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文化事业的指导思想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这两大部分的内容。
首先,我将介绍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
现在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党的十六大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强调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时,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今年3月5日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了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要遵循哪些原则和规律?达到什么目的?随着形势的不断深入,党和国家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方面,越来越清晰。
为了便于记忆,我概括了五句话:确立两个目标,遵循两个规律,坚持两个原则,树立两个意识,达到两个目的。
确立两个目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民全面发展。
这几年文化产业特别热,热到什么程度呢?去年年底我们市里增加了两个编制,面向社会招收公务员,结果有800多人报名,最后招了两个,一个是中央党校的博士生,一个是广东的大学生。
为什么这么热呢?我想有两个原因:1、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2、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
这两个是文化产业在我国方兴未艾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26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2004年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3.65万亿,可比价格比上年增加了9.5%,2005年3月,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元,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计划。
经济学上说,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在超过1000美元之后,整个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国际上用恩格尔系数反映这一变化。
1857年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发现的规律表明,随着家庭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家庭用于食品支出的比例在逐渐缩小,并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计算。
根据恩格尔系数,联合国组织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五大类,系数越高、越高越贫困,30以下的最富裕。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报告——来自浙江省乐清市黄华镇的实地调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年级:电气08-8班学号: 31XXXXXXXX学生姓名: XXX指导教师: XXX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的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这些都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先进文化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群众的文化也日渐丰富。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群众急需什么样的文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黄华镇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初步调查。
一、先进精神文化的重要性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经济基础稳固,人民生活富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物质保障;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
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高。
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上)陈少峰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求索网。
我今天所讲的题目是“发展繁荣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怎样繁荣文化产业,一个部分是怎样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
一、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几个目标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国家提出的一些发展文化主要的一个目标。
文化发展的一个基本目标,其中第一个部分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文化体制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特别是这两年,它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的目标。
第一个目标是转企改制,也就是说以前的那些文化事业单位现在需要通过转变它的体制机制,转变为企业化的体制机制和经营方式来实现新的发展。
在这个转制机制的过程中文化事业可以转制,但是其他的文化事业单位有的就保留下来,有的可能就要淘汰。
第二个目标是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这个水平,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政务就是要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特别是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来满足老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个目标是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结合我们国家的国情,我们中央做出了一个基本国策。
特别是文化产业它具有一个朝阳产业的特点,对我们国家产业转型和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个目标是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文化走出去就包括文化交流、文化产品的出口和我们的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等很多方面。
文化走出去首先要提升我们文化的竞争力,所以文化体制改革对文化走出去是具有很重要的一个意义。
那么反过来说,要实现文化走出去我们也必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
第五个目标是要繁荣文化,繁荣文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让我们的国民都具有文化多样性的选择,即文化丰富多彩,人民的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可能让我们的老百姓本身能够激发出创造力,就是大家都来创造文化,都来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这样子它倒过来就会能够推动我们文化的大繁荣,或者是繁荣文化本身一方面它可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来推动文化的繁荣。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事业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和传承其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创作和传播,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而文化产业则是指由文化创意、文化产品和相关服务组成的产业体系,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传媒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等。
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保障,文化产业则是文化事业的延伸和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性1. 维护国家文化自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国家文化自信的提升,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通过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2. 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巨大。
它不仅可以创造就业岗位,带动消费需求,还可以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成为当前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3. 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素质,丰富人民精神生活。
它不仅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还可以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1. 文化事业的阶段性成就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文化事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编制了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效保护了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正积极推动数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努力构建数字文化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2. 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文化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文化企业规模持续扩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热销国内外市场。
文化传媒产业走出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打造国际知名品牌。
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各地文化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3.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
浅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浅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能够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
本文将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行浅谈,旨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并推动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关系文化事业是指国家或社会对文化的保护、传播、管理等活动的总称,包括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对文化艺术的培养和推广,以及公共文化服务等。
