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缘起与五四激进主义发生

合集下载

五四文学激进主义思潮的政治想象

五四文学激进主义思潮的政治想象

五四文学激进主义思潮的政治想象作者:凌端明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5年第12期[摘要]文学与政治自古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语境中。

当政治的诉求无效时,启蒙觉悟者往往把诉求寄托于思想改造,故而文学的政治想象空间极度高涨,文学身上也无可避免的沾染了诸如激进、二元对立、新与旧等政治特质。

民族国家的构建想象由政治向文学的转化不是猝然的,而是有一个隐秘的过程,探究从激进政治如何转化激进文学可以为文学启蒙的发生提供了历史脉络依据。

[关键词]五四;政治;文学激进主义;启蒙“激进”这个术语等同于”急进”,意味着急于改革或进取。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及以古老帝国的战败开始,激进主义在中国大地找到了适宜的温床。

躁动的情绪起初主要集中于政治领域,而后又在思想文化领域大兴其道,形成了文学上的激进主义思潮。

文学激进主义的发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晚清就开始了酝酿,可以追溯到政治激进主义思潮的发酵。

所以,本文大致把这两个不同的时期分为政治时期的激进主义及之后的文学激进主义思潮,这要从激进主义思潮在中国的酝酿、发生及转向说起。

一、政治激进主义的酝酿与出场激进主义在中国的出现,首先是从政治层面展开的。

晚清的中国,处于“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腐败的清王朝是一败再败,传统的礼教至上观念在侵略者的船坚炮利面前是不堪一击。

同时伴随着国门的被强制打开,西方的科学思想被传入中国,科学以其迅猛之姿开始在一部分的中国人的心中生根发芽,同时在西方传教士的作用下,科学开始以它特有的面貌影响中国历史进程。

一些有志之士有感于中国在“道”的层面的不足,开始注意引进西方的“器”,期望借此可以加强在军事、科技方面的实力,挽救风雨飘摇的晚清政府。

于是主动开始了对西方社会的接触和了解,睁开眼去看西方世界,代表人物如林则徐和他的好朋友魏源。

身居高层的林则徐最先感觉到自己民族所处的险境。

一方面他们著书立说,编译了《四洲志》、《华事夷言》等,希望能够引起统治阶层对世界格局的有一个新认识和增强忧患意识。

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革命与思潮

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革命与思潮

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革命与思潮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社会革命和思潮迅猛涌动。

这一时期,国家面临着外来侵略、政治腐败、社会不公等一系列问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力量来改变现状。

一、社会革命的主要形式与意义在社会革命的形式上,清末民初时期主要包括农民起义、学潮、资本主义进程等。

农民起义是社会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它们对于当时的封建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而学潮则显示了文化革命的迫切需求,改革传统文化,推进现代教育成为人们的共同心愿。

此外,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力量,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结构,刺激了商业和工业的发展。

这些社会革命的发生,彻底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揭示了旧制度的腐败和不适应性。

社会革命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为后来的思潮奠定了基础。

二、思潮的兴起与意义1.思想启蒙运动思想启蒙运动是清末民初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一时期,许多学者开始呼吁推翻旧有观念,追求科学、民主、自由和平等的现代价值观。

他们批判封建专制体制,倡导人人平等的权利,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如民主共和、权利平等等。

思想启蒙运动对于中国人民的觉醒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

这些新思想对中国当时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后来的革命和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2.民族主义思潮在清末民初时期,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割据,民族主义思潮应运而生。

这种思潮鼓舞人们的爱国热情,倡导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保护祖国,振兴中国民族。

民族主义思潮推动了中国近代史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等,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打下了基础。

它也成为了后来中国抵抗外来侵略、争取独立和改革的重要动力。

三、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革命与思潮的启示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革命与思潮,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示。

首先,社会革命和思潮的兴起表明改革和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社会面临着危机和困境时,必须寻找新的道路和解决办法。

晚清保定尚武之风的形成及影响

晚清保定尚武之风的形成及影响
精 神 文 化 领 域 的 集 中 表 现 ,对保 定 后 来 的 法将最高军事学府设 在保定 。 明知“ 他 论其 晚 清 保定 尚武 之 风 的 形成 原 因 有 资料 显 示 说 , 中 国 民 间 武 术 有 19 2
政治 、 经济和文化产生 了极其深远的影 响。 章制 , 仍应设于京 师” 但借 口开办大学堂 , 个 拳 种 , 中 5 , 其 2个 发 源 于 河 北 省 , 而影 响


要 请许 多外 围人任教 习,设于北京多有不 较大的形意拳产生于保定。 另外 , 保定是清
1 . 传统的熏染 。保定 , 中国北方古燕赵 便 , “ 事 变 通 ” 开 办 军 官 学 堂 , 际 上 末 民初三大摔跤 中心 , “ 便 略 , 实 其 保定摔跤 ” 功夫 , 之地 , 多为军事角逐战场 , 长期 的血与火 的 这 是 “ 居 大 学 堂 之 名 ” 大 学 堂 , 不 的 并抢 先 是 “ 术 ” 大 架势 ” 法 的 重 要 流 派 。 长 国 中“ 跤 磨砺 和几至死地 的困厄 ,使保定 民风 刚勇 下 手 , 暂借原有的保定将 弁学堂 堂址开课 , 盛不衰 的保定“ 万通镖局 ” 也曾经是八 面威
史 者 往 往 而 是 。 清 人 孙 承 泽 《 府 广 记》 ” 天 中
4直隶巡警的影响 。袁世凯督 直伊始 , .
鉴于列强 “ 天津 2 距 0里 之 内 , 国 不 得 驻 清
此 外 ,袁 世 凯 还 在保 定 开办 了 陆 军 速 屯 军 队 ” 的蛮 横 规 定 , 之传 统 “ 甲流 弊 , 加 保
写 道 : 自古 言 勇 侠 者 皆 推 幽并 。 ” 蔡 中 郎 成 武 备 学 堂 、北 洋陆 军 师 范 学 堂 、军 械 学 防 盗 不 足 , 民有 余 ” 于 】0 “ 《 扰 , 9 2年 “ 照 西 查

五四新文学的晚清思想渊源

五四新文学的晚清思想渊源

beings did exist simultaneously during the May 4th
not
movement.Ⅵ恤le and
these views did
come into being suddenly,their process of forming
thinking background both
began
from late Qing
Dynasty.which
not
only shared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 al discourses,but also have the same narrative
model
on
the
subjective
fictions and individual fictions.
the‘'new fiction'’move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t the back of feeling
enlightenment,after
of the
sense
the‘'the wake of
human being",individual
another pursue of

