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一、我国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问题1、我国食用菌种业缺乏创新。

我国既是食用菌资源大国,又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出口国。

但是,作为核心技术(产业“芯片”)的菌种,除木耳、玉木耳、银耳等品种外,目前大宗食用菌类品种几乎被国外垄断,如双孢菇菌种市场被美欧企业占据,白色金针菇菌种被日本千曲化成公司垄断。

究其原因,在于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虽快,但种业科技研发起步晚、起点低,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技术支撑严重不足,突出表现在食用菌菌种以作坊式而非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育繁推相互脱节、品种更新极慢、基础研究薄弱、技术支撑不足等诸多方面。

2、食用菌市场混乱,阻碍产业良好发展。

菌种对于食用菌而言至关重要,好的菌种蕴含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决定着企业的兴衰。

然而,目前我国菌种市场呈现比较混乱的状态。

①菌种厂设立缺乏合理的规划。

食用菌产业利润丰厚,不少企业纷纷投资设立菌种厂。

然而由于制作工艺的匮乏,菌种质量低下,食用菌产量低下。

②菌种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菌种培育需要专业的知识,在经过严格的工序之后才能产出合格的菌种。

然而,在当前的育种人员中,有不少未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属于非专业人员,对于育种工作仅仅掌握皮毛。

③市场广告宣传混乱。

广告属于产品经营最重要的环节和范畴,借助媒介进行广告投放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影响力。

然而,为了能够达到良好的产品宣传效果,不少企业在广告投放时不免夸大其词,违背事实,宣传泛滥,严重阻碍了食用菌产业实现良好发展。

3、我国食用菌生产方式整体上仍然粗放。

目前食用菌生产仍然以传统农法栽培为主,并且普遍以分散的家庭生产经营方式为主,属于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其生产技术不规范,缺乏标准化的工艺和流程,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

4、产品质量稳定性问题限制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食用菌在产品、质量以及包装上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质量稳定性上依旧不足,让人担忧。

近年来,因产品质量而导致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此,各企业必须提高警惕,竭力保证食用菌的质量。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

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分析我国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大国,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食用菌的栽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食用菌的研究正在进一步加深,发挥出了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的基本功能,所以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接下来一起看看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及未来发展。

一、食用菌的生产现状分析目前来说,食用菌生产装备已经历经了从无到有的具体过程,也实现了从单机到成套的模式转变,整个历程中,食用菌的生产装备开始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壮大而进步,面对不同的时期,食用菌生产对于机械化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

1.1食用菌生产设备的相关企业缺乏带动力目前,食用菌生产设备的终端企业已有100多家,但是尚未形成巨大的规模,还缺乏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多数都是家族管理模式,因此企业并没有科学的管理规范。

企业整体的竞争水平不高,以至于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所以导致各种矛盾频频出现。

1.2食用菌装备企业缺乏技术型人才在国内,食用菌生产装备企业中的相关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还有些人员只是片面理解机械技术,并没有过多重视食用菌生产工艺,所以在尚未接受专业技术培训的时候,影响到他们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在管理层面和营销层面的人才始终留不住。

由于部分人才相对缺乏,企业本身自主开发的能力较弱,加之工艺装备水平不高,影响到产品的整体技术含量,导致市场的竞争力较低。

1.3食用菌装备技术水平处于落后状态现阶段,很多工厂化生产中的辅助类产品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的问题,还有些工艺流程相对简单,使得少数企业对于产品生产环节和功能上实现了创新,却无法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

食用菌生产设备的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等多方面问题备受关注,但是却仅有小部分达到了国际技术水平,特别是智能控制技术的合理应用上,和多数国家及国际范围内的同等应用相比差距较大,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1.4食用菌生产装备标准相对滞后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分析,食用菌机械产品在设计、生产及使用的时候还是缺乏着基础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得生产企业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生产设备,不同的生产标准所设计的同样零件无法通用,影响了设备具体的使用效果。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调研报告食用菌是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真菌,蛋白质含量在13~46%,比普通果蔬高3~10倍,氨基酸多达18种,因其营养价值高,生产周期短,成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在调整优化结构、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明确食用菌产业在我市的发展定位和方向,采取发放调查表、实地查看、现场交流、座谈研讨等形式,对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了解,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一)总体形势1.总体形势。

我国食用菌产业已成为继粮食、蔬菜、果树、油料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产业。

2021年总产量4061.6万吨、总产值3466亿元,加工企业4.06万家,主栽品种80余种,商品化生产50多种,规模化栽培30多种,香菇、平菇、黑木耳、金针菇、双孢菇、毛木耳产量居前6位,占总产量的80%,形成了大宗品种稳步发展、珍稀菇类较快发展、药用菌类异军突起的百菌争艳局面。

