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10复习

合集下载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整理与复习课。

教材中包含的内容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的运用。

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负数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PPT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创设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购物时比较价格等问题,引发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和加减法的思考。

2. 知识梳理: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小数和分数的互化、负数的认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分数的大小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等,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知识,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大小比较的规律、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等。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本上的相关练习题。

2. 选取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进行解答,并写下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同时要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认识乘法、除法,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和除法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乘法和除法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让学生回顾第五单元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复习。

3. 讲解:通过讲解乘法和除法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 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运用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乘法和除法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A × B = C除法:C ÷ B = A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分给小明和他的2个朋友,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答案:每个人分到1个苹果。

2. 题目:小华有6个橘子,如果每个同学分到2个橘子,可以分给几个同学?答案:可以分给3个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理解了乘法和除法的概念,并能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对乘法和除法的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引导。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课文课件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简易方程》课文课件全

对应练习
(教材第59页“做一做”)
1.动车的速度为220千米/ 时,普通列车 的速度为120 千米/ 时。
巩固练习
(教材第57页第12题)
4.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个/分) 分

x
5
5x
150÷m
m
150
a
t
c= at
王红每分钟打字50个,利用表中的公式计算她1
小时打多少个字。
1小时=60分
c=at=50×60=3000(个)
答:她1小时打3000个字。
拓展练习
(教材第57页第13题)
5* .在右图中,
120+10a (2)根据这个式子,当a等于25时,商店一共
有多少千克苹果?
a=25,120+10a=120+10×25=370(千克)
对应练习
(教材第58页“做一做”)
2.仓库里有货物96吨,运走了12车,每车运b 吨。
(1)用式子表示仓库里剩下货物的吨数。
96-12b (2)根据这个式子,当b等于5时,仓库里剩下
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第2题)
4.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t与3的和。 t+3
(2)20减去a的差。20-a
(3)x的2倍。 2x
(4)b除以12的商。 b÷12
(5)a的5倍减去4.8的差。 5a-4.8 (6)比x小9的数。 x-9
巩固练习
(教材第60页第3题)
有20人,平均分成a组, 每组(20÷a)人。
当x等于8时,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7×8=56(根)
摆x个正方形比摆x个三角形多用了多少根小棒呢?
方法小结

第五章复习题

第五章复习题

5.1 显影使胶片上的AgBr 被还原成金属银,从而使胶片变黑。

(0 )5.2 对曝光不足的底片,可采用增加显影时间或提高显影温度的方法来增加底片黑度,从而获得符合要求的底片。

(X )5.3 胶片在显影液中显影时,如果不进行任何搅动,则胶片上每一部位都会影响紧靠在它们下方部位的显影。

(0 )5.4 定影液有两个作用,溶解未曝光的AgBr 和坚膜作用。

(0 )5.5 所谓“通透时间”就是指胶片从放入定影液到乳剂层变为透明的这段时间。

(0)5.6 减少底片上水迹的方法是胶片快速干燥。

(X )5.7 胶片表面起网状皱纹可能是胶片处理温度变化急剧而引起的。

(0 )5.8 冲洗胶片时,只要使用安全灯,胶片上就不会出现灰雾。

(X )5.9 显影液中如果过量增加碳酸钠,在底片上会产生反差降低的不良后果。

(0 )5.10 使用被划伤的铅箔增感屏照相,底片上会出现与划伤相应的清晰的黑线。

(0)5.11 胶片上静电花纹的产生是由于射线管两端的电压过高的原因。

(X )5.12 射线底片上产生亮的月牙形痕迹的原因可能是曝光前使胶片弯曲。

(0 )5.13 射线底片上产生黑的月牙形痕迹的原因可能是曝光后使胶片弯曲。

(0 )5.14 如果显影时间过长,有些未曝光的AgBr 也会被还原,从而增大了底片灰雾。

(0)5.15 显影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则显影速度减慢,故借助于碱使显影液保持一定PH 值。

0)5.16 定影液的氢离子浓度越高,定影能力就越强。

(X )5.17 胶片未曝光部分变为透明时,即说明定影过程已经完成。

(X )5.18 因为铁不耐腐蚀且容易生锈,所以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显影液。

(X )5.19 溴化钾除了抑制灰雾的作用外,还有增大反差的作用。

(X )5.20 显影时搅动不仅能够使显影速度加快,还有提高反差的作用。

(0 )5.21 所谓“超加和性”是指米吐尔和菲尼酮配合使用,(显影速度大大提高的现象。

(X )5.1 ○ 5.2 × 5.3 ○ 5.4 ○ 5.5 ○5.6 × 5.7 ○ 5.8 × 5.9 ○ 5.10 ○5.11 × 5.12 ○ 5.13 ○ 5.14 ○ 5.15 ○5.16 × 5.17 × 5.18 × 5.19 × 5.20 ○5.21 ×5.1 显影的目的是(B )A.使曝光的金属银转变为溴化银;B.使曝光的溴化银转变为金属银;C.去除未曝光的溴化银;D.去除已曝光的溴化银。

