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资料报告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919a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3.png)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的作品《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高尚而狂热的理想主义者,致力于追寻骑士精神的完美。
本文将对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一种矛盾与冲突的共存。
他极具理想主义色彩,对于骑士精神的追寻有着坚定的信仰和执着。
他自封为骑士,并以自己为中心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骑士世界观,追求真理和正义。
然而,他的幻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他忽略了现实世界的法规和道德准则,对一些不符合他理想主义的行为持批判态度。
他拿自己的货车当成了战马,把风车当成了凶恶的敌人。
这种幻想主义的行为给他自己带来了无尽的困惑和痛苦。
堂吉诃德是一个极富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导致了他的失败和孤独。
他的骑士精神无法在现实社会中得到认可和实现,最终导致了他的精神破产。
他与现实世界的脱节使他在社会中失去了地位和尊严,成为众人的笑柄。
他在以别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自我,并最终崩溃。
尽管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被视为病态,但他也体现了人类追寻美好的一面。
他对骑士精神的向往表达了对正义、勇气和真理的追求。
他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展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勇气。
即使在身心俱疲之际,他也从未放弃追求自己的理想。
堂吉诃德的形象也体现了塞万提斯对西班牙社会的一种讽刺和批判。
他通过描绘一个偏离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暗示了社会的虚伪和偏见。
堂吉诃德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所受到的冷嘲热讽和嘲笑,反映了社会对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的人的态度和对异类的歧视。
与堂吉诃德形象相对应的是圣女贞德这个人物。
她同样也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奋斗着让法国恢复自由与独立,并最终在战场上成为英雄。
堂吉诃德对骑士精神的追求同样是一种对高尚理想的追求,然而他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
堂吉诃德最终陷入了痛苦和失败的境地,而圣女贞德则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通过对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堂吉诃德的悲剧给我们带来的思考是,追求理想是一种美好的追求,但也需要与现实相协调。
〖2021年整理〗《堂·吉诃德》主要人物形象分析
![〖2021年整理〗《堂·吉诃德》主要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db08d1ed9ad51f11df2d2.png)
《堂·吉诃德》主要人物形象分析一、堂吉诃德1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
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
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
2堂吉诃德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
他痛恨专制残暴,同情被压迫的劳苦大众,向往自由,把保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清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
或许这就是他那理想化的骑士道,但他对此是如此的迷恋和执着,如此的不可思议,已完全变成偏执。
3堂吉诃德是一个永不妥协的斗士,他为实现理想而奋不顾身的精神令我们折服。
堂吉诃德敢于为主持正义、清除罪恶而忘我斗争,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他都毫不怯懦,永不退缩。
他把磨坊的风车当作巨人,毫不犹豫地挺枪拍马冲过去。
总结以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他身上既有滑稽可笑的特点,又有严肃认真的思考; 既荒谬绝伦,又崇高伟大; 既有喜剧性,又有悲剧性,是一个可笑又可悲、可乐又可敬的具有双重性格组合的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敢用自己的行动、甚至生命来捍卫道德、正义和信仰,即使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这种不屈不挠、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实在是足可令人敬佩的。
桑丘·潘沙善良、纯朴、乐观、风趣、爱吃,是当时西班牙农民群众的代表,虽然只是个“配角”,但他追随堂·吉诃德一路走来,才上演出一出出人间喜剧,处处留下了闪光的艺术风采!二、桑丘·潘沙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务实精神,头脑清醒,很少有幻想,对现实有判断力,这一点正是堂·吉诃德所不具备的。
因而他时刻咒骂骑士道,甚至捉弄主人——随便指认四个村姑是杜尔西内娅公主和其侍女。
由于他的阶级局限性,造成他目光短浅,狭隘自私,爱占小便宜。
一心只想当上总督,让他驼背的老婆坐上金光闪闪的马车。
这就反映了他做为小私有者的弱点。
他身上同时具有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
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
![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c2c89c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c.png)
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
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仅供参考!唐吉坷德的形象分析诞生于17世纪初期西班牙的堂吉诃德,已经走过4个世纪的历史时空,生气勃勃地进入了现代世界,并且他的生命力不见衰弱,反而更富有活力,其精神愈加光辉,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
因时间和地域的差异,不同的读者对堂吉诃德理解不同,看法不同。
本文尝试对这一文学形象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堂吉诃德精神堂吉诃德本是西班牙一个偏僻乡村拉·曼却的一个年约50岁的穷乡神,瘦高身材,穿着祖传的破旧盔甲,拿着长矛,骑着一匹瘦骨嶙峋的马,幻想做一名“游侠骑士“去漫游世界,探奇冒险。
就这样,他走出了西班牙,穿过漫漫漠漠的历史,跨入整个环宇。
今天看,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形象,反反复复出现在绘画、舞蹈、音乐、影视、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之中。
堂吉诃德已经世界闻名的艺术形象,人们不仅仅知道他,熟悉他,而且呼唤他,赞美他。
法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政治活动家罗杰·加洛蒂的一间屋子里,单独放着一幅他最珍爱的名画,即手持长矛盾牌、骑着瘦马的堂吉诃德画像,并将此画印在他的《人的诺言》一书封面上。
显然,加洛蒂不仅喜爱崇拜堂吉诃德,并且呼吁着世人学习堂吉诃德精神。
堂吉诃德形象之所以不朽,是由于他的高贵的美好的精神。
他,单枪匹马坚持不懈、勇敢顽强地反对一切“妖魔鬼怪”与不合理的东西,并坚决同它们斗争;他至死在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而与假丑恶进行拼搏,尽管以他的愚狂而失败,但却是一种勇士的失败。