第一章
五四新文学启蒙理性主义的晚清渊源
第一章五四新文学启蒙理性主义的晚清渊源
“五四’’是思想启蒙的时代,五四新文学充满了启蒙理性主义,在这一历史 语境中,新文学观念势必具有浓厚的社会性、现实性、批判性和工具性倾向。“文 学革命”思潮一开始就主张文学服务于思想启蒙,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 具,并强调用科学与民主作为现代精神去指导新文学创作。五四新文学中的立国 首在“立人"、对国民性批判、对传统纲常伦理的抨击、“问题小说"的流行等, 无不显示着五四新文学浓郁的启蒙理性色彩。文学充当了启蒙的工具、社会批判 的武器、探讨与拯救人生的良药。然而,五四新文学的这种特色,并不仅是在“五 四"那一时刻的突然爆发,其启蒙话语、创作倾向和赖以形成的知识背景等的形 成,均可在晚清思想中寻到源端。五四新文学主张中所带有的强烈工具性和功利 论的色彩,也和晚清开始的文学变革的传统相关联。

历史趣闻五四运动背景及由来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何在?

历史趣闻五四运动背景及由来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何在?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经70多日激战,于1914年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使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了作用。
清末以来,中国的工商业虽有所发展,但在西方产品的输入情形下,中国本土工商业的发展仍然有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参与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得以巨大发展,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1917年8月14日,北京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即加入了协约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同年9月,北京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的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1、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2、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由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3、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北京政府在换文中,对日本的提议“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社团组织在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民初,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的领导下,引进了开放的学风,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辜鸿铭(英国文学)、刘师培、鲁迅(周树人,教中国小说史)、钱玄同(教音韵学)、吴梅(教戏曲史)、刘半农(教新文学)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北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第一讲 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潮

第一讲  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潮

第一讲清末民初的文学思潮与五四文学革命1、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①洋务运动②现代传播媒介③职业作家④受众队伍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但是,在逐步殖民地化的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正逐渐地向工业文明转化,传统的、古老的社会形态,思想观念正在向着现代转变。

这种现代化的进程呼唤着文学的变革,也必然孕育着文学的变革。

晚清以来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历史性事件,从社会机制、文化观念以及物质形态上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840年鸦片战争对清政府内部产生的重大影响就是洋务运动的兴起。

1860年之后,清政府在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洋务派的影响倡导下,开始了以“自强”、“求富”(富国强兵)为目的,以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为中心的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学习和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办了中国近代的机器工业,不仅在当时抵制了帝国主义列强的军事和经济策略使中国出现了一批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而且对后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观念以及文学的变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政治经济机制的变化带来的是文化机制的变化。

1857年,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六合丛谈》在上海创刊,1872年,中国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申报》创刊。

满清王朝在1908年的《钦定宪法大纲》中表面上规定了给予臣民言论、著作、出版等自由。

辛亥革命后的《临时约法》也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之自由”。

与报刊同时发展着的是现代出版事业。

从1904年起,出版重心已经转移到民营出版业。

民营出版业受制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它与大众的需求保持着联系,决定着现代出版业的大众性与平民化的民主特性。

它给那些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分子提供了自由的、理性的交往的空间,保证了文学观念的变革和文学现代性实现的机会。

总之报刊繁荣引发的是报纸副刊与专门性文学杂志的出现,是近代出版印刷业的发展,这一切初步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对中国近代“尚武思潮”的历史学考察

对中国近代“尚武思潮”的历史学考察

为“ 有坚强不拔之体 魄 , 而后能有百折不 屈之精神开拓世界 也 !”o [师生二人高举 “ 1 l 尚武 ” 之旗 帜 , “ 将 尚武 ” 升为“ 上 拯救 国
的深化同步进行 , 理性思维 的结果便 是失败后的醒悟。《 马关条 约》 的签订 , 国人犹如冷水泼面 , 阵惊醒 , 使 一 深切地感受到 民族 危在旦夕 , 要挽救人 民于水火之中 , 就必须从 改变 中国社会的那 些不适合 当今竞争之世 界要求的传统观念和不 良习惯人手 ,重 “ 文轻武” “ 、文弱” 之陋习 , 已危害国民久矣 !
尼道士 , 随在吸食 , 置买烟具 , 为市 日中。盛京等处 , 为我朝 根本 重地 , 近亦渐染成风 。 鸦片不仅戕 害了他们的身体 , ” 而且泯灭 了他们的良知 , 种种罪恶因此而生 。[ ”1 , 2 于是 禁烟运动兴起 , 在内 忧外 患之下 , 在寻求拯救民族危亡的过程当中, 轻武 的观念发生 了变化 。这时 , 西方的一些先进文化也传人 中国,体操” “ 便是其
之”[ ,1 8 才能顺应 时代潮流 。“ 我不一易其文弱之 旧习 , 奋其 勇力 , 以固其 国防 , 则立赢羊与群虎之间 , 更何求 以免其吞噬也 !” 梁 启 超主张“ 尚武 ” 新 民” 是“ 的重要手段和必备素质 , 只有具备“ 尚
中一项重要内容。咸 同时期 , 湘淮士绅便 已“ 嚣然喜言兵事 ”并 , 练体操 。人们对传统 的“ 重文轻武” 观念开始怀疑 , 以军队、 武力
因此 , 国人 民 只 有 “ 其 筋 骨 , 于 勇 力 , 奄 然 颓 惫 以 坐 废 我 练 习 无
品, 唯有读书高”就是最好的说明。清末 , , 从西方 国家传人的大 量鸦片叉成为毒害人们身心 的恶魔 ,其初不过纨绔子弟 ,习以 “ 浮靡 , 尚知敛戢 , 嗣后上 自官府缙绅 , 自工商优隶 , 下 以及妇 女僧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及其演变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及其演变

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及其演变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形势的发展,晚清中国遭受到了列强的侵略和割据,社会各阶层对国家发展、政治制度、经济贸易等问题的关注不断增加,各种思潮涌现,其中最重要的一股便是民族主义思潮。

本文将探讨晚清民族主义思潮及其演变。

一、晚清民族主义的兴起19世纪末,天津驻防海军军械局发生的“华侨枪案”和津沽铁路租借事件震惊中华大地,激起了国人的愤慨和反抗精神。

一批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人士相继涌现,代表了晚清时期民族主义思潮的初步崛起。

