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会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2

合集下载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次作业

国民经济核算第二次作业

一、作品题(共 5 道试题,共 100 分。

)1. 根据下列内容完成以下要求:(20分)(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2.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扣除固定资产的销售和转出后的价值,分有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和无形固定资产形成总额。

3. 资本形成总额, 是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加存货的变动,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

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以及其他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

5. 国家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

(3)以上述任意一项指标2008年的具体数据为依据,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实力的排名答:2008年世界各国GDP排名及分析2009-02-19,20:34,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网站世界概括栏目发表了2008年各国最新GDP数据,前15名如下:美国、日本、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俄国、西班牙、巴西、加拿大、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韩国。

中国急剧拉大和德国差距。

2008年下半年以来,虽然欧元急剧贬值,最后几个月就贬值了20%,但是上半年欧元兑美元却是升值至历史最高位,所以全年平均下来,欧元兑美元还是升值的。

以美元计价的德国2008年名义GDP比2007年增长17%,而其实际增长率不过1.7%,CPI为2.8%。

2007年中国GDP超过德国,领先德国不过913亿美元,而2008年则急剧拉大到4040亿美元。

如果以最终核实数和普查数来看,差距将会扩大到6000-8000亿美元。

2008年,中国初步核算数据是GDP实际增长9.0%,名义增长21%,CPI上涨5.9%,PPI上涨6.9%,人民币对美元升值7%。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到了6.8左右,之后就小幅度贬值到6.83后保持稳定,2009年人民币不大可能大幅度贬值,可能就在6.83上下徘徊,全年平均汇率或许会小幅度上升2%-3%。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半年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半年工作总结(二篇)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半年工作总结半年来,我主要负责公司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以下是我的工作总结。

一、工作内容1. 与各部门合作,制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各部门的需求,与相关人员协商确定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和规模,制定投资计划。

2. 进行项目筛选和评估。

根据投资计划,与各部门沟通,收集项目信息,进行项目筛选和评估,确保投资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编制投资计划和预算。

根据项目筛选和评估结果,编制投资计划和预算,明确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和时间安排。

4. 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

在资金需求过程中,积极寻找合适的融资渠道,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

5. 跟踪投资项目的进展。

对已经启动的投资项目,定期跟踪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协调。

二、工作成果1. 制定了符合公司发展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和预算,保证了公司的投资方向和规模的合理性。

2. 成功发起了一些重要的投资项目,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其中包括生产设备的更新、办公设备的升级等。

3. 与银行和其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了公司资金的有效运转和项目的按时完成。

4. 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一些项目中出现的问题,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1. 在项目筛选和评估环节,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估指标和方法,提高项目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2.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与各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还需要加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3. 对项目的后续管理和维护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确保项目的长期运营效益。

四、工作体会和收获在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只有制定合理的投资规划和策略,才能够使公司的投资项目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这也需要与各部门充分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项目的顺利开展。

在工作中,我也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和新技能,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通过与不同部门的合作,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公司的不同业务领域和各部门的需求,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国民经济统计八大产业的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国民经济统计八大产业的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学号416 姓名:覃玉山农业,工业,服务业等8个行业的总产值的核算方法一、现价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就是按行业计算增加值,汇总各行业增加值,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在行业增加值的计算中,可以把生产法和收入法结合起来使用,即部分行业采用生产法,部分行业采用收入法。

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农业(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即先计算总产出,再计算中间投入,增加值等于两者的差额。

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即按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计算。

例如,谷物种植业产出等于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各种主产品产量和秸杆、麦衣等各种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等于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种子、饲料、肥料、燃料、农药等材料价值与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广告费、科技咨询费、防疫费等服务费之和。

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农业现价增加值及四项构成均取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

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总数,要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

2、工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

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

所谓工厂法,就是把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既生产成品汽车,又制造汽车零部件,但这个厂的工业总产值只计算成品汽车的价值和对外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价值,不计算该厂制造并用于生产成品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包括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中间投入包括货物投入和服务投入,货物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服务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运输、邮电、广告、咨询等服务的费用。