正如同高尔基在《鹰之歌》中所赞扬的:“你固然死了可是在勇敢、坚强的人的歌声中你永远是一个活的榜样,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光明的骄傲的号召!我们歌颂勇士的奋起!”堂吉诃德形象已经摆脱了作者的束缚与局限,超越了当时的写作语境,走向了未来的大世界。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3ae24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d.png)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一.写作背景:(1)社会背景:十六世纪上半叶正是西班牙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西班牙自十五世纪末成了欧洲大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后,不断向海外扩张,征服了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疯狂地掠夺黄金。
一五一六年卡洛斯一世继承西班牙王位,一五一九年他又从祖父那里继承了德国王位,并成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改称卡洛斯五世。
西班牙依仗它庞大的军队和无敌舰队称霸于欧美两大洲,成为一个军事大国。
它的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得到发展,经济上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是欧洲最富庶的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它的文化教育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
一四九二年西班牙的第一部语法书出版后,以卡斯提亚语为国语的语言日趋完善,出现了蒙特玛约尔的田园小说、流浪汉小说、骑士小说和鲁埃达的戏剧。
文艺复兴思想的传入使西班牙的文学艺术进入了长达近两个世纪的黄金时期。
塞万提斯正是在这块文化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无疑地受到了绚丽多彩的文学作品的影响。
(2)作者简介:1547年10月9日生于卡斯蒂亚的阿尔卡拉德埃纳雷斯镇一破落贵族家庭,1616年4月23日卒于马德里。
父亲是位潦倒终生的外科医生。
由于家境贫困,只上过中学,以后随四处行医的父亲过颠沛流离的。
1569年起充当一红衣主教的侍从,前往意大利,遍游罗马、米兰、威尼斯和那不勒斯等地。
其间广泛涉猎文艺复兴时期作品。
1570年从军,翌年抱病参加抗击土耳其军队的勒班多海战,身负重伤,失去左臂。
1572年又参加纳瓦里诺海战和突尼斯战役。
1573年随军驻防那不勒斯。
2年后奉命回国,途中遭土耳其海盗袭击,被虏至阿尔及尔。
1580年被赎回,从此开始文学创作。
第一部有影响的作品是田园牧歌体小说《伽拉苔亚》。
不久,在负责采购军需物资时受人诬陷并于1593年被捕入狱。
获释后,改任税吏,但后来又因储存税款的银行倒闭,被控入狱。
出狱后10余年间,往返跋涉全国各地,目睹了社会的不平、人民的疾苦,为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生活素材。
1602年开始写作长篇小说《堂·吉可德》,2年后《堂·吉可德》第一卷出版,获得巨大成功。
浅析堂吉诃德人物形象
![浅析堂吉诃德人物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90b6beb3f524ccbff12184c1.png)
浅析堂吉诃德人物形象2013021204 周玉范很多人都说第一次读《堂吉诃德》是笑,第二次是哭,第三次是思考,我想可能正是因为这部巨作不仅以他独到的闹剧、悲剧式的故事情节,更是在于塑造了一个经久不衰的艺术形象堂吉诃德—他是西洋文学创作里和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的杰出典型,其形象丰富而生动,复杂而矛盾,他一会儿以荒诞不经的梦想家面目出现,一会儿又成了真理与正义的捍卫者,有时候觉得他既可笑又可怜,有时候却又觉得他既庄严又崇高。
一.堂吉诃德人物介绍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拉曼查地区的一个年龄约为五十多岁的身材瘦高、面容清瘦的老式乡绅。
他经济地位低下,朋友不多,生活单调,整天沉浸在骑士侠义小说里,梦想是做一个勇敢的游侠闯荡天涯,扶困济危,扫尽世间不平。
由于他沉浸在骑士小说里失去了理性,深信小说中荒唐的故事都是千真万确的。
因此他要付诸行动,变想象为现实,他要做游侠骑士,并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回想一下这位诙谐幽默又庄严崇高的骑士到底干了些什么荒诞的事吧。
年近半百的他因痴迷于流行的骑士小说而走火入魔,也想当回骑士,他竟然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自名“堂吉诃德”;将一个长相粗野的村姑臆想为自己的心仪的贵妇人,美其名曰“杜尔西内娅”。
准备停当后,他就骑上一匹被他命名为“驾骍难得”的瘦马,开始出门游侠:见到一家客栈,便想象为城堡,非让客栈老板册封他为骑士;遇见一个地主殴打牧童,便加以干涉阻止;碰上一群商人,便上前去进行挑战,结果被打个半死,幸亏邻居路过,救他回家。
伤愈后,他找到了农民桑丘.潘沙作为侍从,许诺将封他为海岛总督。
第二次出游,这一主一仆闹出了许多荒唐事:大战风车、力救“公主”、旅店乱情、冲杀羊群、追缴魔盔、解救囚犯,在黑山修炼后,堂吉诃德更是疯癫不止,把酒店的酒囊当做魔鬼脑袋大肆砍杀,最后被人骗进笼子押送回家。
一个月后,堂吉诃德主仆第三次出游,他在财主卡麻丘婚礼上毅然出手,帮助成全了一对贫穷的青年男女;后来遭遇一对公爵夫妇,被请到府上,结果被狠狠地戏耍了一场;最后因败给了月亮骑士而被截回家。
简述堂吉诃德的形象及作品的意义
![简述堂吉诃德的形象及作品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6df78c0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93.png)
简述堂吉诃德的形象及作品的意义(1)堂吉诃德的形象①新旧观念交织下的复杂人物堂吉诃德身上既有落后的旧观念,又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
堂吉诃德年近半百,唯一的爱好就是读骑士小说,为此而执迷不悟,找出破乱的甲胄和长矛,外出行侠仗义,不仅没有帮助别人,反而还害人又害己,成为一个疯疯癫癫的旧骑士。
但是,一旦他忘记了骑士小说,不提骑士道,他就见解精辟,学识丰富,俨然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敏锐的学者,处处流露出人文主义的思想观点。
②行动具有盲动性堂吉诃德的显著特点是脱离实际,耽于幻想。
他满脑子都是骑士小说里描写的那套古怪的东西,到处都有魔法,巨人和妖怪。
堂吉诃德办事不讲实际,单枪匹马地乱砍乱S,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都毫不怯懦,而且从来也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他的行动虽出于善良的动机,却往往得出有害的后果。
③有理想、有追求堂吉诃德的行动也说明他不是空想,不安于平凡闲暇的生活。
他不仅有理想,而且为了实现理想、改造现实可以不顾个人安危,不顾失败,表现出一种坚持理想、奋不顾身的献身精神和斗争精神。
他所向往的理想和他所奉行的原则并不全是骑士制度的产物,其中也包含着人文主义的内容。
如他憎恨奴役压*迫,特别看重自由,把锄奸救苦,除暴安良看作自己的天职。
他酷爱自由和公正,敢于为主持正义而忘我斗争。
④悲剧性和喜剧性融于一身堂吉诃德目的与手段的矛盾,造成悲剧性和喜剧性在这一人物身上的有机融合。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的历史时期,他却要复兴封建时期的骑士道,提着破矛屡次外出行侠仗义,在行侠的过程中,以骑士小说的虚幻眼光看待现实世界,闹出很多笑话,致使自己成了众人的笑柄。
但是,他外出行侠是为了维护人间正义,铲除不平。
在行侠的过程中,他屡遭挫折,甚至被打断肋骨,但他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显示出崇高的精神品质和执着的奋斗精神。
堂吉诃德具有英雄的品质,然而,他的追求不仅跟时代脱节,而且也不被人们所理解,当他最后清醒过来的时候,却即将离开人世,这些都赋予其性格以浓厚的悲剧色彩。
〖2021年整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人物形象分析
![〖2021年整理〗《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de23be916fc700aba68fcc1.png)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人物形象分析
1.堂吉诃德:
他是一个性格复杂而矛盾的人物。
(1)他耽于幻想,一切从主观出发。
行为荒唐、鲁莽,不会吸取教训。
如把风车想象成巨人,被风车摔倒在地,却说中了魔法师的诡计。
(2)他的所作所为的出发点却有着高尚的一面,即为了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
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3)他在主观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只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
