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合集下载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用愉快的声音演唱。

2. 学会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的歌词和旋律,能够用正确的音准演唱。

难点:用适当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培养孩子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歌曲《孤独的牧羊人》乐谱,动作图示。

2. 教学环境:音乐教室,音响设备,宽敞的活动空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孩子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孩子的热情。

2. 歌曲学习(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让孩子初步感受旋律和节奏。

(2)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孩子跟唱。

注意纠正孩子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3)教师讲解歌曲的含义,引导孩子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3. 动作编排(5分钟)(1)教师根据歌曲内容编排简单的动作,如牧羊人牧羊、羊儿跑等。

(2)教师示范动作,孩子跟随学习。

(3)孩子分组进行动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4. 实践活动(5分钟)(1)孩子分成两队,一组扮演牧羊人,一组扮演羊儿。

(2)牧羊人和羊儿根据歌曲内容进行互动表演。

(3)教师点评孩子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判断其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孩子在动作表现方面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

3. 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孩子在家与家长一起演唱《孤独的牧羊人》,录制视频,下次课堂分享。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小型音乐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才艺,鼓励家长参与。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针对不同孩子的音乐素养,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课堂更具针对性。

3. 注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活动的实效性。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欣赏教案《孤独的牧羊人》一、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在幼儿园大班进行的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欣赏音乐《孤独的牧羊人》帮助幼儿学会欣赏音乐、了解音乐元素,提高幼儿的音乐修养。

二、教学目标1.认识音乐《孤独的牧羊人》2.了解音乐元素中的旋律、节奏和音色3.能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4.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三、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先通过播放欢快的音乐活跃课堂气氛,让幼儿们随音乐舞蹈起来,通过活动消耗多余的能量,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2. 引入播放《孤独的牧羊人》的音乐,提问:“大家听了这首歌,觉得它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引发幼儿们对音乐的感性了解。

3. 正文1.认识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幼儿们了解音乐的名称、演唱者和作曲者等基本情况,让幼儿们对这首音乐有所认识。

2.了解音乐元素中的旋律、节奏和音色教师组织幼儿们听音乐,通过发现和分析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等元素,让幼儿们了解音乐美学的基本要素。

3.能够感受音乐表达的情感教师组织幼儿们跟随音乐的节奏,通过模仿音乐表情和姿势等方式,让幼儿们感受到音乐表达出的快乐、悲伤、愉悦等不同情感。

4. 结束教师通过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幼儿们对这节课所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们理解和感受音乐的元素和情感,让幼儿们有机会全面地发展听觉能力、视觉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幼儿们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从多个角度去评价幼儿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如情感表达、旋律分析、节奏感等。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们的表现情况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以便幼儿们能够更好地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衬词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现歌曲中高音区和低音区两种不同音区的衬词分,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的协调和快乐,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设计】“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形式下的这句话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

幼儿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我们教师花的心思进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到头来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于新《纲要》精神。

《孤独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为素材,通过欣赏木偶剧的形式,融音乐于剧情的发展中,让幼儿在欣赏木偶剧的同时,主动接受了音乐信息,潜移默化进入音乐氛围中,为音乐教育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门。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如:拎出音乐中诙谐有趣的“衬词”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并赋予其角色形象,使音乐教育摆脱以往听赏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助于音乐活动的开展。

【活动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现歌曲中高音区和低音区两种不同音区的衬词分。

2、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衬词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3、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的协调和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歌曲图谱、视频材料、钢琴、老山羊、小山羊图片;【活动过程】一、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re,mi》营造音乐气氛播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调动气氛;二、介绍剧情,观看视频材料1、今天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还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呢!2、教师出示木偶,提问:这是什么东西?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你们有没看过木偶剧?3、教师介绍剧情: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木偶人是有个牧羊人,他个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他没有朋友,觉得自己很孤单。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故事《孤独的牧羊人》的主人公和情节;2.听懂歌曲《孤独的牧羊人》的旋律;3.学唱歌曲《孤独的牧羊人》;4.通过歌曲学习表达孤独情感;5.提高合唱能力,培养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孩子们想象一个有很多羊儿的草原,有一位好心的牧羊人在那里为他的羊儿们唱歌哄他们入睡。