固定资产分析报告2篇

固定资产分析报告2篇

固定资产分析报告2篇固定资产分析报告一一、报告背景本次固定资产分析报告的背景为某制造企业,在对过去几年的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快,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资产结构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特编写此报告,为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固定资产情况分析1.资产结构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截至2021年末,该企业固定资产总额为1,100万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44.8%,在公司资产中占较大的比重。

并且,2019年至2021年间,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均在600万元以上,是企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1)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主要表现为资产周转率的变化。

从2019年到2021年,该企业资产周转率均有所下降,分别为1.67次、1.62次和1.54次。

资产周转率的下降可能是由于企业资产管理不善导致的,也可能是由于产能上限引起。

企业在加大资产投资时,应有明确的管理理念和计划,并注重提高产能,以提高资产周转率。

(2)固定资产年限平均值固定资产年限平均值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程度和保养及维修能力。

固定资产年限平均值低反映企业对资产状态的重视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该企业固定资产年限平均值在近三年间呈下降趋势,2019年为4.6年,2021年为3.5年,表明企业在保养和维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企业应加强资产管理和保养,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年限。

3.固定资产投资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资本积累的重要来源,更是提高企业产能和解决企业生产压力的重要途径。

该企业在近三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均在600万元以上,其中2021年为808万元,投资额占比年末资产总额的最高值为51.8%。

而从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来看,主要分为建筑工程和机器设备两类。

其中建筑工程投资占比逐年递增,2021年达到了68.5%的高点。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的投资比重越大,企业可用于新产品研发或市场策略性投资的资金就越少,因此企业需谨慎考虑建筑工程投资的合理性。

规模以上企业是如何定义的

规模以上企业是如何定义的

规模以上是‎如何定义的‎?这是一个统‎计术语。

一般以年产‎量作为企业‎规模的标准‎,国家对不同‎行业的企业‎都制订了一‎个规模要求‎,达到规模要‎求的企业就‎称为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企‎业也分若干‎类,如特大型企‎业、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等‎。

国家统计时‎,一般只对规‎模以上企业‎作出统计,达不到规模‎的企业就没‎有统计。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2‎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商‎业企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10年之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2011年‎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规模以上商‎业企业是指‎年商品销售‎额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和年商品销‎售额在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

对此所有的‎主要统计指‎标为: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

工业总产值‎: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工业销售产‎值: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的本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价值的总价‎值量。

包括销售的‎成品价值和‎对外加工费‎收入二部分‎。

不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规模以上企‎业和限额以‎上企业我国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对纳入定期‎统计报表范‎围的批发企‎业、零售企业以‎及住宿餐饮‎企业的销售‎(营业)额及从业人‎员标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具体为:(1)批发业(包括外贸企‎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20‎00万元以‎上(包括200‎0万元,下同),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2‎0人以上;(2)零售业:年商品销售‎总额在5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在6‎0人以上;(3)住宿业:星级饭店或‎旅游饭店;(4)餐饮业:年营业总收‎入200万‎元以上,同时年末从‎业人员40‎人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本知识讲解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本知识讲解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本知识讲解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本知识讲解2014年04⽉22⽇第⼀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概念和原则⼀、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概念固定资产是指为⽣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的,使⽤期限在⼀年以上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具以及其他与⽣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具等。

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取消了固定资产单价的标准,只要满⾜以下两个条件的有形资产即为固定资产:⼀是为⽣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持有的;⼆是使⽤寿命超过⼀个会计年度。

具体应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具以及其他与⽣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具等。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产活动。

固定资产再⽣产过程包括固定资产更新、改建、扩建、新建等活动。

它的承担物表现为机器、设备、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属于实物投资的⼀部分,区别于资本和证券(⾦融)投资。

包括各种经济组织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从建设准备开始,经过建筑施⼯、设备安装、建成投产,到投产后投资回收的全过程。

当前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不包括:流动资产、单纯装修、村容整治、道路⽇常养护、单纯购置旧房屋和旧设备、单纯⼟地平整等固定资产投资额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的总称。

按构成可分为建筑⼯程、安装⼯程、设备⼯器具购置和其他费⽤。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原则(1)实事求是的原则:为了全⾯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情况不论列⼊何种计划,也不论使⽤何种资⾦,只要是属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的项⽬或⼯程,都要纳⼊固定资产投资统计。

