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二(二)水圈课件

合集下载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1讲水圈和水循环课件鲁教版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11讲水圈和水循环课件鲁教版

素养一 人地协调观: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2016·全国卷Ⅲ,7~9)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
③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说明此时湖水盐度已成饱和状态,盐
□ 度不会 4 _变__化___。 □ ④大量种植耐旱植物,生长也需要水分,会 5 __减__少___入湖径流量。
第2步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储存
答案 (1)C (2)A (3)B
大 小
1.蒸发
2.水汽输送 海洋上空的水汽――风―距带―海(―远 信―近 风―带 、―、 是―否 西―有 风―地 带―形 )―、阻―季挡―风―→陆地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审题能力培养] 第 1 步 从文字材料获取信息
□ □ ①图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量 1 _少___,蒸发量 2 __大___。 □ ②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盐湖流域实际降水量 3 _约__等__于___实际蒸发量。
二、水循环 1.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类型主要环节海上内 Nhomakorabea环A蒸发→B__降__水___
海陆间循环
A蒸发→C水汽输送→D降水→ E地表径流 H_下__渗____→G__地__下__径__流___
特点 循环水量_最__大___,对全球__热__量___ 输送有重要意义
最 重 要 的 循 环 , 使 __陆__地__水____ 得 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a增强
B.b增强
C.c减弱
D.d减弱
(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主要目的是( )
A.增加绿地面积,美化环境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PPT课件

高中地理《水圈与水循环》PPT课件

水气输送
降水
植物蒸腾 蒸 发
下渗 下渗
地下径流
降水
蒸 发
二、水循环分类与水循环环节 1、按照发生的空间可以把水循环分为:
陆上内 循环 海上内 循环 海陆间 循环
大气中86%的水汽量由海洋提供,每年从海洋 中蒸发的水汽约45万立方千米,其中仅有10% 的水汽随大气输送到陆地上空,凝结成雨雪。 参与的水量最大的水循环是哪一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 的 行 星
考考你:
1、地球号称“水的行星”,但是为什么还存 在着水资源危机呢?
2、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通常是指哪些 水体?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据水利部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 不足,110座严重缺水;在32个百万人口以上的 特大城市中,有30个长期受缺水困扰。在46个 重点城市中,45.6%水质较差,14个沿海开放 城市中有9个严重缺水。北京、天津、青岛、大 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 唐山:极度缺水城市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2020年新课标高考地理(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课件:课时11 水循环与水资源(共25张)

2020年新课标高考地理(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课件:课时11 水循环与水资源(共25张)

范文2020年新课标高考地理(全国卷)艺考生文化课冲刺1/ 12课件:课时11 水循环与水资源(共25张PPT)课时11 水循环和水资源一、考试说明和教学要求自然界的水循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考试说明教学要求 1.知道水循环的类型 2.通过阅读材料,理解河流水与大气降水、冰雪运用示意图,说融水、湖泊水、地下水等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出水循环的过程 3.绘制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和主要环节,说环节明水循环的地理 4.阅读材料,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意义环对人类的影响及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5.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如植树造林、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对水循环的影响以为同自质与发生然某量例展产资种对,的力源自人说意条的然类明义件数资生在下量源存不,、1动2人施..的类以从影活某历响动种史的自发影然展响资的,源观理为点解例看自待,然自认资然识源资自的源然可数资持量源续、对利人质用类量措活对二、知识网络3/ 12三、应试指导考情分析 2017年无新课标卷Ⅲ7~9题,河流径流变化及水循环 2016年新课标卷Ⅱ9~11题,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 2015年海南卷8~9题,水循环备考策略从近几年广东高考试题看,本节知识在高考中多以填空题或者选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查水循环的表现及定义,考查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从形式上看多以图或地理热点事件为背景材料进行设问(如黄河断流、趵突泉重新喷涌等)。

从考核内容上看,多集中于水循环、水资源利用对策等;在能力要求上,直接考查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新课程的要求看,会适当增加考查学生动手能力和开放性的试题。

【课堂导学】四、要点精讲要点一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根据发生的领域,自然界的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见下表:5/ 12水循环发生类型领域水循环环节作用蒸发、水汽海陆海洋与输送、降水、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间大循陆地之地表径流、水资源得以更新,是最重环间下渗、地下要的循环,又称大循环径流等陆地内循环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蒸发、植物蒸腾、凝结降水等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海上内循环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蒸发、降水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对全球的热量输送有着重要意义【典题展示1】(2016·新课标卷Ⅲ7~9题)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课件鲁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2单元水圈和水循环第1课时水圈的组成水循环及其地理意义课件鲁教版

