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需谨防的18个财税误区【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财务人员容易出什么错
财务人员容易出什么错错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我们可以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尤其是财务人员。
财务工作必须当心慎重,尽可能少犯错误。
下面了看看财务人员容易出什么错吧。
1. 未开票的销项税费计提许多公司很少关注〔会计〕不开票的销项税额的条款,在我们公司是绝对行不通的,一般商品的销售开票和不开票的税率是一样的。
这不必须要多说,而我想说的是不开票的一部分。
例如,废旧低值易耗品、专利使用费、废弃原材料、废旧的固定资产等。
这些都有不同的税率:17%、13%、6%等等。
但如果这不是17%税率的废旧品,税务局要求我们企业要备案,才可以这样账务处理。
因为公司之前没有这样的备案,被强制全部按照17%的税率计提销项税额计提销项增值税,补缴3万多元。
(备案要求:复印凭证及所有附件,待税务局批准后方可按相应税率计算入账)进入公司不久,我对公司的所有业务都不熟悉。
第一次开票很紧张,所以打算复制之前的发票。
没想到之前的发票是错误的,购买方纳税人的识别号写错了。
由于发票是月底开的,所以另一家公司只是在次月才通知我们错误的发票,所以我们只能开具红色发票。
2. 网上缴税重复扣款在申报时,我们通常选择网络电子税务局进行申报,所以有时当计算机配置或网络出现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扣除不成功或重复扣除的现象。
在办公室声明附增值税税收12600元,申报点击付款后,网页就显示网络故障,然后关闭登录页面,重新刷新发现增值税附征税待缴款,然后再次点击付款。
一段时间后,出纳登录发现网上银行系统扣两笔相同的税收,吓坏了,马上打给当地税务局,并咨询相关退税手续,幸好三天后退还了。
3.通讯补助费长期以来,我们公司有福利补贴通讯补助费。
但是,我们公司的会计没有注意到这个也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直到去年公司所得税结算出来,公司才缴纳个人所得税。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公司意识到通讯补助费应该包涵在工资管理和缴纳个人所得税中。
为此,公司收集了前后两年的手机话费数据,重新补交所得税申报单,为税务贡献了10余万元(所得税及滞纳金)。
财务人员需谨防18个财税误区
财务人员需谨防18个财税误区财税误区一:营改增误区。
180天概念,是认证期限,既自该专用发票开具自日起180天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于抵扣进项税额,而抵扣是认证当月抵扣,既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于抵扣进项税额---180天是认证期限,认证完了就当月抵扣。
财税误区二:办公用品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5种情况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也就是说取得专票,用于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这句话是废话,因为办公用品一般都用于经营性活动),不属于上述5种情况(非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非正常损失等),也就能抵扣!财税误区三:个人股权平价或无偿转让就不要交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用本公告列举的方法核定。
即平价或无偿转让,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转让价。
财税误区四: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事业单位为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正常经营中,餐费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出差人员出差时非招待客户的餐费、会务费中的餐费、董事会会费中的餐费、员工年会会餐;加班餐费餐;拍摄影视作品时吃饭作为道具出现,都不算招待费。
财税误区五:固定资产是“2000元”以上的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说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那个标准还是N年前的会计制度下的,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借贷呢!财税误区六:开票才“缴税”。
何时缴税不以开票为准,而是按各税种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准,如销售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不管是否开票,在发出商品时就应该确认收入,需缴纳增值;还有开票了未必要“缴税”,如预收跨年房租,也开票了,营业税应该缴,但企业所得税要分期确认收入,也就跨年分期确认收入。
财税实务成本费用税前扣除常见的九大误区!