他可笑又可悲,可亲又可敬,在他身上将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
在这里可以把堂吉诃德形象简单归纳如下:耽于幻想,脱离现实,但出于善良的动机,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锄强扶弱,伸张正义),行为荒唐鲁莽但表现出为了维护真理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
2.桑丘:
他是一个普通农民,他的穷困反映了西班牙农民的现状。
具有农民的智慧和求实的优点,也有目光短浅、狭隘的弱点。
3.两人对比:
一个高瘦,一个矮胖;一个骑高马,一个骑矮驴;一个沉溺主观,耽于幻想,一个头脑清醒,讲求实际;一个行动鲁莽,奋不顾身,一个谨慎小心,胆小怕事。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92d8e6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9.png)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一、《堂吉诃德》内容概况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个生活在乡下的穷乡绅、瘦弱的没落贵族因对古代骑士小说有着强烈的迷恋,开始模仿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骑士就应该有一位贵妇人陪衬,他便找了一位丑陋的牧猪女做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随后便又找了一个胖矮的农民桑丘做侍从,开始了3次周游全国,创建扶弱助强的骑士业绩。
在外闯荡的日子中,堂吉诃德还按他脑中的古怪念头行事,把风车看作巨人,把羊群当作敌军,把苦役犯当作受害的骑士,把酒囊当作巨人头,不分青红皂白,乱砍乱杀,闹出许多荒唐可笑的事情,他的行动不但与人无益,自己也挨打受苦。
但都以闹出不少笑话,到处碰壁受辱,被打成重伤或当作疯子遣送回家为下场,直到最后才明白了“那些书上都是胡说八道,只恨悔悟已迟”,悲剧结尾。
作者以一个人物对骑士文学的热衷以及做出的荒谬、可笑的事情,揭露了16世纪到17世纪初正在走向没落的西班牙王国的各种矛盾,展现了人民的痛苦和斗争,并触及了政治、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的问题。
巧妙的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离奇的幻想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给我们不仅展现了书中的场景,也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的画面。
二、深受骑士文学影响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及人物分析小说中的堂吉诃德受到了骑士文学很深的影响才在自己所幻想的情况下做出了很多可笑的事情,而当时的骑士文学已经逐渐衰退。
在11世纪至12世纪左右,由于当时的社会制度,欧洲的封建制度已经完全确立,封建主阶级的政治、经济的统治权也相对稳定,因此,骑士制度应运而生。
随着骑士阶层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欧洲文学史上产生了反映骑士精神和生活方式的骑士文学。
由于其崇尚战功冒险和典雅爱情的内容特点比较符合当时的审美需求,在文艺复兴蓬勃发展时期仍然在流行,骑士小说在西班牙的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
由于骑士阶层地位得到了提高,有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他们突破基督教的出世观念和禁欲主义,要求现世享乐,向往世俗的爱情,追求个人英雄主义的骑士荣誉和锄强扶弱的骑士精神以及温雅知礼的骑士风度等,在这种情况下,集中反映骑士阶层精神的骑士文学就应运而生了。
堂吉诃德的复杂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的复杂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19898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7.png)
堂·吉诃德的复杂人物形象分析
1.喜剧因素: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
把维护主正义,消除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天职。
见义勇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善良的动机,由于方法不对(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喜剧性的角色。
2.悲剧因素:堂·吉诃德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堂·吉诃德不单是个喜剧性角色,他坚信骑士道,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全身心浸透着对理想的忠诚,为理想而承受种种艰难困苦。
主观上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
3.不涉及骑士道时,他是一个具有渊博的学识,为理想而奋斗的战士。
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都具有远见卓识,他身上闪耀着人文主义的理想之光。
脑子里装这人文主义的理想,手中却提着中世纪的长矛。
如此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身上,使得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即丰富又复杂。
1)具有渊博学识的人文主义者对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对知识的热爱,现实的肯定,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辉。
可笑,可悲,可敬的性格统一。
在他身上将喜剧性和悲剧性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古往今来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
2)其典型意义:反映了作家的人文主义理想和当时西班牙现实之间的矛盾。
反映了作家本人的思想矛盾(嘲笑骑士制度,又试图以理想化的骑士精神来冲击落后的现实)。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解读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307b20a2c77da26925c5b0df.png)
文学WENXUE 2017.11《堂吉诃德》由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剧作家、诗人塞万提斯创作,被认为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小说。
塞万提斯在小说中成功塑造了两个多面的人物形象——堂吉诃德和桑丘,并赋予二人多重文化身份,使人物生动立体。
本文对《堂吉诃德》中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加深读者对这部作品的了解。
一、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堂吉诃德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物。
一方面,他身上体现了西班牙民族文化中的骑士精神,勇敢无畏,坚韧不屈;另一方面,他在一定程度上屈服于现实社会,因此产生了双重性格。
他受传统骑士精神的影响,决定做一个游侠,为受到压迫的人们打抱不平,尤其是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他更是想要施以援手。
在世人眼中,堂吉诃德是一个可笑的疯子,因为他把自己幻想成为一个英雄、一个骑士,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小说中骑士的荣誉感,从这一方面讲,他是一个滑稽的喜剧人物,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笑料。
另一方面,他是一个庄严的理想主义者,他身上充满正义和热情,拥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他虽然一直失败,但总是保持锄强扶弱的信念。
屡次失败使他饱受打击,最终不得不屈服于现实。
他的经历看起来荒诞不经,却是对西班牙社会的真实体现,展现了作者对社会未来、国家命运的深入思考。
1.沉迷于幻想堂吉诃德本是一个沉迷于骑士小说的穷乡绅,已年过五旬,却仍然认为书中骑士时代的生活就是现实生活,自己无论多么年老都可以成为一个受万人敬仰的英雄。
因此他试图通过自己的游侠经历恢复中世纪的骑士制度,想要打抱不平,惩恶除奸。
但在现实生活中,骑士时代早就过去一个世纪,当时的西班牙是一个教会专横的黑暗社会,在他生活的农村地区,人民经常受到各种压迫。