[特别提醒] 水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水资源处于不断循环更新状态,从这一角度讲,水资源是可再 生资源,是可以永续利用的;但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范围内,水资 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量超过了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 遭受污染,就会造成水量型缺水或水质型缺水,因此,水资源并不 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5.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体是( )
A.河水
B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合作探 究 攻重难
水循环
长歌行(节选) 李白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问题 1 (综合思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的哪种类型 的水循环?
提示:陆地水资源主要通过海陆间循环得到不断的补充和更新。
A.水汽输送量减少
B.地表径流量减少
C.下渗量减少
D.蒸发(腾)量增加
2.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 )
①雨水资源化利用 ②减轻城市交通拥堵压力 ③减缓城市内
涝 ④减少雾霾现象的发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措施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是( ) A.路面硬化中推广使用渗水砖 B.扩大地下排水管道口径 C.城市湖泊底部铺设塑料薄膜 D.建设数量众多的摩天大楼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1)D (2)C [第(1)题,由流量曲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在暴雨过 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 由此可判断暴雨降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第(2)题,乙水文站洪峰 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 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
素养达 标 固双基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2 题。

专题平衡原理的应用(水循环)PPT课件—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

专题平衡原理的应用(水循环)PPT课件—山东省新高考地理复习

数分别是
D
A. 79,13 B. 79,8 C. 21,13
a 、 b 为水循环主要环节, 则 ( )C
D. 21,8
① 环节a不断地向海洋输送泥沙 ② 环节a 主要动力源自太阳辐射
③ 环节b 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 ④ 环节b可以输送水汽和热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真题呈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2)推测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哈得孙湾地区北极熊数量减少 的原因。
模板构建 沼泽地形成的条件
(1)来水要多 第一种:降水多; 第二种:冰川融水多; 第三种:积雪融水多; 第四种:其他材料里边有提到的补给类型,比如地下水、湖泊水等。
(2)汇水要多 第一种:自身支流众多,汇水多; 第二种:区域内径流众多,汇水多。 (3)排水要少 第一种:(向上排不出)气温低(海拔高,或纬度高),蒸发弱; 第二种:(向前排不出)地势低洼或平坦,流速缓慢,排水不畅;河 道弯曲,排水不畅; 第三种:(向下排不出)多冻土(高原或高纬地区)或黏质土壤,下渗 少。 (4)保水要强 第一种:入海口地区,易受海水顶托作用,排水不畅; 第二种:区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库、湖泊等),涵养水源能力强; 第三种:受凌汛、台风因素影响,河水泛滥。
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
真题呈现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 列要求。
题图
乌裕尔河原为嫩
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
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 (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
为内流河。河水泛滥, 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 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
解析: 1.盐分随径流汇入,带来盐分“补给”。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哈得孙湾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海冰消融 时到陆地采食果实充饥。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哈得孙湾拍摄的北极熊照片。近年来, 该地北极熊数量下降了约1/4。

高中地理 水圈与水循环复习课件( 共46张PPT)

高中地理 水圈与水循环复习课件( 共46张PPT)
17
冰川融水补给
气温越高,水量越大
汛期在十年夏磨一件季,冬季断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青藏和西北的高山常

长江之源——姜根迪如冰川
18
雨水补给
降雨越多,水量越大 汛期在雨季 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世
10
硬底化地面 / 森林破坏 / 地表破坏
雨量
降雨后短时间增加地表径流
长期来看蒸发量和下渗量都减少 气候趋向干旱,生态趋向恶化
前 后
硬底化地面前后河流水位变化
11
归纳总结: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人工降雨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植被破坏 地面硬底化
修建水坝 植被破坏 地表破坏 地面硬底化
开采地下水
一轮复习------
水圈与水循环
1
第一部分:水圈的组成 与水循环
2
1.水循环的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降、 水蒸

降 水
水汽输送 蒸 发
下 渗
水循环示意图
3
海上内循环 降蒸 水发
2.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1)影响蒸发的因素
植被覆盖率的改变会不会影响蒸发?
4
(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
①风 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
冰期越长
有结冰期,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25
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 水位/汛期 含沙量
结冰期 流速/水能
落差大、流速快 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水体环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 水体环境

专题3 水体环境要点串讲一、培养一种能力——洋流判定的技能2.确定季节:⑴根据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⑵根据印度洋的赤道逆流判定北半球冬、夏季节3.洋流名称、流向的分解判定⑴根据纬度判定:⑵根据经度判定:二、掌握两个地理常识1、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根据发生的领域,自然界的水循环可分为三种类型:见下表:2、厄尔尼诺现象(1)流经南美沿岸的秘鲁海流是一支冷洋流,在几乎与秘鲁海岸平行的东南信风吹送下,表层海水离岸外流,深层海水上涌补充,同时将营养盐类挟至上层,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吸引大量秘鲁沙丁鱼等冷水性鱼类在这儿繁衍、栖息,使该地区成为著名的东南太平洋渔场(秘鲁渔场)。