(2)建设项⽬不可分割的原则: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资⾦来源多元化的情况下,为了观察⼀个建设项⽬的全貌并反映其投资效果必须坚持项⽬不可分割的原则,即把⼀个建设项⽬完整地放在⼀类投资统计报表中。

如跨市州的公路、铁路、⽔利、电⼒等项⽬必须作为⼀个项⽬整体由项⽬单位直接向省统计局投资处直接报送。

2024年固定资产工作情况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固定资产工作情况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固定资产工作情况总结范本____年,固定资产工作在国内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我在此次总结中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概述。

一、总体情况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____年,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在这一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了历史新高,达到了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

____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有了新的突破,投资总额达到了X亿元,同比增长X%。

这一数据表明,工业领域对于固定资产的需求仍然旺盛,各类企业投资意愿强烈。

在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不同领域中,制造业仍然是最主要的投资领域,其投资额较去年有所增加。

此外,____年,随着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有了较快增长。

这一方面表明,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提升技术和创新能力,加大对高新技术和装备的投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____年,我国在交通、电力、水利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速公路、铁路和民航基建等持续加大投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得到了更多的投资和支持,传统能源的替代力度加大。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重点加强了水库和灌溉设施的建设,提高了水资源的保障和利用效率。

四、房地产投资房地产投资一直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年,我国房地产市场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房地产投资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

这一年,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了X亿元,同比增长X%。

近年来,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有效抑制了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保持了市场的稳定。

2023年2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2023年2季度经济数据解读

2023年2季度经济数据解读一、GDP增速回顾2023年2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8,与上年同期相比,呈现出了持续增长的趋势。

这一增速略低于去年同期的7.2,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的势头。

这一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总体稳中向好的态势,符合国家制定的宏观调控目标。

二、工业生产情况分析在2023年2季度,我国工业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新增长点表现突出,显示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态势。

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也取得了较好的增长表现,为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消费市场表现分析2023年2季度,我国居民消费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其中,餐饮收入增长较快,反映了用户对于就餐体验的新需求。

居民购物力提升,个人消费贡献率持续增加,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四、进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在2023年2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态势。

进口同比增长8.1,出口同比增长6.5,外贸顺差持续扩大。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在2季度出口产品结构中,高技术产品占比进一步提高,显示了我国产业升级和转型的积极成果。

五、就业形势分析2023年2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800万人,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就业岗位增加较快,为我国就业形势提供了有力支撑。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六、结论2023年2季度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态势,经济增速虽低于去年同期,但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

GDP增速平稳,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消费市场表现稳定,进出口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就业形势良好。

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今年全年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确保经济稳健发展。

统计业务知识问答2

统计业务知识问答2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统计方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它用价值量形式综合说明了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农林牧渔业生产的总成果和总规模,是观察农林牧渔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研究农林牧渔业内部比例关系和农林牧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布局的一个重要指标。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核算采用产品法,其计算方法通常是按农林牧渔业产品及其副产品的产量分别乘以各自单位产品价格求得;少数生产周期较长,当年没有产品或产品产量不易统计的,则采用间接方法匡算其产值;然后将四业产品产值相加即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农、林、牧、渔业的统计范围:(1)农业包括农作物种植业和其他农业。

农作物种植业:包括谷物、豆类、薯类、棉、油料、糖料、麻类、烟叶、蔬菜、药材、瓜类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以及茶园、桑园、果园的生产经营。

其他农业:包括采集野生植物的果实、油料以及柴草、野生药材、菌类等。

(2)林业包括林木的栽培(不包括茶园、桑园和果园的栽培、管理和收获等活动)、林产品的采集和村及村以下农户的竹木采伐。

(3)牧业包括除渔业养殖以外的一切动物饲养和放牧以及野生动物的捕猎和饲养。

(4)渔业包括水生动物和海藻类植物的养殖和捕捞。

报表数据收集过程:目前我市农村统计采用逐级上报方式:除林业、渔业、农机报表由林业局、海洋水产局、农机局按季度、年度报送市统计局外,其余的农业、畜牧业及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均由我局直接布置收集统计,即由各村调查统计报乡镇统计汇总,再由各乡镇报市统计局汇总。