接下来,老师会给孩子们讲述《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情节。

2. 歌曲欣赏(10分钟)让孩子们静静地听一遍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再让孩子们大声跟着唱连唱两次。

3. 歌曲学唱(20分钟)1.教师先唱第一句歌词:“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

”2.让孩子们跟着唱,重复几遍。

3.教师逐句唱学,熟练掌握各句歌词。

4.在孩子们熟悉整首歌曲后,再与孩子们一同合唱。

4. 表达孤独情感(15分钟)教师请孩子们听取歌词,找出表达孤独情感的句子。

如:“在星光闪耀的夜空里,独自放声大哭。

”请孩子们自由表达自己想起的孤独感受,并用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来表达。

5. 反思和总结(10分钟)请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听取孩子们的感受和意见,回顾整个教学过程。

同时教师也应该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下次教学提供参考。

三、教学评价1.学生是否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2.学生是否能够表达孤独情感;3.学生是否练习了合唱技能;4.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育家杨绛的《我们仨》中的一句话“不要以为小孩子就只要纪律,他们更需要有人听他们说话”十分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们并不是不愿意学习,只是他们需要和老师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在这节课中,我注意让孩子们主动参与课堂,通过表达孤独情感来学习歌曲,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孩子在学习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孩子难以认真听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加关注这些问题。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1【活动设计】“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新课改形式下的这句话成了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也成了幼教界教育理念的一大主流。

幼儿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我们教师花的心思进行揣摩,那也只能算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到头来仍是事倍功半的成效,且有悖于新《纲要》精神。

《孤独的牧羊人》以其有趣、形象的木偶为素材,通过欣赏木偶剧的形式,融音乐于剧情的发展中,让幼儿在欣赏木偶剧的同时,主动接受了音乐信息,潜移默化进入音乐氛围中,为音乐教育开启了另一种形式的门。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处理,如:拎出音乐中诙谐有趣的“衬词”部分,进行细致分析,并赋予其角色形象,使音乐教育摆脱以往听赏式的传统教育模式,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有助于音乐活动的开展。

【活动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音色表现歌曲中高音区和低音区两种不同音区的衬词分。

2、根据音符的高低位置,掌握衬词旋律,按角色的形象特点用相应的歌声演唱。

3、在学唱过程中体验师生合作的协调和快乐。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歌曲图谱、视频材料、钢琴、老山羊、小山羊图片;【活动过程】一、播放《音乐之声》插曲《do,re,mi》营造音乐气氛播放音乐,教师带幼儿进入活动室,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调动气氛;二、介绍剧情,观看视频材料1、今天老师不仅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还有一样好玩的东西呢!2、教师出示木偶,提问:这是什么东西?知道它是怎么玩的吗?你们有没看过木偶剧?3、教师介绍剧情: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个木偶人是有个牧羊人,他个他的羊群——老山羊和小山羊住在一个高高的山顶上,他没有朋友,觉得自己很孤单。

但是他有一样爱好,就是喜欢唱歌,他的羊群们看到主人唱歌,也跟着唱了起来。

他们的歌声非常好听,吸引了王子,登山的人们,旅店里的人,酒店里的人,小姑娘。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唱出《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2.学生能够模仿羊叫和狗叫的声音;3.学生能够通过动作表现歌曲中描述的牧羊人的形象;4.学生能够理解音乐的节奏和韵律。

二、教学准备1.幼儿园音乐室;2.音响设备;3.教学PPT或黑板;4.贴有羊、狗、牧羊人图片的纸板;5.《孤独的牧羊人》歌曲伴奏。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1. 歌曲欣赏(10分钟)在开始学唱歌曲之前,播放歌曲的伴奏,让学生欣赏一遍。

教师可以适当强调歌曲中节奏和韵律的部分,让学生进行注意。

2. 学唱歌曲(15分钟)分段教唱《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

教师先给学生唱一遍,学生随后进行模仿。

3. 模拟羊叫和狗叫声(15分钟)当歌曲唱到“狗、羊”的部分时,教师可以示范模仿羊叫声和狗叫声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跟着模仿。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的切入点,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模仿动物叫声的表现能力。

4. 表演与演唱(20分钟)将贴有羊、狗、牧羊人图片的纸板派发到每个学生手中,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示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表演与演唱。