食用菌年产量达到200万吨的有河南、福建、山东、黑龙江、河北、吉林、江苏、四川8个省,产能占的68%;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县有500多个,亿元以上的县有1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3000万人。

形成了河南省西峡县、福建省古田县、黑龙江省东宁县等一批知名产地。

庆元香菇、古田银耳、通江银耳、五营黑木耳、泌阳花菇、姚庄蘑菇等获得地理标志认证,东宁黑木耳和房县黑木耳获得欧盟地理标志认证。

2019年发布的第九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中,以食用菌为主导产业有15个村镇;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中以食用菌为特色的有7个。

我国食用菌生产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品牌化转变。

适宜于工厂化生产的金针菇、杏鲍菇、白玉菇等品种摆脱自然环境约束,向大城市周边聚集,产品无需预冷保鲜,可直接供应市场,物流成本更低,生产效率更高,蘑菇的新鲜度、品质品相更好。

2.我市食用菌产业优势。

一是环境优势。

我市气温凉爽、气候适应,昼夜温差大,生产出的食用菌与南方产地相比具有肉厚、干物质高、品质优、营养价值高的优势,市场认可度高,吸引东南部客商来宁发展食用菌产业。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养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益健康的食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喜爱。

近年来,食用菌产业日益壮大,为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食用菌产业的现状1.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食用菌产业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年产量持续增长。

据统计,我国食用菌年产量达到xx 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0%,且连续多年保持较高增长率。

2. 品种丰富多样。

我国食用菌品种繁多,有香菇、杏鲍菇、草菇、平菇等多个常见品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发力度加大,新品种的研发和推广也在不断增加,使得食用菌的口感和营养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 产业链完整。

食用菌产业涵盖了从菌种培育、物料加工、种植、采摘、加工到销售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各个环节的专业化、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优势1. 国内外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和品质,食用菌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的食材,具有巨大市场潜力。

同时,国外市场对中国食用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我国的食用菌产业拓宽了出口渠道。

2. 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用菌的种植适合于农村,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农村土地闲置和农机技术的应用,可以将食用菌的种植与农业生态循环相结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 技术力量支持。

我国在食用菌的种植技术、生产工艺和食品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经验积累。

政府和科研机构也在积极支持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创新和转化,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建议1. 市场竞争激烈。

虽然食用菌产业有较高的市场需求,但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要在市场上立足,企业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加强营销和宣传力度。

2. 技术创新不足。

虽然我国在食用菌技术方面有较大优势,但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和创新不足的问题。

食用菌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食用菌市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1食用菌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我国幅员辽阔,食用菌资源丰富。

目前我国已知的菌物1.6万种,其中可食用的近1000种,广泛食用的有200种左右,人工驯化栽培成功的食用菌也已超过100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食用菌产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我国食用菌产量已高达3169.68万吨,直接产值1707亿元,间接产值6828亿元,从业人口逾2000万。

我国食用菌产量已占全球总产量的75%以上。

其中香菇、平菇、双孢菇、黑木耳和金针菇作为主打产品,在国内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品牌效应,产量多年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

食用菌也己成为我国多地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为扶贫的首选项目之一,食用菌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我国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产值稳步上升。

2013年,我国食用菌总产值达2017.9亿元,是2000年227亿元产值的近10倍;根据中国食用菌协会统计,2013年食用菌类出口量为134.13万吨,创汇额是31亿美元,食用菌的国内消费量也达到了2875万吨。

香菇、平菇、双孢菇、黑木耳和金针菇仍然占据食用菌国内消费榜的前五大类。

一方面说明主流菌类的技术、规模、销售渠道、销售习惯等相对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其他食用菌的发展在供应量、市场需求量、消费习惯的培养等方面尚无突破,既有空白也有挑战。

我国食用菌国外市场可观,出口商品形式多种多样。

在我国众多出口农产品中,食用菌产品每年出口金额均超过8亿美元。

以蘑菇罐头为主的加工品、鲜品和干品为主要出口产品,其中,有5个品种的食用菌产品出口金额都在5000万美元以上,分别是:双孢蘑菇罐头、干香菇、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鲜的香菇和松茸。

出口金额和平均出口单价保持增长趋势的主要是干木耳、银耳等几个品种的食用菌产品,其出口金额一般都在2000耀5000万美元之间。

但是今年食用菌产业效益整体下滑,市场出现发展瓶颈,整个食用菌行业迎来寒冬,这也说明该行业在近年的快速发展中累积了很多问题。

食用菌行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食用菌行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食用菌行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陆解人:当前我国食用菌行业发展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第一个是行业正处发展初期,尚不成熟,要进一步拓展,向广度、深度进军,要让各个环节能够配套齐全,且按标准化生产的要求,上档次。

