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中考物理 考点梳理13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
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2013中考物理复习总结一、物理定律、原理: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2、阿基米德原理3、光的发射定律4、欧姆定律5、焦耳定律6、能量守恒定律二、物理规律: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光的折射规律3、凸透镜成像规律4、两力平衡的条件和运用5、力和运动的关系6、液体压强特点7、物体浮沉条件8、杠杆平衡条件9、分子动理论10、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1、安培定则12、电荷间的作用规律13、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4、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的分配规律三、应记住的常量: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水的比热:C水=4.2×103J/(kg.℃)2、速度:1m/s=3.6km/h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V=340m/s V固>V液>V8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气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传播速度:V=3×108m/s3、密度:ρ水=ρ人=103kg/m3ρ水>ρ冰ρ铜>ρ铁>ρ3=103kg/m3 1L=1dm31mL=1cm3g=9.8N/kg4、一个标准大气铝 1g/cm压:P0=1.01×105Pa=76cm汞柱≈10m水柱5、元电荷的电量:1e=1.6×10-19C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是50Hz,每秒换向100次。
1度=1Kw.h=3.6×106 J四、物理中的不变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物质的吸收的热量、质量、温度改变无关。
3、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跟燃料的燃烧情况、质量、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2013年中考物理备考
2013年中考物理备考:关注物理热点问题2013中考临近,同学们都在紧张的复习当中,对于物理复习方法同学们可能还是掌握有所欠缺,物理这门自然科学课程比较难学,靠死记硬背是学不会的,一字不差地背下来,出个题目还是照样不会做。
随着课改大面积的深入推进,各地中考的题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笔者研究了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各地省市中考题,对于中考热点提出以下几个方面应注意的问题以供老师、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要点1.抓住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中易、中、难的试题比例为3:1:1,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考查应是中考的重点,但近年来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形式发生了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摒弃了考查死知识的做法,而要求能在具体事件中辨认出该知识或规律。
为此学生要做到复习细致,在广度上力争不留漏洞。
2.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是中考命题的指导思想,那些最常见的生活现象最可能成为命题的素材。
例如:去年涉及的“指甲刀上的杠杆、自行车上的力学”等。
复习时同学们应在近两年的相关题目中了解此类题的出处、分类和答题技巧,更主要的是发现不懂的问题多亲自去做、去看、去想,快速提高自己的观察、分析能力。
3.重视开放型物理题的训练。
《考试说明》中提到:考卷中要设置适量的开放性和综合性题目,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
对于此类题目因初中知识程度有限,只能是浅层次地开放,首先要放下畏惧心理。
从近两年物理命题中可看出,开放型物理题大致可分三类,即条件开放型、结论开放型、条件和结论都开放型。
对于开放型物理题常常没有现成的解答模式,而是要利用发散思维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练习中重视一题多解,不能浅尝辄止。
4.加大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
近几年中考物理题中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数量及分值呈上升趋势,掌握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及要求是解答试题的关键。
科学探究及实验题的类型主要有:(1)考查对问题实验过程的感悟;(2)考查各种仪器在科学探究及实验中的作用;(3)考查科学探究中对实验数据的处理;(4)学生用一定的物理方法来探究实验;(5)学生自主设计性实验。
2013中考物理知识点全包括
2013中考物理知识点全包括D2012中考物理知识点全包括声现象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现象: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234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表示固体、液体、气体的速度☆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5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讲座解析
1.近年中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关注教材,注重基础
如
1.近年中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2)关注学生生活,注重实践应用
近几年中考物理卷一个极为显著的特点, 就是关注实际生活,全卷有近70%的试题取 材于自然、生活、社会和科技,重视创设源 于真实生活的情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放 在真实、生动的生活情景中,通过学生对问 题的检索、分析与解决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 的能力。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的理念。
——201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提纲 1.近年中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2.2013年中考物理命题方向 3.2013年中考物理专题分析
1.近年中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关注教材,注重基础性。
例近如些:年中考物理卷特别注意从教材 中提取和挖掘素材,不少题目和配图都 是直接取自课本。试题突出基础性和普 及性,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的要求,没有偏题、怪题。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
1.认真审题,结合题干和四个选项,弄清该题考 察哪些物理知识,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题.抓住 题干中的“关键词”.