以此来增强学生与自己表现形象之间的联系,增强他们对歌曲主题的理解。

5. 自由表演(20分钟)在教学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模仿牧羊人的动作或者是随机念出歌词,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的表演方式和创意,增强学生表演的能力,同时在尝试了许多表演方法后,学生会对歌曲和主题产生更深的理解。

6. 教学总结(5分钟)在结束此次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简单地简述此次音乐教学的主题,并鼓励孩子们继续保持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并继续探索音乐之美。

四、教学理念该音乐教案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到音乐掌握之中,增强学生学习桥梁之间的联系,并鼓励儿童在学习中进行自由探索以共同达到教学目标。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1活动目标:1.观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尝试唱歌曲中衬词部分,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2.理解“孤独”,知道在孤独时,可采用唱歌等积极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欢乐。

活动预备:音乐视频、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律动导入,引出歌曲组织幼儿听歌曲《叨来咪》,提问:“小伙伴们你们知道这首歌曲吗?”师: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他是一部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里面还有许多好听的歌曲,如《孤独的牧羊人》二、完整观赏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衬词的活泼诙谐1.播放视频,介绍歌曲名称《孤独的牧羊人》,理解“孤独”的意思。

师:哎,那你们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默寞、一个人、没有伙伴、很悲伤、很可怜)那我们现在来听一下《孤独地牧羊人》这首歌曲,看看歌中的牧羊人是不是像小伙伴说的那样。

播放视频,听了这首歌后,你认为他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吗?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2.完整观赏歌曲,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乐性质,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独的,而是欢乐的。

没听出来,没关系,我先给小伙伴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感觉自己特别孤独,就来到山顶上唱歌“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歌声响亮,城里的人们在远处就听到了这好听的声音,这时候城边的王子、挑扁担的农民、餐桌旁的人们、喝啤酒的人们都听到了他的歌声,这时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听到牧羊人的歌声后,也用相同的歌声回应他。

现在咱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但是是有任务的哦。

你认为歌曲什么地方最有趣、好玩?(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低音处、唱歌中声音等好玩。

)为什么?似乎在做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老师示范演唱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部分,请幼儿跟着学唱。

进一步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为下一个环节的对唱作好预备)三、出示相应的图片,分段观赏歌曲,知道欢乐的方法1.观赏歌曲第一段。

师随音乐贴牧羊人、人们图片,画图谱,引导幼儿跟唱衬词。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活动《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活动背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需要通过音乐活动来发展自己的音乐兴趣和潜力。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音乐,我们选择了一首古老的音乐曲目《孤独的牧羊人》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曲目。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2.提高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自我修养;3.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表演能力;4.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2.音乐表演和合唱。

教学步骤步骤一:引入活动1.观看与歌曲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孩子们了解《孤独的牧羊人》故事背景,让孩子们通过参与活动感受音乐对人们的情感和心灵的影响。

步骤二:音乐欣赏1.孩子们一起集中聆听教师播放的《孤独的牧羊人》音乐,听完后进行简单讨论,了解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及了解其产生的背景;2.孩子们跟随音乐的节奏和情感,在原有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创作,通过手摇铃铛或敲击琴键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步骤三:音乐表演和合唱1.教师将《孤独的牧羊人》歌曲发音,并逐句教给孩子们;2.在掌握了旋律和歌词后,进行分组合唱,每个小组都可以选择一个角色来表演;3.最后,所有小组一起合唱,并演绎整个曲目。

教学方法1.欣赏;2.合作学习;3.集体表演。

教学评估在活动后,我们会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1.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的参与度及积极性;2.孩子们在表演和合唱中是否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3.教师的评估及家长回馈。

反思和总结教学反思本次活动效果比较显著,孩子们能够迅速地学会歌曲,表演得也相当到位,并且展现了很好的合作精神。

不过,考虑到幼儿园大班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活动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控制情绪的能力,确保其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总结音乐是一门美妙的艺术,也是小朋友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音乐活动,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小朋友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优秀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一、教学目标1、认识歌曲《孤独的牧羊人》;2、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3、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能力;4、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孤独的牧羊人》;2、活动1:听歌识谱,音乐感知;3、活动2:分组朗读,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4、活动3:舞蹈表演,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音乐、舞蹈和语言等多种形式感知和表达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综合能力;2、教学难点:期望幼儿能够理解歌曲中表达的情感,从音乐中感知到情感的变化。