财税实务成本费用税前扣除常见的九大误区!一、遵循权责发生制的成本费用就可扣除企业会计处理必须符合权责发生制,很多费用税前扣除规则上却是要求收付实现制的。
下面这六项费用,不是企业计提了费用就可以扣除,还要实际支付才可以扣除:1.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
2.企业依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范围和标准为职工缴纳的五险一金。
3.企业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4.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人身安全保险费。
5.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
6.企业按照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保险费。
二、有发票才可以扣除税务机关以票控税这点没错,但是除了发票之外还有很多企业内外部合法凭证可以税前扣除。
如单位内部制作的工资发放表表、月折旧摊销表、银行利息单、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据等,只要这些单据合规都是可以税前扣除的!三、营业外支出不能税前扣除营业外收支不属于企业正常经营业务,大多数不可以税前扣除,但是这几项是可以扣除的:营业外支出中的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不超过会计利润12%的部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和债务重组损失、按照经济合同规定支付的违约金(包括银行罚息)、罚款和诉讼费等。
四、缩短折旧年限而多提的折旧费不能在税前扣除举个例子,某企业2015年末对电脑的使用寿命由5年改为3年,造成缩短折旧年限而多提的折旧费。
根据税法规定,只要没有超过税法规定的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并实际在财务会计处理上已确认的支出,都可以税前扣除的。
五、按照规定计入当期损益的股权激励可以税前扣除企业依照证监会要求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等待期内会计上计算确认的相关成本费用,不得在对应年度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扣除。
因为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计划,都会在发行时设定一定条件的,有实现不了的可能性,行权时点也会随着股市也经常变化,这种不确定性的成本费用,是不允许当期就可以扣除。
常见的21种财税知识误区
常见的21种财税知识误区财税误区一:营改增误区,180天概念,是认证期限,既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日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而抵扣是认证当月抵扣,既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180天是认证期限,认证完了就当月抵扣财税误区二:办公用品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5种情况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也就是说取得专票,用于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这句话是废话,因为办公用品一般都用于经营性活动),不属于上述5种情况(非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非正常损失等),也就能抵扣!财税误区三:个人股权平价或无偿转让就不要交个人所得税!看看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7号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用本公告列举的方法核定。
即平价或无偿转让,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转让价财税误区四: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事业单位为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正常经营中,餐费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出差人员出差时非招待客户的餐费、会务费中的餐费、董事会会费中的餐费、员工年会会餐;加班餐费餐;拍摄影视作品时吃饭作为道具出现,都不算招待费财税误区五:固定资产是“2000元”以上的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说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那个标准还是N年前的会计制度下的,那时候的我还不知道借贷呢!财税误区六:开票才“缴税”。
何时缴税不以开票为准,而是按各税种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准,如销售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不管是否开票,在发出商品时就应该确认收入,需缴纳增值;还有开票了未必要“缴税”,如预收跨年房租,也开票了,营业税应该缴,但企业所得税要分期确认收入,也就跨年分期确认收入财税误区七:工资薪金发现金就缴个税。
15个会计人容易遇到的财税误区
15个会计人容易遇到的财税误区平常的工作学习中,你或多或少都碰到过这些财税误区。
我们整理出15个会计人容易遇到的财税误区,快来看看你遇到过哪个?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记得避免哦!财税误区一营改增误区180天概念,是认证期限,即自该专用发票开具之日起180天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而抵扣是认证当月抵扣,既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予抵扣进项税额---180天是认证期限,认证完了就当月抵扣。
财税误二办公用品进项税额不能抵扣《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5种情况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也就是说取得专票,用于生产服务经营活动,不属于上述5种情况,也就能抵扣!财税误区三个人股权平价或无偿转让就不要交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7号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
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用本公告列举的方法核定。
即平价或无偿转让,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转让价。
财税误区四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事业单位为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
正常经营中,餐费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出差人员出差时非招待客户的餐费、会务费中的餐费、董事会会费中的餐费、员工年会会餐、加班餐费餐、拍摄影视作品时吃饭作为道具出现,都不算招待费。