2.必要时可以用“排除法”找出正确答案,要充 分利用选择题提供的选项,避免题目中的干扰和误 导,防止和减少猜测答案的做法.运用一些逻辑比较、 鉴别、推理、判断等方法,就能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
例4、如图 所示,当开关 S 闭合,滑动 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B.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减小
一、选择题解题方法
方法5、概念辨析法
概念辨析法是对题目中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 行辨析,确定正误的方考物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201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热现象
2013年全国各地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热现象(内能与热机)(2013年武汉市)12. 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D.物体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答案:D(2013年武汉市)13. 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A B .C. D.答案:A(雅安市二○一三年)11. 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答案:CA. 机械能为零的物体, 内能一定也为零B.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 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C. 铁丝被快速弯折的过程中, 温度升高是因为机械能转化成内能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 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雅安市二○一三年)23. 中国南海海底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 同等条件下,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 说明“可燃冰”的很大; 以10 倍的关系粗略计算, 1kg “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kg 的水从20℃加热至60℃。
[ q煤气= 4. 2 ×107 J/ kg, 水的比热容c = 4. 2 ×103 J/ ( kg·℃) ]答案:热值, 2. 5 ×103(泰安市二〇一三年)10.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一定内能增加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泰安市二〇一三年)1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D(2013年温州市)8.木工师傅做家具时,来回拉动锯条锯木头.锯条温度将升高.该过程主要通过答案:BA.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增加B.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增加C.热传递使锯条的内能减少D.做功使锯条的内能减少(2013年浙江省舟山)21.下面是用气球做的两个小实验,试回答相关问题。
2013中考物理必记知识点
2013中考物理必记知识点声与光: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7.真空中光速等于电磁波的速度,都为:c =3×108m/s =3×105km/s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镜花水月)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13.人远离或靠近平面镜,人在镜中的像始终与人大小相等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因为光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运动和力: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等于阻力(常见错误,推力小于阻力)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而不是防止惯性(因为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17.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的两种方法: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一个改变,或都改变,运动状态改变②如果物体不是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18.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作用时可能静止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机械功能:1.杠杆和天平都是“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杠杆不水平也能处于平衡状态3.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是省力杠杆(动滑轮是省力杠杆)4.定滑轮特点:能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动滑轮特点: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5.判断是否做功的两个条件:①有力②沿力方向通过的距离6.功是表示做功多少的物理量,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7.“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这句话是正确的8.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9.质量越大,高度越高,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10.在弹性限度内,弹性物体的形变量越大,弹性势能越大11.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12.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不变(是错的)正确说法是“降落伞匀速下落时机械能减小”热学: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体温计使用前要下甩,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息的运动着;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6.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7.沿海地区早晚、四季温差较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暖气供水、发动机的冷却系统)8.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对)9.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错,冰变为水)10.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等效的)11.热机的做功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压强知识:1.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1 g/ cm32. 1m3水的质量是1t,1cm3水的质量是1g3.利用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左物右码”4.同种物质的密度还和状态有关(水和冰同种物质,状态不同,密度不同)5.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6.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压强越大7.连通器两侧液面相平的条件:①同一液体②液体静止8.利用连通器原理:(船闸、茶壶、回水管、水位计、自动饮水器、过水涵洞等)9.大气压现象:(用吸管吸汽水、覆杯试验、钢笔吸水、抽水机等)10.马德保半球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托里拆利试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值11.浮力产生的原因: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压力的合力12.物体在液体中的三种状态:漂浮、悬浮、沉底13.物体在漂浮和悬浮状态下:F浮= G物14.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 V物15.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也适用于气体(浮力的计算公式:F浮= ρ气gV排也适用于气体)电学: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6.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电压表在不超出其测量范围的情况下可以7.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8.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9.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10.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11.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2.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 U/I 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 = U I13.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14.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和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15.“220V 100W”的灯泡比“220V 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磁场知识1.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2.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3.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流的磁效应)4.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6.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7.磁场中某点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8.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9. 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10.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013年北京中考物理解析
D
增大压强减小压强的应用
易
0.8
8
A
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导
易
0.8
9
A
比热容的计算
易
0.8
10
A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易
0.8
11
D
电路的识别及串并联电路特点和生活实际应用
中等
0.8
12
B
欧姆定律中的动态电路问题
中等
0.7
13
C
力与运动、惯性
中等
0.6
14
A
功和功率,浮力,简单机械的综合应用。主要考察学生对受力分析的理解
4、电学部分依然为比例为主,难度不大,在初三的学习和复习阶段务必强化自己对比例计算方法的练习,做到滴水不漏;
5、力学计算依然是每个学生的难点,特别是中等学生;一定要加强理解和应用;强化物理过程和模型的转化,特别是临界状态的分析。
3、平面镜成像
简单、中等
9
9%
热
1、分子动理论;
2、比热容的计算;
3、物态变化
4、热机
简单、中等
15
15%
电学
1、导体和绝缘体
2、电流热效应;
3、电路分析;
4、比例计算
较难
35
35%
力学
1、力的单位;
2、摩擦力;
3、力学物理量的估测;
4、压强;
5、浮力压强;
6、力学综合
较难
41
41%
三、分题型逐题分析
分析:本题通过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变化关系,让学生去找出前后变量之间的联系。在1000到3000的过程中,P变化的原因是 产生;4300到7500的过程,P的变化为 ,因此可以求得 ,再根据7500时的压强即可求得B的重力,从而可求得B的压强。
第13章 (考点解读)内能 内能的利用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容较大的物质温度变 化较___小_____.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当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比热容较 大的物质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___大_____.