四、教学准备1、录制好《孤独的牧羊人》歌曲;2、歌曲歌词的PPT;3、教师为幼儿准备好小羊角色扮演服。

五、教学过程活动1:听歌识谱,音乐感知(20分钟)1、播放《孤独的牧羊人》歌曲,让幼儿伴随着歌曲摆动身体;2、制作PPT,歌曲歌词显示在PPT上,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歌词一起唱。

3、让幼儿手持体彩笔,听歌边认识谱。

活动2:分组朗读,提高语言表达和表演能力(25分钟)1、将幼儿分为三组,每组5-6人。

2、教师将歌词分成若干段,分给每个小组。

3、每个小组根据分配到的歌词段落进行朗读表演。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最后评选出表演最佳的小组。

活动3:舞蹈表演,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25分钟)1、教师对舞蹈动作进行示范,并让幼儿进行模仿;2、为幼儿准备小羊角色扮演服装,让幼儿编排舞蹈并组织演出,加强幼儿的表现欲望和肢体协调能力。

六、教学评价1、在活动1中,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感知到音乐的节奏;2、在活动2中,观察幼儿是否善于表达和演绎;3、在活动3中,观察幼儿的合作能力、表演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以《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为载体,通过多种感知和表演形式让幼儿感知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综合能力。

为达到教学目标,我对课堂进行了详细的准备。

在活动1中,提前录制好了歌曲,制作了歌曲歌词的PPT,让幼儿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变化。

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1. 了解《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2. 掌握歌曲中的歌词及其含义。

1.2 技能目标:1. 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2. 学会用简单的舞蹈动作演绎歌曲。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热爱和表现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学会演唱《孤独的牧羊人》。

2. 能够用舞蹈动作演绎歌曲。

2.2 教学难点:1. 音准和节奏的掌握。

2. 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表现力。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1. 音乐CD《孤独的牧羊人》。

2. 歌词卡片。

3. 舞蹈动作图解。

4. 教学PPT。

3.2 环境准备:1. 宽敞的教室,方便幼儿活动。

2. 音乐播放设备。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利用PPT展示《孤独的牧羊人》的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2. 简单介绍歌曲的背景及意义。

4.2 新课教学:1. 教授歌词,让幼儿熟悉并掌握。

2. 教授舞蹈动作,让幼儿学会表演。

4.3 实践演练:1. 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舞蹈表演,巩固所学。

2. 邀请家长观摩,提升幼儿的表演信心。

4.4 总结与反思:1. 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巩固教学成果。

2.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展示所学,增进亲子关系。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内容:1. 歌曲演唱的音准和节奏。

2. 舞蹈动作的协调和表现力。

5.2 评价方式:1. 教师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及时反馈。

2. 家长评价: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

5.3 评价周期:1. 每节课后进行即时评价。

2. 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阶段性评价。

第六章:教学拓展活动6.1 活动目的:通过拓展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音乐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6.2 活动内容:1. 音乐游戏:结合《孤独的牧羊人》歌曲,设计一些音乐游戏,如捉迷藏、模仿等,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乐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了解并理解《孤独的牧羊人》这个故事的寓意;2. 培育幼儿的团队意识,感恩心和自我反思本领;3. 激发幼儿喜好自然、保护环境的喜好;4. 提高幼儿的听说本领,通过讲故事和讨论强化幼儿语言本领。

【二、活动重点】1. 帮忙幼儿理解《孤独的牧羊人》故事的背景和内容;2. 培育幼儿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3. 提高幼儿的听说本领和思维逻辑本领。

【三、活动准备】1. 讲故事的幼儿图书《孤独的牧羊人》;2. 落地投影、电子白板或其他教具;3. PPT及幼儿交流卡片;4. 羊毛、剪刀、毛线、胶水等。

【四、活动过程】1. 老师引导幼儿一起看图书《孤独的牧羊人》,并针对关键场景进行图片呈现。

同时,老师向幼儿询问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事件和寓意。

(10min)2. 老师组织幼儿仿照故事角色表演剧情,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

老师通过对幼儿们的表演适当引导,使之透过表演了解到角色特征和情感变化。

通过成果呈现,老师加深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20min)3. 将羊毛等材料放在桌子上,向幼儿呈现如何制作毛线娃娃,并分为三个组,每个组5个人。

