年级,物态变化移到光学前面。
•第一章:把原来第十二章中第三节长度与时间的测量移到第一章第一节、把原来第十二章中第一节、第二节移到第一章的第二、三节。
增加了第四节的内容:测量平均速度。
(因为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测量是各种实验的基础。
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的必要准备。
如先学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所以教材就从最基本的测量开始。
另外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
基于这些考虑,教材把“机械运动”安排在第一章来学习。
这一章内容是初中物理的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对初中物理乃至所有科学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第二章:把原来的一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移到第1节中,先讲声音的利用后讲噪声的危害。
•第三章: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因为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延后难点的学习。
•第四章:把原来光现象中的第6节“看不见的光”移到现在的第5节光的色散中。
•第五章: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加入了探索宇宙的历程。
初中物理新课标及人教版教材修订情况介绍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本次修订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适当减少了内容要求的条目,但在“过程与方法” 和“情感· 态度· 价值观”方面,不仅没有弱化,而且 有一定程度的加强。
六、教学建议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良好习惯 ●形成并增强实践意识 ●养成严谨、求实、认真、平和的科学态度 ●提高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一、调整了内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1. 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宽泛的条目。 2.删去了初中学生普遍感到难度较大的知识。
3. 删去了小学科学课程中已学习的物理知识。
4. 降低了部分知识内容的教学要求层次。
二、 明确了要求,使教学心中有底
1. 学习中只设“了解”、“认识”、“理解”三 个层次。 2. 通过一定的行为动词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 3. 明确了对科学探究的知识要求。 4. 明确提出了学生实验具体项目。
三、微调条目,优化三维目标
问题1:《课程标准》为什么要删去“了解测量大气压强 的方法”条目? 问题2: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内容在修订时, 删去了“能进行简单计算”这句话,机械效率的要求下调为了 解层次,这是否意味着不再要求计算?
四、正确实施科学探究
1.正认识确科学探究的目的 2.处理好课堂中科学探究教学中的两个矛盾
原(实验)稿
(6)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 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 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 强的方法。了解测量大气压强 的方法。
现(修订)稿
2.2.7 通过实验,理解压强。 知道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 强的方法。 2.2.8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 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 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 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详解(全本)1. 引言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规范和指导的文件。
本文将详细解释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和要求。
2. 课程目标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旨在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程内容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内容:- 物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 物理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组成与变化、运动与力、能量与能量转化等基础知识;- 物体的性质与变化:涉及物体的形态、结构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电磁现象与电路:研究电磁现象和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物理与社会:了解物理在社会中的应用和影响。
4. 课程要求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运用物理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 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和观察,并能记录实验结果;- 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 培养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 教学方法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鼓励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探究、讨论等。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研究需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6. 评价方法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考试、实验报告、小组合作等。
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7. 实施建议为了有效实施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和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积极参加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 注重实践和探究,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和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8. 结论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是指导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文件,通过遵循标准的要求和实施建议,可以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课标修订的背景和进程课标修订的指导思想和思路课标的框架课标的理念和特点课标修订的具体内容及意义课标修订对教师的要求课标修订的背景一、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课程标准(实验稿)使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教育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评价课程与检查教学的标准的变化,从大纲到课标,更加强调了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更加关注了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
2、物理教材的变化,基于课标编写的初中物理教材,更加重视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更加关注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内容更加注重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空间。
3、教学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对探究式与传授式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并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4、考试评价的变化,在注重终结性评价的同时,过程性评价也受到了关注。
中考的形式与内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实验操作的考试引导了师生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关注,命题质量的提升促进了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
5、教师专业成长平台拓展了,与专家面对面交流以及便捷的新课程远程研修,使教师既能走出去学习,也能引进来研讨,还能通过网络平台便捷灵活地学习。
二、问卷调查:教育部分别在2003年、2007年组织了两次大范围的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涉及课程的理念性质、思路、课程目标、科学探究及案例、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
同时,课标修订组还通过多种方式调查了中国科学院的学科专家、高校的物理教师、中学物理教师及教研员、中学物理教材编写者等。