财税误区五固定资产是“2000元”以上的标准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说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财税误区六开票才“缴税”何时缴税不以开票为准,而是按各税种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为准,如销售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不管是否开票,在发出商品时就应该确认收入,需缴纳增值税。
财税误区七工资薪金发现金就缴个税如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或者不属于纳税人本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人,不予征税。
财务人员常犯的9个错
财务人员常犯的9个错错1试用期不用交社保。
纠正:试用期也要交社保。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应当享有全部的劳动权利,这些权利也包括参加社会保险。
不论是否处在试用期,用人单位都应当依法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错2股东个人去年从公司借款自用,今年刚还了,不存在视同分红缴纳个税的风险了。
纠正:股东个人去年从公司借款自用,即便是今年刚还了,也会存在视同分红缴纳个税的风险。
涉税风险:1. 对于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股东借款,向股东追缴应缴纳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20%的个人所得税;2. 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3. 这笔借款会被视同提供贷款服务,即使没有利息收入也要视同销售,按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确认利息收入,然后按照增值税适用税率征收借款期间的增值税。
4. 同时企业所得税上也视同销售,缴纳企业所得税。
错3利息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一定不得抵扣增值税。
纠正:比如融资租赁购买了一个设备用于生产,收到的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利息发票可以用于进项抵扣。
只是贷款利息的专票不得抵扣。
错4买了1台单价360万元的设备,可以一次性计入“管理费用”来税前扣除。
纠正:会计处理上应该计入“固定资产”,只是企业所得税预缴的时候允许一次性税前扣除。
提醒:1、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是企业所得税处理上的概念,不是会计处理上的概念,二者别混为一谈。
2、会计处理是会计处理,税务处理是税务处理,桥是桥、路是路。
3、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税前扣除是通过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表来实现扣除,不是通过财务处理实现扣除的。
错5只有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发生的人工费用才允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优惠!纠正:并非只有专门从事研发活动的人员发生的人工费用才允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优惠!高新技术企业和加计扣除新政策对研发人员均未要求“专门”从事研究开发,也就是说,从事研发活动同时也承担生产经营管理等职能的人员,也可归为研究开发人员,但由于属于同时兼顾行为,其费用应该按照合理的方法比如按实际工时占比等进行分摊。
企业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
企业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企业的决策制定、战略规划和绩效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许多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往往会陷入一些常见的误区,这些误区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企业在财务报表分析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一、过分依赖单一财务指标许多企业在分析财务报表时,往往只关注某一个或几个财务指标,如净利润、资产负债率等,而忽略了其他重要的指标。
这种做法是片面的,因为单一的财务指标往往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例如,净利润是一个常见的指标,但它可能会受到会计政策的选择、非经常性损益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企业仅仅关注净利润的增长,而忽略了现金流、资产质量等方面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对企业盈利能力的误判。
同样,资产负债率虽然可以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但它没有考虑到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结构。
一个资产负债率较低的企业,如果其流动资产占比较低,短期负债占比较高,仍然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财务指标,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忽视非财务信息财务报表虽然是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反映,但它并不能涵盖企业的所有信息。
非财务信息,如市场份额、客户满意度、行业竞争态势、技术创新能力等,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一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客户满意度较高,尽管其当前的财务报表表现一般,但从长远来看,它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反,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报表看起来不错,但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那么它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面临挑战。
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还应该充分考虑非财务信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
三、对会计政策和估计的影响认识不足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根据会计准则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和进行会计估计。
会计人员最容易出现的纳税误区【憨牛网】