尤其要注重食用菌市场的培育和开拓,注重深加工的发展和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使食用菌产业能够保质保量持续发展。

第二就是人才问题。

人才应该说是目前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为什么这么说呢?食用菌产业是近二三十年才真正形成规模的一个朝阳产业,发展速度过快,就出现了人才供应不上的状况。

因此,我觉得人才队伍的培养应该是下一步予以重点关注的。

第三个问题,就是科学技术方面。

也就是说要从科学的角度去研究这个行业。

虽然我国目前有一些专用的食用菌研究院所,也有一些高校设有生物、菌类研究专业,但是从研究发展的进度和步伐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

董正国:您说的没错,我们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这些问题。

此外一点就是,我们虽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输出能力,但是我们还特别需要一些掌握更全面技术、更高深技术的人才。

第二点就是资金问题,尽管我们现在想尽一切办法来协调,包括政府拿出钱来支持、贴息等等,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农民对资金的需求。

食用菌这个产业的门槛还是有一定高度的,对于较为贫困的农民,他们加入进来的困难就比较大。

现在我们县委、县政府的主要做法就是打捆使用一些资金,尤其是一些国家的扶贫资金,来帮助农民搞种植。

但是仍然还有大部分收入很低的农民进不了这个门槛,一方面我们地方政府会拿出资金来帮助他们,同时也希望得到各方的扶持。

第三个就是技术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们现在从科研、生产技术、加工、销售能够形成一个链条,但是总的感觉还是技术不精,刚才陆副会长提到的,如何能够通过技术的研发,使食用菌的产量及质量再提升、品质再优化,那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意义重大的。

高树满:我们现在的食用菌加工,还比较多地停留在鲜品阶段,真的应该研发出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一些产品,例如保健品、医用品等,这些产品的利润都是巨大的。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健康有益的食材,食用菌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同时,随着人们食品健康意识的提高,食用菌产业也在逐步壮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食用菌产业的现状1. 调查数据近年来,食用菌产业持续高速增长。

以全球总产量来看,中国已超过日本和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食用菌产国。

2019年,中国食用菌的总产量达到2700万吨,产值超过600亿元(人民币)。

2. 产业结构目前,中国食用菌产业的主要产区为山东、辽宁、山西、河北、江苏等地。

在产业结构上,以生产风干菌、鲜菇为主,其中鲜菇销量目前占据食用菌产业的主导地位。

此外,冻干、罐头等深加工品种也逐步增多。

3. 行业分工食用菌产业的生产链包含菌种供应、菌棒生产、菌蘑栽培、加工运输等环节。

不同环节的企业、机构和个体间实现了分工合作,形成了完善的产业生态。

同时,随着行业的发展,各个环节之间也逐渐出现了龙头企业。

二、食用菌产业的未来趋势1. 转型升级未来,食用菌产业需要从低端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发展高端、集约型、现代化的产业形态。

在生产模式上,将加强生态环保意识,推进循环农业、有机菌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在管理模式上,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行市场化运作,增强企业竞争力。

2. 智能化发展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推广,食用菌产业的生产方式也将发生变革。

智能化、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通过传感器、云计算等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

3. 健康食材在营养和健康方面,食用菌已经被公认为一种优质食材。

未来,食用菌产业将进一步注重生产高品质、无污染的食用菌,逐步淘汰品质差、安全隐患大的菌种。

同时,食用菌作为一种具有健康功效的食材,将被越来越多人关注和喜爱。

4. 多元化发展未来,食用菌产业将越来越多元化。

食用菌产业的利用价值将得到更好的开发,如生物医药、化妆品、饲料等领域。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食用菌产业是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部分。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多种维生素、无胆固醇等优点,被誉为“森林肉”和“植物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产业之一。

目前,我国食用菌产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我国食用菌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万亩,年产量超过了1000万吨。

其次,产业结构逐渐优化。

原来主要以野生食用菌为主的产业已经转变为以栽培食用菌为主的产业。

这样可以保证食用菌的品质和产量,并且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

再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食用菌产业在种植技术、加工技术、贮藏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提高食用菌的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产业链不断延伸。

食用菌产业涉及到食用菌种植、采摘、加工、包装、销售等多个环节,为相应的配套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比如原材料供应、设备制造等。

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产量增长过快导致市场供需失衡。

近年来,食用菌产量增速迅猛,导致市场供应过剩,价格下跌。

其次,食用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行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一些小散企业生产的食用菌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不良影响。

再次,食用菌产业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

食用菌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废弃物进行堆肥,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食用菌的生产过程还存在一些环境污染的隐患,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改进。