调查主要结论:(1)认同课程性质、理念及思路,(议调整文字表述);(2)认同三维课程目标,建议调整文字表述);(3)认同科学探究内容,建议适当增加实例,适当降低要求;(4)认同内容标准的一、二级主题,对于三级主题的内容条目有老师认为适中、有老师认为较难、有老师希望增加;(5)认可教学建议、资源开发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等,建议加强评价建议的操作性。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
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五篇)第一篇: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教学内容和要求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现在我们初中物理学习的是人教版教材,而且教材又刚刚进行了调整,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有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反映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具有时代性,有一定的弹性,为不同的学生发展提供了空间,具体表现为:1、内容次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来八年级下学期的电学内容放到了九年级进行了,将原来九年级的“机械运动”调整到了第一章,先学习测量知识和速度。
相当于将力学放到了八年级,九年级重点是电学的相关知识。
这样的调整降低了八年级下学期学习电学的难度,待学生能力有所发展再在九年级突破电学的难点。
2、删去了部分内容从第一册看,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整合到了“科学世界”、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将“看不见的光”放到了“光的色散”一节中等,这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
3、修改了部分习题比如:第一章中的“列车时刻表”相比老教材,学生更容易看懂。
4、增加了部分内容比如: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增加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
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每一维度的目标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部分相当于以前《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与要求,在《课程标准》中可以称作“知识技能点”。
有四种知识技能点,其中“基础知识点”三种:了解、认识、理解,“基本技能点”一种:独立操作。
另外,在基础知识点中,还有比上述的三种要求较低的要求:初步了解、初步认识、初步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教学建议”特别重视科学探究教学,探究一般以实验为基础,因此实验探究教学应该尽可能地落实在教学过程的各个角落。
在《课程标准》中有许多必须进行的“探究活动点”,它们是探究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重要的考查内容之一。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标
评价建议
01
02
03
04
过程与结果并重
评价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 实际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考
试成绩。
多样化评价方式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观察、 口头表达、实验操作等)全面
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及时反馈与调整
教师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反馈, 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
建立成长档案
为每个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 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 活、生产实际,培养其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物理学史的教学,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提
高其综合素质。
03
课程内容
物质
物质的三态
固态、液态和气态及其特点。
物态变化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和条件。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新课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概述 • 课程目标 • 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 新版与人教版旧版的对比与变化
01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 标准的概述
课程性质与定位
课程性质
新版人教版初中物理课程是一门 自然科学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
05
新版与人教版旧版的对比 与变化
内容上的变化
知识点更新
新版教材对部分知识点进 行了更新,以反映当前物 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 量子力学、相对论等。
实验内容增加
新版教材增加了实验内容 的篇幅,强调学生动手实 践能力的培养。
难度调整
新版教材在难度上有所调 整,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 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目录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二、课程基本理念――――――――――――――――――――――三、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二、分目标―――――――――――――――――――――――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二、科学内容――――――――――――――――――――――――1.物质――――――――――――――――――――――――2.运动和相互作用―――――――――――――――――――3. 能量――――――――――――――――――――――――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二、评价建议―――――――――――――――――三、教材编写建议――――――――――――――――――――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附录―――――――――――――――一、学生必做实验说――――――――――――――――――――――二、行为动词说――――――――――――――――――――――三、科学探究实――――――――――――――――――――――第一部分前言20世纪以来,物理科学不断在对宇观、宏观、微观世界探索中取得成就,这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改变了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引领了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高度共享,这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观念更新、知识领域拓展、公民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增强等等,中学物理教育责无旁贷地肩负了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增强公民适应社会发展的应对能力、培养公民创新能力及创新精神的使命。
初中物理课标修改说明
综合比较各国科学(物理)课程目标,可知有如下共 同特点: 1)重视学生对科学核心内容的掌握; 2)强调让学生学习科学思想与方法,提升其科学探 究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3)关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其对科学的好奇 心及成功感等; 4)重视学生对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相互影响的理解, 培养其环保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课标修订的依据
国际比较 法国: 法国的物理、化学的教学大纲的总目标,分别从全民的科学 素养、科学方法与情感、科学实验、科学技术应用等若干方 面提出了课程目标。
韩国:
国家课程标准也是分别从探索及实践、知识及应用、兴趣与 态度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等若干方面提出了科学课程的课程目 标。
一、课标修订的依据
[1]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戢守志,金庆和译.北京:科 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79 [2]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Science Programme of study for key stage 3 and attainment targets (This is an extract from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2007)[S],2007:210. [3] Qualifications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Science Programme of study for key stage 4 (This is an extract from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2007) [S],2007:225.