会计人员最容易出现的纳税误区误区1:购买不动产一定要分2年抵扣公司营改增后取得的不动产其进项税额不一定都要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解析:用一般计税方法的试点纳税人,2016年5月1日后取得并在会计制度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或者2016年5月1日后取得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自取得之日起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
因此营改增后取得的在会计上按固定资产核算的不动产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作为投资性房地产的不动产可以一次性抵扣。
误区2:增值税抵扣必须取得专票财务人员认为只有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其实你知道吗,有些“普通发票”可以抵扣:1、符合规定的“公路通行费发票”可以抵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抵扣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6〕86号)文相关规定:2、符合规定的“农产品收购发票、农产品销售发票”可以抵扣《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简并增值税税率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37号)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按下列规定抵扣进项税额:(1)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一般纳税人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上注明的增值税额为进项税额;(2)从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照3%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的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3)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11%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4)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期间,纳税人购进用于生产销售或委托受托加工17%税率货物的农产品维持原扣除力度不变。
3、符合规定的“完税凭证”可以抵扣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一般纳税人从境外单位或者个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按照规定应当扣缴增值税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为自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完税凭证上证明的增值税额。
财税知识点误区总结
财税知识点误区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接触到财税知识,无论是个人理财还是企业财务管理,都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财税知识。
然而,在这个领域里,很多人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对财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不够准确,甚至有时候会导致不良的财务决策。
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总结一些财税知识的常见误区,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财税知识。
一、个人理财误区1. 税收避税就是逃税在个人理财中,很多人常常会混淆税收避税与逃税的概念。
税收避税是合法的、正当的方法,通过合理的税收规划,减少纳税人的税负。
而逃税则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缴纳应纳税款,是违法行为。
因此,个人在理财过程中应当遵守税收法规,合理进行税收规划,而不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逃避纳税。
2. 税负越低越好在个人理财中,有些人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减少自己的税负,认为税收越低越好。
然而,税负只是个人财务规划的一个方面,不能简单地追求税负的降低而忽视了个人财务安全和稳健性。
在进行个人理财规划时,应当全面考虑税收、风险和流动性等因素,而不是只追求税收的最小化。
3. 技术开发费用可以全部抵扣有些个人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会将各种技术开发费用全部申报为费用抵扣,试图减少自己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然而,技术开发费用是否可以全部抵扣,要看具体的情况。
根据税收法规,技术开发费用必须是合理、真实的支出,并且必须符合税收法规的规定,才能够申报为费用抵扣。
因此,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个人应当对技术开发费用进行认真的审查,确保所申报的费用是合法、合理的。
二、企业财务管理误区1. 财务报表越大越好有些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常常会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让财务报表看起来越大越好,认为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投资和融资机会。
然而,财务报表的大小并不代表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如果企业为了追求财务报表的庞大而夸大财务数据、夸张企业的业绩,这不仅无法获得真正的投资和融资机会,还会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信任丧失。
因此,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当遵守财务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财务工作中出现失误及风险点总结
财务工作中出现失误及风险点总结第一种:会计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及审核办法一、原始凭证容易出现的错误及审核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凭证名称、接受公司名称或个人的名称、发生业务的内容,计量数量、单位、单价、金额,凭证填制的日期、经手人的签章、凭证编号、凭证联次和其他发票应具有的附件等。
原始凭证应客观真实、合理合法,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公司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也关系到我们工作的质量,影响到正确的计量和分析经营状况,所以原始发票是我们在做会计检查的时候应检查的第一个内容。
公司原始发票的差错是导致会计核算中许多差错的源头。
