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 人口(练)(含解析)-课件

合集下载

人口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适用)含解析

人口学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适用)含解析

2018年高考二轮地理复习讲练测之讲学案专题6 人口考向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问题【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不同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变化,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人口问题2.命题规律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人口构成图或表格、曲线图、折线图等方式综合考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及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分析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例1】(2017•海南卷)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图1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A.中国B.美国C. 印度D.俄罗斯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答案】1.C 2.B【解析】考点:人口增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和计算能力,关键是结合图中的人口比重算出人口总数,关搞清楚人口比重不等于人口总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例2】(2016·天津卷)读下图,回答第1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D【例3】(2015•福建卷)图3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A.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D.少儿人口比重8.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方案较合理B.b方案较合理C.c方案较合理D.均不合理【答案】7.D 8.B【解析】考点:人口结构。

【名师点睛】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特点及判读方法:一、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特点掌握人口金字塔图的结构特点,明确人口金字塔图的类型及其内涵,是准确解读人口金字塔图的基础。

[优选]程集中学二轮复习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精品PPT

[优选]程集中学二轮复习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精品PPT
(名师整 理课本 专题) 程集中 学二轮 复习高 考地理 —人口 与城市 精品PPT ppt优 质说课 稿(精 选)
考点提炼 (名师整理课本专题)程集中学二轮复习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精品PPTppt优质说课稿(精选)
(5)“男女比例失调”埋下隐患:在“六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8.06,社科院 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 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 400万。而当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遭遇强烈的男孩偏好、B超胎 儿性别鉴定技术的滥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风险大大增加,为中国未来10~20年的发展埋下了重大 隐患。
我国生育率水平;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3)积极发展交通,积极发展经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发展社会
保障事业,增加就地就业岗位和机会等; (4)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5)加强经济建设,提高和改善落后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
【 (名校 师课 整堂 理】课获本奖专P题PT)-程集中学二轮 复习高 考地理 专—题人四口 与—城—市人 精口品与城PPT市p(pt共优P质PT说)课推稿荐((精最选新)版本 )推荐
(6)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亟待提高:根据“六普”数据,大陆31个省(区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同“五普 ”相比,我国每10万人中具有初中、高中、大学文化程度人均有所上升,其中大学文化程度这一项人数 上升最快,具有小学文化程度较大幅度下降,文盲率由6.72%下降为4.08%。比拼人口总量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人口素质和劳动生产率的比拼才是国家竞争的实质,中国的人口素质如能得到较快提升,将与 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配合,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人口比较优势。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人口(讲)(含解析)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6人口(讲)(含解析)

专题6 人口考向一人口的数目变化和人口问题【一讲高考】1.考大纲求不一样地域或国家人口数目变化,人口增添模式的主要特色,人口问题2.命题规律以坐标图、柱状图、地区图、人口组成图或表格、曲线图、折线图等方式综合观察人口重生产种类的特色、人口自然增添率的计算及人口重生产种类的转变,剖析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例 1】( 2018·江苏卷)图 7 为“某国2017 年人口年纪构造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3~14 题。

13.致使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乱B.生育观点C.家产构造D.自然灾祸14.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答案】【分析】精确剖析 :14.西亚因为石油家产发达,开发石油需要大量的男性青壮年劳动力,所以吸引其余国家的劳动力迁入,致使男女性别比差距较大,故 B 项正确。

北美、西欧经济发达,老年人口比重会比较高,图中所示地域老年人口比重其实不高, A、 C 项错误;南美经济发展水平低,不会吸引大量青壮年迁入,D项错误。

考点定位 : 该题组观察人口年纪构造特色和成因。

【例 3】 (2016 ·天津卷 ) 读以下图,回答第1 题。

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添率变化过程基本切合的是()【答案】 D【例 4】( 2015?福建卷)图 3 表示我国不一样生育率方案展望的2050 年人口构造。

读图达成以下问题。

7.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构造比较,差别最大的是()A. 人口性别比B.老年人口比重C.青壮年人口比重8. 从我国可连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方案()A.a 方案较合理方案较合理方案较合理D.少儿人口比重D.均不合理【答案】考点 : 人口构造。

【名师点睛】人口金字塔图的种类、特色及判读方法:一、人口金字塔图的种类及特色掌握人口金字塔图的构造特色 , 明确人口金字塔图的种类及其内涵, 是正确解读人口金字塔图的基础。