可是在某些年份,东南信风暂时减弱,太平洋赤道逆流的南支越过赤道沿厄瓜多尔沿岸南下,使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水温迅速升高,冷水性浮游生物和鱼类因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大量死亡。

三、把握三个水体规律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一条河流可能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

2、洋流的形成与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洋流按性质可分为暖流与寒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

所谓密度流,就是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

直布罗陀海峡密度流最为典型,受地中海地区气候的影响,地中海蒸发旺盛,周围没有流量大的河流汇入,海水的盐度高,密度大,水面降低。

与地中海相邻的大西洋海水,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

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便经由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地中海低部海水由海峡低层流入大西洋。

(2)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是:①在中低纬度海域,形成了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反气旋型)。

②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了气旋型大洋环流,它的方向呈逆时针方向。

③在南半球400~600之间的海域,形成了全球性西风漂流。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12.13水圈

高考地理复习课件12.13水圈
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与年均降水量相当。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
A 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坡面坡度大,岩性硬,地表水与地下水储存条件差,由于水分储 量小,实际蒸发量最小。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
B 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
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阿姆河上游流域东南部为高海拔山区,海拔约 800~ 6100m,平均约3600m。流域多年平均降水约511mm, 其中雨、雪、冰产流比例为18:67:15。图为阿姆河上 游流域和降雨和降雪量,融雪、融冰产水量年内分变
化过程图,(径流水深=径流总量/流域面积)。据此 完成6-8题。 8.受水源补给综合影响,推测阿姆河上游流域
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新疆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 坎儿井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项伟大的人类工程。坎儿井古称“井渠”,“坎儿”是“ 井穴”的意思,由竖井【工程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 成。吐鲁番盆地地势北高南低,在较新一些冲积扇地形区,土壤多为砂砾,滲水性很强,山上冰雪水融 化后,大部分渗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较深。为了将渗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区灌溉,开挖井渠 取水是比较合理的方式。 材料一 :坎儿井的建造方法是:在高山峡谷地带的雪水潜流处,寻找到水源,然后每隔20米至30米打 一眼竖井,井深十米至几十米不等,将地下水汇聚,以增大水势,再依地势高低,在井底凿通暗渠,沟 通各井,引流直下,一直连接到远处的绿洲,才将水由明渠引出地面,加以灌溉。涝坝则是一个调节水 量的蓄水池。一条坎儿井,一般长约3公里,最长者往往是几条坎儿井相连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其间 竖井少则几十口,多则三百余口。上游的竖井较深,有的可达100多米,下游的较浅,一般只有几米。 如图为坎儿井剖面示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航运 的影响
水量大,流 量平稳,汛 期长(水深), 无结冰期 (通航时间 长),含沙量 小(少淤泥), 对航运有 利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要素 影响因素
对航运 的影响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
含沙量
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 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
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 ℃;有结冰期,最冷
结冰期
月平均气温<0 ℃,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 长。有结冰期、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
凌汛
流速 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 (水能) 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水系特征
考情概览知识建构
-3-
考情分析
知识建构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水循环 知识精要 水循环原理及其应用 1.水循环原理及主要环节:水循环原理的实质是水在大气圈、水 圈、生物圈、岩石圈中的连续运动过程。其主要环节见下图。
2.应用:水量平衡原理 降水量=地表径流量+蒸发量+下渗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思维建模 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思路 (1)分析河流水文特征,答题思路一般为:
(2)比较同一河流不同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或差异,答题思路一般 为: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3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河流的特征
知识精要
1.河流的补给
补给 补给 类型 季节
补给特点
主要影响因素
我国分布
雨水 补给
以夏 秋季 为主
①时间集 中;②不连 续;③水量 变化大
①降水量的多少;②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 ③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普遍,尤以 东部季风区 最为典型
季节性 积雪融 春季 水补给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4-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演练冲关 (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四模)下图为大庆某日水汽压和相对 湿度的日变化曲线图(水汽压指大气中水汽部分的分压力,主要受 温度和空气运动影响。相对湿度指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 件下的饱和水汽压之比的百分数)。据此完成1~2题。
考点一 考点二
(4)下渗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3-
2.人类活动对水量平衡的破坏及其影响 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导致水循环某一 环节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区域水量平衡的破坏,进而引起其他地理 要素的改变。如山区植被破坏,导致下渗量减小,蒸腾作用减弱,地 表径流增多,河流易出现暴涨暴落的现象。同时,水土流失加剧,河 流含沙量增加。