最后,市场竞争加剧。

由于食用菌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进入,竞争加剧,利润空间逐渐被压缩。

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食用菌产业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其健康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力度,包括提供财政补贴、贷款优惠政策等,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其次,加强行业管理,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提高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关于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关于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

一、概述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食用菌产业作为农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力量。

然而,在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旨在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以实现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加大技术支持和培训力度1. 加强科技创新与研发。

针对食用菌产业存在的病虫害、质量安全等问题,加大科技投入,加强食用菌栽培技术、产品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研发,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产业运行质量和效益。

2. 加强技术培训。

组织开展食用菌种植及加工技术培训,提升农民对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的掌握程度,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保障食用菌产业的质量和安全。

三、优化产业布局和产销结合1. 优化产业布局。

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发展生态循环型的食用菌产业,推动“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主体联合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产业链化发展。

2. 加强产销结合。

通过与生产基地、专业市场和餐饮企业等方面的合作,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实现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动食用菌产业向深加工、品牌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化认证1. 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完善的食用菌生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食用菌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保障用户的身体健康和权益。

2. 推进标准化认证。

依托国家、行业标准,加快食用菌产业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动食用菌生产从“散养式”向“标准化、规模化”转变,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五、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创业1.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通过种植食用菌、深加工、销售等方式,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使农民通过参与食用菌产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

2. 支持农村就业创业。

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食用菌种植、加工等产业,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食用菌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基本情况我市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推广食用菌栽培,九十年代后期作为扶贫开发项目重点在各县推广,经过多年的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节水、高效、生态循环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逐步提高,对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栽培面积及种类XXXX年底我市各种食用菌栽培面积XXX.XX万m2,规模XXXX 万袋,总产量X.XX万吨,总产值X.XX亿元。

栽培的种类有平菇、双孢菇、香菇、杏鲍菇、鸡腿菇、金针菇等,并积极引进了茶树菇、翅鲍菇、榆黄蘑、猴头菇、姬松茸等珍稀食用菌种,其中以平菇和双孢菇为主,约占栽培面积的XX.X%。

产品以当地销售为主,生产集中且规模较大的除本地销售外,主要销往陕西周边市场。

分布区域近年来,在市场推动下,我市食用菌栽培分布十分广泛,全市XX个县市区均有栽培。

面积在XX~XX万m2之间的有X个县区,产值在XXX~XXX万元之间的有X个县区、XXX~XXXX 万元之间的有X个县区,XXXX~XXXX万元的有X个县区。

生产方式以传统分散为主逐渐向集约化、园区化方向转变,经营方式以注重生产环节向产加销一体化方向转变。

栽培形式有蘑菇棚、日光温室、阴阳棚日光温室等。

栽培模式主要以袋装墙式、站立式、床架式、菜菇立体套种、覆土栽培为主。

主推技术及品种我市食用菌经过二十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平菇、双孢菇、香菇三大栽培种类。

平菇主推灰美、庆丰、农平等;香菇主推花菇、武香、冬菇等;杏鲍菇主推杏鲍菇3号。

主推生料增氧发酵技术、袋料熟料高产栽培等技术。

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产业优势我市生产食用菌气候条件好,前景广阔。

一是我市夏季冷凉,是食用菌生产的天然基地,我市食用菌出菇时间为X月-XX月,与南方上市期错开,填补夏淡市场,价格效益较高,凸显出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前景。

原料丰富,苹果果树枝条、玉米心、稻草等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来源充足。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食用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背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和对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需求的增加,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

食用菌具有营养丰富、味美、容易消化、对健康有益等优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不断创新,产量逐年提升,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用菌产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消费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食用菌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加。

特别是在城市,由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健康餐饮需求增加,进一步拉动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3. 产业链发展:在食用菌产业链中,除了食用菌种植业,还有相关加工业、物流运输业、市场销售业等配套产业,整个产业链日益完善。

三、问题与挑战1. 种植技术不足:目前,很多地方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仍然停留在传统水平,对于新品种的研发和高效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2. 市场规模小:尽管市场需求增加,但由于食用菌种类繁多,市场格局不明朗,很多细分市场还处于开发初期。

3. 产品质量不一:由于行业标准尚未完善,一些食用菌种植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建议1.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食用菌种植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2. 建立产业标准:完善相关产业标准和规范,加强对食用菌品质的监管,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拓展市场渠道:加强与大型超市、餐饮企业的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食用菌产业发展应抓住市场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大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生产力度,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食用菌行业存在的问题