每个小组需要协作完成一个毛线娃娃,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本领。

同时,老师提问:“你们的小组是如何完成的?”“你们的合作有什么好处,个人和小组都会从中获益?”(25min)4. 将PPT和幼儿交流卡片交到每个幼儿手中,让幼儿自由表达他们的看法和想法,然后让幼儿持卡片数秒钟,将其招手并轮番投影。

之后,谈论幼儿共享的内容,引导他们自行想象、思维、反思。

(20min)5. 回顾活动,让幼儿总结活动中学到的内容,共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进一步理解《孤独的牧羊人》的寓意。

(5min)【五、活动小结】1. 通过该活动,幼儿可以理解《孤独的牧羊人》的寓意,学会如何合作,学会思考和反思本身的行为,以及学会表达和交流思想和感受。

2. 该活动还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和喜好自然的喜好,加强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孤独的牧羊人》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动感,锻炼他们的身体协调性;3. 学生能够认识并演唱《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孤独的牧羊人》这首歌曲的录音;2. 教具:小球、小鼓等节奏乐器;3. 老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简要复习节奏感的培养。

b. 介绍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2. 歌曲学唱(15分钟)a. 老师放歌曲录音,指导学生仔细聆听;b. 分段学唱,先由老师示范,再让学生跟唱;c. 教师多次指导学生跟唱,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全曲。

3. 身体律动(15分钟)a. 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的舞蹈动作,让学生模仿;b. 老师放歌曲录音,指导学生配合节奏做动作;c.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自由发挥动作,鼓励他们展示创造力。

4. 节奏打击(20分钟)a.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鼓、小球等节奏乐器;b. 老师先示范简单的节奏,鼓励学生模仿;c. 老师给学生分发乐器,指导他们在课堂上自由演奏,发挥想象和创造力。

5. 合作创作(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b. 让每个小组选一个孩子担任指挥,其他孩子配合指挥的节奏和动作;c. 引导小组合作创作,让他们自由发挥,制定自己喜欢的动作和节奏组合。

6. 总结(5分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延伸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觉,分组创作《孤独的牧羊人》的舞蹈或编曲,并在班级集会或其他活动中展示。

五、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以及他们对歌曲的掌握情况。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动作和节奏是否准确、是否能够配合音乐进行评价。

六、教学反思由于时间有限,每个环节的时间都相对较短,需要加强管理和指导,确保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来。

此外,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注意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

《孤独的牧羊人》大班教案(精选8篇)

《孤独的牧羊人》大班教案(精选8篇)

《孤独的牧羊人》大班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大班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孤独的牧羊人》大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孤独的牧羊人》大班教案篇1教学目标1、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配伴奏。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重点难点欣赏乐曲,体验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环境与材料1、幼儿已有了牧羊的概念,了解牧羊人。

2、播放这首乐曲,使幼儿熟悉旋律。

3、自制大乐谱,大羊、小羊、牧羊人、牧羊鞭图片若干。

铃鼓、镲、双响筒、碰铃、三角铁。

4、音乐录音带。

重点指导了解乐曲基本的节奏型一次备课一、看图讲故事教师结合音乐,边摆图片边讲故事(图片摆放格式按乐谱的格式):[1-2]小节:"草地上走来四只羊"。

熟悉舞蹈音乐及动作结构,学习跟随音乐跳集体舞。

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2]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每拍摆一个大羊图片,并试着拍一拍。

[3-4]小节:"草地上又走来七只小羊"。

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3-4]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半拍摆一个小羊图片。

[5-6]小节:同[1-2]小节。

[7-8]小节:同[3-4]小节。

[9-10]小节:"牧羊人大步走来"。

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9-10]小结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人的图片。

[11-12]小节:"牧羊人挥舞着鞭子"。

教师讲完这一句话之后,边哼唱[11-12]小节的旋律,边在大乐谱上相应的位置,每拍摆一个牧羊鞭的图片。

[13-14]小节:同[9-10]小节。

[16-17]小节:同[11-12]小节。

[18-20]小节:同[1-4]小节。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
羊人》
【教学目标】
1,可以在情感上使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音色来表达歌曲的一部分,并且可以根据不同角色的图像与相应的歌曲一起唱歌。