他在游历的过程中,把风车当成巨人,把风车的翅翼当作巨人的胳膊,在心中游侠精神的鼓舞下,他直接将长矛刺进风车的翅翼,结果长矛被折成几段,自己也受伤。
同样的经历还有很多,比如:他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将铜盆抢过来戴在自己的头上;将装满红酒的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砍杀;遇到苦役犯时认为犯人是受难的骑士,于是将他们全部解救出来,鼓励他们勇敢地向自己的意中人表达情感,等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c98b3203d8ce2f00662374.png)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沉于幻想、脱离实际的艺术典型。
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小贵族家庭,由于受到中世纪骑士小说的影响,沉醉于荒诞的幻想之中,试图复活已经成为历史的游侠制度,并以此来维护真理、反对现实和改造社会。
于是,他仿照骑上的做法,身穿古老的盔甲,手持生锈的长矛,骑上一匹瘦马,带着农民出身的侍从出门游侠。
一路上,他误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把赶路的贵妇人当落难的公主,把苦役当受害的骑士……像疯子一样地乱砍乱杀,搞得头破血流,闹出了种种荒唐而又可笑的事,直到临死前才如梦初醒。
这一艺术形象有很强的生命力。
自他问世以来,人们一直把那些沉于幻想、脱离实际、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的人称为“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塑造的这个堂吉诃德,是世界文学史上非常成功的一个艺术典型,在西方,人们把他和哈姆雷特、浮士德并称为三个最杰出的典型。
《堂吉诃德》之所以被世人评为世界最佳,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对堂吉诃德这个人物形象塑造的巨大成功。
堂吉诃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哪些典型的特征?首先,我们看到堂吉诃德是一个脱离现实、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这样一个人。
他因读骑士小说入了迷而想入非非,丧失了基本的理性。
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无视已经发生了变化的时代,企图以自己的游侠行为来复活过时的骑士制度,把单抢匹马打抱不平当做主持正义、改造社会的途径。
他沉浸在幻想中,完全丧失了对现实的感觉和判断:他把穷旅店当作城堡,把妓女当成贵妇,把理发师的铜盆当作魔法师的头盔,把皮酒囊当作巨人的头颅,把羊群当作魔法师的军队。
在他眼里,处处有妖魔为害,事事有魔法师捣乱,因此他到处不分青红皂白,对着臆想出来的敌人横冲直撞,乱劈乱刺。
结果呢?虽然他是出于善良的动机,怀着满腔的真诚,但却只能是四处碰壁,受尽嘲弄和伤害,使自己成为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
最令我们为堂吉诃德感到辛酸的是他的爱情梦幻。
堂吉诃德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堂吉诃德是怎样的一个形象](https://img.taocdn.com/s3/m/28aac61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1.png)
堂吉诃德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塞万提斯的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充满幻想和狂热的骑士形象,深受读者喜爱和赞赏。
堂吉诃德的形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理想主义者:堂吉诃德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沉迷于骑士小说和传说,渴望成为一个真正的骑士,捍卫正义和保护弱者。
他以自己为模范,投身于冒险和奇遇,试图改变现实世界以符合他心中的理想。
疯狂的幻想:堂吉诃德因过度阅读骑士小说而产生了疯狂的幻想。
他相信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骑士,将自己的冒险误认为现实。
他幻想着与巨人、巫婆和公主战斗,以及执行荣誉与义务。
善良和慷慨:尽管堂吉诃德的幻想和疯狂让他陷入尴尬和危险的境地,但他的内心却充满善良和慷慨。
他对弱者抱有同情之心,愿意为了正义和真理而奋斗。
他的善意和慷慨使他成为一个受人尊敬和敬佩的角色。
自我认同的转变:尽管堂吉诃德一开始是一个疯狂的幻想者,但随着小说的发展,他经历了自我认同的转变。
他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幻想,并最终在精神上得到治愈。
他成为一个更加理智和现实的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弥补过去的过失。
堂吉诃德的形象是复杂而多维的。
他既是一个可笑的悲剧人物,也是一个激励人心的英雄。
他的冒险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使他成为一
位令人难忘的文学人物,同时也反映了塞万提斯对于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思考与探索。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17815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74.png)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堂吉诃德一般指唐·吉诃德。
《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萨维德拉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出版的长篇反骑士小说,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堂吉诃德形象分析篇1一套滑稽的装扮,一匹瘦弱的老马,一个脱离现实的人物,一条不向现实妥协、追求理想的悲情之路。
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可笑又可怜,拥有理想,为理想奋斗却又悲情收场的游侠骑士。
一、滑稽可笑的疯癫骑士这是一个有着滑稽外表,可笑行为的骑士,这也是一个装满幻想,脱离现实的疯子。
一个五十开外的瘦削的、面带愁容的小贵族,整日沉迷于骑士文学,决计要做名垂千古的游侠骑士,穿着祖上传下的衣服,戴着残缺不全的盔甲,握着一柄生了锈的长矛,骑着一批瘦弱的老马,开始了自己游侠之旅。
他,就是堂吉诃德。
这样的描述,显然和印象中英俊强壮、盖世无双的骑士形象相差甚远,在火枪盛行的时代,他的行为和他的这身装扮一样,让人觉得滑稽可笑。
他雇佣了一个名叫桑丘·潘沙的农民做他的侍从,选了邻村一位养猪姑娘作为自己献身的“意中人”,取名叫“杜尔西内亚”。
开始游-行之后,他又闹出了一系列笑话:他将乡村的小客店当做了一座城堡,认为老板就是这里的国王,让老板加封他为骑士,结果被店老板捉弄;自以为受到骑士封赏后,他将正在旋转的风车看作是一个巨人,冲上前去进行了一次惨烈的战斗,结果满身是伤;他将羊群看作一列军队,冲上去展开厮杀,结果让放羊的牧童用石子打肿了脸,打落了牙齿堂吉诃德的这些荒唐行为是世人所无法理解的,因而他总是受世人的嘲弄。
这些滑稽可笑的行为源自于他对骑士小说的迷恋,在他的脑海里,装满了骑士幻想,这让他成为了一个脱离现实,没有现实感觉的疯子。
他把骑士小说的描写当成现实生活,处处模仿骑士,在他的眼里到处都是妖魔鬼怪,到处都有他行侠仗义、建功立业的机会。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ba9ee53376baf1ffc4fadd5.png)
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畸形繁荣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发源地西班牙,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基本特征:①思想上,主人公多无业游民,不幸命运,为生活所迫的欺骗、偷盗和各种恶作剧,及消极反抗情绪;②取材上,现实生活,市民平民生活;③结构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足迹经历生活安排场景。
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再现了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
欧倾注了自己全部美好的感情。
人们从荒唐事中可看到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
他冲向羊群、戳破酒囊、与风车搏斗,是因为这些在他眼里是社会恶势力。
他的骑士职责便是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并为理想去赴汤蹈火。