在这一时期,有一群年轻人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呼吁国人勤劳、自强、自立,掀起了“西学东渐”的浪潮。

维新派人物李鸿章、谭嗣同、康有为等人在此期间开始提倡“变法兴邦”,试图通过改革推动国家现代化。

二、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

第一阶段,是以康有为等人为代表的“文明先进派”崛起。

这一派别强调华夏文明价值与西方文明相等,积极推崇维新,提倡变法、教育、科学等现代化措施,但缺乏对国家独立、领土完整、民族意识和自豪感的认识。

第二阶段,是“维新派”兴起,代表人物为康有为、谭嗣同等。

这一阶段的民族主义认识提高了,反对国家分裂和散失领土,呼吁实现国家统一和国家主权,提倡“变法兴邦”,尝试通过改革措施提高国家实力。

第三阶段,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派”崛起。

在此期间,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以领土完整、国家独立、文化自立、民主政治等为基本内容的民族主义理论,强烈反对清朝封建帝制和外国侵略,呼吁推动政治改革、实现中国的“三民主义”。

三、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现代历史产生了重要的深远的影响。

首先,民族主义思潮的涌现和发展推动了人民群众和革命派别的壮大,形成了一股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其次,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流行,弥补了中国历史上民族思想的空缺,为中国现代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最后,民族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推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国家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石。

清末民初尚武思潮之异质

清末民初尚武思潮之异质

生深刻影 响, 一方面唤起 一种 勇于进取 、 爱国救 亡的军国民主义热潮 , 出现大量青 年军 、 学生 军, 变传统 时人“ 的概 改 兵” 念; 另一方面 , 随着“ 的力量与地方 武装媾和 , 兵” 衍生 出“ 军阀主义” 深深影 响着社会政 治 、 济、 想各 个结 构变化 , , 经 思 即 尚武思想出现异化 。追寻 尚武思潮异化之路 的轨迹 与溯究异化的根 源即是解读近代 军阀时代 的社 会变迁。 关键词 : 尚武思潮 ; 袁世 凯; 军阀主义 ; 社会 变迁
现北有袁世凯, 南有张之洞, 加强编练新军。同时注重培养军事人才, 如派人出洋学习军事, 设立军事学校。可以说尚武思想确立了军人的 社会地位, 加强了国家的军队建设 , 推动了近代中国军事工业、 军工贸
易的发 展。
体和符合军国主义发展需要的日本宪政模式当然堪称清廷的最佳范
本[。其中有许多仁 ^ 2 ] 智士崇 尚并呼吁尚武精神 , 其中梁启超为之作 出很大贡献。他先后嬲 了一系列文章论述尚武精神 : 9 年 1 月, 19 2 8
笔者试从尚武思潮异化历程及其根源作为视角进行探讨。


尚武思潮发展轨迹
民 自 的迟滞 与钝化 , 事方 式唤起 民 尊 用军
近代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特别是甲午战败给中华民族强烈震撼。 众、 唤醒国家已成为当时一种坚决有效的途径, 也表明社会的疾病只有
经过多方面的宣传, 尚武精神已开始植 入^ 且不, 政府开始加强国防、 整军
态势, 即一方面由于国人对外战争失败的反思而推崇德武并重 , 这是一 种爱国的潮流。学界对这—方面研究有颇为丰硕的成 妇 。另—个明 显的取向和态势是尚武思潮的逆流得到—个时期的发展, 清季中央势 力弱化, 地方主义升起 , 尚武精神意涵的军国民主义、 军事主义演变为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思潮的兴起与演变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思潮的兴起与演变

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思潮的兴起与演变自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思潮开始逐渐兴起,并逐渐演变。

这些新思潮一方面被认为是对旧有观念的颠覆,另一方面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本文将从思想背景、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以及影响等方面探讨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思潮的兴起与演变。

一、思想背景晚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剧变的时期。

一方面,外国列强入侵,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受严重侵蚀。

另一方面,中国内部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这种时代背景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反思传统中国的文化和制度,并探索新的道路。

诸如《天演论》等思想,开始在中国社会中逐渐兴起。

二、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1.康有为康有为是晚清著名的改革思想家,他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改革思想。

他认为中国需要改革,但同时也要充分借鉴西方的先进制度。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并提出了“民主协和”的思想,认为政治权力应该归于全体人民,不应被少数人所独占。

2.梁启超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主张的思想深受康有为的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想。

梁启超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思想,认为中国需要进行全面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以实现新的现代化。

3.胡适胡适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化人、学者,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文化和教育领域。

胡适主张反对旧有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代表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潮。

他的思想深受西方文化和哲学的影响,提倡客观、科学、民主和平等的思想。

三、影响中国社会新思潮的兴起与演变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新的气息,并带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这些思潮既是对传统文化的挑战,也是对现实的反思。

这些思想家们提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理念,推动了旧有制度的变革,为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奠定了基础。

总之,晚清以来中国社会新思潮的兴起与演变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挑战还是现实的反思,这些新思想都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虽然这些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但在后来的发展中,仍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晚清时期的改革运动与思潮兴起

晚清时期的改革运动与思潮兴起

晚清时期的改革运动与思潮兴起近代中国的晚清时期,是一个动荡而充满变革的时期。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国内社会问题的双重压力下,一股改革运动的思潮在中国开始萌芽,并逐渐发展壮大。

不同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积极开展思想探索和实践实践,对于晚清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形势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

首先,晚清时期的改革运动与思潮兴起在思想上的先驱者是科学与进步的启蒙运动。

在这一运动中,有一批思想家和学者开始深入研究西方社会制度和科学知识,试图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

作为此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试图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文明相结合,为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奠定基础。

然而,康有为的思想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一些保守派人士认为西方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制度有悖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会导致中国的道德和文化的败坏。

而在晚清时期,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使得康有为的理念遭受到了儒家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然而,康有为的改革思想并没有被彻底淘汰,其他的学者开始关注社会问题,尝试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维新派的思想逐渐崭露头角。

维新派认为,中国社会的问题主要来自于政治制度的腐败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因此,他们主张改革国家的政治制度,推行洋务运动,以提升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维新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李鸿章积极参与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业制造业。

这一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然而,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内部政治体制的限制。

除了维新派外,晚清时期还涌现了一些其他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他们针对中国社会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改革方案。

例如,庚子拳争的领军人物陈永华主张"中学治国",强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改革,培养出具备现代素质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中国才能在国际社会上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晚清社会思潮概述