原始发票的差错一方面由于人为原因目的伪造导致,一方面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订立不够严格产生了漏洞。
一个公司如果出现人为操作原始发票,会对社会和公司产生很大的危害,对财务人员来说,也是具有很大的风险的。
(一)原始发票中的错误是多种多样的,在审核原始发票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原始发票的抬头注意原始凭证接受单位应属于陕西隆嘉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或北京长城电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避免个人开具的凭证计入公司账目和为其他单位开具的原始凭证计入自己单位。
在该种情况下,根据客观性原则非本公司抬头的原始凭证是不能计入本公司业务内容的,除非有足够的证明,证实该原始凭证属于公司并且是可以入账的范围。
对于我公司特殊情况,一定要确认业务发生属于隆嘉还是长城公司,因前期有经办人未分清两公司业务导致凭证接收单位出现张冠李戴,致使财务入账无法做到真实客观。
还有个小问题,经办人员需要熟记公司名称避免公司名称中出现错别字或增减字,使得原始凭证与公司名称不符。
2.原始发票的日期如果原始发票所记录的日期与报账日期或会计处理日期相距甚远,在公司日常的会计处理时这种现象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如果出现,原因一般可能是由于人为调整公司损益,或是记账发生了错误。
根据公司最新规定报销发票日期不得距离报账日期相差一周,如遇特殊情况需要特殊处理。
警惕“资产负债表”10个风险【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警惕“资产负债表”10个风险【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
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那么,如何做好资产负债表的各项指标分析?如何在分析中得出纳税申报的质量及风险把控点呢?一、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纳税行为何在?科目核算内容: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价值达到一定标准的非货币性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
纳税行为何在?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期末原值减少,说明该企业当期很有可能发生了“固定资产”处置,无论是“利得”还是“损失”,一旦有发生资产处置,就需要缴纳资产处置的流转税。
例如:处置2009年度以前取得的固定资产,纳税人适用按照简易办法依3%征收率减按2%征收增值税,处置2009年度以后取得的固定资产,纳税人应按增值税税率缴纳增值税。
因此,企业固定资产有变动,是不是有对应的纳税行为发生呢?二、资产负债表“预收账款”期末余额很大,纳税行为何在?科目核算内容:预收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或交易双方之约定,而向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在未发出商品或提供劳务时预收的款项。
纳税行为何在?企业如果“预收账款”余额长期很大,企业很有可能货款或服务费已收,货物已发送或劳务已提供;也有可能是因为企业收到提供建筑服务或租赁服务的预收款等,但没有开具发票或确认纳税收入。
公司常见的财务误区及避税技巧
公司常见的财务误区及避税技巧有关公司常见的财务误区及避税技巧“公司财产也是我的财产,我为何不能动?”不少私企老板一谈到企业与老板个人应公私两分明都会如此反问。
公私账目混乱的情况已是屡见不鲜。
账目的混乱直接影响到企业财税规划,企业主只是企业法人代表,并不能因此将公司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混为一谈。
而事实上,科学的财务规划在某些业务环节更能合理避税。
以财务准则与为纲在一些规模不大的私企里,往往没有自己的财务监管人员,到结账时便外包给师作报表核算,企业内自然没有自身的财务制度,更谈不上"科学"二字。
企业主缺钱用便从公司账目上提取,甚至自己的配偶、子女也可随便从公司账目上提取现金用作个人消费支出,再列入公司账目"差旅费"、"管理费"等科目。
看似方便、理所当然的做法,往往在被税务机关查出后,不仅企业得补交所得税,还需缴纳罚金,正因个人消费不能作为税前扣除,违反了税法的规定。
事实上,私营企业想要做大做强,除了和经营有关,和企业的也密不可分。
往往现金流出现问题便有可能导致企业衰落。
将公司和家庭的财务分开独立核算,这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可以使得企业主家庭合理避税,另一方面来说,可以避免将家庭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危机交叉混合。
依税定,我国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经营所得,比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征收,不少企业主将自己的开支都列在企业账目上,甚至买车买房都列入公司账目,但是这些项目列入公司账目上,往往会得不偿失。
2003年部、国家税务总局已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规定个人者的消费性支出不得在税前扣除。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个人投资者以企业资金为本人、家庭成员及其相关人员支付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消费性支出,以及购买汽车、住房等财产性支出,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利润分配,并入投资者个人的生产经营所得,依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预算报表不入流--细数预算报表八大误区(上)-【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预算报表不入流--细数预算报表八大误区(上)【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 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导读:针对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总结编制预算报表中常见的八个误区,提供一些解决思路,让财务工作与预算管理更有力结合并让预算管理发挥最大价值.现在这个时间再说预算报表怎么看,可能有些晚了,但是最近想重新学习全面预算的管理与实践,有些内容在不同时间点拿出来看会有不同的收获.本文重点想跟大家讨论下预算报表在编制和审核上一些常见的错误,供大家在实践中与我一起思考讨论,这里按照错误类型总结了以下八大方面.一、预算报表编制基础责任人错误很多企业在编制预算报表时,认为这个报表是财务部门在使用,因此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报表由财务编制就够了,业务部门提供点参考或者改进意见即可,因此造成财务按照历史数据编制预算报表.预算管理也称全面预算或者全员预算,其意义即是公司全体人员以及全部业务内容都在预算管理范畴内,而这个预算很难由财务部门独立完成,因为各个业务归口的需求和变动分析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常态的预算是由销售或者业务部门推动的,各个部门分解预算报表,由财务部门进行汇总分析,并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或者类似机构进行审核.