这是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为了美好理想粉身碎骨在所不辞的勇敢斗士了。
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
人的意志的言论是有理的、铿锵有力的,对人类美好未来有着坚定地信念。
从他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
这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深沉含义。
桑丘:仆人和主人公相对应,外表和内在都形成鲜明对比,又相互影响相互感染,不可分割。
桑丘善良朴实、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在与堂吉诃德行侠中,受堂吉诃德感染,心胸渐宽阔。
此,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
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
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1、骑士抒情诗:即普罗旺斯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
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
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扞卫“题:“第一真如此第二,的基础第三,塞万提斯早在17世纪就写出了《唐吉诃德》,可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唐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及意义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98edc5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5e.png)
堂吉诃德的形象分析及意义一、本文概述《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作品通过讽刺和幽默的手法,深入剖析了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性。
堂吉诃德这一形象,以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经典。
本文旨在通过对堂吉诃德形象的细致分析,探讨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堂吉诃德》的创作背景、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堂吉诃德这一形象在小说中的核心地位。
我们还将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以及分析堂吉诃德形象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堂吉诃德形象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还能够从中领略到塞万提斯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
二、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创作的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主人公,他以其独特的性格和复杂的形象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堂吉诃德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角色,他既是一个可笑的小丑,又是一个悲剧性的英雄,他的形象分析需要我们从多个维度进行。
堂吉诃德是一个深受骑士精神影响的理想主义者。
他坚信骑士道的精神,并以之为自己的生活准则。
然而,他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这导致他的行为往往显得荒诞不经,甚至滑稽可笑。
他试图用骑士的方式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使得堂吉诃德的形象具有了深刻的讽刺意味。
堂吉诃德是一个充满勇气和正义感的人。
他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愿意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自己。
尽管他的行为常常显得不切实际,但他的勇气和正义感却让人肃然起敬。
他的形象展示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如何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正义。
堂吉诃德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中既有高尚的一面,也有荒谬的一面。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b6146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f.png)
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引言《堂吉诃德》是西班牙文学家塞万提斯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视为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主人公堂吉诃德的形象为中心,展示了一个自尊心极强、脑海中充满幻想的骑士形象。
本文将对《堂吉诃德》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讨他们在小说中的作用和意义。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是整个小说的核心人物,他是一个普通人,但却自尊心极强,一心想成为真正的骑士。
堂吉诃德通过阅读骑士小说来获得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从而开始了他自己的冒险旅程。
他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着虚幻的荣誉和理想,对于现实世界的蔑视和幻想世界的迷恋成为他塑造的重要特征。
堂吉诃德的形象既悲剧又荒谬,他的行为虽然滑稽可笑,但也带给人们深思,他追求的是理想和真实的美好事物,但却陷入了自己的痴迷中。
他相信自己是一个真正的骑士,但却被现实无情地打击,最终导致他精神崩溃。
圣伊苏尔多圣伊苏尔多是堂吉诃德的忠实仆人,他忠于主人,并且经常提醒主人回归现实。
他是一个明智而理性的人,对堂吉诃德的幻想世界保持怀疑态度。
圣伊苏尔多在整个小说中扮演着一个反面形象,通过与堂吉诃德的对比,凸显了堂吉诃德的荒谬与幻想。
圣伊苏尔多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现实世界的把握力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他常常警告堂吉诃德,尽管他的提醒往往被堂吉诃德忽视,但他始终尽力维护主人的利益。
他是一个善良、深思熟虑的角色,通过他的存在,使得整个故事更加丰满和真实。
伊克巴莱迪亚伊克巴莱迪亚是堂吉诃德的爱人,她是一个美丽而纯真的年轻女子。
她对堂吉诃德保持着一种温柔和关爱的情感,但也无法理解他的幻想世界。
她的形象展现了爱情的力量和对理智思考的限制。
伊克巴莱迪亚在小说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她的存在使得堂吉诃德的追求有了一种动力,同时也成为了他痛苦的源头。
伊克巴莱迪亚的善良和纯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丝温暖和人性。
总结《堂吉诃德》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它们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展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内在的世界。
堂吉诃德的形象集中体现了自尊心、荒谬和幻想,而圣伊苏尔多和伊克巴莱迪亚则通过与他的对比,凸显了堂吉诃德的荒诞与现实之间的对立。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9f491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19.png)
堂吉诃德形象分析堂吉诃德形象分析:1)一个喜剧性角色:在小说第一部中,作者着重揭示了堂吉诃德性格中的喜剧因素。
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了巨人,把穷客店着成了豪华的城堡,把理发师的铜盆当做魔法师的头盔,把羊群当做军队,把苦役犯当做受害的骑士。