其中种植业报表按秋冬播、春收、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分别填报,其他农业、茶叶、水果、畜牧业、食用菌则按季度填报,所以农林牧渔业产值只有计算季度产值、全年总产值,而没有计算月度产值。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编制方法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onsumer price index)是指城乡居民购买支付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在整个国民经济价格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24日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探索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0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3111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比上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1640万人,出生率为12.08‰;死亡人口972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4.92‰。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89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45亿人。

表1 2013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指标年末数比重%全国总人口136072 100.0其中:城镇73111 53.73乡村62961 46.27其中:男性69728 51.2女性66344 48.8其中:0-15岁[4](含不满16周岁)23875 17.516-59岁(含不满60周岁)91954 67.660周岁及以上20243 14.9其中:65周岁及以上13161 9.7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568845亿元,比上年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增长8.3%。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就业持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97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824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略低于上年末的4.09%。

10-13 各地区按行业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05-2017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10-13 各地区按行业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全国与各省级指标,便于2005-2017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55.9 396.0 252.6
123.5 611.2 336.9 274.0 364.5 204.8 317.7
310.0 149.3 388.7 541.9 245.8
28.4 14.1 58.8
1.5 21.8
12.9 70.1 40.3
16.8 121.7
57.7 62.1 17.6 62.5 136.9
居民服务、 修理和
其他服务业
2686.2
教育
卫生和 社会工作
11083.5
7327.4
73.4 458.9 426.8
31.5 104.9
30.2 138.3 241.7
58.6 768.5 131.8 280.6 115.6 135.9 953.0
295.2 242.3 434.4 266.8 146.0
0.9 108.8
32.5 231.8 172.5 226.2 517.7
506.9 260.1 437.0 145.3 269.1
制造业 193615.7来自电力、热力、 燃气及水生产
和供应业
29794.1
建筑业 3647.9
批发和 零售业
16541.8
交通运输、 仓储
和邮政业
61185.8
380.6 2829.7 13871.3
10-13 按行业分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根据中国 统计年鉴
单位:亿元
农、林、
数据年度
合计
牧、渔业
采矿业
地区
2017 全国
631684.0
24638.3
9208.9
2017 2017 北 京 2017 天 津 2017 河 北 2017 山 西 2017 内蒙古 2017 2017 辽 宁 2017 吉 林 2017 黑龙江 2017 2017 上 海 2017 江 苏 2017 浙 江 2017 安 徽 2017 福 建 2017 江 西 2017 山 东 2017 2017 河 南 2017 湖 北 2017 湖 南 2017 广 东 2017 广 西

年度总结数据型报告(3篇)

年度总结数据型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2023年的落幕,我国各行各业都在回顾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展望未来。

本报告以数据为依据,全面分析2023年度我国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社会进步等方面的成果,旨在为我国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经济发展1. 国内生产总值(GDP)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9.5万亿元,同比增长6.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7万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7.4万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66.4万亿元,增长7.8%。

2. 工业生产2023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9%。

3. 固定资产投资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5.7%,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2%,房地产投资增长3.1%。

4. 消费市场2023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3.8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其中,线上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0.2%。

三、科技创新1. 研发投入2023年,我国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7.2%。

其中,企业研发投入1.85万亿元,增长8.4%,占全国研发投入的66.4%。

2. 高技术产业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占GDP比重为14.9%。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6%,高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1%。

3. 科技成果转化2023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8.5%,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6.1%,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四、社会进步1. 就业形势2023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0%。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 居民收入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51元,同比增长5.0%。

全国固定投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资料分析

全国固定投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资料分析

全国固定投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资料分析一、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对经济实现7.8%的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21.5%,比去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

今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如下特点:(1)国有经济投资增长仍是固定资产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比增长24.4%。

与此同时,集体和个体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较大,并有赶超国有经济之势。

前6个月,集体投资增长15.8%、个体投资增长19.4%,远高于去年同期两者合计仅7.5%的增幅;(2)中部地区投资增速虽然仍快于东西部地区,但投资增速有所减缓,且减幅大于东西部地区。