食用菌行业存在的问题

食用菌行业存在的问题1.我国栽培的食用菌育成的品种少并且不配套。

与发达国家如日本相比,我国每年选育的新品种太少,而且没有根据不同的培养场、气候条件、培养料以及栽培方式,选育出一大批相配套的系列品种。

再加上销售菌种单位品种的单一,就常常使菇农不能购买到适宜的菌种,从而造成食用菌生产上的损失,甚至失败。

这也是我国有些地区食用菌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有些食用菌单产水平低和品质差。

如段木栽培香菇,我国平均单产为10 kg/m3左右,而日本平均单产为12~18 kg/m3;在国际市场上,日本香菇的价格(31.6 $/kg)比中国香菇的价格(11 $/kg)要高约3倍。

又如双孢蘑菇,在1980年,我国的平均单产约为4.5 kg/m2(其中台湾为8.5 kg/m2),韩国18 kg/m2,荷兰可高达25~27 kg/m2。

3.菌种生产混乱,质次价高。

虽然刚刚建立食用菌菌种管理法,但是许多根本就没有条件生产合格菌种的单位和个人,也都在制作和销售不经技术检验的菌种,从而造成菌种的混乱。

如多次转接的退化种、有杂菌污染的种以及过期老化的菌种等。

价格差别也十分悬殊,如每支母种从5元至50元,每瓶原种从2元到20元等。

这些因素也是影响食用菌业发展,造成食用菌栽培失败的重要原因。

4.栽培者的素质低,栽培管理技术落后。

我国栽培食用菌的生产者,一般都没有系统地学过食用菌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只是凭借着以往的经验,简单地摸索、模仿他人的栽培技术。

所以一旦在生产中发生了问题,就很难科学地去解决。

5.食用菌的研究力量薄弱,缺乏研究食用菌的高级人才。

尤其是那些真正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国情研究开发和推广实用新技术的人才。

此外,我国专业研究机构少,研究经费严重不足,仪器装备也十分落后。

6.食用菌生产主要靠手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缺乏专业化和产业化生产,生产效率和规模受到影响。

没有大规模的生产,也就很难形成完善的大市场。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一、产业规模近年来,食用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食用菌年产量已超过70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与消费国。

然而,由于产能过剩和市场竞争激烈,食用菌价格普遍下降,利润空间较小。

对策:一方面,加强食用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品牌效应提升销售价格。

另一方面,加强食用菌的深加工,开发新产品,提高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

二、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食用菌作为一种低脂肪、高蛋白质、高营养、低热量的食物,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尤其是在素食、养生食品等领域,食用菌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对策:一方面,加大对食用菌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提高消费者对食用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另一方面,加强食用菌的创新研发,开发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三、产业结构我国食用菌产业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一些大规模龙头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逐渐垄断了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许多小型农户仍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

对策:一方面,鼓励龙头企业加大投入,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

另一方面,加强对小农户的培训和指导,推广现代化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提高小农户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

四、技术创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目前,我国在食用菌种植技术、深加工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瓶颈。

同时,一些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还未得到广泛应用。

对策:一方面,加大对食用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食用菌产业技术的突破和升级。

另一方面,鼓励企业引进新兴技术,加快食用菌产业的智能化、数字化进程。

五、政策支持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

但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政策宣传不到位等。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

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策建议食用菌产业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农业产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困难问题。

本文将围绕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困难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市场需求不稳定食用菌产业的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消费者偏好、季节性需求等,导致市场需求不稳定。

为应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多元化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而稳定市场需求。

二、品牌和质量认证不足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着品牌和质量认证不足的问题,导致产品知名度和信誉度较低。

应加强品牌建设,注重产品质量和安全,通过获得相关的质量认证和标志,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三、技术创新不足食用菌产业的技术创新对提高产量、改善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食用菌产业中的技术创新相对滞后,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和技术,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

四、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不足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和科研力量支持,但目前人才培养和科研力量不足。

应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健全的人才培训体系,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从事相关研究,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

五、供应链管理不完善食用菌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环节较多,包括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但目前供应链管理不完善,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产品损耗。

应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六、市场准入门槛高食用菌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对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应加强政策支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的发展,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多元化和良性发展。

七、环境污染问题食用菌的种植和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弃物和废水,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废弃物和废水处理工艺,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市场信息不对称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着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信息传递不畅,企业难以获取到准确的市场信息。

镇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镇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河南农业2018年第4期(上)80年代,发展盛期为20世纪90年代,当时栽培品种多(主要有香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菇、黑白木耳等),菌农户数多,产量大。

但由于受林业资源保护限制,原料紧缺,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缩小,加上用于食用菌保鲜、烘干、加工、运输等环节配套设施发展滞后和市场销售渠道单一、缺少劳动力等因素影响,一部分菌农开始逐步转向北京、西安、兰州等城市边缘地带租地就近栽培销售,一部分外出务工直接转行。