他坚信骑士道,如果有谁否认游侠骑士,在他看来?就仿佛要人相信太阳不放光,冰霜不寒冷,大地不滋育万物一样。
”他从来不承认失败,并想出种种可笑的理由为自己辩护,认为是魔术师跟他作对,剥夺了他的“胜利光荣”。
这些都是令人感到滑稽可笑的。
2)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堂吉诃德绝不是单纯的喜剧性的角色。
作者把堂吉诃德放在种种意料不到的场合,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的这一特点,从而展示出他性格中的这一高贵品质;为了追求自己的正义理想而置自身危险于不顾,愿为社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他虽然被人当做疯子一样关在笼子里,但不以为苦,反以为荣,他不但没有失去信心,还安慰别人:“干了我们这一行,这种灾难都是免不了的。
”他更不怕死,他把非洲凶狮的笼子打开,凭一把又锈又钝的短剑,敢于和狮子决一胜负。
与单纯的喜剧性角色不同,他又是一个带有悲剧因素的人物,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的“疯子”。
他从善良的愿望出发,立志铲除人间的恶魔,反对压迫,锄强扶弱,一往无前,无私无畏,表里如一,认真严肃。
这使得读者在因为他的疯癫发笑之余会对他这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感到由衷地敬佩。
3)一个具有渊博学识的人文主义者:只要不提骑士道,堂吉诃德的谈吐应答都十分高明,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的见解高出于周围的人。
他对社会的批评,对战争、法律、道德、文学艺术的看法具有远见卓识,闪耀着人文主义的思想光辉。
清醒时的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
他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不懂得什么叫做‘我的’,什么叫做‘你的’?的?黄金国土”。
堂吉诃德心目中的游侠骑士是个全材,他既是一个“懂得公平分配公平交易的原则”的法学家,又是神学家,医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甚至“会钉马蹄轶和修理鞍辔”;品德上还要具有勇敢、文雅、胆大和为了“坚持真理,不惜以生命捍卫”等各种美德。
《2024年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范文
![《2024年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56d0b1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8e.png)
《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篇一一、引言堂吉诃德,这位在文学史上留下深刻烙印的骑士形象,是塞万提斯笔下最为著名的角色之一。
他以其独特的性格、矛盾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社会背景,成为了文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经典形象。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堂吉诃德形象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内涵与价值。
二、堂吉诃德的英雄形象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位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英雄形象。
他怀揣着骑士道精神,勇敢地追求真理与正义。
他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弱者争取权益,为正义而战。
这种英雄主义精神,使得他在小说中成为了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然而,在现实世界的纷争中,这种理想主义的追求也带有一定的悲剧性。
他坚持信仰与道德准则,最终却难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个无法融入现实社会的孤独者。
三、堂吉诃德的矛盾性格其次,堂吉诃德的性格具有鲜明的矛盾性。
他既有坚定而强烈的信念,又有易于受到诱惑的软弱面。
他既是道德的捍卫者,又经常在面对现实世界的种种困境时感到迷茫和无助。
这种矛盾性格使得他在小说中具有复杂而深刻的心理活动,使读者在思考其行为时能够深入到其内心世界。
同时,这种矛盾性格也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人生启示。
四、堂吉诃德的社会背景再次,堂吉诃德形象还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问题。
在小说中,堂吉诃德所追求的骑士道精神实际上已经过时,而他却依然坚守这种观念。
这既体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尊重,也反映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不满。
通过堂吉诃德的形象,塞万提斯揭示了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如道德沦丧、信仰缺失等。
同时,堂吉诃德的形象也具有批判意义,他既是对过去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现实的一种批判。
五、堂吉诃德形象的现代意义最后,堂吉诃德形象在现代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他的英雄主义精神、矛盾性格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的缩影。
他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想主义的精神,勇敢地追求真理与正义;同时也要正视现实的困境,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2024年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范文
![《2024年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3c80257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5.png)
《堂吉诃德形象的多重解读》篇一一、引言堂吉诃德,这一名字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并不陌生。
他是塞万提斯笔下的经典人物,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角色之一。
堂吉诃德这个形象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既是一个充满理想和浪漫的骑士,又是一个在现实世界中不断碰壁的悲剧人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堂吉诃德形象进行解读,以深入探讨其性格特征、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
二、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首先,堂吉诃德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的人物。
他热衷于追求正义和公平,坚持自己的骑士道精神,勇于挑战强敌,维护弱者的权益。
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在堂吉诃德心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使他在现实生活中也以骑士的准则来行事。
例如,他常常想象自己是一位勇敢的骑士,为了拯救美女而奋不顾身。
这种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使得堂吉诃德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角色。
三、堂吉诃德的现实困境与矛盾性格然而,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的同时,堂吉诃德也面临着现实的困境。
在现实世界中,他的行为常常显得荒诞和可笑。
他常常将风车视为巨人,将羊群视为军队,这种错位的认知使得他在现实生活中屡屡碰壁。
同时,他的矛盾性格也使得他在处理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
他既想成为一个英雄,又无法摆脱自己的软弱和无知。
这种矛盾性格使得堂吉诃德成为一个具有深刻反思意义的角色。
四、堂吉诃德的社会意义与文学价值从社会意义来看,堂吉诃德形象反映了当时西班牙社会的种种弊端。
他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批判和反思。