人口金字塔图又称人口性别年纪金字塔图, 它是一种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域人口年纪、性别组成的塔状条形统计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课件复习题97页PPT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课件复习题97页PPT

1
0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口与城市课件复 习题
6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Leabharlann 吁嗟身后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第七次人口普查

2022届高考二轮复习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第七次人口普查

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第七次人口普查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果,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总人口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率为0.53%;按年龄结构,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63%;人户分离(“户在人不在”、“人在户不在”)增长88.52%。

据此,据此完成1~3题。

1. 根据以上信息,推测未来我国A. 少儿抚养比将增加B. 养老产业不断发展C. 性别比例失衡减缓D. 就业压力逐渐增大2.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户在人不在”比重最大的是A. 粵B. 沪C. 黑D. 浙3. 根据目前人口状况,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放开三孩生育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 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B. 改善人口年龄结构C. 增加社会的整体活力D. 缓和代际之间矛盾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男性占比(%) 女男占比达到51.24%,与2010年人口普查的51.27%基本持平。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 年的105.20 相比略有下降。

尽管我国放宽了生育政策,但近几年人口出生率还是低迷,二孩生育率在短期回升后也开始回落。

图2为2019年我国各年龄段男女人(岁)口占比状况。

读图,完成4~5题。

4.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性人口平均寿命比女性短B.人口出现老龄化现象C.青壮年男女性别比比较均衡D.我国退休人口迎来高峰5. 目前造成我国生育率低迷的原因有①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②社会保障程度低③女性接受教育程度提高④生活水平高,结婚和育儿成本不断上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黑龙江省约为3185万,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降了16.9%.读“黑龙江省两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比重对比表”。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人口发展和人口迁移(课件)-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D.1990~199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增速比2005~2010年的慢
11.2010年后务工迁移人数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B )
①“三农”政策利好
会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之后,人口盲目增长。
中国的婴儿潮示意图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二)“婴儿潮”
1.概念: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大幅度提升的现象。
2.中国的婴儿潮: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 第三次是1981-1990年:结构性增长,这次 出生高峰并不是由于妇女的生育率高引起 的,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人口的年龄结构, 即育龄妇女,特别是旺育年龄妇女在总人 口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中国的80后,生育率快速下滑,第四轮 婴儿潮,自然就没有出现。
②出生人口数量减少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④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真题探究】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2023春·浙江金华·高三浙江金华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人口倒挂”现象是指 部分地区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户籍人口数量。下表示意我国某市2011-2019年户籍人 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截止到2020年年底,全国总人口共计141212万人, 超过65周岁的老年人口高达1.9亿人,占比13.5%,相较于2010年大幅度上升了4.6%。
考点三 人口相关概念的图表呈现
(一)人口老龄化
3.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 (1)老年人口基数大;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老龄化的增速。 (3)老龄化进程不平衡: ①城乡不平衡:农村高于城镇; ②区域不平衡:东部快于西部,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 ③结构不平衡:我国出生人口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现象比较突出, 老龄化进程也有明显阶段性的不均衡。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 1950-1957年,第二次是1962-1972年,第三次是1981-1990年,在第一次出生高峰和第二 次出生高峰叠加的时候,老年人口比例将一下子急剧拉升提高8个百分点。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人口、城市与生产活动课件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人口、城市与生产活动课件

人口数量 大

共 制约因素不确定,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发生变化,使人口容量具 同 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对人 点 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2-
典型例题 (2019全国Ⅰ卷)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 人口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
人口问 长,最终引发各种资
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
问题
人口老龄化
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不断下 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 升
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 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 于老年人退休和养老等的费 用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 单等问题加重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3-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发展中国家
因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 生事业的进步,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增长 很快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6-
(2)人口增长模式 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 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不同,导致人 口增长的速度不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同。这种影响有利 有弊,如下图所示:
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练习含详解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练习含详解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人口练习含答案专题:人口一、选择题(一)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乙→丁→丙B.丙→乙→丁→甲C.甲→乙→丙→丁D.丙→乙→甲→丁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 )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参考答案】1.D 2.B[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和限制人口出生率,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

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变化没有影响;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规律联系。