上半年,东部和中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22.9%和26.7%,西部地区投资增长20.9%。

相比前5个月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幅都有所回落,但中部地区降幅更大。

其中,中西部地区,投资增幅回落已持续3个月,并且回落速度加快;(3)更新改造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均有所回落。

上半年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23%,增幅比前5个月有所加快;更新改造投资同比增长16.1%,增幅回落1.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32.9%,增幅回落3.8个百分点;(4)从资金来源看,自筹资金增长较快。

上半年,国内预算内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51.8%,但所占比重只有6.6%;而自筹资金比去年同期增长25.7%,所占比重高达46%,其中企、事业单位自有资金增长28.8%,占29.4%。

分后产业看看,第一产业投资改变上升局面,同比快速增长25.6%;第二产业投资力度显著加强,快速增长25.3%,该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对国有及其他经济类型投资快速增长的贡献由去年同期的18.9%下降为31.5%。

其中原材料工业投资比去年同期快速增长50.4%,机械电子工业快速增长46%;第三产业快速增长23.8%,增势有所减慢。

在各行业中,机械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和煤炭行业的投资增幅居前四位,分别超过77.3%、63.4%、50%和45%,这与往年的投资情况较之存有了明显的变化,说明我国的制造业已经开始稀释更多投资,也预示着我国制造业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充分发挥关键促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04.2 288.9 408.0
116.4 45.7 157.9
243.2 170.3 91.9
119.8 59.0 30.1
47.2 10.6 1.1
2.8 84.4 28.1 167.2 24.4 16.4 356.0
783.3 730.4 765.0 346.1 614.5 255.1 797.1
4365.8 5071.7 6274.3 8152.7 10154.3 13534.3
241.6 313.7 363.5 389.5 434.7 522.0
1671.1 2024.8 2209.2 2270.2 2375.6 2523.8
2010.5 680.4 1767.7 655.0 838.7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10019.1 5038.9 3656.0
325.1 203.7 308.9
401.3 324.2 471.9
3916.9 2003.6 722.8
446.2 382.5 266.0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4823.1 15300.6 9323.0 6747.0 5207.7 4745.4 15435.9
1652.3 1890.7 2323.7 2749.9 3403.5 5064.5
1775.2 2395.9 3587.4 4678.4 5878.8 7705.8
14689.5 19585.5 26576.0 34089.5 44505.1 56702.4
3962.4 5795.1 7554.4 8585.7 9467.6 10997.2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10490.6 5647.0 5534.0 10868.7 3756.4
537.6 206.5 152.8 131.9 163.8
625.5 102.3 193.1 107.0 121.9
4247.8 1826.4 1605.3 3058.3 1127.1
519.4 392.4 410.6 682.0 246.7
8.4 111.8 73.2 182.6 102.6 134.8 506.0
31.6 58.5 11.8 304.2 89.3 107.5 432.8
1147.3 7699.7 3718.2 2115.3 1509.6 2287.7 6655.4
246.0 499.8 508.9 373.4 411.7 169.4 410.7
332.9 265.7 80.4 90.8 196.9
不分地区
3734.9
480.1
163.8
交通运输、 建 筑 业 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 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924.4 964.0 1119.0 1125.5 1302.3 1555.9
6289.4 7646.2 9614.0 12138.1 14154.0 17024.4
40.1 14.2 2.7 8.0 17.2
44.5 11.2 7.3 8.6 12.1
413.5 165.7 22.0 17.2 57.0
127.2
海 南
705.4
21.7
3.9
70.9
39.0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西 藏
3979.6 7127.8 1864.5 3435.9 309.9
113.5 268.4 50.9 166.2 16.0
88.4 205.3 182.3 186.6 7.7
1036.4 2018.6 322.0 469.4 13.7
5-7