(二)水圈
考情概览知识建构
-2-
考情分析
知识建构
水圈在高考中侧重于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其变化、水循环的意 义(区域水量动态平衡、流水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从考查方 式上看,要求学生能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方法,分析河 流水文特征及其变化对地形、气候、生态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 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①稳定; ②一般与河湖 有互补作用
①太阳辐射;②气温 变化;③积雪和冰川 储量
①取决于湖泊与河 流的相对位置;②湖 泊水位的高低 ①地下水补给区的 降水量;②地下水位 与河湖水位的相互 位置关系
我国分布 西北和 青藏高 原地区
普遍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1)水文特征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7-
分析解答 第一步:读图示,析材料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二步:析选项,慎选择 第(1)题,“该流域”而不是“湖面”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盐湖面 积变化取决于该流域的蒸发量和降水量,蒸发量大,则水域面积减 小,降水量大,则水域面积增加。题意“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说明蒸 发量和降水量应一致,所以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和降水量 数值差不多,约为210毫米,否则会引起盐湖面积的扩大或缩小。C 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坡面地势最高,坡度最大,下渗少, 也最不利于截留地表水,地下水少,地表水向低处流走,故坡面地表 水也最少,且由于该流域气候干旱,坡面没有植被生长,缺乏植物蒸 腾。因此坡面实际蒸发量最小。而洪积扇、河谷、湖盆由于地势 低,较为平坦,利于地表水下渗,土壤水分条件好,因此有水可蒸发,实 际蒸发量较大。A项正确。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9-
第(3)题,大量种植耐旱植物会拦截到达盐湖的水量,破坏原有平 衡,使湖水减少,但由于此湖水盐度已呈饱和状态,所在湖水盐度并 不会增高,只能使湖面缩小。而湖水富营养化与氮、磷等营养物质 有关。B项正确。
答案 (1)C (2)A (3)B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0-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Βιβλιοθήκη 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2)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5-
典型例题 (2017全国Ⅰ卷)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 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 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0-
解析 第3题,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径流深增加缓慢,是因 为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气候干旱,地表较为干燥;同时前期 降水少,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吸纳大量降水;春季作物返 青,农业需水量大。B项错误,符合题意。第4题,不考虑人类因素,即 没有工农业用水以及生活用水和浪费的影响,因此该流域水资源总 量不会减少。没有人类活动干扰,就没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但 是地下含水层是相通的,因此会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流域内地 表水下渗严重除了地形因素外,人类活动比如铺设砾石会拦截地表 径流,增加下渗,植树种草也会增加下渗等,C项正确。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019河北唐山第一中学模拟)径流深为径流总量和流域面积之比, 径流深又分为地表径流深和地下径流深。下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 某小流域多年平均月降水量与径流深,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 334毫米,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约920毫米,地表和地下多年平均径 流深合计约为757毫米。据此完成3~4题。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该流域5月份较4月份降水量明显增加,而径流深增加缓慢,与此不 相关的是( B ) A.3、4月地表较为干燥 B.流域内植被茂盛,水流汇聚速度慢 C.4、5月农业用水较多 D.前期地下溶孔裂隙处于非饱和状态 4.若不考虑人类因素,下列有关该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流域水资源总量减少 B.有流域外地表径流汇入 C.有流域外地下径流汇入 D.流域内地表水下渗严重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2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第二步:析选项,慎选择 第(1)题,该河段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 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 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且降水集中,D项正确。第(2)题,河道摆动幅 度大小主要与河流的侧蚀作用、河岸的抗侵蚀能力等有关,与河水 的流量、支流汇入无关,①②错。从北、中、南三段河谷比较来看, 小北干流中段流经峡谷地段,河流流速快,侧蚀作用弱。加上河道 两岸多为岩石,不易被侵蚀,因此河道摆动幅度小,③④对,C项正确。 第(3)题,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在 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 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减慢,泥沙更容 易淤积,C项正确。 答案 (1)D (2)C (3)C
高频考点能力突破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水汽压主要受温度和空气运动影响。一天 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 中实线有两个峰值,一个是8时左右,是因为此时地表温度升高,对流 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到达上空,下层水汽减少;另一个是20时左右, 是因为地面温度下降,对流减弱,但蒸发也减弱。图中实线有两个 低值,最小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出现在午后 对流最强的时候。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线为大庆夏季水汽压日变 化曲线;虚线为大庆秋冬季节水汽压日变化曲线;实线午后出现低 值是因为对流旺盛,虚线清晨水汽压低是因为温度最低,蒸发最 弱,D项正确。第2题,由材料可知,相对湿度=(实降水汽压/同温度条 件下的饱和水汽压)×100%。由图可知,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说 明饱和水汽压增大的速度比水汽压快,C项正确;由图可知,气温高 时,相对湿度小,A项错误;相对湿度日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的变化,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相对湿度的季节变化,D项错误。
要 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