一、课标修订的依据
国际比较 加拿大: 加拿大安大略省科学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定:保 证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每个学生都需理解 基本的科学概念;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技能、策略和 思维习惯;将科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相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修订版)修订说明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一)课标修订,教材相应修订如,删去“颜料混合”内容,将“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改为“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1. 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2. 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3. 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4. 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
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一是内容方面的变化,二是编排方面的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1、次序调整(1)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几年实验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
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
如福建省、四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
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接受。
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2)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光速”的学习。
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有了读数的基础。
(3)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
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4)实验中教师们反映,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2、删减内容(1)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负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
(2)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
(3)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色散”一节中。
(4)根据修改后的课标,删去原教科书第九章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中给出的公式c=fλ。
(5)原教科书有“功的原理”内容,但从物理学角度来看,此内容并不是必须的,完全可以从“机械效率”中知道:使用机械不会省功。
另外,查找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物理学名词》,并无此原理。
故新教科书中删去了此部分内容。
3、调整改写(1)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针对老师们反映有些探究实验或不好做或设计不合理等意见,专门成立了实验研究小组,对所有的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创新。
最后对一些探究实验进行了改写。
例如,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写了原教科书“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了原教科书“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2)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宇宙和微观世界”,修订后的教科书根据新的结构将此节中的有关宇宙及其探索的内容放在第五章“望远镜”一节内的“探索宇宙”和第七章“重力”一节后的“科学世界飞出地球”两处。
将粒子部分的“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内容放在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一节,将原子的结构内容放在第二十二章“核能”一节。
(3)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九章“生活用电”。
(4)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磁场”。
(5)原教科书作为电生磁知识的应用安排了“电磁铁”“电磁继电器扬声器”两节内容,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这些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节。
(6)理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路原教科书为了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做小车从同一斜面滑下,通过表面为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时滑动的实验。
虽然实验过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得出阻力越小,滑动越远,没有阻力小车可能会不再停下的结论,但是易将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到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去。
此次修订将此实验改写成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阻力不同,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上去。
这样既抓住了问题的本质,也符合《标准》的要求且避免了两处实验的雷同。
(7)为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搭好台阶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
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关。
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利于学生理解。
不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8)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功”向来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概念。
原教科书在说明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功劳”“成效”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后,直接给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不免有生硬之嫌。
修订后教科书在给出功之前,通过分析叉车举起重物的实例,说明托举力移动一段距离,使货物被举高,机械工作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
随后给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9)突出“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动能的得出是通过运动, 的钢球能推动另一物体移动一段距离的实例,说明运动的物体能做功,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重力势能的得出也是通过分析打桩机打桩的实例,说明重锤落下对桩做功,得出高处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同样,弹性势能的得出也是通过实例,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在恢复形变时能够对物体做功,得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这样就便于学生从整个思路上理顺功和能间的关系。
(10)修改难做的习题征求意见中老师们反映节后的习题有些不易做,为此专门成立了习题研究小组,删去了一些不易操作的实践类问题,删去了一些较难的习题,替换了一些联系生活实际且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习题。
例如原教科书中的习题:“查阅汽车、拖拉机的技术手册,或向司机、维修人员询问,了解各种汽车、拖拉机的耗油量、最大功率,结合当地燃油的价格及其它因素,对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性作出评价。
”该题要求太高,不适合作为新课后的学生作业题,因此删去。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修订时,我们把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仍然保留了发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但要求更贴近初中学生的水平、且能大大减轻学生课外练习的负担。
4、增加(1)新课标增加的“光的反射定律”“液体内部压强”“焦耳定律”等内容,原教科书这些内容都有,仍然保留,未做大的变动。
(2)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的内容。
5、修订后教材整体安排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热和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第2节内能第3节比热容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1节内能的利用第2节热机第3节热机效率第十五电流和电路第1节电荷摩擦起电第2节电流和电路第3节串联和并联第4节电流的强弱第5节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1节电压第2节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第3节电阻第4节变阻器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1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第2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3节电阻的测量第十八章电功率第1节电能第2节电功率第3节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及其应用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1节家庭电路第2节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第3节安全用电第二十章电与磁第1节磁现象磁场第2节电生磁第3节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第4节电动机第5节磁生电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1节现代顺风耳──电话第2节电磁波的海洋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1节能源家族第2节核能第3节太阳能第4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第5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二)编排方面的主要变化1、重新规划探究实验原教科书有些在节标题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第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些在节内实验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这种安排易给人造成只有标有“探究”字样的内容才要探究,其他内容不必探究的误解。
新教科书将“探究”统一放在“实验”内(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而在节标题中不再出现“探究”字样,也不再专设“探究”的栏目。
2、关于课标中所提探究的几个要素的安排在“科学之旅”中,通过“伽利略对摆的研究”让学生考虑: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做出了什么猜想?伽利略是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的?经过设问、提示以及“科学之旅”正文中所讲“善于观察,乐于动手”,让学生大致领会:科学探究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给出合理的猜想,最后证实猜想得出结论。
接下来第一章、第二章在“正文”“想想议议”“想想做做”中虽然有许多问题提出,也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要求,但是并不明确标出提出问题或制定计划,只是让学生先熟悉。
在第三章第2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标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