各地区按主要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年 地 份 区 农、林、 合 计 牧、渔业 采 矿 业 制 造 业 电力、燃气 及水的生产 和供应业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55566.6 70477.4 88773.6 109998.2 137323.9 172828.4
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 管 理 业
居民服务和 其他服务业 教 育
13143.4 16678.9 19505.3 24524.4 32438.9 40441.8
375.5 420.8 549.6 725.6 949.3 1355.9
285.8 333.1 435.1 495.3 560.0 782.0
5.2 48.3 30.3 17.8 34.1
615.2 324.0 624.0 309.9 472.6
103.0 55.4 96.0 68.5 36.2
17.6 54.2 307.1 53.4 109.3
55.1 23.0 72.3 26.3 53.8
5.2 0.6 12.7 0.7 16.6
68.7 23.7 53.3
48.7 55.4 42.8 3.8 12.1
31.3 34.3 51.2 4.7 31.0
262.5 467.7 478.9 307.1 422.8
3.9 10.7 16.6 2.3 16.1
52.0 34.8 94.1 56.9 69.0
2306.9 821.3 605.1
128.7 52.4 10.2
593.4 912.0 842.7 628.5 434.0 397.7 869.5
3.2 78.7 5.2 15.4 6.1 15.2 69.3
49.5 178.9 108.6 109.5 79.5 109.5 231.9
2424.3 1152.7 1356.3 3631.7 833.0
22.5 61.7 65.7 92.6 34.2
63.2 40.9 7.2 24.6 12.5
449.2 628.5 258.2 375.0 73.8
57.5 95.0 47.3 61.4 10.0
20.8 66.5 18.4 75.3 6.5
19.7 68.8 14.1 33.6 7.4
2.4 3.5 4.3 5.6 0.4
41.4 139.1 8.7 2.5 27.9
53.9 9.0 2.3 2.2 9.0
450.4 80.7 29.4 55.0 145.7
17.9 7.1 1.6 0.3 6.2
108.7 33.3 7.8 14.2 31.7
1.9
67.7
卫生、社会 保障和社会 福 利 业
文化、体育 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 社会组织 国际组织
405.8 516.7 661.8 769.0 885.0 1155.6
北 京 天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3814.7 3389.8 8866.6 3531.2 5475.4
28.1 37.3 386.7 95.4 288.2
30.7 268.4 356.8 531.4 913.9
205.7 983.2 3823.0 838.0 1169.0
144.4 206.9 525.2 481.7 746.1
531.5 773.4 857.0 955.4 1243.4 1589.9
2153.7 2437.4 2926.8 2990.5 3166.1 3748.5
2.5 2.0 0.2 0.1
0.3
40.4 12.4 61.0 19.2 35.4
100.1 16.9 53.0 22.8 58.0
55.1 76.0 67.4 36.1 152.5
448.3 115.7 104.2 69.1 247.2
43.8 15.0 3.0 7.8 52.9
132.1 38.7 7.7 6.1 19.1
69.3 12.8 3.1 2.1 10.3
6.2 1.2 0.3 0.1 4.8
2894.2
租赁和商务 房地产业 服 务 业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和 地质勘查业
63.3 33.3 32.0
684.5 414.5 228.6
39.9 15.6 10.9
110.7 66.6 58.5
1584.3 3800.6 2545.0 1929.5 1319.5 760.6 3153.1
74.3 164.3 93.9 49.1 59.5 38.5 79.1
20.0 63.9 25.3 19.7 12.0 14.6 69.1
1660.7 1657.7 1581.8 1875.9 1848.1 2162.6
922.7 1273.0 1716.4 2265.3 2880.3 3741.8
423.0 560.8 808.8 1095.7 1519.4 1959.2
90.2 136.0 109.5 121.4 157.6 260.6
54.2 41.3 56.3
64.3 40.2 28.3
77.3 41.8 114.2
16.9 74.5 59.2 49.4 36.0 25.5 96.1
31.7 94.1 47.2 52.6 52.6 47.6 274.3
16.4 110.2 90.5 113.5 180.1 119.4 603.5
113.7 64.9 135.3 58.5 129.1 32.5 54.4
44.6 387.2 160.2 135.4 63.2 89.7 562.6
37.3 182.9 85.1 86.0 68.5 116.0 203.1
18.3 3.9 19.5 10.9 15.4 7.6 11.9
29.7 31.1 59.6 55.5 45.9
23.8 41.9 23.1 51.9 15.0
596.1 505.8 489.2 834.0 353.9
52.3 19.9 20.1 9.3 14.9
162.5 87.0 81.9 195.6 6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