ERT组织管理系统及紧急应变作业要求规范

ERT组织管理系统及紧急应变作业要求规范

规范XX厂区内的紧急应变小组组织成员的组成,与规范各相关部门之紧急应变小组人员 24小时待命轮值安排及作业流程,使厂区若发生紧急事故,随时有人员可前往处理并阻挠灾情扩大。

本作业规范合用于中国厂区ERT组织管理及紧急应变作业活动。

本公司由环安部门负责于法规修订时或者定期修订全公司性紧急应变计划,并办理紧急应变相关之教育训练及申请各种应变防护器具。

各部门应依部门特性进行部门内紧急应变小组编组及制定应变演练计划或者应变演练流程。

配合参预各项教育训练活动,依可能状况排定演练期程,开展紧急应变演练。

4.1:ERT(Emergency Response Team):为迅速有效地处理厂区意外事故或者支持厂外其它事故的处理,由各部门组成的固定紧急应变小组。

4.2:ERC(Emergency Response Center) :紧急应变中心(防灾中心)。

4.3:第一时间指挥官:通过ERT基本训,现场担任指挥进行事故第一时间处理的领导者。

4.4:第一时间处理小组:通过ERT训练并能参预现场第一时间处理异常的紧急应变人员。

4.5:ERT指挥官:由ESH-ERC同仁担任,管控ERT成员,负责ERC值班室的广播、通报、消防确认,ERT集结、疏散、排烟开关等ERT指示(备注1)。

4.6:ERT成员:由通过ERT基本训并掌握一定技能的同仁担任并完成定期特殊复习训练、演练等任务的成员,平时持无线电值班,状况发生时,到集结地点,穿戴合用之抢救专用防护具,进入灾区,支持第一时间小组,作更进一步的灾害处理。

4.7:疏散引导员:依安全门的数量,分配生产在线避难引导员,使用疏散指引器材,指引同仁疏散,集结点名,并回报给ERT指挥官。

4.8:ERC值班室:为防灾中心值班室,按轮班作业进行24小时监控厂区安全状况,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应变的指挥部。

4.9:疏散集结点:厂区员工紧急疏散逃生后的安全集结地点。

4.10:ERT攻坚集结点: ERT成员紧急情况处理前穿戴抢救专用防护具、待命之集结地点,通常以ERT器材柜配置地点作为ERT攻坚集结点。

5-3-7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7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537整理与复习(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们来复习五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这一节复习课的主题是“537整理与复习”。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复习第五章“分数”中的第三节“分数的加减法”。

具体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以及混合运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混合运算的顺序。

难点主要是如何正确地将分数通分,以及如何在混合运算中正确地运用括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练习题,学生需要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我会通过PPT回顾分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让学生对分数加减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实例来讲解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4. 在学生掌握了分数加减法之后,我会通过一些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主要包括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另一部分是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在混合运算中还有一些学生会出现错误。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和提高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如何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二、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确定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如何正确地运用括号,以及如何判断运算的顺序是教学的难点。

北京课改版五下数学5.9 整理与复习

北京课改版五下数学5.9 整理与复习

知识梳理
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能化简的要化 成最简分数。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从左往右依次运 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分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交换律: a+b = b+a
北京课改版 数学 五年级 下册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体回顾
分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点?
几个分数相加、减,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
可以一次通分。
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计算异分母分 数加法和减法 的关键是通分。
整数、小数和分数加、 减法,都是只有相同单 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加法 结合律: a+b+c = a+(b+c)
减法性质:
a-b-c = a-(b+c)
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综合运用
填表
加数
������
������
加数
������
������
������

������
被减数
������������
������������
减数
������
������������
4
3
时,做这两种作业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英语作业用时:
3 - 1= 5时
4 3 12
两种作业用时:
3 + 5 = 7时
4 12 6
答:两种作业一共用了 7时
6
春风小学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五年级的每位同学都参加了 一个小组的活动。

