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及分组构成

合集下载

国家统计局等下达《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口径的几项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等下达《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口径的几项暂行规定》的通知

国家统计局等下达《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径的⼏项暂⾏规定》的通知颁布⽇期:1983-09-07执⾏⽇期:1983-09-07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局,总后勤部、国防科⼯委,中直管理局,各省、市、⾃治区统计局、计委、经委: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精神,我们制定了《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径的⼏项暂⾏规定》,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

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径的⼏项暂⾏规定为了贯彻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集中⼒量加强重点建设的精神,如实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计划执⾏情况,根据国发〔1982〕153号⽂件《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补充规定》,以及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中国⼈民建设银⾏《对<国务院关于严格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补充规定>中有关基本建设若⼲问题的说明》(计资〔1983〕626号⽂),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统计《下达<关于更新改造措施与基本建设划分的暂⾏规定>的通知》(计资〔1983〕869号⽂和国家经委、国家计委《关于加强技术改造管理的通知》(经技〔1983〕663号⽂)等有关规定,现对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径问题,作如下具体规定:⼀、关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问题国务院153号⽂件指出的⼗⼀种不纳⼊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程,均按⼯程性质划分,不按资⾦来源划分。

凡属于⼤修理、养护、维护性质的⼯程(如设备⼤修,建筑物的翻修和加固,农⽥⽔利⼯程和堤防、⽔库的岁修,铁路⼤修等),不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凡属于固定资产建造和购置,不论是否列⼊固定资产投资计划,也不论资⾦来源如何或⽤何种名义,均应纳⼊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范围,但在检查计划完成情况时,应将与计划管理范围不可⽐的因素予以扣除。

现就其中的⼏类建设⼯程的统计问题规定如下:1.⽤油⽥维护费和煤炭、铁矿、森⼯等开拓延伸费(即按产量提取的维简费或更改资⾦),按国家规定的使⽤范围安排的建设⼯程,不纳⼊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施统计报表(这部分投资由有关部门单独统计报送)。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 案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 案

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案为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核查目的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的核查,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了解影响建设领域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投资统计数据质量、完善统计数据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二、核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统计局成立由局长马建堂为组长,副局长许宪春任副组长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工作领导小组。

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投资司。

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在项目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库中抽取核查名单,统一组织实施核查工作。

三、核查范围及对象国家统计局对30个省(区、市)统计局进行核查(西藏自治区免查),抽取的核查对象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每个省抽取2-3个县(区、市,下同),每个县抽取10-15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10年末施工项目个数在15000个以上的省共抽取40-60个项目,15000个以下的省共抽取20-40个项目),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四、核查内容与方式(一)核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1、核查项目单位或房地产企业基本情况是否属实。

核查抽中的项目或企业是否存在,基层表编码、企业(单位)名称和项目名称、法人单位码是否准确,项目(或企业)其他概况指标填写、开工时间是否正确,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否私自调整,报表填报是否规范等。

2、核查抽中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提供的上半年数据与项目(或房地产企业)相关材料,以及发票、收据等凭证是否相符(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与施工现场进度是否相符,与历年上报数据是否衔接等。

3、核查抽中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报出的上半年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核查回来后将取得的底表数与投资司数据比对,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

(二)核查工作以上门实地核查为主。

对所抽中的项目单位(或房地产企业)均要上门实地核查,检查相关资料或察看施工现场。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32_真题无答案-交互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32_真题无答案-交互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模拟试卷132(总分60, 做题时间90分钟)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SSS_SINGLE_SEL1.2010~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加最多的年份是( )。

A 2010年B 2011年C 2012年D 2013年SSS_SINGLE_SEL2.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 2009年B 2010年C 2011年D 2012年SSS_SINGLE_SEL3.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第二产业( )。

A 高2.2个百分点B 高2.2%C 多12520亿元D 高3.2个百分点SSS_SINGLE_SEL4.2010~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 )。

A 2010年B 2011年C 2012年D 2013年SSS_SINGLE_SEL5.关于我国GDP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10%B 从2011年起,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速度已经连续三年低于8%C 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于第三产业D 201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最大2013年12月下旬,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数据显示,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236.23亿元,占GDP比例为4.28%,比上年的3.93%增加了0.35个百分点,实现了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4%目标。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主要内容