目前,镇平县现已形成以南部平原乡镇彭营镇为主的金针菇、平菇栽培,北部山区丘陵乡企业2家,分别是南阳菇鲜美食品有限公司、南阳一滴香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各1条,年加工香菇能力100多t。

培育有“菇鲜美”和“豫宛一滴香”两个香菇酱品牌。

(四)生产条件专业合作组织由原来的土灶灭菌改为蒸汽灭菌,由原来的自然风干改为烤箱烘干,部分大棚由草棚改为钢架大棚生产。

(五)市场销售生产的鲜菇和干菇少部分满足镇平县需求以外,大部分销往南阳市区及周边县。

加工企业的产品通过与广州、西安、大连、天津等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不与农争时、的“五不争”特点,多年栽培发展,全县据调查,全县食用菌投入产出比大都在1:3,户栽5000袋,以鲜菇销售,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在4.5万元、3万元左右。

以香菇为例:一袋成本3元(包括所有原料购置及人工费),以单袋产鲜菇2 kg 以上,按收购价8元/kg 计算,产值16元/袋,纯收入13元/袋。

以羊肚菌为例,每667 m 2投资8000~12 000元,每667 m 2按100 kg 鲜菇(最高可达300 kg/667 m 2)、最低单价80元/kg(零售可达150元/kg)计算,每667 m 2产值8000元,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产值的10倍多,投入产出比约1:2~3,效益显著。

河南农业2018年第4期(上)(四)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大食用菌产业是保健产业,其产品具有营养丰富、药用保健、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人均消费量逐年递增,市场潜力巨大。

食用菌栽培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食用菌栽培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异大。
解决措施: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质 量检测和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品
质稳定可靠。
产量低下
产量低下是制约食用菌栽培行业 发展的瓶颈之一,影响企业的经
济效益。
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落后、生产 环境控制不当等原因,导致食用 菌产量低下,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解决措施: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 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 同时加强生产环境的监控和管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缺乏标准化生产
缺乏标准化生产是制约食用菌栽培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产品的安 全和质量。
由于缺乏统一的生产标准和管理规范,导致不同企业生产的食用菌产品 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措施:制定和完善食用菌生产标准和规范,推广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模式,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同时加强行业协会和合 作组织的建设,促进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01
探索和开发新型的食用菌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
效率。
生物技术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02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改良食用菌品种,提高其抗逆性和产量。
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03
将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过程,实现生产过程
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
推动产业升级
拓展食用菌产业链
开发食用菌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03
未来展望
提高产量和品质
01
02
03
优化栽培环境
通过改进栽培设施和环境 控制技术,提高食用菌产 量和品质。
选育优良品种
加强品种选育和改良,培 育抗逆性强、产量高、品 质优良的食用菌品种。

关于加大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

关于加大食用菌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食用菌是我县农村实现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一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一直倍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系列惠农政策,为全县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通过政策扶持和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县食用菌产业取得了可喜的发展。

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食用菌生产主体对县政府的系列惠农政策不很了解,政策宣传不够到位。

二是食用菌生产主体对食用菌产业有转型升级的愿望,但认识不足。

特别是如何转型,政府引导不够。

三是食用菌原材料短缺问题突出。

随着国内许多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和环保政策的落实,食用菌原材料严重供不应求,价格大幅攀升,就人们习惯采用的杂木屑和棉籽壳为例,2008年每百公斤价格分别是32元和96元,到2010年每百公斤价格分别涨至90元和260元,时隔2年涨幅接近3倍,且货源供应不足,部分菇农无奈采用不宜食用菌生产的松杉木屑来替代,造成单产和品质的下降。

因此,食用菌代用材料的短缺问题,已成为我县食用菌产业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为进一步推进我县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食用菌产业主体做大做强,实现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提如下建议:1、加大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菇农了解这些政策,使更多食用菌爱好者投入到食用菌产业中来,促进产业做大做强。

要积极引导食用菌生产主体改进生产摸式,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2、加大食用菌龙头企业、生产大户的扶持力度。

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是产业主体的中坚力量,相对而言,他们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意识强,直接为菇农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加大对他们的扶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合外地经验,就具体扶持措施建议:(1)对食用菌生产规模达5万袋以上的生产大户、年生产供应本县农户菌种5万瓶(袋)以上的菌种生产企业,按每袋(瓶)给予0.3元的奖励或补助。

(2)安排专项技术交流资金用于组织食用菌龙头企业、生产大户到县外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经验,在县内开展技术交流,探索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新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作者:彭耀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18年第04期一、食用菌的概念食用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质或胶质子实体或菌核类组织,并能供人们食用或药用的一类大型真菌。