沪教版数学目录

沪教版数学目录

沪版数学目录一年级上学期:一、10以内的数说一说分一分数一数几个与第几个比一比数射线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分与合加法讲讲算算(一)减法讲讲算算(二)加与减看数射线做加、减法10的游戏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2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11—20的数十几就是十和几20以内数的排列加减法(一)加减法(二)讲讲算算(三)加进来,减出去数字的墙四、识别图形物体的形状五、整体与提高分彩色图形片推算比较加倍与一半大家来做加法大家来做减法组算式数学游乐场一年级下学期:一、复习与提高游数城玩数图比一比二、位置左与右在街上上、中、下,左、中、右路(前后,左右)三、100以内的数及其加减法十个十个地数百数图数的表示数射线上的数百数表数龙——百的数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笔算加法(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笔算减法(退位)郊外活动连加、连减、混合加减四、应用长度比较度量线段长度计算人民币统计时间五、整理与提高两位数加法两位数减法交换滑雪天气统计各人眼中的20数学广场——掷数点块数学广场——七巧板我们的郊游二年级上学期:一、复习与提高游海岛——谁先上岸估算加与减“吃掉”的是几二、乘法、除法(一)乘法引入看图编乘法题游乐场统计图倍10的乘法5的乘法2的乘法4的乘法8的乘法2、4、8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分一分与除法用乘法口诀求商几倍盒子是空的——被除数为0三、乘法、除法(二)7的乘、除法3的乘、除法6的乘、除法9的乘、除法3、6、9的乘法之间的关系快乐的节日分拆为乘与加乘一乘,填一填“九九”——乘法口诀表有余数的除法做有余数的除法掷骰子,做除法几张长椅四、几何小实践角与直角正方体、长方体长方形、正方形五、整理与提高数学广场——点图与数乘法表乘法大游戏5个3加3个3等于8个35个3减3个3等于2个3乘与除数学广场——幻方数学广场——视图数学广场——折纸二年级下学期:一、复习与提高登险峰植树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正方体的展开图连乘、连除相差多少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小探究数射线(千)位值图上的游戏三、三位数的加减法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三位数加减一位数三位数加法三位数减法估算与精确计算应用题四、应用轻与重直接比较间接比较称和它的使用方法克、千克与计算时间(时、分、秒)五、几何小实践东西南北轴对称角三角形与四边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整理与提高万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大数的读与写游国家森林公园巧算数学广场——给小兔涂色数学广场——加或减三年级上学期:一、复习与提高登月减法塔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二、乘与除乘整十数、整百数整十数、整百数的除法大卖场中的乘法用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三、应用元、角、分——用小数表示千克、克——用小数表示千米、米——用小数表示米、厘米——用小数表示长度单位年、月、日四、几何小实践三角形面积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平方米五、整理与提高乘乘除除灯市我们来认识图形它们有多大?数学广场——数苹果数学广场——放苹果数学广场——分段问题解决——喜迎新年三年级下学期:一、复习与提高乘除法计算括号先算树叶的面积面积单位面积计算二、乘与除谁跑得快用两位数乘用两位数除运动会上的小统计三、分数的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四、计算器从算筹到计算器算盘计算器使用计算器计算五、几何小实践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六、整理与提高乘与除分数应用周长与面积数学广场——谁围出的面积最大数学广场——搭配四年级上学期:一、复习与提高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用计算器计算节约用水分数二、数与量大数的认识四舍五入法平方千米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从克到吨从毫升到升三、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比一比分数的加减计算小探究——“分数墙”四、整数的四则运算工作效率树状算图与算法流程三步计算式题正推逆推文字计算题运算定律应用五、几何小实践圆的初步认识线段、射线、直线角角的度量角的计算六、整理与提高大数与凑整分数几何小练习数学广场——相等的角数学广场——通过网格来计算四年级下学期:一、复习与提高四则运算整数的运算性质看谁算的巧愉快的寒假二、小数的认识与加减法生活中的小数小数的意义你知道吗?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性质小练习综合练习小数点移动小数加减法三、统计折线统计图的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画法四、几何小实践垂直平行小练习你知道吗?五、整理与提高问题的解决小数加减法的应用小数与测量凑整垂直与平行数学广场——用多功能三角尺画垂线与平行线数学广场——五舍六入数学广场——计算比赛场次数学广场——位置的表示方法五年级上学期:一、复习与提高符号表示数小数二、小数乘除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循环小数用计算器计算积、商的凑整三、统计平均数平均数的计算平均数的应用四、简易方程用字母表示数化简与求值方程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应用题五、几何小实践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梯形的面积六、整理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水、电、天然气的费用——小数应用问题解决图形的面积数学广场——时间的计算数学广场——编码五年级下学期:一、复习与提高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方程面积的估测自然数二、正数和负数的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数轴三、简易方程(二)列方程解应用题小总结四、几何小实践体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组合体的体积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小练习体积与容积五、问题解决行程表面积的变化体积与重量可能性可能情况的个数可能性的大小六、总复习数与运算练习一方程与代数练习二图形与几何练习三统计初步练习四六年级第一册第一章数的整除第1节整数和整除1.1 整数和整除的意义1.2 因数和倍数1.3 能被2,5整除的数第2节分解素因数1.4 素数、合数与分解素因数1.5 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1.6 倍数与最小公倍数拓展求三个整数的最小公倍数第二章分数第1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1 分数与除法2.2 分数的基本性质2.3 分数的大小比较第2节分数的运算2.4 分数的加减法2.5 分数的乘法2.6 分数的除法2.7 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拓展无限循环小数与分数的互化2.8 分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2.9 分数运算的应用第三章比和比例第1节比和比例3.1 比的意义3.2 比的基本性质3.3 比例第2节百分比3.1 百分比的意义3.2 百分比的应用3.3 等可能事件第四章圆和扇形第1节圆的周长和弧长4.1 圆的周长4.2 弧长第2节圆和扇形的面积4.3 圆的面积4.4 扇形的面积六年级第二册第五章有理数第1节有理数5.1 有理数的意义5.2 数轴5.3 绝对值第2节有理数的运算5.4 有理数的加法5.5 有理数的减法5.6 有理数的乘法5.7 有理数的除法5.8 有理数的乘方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0 科学记数法第六章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第1节方程与方程的解6.1 列方程6.2 方程的解第2节一元一次方程6.3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6.4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3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6.5 不等式及其性质6.6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6.7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4节一次方程组6.8 二元一次方程6.9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0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6.11 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七章线段与角的画法第1节线段的相等与和、差、倍7.1 