相对指标平均指标主要内容

一、 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公式相对指标根据研究的目的、任务和作用不同,分为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六种。

(一)结构相对指标.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进行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计算各部分数值占总体数值的比重。

表明总体内部的构成状况及分布特征.其计算公式为: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全部数值总体中部分数值=(二)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又称类比相对数,是指同一时期处于不同空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的数量对比来说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异程度。

其计算公式如下:比较相对指标%100⨯=乙空间同类指标数值甲空间某类指标数值比较相对指标分子与分母可以互换,可以用百分数或几比几表示,在经济工作中常用这种比较方法。

(三)比例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是指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数量对比,其计算公式如下: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比例相对指标与结构相对指标也有区别。

结构相对指标是总体内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之比,所以,母项包括子项;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数量对比,母项与子项没有包含关系。

(四)动态相对指标。

动态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总体同类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对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动态相对指标%100⨯=基期数值报告期数值公式中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基期;与基期比较的时期,即分子所研究的时期称为报告期。

动态相对指标用以表明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动程度及方向,一般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

动态相对指标基期的确定应根据统计研究目的不同,可以是上一时期(年、季、月),也可以是持定的时期。

利用动态相对指标实现纵向对比,分析现象在不同时间上的发展变动程度。

还应注意动态相对指标的分子和分母不能互换、否则其作用不能实现。

例如:我国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上年的119.2%,比上年提高了19。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及工作措施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及工作措施

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及工作措施一、1-4月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为210亿元。

1-4月预计完成投资78.08亿元(含市直收项目),同比增长84.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7.2%,超目标任务8.08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目标为26.62亿元、同比增长19%。

1-4月预计完成8.19亿元,同比增长22.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0.8%,增速高于全年目标增速3.5个百分点。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月预计完成54.85亿元,同比增长19.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年目标为12.29亿元、同比增长2%。

1-4月完成4.41亿元,同比增长55.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5.9%,超时序目标2.6个百分点。

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全年目标为100亿元。

1-4月预计完成36.6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6.6%,超时序目标3.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占比7.23%。

实际利用外资:全年目标为18800万美元。

1-4月预计完成6639万美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5.3%,超时序目标2个百分点。

旅游总收入:全年目标为300.4亿元,同比增长20%。

1-4月完成87.69亿元,同比增长186%,完成全年目标的29.2%。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全年目标为12350人。

1-4月完成485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9.3%,超时序目标6个百分点。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一)狠抓精准调度。

一是抓好主要经济指标调度。

对照市分解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新引进产业项目到位资金等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开展系统精准调度,确保各项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任务。

二是抓好支撑性指标调度。

各相关部门要对照支撑GDP增长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建筑安装工程投资等49项指标完成目标任务,精准分析调度,尽快弥补薄弱环节。

三是抓好企业调研服务。

落实好包保联系服务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等工作机制,积极主动深入基层一线、深入项目一线、深入企业一线,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跟踪分析,结合实际及时跟进、做好服务。

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关系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关系分析

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关系分析时目前我市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快速上升阶段。

GDP、财政收入等指标保持高位增长,GDP五年增长近一倍,2010年GDP增速创造了近14年来的新高,达到15.6%,与其同时,我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也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本文分析近20年来我市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对如何发挥好投资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进行思考。

一、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全球来看,所有工业化国家在经济起飞期的一个共同规律是高投资率。

中国的资本形成率(投资率的测算方法之一,是指GDP 支出法测算中的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2003年以后均在40%以上,2008年为44%,比1978年高出16个百分点,2009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8%。

安徽省2009年资本形成率达到48.83%,我市固定资本形成率和全省平均水平相当,2010年大约为49%左右。

现在的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过程中,也都经过一个投资加速的阶段,固定资本形成率普遍得到40%左右的水平。

在特殊时期,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的产品出口下滑,外需拉动下降,国内生产形势严峻,国家果断采取增加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由此极大地带动了社会需求,从而使我国经济率先止跌回升,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

总体来看,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三方面:一是即期直接拉动作用。

固定资产投资是当年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按支出法测算,GDP中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当年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去退出生产或运行的固定资产价值总额。