而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内容,通过创意、设计、制作、发行、营销等活动而组成的产业群体,包括影视、音乐、出版、广播、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领域。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密切相关并相互依存的。
文化事业作为国家和社会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支撑;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事业的延伸和表现,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并通过商业运作和市场化手段来传播和推广文化。
二、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1. 促进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创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让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创新。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创意设计和生产,可以让这些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促进其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传承,从而实现文化价值的传承和创新。
2. 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和保护,可以为文化产业提供更丰富的原始资料和创作灵感;而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也为文化事业的传承和推广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途径。
3. 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的增长和就业的创造有着积极的作用。
文化产业包括了创意设计、文化制作、文化传播等多个领域,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壮大将会带动相关产业和就业市场的扩大,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浅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浅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1. 引言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两个密不可分的概念,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化事业是指以文化为内容的各类活动和实践,包括文化创作、文化传播、文化教育等,是传承和弘扬文化传统、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领域。
文化产业则是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是文化事业的延伸和拓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文化事业以传承、弘扬和创新文化为宗旨,从艺术创作到文化传媒,从教育培训到公共文化服务,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层面。
它不仅是文化传统的传承者,更是文化创新的推动者,承载着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念的传承与传播。
而文化产业则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要内容,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商业化模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不同层面和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相互融合发展对于促进文化繁荣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1.2 融合发展的重要性融合发展的重要性在于深化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可以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
融合发展可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产出效益。
融合发展可以增强文化产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向文化事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
融合发展可以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促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最重要的是,融合发展可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循环,实现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融合发展对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
2. 正文2.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6.29•【字号】长府发[2009]13号•【施行日期】2009.06.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长府发〔2009〕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落实《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依据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放宽市场准入条件1.实行注册资本零首付办法。
为缓解新创办的文化企业开办资金不足问题,允许其注册资本实行零首付,资金可在6个月内到位20%,其余部分2年内到位。
2.实行创办企业筹备期制度。
对新创办的文化企业,在筹备期间,对符合从业规定及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前置审批条件的,允许其在筹备期开展经营活动,筹备期限为1年。
3.放宽经营场所限制。
个人创办文化企业,对经营场所不能出具产权证明的,可凭房产部门出具的使用权证明或银行产权抵押证明办理相关手续。
4.赋予企业冠名权。
注册资本在50万元以上的文化企业,可申请冠以“吉林”或“吉林省”名称;文化企业申请冠以“长春”或“长春市”名称,不受注册资本数额限制。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5.设立宣传文化发展资金。
从2010年起,每年由财政列支500万元用于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并视财力状况逐步予以增加,支持公益文化艺术活动政府专项采购、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文化建设工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全民健身工程和全民读书活动及艺术创作、文化艺术专项奖励等宣传文化建设。
并由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该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办法。
6.设立文化产业专项资金。
从2010年起,每年由财政列支5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并视财力状况逐步予以增加,采取补助、贴息、奖励等形式,支持和引导旅游会展、出版印刷、动漫游戏、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文化创意、民间艺术、影视制作、现代传媒、演艺娱乐等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文化体制改革就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根本保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仅供参考。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讲话篇1同志们:今天的会议,既是对我县文化体制改革阶段性工作的总结,也是对下阶段改革任务的安排部署。
规格很高、意义重大。
我县的文化体制改革分三步进行,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第一步,我们按照“一局一台一队一站”模式,对文体局、广电局、电台、电视台进行合并重组,打响了我县文化体制改革的第一战,为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开好了局,铺好了路。
在此,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对长期奋战在文化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对新设置的三家单位挂牌成立表示热烈祝贺。
刚才艳霞部长就我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我都赞成,希望同志们认真领会,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如何推进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讲三点意见:一、转观念,提认识,抢占文化发展先机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武器。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改革是大势所趋,早改占先机、不改没出路。
我们要改变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和抓文化只投入无效益的观念,树立抓文化就是抓发展的理念。
要在意识观念、发展路径等方面进一步解放思想,紧紧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努力培育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文化主体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投入、强服务,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公益性文化事业服务的最优化,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我们要建立财政性文化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保证公益性文化事业财政投入总量持续增长,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广播电视台和县网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强化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体现地方特色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也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标签:发展理念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
印江是“全国文化先进县”,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文化强县建设,必须遵循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实施好六大文化改革发展工程。
一、实施文明素质工程,努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干部群众,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程度一是要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群众,不断巩固全县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充分运用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平台,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丰富学习载体,打造理论学习品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理论强基工作。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机关、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提升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素养。