线段的大小比较7.2 画线段的和、差、倍第2节角7.3 角的概念与表示7.4 角的大小比较、画相等的角7.5 画角的和、差、倍7.6 余角、补角第八章长方体的再认识第1节长方体的元素第2节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第3节长方体的棱与棱位置关系的认识第4节长方体中棱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第5节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七年级第一册第九章整式第1节整式的概念9.1 字母表示数9.2 代数式9.3 代数式的值9.4 整式第2节整式的加减9.5 合并同类项9.6 整式的加减第3节整式的乘法9.7 同底数幂的乘法9.8 幂的乘方9.9 积的乘方9.10 整式的乘法第4节乘法公式9.11 平方差公式9.12 完全平方公式第5节因式分解9.13 提取公因式发9.14 公式法9.15 十字相乘法9.16 分组分解法第6节整式的除法9.17 同底数幂的除法9.18 单项式处以单项式9.19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十章分式第1节分式10.1 分式的意义10.2 分式的基本性质第2节分式的运算10.3 分式的乘除10.4 分式的加减10.5 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10.6 整数指数幂及其运算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第1节图形的运动11.1 图形的平移第2节图形的旋转11.2 旋转11.3 旋转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11.4 中心对称第3节图形的翻折11.5 翻折与轴对称图形11.6 轴对称七年级第二册第十二章实数第1节实数的概念12.1 实数的概念第2节数的开方12.2 平方根和开平方12.3 立方根和开立方12.4 n次方根第3节实数的运算12.5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12.6 实数的运算第4节分数指数幂12.7 分数指数幂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第1节相交线13.1 邻补角、对顶角13.2 垂线13.3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第2节平行线13.4 平行线的判定13.5 平行线的性质第十四章三角形第1节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与性质14.1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14.2 三角形的内角和第2节全等三角形14.3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14.4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3节等腰三角形14.5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4.6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4.7 等边三角形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1节平面直角坐标系15.1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2节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15.2 直角坐标平面内点的运动八年级第一册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1节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16.1 二次根式16.2 最简二次根式和同类二次根式第2节二次根式的运算16.3 二次根式的运算第十七章一元二次方程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17.1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第2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第3节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第十八章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第1节正比例函数18.1 函数的概念18.2 正比例函数第2节反比例函数18.3 反比例函数第3节函数的表示法18.4 函数的表示法第十九章几何证明第1节几何证明19.1 命题和证明19.2 证明举例第2节线段的垂直平分与角的平分线19.3 逆命题和逆定理19.4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9.5 角的平分线19.6 轨迹第3节直角三角形19.7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9.8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9.9 勾股定理19.10 两点的距离公式八年级第二册第二十章一次函数第1节一次函数的概念20.1 一次函数的概念第2节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20.2 一次函数的图像20.3 一次函数的性质第3节一次函数的应用20.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一章代数方程第1节整式方程21.1 一元整式方程21.2 特殊的高次方程的解法第2节分式方程21.3 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第3节无理方程21.4 无理方程第4节二元二次方程组21.5 二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21.6 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第5节列方程(组)解应用题21.7 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第二十二章四边形第1节多边形22.1 多边形第2节平行四边形22.2 平行四边形22.3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第3节梯形22.4 梯形22.5 等腰梯形22.6 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第4节平面向量及其加减运算22.7 平面向量22.8 平面向量的加法22.9 平面向量的减法第二十三章概率初步第1节事件及其发生的肯能性23.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3.2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第2节事件的概率23.3 事件的概率23.4 概率计算举例九年级第一册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第1节相似形24.1 放缩与相似形第2节比例线段24.2 比例线段24.3 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3节相似三角形24.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4节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4.6 实数与向量相乘24.7 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第1节锐角的三角比25.1 锐角的三角比的意义25.2 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第2节解直角三角形25.3 解直角三角形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第1节二次函数的概念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第2节二次函数的图像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26.3 二次函数kmxay++=2)(的图像九年级第二册第二十七章圆与多边形第1节圆的基本性质27.1 圆的确定27.2 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27.3 垂径定理第2节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27.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7.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3节正多边形与圆27.6 正多边形与圆第二十八章统计初步第1节统计的意义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28.2 统计的意义第2节基本的统计量28.3 表示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量28.4 表示一组数据波动程度的量28.5 表示一组数据分布的量28.6 统计实习九年级拓展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第1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1.1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第2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1.