晚清社会思潮概述

晚清社会思潮概述
好的,请看以下试题:
1. 晚清社会思潮概述
1. 晚清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
A. 清朝末期
B. 清朝中期
C. 清朝初期
D. 清朝全盛期
2. 晚清社会思潮主要指的是什么?
答:清朝末期社会上形成的各种思想流派和观念。

3. 晚清社会思潮的出现与什么有关?
答:与外国列强的入侵、国家衰落以及社会动荡有关。

4. 以下哪位思想家代表了维新思潮?
A. 梁启超
B. 康有为
C. 魏源
D. 王韬
5. 辛亥革命前后,晚清社会思潮的主要趋势是什么?答:逐渐向革命和改革倾斜。

6. 晚清社会思潮对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7. 维新思潮
1. 维新运动的主要口号是什么?
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 维新派思想家提倡的主要是什么?
答:提倡学习西方的科学、政治制度和文化。

3. 维新思潮的兴起是在哪个历史时期?
答: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4. 维新思潮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推动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现代化建设。

5. 维新思潮的代表人物是谁?
答:康有为、梁启超等。

晚清军国民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影响

晚清军国民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影响
阶级 维新 派 指 出 , 至 于 近 世 , 欧 罗化 国 , “ 则 尤
晚清 “ 国 民主义 ” 潮 是 甲午 战后 , 随 军 思 伴
民族 意识 的觉 醒 , 行 当时 的一 种 救 国 思 潮 。 倡
14 8 0年鸦 片战争 以后 , 断 的外 来 侵 略 战争 和 不
扩 张 , 中华 民族 危机 日益 深 重 。1 9 使 8 5年 甲午 战 争后 , 达 到无 以复加 的地 步 。战争 的失 败 , 更 清 政府被 迫 与 日本 政府 签订 了丧 权 辱 国 的《 马 关 条约 》 其 后 , 强 借 助 各 种 特 权 , 华 抢 占 ; 列 在
灭 种的 危机 , 而 达 到 富 国强 兵 的 目的。一 时 进
民主义 思潮 的形成 及其 影响加 以探 讨 。


军 国 民主 义 思 潮 的 兴 起
“ 谓军 国 民 主 义 , 昔 滥 与 希 腊 之 斯 巴 所 ‘ 达, 汪洋 于 近世 诸 大强 国 ”’… ‘ 要 求 社 , 它
会 和 国民生活 军事化 , 以对 内镇 压被 统治 者 , 对
外争 夺 区 域 霸 权 ” 。
而 晚 清 “ 国 民 主 军
义” 的宣传 内容 及 目标 与 西方 所 倡 导 的 军 国 主 义有 所 区别 , 亡 图存 , 救 谋求 独立 是这 一思 潮 的
核心 。
间 , 造 具有 尚武 观念 和 军人 素 质 的 国民成 为 塑 舆论 的焦 点 , 尚武 爱 国成 为 一 致 的呼 声 。资 产
阐述 和 呼 吁 军 国 民 主 义 教 育 的 重 要 性 , 出 : 指
先 改变 以往 无 兵 的社 会 文化 , 必 因 其 病 之 所 “ 在 而拔其根 株 , 做其新 机 , 非 尚公 尚武 尚实 不 则 可 也” [ ( 由此可 见 , 进 的 中 国人 从 国 民 。6 1 先 精 神与 国家富强 , 民族 兴衰 的重要 关 系出发 , 呼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

激进与断裂:近代中国尚武思潮反思
马德浩;季浏;David L.Andrews
【期刊名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047)004
【摘要】对近代中国的尚武思潮进行了追溯与反思,认为它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人“柔弱文雅”的形象,激发了其“尚武从军”的意识,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淹没在“四书五经”的身体教育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来.但其带有激进性,由于缺乏对尚武行为的理性引导,致使很多国人被军阀集团所利用;由于没有强调知识精英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导致知识分子阶层的边缘化;由于忽略了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点而盲目地将传统体育项目排斥在学校体育之外,造成了传统体育文化的断裂.【总页数】6页(P17-22)
【作者】马德浩;季浏;David L.Andrews
【作者单位】马里兰大学运动系,美国2074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0-05
【相关文献】
1.尚武思潮影响五四激进主义之考略 [J], 黄耀丽
2.自觉消除激进主义思潮--对统一战线内部激进主义思潮的反思 [J], 顾行超
3.多重视角下的激进主义思潮再认识——论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的历史定位与评价 [J], 林建华;吴志敏
4.近代中国尚武思潮论析 [J], 谢忠强
5.晚清民初尚武思潮的缘起与五四激进主义发生 [J], 张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梁启超尚武教育思想

梁启超尚武教育思想

梁启超的尚武教育思想探究摘要: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社会伟大的思想家,面对晚清国民力量衰弱、兵戈不整的状况,梁启超提出的了尚武教育思想。

从分析尚武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及个人思想渊源入手,具体阐述了以“精神”为中心、以“动”为主轴的尚武教育思想,并对他的这种教育思想的给予了适量的评析。

关键词:梁启超;尚武;教育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0-0000-02梁启超(1873—1929)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

作为清末民初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在教育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内忧外患、新旧交接的年代,属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梁启超时时透露出对国民力量衰弱、兵戈不整的叹息。

他希望中国能整顿兵力、加强教育,使国民力迅速提升,在世界中争得自己的席位,并因此发出了强心力、壮肌肉国民尚武教育的呐喊。

在其创办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中,梁启超发表了大量文章,如《祈死战》《论尚武》《中国之武士道》《新民说》等文,深刻的体现了梁启超对“武”的重视。

同时,梁启超认为“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

[1]只有通过学校,尚武教育才能发挥出巨大的社会功用。

由此,梁启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尚武教育思想体系。

本文将对梁启超的尚武教育思想进行研究和探析,以期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尚武教育的思想渊源梁启超的孩童时期,是在家乡广东新会县茶坑村度过的。

此时,正处于风雨飘摇的清朝末期,梁启超的家乡仍然实行的是乡绅保甲制度。

由于其祖父是地方军事武装组织的耆老会的管事,自幼跟随祖父读书学习的梁启超,耳濡目染了祖父组织、管理乡村武装集团的经验与教训。

这些经验教训成为梁启超尚武教育理论的思想萌芽。

1890年,梁启超受教于康有为。

从此,梁启超开始全面系统学习康有为的思想。

1893年,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在广州开办了长兴学舍。

明末清初的激变与民族思潮

明末清初的激变与民族思潮

明末清初的激变与民族思潮明末清初,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民族思潮迅速兴起,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一章。