目前,已知的食用菌多属担子菌亚门,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平菇、金针菇、草菇、木耳、银耳、猴头菇、红菇、灵芝、虫草、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根据菌类栽培原料又可将食用菌分为木腐菌和草腐菌。

木腐菌是指以阔叶林木为主要营养源的菌类,如香菇、木耳、灵芝等。

草腐菌是指以吸收禾草秸秆(如麦草、棉籽壳、玉米秆、花生壳)等腐草中的有机质作为主要营养来源的菌类,主要栽培原料为作物秸秆及禾本科植物秸秆,如金针菇、草菇、双孢菇、鸡腿菇等。

木腐菌和草腐菌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之间并无明显界限,木腐菌中的平菇等也能利用秸秆为主料栽培,有些草腐菌也能吸收利用木屑产生的营养,如鸡腿菇、姬松茸等。

二、食用菌的发展现状镇平县地处南阳盆地西北侧,伏牛山南麓,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1 ℃,是多种食用菌的适生区。

镇平县食用菌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盛期为20世纪90年代,当时栽培品种多(主要有香菇、平菇、金针菇、鸡腿菇、双孢菇、黑白木耳等),菌农户数多,产量大。

但由于受林业资源保护限制,原料紧缺,生产成本增加,利润缩小,加上用于食用菌保鲜、烘干、加工、运输等环节配套设施发展滞后和市场销售渠道单一、缺少劳动力等因素影响,一部分菌农开始逐步转向北京、西安、兰州等城市边缘地带租地就近栽培销售,一部分外出务工直接转行。

目前,镇平县现已形成以南部平原乡镇彭营镇为主的金针菇、平菇栽培,北部山区丘陵乡镇二龙乡、老庄镇、高丘镇、卢医镇为主的香菇栽培和中西部曲屯、石佛寺为主的羊肚菌栽培三大板块。

(一)发展规模截至2016年底,全县从事食用菌产业村有30个共1245户,从业人员为3486人,其中,香菇栽培村25个,1175户,从业人员3290人;金针菇、平菇栽培村3个,70户,从业人员176人;羊肚菌栽培村2个,2户,从业人员20人。

发展袋栽菌类890万袋,其中,香菇860万袋、平菇20万袋、金针菇10万袋、羊肚菌40个钢架大棚,面积1 hm2。

食用菌鲜品总产量17 800t,总产值1.42亿元。

(二)品种香菇品种主要是908、9608;金针菇品种主要是银针16、银针22、黄菇杂交19;平菇品种主要是黑平12、丰收5号;羊肚菌品种主要是黑脉、川羊3号、川羊5号。

(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情况镇平县目前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组织20个,主要涉及二龙乡、老庄镇、高丘镇、卢医镇、曲屯、石佛寺、彭营镇、贾宋镇和玉都办等9个乡镇(办)。

栽培规模为3000~5000袋的种植户约446户,5000~10 000袋的种植户约747户,10 000~20 000袋的种植户约50户,10万袋以上的种植户2户。

全县有食用菌加工企业2家,分别是南阳菇鲜美食品有限公司、南阳一滴香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各1条,年加工香菇能力100多t。

培育有“菇鲜美”和“豫宛一滴香”两个香菇酱品牌。

(四)生产条件专业合作组织由原来的土灶灭菌改为蒸汽灭菌,由原来的自然风干改为烤箱烘干,部分大棚由草棚改为钢架大棚生产。

(五)市场销售生产的鲜菇和干菇少部分满足镇平县需求以外,大部分销往南阳市区及周边县。

加工企业的产品通过与广州、西安、大连、天津等大中城市超市对接进行销售。

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一)自然条件优越镇平地处伏牛山南麓,山青水秀,树木丛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适中,气候温和,是南北气候过渡带,林木资源丰富,适宜生产高质量的食用菌产品。

全县特有的温度、风、水、森林覆盖率及洁净的空气,为优质食用菌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

(二)符合产业政策食用菌产业是一个变废为宝的环保型产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典型实践。

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可以使农作物秸秆和动物粪便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农作物秸秆的焚烧量,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同时,菌渣可以生产有机肥还田,实现种植业、养殖业相互利用、循环发展。

另外,发展食用菌还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争资源”的“五不争”特点,这种“与世无争”的特点使其当仁不让地成为符合科学发展需要的农业朝阳产业。

(三)群众基础好,种植效益高经过30多年栽培发展,全县形成了一批数量可观的职业菇农,较为熟练掌握了多种食用菌的栽培技术,群众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据调查,全县食用菌投入产出比大都在1:3,户栽5000袋,以鲜菇销售,产值和纯收入分别在4.5万元、3万元左右。