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1.3 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第二章直线与圆第1节圆的切线2.1 圆的切线第2节与圆有关的角及线段2.2 与圆有关的角2.3 与圆有关的线段第3节圆内接四边形2.4 圆内接四边形高一上第一章集合与命题一集合1.1集合及其表示法1.2集合之间的关系1.3集合的运算二四种命题的形式1.4命题的形式及等价关系三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5充分条件、必要条件1.6子集与推出关系第二章不等式2.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3其他不等式的解法2.4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2.5不等式的证明第三章函数的基本性质3.1函数的概念3.2函数关系的建立3.3函数的运算3.4函数的基本性质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上)一幂函数4.1幂函数的性质与图像二指数函数4.2指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4.3借助计算器观察函数递增的快慢高一下第四章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下)三对数4.4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四反函数4.5反函数的概念五对数函数4.6对数函数的性质与图像六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4.7简单的指数方程4.8简单的对数方程第五章三角比一任意角的三角比5.1任意角及其度量5.2任意角的三角比二三角恒等式5.3同角三角比的关系和诱导公式5.4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5.5二倍角与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三解斜三角形5.6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第六章三角函数一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6.1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2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6.3函数()siny A xωφ=+的图像与性质二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6.4反三角函数6.5最简三角方程高二上第七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一数列7.1数列7.2等差数列7.3等比数列二数学归纳法7.4数学归纳法7.5数学归纳法的应用7.6归纳—猜想—证明三数列的极限7.7数列的极限7.8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8.1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8.2向量的数量积8.3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8.4向量的应用第九章矩阵和行列式初步一矩阵9.1矩阵的概念9.2矩阵的运算二行列式9.3二阶行列式9.4三阶行列式第十章算法初步10.1算法的概念10.2程序框图*10.3计算机语句和算法程序高二下第十一章坐标平面上的直线11.1直线的方程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1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1.4点到直线的距离第十二章圆锥曲线12.1曲线和方程12.2圆的方程12.3椭圆的标准方程12.4椭圆的性质12.5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2.6双曲线的性质12.7抛物线的标准方程12.8抛物线的性质第十三章复数13.1复试的概念13.2复数的坐标表示13.3复数的加法和减法13.4复数的乘法和除法13.5复数的平方根和立方根13.6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高三上第十四章空间直线与平面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14.2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4.3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4.4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第十五章简单集合体一多面体15.1多面体的概念15.2多面体的直观图二旋转体15.3旋转体的概念三几何体的表面积、体积和球面距离15.4几何体的表面积15.5几何体的体积15.6球面距离第十六章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16.1计数原理Ⅰ——乘法原理16.2排列16.3计数原理Ⅱ——加法原理16.4组合16.5二项式定理高三下第十七章概率论初步17.1古典概型17.2频率与概率第十八章基本统计方法18.1总体和样本18.2抽样技术18.3统计估计18.4实例分析*18.5概率统计实验。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验操作环节,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但部分同学在操作过程中还是显得有些手忙脚乱。我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实验操作的步骤不够熟悉。因此,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增加一些实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有更多机会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操作熟练度。
最后,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学生们对于小数四则运算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细节处理上还有待提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这些不足进行改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其次,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们普遍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但有时候在问题的分析和数据的选择上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如何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他们的数学建模能力。
另外,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交流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互补不足。但也有些小组在讨论时,个别同学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的兴趣不足或者是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针对这一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尝试设计更多有趣、贴近生活的讨论主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小数的近似数:求小数的近似数、四舍五入。
5.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小数四则运算解决购物、长度、面积等实际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五单元复习》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小数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运算素养,提高准确性和熟练度。
2.通过对小数的近似数处理,培养学生数感和估计能力,提升数据分析素养。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复习》教案,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本节复习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2.小数除法:小数除以整数、一个小数除以另一个小数、商中小数点的位置。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5.9 整理与复习 教学课件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5.9 整理与复习 教学课件