另外固定资产投资在当年对生产资料等构成消费,使此前已形成的相应生产能力得以发挥。

比如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水泥、钢材、交通等行业的发展;工矿企业的投资,拉动机械设备的需求;房地产的投资除了拉动建筑材料的需求,更拉动了家居装璜材料、家用电器的需求等等。

从投资看沙雅近五年发展巨变

从投资看沙雅近五年发展巨变

从投资看沙雅近五年发展巨变固定资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具有双重作用,从生产方面看,增加生产能力是发展生产和创造财富的物质基础,从需求上看,根据经济学的乘数原理,一方面投资对其他产业构成需求,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有近40%的投资转化为消费,促进消费品生产发展及市场繁荣。

所以说,固定资产投资既可以拉动以投资品类为主的重工业,又可以带动消费品类为主的轻工业增长。

在短期内,投资主要是作为一种需求来影响经济发展,而从长期看,投资具有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攻击效应更加明显,同时投资结构影响产业结构,投资效益直接影响到企业效益,正是这种的双重作用,投资不但影响当年的经济增长,而且对以后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在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较高的投资率将具有比发达国家更快地经济增长。

在社会需求中,最活跃、变动最大的是投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投资的增长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增长。

近五年来(2004年-2008年),沙雅县各行各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沙雅县的巨变离不开全县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重要的是近五年来进行了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

使沙雅县农业连年丰收,工业初具规模,城乡建设欣欣向荣,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一、近五年固定资产投资回顾近五年来,沙雅县全面实施生态立县和谐发展经济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经济和谐快速发展,狠抓“一号工程”的实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沙雅县固定资产投资无论增量、增速都是历史最好的时期。

依靠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使沙雅县的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步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为“十一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五年来,沙雅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1亿元,比前五年累计完成投资增长3.58倍,年均增长 24.38%。

随着投资增速的加快,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也在逐年提高,GDP年均增长12.82 %,投资贡献率平均为31.5%,是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时期。

江西省余干县县情简介

江西省余干县县情简介

余干县情余干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下游,鄱阳湖东南岸,国土面积2 331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7个县属场,总人口l00万。

余干人文昌盛。

自秦时置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闽越百货集散”之繁荣,“江南名郡”、“鱼米之乡”之美誉。

美丽的一方故土地,孕育了汉长沙王吴芮、宋右丞相赵汝愚、明代理学家胡居仁等一批匡扶社稷、治国安邦的忠臣良相。

余干风光秀丽。

独特的山水风景和动人的历史传说,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水乡风情。

“古代水上战场、今日候鸟天堂”的鄱阳湖景区,松海环绕、碧波荡漾的木溪水库,显庐山之秀的东山岭,兼西湖之美的琵琶湖等名胜景点,令众多慕名来访者倾倒陶醉,流连忘返。

余干区位优越。

地处南昌、景德镇、鹰潭三角区中心,素有“八省通衢”之称,是环鄱阳湖公路圈的“咽喉”地带。

县城至南昌、景德镇、鹰潭等周边城市均在1小时车程之内。

县境有206、320、昌万公路等国道、省道和济南至广州高速公路通过,周边有南昌、景德镇两个机场,浙赣、皖赣、鹰厦、京九四条铁路,交通相当便捷。

余干资源丰富。

有着丰富的湖、洲、田资源和许多独特的物种资源,是全国水产畜禽基地和全省渔业十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境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盛产芝麻、花生、大豆、莲子、藜蒿、薏仁、芡实等农特产品。

全县水域有鱼类资源118种,是鄱阳湖银鱼、甲鱼、鳜鱼、河蟹、珍珠等珍稀水产品的集中产地。

同时,有着煤、瓷土、焦宝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余干商机无限。

国电黄金埠发电厂第一期2×650MW机组已并网发电,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而低廉的能源。

依靠电厂规划建设了8.4平方公里的黄金埠电力特色工业基地,为企业创业筑就了良好的平台。

劳力充足,原材料价格低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含金量大,投资回报率高。

尤其是随着软环境建设措施的到位,全县上下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空前浓厚,投资创业的客商纷至沓来,工业园区已成为客商投资发展的“乐园”。