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一个物体温度升高,有可 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也有可能发生了热传递
3.热量(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用符号__Q______表示.(2)单位:
焦耳,符号为J.(3)与内能的关系:物体吸收热量时内能_增__大___,放出热量时内能
__减__少____;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改变越__大______.注:①热传递过程
(4)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
应用 作冷却剂 调节气候
实例 常用作冷却剂,如给汽车的刹车片或轮胎降温;给发动机降温 海洋对全球气候起调节作用;修建人工湖调节气温
返回思维导图
2. 热量的计算 (1)吸热公式: Q 吸表示吸收的热量,单位是 J Q吸=_c_m_(_t_-__t0_)__ c 表示比热容,单位必是 J/(kg·℃)
(2)玻璃板掉在地上摔成两块后,将这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不 能还原成一整块,这是因为_分__子__间__的__距__离__太__大__,_作__用__力__太__小__. (3)请在图中作出玻璃板即将离开水面时的受力示意图.
人教九年级,P6图13.1-8 【命题总结】 (1)分子间作用力 (2)力的示意图
排气冲程
示意图
进气门 排气门 活塞运动方向
能的转化
打开 关闭 向下
无
关闭
关闭
关闭
关闭
2013年中考物理光现象复习专题
(2)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应用:手电筒的反光装置、太
阳灶.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6 影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像的定义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的与原物 相似的图像。
·新课标
考点梳理 2.影子、实像与虚像区别
影子 沿直线传播的 光被不透明物体 挡住,在其后形 成黑暗区域 实像 虚像 由实际光线(反射光线 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成
·新课标
针对训练
(2)图K2-5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 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 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 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评估交流: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_________; 传播路径 同一平面内 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____________。 漫 补充说明:反射类型有________反射和________反射 镜面
两种。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利用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________。 漫反射
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
郭河二中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复习第一章声现象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
15℃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4.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5.控制噪声的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6.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 dB。
7.声的利用:(1)传递信息:例如声呐、听诊器、B超、回声定位(2)传递能量: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超声波碎石。
第二章光现象8.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C=3×108m/s。
9.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射击瞄准;小孔成像10.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11.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12.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像的是虚像。
13.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另: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14.光的色散: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的。
15.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16.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17.看不见的光:(1)红外线:主要作用是热作用――红外线烤箱、电视遥控(2)紫外线:主要作用是化学作用――验钞、杀菌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18.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2013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物理量单位公式物理量单位公式质量m 千克 kg m=ρv 速度 v 米/秒 m/s v=s/t密度 p 千克/米³ kg/m³ρ=m/v 力(重力) F 牛顿(牛) N G=mg压强 P 帕斯卡(帕)Pa P=F/S功 W 焦耳(焦)J W=Fs功率 P 瓦特(瓦)w P=W/t电流 I 安培(安) A I=U/R 电压 U 伏特(伏)V U=IR 电阻 R 欧姆(欧)R=U/I 电功 W 焦耳(焦)J W=UIt 电功率 P 瓦特(瓦)w P=W/t=UI 热量 Q 焦耳(焦)J Q=cm(t-t°) 比热容c 焦/(千克°C) J/(kg°C) 真空中光速3×108米/秒 g= 9.8牛顿/千克15°C空气中声速 340米/秒安全电压不高于36伏初中物理基本概念概要一、测量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
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主单位:千克;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⒈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
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⒉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 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
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时。
三、力⒈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
力的单位:牛顿(N)。
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2013中考物理必备--知识点、公式、实验归纳(通用版)(新最整理)
2013中考必备┄┄初中物理公式归纳(已会的,划红线删除;不懂的,及时求教;易忘的,留下重点号强化)2013中考必备┄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已会的,划红线删除;不懂的,及时求教;易忘的,留下重点号强化)“声现象”知识归纳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在液体传播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v为340米/秒,t为声音传播时来回所花的时间)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人类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光现象”知识归纳1.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4.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5.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突破冲刺高分必备)