以香菇为例:一袋成本3元(包括所有原料购置及人工费),以单袋产鲜菇2 kg以上,按收购价8元/kg计算,产值16元/袋,纯收入13元/袋。

以羊肚菌为例,每667 m2投资8000~12 000元,每667 m2按100 kg鲜菇(最高可达300 kg/667 m2)、最低单价80元/kg(零售可达150元/kg)计算,每667 m2产值8000元,是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产值的10倍多,投入产出比约1:2~3,效益显著。

(四)营养价值高,市场潜力大食用菌产业是保健产业,其产品具有营养丰富、药用保健、绿色环保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人均消费量逐年递增,市场潜力巨大。

发展食用菌生产,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非常适合广大农村生产,对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五)原料来源广泛食用菌袋料生产可充分利用木場或木材加工厂的边材和碎屑等做原料,有效提高了木材利用率。

还可以利用农林废弃物,如麦草、玉米秆、玉米心、豆秆、果树枝等。

四、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镇平县的食用菌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显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其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缺乏管理和专业人才镇平县缺乏食用菌产业发展管理机制,既没有设置专门的食用菌管理机构,也没有专业销售市场。

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市场销售途径单一,食用菌销售主要靠外地商贩上门收购,在鲜菇产出旺季,商贩就会压低收购价格,造成产出鲜菇优质不优价,严重损害菌农利益。

另外,食用菌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不能对该产业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

(二)栽培品种单一虽然镇平县食用菌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生产品种还仅仅限于香菇、平菇、金针菇等少数几个品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双孢菇、杏鲍菇、鸡腿菇、羊肚菌等品种栽培较少或处于空白。

同时,由于品种的单一化和生产工艺的落后导致生产原料离不开栎类树木,因而造成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对立,制约了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三)缺少先进技术,原料来源紧张镇平县食用菌栽培原料多是菌农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而来,主要是棉籽壳和栎木类木材,但镇平县棉籽壳缺乏,栎木类木材禁止砍伐,利用其他代料又影响产量和品质。

针对这一技术难题目前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导致菌农宁愿出高价从外地收购也不愿意用其他代料,造成成本增加、效益降低。

同时,在控温方面没有好的办法,夏季生产只有靠水来降温,管理过程稍有不慎,就有烧棚现象发生。

(四)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虽然食用菌生产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数量还太少,主要表现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规模小,标准低,大都为粗放经营。

(五)资金投入少食用菌产业政府项目少、投入少,群众自筹资金困难,生产规模难以做大做强。

政府也没有明确出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的无序状态。

同时,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少,大部分是以原始产品直接流入市场,未进行深加工和包装,产业链条短,产品增值难。

(六)菌种、物资供应杂乱无章镇平县目前没有专业的菌种厂和食用菌生产配套物资供应处,菌农使用的菌种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湖北随州、福建三明、西峡双龙过来的商贩提供,造成全县菌农发展食用菌所需菌种及配套物资来源错乱复杂,很难保证菌农利益。

五、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对于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培养具有鲜明特色和竞争力的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做强做大县域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食用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应成立专门的食用菌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才,加快出台镇平县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以适应食用菌产业加速发展对规划引领和技术服务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专业化菌种生产厂家,进行试验示范,实现多元化发展在镇平县建设专业化生产厂家,引进新品种,为镇平县菌农生产提供优质、高产的菌种。

有关部门进行试验示范,选择适合镇平县栽培的品种,引导菌农以主栽香菇、平菇、金针菇等食用菌品种向发展双孢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羊肚菌等高效益品种并重发展,增加花色品种,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实现多元化发展。

(三)加快人才培养,强化技术支撑一是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将食用菌生产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纳入全县人才引进培养计划,强力实施,完善县、乡、村技术服务体系。

二是针对不同品种,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对菌农的培训,组织推广先进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

三是积极引导建立专业合作组织,以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及时研究协调解决生产、加工与销售过程中的问题,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强化政策扶持,坚持循环发展为推进镇平县食用菌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促進农民增收,建议县政府制定食用菌产业扶持政策,扶持镇平县生产、加工、储藏、销售食用菌的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大户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

另外,产业发展需要农业、林业等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农林废弃物,引导形成“种养业副产品—食用菌—有机肥(饲料)—种养业”的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五)完善产业链,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搭建食用菌生产资料、设备、产品交易和信息、技术服务平台。

包装策划项目,建立食用菌产业园区,广泛吸引各类资本投资开发以食用菌为主要原料的各类强化食品、保健品、药品等;利用残次菇下脚料加工休闲食品、调料品、汤包;利用出菇后的残渣制作饲料、有机肥等,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建设专业市场,发展电商销售平台,努力打造镇平食用菌品牌,提升镇平食用菌影响力,为富民强县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