一、明末清初社会的激变在明朝末期,由于政治腐败、国防薄弱、天灾频繁等因素的作用下,国家逐渐走向衰落。

到了清朝建立之前,社会便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稳定。

同时,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军事侵略,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这一时期的社会动荡,使得民族思潮得以迅速发展。

二、民族思潮的兴起民族思潮是一种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思潮。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被激发,他们开始关注中国的命运。

随着社会动荡的加剧,爱国主义情感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渲染和表达。

这些情感通过文学、哲学、思想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三、民族思潮的表现民族思潮在明末清初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另一种是哲学和思想方面的表现。

在文学艺术方面,明清之际的小说、戏曲和诗歌等文学作品多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反叛和关注社会事务的态度。

同时,一些流传至今的民间故事也多以明清之际的社会生活和矛盾为蓝本创作,如《水浒传》、《西游记》等。

在哲学和思想方面,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家和文人多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大力推崇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

他们呼吁保护祖国,强化民族意识,提倡以强国为首要目标。

例如康有为的“中华复兴之路”思想和保路运动,梁启超的“千金之子”思想等都是在民族思潮的背景下产生的。

四、民族思潮的影响民族思潮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

它为中国人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无穷的力量,同时也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人开始强化自身文化和思想的自信心,逐渐形成了以强国为导向的思潮和意识形态。

这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背景下,民族思潮的兴起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一种情感需要。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激发了中国人向外界展现自己的勇气和自信。