2.在学习唱歌,生活和合作的协调和幸福的过程中体验师生之间的合作。

[教学准备]
1.电视,DVD播放机,电影《音乐之声》剪辑。

2.录音机,《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伴奏乐队。

3,《牧羊人》映射一个
【教学过程】
(1)听《牧羊人》音乐,可以通过各种动作自由跳入活动室。

(2)观看视频,了解歌曲的内容,引起学习唱歌的兴趣。

1.听完音乐后你有什么感受?
2.第二次用歌词听音乐。

你知道她在唱歌吗?但是我们首先要学会一句话,这是这首歌的歌词。

3.根据图形学习歌词。

(3)欣赏歌曲并学会唱首字母。

(4)制作图片,教师教唱歌。

引导孩子们理解答案中的歌词,根据孩子们的答案,老师组织歌词,学会唱歌。

1.图片上的人是谁?它在哪里?
他在做什么?
谁又来了?
(5)处理不同字符的措辞部分。

1.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声音唱出单词
(1)牧羊人在很高的地方唱歌。

你觉得他的声音应该怎样?
(2)老山羊的年龄是多少?
(3)小山羊是最可爱的,它的声音,我们也来学习。

2,以游戏的形式,唱出部分词的作用。

(6)即兴打击乐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的旋律。

今天我们再次唱歌跳舞,观看视频和打击乐器。

这首好歌叫做《孤独的牧羊人》。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十篇)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十篇)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十篇)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1活动目标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2.体验歌曲创作中的约德尔手法,尝试用轻松快乐的情绪演唱歌曲中的衬词部分。

活动准备1.《DO—RE—MI》《孤独的牧羊人》音乐CD及伴奏音乐。

2.《音乐之声》视频《孤独的牧羊人》片段。

3.画笔、纸;牧羊人、田野、城里人、王子、农夫、餐桌、啤酒、穿红裙子的小姑娘、带围裙的妈妈图片。

活动过程1.组织幼儿听《do—re—mi》,介绍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它是一部和音乐有关的电影,里面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引出《孤独的牧羊人》。

2.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衬词的活泼诙谐。

(1)播放视频,介绍歌曲的名称《孤独的牧羊人》,理解孤独的意思。

(2)完整欣赏中文版歌曲,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式等方面感受音乐性质,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独的,而是快乐的。

(3)教师示范演唱衬词部分,接着幼儿跟着学唱,进一步体验歌曲幽默诙谐的曲风。

3.画图谱、贴形象,分段欣赏歌曲。

(1)欣赏歌曲第一段。

见识随音乐贴牧羊人、田野图片、画图谱,引导幼儿跟唱衬词。

(在衬词部分教师可画的螺旋线表示约德尔调)(2)欣赏歌曲第二段:教师贴王子农夫餐桌、啤酒图片,引导哟普而看图谱跟唱衬词。

(3)欣赏歌曲第三段。

出示小姑娘妈妈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4)教师幼儿对唱歌曲。

教师唱歌曲叙述部分,幼儿演唱衬词部分。

4.随歌曲两两结伴自由跳圆圈舞,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

活动延伸: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听音乐演唱或表演歌曲,体验快乐情绪的传递。

大班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教案 2活动意图:《快乐的牧羊人》源于经典美国电影的一首插曲,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

经典的东西总是有它独特的魅力。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愉快、幽默、诙谐的情绪。

2、能根据音乐做相应的动作和表情,尝试用哈、啦、嘻等象声词哼唱自己认为最好笑的一句旋律。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幼儿园大班音乐课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少儿园大班音乐课教学设计:孤单的牧羊人少儿园大班音乐课教学设计:孤单的牧羊人一、预设目标1、持续赏识乐曲,领会乐曲开朗、高兴的情绪。

2、认识乐曲基本的节奏型,能够看指挥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3、感觉集体合作演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一)知识准备:1、少儿已经有了牧羊的观点,认识牧羊人。

2、少儿已经熟习这首乐曲的旋律。

(二)物质准备:1、音乐《孤单的牧羊人》。

2、自制打击乐图谱、乐器标志图。

3、打击乐器若干(碰铃,圆舞板,铃鼓,沙锤)三、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1、完好的赏识乐曲《孤单的牧羊人》一遍。