因此,如果说仅仅是财务部门负责预算报表的编制或者基础数据的填写,那么可以很肯定地说这个公司的全面预算是失败的或者说这是浮于形式的预算管理.二、财务核算不适宜进行预算管理预算报表的编制方法一般包括弹性预算、滚动预算及零基预算,除零基预算外,均需要以往年度的财务数据,而零基预算也不是完全脱离财务数据制作的预算,而另一方面对于预算管理的执行与监督也需要财务数据提供基础,因此财务核算与预算的匹配度直接影响了预算报表的编制阶段的准确性以及执行阶段的复合校验与考核.建议在启动全面预算管理前,财务核算至少需要按照部门及项目完整执行一个会计年度,将收入与支出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项目甚至能落实到每个团队,尽可能实现最小单元的财务核算.三、预算报表为财务报表简单增减幅全面预算之所以很多企业都有,但真正受益或者用好的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预算数据失真,这里面我认为存在两种情况的失真,这两种失真的编制目的都是为了迎合管理层的目标或者业绩考核的需要,同时不重视预算工作,紧紧是对数据进行简单调整(增幅或减幅);或者非常规的调整预算数据,这两种失真造成了本文的第三条和第四条误区,是财务在审核预算报表时应需要特别注意的.对预算报表进行简单增减,这种操作比较明显,收入、成本费用及人员安排都按照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计划按比例进行调整,一般增减副都是同比或者反向的,结果就是复合公司总体的经营指标或者分配的经营指标.这类预算在执行过程中通常是无效的,即无法取得控制与监督作用,还会造成很大的浪费,无论是人力还是财力.简单的预算报表还会造成公司的盲目扩张,到底是业务先行?还是扩张先行?是很多公司在创业扩张期间都存在疑惑的问题,即先招人再发展业务,还是先扩展业务人员不足之后再招人,如果单纯直观判断肯定是先扩展业务.但如果在预算过程中,这个流程很可能被前后倒置,即公司管理层制定了年度发展目标,在执行层面考虑这个内容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哪些资源不足.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制定预算管理,很容易先扩张后发展业务,人员与支出都与收入同比扩张后再制定预算,因此这样的预算并不能达到其预算管理的本源性作用.四、业务部门数据逻辑性错误如果是简单的调整增减幅以满足管理层目标,是业务部门编制财务预算过程中比较低阶的消极怠工,而高阶的消极怠工是对业务目标进行适当调整,这时候就需要财务负责人在审核预算报表的时候充分使用职业怀疑态度了,对每一项收入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的同时还需要判断其逻辑性是否合理.比如,有淡旺季的销售区分但每个月推广费金额没有变化,比如在寒暑假期间也发生校园宣传支出,比如在春节期间公司以往都存在停工停产的前提下还保持大额材料采购或差旅支出等等情形.这时候需要财务负责人结合公司业态、以往的历史数据与业务周期、同行业数据、公司的发展目标、甚至个人的生活常识等多维度去判断预算的合理性,同时针对不合理的问题及时与业务人员沟通,要求业务人员对这些问题进行合理解释,如果问题较多,建议要求业务人员重新制作预算.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
财务人员常犯的财税知识误区之四[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财会类价值文档精品发布!
财务人员常犯的财税知识误区之四[会计实务,会计实操]
财税误区十七:消费积分兑换礼品或抽奖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财税[2011]50号规定,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个人按消费积分反馈礼品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另规定:企业对累积消费达到一定额度的顾客,给予额外抽奖机会,个人的获奖所得,按照‘偶然所得’项目。
即:反馈礼品不征,抽奖所得税征。
财税误区十八:亏损企业不可以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
财税〔2009〕70号规定,企业安置残疾人员的,在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支付给残疾职工工资的100%加计扣除。
在年度终了汇算清缴时,计算加计扣除。
没有说亏损企业不可以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
财税误区十九:企业展厅领用的产品具企业所得税上视同销售。
国税函[2008]828号:企业发生下列情形的处置资产,除将资产转移至境外以外,由于资产所有权属在形式和实质上均不发生改变,可作为内部处置资产,不视同销售确认收入关资产的计税基础延续计算,展厅领用产品所有权未发生转移,不视同销售。
财税误区二十:饮料瓶盖上显示“再来一瓶”缴纳个人所得税?属于财税[2011]50号第一条的规定,企业在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过程中向个人赠送礼品,属于情形之二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因此,个人因购买的饮料瓶盖上显示“再来一瓶”,在向商家免费领取饮料时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财税误区二十一:所有的合同都要贴印花税?《印花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
决策常见陷阱之“纠结”的沉没成本【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
决策常见陷阱之“纠结”的沉没成本【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沉没成本不是成本。
就是说你以前为一件事花进去的时间、精力、金钱,都是沉没掉的,不应该影响你当下这一步的决策。
引子周末翻,看到朋友圈的刘姐在晒她上小学的女儿一段对话,顿时被这对睿智母女的智商惊呆。
我转发过来,请大家一起看看。
问:如果你花了30元钱购票看电影,15分钟后发现是个烂片,你会怎么做?女儿回:出去10元钱转给刚到影院想看但还没购票的人。
一脸惊呆的再问:为何不看完?女儿回:烂片,浪费时间呀!又问:为啥不是直接离开,还要再转出去?女儿回:尽量减少损失啊。
问:既然是烂片,还会有人看吗?女儿反问:我要早知道是烂片,我会花30元钱进来看吗?问:为啥有人会从你这里购票?女儿:便宜啊!暂且不管电影票是否允许被转卖,但这母女的智商是爆表的节奏呀,当然刘姐的颜值也是爆表的!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刘姐女儿在决策过程中的几个点:当她看了15分钟后发现是个烂片,却没有被已经购票的影响而直接决定离开,简单说就是没有因花掉的钱而纠结,这个已经花掉的钱就是“沉没成本”;同时为了减少损失,立刻转让给其他需求者,相对于刚到影院的人来说可以算作“机会成本”。
这两个概念都是经济学中常用的术语,对于管理决策来说,沉没成本是非常容易被忽略,同时也是最为被管理决策者纠结的支出。
什么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其实,所有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消费、时间、精力等等都算是已“沉没”的成本。
管理会计的财务决策分析和经济学中都会碰到这个概念,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财务决策方面的一个例子:某公司投资一项目,三年前曾聘请著名的“四大”会计所咨询机构进行决策分析,支付咨询费30万元,经分析认为该项目当时没有投资价值,所以暂时搁置。
有哪些常见的财务错误需要避免?