想:1、2、4、7、8、11、13和15不可以约分。其中1+2+11=14
想:24的因数有:1、2、3、4、6、8、12、24。其中8+2+1=11
返回
选择下面的卡片,按要求组成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题并计算。
(1)使计算结果等于1
+ -
+
-
返回
选择下面的卡片,按要求组成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题并计算。
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 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
能化简的要化 成最简分数。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从左往右依次运 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返回
分数加减法简便计算:
交换律: 加法 结合律: a+b = b+a a+b+c = a+(b+c)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整理与复习
整体回顾 综合运用 知识梳理 课后作业
整体回顾
分数加减法有哪些注意点?
几个分数相加、减, 可以一次通分。 计算异分母分 数加法和减法 的关键是通分。
整数的运算定律对于 分数运算同样适用。
整数、小数和分数加、 减法,都是只有相同单 位的数才能相加、减。
返回
知识梳理
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减法性质:
a-b-c = a-(b+c)
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返回
综合运用
填表
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返回
先仿照下面的例子用分数表示54张扑克牌中各部分的张数占 总数的几分之几,再提出问题并解答。
数字牌共占总 数的几分之几?
草花牌共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最新-2019年5月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 精品

最新-2019年5月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 精品

2019年5月初中数学总复习计划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三年数学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

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

同时是对学习基础较差学生达到查缺补漏,掌握教材内容的再学习。

因此特制订本计划,以便实施教学总复习有计划、有步骤。

一、紧扣大纲,精心编制复习教案初中数学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三年的教科书中,学生往往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因此,必须依据大纲规定的内容和系统化的知识要点,精心编制复习计划。

计划的编写必须切合学生实际。

可采用基础知识习题化的方法,根据平时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应用知识的实际,编制一份渗透主要知识点的测试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

然后按测试中出现的学生难以理解、遗忘率较高且易混易错的内容,确定计划的重点。

复习计划制定后,要做好复习课例题的选择、练习题配套作业筛眩教师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交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再按自己的学习实际制定具体复习规划,确定自己的奋进目标。

我们在组织全组老师编写资料的时候,围绕着以下三点构想1全面性虽然我们不敢说一册在手,别无所求,但我们坚信对你是有多多少少帮助的。

由于我们围绕着①对考试的热点作认真分析;②对知识点做细致整理;③对2019中考的动态分析等编制理念,同时,我们在编制安排上本着着眼于操作;立足于中考;服务于学生等想法,按照分课时将教案和学案在一本中设计的原则,使我们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能有很全面的借鉴价值。

2可操作性我们在整个复习中,设置三个阶段①基础知识积累阶段题目的难度大概是中考题目中的70的基础题目;②专项知识整理阶段题目的难度大概是中考题目中的20---30的应用题目;③实战演练阶段借助一份中考试卷的解答指导试卷的解读技巧3互动性在编制这本复习书的时候,为了充分体现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在设计的时候,开辟四个特色栏目自我诊断警钟长鸣师生对话机动园地,以便我们老师在使用的时候能找到非智力因素等课程资源。

最新-2019年5月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精品

最新-2019年5月小学数学复习计划 精品

2019年12月小学数学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1、整数和小数部分复习整、小数的概念以及整、小数的运算和应用题。

2、简易方程复习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列方程解文字题、应用题。

3、分数和百分数复习分数、百分数的概念,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四则运算和应用题。

4、量的计量复习计量单位、掌握各单位名称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改写。

5、几何初步知识复习平面图形的概念、特征以及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复习立体图形的概念、特征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6、比和比例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化简比、求比值;复习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用比和比例的知识解答应用题。

7、简单统计复习求平均数、统计表、统计图。

二、复习要求1、比较系统的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2、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改写,并能简单的估计或应用。

3、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正确的计算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绘图、测量等技能。

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计算平均数,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和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

5、掌握所学的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重点、难点、关键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关键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的整理复习。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1、贯彻大纲,重视复习的针对性。

大纲是复习的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

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复习》word教案 (7)

北师大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9复习》word教案 (7)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沟通个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各知识间的联系。

教学策略: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

回顾所学的内容,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二、练习1.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的方法。

2.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统计图表,理解八五折和八折的意思,然后题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答案:1500×85%=1275元, 1600×80%=1280元南极牌冰箱比较便宜。

3.第3题,先帮助学生理解提议,由学生独立解决,然后全班交流。

三、总结。

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包括所学知识和新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分数乘法:意义计算方法分数除法:意义计算方法教学反思:整理与复习第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和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沟通分数乘除法间内在联系。

能力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分数乘除法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策略:小组整理学习内容,交流所学习的知识及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写有式题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整理学习内容1.小组合作,整理“数与运算”。