](二)当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

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

读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完成1---3题。

1.上图国家中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A.巴西 B.瑞典C.俄罗斯D.中国2.人口年龄中位数主要反映A.人口增长数量B.人口增长速度C.人口年龄结构D.人口老龄化程度3.应对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对策不可行的是A.鼓励农村人口增长,解决农村家庭养老问题B.引入市场机制,发展老龄产业C.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D.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答案】1.B 2.D 3.A【解析】1.读图,根据各国家的人口年龄中位数比较,变化最小的是瑞典,变化幅度小于6岁,B对。

巴西、俄罗斯、中国年龄中位数变化幅度都超过10岁,A、C、D错。

故选B。

2.年龄中位数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中位数越大,说明老龄人口数量越多。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7人口与聚落pptx课件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7人口与聚落pptx课件

①乡城流动人口中跨省流动比例较小 ②城城流动人口平均文化程度较
高 ③城乡流动人口中中老年人比例较大 ④乡乡流动人口受经济因素
影响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3题,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目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城乡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推动乡村劳动人口不断流向城市,使我国城镇化率不 断提高,故乡城流动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体,占比最高,故P1表示乡城 流动,A、B错误;逆城市化是指当城镇化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城镇化速度就 会放慢,甚至出现逆向流动人口超过正向流动人口的现象,我国目前整体上 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逆城市化现象不突出,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应最 小,故P4表示城乡流动,D错误,故选C。 第4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人口流动的限制开始逐渐减小,目前我国人口 流动跨省流动比例相对较大,主要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乡村地区流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023·山东烟台、德州一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流动已经 开始并将持续成为主导我国区域间人口变动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人口 流动可以划分为乡乡流动(乡村到乡村)、乡城流动(乡村到城镇)、城乡流 动(城镇到乡村)、城城流动(城镇到城镇)四种类型。下图示意2000年、 2010年、2020年我国不同人口流动类型在流动人口中所占比例。据此完 成3~4题。
专题突破练七 人口与聚落
(2023·福建莆田二模)下表示意2000年、2010年、2020年中国各区域人口
分布基尼系数变化(基尼系数代表要素分布的均匀程度,其数值越大,要素
分布越集中)。据此完成1~2题。
时间 全国 胡焕庸 线两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1.练高考(2015•山东卷)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

完成下列各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答案】1、C 2、A【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近年农村出现的空心化现象,考查农村与城市景观、特征方面的差别。

本题关键是无人住、无人种。

人去哪了?为什么呢?农村土地面积广,自然景观丰富,环境质量好。

城市人类活动集中,对自然改造、破坏的多,住房紧张等问题。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收入差距大,导致农村劳动力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

留守的老人、儿童无力耕作土地,导致望到闲置、土地荒废,进而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浪费,(2015•上海卷)(十)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A、2003年B、2008年C、2010年D、2012年2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A、基本稳定B、逐年增加C、先增后减D、整体趋减23、“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21、B 22、B 23、C考点:人口增长。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答案】5、D 6、B【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影响老年抚养比的因素;老年抚养比变化带来的问题。

(2014·海南卷)14、图6表示我国某县2000年、2010年外出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及其外出区域构成。

读图6,完成14~15题。

14、与2000年相比,2010年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A、人均生产规模扩大B、劳动力价格降低C、占总人口比例提高D、人均产值减少15、该县可能位于我国A、珠江三角洲地区B、京津地区C、长江三角洲地区D、川渝地区【答案】14、A 15、D【解析】试题分析:14、根据图文分析,2010年比2000年该县外出半年以上总人口和跨省外出人口大幅度增长,意味着该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人数减少,因此劳动力紧张,价格有所提高;人均生产规模扩大;占总人口比例降低;人均产值增加。

综上所述,A项正确。

15、现今,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人口从经济欠发达区流向发达区;该县人口大规模外出,表明该县经济落后,A、B、C位于我国东部沿海,为经济发达区,川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较落后,因此选D项。

考点:读图分析某县人口外出带来的影响并推测某县所属地区。

(2014·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① B. ② C.③ D.④11.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B.1930-1950年C. 1950-1970年D. 1970-1990年【答案】10、A 11、C考点:读图分析能力,人口迁移数量与迁移人口数量所占的总人口比重的变化关系。

(2014·上海卷)(三)我国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对迁移人口的妥善安置,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7. 从人口迁移类型看,下列情况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 三峡库区居民外迁B. 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C. 农村人口进城务工D. 地震区灾民搬至异地8. 三峡库区部分移民东迁沿海某地后,迁入地采取了“杂居”安置方式。