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突破冲刺高分必备)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归纳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2013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热学)
使用方 法
放在被测环境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中直接读数,不 使用前要________ 甩 能甩
·新课标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1.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D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新课标
针对训练
2. 图K5-1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 38.5 0.1 ________℃,分度值是________℃。
·新课标
考点梳理
沸点 (5)评估交流: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__________、持续 吸热 高 ________。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______、 气压低沸点______。 低 3.探究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寻找 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方法一:质量 相等 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________,比较 热量 升温多少 ________;方法二:质量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 相等 同的________,比较________。 温度 吸热多少
·新课标
种类 项目
水沸腾
图像性质
①水吸热升温;②达到沸点,水 不变 沸腾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_
·新课标
针对训练
如图K6-3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 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 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 甲 48
(共四节)
壹
贰 叁
第一节 热现象探究 第二节 物态变化 第三节 热和能
肆
第四节 热机 能源与
可持续发展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考点梳理
考点15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 (1)含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的物理量。 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__________________为0摄氏度,______________为100摄氏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沸水的温度 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 ℃ 位,叫做摄氏度,符号为________。 (3)常见温度值:人的正常体温:________,人感觉舒适 37℃ 的温度:________,洗澡水的温度:________。 23℃ 40℃
2013年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
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声现象知识点1:声音是由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应用:1、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振动快的能发声,振动慢的不能发声;D、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需要。
、、都能传播声音,在中传播的最快。
不能传声。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为。
回声到达人耳时间比原声,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听到回声至少离障碍物 m。
应用:1、登月的宇航员靠______ 交谈,说明________中不能传声。
2、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较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3、比较声音在钢铁、海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小A、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小B、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最小C、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小D、三种物质中传播速度相同4、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美妙的声音现象,它是我国建筑师利用声音的________造成的音响效果。
5、人对着远处的高山大喊一声可以听到美妙的回声,一个人对着距离自己1360m远的高山大喊一声,他要听到自己的回声需A、1360sB、680sC、8sD、2s知识点3:声音的三个特性:(1)音调:。
影响因素:。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响度:。
影响因素:和。
(3)音色:。
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
应用:1、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和“低”是指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__。
2、野外喊话时,把双手做成喇叭状围在口边,为了减少声音的______从而增大________。
人们能听出暖水瓶是否灌满是根据______不同,能听出不同乐器声是根据______不同。
3、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类示例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铁块浸在水中时弹簧测力 计的示数变小,说明水对铁块有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就 是浮力.浮力大小等于铁块在空气中和浸在水中两种情况 下弹簧测力计示数之差.探究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 大小与深度的关系时,运用控制变量法,将同一个铁块浸 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比较浮力大小;由于同一个铁块的 重力不变,只要根据浸没在水中不同深度处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就可以比较出浮力大小,故选丙、丁两次实验.做丁、 戊两次实验,同一铁块浸没在水和浓盐水的同一深度处, 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表示浮力不同,这是为了探究浮力 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点拨] 解浮力问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认准要研究的物体. (2)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画出受力示意图,判断物体 在液体中所处的状态(看是否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3)选择合适的方法列出等式(一般考虑平衡条件).
2013-8-19
│知识纵横
知识纵横
1. 悬浮与漂浮 悬浮 漂浮
相同点 不同点
2013-8-19
│归类示例
[解析]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图甲中鸡蛋下沉, 所受浮力小于它的重力,图乙悬浮和图丙漂浮,所受 浮力都等于鸡蛋的重力,因而正确答案是B.
[点评]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非常 广泛的应用,如密度计、浮力选种、测血液密度、气球、 飞艇、潜水艇等.本题直接来源于教材,体现了新课标 理念.