发问:1、前两天我们一同听了一首曲子,谁还记得叫什么名字?《孤单的牧羊人》。

2、孤单的牧羊人在放牧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羊群里有大羊有小羊,刚到山坡下,他的羊看到青草一下子都跑了,大羊跑,小羊追,牧羊人这下可着了急,为何呢?他怕羊跑丢了,于是他拿着牧羊鞭连忙追过去,你们猜他追上了没有?)我们一同来听一听。

(二)、看图谱学习节奏儿歌,并分组经过肢体动作练习节奏型。

1、看图谱,读儿歌熟习节奏型。

①、教师示范看图谱读节奏儿歌。

前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大羊大羊|向前奔跑|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0|大羊大羊|向前奔跑|小羊小羊小羊小羊|追00|段:我是|牧羊人呀|挥起|小皮鞭0|我是|牧羊人呀|挥起小皮|鞭00|间奏:做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拿起鞭子的准备动作。

A段:(重复1遍)大羊大羊|向前奔跑|小羊小羊小羊小羊|快快追0|大羊大羊|向前奔跑|追呀追呀追上|了00||②、看图谱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我知道你们都是有爱心的小朋友,那你们能够帮他一同追他跑掉的羊吗。

牧羊人说了,只有学会了这首儿歌,才能够啊。

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儿歌用最快的时间学会。

我们来试一试。

③、听音乐练习读节奏儿歌。

师:加上音乐来一次好不好?2、分组练惯用肢体动作打节奏。

①、一同确立4种角色的身体动作。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共5则范文)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共5则范文)

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共5则范文)第一篇: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共)《孤独的牧羊人》音乐教案授课教师:曾凤焮华美实验学校教材简析:歌曲《孤独的牧羊人》《音乐之声》是一部美国好莱坞音乐剧,叙述了一个发生于1938年奥地利的真实故事。

一个退役的海军军官,家中有七个调皮的孩子,因丧偶而疏于教育。

为了调教好自己的孩子,他聘用了一名家庭女教师。

女教师能歌善舞,并喜爱这些孩子。

女教师通过音乐及生动的教育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启发及熏陶,终于使七个孩子对她产生深厚的感情,同时也赢得男主人公的爱情。

此后,他们一家组成家庭合唱团,在被纳粹德国统治下的奥地利,以巡回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

歌曲《孤独的牧羊人》是这部影片中的插曲,但与影片内容并无直接关系。

它是以“戏中戏”的方式出现。

女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作木偶戏表演,歌曲为表演时所唱。

歌曲第一部分的节奏紧促欢快,旋律活泼跳跃,大跳(七度、八度、九度)音程频频出现,使歌曲显得十分轻松,充满活力。

第二部分的音调较平稳,节奏也稍作拉宽。

歌曲的尾声部分是由音阶后四个音()的上下八度的节奏的变化而成。

歌中的衬词“来咿噢嘟”可视为牧羊人所唱的歌声,使歌曲更为诙谐、有趣。

演唱时常常提高嗓音,用假声突然翻高的方法,这都是美国乡村音乐的旋律风格和演唱特点。

教学目标:1、《孤独的牧羊人》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牧童形象,让我们懂得音乐能成功地塑造多姿多彩的各种形象,并从音乐中获得感受与体验。

2、在曲调接龙活动中,以即兴创作相连接,提高音乐基础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初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想象和表演能力。

2、学生能够正确的表达音乐情绪。

教学用具:音乐播放器、电脑聆听《孤独的牧羊人》教学基本要求:1.设问:谁看过影片《音乐之声》?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剧情,(也可放录音《do re mi》歌曲导入)。

(有条件找到影碟片VCD,通过多媒体播放一片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1. 教学背景大班幼儿音乐教学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促进幼儿智力、情感、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本次教学针对大班幼儿开展孤独的牧羊人主题教学,旨在帮助幼儿了解西方经典音乐,增强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同时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音乐表现能力和集体合作精神。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能够辨别经典音乐《孤独的牧羊人》•能够模仿基本的音乐节拍韵律•能够听辨歌曲的基本情感表现2.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声音表现情感•能够与他人一起合唱•能够通过音乐起舞表达情感2.3 情感目标•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3. 教学重点•辨别音乐《孤独的牧羊人》•模仿基本的音乐节拍韵律•合作完成合唱活动4.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孤独的牧羊人歌曲录音•为孩子们准备节拍器•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指导5. 教学步骤5.1 热身准备•教师可以给孩子们放一些欢快的音乐,让他们跟着音乐做自由活动,让他们舒展筋骨,放松身体,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5.2 引入活动•让孩子们听老师播放的《孤独的牧羊人》录音。