二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激发人民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筑牢人民共同团结奋进的思想基础。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积极营造干事创业、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
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弘扬清正廉洁之风。
推进诚信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
三是大力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坚定干部群众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委政府的信任。
浅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浅谈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1. 引言1.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定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文化事业指的是国家政府或社会组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文化权益,开展的有秩序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服务的总称。
而文化产业则是指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以盈利为目的,通过市场经济手段进行生产、流通、传播、消费的经济活动。
文化事业注重社会效益,强调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促进文化繁荣与发展;而文化产业则强调经济效益,追求经济利润,是一种融合了文化与商业的产业形态。
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基础,共同推动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
在当今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转型升级,也可以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紧密结合,将为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与机遇。
1.2 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在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促进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领域的两大支柱,其融合发展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文化体系,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融合发展也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2. 正文2.1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础和源头。
文化事业是指各种文化创作、传播、保护和管理等活动,是文化产业链条中的起点和支撑。
没有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就没有文化产业的源源不断的供给。
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延伸和发展。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的基础上,通过产业化、商业化的运作而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包括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销售等环节。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文化内容和创意支撑,而这些内容和创意正是由文化事业提供的。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
文化09/2022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在部署“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中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全面发展是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发展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公益性的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主要载体,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方式。
在“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被纳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背景下,提供开放度高、可及性强、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以微小的“文化单元”形式,充分发挥聚民心、兴文化的功能,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有助于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是激活人民文化热情、增强精神力量和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
发展文化产业是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持续稳定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石。
文化软实力对内表现为深厚的文化自信,是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凝聚力;对外则表现为跨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是展示大国形象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前提。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技术迭代、人才创新等多因素影响下,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占国内生产总值(GDP )的比重不断提高,新业态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文化产业韧性在疫情下得到彰显,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未来着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挖掘、汲取、描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价值,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不仅有利于对内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凝聚归属感和认同感,也有利于对外在交流融汇中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与影响力。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统筹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21:10 作者:马中平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发展壮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建议》精神,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落实。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具有综合性强、辐射面广、渗透力大、附加值高、产业链交错的特征,涉及信息、网络、金融、通信、交通、商业、旅游等方面。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长期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许多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各个方面的内涵、特点、规律和方法不尽相同。
能否做到“统筹”,关系到文化繁荣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在文化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就是要把文化的繁荣发展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各方面、各层次的相互关系中把握文化建设的本质和规律,做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手抓,两加强,双丰收。
一是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需要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研究文化的发展规律,把握文化发展的方向,驾驭文化发展的态势。
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在文化发展繁荣方面就不可能坚持正确的导向,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面前明辨是非,头脑清醒。
在文化的繁荣发展中,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模糊认识和错误倾向,就是因为我们有些同志缺少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我们强调要改革文化发展模式,并不是要改变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我们放开发展文化产业,提倡文化发展的多渠道、多形式,决不是要搞意识形态的多元化;我们按照WTO的要求主动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决不是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让出阵地,让充满西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形色色的文化平分秋色。
文化事业改革心得体会: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4篇
文化事业改革心得体会: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2) 文化事业改革心得体会: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 (2)精选4篇(一)的改革对于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参与推动文化事业改革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心得。
首先,改革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不断变化,文化事业也需要不断改革和创新。
我认为,要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要与时俱进,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
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其次,改革要坚持市场导向。
文化产业的改革不能仅仅停留在政府的引导和规划上,还需要更多地注重市场需求和市场机制。
在推动文化产业的改革中,我始终坚持市场导向,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创新市场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
只有坚持市场导向,才能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再次,改革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尽管市场应发挥主导作用,但政府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中也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应当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强管理和监管,确保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