有哪些常见的财务错误需要避免?财务错误是很多人会犯的错误,可能有时候是由于粗心大意,也可能是由于缺少关于财务方面的知识。
如果您是一个小白,那么您一定需要注意某些财务错误的避免方法,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常见的财务错误需要避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未制定财务预算或预算不合理制定财务预算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节省开支,一定程度上还可以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支出。
但是,有些人总是抱着“钱花光了再说”的心态去生活,随意掏腰包。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很容易财政赤字,最终带来的是困难和不必要的压力。
此外,如果您制定财务预算,千万不要制定过于严格的预算。
如果您的预算过于严格,当您面临某些特别的情况时,您就会在财务方面遇到困难。
二、不保留紧急备用金或紧急备用料当紧急情况出现时,例如失业、疾病等等,就需要有储备的紧急备用金或紧急备用料。
这样可以避免发生意外财务事件时一筹莫展,影响到您的正常生活。
有时候,一点点,就能让您应急慢慢过去。
如果您没有紧急备用金或紧急备用料,那么这种紧急情况就可能成为您财务上的一个大问题。
三、不同贷款之间的“层层踩点”有很多人喜欢在财务问题上“玩游戏”,比如说在追求低利率方面的“层层踩点”等。
在这样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务管理能力,一些人就很容易陷入债务陷阱。
因此,在进行借贷时,要明智决策,并确保您的经济状况能够承载您的决定。
四、没有保险或保险选择不当保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减轻我们财务上的负担。
然而,不少人认为保险不可靠,以为他们自己可以处理任何不幸事件。
这种想法通常会让我们变得经济负担极大。
即使选择了保险,您仍然需要确保您选择了正确的保险类型。
如果您购买了错误的保险,那么在出现问题时,可能仍然会面临经济困难。
五、不精通基本财务知识有很多人只是为了存一些钱,在进行银行存款和提款的操作时并不会太在意利息收益等基本财务知识。
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您失去获得更优惠的利率的机会,从而耽误了一些可能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极具参考价值,如若有用可以打赏购买全文!本WORD版下载后可直接修改财务人员需谨防的18个财税误区【2017至2018最新会计实务】
财税误区一营改增误区
180天概念,是认证期限,既自该专用发票开具自日起180天内到税务机关认证,否则不于抵扣进项税额,而抵扣是认证当月抵扣,既认证通过的当月按照增值税有关规定核算当期进项税额并申报抵扣,否则不于抵扣进项税额---180天是认证期限,认证完了就当月抵扣.
财税误区二办公用品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5种情况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也就是说取得专票,用于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这句话是废话,因为办公用品一般都用于经营性活动),不属于上述5种情况(非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非正常损失等),也就能抵扣!
财税误区三个人股权平价或无偿转让就不要交
个人所得税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27号规定:自然人转让所投资企业股权(份)取得所得,按照公平交易价格计算并确定计税依据.计税依据明显偏低且无正当理由的,主管税务机关可采用本公告列举的方法核定.即平价或无偿转让,税务机关有权核定转让价.
财税误区四餐费就是业务招待费
业务招待费是指企事业单位为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需要而合理开支的接待费用.正常经营中,餐费产生的原因各种各样,如:出差人员出差时非招待客户的餐费、会务费中的餐费、董事会会费中的餐费、员工年会会餐;加班餐费餐;拍摄影视作品时吃饭作为道具出现,都不算招待费.
财税误区五固定资产是”2000元”以上的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使用时间超过12个月的非货币性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也就是说取消了固定资产的价值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