回顾所学的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包括意义、运算顺序。

对所学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对有特色的整理方式可以在全班交流。

2.对整理的内容在班内交流。

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

二、练习1.第4题,先让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题意,借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同时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的环保知识。

2.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汇报结果,并鼓励学生说出计算过程,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证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相同。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人教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人教版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对5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运用。

2. 教学重点:巩固学生对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练习本、笔、数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物品的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表示这些数量。

2. 知识复习:引导学生复习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知识,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基本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510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如:“小明的苹果比小红的多3个,小红有5个苹果,请问小明有多少个苹果?”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如:“我有7个糖果,吃掉了2个,还剩下多少个糖果?”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相提问、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巩固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本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510的认识和加减法1. 认识数字5102. 加减法运算3. 实际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510写一篇数学日记。

答案:略2. 请列举5个生活中用到加减法的情景,并说明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5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掌握程度较好,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九单元总复习复习内容说明: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

共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

总复习的编排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中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读写、数序、大小、组成和序数的含义,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的含义。

2.熟练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正确较迅速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会辨认常见的四种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知道整时和半时。

4.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和10以内加减法,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复习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课时总复习2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05页的第1题,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1—20各数,20以内各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过程与方法:注重计算速度的提高,注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法与学法:教师:尝试指导法。

学生: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计数器,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数数、数序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指名学生读20以内的数。

2.教师报数,学生写数,如十九(学生写19)等。

3.学生一个一个地数,从7数到15。

4.两个两个地数,从2数到20。

5.填数,练习二十五的第1题。

学生在书上填,并指名学生口答,后集体口答,检查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的情况。

二、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1.问: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2.出示计数器,教师在计数器上表示11让学生读出这个数,并问这两个1表示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指2名学生回答。

3.问:谁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3这个数?指一名学生演示,然后问学生13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子。

船岸安全装置技术文档

船岸安全装置技术文档

船岸安全装置技术文档ICS XXXXXXX XX2013-3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 ***-****码头油气回收船岸界面安全装置VOCs Ship-to Dock Safety Units(送审稿)2016-XX-XX发布201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目次前言 (1)1范围 (2)2规范性引用文件 (2)3术语和定义 (3)4规格及型号编制方法 (5)4.1 装置规格 (5)4.2 编制方法 (5)5技术要求 (5)5.1 工作和环境条件 (5)5.2 一般要求 (6)5.3 材料 (6)5.4 船舱油气超压/真空保护 (6)5.5 切断阀 (8)5.6 火灾、爆炸、爆震和轰爆保护 (8)5.8 气液分离器 (9)5.9 对货舱溢流的保护 (9)5.10 电气装置 (9)5.11 自动控制系统 (10)5.12 防腐要求 (11)5.13 工作环境温度为-40——-10℃的装置补充要求 (11) 5.14 其它要求 (12)6试验方法 (13)6.1 试验条件 (13)6.2 外观、材料、部件、连接形式检验 (13)6.3 气液分离器液位试验 (13)6.4 强度试验 (13)6.5 压力/真空试验 (13)6.6 密封性试验 (13)6.7 装置总压降试验 (14)6.8 产品自动控制系统模拟试验 (14)6.9 报警及安全保护功能试验 (14)6.10 现场安装检查 (15)7检验规则 (16)7.1 型式检验 (16)7.2 出厂检验 (16)8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 (17)8.1 标志 (17)8.2 包装 (17)8.3 运输 (17)8.4 储存 (17)附录 A (18)附录 B (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1、2、4、5.1、5.2、5.3、5.4、5.5、5.6、5.7中的惰化系统内容、5.8、5.9、5.10、5.11、5.12、5.13、6、7、为强制性内容,5.7中增浓系统和稀释系统内容及其余为推荐性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0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0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10 整理与练习-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因数和倍数的概念,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等。

2. 练习本单元所学的运算方法,如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小数的四则运算等。

3. 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练习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回顾和整理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关注和辅导。

八、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合作,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第九单元 第5课时 整理与复习(5)(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

第九单元 第5课时 整理与复习(5)(Word教案)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

第九单元第5课时整理与复习(5)——2023-2024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巩固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小数、分数、正负数及其运算。

2. 数的运算:四则运算、简便计算、估算。

3. 几何初步知识: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计量单位。

4. 测量: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

5. 数据的初步认识:统计表、统计图、可能性。

教学重点:1. 引导学生梳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和定理。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对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进行总结。

2. 提问: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能将这些知识进行分类吗?二、新课1.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数的概念,包括整数、小数、分数、正负数及其运算。

2.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数的运算,包括四则运算、简便计算、估算。

3.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几何初步知识,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计量单位。

4.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测量知识,包括长度、面积、体积、质量、时间。

5.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数据的初步认识,包括统计表、统计图、可能性。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与本节课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答,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知识。