最后,改革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力培养。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为了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我们需要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的文化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创新力。
只有有实力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创新,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总之,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摸索。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和努力,我深刻认识到改革要与时俱进,要坚持市场导向,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同时也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创新力培养。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改革,才能够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为国家的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
关于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在当今社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的重要发展战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事业是指通过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建设文化场馆设施、开展文化教育、鼓励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等活动,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事业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传播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同时,文化事业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全民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文化产业则是指以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核心,以创意和知识为驱动,包括艺术、传媒、影视、出版、广告、设计、旅游等领域的产业。
文化产业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的重要力量,还是推动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优化升级的重要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也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为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因此,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仅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责任和使命,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政府、社会和个人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视和支持,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只有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激发作用,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顺序探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1.2.1 文化事业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将重点讨论文化事业对社会和个体的重要性。
我们将分析文化事业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提升民众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中的重要贡献。
1.2.2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在这一部分,将重点探讨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的重要性。
助力文化振兴的宣传语
1.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大力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快文化强县步
伐。
2.坚持现代文化引领,推进自治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3.传承远古文明,丰富人文内涵,发展文化产业,推动区域发展。
4.弘扬兴隆洼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开创文化改革新局面。
6.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
7.大力发展文博事业,全面推进社会进步。
8.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9.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繁荣。
10.弘扬远古文化,传播现代文明,饱蘸文化精华,挥写经济篇章。
11.引文化源泉,泽润万民,不让心田成赤地;注精神血液,奔流百代,永教古县
焕青春
12.弘扬诸葛亮民本文化,牢固确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
13.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1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大力发展我省的文博事业。
15.弘扬先进文化,展示建设成果,促进经济发展,建设和谐乡镇。
房价下跌如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房价下跌如何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在当今社会,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
而当房价下跌时,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其中一个积极的方面就是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首先,房价下跌会减轻人们的经济压力。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购房是一生中最大的支出之一。
高房价使得人们不得不背负沉重的房贷负担,每月的大部分收入都用于还房贷,从而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受到极大限制。
而当房价下跌,购房成本降低,人们用于住房的支出减少,就会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文化消费。
比如说,人们可以更频繁地走进电影院观看电影,支持各类文艺演出,购买书籍、音乐专辑等文化产品。
以前因为经济压力而对这些文化消费望而却步的人们,现在能够更轻松地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而且,随着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们对于文化教育培训的投入也会相应提高。
家长们可能会更愿意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艺术培训班,如绘画、音乐、舞蹈等,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这无疑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坚实的群众基础。
其次,房价下跌有助于吸引人才聚集,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高房价的环境下,许多年轻人为了买房而苦苦挣扎,甚至不得不离开一些文化产业发达但房价过高的城市。
而当房价下跌,这些城市的生活成本降低,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就会增强。
更多有才华、有创意的年轻人能够留在或者涌入这些城市,投身于文化事业的创作和发展。
这些年轻人带来了新的思维、新的创意和新的技术,他们能够为文化产业带来创新和突破。
比如在影视制作领域,年轻的导演、编剧和演员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创作出更多高质量、有深度的影视作品。
在音乐创作方面,新兴的音乐人能够更容易地在城市中立足,专注于音乐的创作和表演,推动音乐文化的发展。
在文学创作领域,房价下跌带来的相对宽松的生活环境,也能够让作家们更加安心地进行创作,为读者带来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再者,房价下跌有利于文化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在高房价的压力下,土地成本高昂,导致建设文化场所和设施的难度加大。
文化传承发展14个强调
文化传承发展14个强调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在我国,文化传承发展肩负着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关系国家文化的繁荣兴盛。
为了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我们应遵循以下14个强调。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文化传承发展应当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关注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让人民群众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其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我们要深入挖掘和传承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再次,创新发展理念。
文化传承发展必须创新,要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模式和业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第四,提升文化软实力。
我国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通过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途径,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第五,建设特色文化产业。
各地要充分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第六,激发文化创造力。
我们要鼓励文化创意、创新,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第七,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八,保护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记忆,我们要加大文物保护力度,传承历史文化。
第九,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第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现代文化体系,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十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政府在文化传承发展中负有重要责任,要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第十二,促进文化消费。