余干生态优良。

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一员,余干县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坚持保护在先、适度开发、合理利用、长效管理的原则,积极转变传统农业产业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努力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致富新路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第六章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通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创造物质条件。

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额:以货币表现的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可分为国有、集体、个体、联营、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按照管理渠道,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为总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和5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投资等组成。

现行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包括:城镇和农村各种登记注册类型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及个体户进行的计划总投资或实际需要的总投资50万元及5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房地产开发投资包括各种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单位统一开发的网包括统筹代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

还包括附属于其他法人单位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的附营房地产开发单位。

原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工矿区私人建房投资和农村个人投资等分组不再进行统计。

房地产开发投资:指房地产开发公司、商品房建设公司及其他房地产开发法人单位和附属于其他法人单位实际从事房地产开发或经营的活动单位统一开发的包括统筹待建、拆迁还建的住宅、厂房、仓库、饭店、宾馆、度假村、写字楼、办公楼等房屋建筑物和配套的服务设施,土地开发工程(如道路、给水、排水、供电、供热、通讯、平整场地等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不包括单纯的土地交易活动。

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根据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同,分为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利用外资、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来源。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 案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 案

固定资产投资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方案为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核查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核查目的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基本情况和主要数据的核查,掌握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际进展情况,了解影响建设领域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投资统计数据质量、完善统计数据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二、核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统计局成立由局长马建堂为组长,副局长许宪春任副组长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工作领导小组。

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投资司。

核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在项目库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库中抽取核查名单,统一组织实施核查工作。

三、核查范围及对象国家统计局对30个省(区、市)统计局进行核查(西藏自治区免查),抽取的核查对象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项目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每个省抽取2-3个县(区、市,下同),每个县抽取10-15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10年末施工项目个数在15000个以上的省共抽取40-60个项目,15000个以下的省共抽取20-40个项目),3-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

四、核查内容与方式(一)核查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项1、核查项目单位或房地产企业基本情况是否属实。

核查抽中的项目或企业是否存在,基层表编码、企业(单位)名称和项目名称、法人单位码是否准确,项目(或企业)其他概况指标填写、开工时间是否正确,项目计划总投资是否私自调整,报表填报是否规范等。

2、核查抽中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提供的上半年数据与项目(或房地产企业)相关材料,以及发票、收据等凭证是否相符(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与施工现场进度是否相符,与历年上报数据是否衔接等。

3、核查抽中项目(或房地产企业)报出的上半年数据与国家统计局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核查回来后将取得的底表数与投资司数据比对,详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查技术方案)。

(二)核查工作以上门实地核查为主。

对所抽中的项目单位(或房地产企业)均要上门实地核查,检查相关资料或察看施工现场。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篇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篇

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六篇固定资产投资分析范文1今年以来,我市仔细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连续加强投资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投资结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一季度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8.5亿元,增长28%。

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是:1、投资结构发生新的变化。

在一季度完成投资中,第一产业6.1亿元,增长49.5%,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3.2%,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次产业52.9亿元,增长11.5%,占28.1%,比重下降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129.5亿元,增长35.3%,占68.7%,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完成投资99.6亿元,增长65%,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提高11.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15.8亿元,增长27.3%,占工业投资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

2、建设资金到位状况比较抱负。

一季度到位资金226.7亿元,比全部投资完成额多38.2亿元。

其中国家预算内资金6.9亿元,利用外资0.9亿元,国内银行贷款37.2亿元,自筹资金146.6亿元,其他资金来源35.1亿元。

自筹资金及银行贷款占全部到位资金的81%,仍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3、重点建设项目进展顺当。

依据各县(市)区提报和我委调度的状况,一季度全市在建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789个,完成投资约108.55亿元,占全部投资的57.6%。

从投资主要领域看,工业项目327个,完成投资27.5亿元;农业项目32个,完成投资0.45亿元;基础设施项目87个,完成投资6.97亿元;房地产及住宅建设项目159个,完成投资47.51亿元;社会事业项目75个,完成投资14.03亿元;服务业项目109个,完成投资12.09亿元。

从项目投资规模看,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546个,完成投资101.5亿元;投资亿元以上项目358个,完成投资91.71亿元;投资十亿元以上项目53个,完成投资49.41亿元。