这一时期中的思潮和态度,令历史无数后人敬仰和铭记。

知识框架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思潮

知识框架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文学思潮

第一编第一个十年1917--1927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917-1927即: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框架:第一章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第三节外来文艺的影响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第一节文学革命的准备——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涉及内容: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文学变革.•“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的时间:19世纪末--1917年文学革命前,总计2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期,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或现代文学发生的准备阶段.•意义:有了这个现代化发生期的基础,才有了“五四”后32年文学在现代化道路上的迅速发展.一、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情形1、社会变革对文学的促进1法律对从事文学活动者和报刊繁荣的基本保障.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规定了言论、着作、出版等自由,这样文学活动和创办报刊有了法律保障.2现代出版业逐步兴盛.到了清末民初,中国现代出版事业的重心由官办出版业转移到了民营出版业,由此现代出版业具有了大众化、平民化、民主的特征,中国现代出版业的繁盛为现代知识分子提供了理性交往的空间,为文化和文学的普及奠定了传播基础.3现代社会分工在文学创作队伍方面率先实现.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路子被阻断,社会出现了知识分子为主体的自由撰稿人队伍,出现了职业作家群.这样知识分子传统地位和角色就发生了转换.4大量读者群的培养.文学平民化、大众化的价值取向,使传统的文学接受主体发生变化,文学成为了民众参与文化的重要工具,在接受与反馈中中国现代文学培养了多样化的读者群.文学接受队伍扩大.二、晚清以来的文学观念的变革1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晚清开始的观念变革,首先归功于梁启超.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出于启蒙主义宣传的目的,很快注意到西方文学格局的不同,开始为小说和戏剧争取正统的文学地位.2、“三界革命”★诗界革命:黄遵宪——“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今”★文界革命:梁启超在1899年提出文界革命的口号,旨在提倡白话文,实现“文言一致”,打破桐城派古文的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小说界革命:梁启超——“新民自新小说始”.重点表达了他小说新民救国的主张.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3、戏剧观念的更新:重视其开启民智作用P7-8:代表人物陈独秀及其观点4、白话文运动语言观念变革文体观念革命背后有着相应的“言文合一”的语言观念变革的意愿诉求.最早提出“言文合一”的是黄尊宪,他认为言文合一使西方国家文化普及,科技发达,社会进步,中国言文分离是落后的根源,是愚民的工具.认为文言误国.之后胡适提出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主张.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一时代应有一时代之文学”,“今日之文学应以白话文为正宗”的观点.主张做“实写今日社会之情状”的“言文合一”的“活文学”.号召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5、真正体现出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的,是王国维,他最早提出“纯文学”概念及超功利文学观.6、新的文学观念的产生:鲁迅、周作人的文学“立人”思想.三、文学革命前的文学作品一散文◆政论散文:以梁启超成就最高,他是本时期最重要的散文家.创造了一种新文体-----“报章体”.如梁启超少年中国说、新民说等.◆革命派散文本时期重要的革命派散文,如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秋瑾等人的创作.以章太炎有学问的革命家成就最高;辛亥革命后的散文家有章士钊.革命派散文家: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二话剧◆“戏剧改良”走了两条不同的探索道路:◆一是旧剧改良,将时代政治热情与外来的审美要素注入京剧,对程式讲究的戏曲进行改良;◆一是文明戏——在话剧中渗透戏曲因素的表演.三小说◆本时期小说的发展道路则是曲折的、多元素的,形式上是逐渐改良,内容是严肃与游戏并存.1、清末小说◇梁启超、蔡元培等人的政治小说宣传政治观念,关注社会问题.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等.◇李伯元、吴沃尧等人的谴责小说讽刺带谩骂.出现了四大谴责小说:刘鹗的老残游记、吴趼jiǎn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孽海花、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清末域外小说翻译运动:林纾为清末民初翻译界的主将,林纾的翻译小说哺育了一代新文学作者.·林纾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迦因小传等,·周作人兄弟的域外小说集等.2、民初小说市井通俗言情、奇侠、黑幕小说,倡导文学是消遣的游戏的金钱的文学观念.满足市民阶层的需求.◇民初小说的主流是鸳鸯蝴蝶派,最有影响的是被誉为“五虎将”的徐枕亚、李涵秋、包天笑、周瘦鹃、张恨水.“四大说部”:徐枕亚的玉梨魂,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李涵秋的广陵潮等.民初小说以徐枕亚的玉梨魂,李涵秋的广陵潮最为着名.◆总之,晚清文学曾一度繁荣,也曾充满了革新的朝气,但因为这种革新缺乏强大的社会基础,并且维新派人士只是把文学作为自己的宣传工具,不重视文学艺术自身的特性,在政治热情消退之后,文学又向着旧的封建传统回转.所以近代文学变革总体上仍囿yòu于传统文学内部的结构调整变通,中国需要一个更加彻底的文学革命运动.第二节文学革命的发生一、“五四”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直接的背景和动因是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宗旨息息相关,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企求中国现代化的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的阵地:新青年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始. 1916年9月第二卷改名新青年,1917年初移址北京.发刊词敬告青年提出“民主”和“科学”,以对抗家长专制的封建文化,开启了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青年集结激进知识分子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A、重新评价孔子与传统文化B、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二、“五四”新文学运动1、文学革命的发动:标志:两篇文章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发难文章,这场革命的第一篇宣言.观点: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贡献:提出确认白话文在中国文学史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是新文学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发表,就成为“五四”文学革命正式开始的一个标志.21917年2月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正式提出“文学革命”.观点:提出“三大主义”:“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评价: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态度.并从启蒙的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以“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2、新青年反封建思想文化战线及主要人物——响应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提出后,得到钱玄同、刘半农、傅斯年、鲁迅、周作人等的响应★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刘半农上演的一场双簧,史称“双簧信”:见教材P19.起因:★胡适、陈独秀虽然提出了“文学革命”,但在思想进步的“无声中国”一时还没有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发难者甚至有点寂寞.于是刘半农、钱玄同便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以引起社会的重视.过程:★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仿照旧文人的口吻,汇集其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与言论,写成一封致新青年的信,★刘半农根据王敬轩的信,逐一辩斥.结果:★此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注意,扩大了新文学的影响,摆出了与旧文学对峙的主战姿态.3、文学革命的实绩•1新青年杂志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增大,并发表了大量的白话新诗与小说.•2发表新文学作品的园地增多.除已有的新青年、新潮之外,又增加了星期评论和少年中国两个刊物.同时,京沪四大报纸副刊:晨报副刊、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京报副刊等也开始重视发表新文学作品.•3白话文正宗地位的确立.“五四”以后,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据统计,五四运动高潮时期即从1919年下半年起,全国至少有400余种白话报刊出版.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也不得不承认白话为“国语”,通令国民学校采用.•4文学革命的实绩最主要的还是在创作.影响深远的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及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郭沫若的凤凰涅盘等诗歌纷纷见世.第三节外来文学的影响一、理论渊源★进化论是文学革命的理论基础.★胡适受意象派主要是庞德影响,陈独秀受19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周作人受日本文学的影响,李大钊受俄国文学的影响等.★怎样建设新文学更是参照了西方文学的历史和经验.写实主义得到提倡,是借鉴了西方文学由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到写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再到新浪漫主义的经验而得出的结论.当时大量译介了外国文学的理论文章.二、翻译作品★新青年从第一卷起就译介了外国作家的作品.第4卷6号推出易卜生专号,掀起了易卜生热.许多欧美和日本作家作品都被介绍进来.★文学革命者几乎都译介过外国文学作品.新文学期刊几乎都刊登过外国文学作品.★通过作品翻译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给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新鲜的现代气息.大规模的文学翻译活动,实际上构成了文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外国文学思潮如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心理分析派、意象派、未来派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介绍.哲学思潮如人道主义、进化论、实证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马克思主义、尼采哲学、弗洛伊德主义、托尔斯泰主义等都有介绍.第四节新文学社团与流派在众多的文学社团中,文学研究会、创造社、新月社、语丝社、湖畔社等自成流派,贡献突出,是最有影响者.