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关于本文写景的作用有下边几种说法,是 否都有道理,说说你的看法。 (1)突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也”这句话,表现作者的山水之乐。 (2)表现琅琊山的胜景。 (3)表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4)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是本文的显著特色
1、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 句说说理解。 山水之乐: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李 杜 苏
白 甫 轼
太白 子美 子瞻
青莲居士 杜陵野老 东坡居士 半山老人 易安居士
王安石 李清照
介甫
辛弃疾
欧阳修
幼安
永叔
稼轩
六一居士
生字
ng ) 滁( )壑(hè )琅琊(lá yá chú ng 暝(mí )晦(huì )辄 ( ) zhé o 肴(yá )野蔌( sù )颓然( tuí ) u 觥筹(gōngchó)阴翳( yì )
与 宴酣之乐:鱼肥酒香,山肴野蔌,起坐喧哗 民 同 乐人之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乐
2、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处?
欧阳修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 “乐民之乐”,这就是欧阳修的高洁志趣。
归纳总结:
•一、引入(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
•亭的周边环境:环滁皆山-琅玡山-酿泉-有亭
本文中醉和乐和关系: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
“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 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全文以“乐”字为线索,通过 描写琅琊山的美景以及人们游山的 欢乐,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 同乐的旷达情怀。
比较《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两篇 散文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的异同点 。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应有陶醉语气)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 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也 。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 无穷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应是得意语气)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 守自谓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 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 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 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 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 而常臵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 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 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三)
滁人游 陪衬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 (全段核心) 禽鸟——山林之乐 陪衬 人——从太守游而乐 太守——乐其乐————醉能同其乐
(四)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水落而石出者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而年又最高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暮而归。 ——已而夕阳在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翼然 (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亭的由来: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
•二、写山中之景和出游之乐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总归为“乐亦无穷”(分总 •三、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从外到内) •四、写日暮醉归: •三种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写作特点: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乐” A 写亭子周围的景色,以“乐 2.写景与抒 亦 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 情相结合 意. B 写滁州官民同乐图,反映 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 3.文中骈散相间,节奏富于变化. 显示了政治清明,作者与民同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 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 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 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 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 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 下。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 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 术风格。
n 潺(chá)霏( fēi )伛偻( Yŭlǚ )
背诵指导
1、环滁皆山 → 琅琊也 → 酿泉也 → 醉翁亭也
→作亭者 → 名之者 → 醉翁也
2、山间朝暮 → 山间四时
3、滁 人 游 → 太守宴 → 众宾欢 → 太守醉也 4、宾 客 从 → 禽鸟乐 → 太守也 → 欧阳修也
本文共用21个“也”字,语气不尽相同,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应有陶醉语气)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应是得意语气)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名词作动词,起名,命名
动词,高兴;名词,所乐的事
为,是
成语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1、[水落石出] 比喻真相大白。 苏轼在《后 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
3、[醉翁之意不在酒] 形容人别有意图, 言在此而意在彼。
1.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是醉翁的情趣不在酒 上。现在多比喻本义不在此或别有用心(多含 贬义)。 2.水落石出:本意是水落下去了,石头就露了 出来。现在比喻事情的真相大白。 3.前呼后应:本意是前面的人在呼喊,后面的 人在应答。现多用来比喻写文章首尾呼应。
4.醉能同其乐……太守也。 (B)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 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 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 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 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为官廉政的 欧阳修遭受诬陷,被贬为滁州(今滁县) 太守。心情郁闷的欧阳修经常去滁州西 南的琅琊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 持僧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智仙为便 于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这亭子, 供欧阳修休息,饮酒。欧阳修用自号 “醉翁”来命名这座亭子。后来,便写 了《醉翁亭记》。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中的“也”字大致表示以下几种语 气:A.陈述;B.肯定;C.感叹。判断 文中的四句话中“也”各表达哪种语 气。
1.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A) (C) (C)来自2.树林……禽鸟乐也。
3.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相同点:
两篇散文都是借触景生情来抒发自己的 抱负和情怀,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 有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两篇散文的语 言都非常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
不同点:
1.结构技巧有别。
《岳阳楼记》开头扼要记事,中间生动写景,借景生情,最后 精辟议论,点明主旨。作者把记事、写景、抒情、议论四者巧妙融 合,从而使得文脉结构严谨而不板滞、条理清晰而有波澜,行文变 幻跌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洋洋洒洒铺陈的,却非要旨,但也 并非闲笔;郑重感慨议论的,貌似正确,却又予以否定,最后才引 出正论,精辟入理,一鸣惊人。
(树木萌发滋长,动词)
(靠近,高踞。动词) (到,在。介词) (乐趣,名词) (快乐,形容词) (获得快乐,动词; 游人的快乐,名词)
• 2.临
• 3.乐
GO
请解释下列斜体字:
1.翼然临 于泉上 靠近
2.饮少辄 醉
3.醉翁之意 不在酒 4.树林阴翳 5.名之者谁 6.乐其乐 7.太守谓 谁

情趣
遮盖
4.觥筹交错:本意是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现 在多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情景(常含贬 义)。
写景:山
(一)

(由远到近) 亭
(整体到局部)
叙事:作亭者
名之者
自号
山 水 之 乐 乐 亦 无 穷 宴 酣 之 乐 与 民 同 乐
抒情: (破题句,名句。)
醉 翁 亭 记
分 (二) 总
山间朝暮之景 山间四时之景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 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 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 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 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 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 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 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 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靠近 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 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 野味野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 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 音乐(助兴),投壶的投中了, 下棋的得胜了,酒杯酒筹交互错 杂, 起来坐下大声喧哗的,是宾 客们在(尽情)欢乐。 面容苍老, 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 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 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 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 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 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 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 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 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 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 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这两段的内容可以用哪 一 个字概括?
(1)课文那些地方 写了“美”?
诗情画意,秀丽多姿 其一,山水相映之美。
其二,朝暮变化之美。
写景的顺序和作用
1、本文写景有以下几种顺序,请指出各自的启 句、结句。 (1)自远而近,从---------到----------。
(2)自早到晚,从---------到----------。
(3)自春至冬,从---------到----------。
(4)自外而内,从---------到----------。 (5)山间夕照全景,从-------到--------。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 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 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 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 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 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
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 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 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 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兴趣不 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 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并寄托 在酒上。
概括段意:
• 1、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以及 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 2、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以 及出游的乐趣。 • 3、写滁人的游历之乐和太守的宴饮之乐。 • 4、写太守醉归,自得其乐。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义
• 1.秀 望之蔚然而深秀 佳木秀而繁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临溪而鱼 宴酣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秀丽,形容词)
结构:
醉 翁 亭 记 景美亭美,尽显山水之美 山间朝暮四时之景美,其乐无穷
“太守醉也”句中“醉”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 会“醉”? “醉”的含义就是“乐”,因为太守施政有 方,滁州人安居乐业,实现太守与民同乐的理 想,所以“醉”也就是非常“乐”。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 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 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 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 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 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 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 乐趣也没有穷尽。
不久夕阳落山,人影散乱一地,太守返 回,宾客跟随。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 到处鸣叫,游人离开而禽鸟快乐。然而 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 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 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 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 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 是庐陵人欧阳修。
其 三 , 四 季 变 幻 之 美 。
抓住特征描写景物是写景的好方法, 本段抓住四时的景物特征,分别是: 野芳发而幽香 春: ,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 风霜高洁 , ,
冬: 水落而石出

(4)这段中有一个成语,请找出来并解释它的意思。
“水落石出”:形容事情真相大白。
朝暮之景
山间景
四时之景
乐 亦 抒情: 无 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