•然后老师可以向孩子们讲解这首歌的背景和创作人。

比如这首歌的作者是欧洲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它的旋律简单、优美,同时它是一个表达孤独和忧伤的歌曲。

•最后老师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再次聆听这首歌,让孩子们能更好的感受歌曲的情感。

5.3 学习节拍韵律•为孩子们发放节拍器,并练习击打不同的节奏。

•老师可以为孩子们示范一些基本的节奏打法,并引导他们模仿。

•因为要表达孤独和忧伤的情感,故节奏要以缓慢的速度进行,加强孩子们对歌曲情感表现的感受。

5.4 合唱•让孩子们站起来,轻轻地跟着歌曲的节拍起舞模仿情感表现,同时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曲《孤独的牧羊人》。

•本次合唱活动,教师可以将孩子们分成两组,进行交替唱歌或其他协调人数的唱歌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合唱的快乐与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孤独的牧羊人,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大意,尝试唱歌曲中衬词部分,感受歌曲
活泼诙谐的风格。

2.理解“孤独”,知道在孤独时,可采取唱歌等积极的方法使自
己和别人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引出歌曲
组织幼儿听歌曲《叨来咪》,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首歌
曲吗?”
师:这首歌曲是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他是一部和音乐有关
的电影,里面还有很多好听的歌曲,如《孤独的牧羊人》
二、完整欣赏歌曲,感知歌曲的旋律,演唱速度及衬词的活泼诙

1.播放视频,介绍歌曲名称《孤独的牧羊人》,理解“孤独”的
意思。

师:哎,那你们知道“孤独”是什么意思?(寂寞、一个人、没有
朋友、很忧伤、很可怜)那我们现在来听一下《孤独地牧羊人》这首歌
曲,看看歌中的牧羊人是不是像小朋友说的那样。

播放视频,听了这
首歌后,你认为他是一个孤独的牧羊人吗?你是从哪里听出来的?
2.完整欣赏歌曲,引导幼儿从歌曲的旋律、演唱的速度及演唱方
式等方面感受音乐性质,理解“牧羊人”不是孤独的,而是快乐的。

没听出来,没关系,我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一个牧羊人感
觉自己特别孤单,就来到山顶上唱歌“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
歌声嘹亮,城里的人们在远处就听到了这好听的声音,这时候城边的
王子、挑扁担的农民、餐桌旁的人们、喝啤酒的人们都听到了他的歌声,这时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妈妈听到牧羊人的歌声后,也用相同的歌
声回应他。

现在咱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但是是有任务的哦。

你认为歌曲什么
地方最有趣、好玩?(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低音处、唱
歌中声音等好玩。

)为什么?好像在做什么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教师示范演唱衬词“来咿噢都来咿噢都来咿噢”部分,请幼儿
跟着学唱。

进一步体验歌曲活泼诙谐的风格。

(为下一个环节的对唱作
好准备)
三、出示相应的图片,分段欣赏歌曲,知道快乐的方法
1.欣赏歌曲第一段。

师随音乐贴牧羊人、人们图片,画图谱,引
导幼儿跟唱衬词。

提问:这个牧羊人到底是孤独的还是快乐的?(快乐的)他用什么方
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的?(通过歌声将所有人都吸引过来,用歌声给自
己带来快乐)
2、.欣赏歌曲第二段。

师随音乐贴王子、农夫、餐桌、啤酒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提问:牧羊人的歌声都把谁吸引过来了?他们都听到了什么歌声?
3.欣赏歌曲第三段。

师随音乐贴小姑娘、妈妈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谱跟唱衬词。

提问:谁用歌声回应了牧羊人?怎样唱的?
4.小结:
你在孤独的时候,除了唱歌还会用什么和他不一样的方法,使自己和别人快乐呢?
(引导幼儿说出:可以开玩笑、看漫画书、看电视、跳舞、找好朋友聊天、玩游戏等多种方法来排除孤独。

)
5.播放歌曲,师幼边唱边跳,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活泼。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曲,做一个快乐的牧羊人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