2013-8-19
│考点聚焦
2. 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 内容 的液体的重力 表达 式 G排液 F浮 =________=ρ液V排g
适用 适用于液体和气体对物体的浮力,计算物体在气体 范围 中受到的浮力时,公式中的ρ液要改为ρ气 液体的密度 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_____________和 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 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 ρ 物____ρ 液
下沉
2013-8-19
│考点聚焦
2.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木船 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可以漂浮在液体的 空心 表面上,做成________,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①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做成空心的可以 漂浮在液体的表面上,也增大了可以利用的浮力; ②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是指轮 质量 船按照设计要求满载货物时排开液体的________ 重力 通过水箱吸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变自身________来 实现上浮和下沉(浸没时浮力不变) 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密度的气体(热空气、氢气、 氦气等)来工作 ①根据漂浮时的受力平衡及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用 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大 ②越靠下,密度计示数越________
轮船
潜水艇 气球、 飞艇 密度计
2013-8-19
│考点聚基米德 原理法
F浮=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F浮=G(明确状态用二力平衡分析求浮力) 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知道物体排开液体 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2013-8-19
│考点聚焦
2013-8-19
│归类示例
[点评]本题从探究铁块浸在水中是否受到浮力入手, 隐含了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称重法),进一步探究浮 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命题角度巧妙,引导大家发 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物理思想, 是中考命题的一个方向.“称重法”是测量浮力的常 用方法,中考还往往会借题测算物体或液体的密度.
2013-8-19
│归类示例
[解析]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 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故A错误.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 可以判断,铁块下沉,所受浮力小于重力,B正 确.根据浮力公式F浮 =ρgV 排 ,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 体,所受到的浮力大小只与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与 物体的状态无关,故C错误.木块漂浮,所受浮力等 于重力,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 件等相关知识,有一定的综合性.
2013-8-19
│方法集锦
方法集锦
有关浮力计算的口诀: 浮力原理与称重,原因条件也常用. 从以上口诀中可以得出,计算浮力常用的方法有 以下四种: 1.原理法: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液 2.称重法:F浮=G-F 3.原因法:F浮=F向上-F向下 4.条件法:有关物体悬浮、漂浮的计算:F浮=G 解释:浮力的计算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涉及 密度、二力平衡、压强、重力等诸多知识点.
│考点聚焦
考点3 物体的浮沉条件
1. 物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时,物
体的浮沉存在的几种情况:
图释 漂浮 F 浮与 G F 浮= G ρ 物与 ρ 液 ρ 物____ρ 液 <
上浮
< F 浮____G = F 浮____G < F 浮____G
< ρ 物____ρ 液
悬浮
= ρ 物____ρ 液
2013-8-19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例3 [2011·常州]将一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 中,鸡蛋下沉至杯底,如图13-2甲所示;向水中加适 量盐并使其溶解,鸡蛋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图乙所 示;继续加盐并使其溶解,鸡蛋处于漂浮状态,如图 丙所示.三种状态下鸡蛋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 F丙,则F甲、F乙、F丙的关系为 ( B )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2013-8-19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浮力及其大小 例1 [2010·南京]小明在生活中发现木块总浮在 水面,铁块却沉入水底,由此他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1:浸入水中的铁块是否受到浮力? 问题2: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做了进一步的猜想,设计并完成了如图13 -1所示实验.
2013-8-19
ρ液=ρ物
F浮= G
ρ液>ρ物
V排=V物
V排<V物
2013-8-19
│知识纵横
2. 漂浮问题“五规律” (1)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2)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里,所受浮力相同; (3)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 入的体积小; (4)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 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5)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 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2013届中考物理 考点梳理
│浮力
2013-8-19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定义 方向 施力物体 浮力的概念 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 气体)向上的托力 竖直向上 ________ 液(气)体
2013-8-19
│考点聚焦
考点2
浮力的大小
1. 称重法测浮力 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空和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拉力G液 ,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即称重 G空-G液 法)F浮=________.
2013-8-19
2013-8-19
│考点聚焦
[点拨] (1)“浸在”与“浸没”:“浸没”是指物 体全部浸在液体中,“浸在”可能是指“浸没”的状 态,也可能是物体部分浸在液体中. (2)“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物体的体积”: 前者等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当物体完全浸没在 液体中时,两体积才相等.
2013-8-19
2013-8-19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判断物体的浮与沉 例2 [2011·南京]将小铁块和小木块放入一盆水中, 结果发现木块浮在水面上,铁块沉入水底,就此现象,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木块受到浮力,铁块不受浮力 B.铁块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块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铁块所受的浮力 D.木块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归类示例
(1)乙、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均小于甲图中弹簧 受到 测力计示数,说明浸入水中的铁块________(选填“受 到”或“不受到”)浮力作用; 丙、丁 (2)做________图中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铁块浸没 在水中时所受浮力大小与深度是否有关; (3) 做 丁 、 戊 两 次 实 验 , 是 为 了 探 究 浮 力 大 小 与 液体密度 ________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