同时,他的现实困境和矛盾性格也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因此,堂吉诃德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能够引发人们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和反思。
从文学价值来看,堂吉诃德形象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他是一个具有复杂性和多面性的角色,既有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又有现实困境和矛盾性格。
这种复杂性使得堂吉诃德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角色,让读者在欣赏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人性和社会问题。
可笑可爱可悲的疯子_堂吉诃德疯子形象分析
![可笑可爱可悲的疯子_堂吉诃德疯子形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96be3383c4bb4cf7ecd13c.png)
2007.7THE NEW ORIENT 54《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
西班牙人民把它视为民族的骄傲,世界人民把它看成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马克思把《堂吉诃德》看作欧洲小说里数一数二的作品[1],西方评论家往往把堂吉诃德称为“不朽的典型”[2]。
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几乎是人尽皆知的典型事例。
一、堂吉诃德是一个可笑可爱可悲的疯子1.可笑的疯子堂吉诃德脱离实际,迂阔顽固,以幻想代替现实,是一个脑子里装满了骑士幻想、完全没有现实感觉的疯子。
他带着幻想中的骑士狂热,把风车当成了巨人,勇敢地冲上前去搏斗,大战一场,最后弄得遍体鳞伤。
明明是穷客店,门口站着两个妓女,但是在他眼里客店却“变成一座堡垒,周围四座塔,一个个塔尖都是银光闪闪的,凡是书上写的壕沟、吊桥等,这里应有尽有”。
他向心目中的城堡走去,还一心等待着有个“侏儒在城堞间吹起号角,传报有骑士来临”。
小店主是城堡的长官,门口的妓女也就成了贵妇人了。
明明是羊群,他却一口咬定是魔鬼幻化成的军队,冲上前去撕杀;明明是一队苦役犯,他却硬把他们说成是受害的骑士,冲杀过去解救他们;护送女眷的队伍、送葬的行列,在他脑子里都幻化成为抢劫贵妇的强盗,他拼死也要把别人杀散。
真是令人可笑!最可笑的是他所谓的“意中人”,他把身体粗壮,嗓门洪亮,胸口还长着毛的农村姑娘,当成“世界上最美的公主”,并情愿去深山隐居修炼,为心上人发疯哭泣。
他在冒险途中遇到过无数个美女,但他认为没有人能和他的杜尔西内亚相比。
他丰富而又荒唐的想象力,创造出种种离奇的幻想。
他的想象,他的逻辑,只增强了自己的信念,更促进了他的热忱,于是他济世救人的大事业,就成了一连串的发疯胡闹,成为了人们的笑柄。
2.可爱的疯子他的可爱之处是指他品德善良,精神崇高,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第一,他是真诚的。
堂吉诃德“坚持真理,不惜以性命来捍卫真理”。
他扮演的是“游侠骑士”的角色,他在不同的时间、场合发表了许多有关“骑士”、“骑士书”以及“游侠学”等的见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班牙文学流浪汉小说和骑士文学畸形繁荣流浪汉小说16世纪中叶发源地西班牙,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
基本特征:①思想上,主人公多无业游民,不幸命运,为生活所迫的欺骗、偷盗和各种恶作剧,及消极反抗情绪;②取材上,现实生活,市民平民生活;③结构上,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足迹经历生活安排场景。
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无名氏的《小赖子》(《托马斯和上的小拉撒路》)。
主人公拉撒路。
塞万提斯西班牙小说黄金时代代表作家,现代小说之父。
“雷邦托的独臂人”。
《堂吉诃德》西方长篇小说奠基之作。
(堂:贵族标志)漫游的形式。
创作愿意:本意是看起来似乎是“要把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并“把骑士小说的那一套扫除干净”,并且实现了。
《堂吉诃德》大于作者原想法,他把对社会现实的描绘结合起来,逼真再现了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
欧洲第一个悲喜剧双重因素的形象,底色为喜剧人物。
人物形象分析:堂吉诃德:作者通过疯疯癫癫的堂吉诃德的可怜的遭遇,给游侠骑士画了一幅漫画像,告诉人们读骑士小说的可怕。
这种被骑士小说弄得神魂颠倒、荒唐可笑的秉性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最直接含义。
与这种讽刺相对照的是,作者对堂吉诃德倾注了自己全部美好的感情。
人们从荒唐事中可看到堂吉诃德锄强扶弱、维护正义、嫉恶如仇。
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
他冲向羊群、戳破酒囊、与风车搏斗,是因为这些在他眼里是社会恶势力。
他的骑士职责便是争取自由平等,并为理想去赴汤蹈火。
这是塞万提斯笔下的骑士已不是中世纪的骑士,而是为了美好理想粉身碎骨在所不辞的勇敢斗士了。
他发表的关于自由、美德。
人的意志的言论是有理的、铿锵有力的,对人类美好未来有着坚定地信念。
从他身上体现出人类最普遍最美好最崇高的思想感情。
这是作者赋予堂吉诃德的深沉含义。
桑丘:仆人和主人公相对应,外表和在都形成鲜明对比,又相互影响相互感染,不可分割。
桑丘善良朴实、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在与堂吉诃德行侠中,受堂吉诃德感染,心胸渐宽阔。
艺术手法:①巧妙运用一对对矛盾且紧密交织,是小说层次分明人物性格突出,这里更加深刻含蓄;②对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与虚构、创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提出新观念;③全面揭示不确定性,这是对现代小说的一大贡献。
骑士文学骑士文学盛行于11—12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生活理想。
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它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了土地和其他报酬,成为小封建主。
因此,他们在思想上是支持封建等级制的。
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级,。
在接触了生活和文化之后,骑士精神逐渐形成。
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以此作为骑士的最高荣誉。
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信仰去冒险。
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文明带回到当时仍处在相对落后状态的西欧各国。
法国是骑士文学最兴盛的地方。
主要体裁有抒情诗和叙事诗(诗体传奇)。
骑士抒情诗的中心地是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作者主要是封建主和骑士,也有少数是社会下层出身的人。
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
骑士文学也表现出一定的反封建精神。
1、骑士抒情诗:即普罗旺斯抒情诗,因其主要流行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一带,故有此名。
它主要抒写骑士与贵妇人之间在黎明时缠绵悱恻、依依惜别的恋情,讴歌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和崇拜,以及他们为了爱情而去冒险征战、建功立业的骑士道德。
在艺术上,骑士抒情诗注意心理描写,感情细腻,对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抒情诗产生过影响。
2、骑士传奇:采用荒诞不经的冒险故事形式,赞美忠于国王,锄强扶弱,为捍卫、荣誉或爱情而献身的骑士精神。
按照题材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古代希腊罗马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廷系统三类,其中以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最为典型。
艺术上,骑士传奇既有荒诞不经、神秘色彩浓厚、歪曲现实的缺陷,也有想像丰富,情节引人,注意人物心理刻画等优点,对后来的浪漫主义文学颇有影响。
《朗斯洛,或坐囚车的骑士》和《特里斯丹和绮瑟》是骑士传奇中的名篇。
“《唐吉诃德》之所以成为世界之最,是因为它提出了一个人生中永远解决不了的难题: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董燕生教授)“第一,人类从精神层面上总有一对矛盾:理想和现实。