4、投资后劲比较充分。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78年至2016年)

固定资产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978年至2016年)
注:Excel表格,可对数据进行修改编辑,并进行图表分析!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78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669 910.9 961 1230.4 1430.1 1832.9 2543.2 3120.6 3791.7 4753.8 4410.4 4517 5594.5 8080.1 13072.3 17042.1 20019.3 22974 24941.1 28406.2 29854.7 32917.7 37213.5 43499.9 55566.6 70477.4 88773.6 109998.2 137323.9 172828.4 224598.8 278121.9 311485.1 374694.7 446294.1 512020.7 561999.8 606465.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同比 % 年 国家统计局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 成额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完成额:农户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国有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745.9 667.5 845.3 952 1185.2 1680.5 2079.4 2448.8 3020 2808.1 2986.3 3713.8 5498.7 7925.9 9615 10898.24 12006.2 13091.73 15369.38 15947.77 16504.45 17606.98 18877.35 21661.02 25027.62 29666.92 32963.39 38706.35 48704.89 69692.5 83316.55 82494.78 96220.25 109849.92 125005.16 13971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集体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46 115.2 174.3 156.3 238.7 327.5 391.8 547 711.7 570 529.5 697.8 1359.4 2317.3 2758.9 3289.45 3651.5 3850.87 4192.24 4338.55 4801.45 5278.58 5987.43 8009.49 9965.73 11969.65 3604.12 4637.44 6297.28 8482.96 10041.86 10245.11 11973.72 13312.36 15188.86 15447.7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个体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119 178.3 210.8 321.8 409 535.2 649.4 795.9 1022.1 1032.3 1001.2 1182.9 1222 1476.2 1970.6 2560.25 3211.17 3429.42 3744.37 4195.7 4709.36 5429.57 6519.19 7720.13 9880.55 13890.65 24431.06 6058.67 7190.8 8891.72 9506.69 10483.23 11588.67 12420.13 12602.54 12439.26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其他经 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第一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第二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完成额:第三产 业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住宅投资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城镇住宅投 资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全社会城镇住宅投 资:房地产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汇报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汇报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汇报一、概述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我公司在过去一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企业以购买、建造、改良固定资产为主要目的的投资行为,是企业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实力的重要手段。

二、投资完成情况1. 投资总额在过去一年中,我公司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XX万元,同比增长XX%。

其中,购买固定资产支出为XX万元,建造固定资产支出为XX万元,改良固定资产支出为XX万元。

2. 投资项目本年度我公司共实施了XX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涵盖了生产设备更新、办公设施改善、技术研发等多个领域。

其中,生产设备更新项目XX个,办公设施改善项目XX个,技术研发项目XX个。

3. 投资效益通过本年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我公司实现了以下效益:(1)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优化了企业资产结构,提升了企业竞争力;(3)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问题与挑战在投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1. 资金筹措难度大: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资金成本上升。

2. 投资风险高:固定资产投资涉及资金量大,投资周期长,风险较高。

3. 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四、未来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应对未来的挑战:1. 加强资金管理:优化资金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 强化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3. 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总结(3篇)

固定资产投资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稳步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到53.4万亿元,同比增长5.2%。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3%。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投资占比逐年提高,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二、重点领域投资持续加大1. 交通运输投资:2023年,交通运输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领域投资均取得显著成果。

全国铁路、公路、水运投资分别增长6.2%、5.3%和5.5%,民航投资增长8.9%。

2. 基础设施投资: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继续加大,包括水利、环保、能源等领域。

其中,水利投资增长7.2%,环保投资增长6.5%,能源投资增长4.5%。

3. 房地产投资:2023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持续深化,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放缓。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4.5%,其中住宅投资增长5.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2.3%。

三、投资结构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1. 高技术产业投资:2023年,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0.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9.5%。

2. 新能源产业投资:2023年,新能源产业投资持续增长,其中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领域投资均取得显著成果。

3. 数字经济投资:2023年,数字经济投资快速增长,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成为新亮点。

四、投资效益不断提升1.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提高: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逐年提高。

2. 产业转型升级:固定资产投资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快速发展。

3. 就业形势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带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为稳定就业形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效益不断提升,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