2. 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数学知识有了哪些更深入的理解?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教师布置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2. 教师提醒学生认真检查作业,及时改正错误。

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计划(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计划(附练习题)

小学数学第五册期末复习计划一、本册教材知识结构二、基本复习方法1、各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确定好期末复习的重点,适当调整复习课时安排,针对本班的薄弱环节进行复习。

2、采用讲、练结合,点、面兼顾的原则,遵循精讲多练。

3、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册教材所涉及的计算方面比较广,教师要切实注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4、复习时,教师要采用比较好的办法培优扶差,使学生全面进步。

5、必要时可以采取人人过关的形式。

6、教师对每个知识点的复习要作好充分准备,要认真备好课,准备好相应的例题和练习题。

7、复习时要作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8、复习时要以教材为基础,适当增加补充练习。

三、各单元典型题例练习第一单元克、千克、吨单元知识点:1、1克、1千克物体重量的直接体验。

2、对1吨的初步感知。

3、用克、千克、吨作单位估量物体的重量。

4、克、千克、吨之间的单位进率和换算。

5、用克、千克、吨作单位的数量大小的比较。

6、用字母Kg、g表示克、千克。

7 、解决生活中的重量问题。

练习题型。

一、填空:1、生活中,1枚2分的硬币重(),2袋碘盐重()。

2、计量较轻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作单位;计量很重的物品通常用()。

字母Kg表示(),g 表示()。

3、1Kg=()g 1吨=()Kg 4吨=()Kg2000Kg=()吨 5Kg=()g 3000g=()Kg 4、一箱苹果重10Kg,10箱苹果重()Kg,100箱苹果重()Kg是1吨。

5、在○里填“>”或“<”。

4Kg○4000g 1Kg○999g 900Kg○1吨546g○564g 8吨○8Kg 1000Kg○200吨6、在()里填克、千克或吨。

一袋奶粉重500()小明重38()一头大象重3()一个乒乓球重3()大卡车载重4()一只西瓜重6()二、知识生长练习。

1、一个梨重200g,()个这样的梨重1K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 : 原 式 = 32 4 =2 = 5 3 1 3
1 4

1 12
4
例3 计算.
1 2 3 2. 32 8 4 24 25 2 3 4 16 解 : 原 式 =32 32 12 16 18 25 16 1 =(32+ ) 12 16 18 25 32 1 =1 10 50 16
那么输出的数是多少呢?
1 2
结果是正 数吗? 否 是 结果乘以-1
输出(
)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运算顺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后算中括号, 再算大括号.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分配律的逆用.
(×)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 括号后,括号里各项不变 号.
(3) (-x-y)-2(-m-c )=-x-y-2m-2c (×)
-2要与括号中的每一项相乘.
1 2 1 5 (1 ) 2 4 - 2 12 2
例3 计算.
2
1.确定运算顺序. 2.每一步运算前先确定符号.
练习:计算.
2 2 2 1. 1 .6 3 2 3
2
2.
3 2

7 11
(
7 11
)
5 2
(
1 2
)
7 11
六、在右边的流程图中 (1)填入输出的数.
3 4 11
输入
6 7
,
3 4
相乘
,
(2)如果输入的数是 5 请写出计算过程.
n
(其中 1 a 10 ,n是正整数).
其中,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例1 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
(2)
8 2 6 10 6 60
2 3 4 4 3 2 1 2
1 2 1 3
(× )
先乘除,后加减.
(× )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科学记数法
形式:a
10
n
(其中 1 a 10 ,n是正整数).
其中,n等于原数的整数位数减1.
=-34000 (2)6.001×102 =600.1
(1)-3.4×104
整数位数是多少?
例6 21世纪,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纳米是长度计算 单位,1米=109纳米.VCD光碟的两面有用激光刻成 的小凹坑,已知小凹坑的宽度只有0.4微米(1米=106 微米),试将小凹坑的宽度用纳米作为计算单位表示 出来. 1微米=103纳米(结果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 1微米=103纳米 ∴0.4微米=0.4×103纳米 =4×102纳米
别忘了加括号!
别忘了变号!
= 8
49 50
例 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整数位数是多少? 指数是多少?
(1) 35000000 =3.5×107
(2)-508000000 =-5.08×108 (3)70089.45 =7.008945×104
例 5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所表示的数的原数是什么?
5.9-5.10 复习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运算顺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后算中括号, 再算大括号.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 分配律的逆用.
科学记数法
形式:a
10
(3)
6(
1 2

1 3
)6
6
( ×)
除法没有分配律.
(4)
22 4
底数是2.
(× )
要注意(-2)2与-22的区别.
例2 判断下列去括号过程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 a-(-a+b-c)= a-a+b-c
(×)
括号前面是“-”号,去掉 括号后,括号里各项都变 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a+ (-a+b-c)= a+ 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