这是第一位的。
《唐吉诃德》利用文学形式将这对矛盾揭示得深刻而生动,可说淋漓尽致,使得每代人都感受到果真如此,予以认同。
第二,从艺术角度讲,塞万提斯通过《唐吉诃德》的创作奠定了世界现代小说的基础,就是说,现代小说的一些写作手法,如真实与想象、严肃与幽默、准确与夸、故事中套故事,甚至作者走进小说对小说指指点点,在《唐吉诃德》中都出现了。
第三,塞万提斯早在17世纪就写出了《唐吉诃德》,可说他是现代小说第一人,正因为他是第一人,所以他的《唐吉诃德》对西班牙文学、欧洲文学,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德明教授)一部经典著作,永远给人以不同的感受,给人以新的启迪。
不同时代的人,不同生活经历的人,不同人生理想目标的人,都会有着不同的理解。
所以,这样的作品,不仅当时会被译成多种文字,而且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会有新的译文出现,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而《堂吉诃德》正是这样一部作品。
(家孟教授)复译《唐·吉诃德》的中文版本,据出版的先后顺序和流行程度主要有绛、董燕生和唐等几个版本。
几位先生的中文功底深厚,翻译水平很高,其译作也风格各异。
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对《唐·吉诃德》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
《唐·吉诃德》的中文版本,据出版的先后顺序和流行程度主要有绛、董燕生和唐等几个版本。
几位先生的中文功底深厚,翻译水平很高,其译作也风格各异。
本论文的写作目的旨在对《唐·吉诃德》中出现的成语和俗语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
1 36 中文摘要《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塞万提斯。
主要描写和讽刺了当时西班牙社会上十分流行的骑士小说,并揭示出教会的专横,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困苦。
《堂吉诃德》问世以来,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堂吉诃德的名字在不同历史年代,不同国家都流传着。
别林斯基曾说,堂吉诃德是一个“永远前进的形象”。
堂吉诃德的名字已经变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成了脱离实际、热忱幻想,主观主义,迂腐顽固,落后于历史进程的同义语。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在著作里不止一次地提到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的形象在今天仍保持它的意义。
2 1塞万提斯是西班牙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
1547 年9 月29 日出生,1616 年4 月23 日逝世。
他被誉为是西班牙文学界里最伟大的作家。
《堂吉诃德》由塞万提斯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
许多评论家称《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塞万提斯也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
骑士文学在15、16 世纪盛行于西班牙,而它的产生与西班牙的历史境遇密切相关。
当时,西班牙首先击败了阿拉伯人,获得解放,完成统一。
骑士文学在15、16 世纪盛行于西班牙,而它的产生与西班牙的历史境遇密切相关。
当时,西班牙首先击败了阿拉伯人,获得解放,完成统一。
此后走向复兴,发现新大陆,激起冒险热,称霸欧美,成为强盛的帝国。
这一切“使业已瓦解的‘骑士’死灰复燃。
这种骑士成为西班牙理想中的英雄。
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骑士小说的盛行。
不过文艺复兴时期,一方面封建神学的旧文化遭到打击,逐渐衰落;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兴起,向封建文化体系发起攻击,骑士文化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为此,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将骑士小说扫除干净,消除骑士小说在群众中的声望和影响。
2 1-2堂吉诃德,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同时又具有类型的意义。
这两部作品均可以视作是对个体存在的勘探,揭示出人类精神现象、生存状态与生存境遇的一个侧面。
它们是“思索的小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况,从而思考着生存的本质与人的处境。
这些思考并不建筑在概念与推理之上,而是根植于人物的丰富的生活世界。
2 2在人物形象方面,堂吉诃德与阿Q 都是文学人物画廊中不朽的形象。
虽然这两个人物形象出现的时间相隔三百多年,在阶级出身、生存环境、社会地位、思想、行为方式、人生经历等各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是在意识、性格、命运、语言甚至其美学蕴,社会意义等方面又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可以这样说堂吉诃德与阿Q之间,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2 2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兼具崇高和滑稽两面,令读者嘲笑又哭泣。
所以,这两部小说都是悲喜交错的艺术作品。
然而两部小说又存在着差异:阿Q 有着可笑的性格与可悲的命运,而堂吉诃德是在滑稽的言行中表现出崇高的理想和精神。
2 2“作为一个典型在纯文学创作中再也没有一个人物能具有比堂吉诃德更稳固的地位了川”。
法国19世纪批评家艾米尔蒙太居E(meil I试onte邵t)在他的((文学典型和美学幻想》(TypesLitteraiersetFantaisiessi]htetqiues)(1833)里把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少年维特、维尔海姆·麦斯特四个角色称为合乎美学标准的四种类型2l]。
堂吉诃德战风车,几乎是尽人皆知的典型事例,在很多头脑中,堂吉诃德是一个做事古怪的疯子,他带着一个傻子出门乱闯,干尽了发疯胡闹的事。
堂吉诃德性格里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脱离实际,把幻想当作现实。
在他眼里,到处是法师魔怪,到处有奇境险遇,他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成军队,把装红酒的皮袋当作巨人脑袋。
他认为这些都是他行侠仗义、降魔除怪的好机会。
但他的好心总是得不到好的结果,他不是被风车翅膀抛到远处,就是被牧羊人用石头砸伤,不但自己大吃苦头,还连累得别人也跟着倒霉。
他搭救受地主毒打的牧羊孩子,反害得这个孩子挨了一顿更厉害的毒打,气得这个孩子诅咒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游侠骑士,请求堂吉诃德尽管瞧他给人切成一块块,也别来救助,还是随他倒霉去。
堂吉诃德还非常顽固,闯了祸不肯认错,闹了那么多笑话,也不肯吸取教训,仍旧蛮干下去,这些细节体现了堂吉诃德得荒唐而又自信、疯狂而又固执的性格。
3-1、2人们大都看到了他身上所蕴含的哲理意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现实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环境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都会制约人的行动。
但是人的主观意志总是要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理想总是高于现实但又来源于现实。
人可以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去改造世界,也就是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在这一方面,堂吉诃德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理想主义者。
他始终坚持伸正义、寻求真理、惩恶扬善,虽然没有取得真正的英雄业绩,但却给别人带去更多灾难,但他矢志不渝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
这也是为何在对堂吉诃德的评论中会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悲喜交织的人物的原因。
堂吉诃德的悲剧在于他对理想的追求方式不被接受,不被人理解,而且还被别人称为“疯子”“可笑”“着魔”“荒谬”;而他的喜剧性则表现在他的疯狂行为带给人们的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