说明:•文学社团关键词:时间、地点、出现原因、发起人代表人物:理论或创作、宗旨主张、主要刊物、活动范围与情况、创作、影响、评价一文学研究会•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周作人、耿济之、郑振铎、沈雁冰等12人发起.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目标.主张文学“为人生”,提倡现实主义,被目为“人生派”.以文学旬刊、小说月报为机关刊物开展活动.1932年自行解散.二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东京.郭沫若、郁达夫、田寿昌、成仿吾等发起.主张写“内心的要求”,表现自我,抒情色彩浓,追求“全”与“美”,被称为“艺术派”.创办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刊物.以1925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提倡浪漫主义文学,后期提倡革命文学.1929年2月被当局查封.三新月社具体参见教材•1923年在北京开始活动.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等均为英美留学生.初为俱乐部,主要开展戏剧活动,后创作诗歌,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办诗镌、剧刊.被称为“新月派”.其内部以晨报·诗镌为阵地,形成一个诗人群,称新月诗派.致力新格律诗创作,主张“三美原则”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闻一多,“乐意带着脚镣跳舞”,取得突出成就,又称“新格律诗派”. 代表诗人及诗作有:闻一多的死水,徐志摩的再别康桥.1926年离散.1928年徐志摩在上海创新月,是为后期.1932年停止活动.四语丝社•语丝周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散文为主的文学刊物.因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1924年11月17日于北京.以鲁迅、周作人为中坚,成员还有钱玄同、刘半农、林语堂、孙伏园、章川岛章廷谦等.其中鲁迅被称为语丝派主将.发表杂感、时评、小品,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被称为“语丝文体”,对后来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0年3月10日语丝第5卷52期终刊.•“语丝文体”:最突出的特点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鲁迅语.散文创作主要集中两个方面:一是以鲁迅、周作人为代表的锐利活泼的杂文;二是以周作人、林语堂为代表的幽默冲淡的小品文.因提倡这种幽默活泼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五湖畔诗社•以写爱情诗闻名.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因出版四人诗合集湖畔而得名.成员有: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汪静之.代表作: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的诗歌合集春的歌集,汪静之的诗集惠的风.第五节文学思想论争•一、20年代的文学论争主要体现在新文学的意识、语言与封建的旧的文学传统之间的分歧与斗争:◇对以林纾为代表的封建卫道者的论争1、早在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不久,林纾便写了论古文之不当废的文章,盲目地维护文言文的正宗地位.2、1919年初,趁政治形势日趋严峻之机,保守派便对文学革命以至整个新文化运动发起了疯狂的反攻.林纾也重新披挂上马,发表了致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公开信致蔡鹤卿太史书,论古文白话之相消长等人文,攻击当时主要由北大教师编辑的新青年是“覆孔孟,铲伦常”,攻击白话,宣称“拚我残年极力卫道”.,蔡元培立即写了一封题为答林琴南书的公开信,据理反驳了林纾的责难,并且声明了自己的治校原则:“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3、1919年2、3月间,林纾又在新申报上连续发表题名荆生和妖梦的两篇文言小说,以影射手法攻击新文化运动及文学革命者.对此,新文学阵营也都给予了揭露和批判.李大钊写了新旧思潮之激战,揭露了林纾之流的阴谋;鲁迅在“随感录”等一系列杂文中讽刺抨击了“国粹家”;新青年对荆生逐字进行批驳.林纾便成为“拼我残年,极力卫道”的悲剧.林纾只能寄望将来.◇与封建复古主义“学衡派”的论争1922年1月,梅光迪、胡先骕、吴宓办学衡月刊,打着“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旗号,批评新文化运动.梅光迪写评提倡新文化者,胡先骕写评〈尝试集〉、吴宓写论新文化运动,提出较系统的批评,以文化重构中的稳健立场批评运动中的偏激,但基本持否定态度.新文学阵营及时进行了揭露和打击.鲁迅首先写了估学衡一文,着重揭露其“学贯中西”的假面.◇与“甲寅派”的论争章士钊先是在甲寅周刊第1卷第9号上重登了他在1923年发表过的评新文化运动,该文极力否认文化有新旧优劣之别,企图以此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存在依据和历史意义.接着,又发表了评新文学运动一文,说“吾之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提倡“读经救国”,兴起复古思潮.实是对新文学和白话文进行攻击,对文言辩护摆好.高一涵、郁达夫、成仿吾写了“评新文化、新文学运动”的文章,鲁迅写十四年的“读经”、古书与白话、答KS君等批驳.“甲寅派”随段琪瑞政府倒台而消匿.评价:在新文学阵营的强大火力打击下,随着段祺瑞政府的倒台,“甲寅派”的进攻也很快宣告失败.可以说这是新文学与旧文学,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自此,新文学和白话文的脚跟站得更稳了,虽然后来还有复古的沉渣泛起,但再也没有形成大的气候.•二、新文学阵营在与各种复古思潮进行斗争的同时,自身也在发生着分化和斗争.◇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1919年5月,李大钊将其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期编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的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不仅引起了当时军阀政府的恐惧和仇恨,也使胡适等在政治上主张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感到不安.于是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1919年胡适接编了每周评论,取消了该刊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内容,并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从而引起了“问题与主义”之争.他在该文中提出,应多研究具体问题,少谈“好听”的主义“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还说要对社会问题作“根本解决”,乃是“自欺欺人的梦话”.文章刊出后,李大钊立即着文再论问题与主义批驳.后来,胡适又发表三论问题与主义、四论问题与主义等文,继续宣传其思想;李大钊则继续宣传社会主义,不断批判胡适.评价:这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新文学阵营内部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温和、改良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冲突的开始.这种思想上的冲突,不久即导致组织上的分化.◇对“整理国故论”的批判1923年-1925年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第7卷第1号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16个字概括“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他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整理和鉴别,才能区别“国故”中的“国粹”和“国渣”,才有利于批判“国渣”和继承“国粹”.1923年以后,胡适竟大张旗鼓地提倡起“整理国故”来.1924年,他还为青年学生开列了一份将近200部的“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适对青年学生的错误导向很快就引起进步思想界和新文学阵营的关注.成仿吾的国学运动的我见、郭沫若的整理国故的评价、沈雁冰的进一步退两步等文,都批评了胡适的错误,指出了“整理国故”口号的消极作用.鲁迅当时在中国小说史研究方面作出过巨大贡献,但他却能从民族进步的大局出发,坚决反对引导青年学生去钻故纸堆.他的着名的青年必读书一文,就是针对由胡适等人造成的读古书的风气而发的.他诚恳地告诫青年学生:“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评价:在当时新文化尚未站稳脚跟,军阀政府极端恐惧青年学生接受新思想、参预政治活动的情况下,胡适的这种作法实际上起到了有利于文化复古思潮和军阀独裁统治的不良作用.◇与现代评论派的斗争1924年1924年底,在胡适的支持下,陈源、徐志摩、王世杰等人创办综合性周刊现代评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发表新文学作品的园地.但在发生女师大风潮和“三一八”惨案时,现代评论“闲话”栏的主要撰稿人陈源却站在校长杨荫榆和教育总长章士钊一边,污蔑进步学生,攻击支持学生的鲁迅.在这些问题上,鲁迅与之作了持久而又激烈的斗争.写了大量文笔犀利的杂文,剥下了陈源貌似公允平和的假面具.这些杂文后来大都收入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第六节文学革命的意义参考教材一、头十年或“五四文学”的阶段划分第一个十年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1920年白话文胜利,文学革命仍在前进,至1927年形成一个时期.这十年的新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17年初--1920年:萌芽阶段.创作实绩: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作品都产生,但除鲁迅的几篇小说外,都很幼稚.★1921年新文学社团出现—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文体大解放的活跃阶段.创作实绩:鲁迅的呐喊、彷徨、郁达夫的沉沦、郭沫若的女神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新文学第一代作家都在这一时期登上文坛,周作人、朱自清、冰心、闻一多、徐志摩等人的作品已经走向成熟.★1926年春--1927年冬,沉寂阶段,主要原因是新文学作家投身革命,置身于北伐战争.作家南下,创作减少.但此期革命文学的理论倡导和最初实践为下一时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二、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思想意义.否定封建,提倡民主与科学,进行思想启蒙.•文学观念.白话文,“人”的文学,审美多样,革命使命.•联结中外.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吸收了外国文学营养,形成开放态势.•形象更新.帝王将相、秀才英雄、才子佳人被农民、市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取代.•或内容上;文学观念上;世界性上教材p27三、文学革命的特点•理性精神的显现.启蒙、改造社会人生、人生探索、“问题小说”.思想大于审美.•感伤情调浓厚.问题、乡土、自叙传小说,以及诗歌、小说、戏剧都有.因生活痛苦和醒来后无路可走所至.•个性化追求.写个人,“表现自我”、主观情怀、个人心理、独特风格.•创作方法多样.现实主义被众多新文学作家所认同,并逐步成为主流的原因.但在“五四”时期,并不存在现实主义独尊的现象,现实主义与其他思潮、方法多元并存,形成了非常活跃的创作局面.只是到了第一个十年的后期,一般新文学作者在进行了各种创作方法的尝试之后,逐渐都转向现实主义.这种转变,对于小说创作来说收获更大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 《 国 意识 的危 机— — “ 四 ” 期 激 烈 的 反 中 五 时 传 统 主 义 》 得 特 别 提 及 。该 书 对 “ 盘 性 反 值 全
传 统主义” 的根 源 和 性 质 做 了独 到 的解 读 : 西 “
方文 明的入侵” “ 和 民族 主 义 的 冲 动 ”, 将 当 时 “ 流行 的社 会 达 尔 文 主 义 的 术语 和 概 念 转 化 成 一 种要求 变革的意识形 态 ” “ 使很 多知识 分子 ,促 蔑 视 过 去 的制 度 、 想 和价 值 观 念 ” , 种 思 …¨ 这 “ 思 想 文 化 以解 决 问 题 的 途 径 ” 借 … 造 成 中 国 文 化 的 “ 裂 ” 由 此 带 来 中 国意 识 的危 机 。实 断 , 际 上 , 统 正 如 黑 格 尔 转 述 赫 尔 德 的话 中所 说 : 传