激发文化消费潜力,推动文化市场繁荣,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第十三,融入国际文化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吸收外来优秀文化,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第十四,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全面提升国民文化素质,为文化传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打造XX文化新高地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一个文化强市,必然是文化产业强市。
建设文化产业强市,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加速文化产业发展,既是XX发展文化强市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文化XX的战略需要。
在以前很长一段时期,XX不乏文化资源,缺乏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更缺乏的是将创意转化为经济实力的能力。
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全市各级政府和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下,XX已经进入文化繁荣发展的快车道。
抓文化就是抓发展,在文化发展改革过程中,XX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工作,不断坚持“规划引领、政策扶持、改革推进、项目带动”的既定原则。
成立了以XX 书记、XX市长亲自担任主任的XX市文化建设指导委员会,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市委还专门派出由市主要领导带队的文化产业考察队伍,专程到XX、XX等文化产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
市委将5月份确定为我市的文化建设月,举办了高规格的XX文化发展高层研讨会,研究提出了文化建设“突破XX”战略。
实现文化的繁荣发展,首先要有优惠的政策和科学有序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
2011年5月19日,市政府召开了高
规格的全市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振兴大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涉及“财政投入、投融资、工商、土地”等XX项优惠政策;2011年X 月XX日召开的市委全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市建设的决定,进一步完善了我市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扶持政策,确定从2012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不少于XX元;2012年X月,由市委副书记、市长XX带队,在XX举办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
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文化产业的一系列重大动作、重要决策、紧密部署,从政治上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绝佳氛围,为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政策环境,向全国、全社会传递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二、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建设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当前,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做出了建设民生保障体系的重大部署,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制度完善、体系完备,符合市情、持续发展”的十大民生保障体系。
在民生十大保障体系中,文化部门主要承担着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任,也就是,让城乡群众都能方便地读书看报、听戏听广播、看电影电视。
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也是我们进行文化强市建设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
2012年,市文广新局把“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努力建设
覆盖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加强领导、分解任务、争取资金、落实责任等措施,加大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力度,以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深入实施系列文化惠民工程。
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5年,完成所有乡镇服务站点的改造提升;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中央、省、市台的节目无线覆盖率达到97%以上,2015年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开展好免费戏曲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图书馆周末公益大讲堂等活动,逐步实现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每村每年演出一场戏;定期为农家书屋更新图书报刊,巩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全免费开放成果;大力构建“10—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积极做好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项目创建工作。
二是加快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市博物馆新馆、大剧院、杂技城等大型文化场馆的规划建设,打造一批能彰显XX文化品位、地域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实施图书馆、文化馆达标工程,在市级艺术馆、图书馆、博物馆已全部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基础上,到2013年将所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全部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在每个县区至少建成一座数字化的现代影城;加快推进村文化大院建设,年内实现行政村全覆盖;还要坚持建、管、
用并重,制定文化设施管理办法,确保各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充分发挥服务作用。
三是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活动。
在全市推广“政府搭台百姓唱戏——市民大舞台”的成功经验,“市民大舞台”已经在市、县两级推广开来,下步要在各乡镇、村庄普及“百姓大舞台”,使城乡群众都有展现自我、自娱自乐的平台;围绕新年春节和重要节庆日,开展农民文化艺术节、喜迎十八大、喜迎十艺节等主题文化活动;支持每个社区、村组织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
四是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深入挖掘我市的谢谢〃XX文化、XX文化、XX文化题材,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具有地域特色、反映时代精神、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
推出一批群众喜爱的舞蹈、杂技、歌曲、影视剧,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艺术欣赏水平。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反馈机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产品、重大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通过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
五是加快培训基层文化队伍。
实施全市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工程,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重点对乡镇文化站长、公共
电子阅览室管理员、群众文艺创作骨干进行培训,力争每3年将全市基层文化队伍轮训一遍。
积极扶持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继承人。
借助“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对业余文化队伍进行系统培训,使每年参加市级培训人数在XX人次以上,参加县级培训人数在XX人次以上,使专兼职结合的基层文化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使基层文化设施有人管,文化活动有人搞,基层文化活动更活跃。
三、大力实施“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
“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会议精神的一项具体工作内容,是以丰富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民生保障体系的重要工程。
这项工程更加能够充分发挥各县市区城市综合广场和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广场、村文化大院小广场公共文化阵地作用,更加深度拓展了各级文化(艺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的服务方式。
“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主要包括城区的“市民大舞台”和乡村的“百姓大舞台”。
采用群众文艺团体和专业文艺团体相结合,日常排练演出和重要节庆日演出相结合的方式。
政府文化部门负责搭建舞台,提供音响,组织协调工作,让业余演员和专业演员都能
登上这个免费的开放性舞台,展示自我,娱乐大家。
表演的节目有音乐、舞蹈、戏曲等文艺节目;有太极拳、扇子舞等体育健身项目;有舞龙舞狮等民间民族表演项目;有剪纸、雕刻等适合舞台表演的民间技艺项目;还有结合当前生产生活方式的表演项目。
目前市民大舞台已覆盖XX个县市区。
XX市区的“市民大舞台”有登记在册各类表演队伍XX支,文艺爱好者XX人,目前已演出XX余场。
XX区开展了“和谐XX 文化惠民—市民大舞台”启动仪式。
XX区开展了以“100场演出进社区、100场大戏进村庄”为内容的“双百文化惠民工程”,城乡参演文艺团队XX支,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XX余场。
XX 结合“百姓大舞台欢乐新XX”惠民工程开展了庄户剧团“百团大赛”暨“双百双进”活动广场展演。
XX开展了“XX百姓大舞台”文化惠民工程。
XX举办了“喜迎十八大开启新征程”城乡百团文艺汇演,共有XX余支文艺演出队伍、XX 余人参加了汇演活动。
11月11日,我们又在XX举行了“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现场会暨“百姓大舞台”启动仪式。
目前,“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已经在XX全市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仅靠给百姓一月送一场电影,一年送一场戏,已经完全无法满足。
必须寻找突破口进行创新,必须把文化要素集合起来,用先进的机
制使其升华成全方位的科学的文化惠民体系。
“政府搭台,百姓听戏,激情广场大家唱”文化惠民工程是应运而生的,是顺应时代发展、顺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而产生的。
只有把民间的草根表演团体、草根演员挖掘出来,组织起来,让百姓自己也唱起来,跳起来,成为“不离村的演员”,“不离乡的剧团”,演出的队伍才能不断壮大,才能一年四季歌不断、舞不停。
只有把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的积极性有效的调动起来,文化惠民体系才会真正成为有源之水,流之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