其深远意义是A. 改善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B. 增进移民与当地居民的接触C. 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D. 便于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9. 三江源移民大多被安置到距离原居住地不远的城镇,这主要考虑到①自然环境的适应性②迁入迁出地交通的便捷性③风俗习惯的相似性④保持牧民的原有生产方式A. ①④B. 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7、B 8、C 9、C【解析】试题分析:7、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或者修复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而进行的人口迁移;或是因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人们难以生存而进行的人口迁移。

三江之源地区的大规模移民,是因三江之源是中国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和水源涵养地,对广大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起着生态屏障作用,由于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个地区生态的退化,采取自然修复的办法,将当地居民移往他处,有的迁入城镇,所以属于生态移民;而三峡库区居民外迁,是因三峡大坝的修建及蓄水,使上游部分地区淹没而引起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震区灾民是因地质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故选B。

8、三峡移民和当地居民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杂居”在一起,可以相互借鉴学习;而移民原有的生活习惯只是受到影响,但难以改变;“杂居”就是与当地居民接触,这不是意义的体现;移民分散在当地居民中,不便于对移民的统一管理与服务。

故选C。

9、就近迁入城镇,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便于移民适应自然;距离近,风俗习惯差别不大,便于移民适应风俗;而移民的迁入是长期行为,所以交通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城镇和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其原有的生活方式,难以改变。

故选C。

考点:人口的迁移(2014·广东卷)6、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答案】C考点:该题考查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2013浙江卷)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

根据相关知识,读图完成9-10题。

9.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10.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9.D 10.C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和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

2.练模拟(北京市十一学校2016届高三12月月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1 66万平方公里。

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

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新疆A. 2010年人口增长己接近“三低”模式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2.新疆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A.环境改善,合理人口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O~14岁人口比重上升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离,死亡率大幅下降【答案】1.A 2.B【考点定位】人口增长模式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名师点睛】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对人口自然增长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决定了人口的增殖条件和生存条件,通过改变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人口的自然增率。

经济发达或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对人口具有一种吸引力和凝聚力,人口机械增长为正值;相反,经济落后或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的地区,对人口会产生一种排斥力和离散力,人口机械增长一般为负值。

(2)文化因素:这一因素更多地影响着人口的自然增长。

(3)医疗卫生因素:医学的进步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着直接影响。

(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1951-2010年,该地区A.人口自然增长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B.是人口净迁入地区C.人口增长了17. 6% D.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15.据图示资料显示,该地区A.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B.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C.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D.可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答案】14.B 15.D【考点定位】本题组考查人口结构和我国的人口问题,人口的数量变化。

(2015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试卷(二))下表为2010年四个省份地理数据统计情况,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份①②③④地理要素>65岁人口比重9.3% 7.8% 6.3% 7.6%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比6∶54∶40 29:30:41 11:55 :34 14:58:28 人口年均增长率 1.53% 0.98% 0.83% 0.16% 城市化率62% 49.1% 44.7% 48%A.①浙江、②海南、③青海、④河南B.①青海、②浙江、③海南、④河南C.①海南、②浙江、③青海、④河南D.①浙江、②青海、③河南、④海南2.下列关于各省的说法不正确的()A.①省份人口年增长率大主要是外来人口迁入造成B.②省份第三产业比重最高,说明经济发展水平最高C.③省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低D.四个省份中①省份老龄化程度最重【答案】1.A 2.B考点:不同区域地理要素差异,及判断依据。

(2015届广东省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状况如下表所示。

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农业从业人员年龄构成(%)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0岁以下 4.2 4.9 6.421-30岁13.5 13.8 16.531-40岁22.0 24.5 25.341-50岁25.0 23.5 20.651岁以上35.3 33.3 31.23.A.西部地区农业从业人员中,31-40岁比重最大B.20岁以下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中部地区最大C.41-50岁的农业从业人数,东部地区最多D.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东部地区最大4.我国东部地区40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机械化水平低B.农业劳动强度大C.二、三产业吸纳中青年人口多D.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答案】3.D 4.C【解析】试题分析:考点:图表信息获取能力(2015届河南省洛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一考试地理试卷)下图为我国2005年-2030年不同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