0j 第4 第期 ~… 2 4 0 一 卷















总 第 一 O四 期
晚 清 民 初 尚武 思 潮 的 缘 起 与 五 四 激 进 主 义 发 生
张冀 , 南京 师 范大 学 文 学院 ,南京 2 09 107
… 一 ● - 一 ● _ 一 … … … ● ● 一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一 ● … - 一 ● … … … … … ● 一 - … … ● 一 - … … … _ 一 … …
会失去对五 四激进 主义基本 性质的科学描述 与整体把握 。
; 关键词 :社会 思潮 ; 进化史观 ;日本体验 ;尚武精神 ;五 四激进 主义
; 作者简 介 :张冀(9 9一 ) 男 , 17 , 湖南湘潭人 , 南京师 范大学文 学院博士 生, 研究 方 向为 中国现 当代 文艺理论 与

; 摘 要 : 四激进 主义 - 五 9晚清 民初的 尚武思潮有 着难 以割舍 的血缘联系。在西方进化史观 尤其是 日本 尚武精神
的引领下 , 四新文化运 动的先驱 者们弃“ 从“ 、 五 医” 文” 从科学转 向人文 , 文” 武” 从诗人 变身战 轻“ 崇“ 、


士; 对传统纲常伦理进行“ 价值重估” 由此拉开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序幕。但因缺乏对西方人文历史的 ,
这一伪命题尽 管 当时在 学界 引起 了巨大反 响 ,
时过 境 迁 之 后 还 是 逐 渐 淡 出 了研究 者 的 学 术 视
野 。不 料 时 隔 2 0多 年 后 “ 裂 ” 又 有 了 声 音 断 说
的 回响 , 平 原 先 生 提 出 了 “ 其 争 论 五 四 是 陈 与 不 是 ‘ 化 断 裂 ’ 不 如 转 而 讨 论 ‘ 四 ’ 一 文 , 五 这 ‘ 断裂 ’ 否 成 功 ” 的 理 论 命 题 , 给 予 “ 是 并 成
示 : 四 新 文 化 运 动 这 场 “中 国 的 文 艺 复 兴 ” 五
五 四新 文 化 、 文 学 的催 生 之处 着 眼 , 五 四激 新 在
进 主 义 的产 生 时段 、 论 根 源 、 出表 现 和 历 史 理 突
评 价 方 面 用 力 颇 勤 ①, 进 了这 一 热 点 领 域 的 推
功 ” i 值 判 定 。这 种 对 五 四激 进 主 义 发 生 学 的f r
① 如余英时 、 李泽厚 、 姜义华 、 萧功秦、 胡伟希诸位学者将 五四激 进主义溯源 至 I 纪末 的戊 戌维新 时期 , 阳哲 生追溯至 2 9世 欧 0世 纪初 无政府 主义和激进民主主义思潮 , 良为五四激进主义 的发生找 寻到了中国儒家传统 的“ 启 革命 ” 话语资源 。参见余英 时 : 中 国近代 … … . < 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 《 ( 现代儒学的 回顾与展望》 北京 : , 三联 书店 ,0 4 、 再论 中国现代思 想 中的激进 与保守——答姜 义华先生 > 20 )< ( 二 十一世纪> 9 2年 4月号) 李泽厚 、 < 19 ; 王德胜 : 关于文化现状 、 德重建的对话》 《 方> 9 4年第 5 6期 ) 姜义华 : 激进与保守 : … … < 道 (东 19 、 ; < 与余英 时先 生商榷 > < ( 二十一世纪) 9 2 4 19 年 月号 ) 萧功秦 : 戊戌变法 的再反省——兼论早期 政治激进 主义 的文化 根源》 < ; 《 ( 战略与管 … … . 理) 9 5 19 年第 4期) < 、 戊戌激进 主义及其影 响》 《 十一世 纪》 9 8 4月 号 ) 胡 伟希 、 (二 19 年 ; 田薇 : 中国文 化激 进主义 思潮 的历史 演进 > <

思潮。

收 稿 日期 : 0 00 - 2 1 -32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中图分类号 : 0 2 1- 0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7 -0 3 2 1 )4 20 - i 6 172 (0 0 0 4 1 7 0 0
在2 0世 纪 9 0年 代 以 来 的 中 国 思 想 、 术 学
文 化 语 境 中 , 四激 进 主 义 思 潮 研 究 已 经 成 为 五
深刻 了解 , 四新文化运动很快退 潮, 五 思想启 蒙让 位 于更加 崇 尚暴力 、 更加表 现激进 的政 治启 蒙。这 也
; ;

从一个侧 面真实地体 现 了五四新文化运 动张扬西化 而又游 离西学 的双 重 困境 : 对现代 性认 知 问题 上 的 思想茫然 性和 中西方文化与文学融会过程 中的历史 复杂性 。如果 忽略 尚武思潮这 一 内驱 动力 , 我们 就
在对循环史观和进化史观明确区分的前提下他多次阐释内地学界对晚清民初尚武思潮军国民教育的研究亦有一些论文形式的成果如邓河中国近代社会的尚武思潮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徐方平清末民初军国民教育思想成因探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张宝明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尚武倾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忻平赵泉民论辛亥革命时期新知识阶层的尚武意识学术月刊2001年第9期
深 入 研 究 。在 现 有 的 研 究 成 果 中 , 毓 生 先 生 林
“ 起 来 似 乎 使人 觉 得 带 着 西 方 色 彩 ” 但 是 看 , “ 质上正是那个 饱经 风雨侵 蚀 而可 以看得更 本
为 明 白透 彻 的 中 国 根底 ”3 。 因 此 , 断 裂 ” L1 J “ 说

是 “ 过 一 切 变 化 的 因 而 过 去 了 的 东 西 , 成 通 结

条 神 圣 的 链 子 , 前 代 的 创 获 给 我 们 保 存 下 把
大 “ 学 ” 内地 和海外 诸 多学 人 多从 其 于 显 。
来 , 传 给 我 们 ” 。胡 适 1 3 并 9 3年 在 美 国芝 加 哥 大 学 比较 宗 教 学 系 “ 司 克 讲 座 ” “ 哈 做 当代 中 国 的 文 化 走 向 ”的 系 列 讲 演 时 也 曾 明 确 地 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